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習俗:等路
客家人多禮好客,走親訪友總要帶些小禮物,農村最常送的禮物是雞蛋(或雞)和長壽麵,「雞」與「吉」同音,象徵萬事吉祥,長壽麵象徵親情之路地久天長。此外,還隨送些糖果、糕點、水果、土特產品、自製小吃等。客家人出門回家,不管遠近,同樣不肯讓那些滿臉歡悅的小孩失望,哪怕是赴圩、走親戚回家,也得為老人和小孩帶點零食。客家人將這些禮物統稱為「等路」。
客家人素有出門迎客的習俗,若有客人要來或親人歸家,一家老小便齊集在大門外等路。在客家地區,若是「新人上門」,客家與主家必須預定日期,到時主家必須派一人到客家等路,為「新人」領路。「新人」特指新女婿、新媳婦、新生兒。當客人到主家參加婚宴、新生兒滿月宴、升學宴等較為隆重的活動時,主家在客人離去時都必須為之準備一串用紅線串成的「行路糈」。糈是一種原料為糯米粉、經油炸而成的客家傳統食品,「糈」在客家話中與「惜」同音,因此贈糈含有「相互愛惜」之象徵性蘊涵。「行路糈」的數目的尾數一律為九,意為「但願人長久」。
「等路」的歷史不短,在尚未解決溫飽年代,哪怕是一粒糖或一塊餅乾都有很大吸引力。 「等路」的流行也是客家人尊老愛幼美德的表現,好些做父母的,肚子再餓自已也不吃「等路」,忍飢挨餓把「等路」留給年邁的老人和年幼的兒女。「等路」不但分給自已的兒女,也分給在場的鄰居的小孩,這在無形中也增進了鄰里之間的友情。
上世紀六十年代華僑回鄉時的「等路」,就是半斤左右一種指頭大小叫「羅帝」的餅乾,外加一條毛巾。大人們拿著毛巾。面露喜色,小孩吃著「羅帝」歡呼雀躍,一個華僑回家,全村皆大歡喜,那時物質匱乏,一條毛巾,幾隻「羅帝」何等珍貴。
客家兒童都當過「等路蟲」,只要大人出門,便早早地候在路邊,心不在焉地與同伴遊戲。只要足音響過,心頭便如小鹿亂撞。如果同伴等回自己的大人,心滿意足地享受著「等路」時,心裡的焦急中就夾藏著一種被冷落的孤獨。但最為焦急的還是在大雷雨天,出外勞動或辦事的大人在夜幕降臨時還沒歸家。
客家男人常年在外,鄉村漢子往往只在農忙季節回家幫農,其餘時間大都奔波在外。而當年那些男人遠下南洋的客家主婦,更是三年五年也無法與丈夫見面。每到年關,山村裡的客家主婦幾乎無圩不到,一是到集鎮出售物產採購年貨,一是眼巴巴地望著那個小小車站,像篩沙子一樣地篩著下車的人群,希望其中有自己的丈夫的身影。那些沒等到丈夫的主婦,自然是滿臉凝重,或者像花中蝴蝶一樣忙亂,四處向歸來的人們打探自己男人的消息。而那些等到丈夫的主婦,常常高興得搓手頓腳,不知所措。在回去的路上,她們肩挑手提,非要讓自己的男人做「甩手郎君」不可。
客家人在外每次準備啟程回故鄉時,也總得琢磨給等在路上的小孩們買些什麼東西作為「等路」。
推薦閱讀:
※朱元璋 倒貼福字習俗的發起者
※海豐縣誌·民情·節慶習俗
※中國各地的佛誕習俗
※各族喪葬習俗
※春聯(桃符)·習俗/風俗辭典|風俗,民俗,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