牢記這些高血壓患者生活小常識,做好二級預防,患者也能很健康

沒病的時候防止發病,把疾病的發生阻斷在源頭,是對疾病的最有效的治療,也是我們對生命應該持有的負責態度。具體做法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總是說:壓力太大了。於是,我們盡情享受著當代科技帶給人類的便利,電梯、汽車、電視、電玩……甚至鄰座的同事也用電話溝通,從而省去了起身的麻煩。煙草和酒精在社會大舞台上的戲份越來越重,也成了公共衛生領域揮之不去的噩夢。有人為了繁重的工作犧牲了休息和睡眠,而另一些人卻把放鬆、減負演變成了不分晝夜和沒有節制……人們總是在不知不覺間踐踏著生命和健康,當宿命降臨時卻茫然無措,正如沒有哪位肺癌晚期的患者仍然懷揣著對於煙草的熱愛一樣。

問題:預防有什麼用?高血壓是遺傳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高血壓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是一種多因素遺傳性疾病。父母均沒有高血壓病史者,子女的高血壓發生率為5%;父母中有一人是高血壓患者,子女的高血壓發生率可達28%;父母都有高血壓,子女的高血壓發生率可達46%;高血壓患者的兄弟姐妹中65%患有高血壓。

答案:一個有意思的調查結果恐怕更能說明問題。生活在南美山區的人有低血壓的趨勢,但當他們遷到經濟比較發達的低平地區時,血壓升高了。

生活方式作為健康的永恆主題不容忽視。必須意識到,在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開始可能受遺傳因素影響,後來就主要與環境因素有關了。從小養成低鹽飲食習慣,長期堅持,是預防高血壓的最有效措施!

高血壓的「二級預防」

高血壓的二級預防是指對己經發生高血壓的患者進行系統的、有計劃的、全面的治療,以防止病情加重或產生併發症。具體內容包括:

  • 平穩有效降壓。

  • 保護靶器官免受損害(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 兼顧其他危險因素(吸煙、肥胖、糖尿病、血脂常等)的治療。

  • 增強健康意識,形成健康理念,培養健康習慣。

  • 排除心理顧慮,建立醫患順暢溝通。得病後擔心是人之常情,所以不要考慮自己對於所患疾病的擔心、疑問是否微不足道,勇敢向醫生髮問。倘若醫生對患者的顧慮不以為然,那麼錯在醫生。千萬不要因為任問原因(比如一點小事不想麻煩別人),自顧自地投入「書的海洋」,這麼做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本來的問題沒有解開,反而疑問越來越多。

    高血壓患者發生意外時的自救

    高血壓患者在血壓突然升高時,首先要保持情緒鎮定,不要驚慌失措。無論當時身處室內還是室外。應轉移到陰涼處坐下或半卧,抬起上身和頭部,以免血液過多流向頭部。舌下立即含服起效快的降血壓藥物(如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儘快尋求醫療救助(如由家人、同事或鄰居陪同到就近的醫院或撥打急救電話)。

    突然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是高血壓患者尤其是伴有腦動脈硬化者很容易出現的一種緊急情況,常常是一過性腦缺血發作、腦出血、腦梗死、腦栓塞的主要表現。若不及時治療,致殘致死率較高。出現上述情況時,立刻呼救,並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

    在等待救護車期間,患者不宜被過多搬動,以免加重出血。將患者頭部抬高30°,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隨時清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如果有條件適當給予吸氧。

    急進型或嚴重高血壓患者,由於心臟負荷過重,排血受阻,可能引起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腫,表現為呼吸困難、頻繁咳嗽(常咳出泡沫痰),伴煩躁不安、面色灰白、口唇青紫、大汗淋漓,嚴重時咳出大量粉紅色泡沫痰。

    當患者在家中出現上述緊急情況時,家人要沉著冷靜,協助服用急救藥、撥打急救電話,並注意安撫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

    怎樣預防卒中的發生

    卒中雖然發病急驟,來勢兇猛,但並非不可預防。根據卒中發生的規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預防措施。

  • 控制高血壓:血壓波動過大會引發腦血管破裂出血;血壓得到良好控制時,腦出血的危險性下降90%。

  • 消除一切危險誘因:情緒激動、過度疲勞、用力過猛、大量飲酒等可以使血壓突然急劇升高或顯著波動,易導致腦出血,應注意避免。

  • 重視卒中的先兆徵象:當高血壓患者出現了與平時不同的感覺,如有劇烈頭痛、頭暈、肢體麻木、視力模糊等癥狀時,要立即到醫院診治,不可拖延。

  • 重視卒中高危人群:年齡在40歲以上,合併有動脈粥樣硬化、左室肥厚、心房顫動、糖尿病、血脂異常,或者已經有過短暫牲腦缺血發作史以及高血壓、卒中家族史的高血壓患者,屬於易患卒中的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複診。

  • 高血壓患者生活小常識

    充足睡眠

    睡眠的需要量隨年齡的增大而逐漸減少。新生兒每天需18一20小時睡眠,兒童需要9一10小時,成人需要7一8小時,老年人則需要6一8小時。除了睡眠時間外,高血壓患者必須更加關注睡眠質量,強調足量、有效的睡眠。安排好充裕的睡眠時間,盡量午睡1一2小時。

    睡覺時不要向左側卧,這樣會壓迫心臟和胃部,仰卧時不要將手壓在胸部,不應蒙頭大睡。

    心絞痛患者夜間睡眠時應採取頭高腳低(床頭比床尾高20一25厘米),這樣可使回心血量減少,中心靜脈壓和肺動脈舒張壓明顯下降,從而減少心臟負擔和心絞痛的發作。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嚴禁室內吸姻。不主張夏天睡覺時用電風扇、空調直接吹拂。睡衣要寬鬆,床鋪和被褥要乾燥、柔軟。盡量不改變睡眠習慣;睡前不喝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以免影響睡眠。

    晚飯不宜過飽、過咸睡前避免大量飲水。睡前活動要適量,以免引起精神興奮而影響睡眠。

    高血壓患者排便有講究

    每個人排便的習慣和時間各不相同,從1天2次到2一3天1次,只要是軟潤的大便都是正常的。如果大便次數減少,每隔4-7天或更長時間排便1次,而且大便乾燥堅硬、排便困難叫便秘。便秘對高血壓患者是不利的。

    糞便在腸道內滯留時間過久,可引起頭痛;排便時過度用力可能導致血壓增高,心臟負荷加重,甚至引發心腦血管事件發生。

    平時一些好習慣的養成可以幫助擬門儘可能地遠離危險。

    每天足量飲水。一般來說,健康成人每天需要2500毫升左右(包括食物中的水分及飲用水)的水。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飲水1200毫升(約6杯)。在高溫或強體力勞動的條件下,應適當增加飲水量。飲水最好選擇涼白開,應少量多次,要主動,不要感到口渴時再喝水。

    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有益健康。這些食物,尤其是它們的皮殼中,膳食纖維含量較高。膳食纖維能夠刺激和加強腸道蠕動,連同消化道中其他「廢物」形成柔軟的糞便易於排出,既防止便秘又有助於體內毒素的排出。建議每天吃50克以上的粗糧,但不要超過主食的1/2。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體育鍛煉可以增強胃腸運動,有助於排便.

    消除緊張心理和排除外界干擾,比如需要在床上排便的患者,應給以床簾遮蔽。

    針對一些特殊情況,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瀉藥幫助排便。

    高血壓患者,洗浴要注意安全

    高血壓患者洗浴時的水溫應在25一40°C,任何冷或熱的刺激都可使體內兒茶酚胺水平增加,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不適合過熱的熱水浴和蒸氣浴、桑拿浴。

    高血壓患者不能洗冷水澡。雖然通過科學合理的冬泳鍛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對提高身體抵抗力有一定好處,但不是人人都適用。在冷水刺激下,血管會劇烈收縮,表皮血管中的血液迴流至內臟,血壓驟然升高。

    一些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血管系統疾病的中老年人血管已經開始硬化,十分脆弱,受了寒冷刺激容易引發卒中(腦出血、腦梗死)、心肌梗死等,非常危險。

    保證通風和浴室內的濕度。根據患者的年齡和病情,洗澡時可能需要有人陪同,或者單獨洗浴時可以隨時呼喚自己的家屬。

    高血壓患者拔牙時應注意什麼

    嚴重的牙痛可使血壓升高,反之,拔牙不鎮也能引發高血壓。高血壓患者拔牙時有可能因為劇烈疼痛、精神緊張等因素而誘發心絞痛、心律失常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因此要注意以下幾點。

    高血壓患者在拔牙前應先與心內科醫師溝通,明確當前實施拔牙是否安全。

    不在空腹或飽餐後拔牙。

    拔牙時,高血壓患者也要向牙科醫師提及自己的高血壓病史,避免由於麻醉劑使用不當而引起的心率增快、血壓升高和醫師操作不當引起的精神緊張。

    拔牙時隨身攜帶必備的應急藥物。

    必要時,牙科醫師與心內科醫師密切合作,並在心電圖監護下為患者拔牙。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心胸健康方面的資訊,可以添加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中國心律失常防護中心。


    推薦閱讀:

    喝茶能降血壓、降血糖嗎?
    治高血壓方集錦
    天然的高血壓降壓方法-頭條網
    低血壓高血糖
    專家教您應對高血壓急症

    TAG:生活 | 健康 | 常識 | 患者 | 高血壓 | 血壓 | 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