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的「道」的含義和作用

《老子》中的的含義和作用

在《老子》中,「道」字在36個章節中出現了66次。很多注家都希望能夠找出一以貫之的「道」的含義。有的說「道」就是宇宙的最高法則,有的說「道」就是天地的自然規律,有的說「道」就是處事的基本哲學,有的說「道」就是修身的不二法門。

究竟「道」在《老子》中承載著怎樣的內涵呢?

我們還是先把「道」字所出現的章節整理出來再來具體討論。

(以下以帛書《老子》的文本為參照)

德經部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上士聞道,堇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費,進道如退,夷道如類。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褒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弗行而知,弗見而名,弗為而成。

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將欲取天下也,恆無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恆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長之,遂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弗有也,為而弗恃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謂玄德。

使我挈有知也,行於大道,唯他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食,貨財有餘。是謂道誇。非道也。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蟲蛇弗螫,攫鳥猛獸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會而朘怒,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即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蚤服。蚤服是謂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

治大國若亨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傷人也,非其神不傷人也;聖人亦弗傷也。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道者,萬物之注也。善人之寶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賀人。人之不善也,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雖有共之璧以先四馬,不若坐而進此。古之所以貴此者何也?不謂求以得,有罪以免與?故為天下貴。

故曰: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民之難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賊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恆知此兩者,亦稽式也。恆知稽式,此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大順。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栝。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戰而善勝,不言而善應,弗召而自來,繟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天之道,猶張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故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而有以取奉於天下者乎?惟有道者乎?是以聖人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

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右介而不以責於人。故有德司介,無德司徹。夫天道無親,恆與善人。

道經部分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道沖,而用之弗有盈也。淵呵,始萬物之宗。銼其兌,解其芬,和其光,同其塵。湛呵,始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也象帝之先。

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殖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貴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計,故混而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尋尋兮不可名也,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沕望。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古之善為道者,微渺玄達,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強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水;猶呵,其若畏四鄰;嚴呵,其若客;渙呵,其若凌澤;沌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濁;曠呵,其若谷。濁而靜之,徐清。女以重之,徐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襞而不成。

致虛,極也。守靜,督也。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天物芸芸,各復歸於其根,曰靜。靜,是謂復命。復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知快出,安有大偽;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貞臣。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道之物,唯望唯沕。沕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沕呵!中有物呵!窈呵!冥呵!中有請呵!其請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順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然?以此。

炊者不立,自視者不章,自見者不明,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孰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況於人乎!故從事而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德者,道亦德之。同於失者,道亦失之。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蕭(寂)呵漻(寥)呵,獨立而不垓,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於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強焉。果而毋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謂果而不強。物壯而老,是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道恆無名朴唯小而天地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猶小谷之於江海也。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恆無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可名於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可既也。」

道恆無名,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闐之以無名之朴。闐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辱。不辱以靜,天地將自正。

從這些章節中我們可以進行一下整體的分析。

首先,我們需要考察「道」這個概念在文本角度上是如何進行使用的。

在「不出於戶」、「信言不美」、「勇於敢則殺」、「天之道」、「和大怨」、「殖而盈之」等章節中,「道」都是以「天之道」或者「天道」的面目出現的。這足以讓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得出《老子》中的「道」是指「天之道」的初步結論。即便就目前的證據來看還無法得出一個絕對的結論,但這至少為我們指出了一個方向,絕對結論能否成立,則要取決於將這個結論放入其他有關「道」的論述中,是否會產生矛盾。值得注意的是,在「信言不美」章和「天之道」章中都是「天之道」與「人之道」對舉,而在上面列舉的另幾個章節中,「不出於戶」章講的是人對「天道」的認識,「勇於敢則殺」、「和大怨」、「殖而盈之」三章則是體現了對「天之道」的遵循。這些都典型的反映出了先秦黃老道家的「明天道以喻人事」的思維方式。尤其是「天之道」和「人之道」的對舉,更是對先秦黃老道家思想所要求的,通過體察、認識「天之道」,即天地生養萬物的規律,來明確「人之道」,即人君如何服務於民眾,這一理論體系的鮮明闡釋。

所以,通過這幾個章節,我認為,《老子》中的「道」,是指的「天之道」。它不是放諸萬物皆可的普遍規律,而只是天地生養萬物的規律(關於這一點,在其他章節中還有所體現)。老子提出「天之道」的目的,是為了給「人之道」也就是「君人南面之術」提供理論原則及所因循的對象。

進而,我們需要考察,「道」這一概念與文中其它概念的關係。

在「上德不德」、「天下有道」、「為學者日益」、「道生之」、「治人事天」、「治大國若亨小鮮」、「道者,萬物之注也」、「為道者非以明民也」、「故大道廢」、「以道佐人主」、「道恆無名朴唯小」、「道恆無名」等章節中,「道」的概念都是直接的緊緊伴隨著諸如德、仁、義、禮、天下、取天下、玄德、國、大國、天子、三卿、民、治、邦、邦家、貞臣、兵、師、侯王等用之於國家政治層面的概念共同出現的。在其他章節中,儘管未必直接出現了這些政治概念,當仍有很多內容是直接指向國家政治生活或者可以運用於國家政治生活。由此,我認為,在《老子》中,「道」是一個與國家政治生活密切相關的概念。由此出發,我們可以得出初步的結論:或者,「道」是一個直接深入到國家政治生活領域的形而下的具體概念;或者,「道」是一個用以指導國家政治生活的形而上的抽象概念。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與我們前面所作出的結論相協調。進而,通過對於上述各章節中具體內容的分析,我們可以強烈的感受到《老子》中的「道」是統領、指導其他相關概念的。因此,就「道」與其他政治概念的關係而言,在《老子》中,「道」是一個用以指導國家政治生活的注概念的形而上的本源性概念。

在考察過了「道」的概念的使用及其與相關的概念的關係之後,我們需要考察在《老子》中,「道」這個概念,作為行為主體能夠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呢?也就是說,「道」的功用是什麼,「道」其本身究竟能做什麼呢?

首先,從「道生一」、「道生之而德畜之」、「道生之」、「道恆無名」等章節,我們可以看到,「道」的功用,最根本的是體現在它對於萬物的「生」的作用上。

進而,從「道恆無名」、「治大國若烹小鮮」、「道者,萬物之注也。」、「信言不美」、「和大怨」、「以道佐人主」、「道泛呵其可左右也」等章節,我們可以看到,在《老子》中,「天之道」的生養萬物的功用,是最終要落實到「人之道」之中的。而「人之道」是在秉承了「天之道」的最根本的功用的基礎上,最終體現為「左右」,即佐佑,和「恆與善人」,即對民眾一貫的幫助、扶持與親近。也就是,由「天之道,利而不害。」最終落實到「人之道,為而不爭。」這一著眼點上。

由此可知,在《老子》中,「道」的根本的、原始的作用是對於萬物的生養,而類比到人事之中,也就是類比到「君人南面之術」時,因循天道,或說「法道」,所提出的要求則是對於民眾的生養,即對於民眾的幫助與扶持。

接著,我們再來考察一下「道」的一些特性。

在《老子》中,「道」的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反」,所謂「反也者道之動也。」。

《老子》說「明道如費,進道如退,夷道如類。」,這些都是在闡述著「道」的「反」的特性。

但是,究竟什麼是「反」呢?

有很多人認為,老子所說的「道」的「反」就是與正常的相反,似乎這才是老子所揭示的「道」的本質。那麼,生活中那些正常的事,到底是合道還是違道的呢?

我們要理解《老子》中的「道」的「反」的特性,必須要把它限定在「君人南面之術」的範疇之內。在《老子》中,有一處內容鮮明的體現了「反」的實質,那就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這裡,明確的說明了,侯王若是想要因循天道,則要正確的認識到,天之道與大多數沒有依道而為的侯王所奉行的準則是相反的,或者具體點說,天之道的利而不害、生之、蓄之、功成身退、處下、守弱、為而弗爭等特性是與大多數侯王所遵循的為政理念相反的。因此,《老子》中「道」的「反」,是與人們通常的習慣認識,更確切地說,是與人們通常習慣的對於侯王、對於統治者的認識,相反。是與人們通常所習慣的對於侯王、對於統治者,認為他們是當然的處於主宰的位置、處於強者的位置,這一認識相反。如此,我們便不難理解為何《老子》中不厭其煩的在反覆強調「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為何會說 「弱也者道之用也」了。這些,所體現的也正是「道」的「反」的特性。

「道」的另一個特性是「無名」。

顯然,現在比較普及的對於「無名」的望文生義的理解是很有一些滑稽的。有沒有名字難道是一個值得爭論的命題嗎?我們知道「道」指的是什麼了之後還在為它的名字煩惱嗎?就如同我們知道了獸獸之後還用為翟凌這個名字傷腦筋嗎?我一直堅持「無名」實際上是「無命」,表達的是老子對於「道」的作用方式這一特性的深刻認識。「無命」,即不是用命令的方式,不用強加的方式,而是通過潛在的方式來發揮它的作用。從「生而弗有也,為而弗恃也,長而弗宰也。」、「道沖」、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沕望。」、「道之物,唯望唯沕。沕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沕呵!中有物呵!窈呵!冥呵!中有請呵!其請甚真,其中有信。」等章句中,都強烈的表達出了「道」在不為人所知、不為人所覺的狀態下潛在的發揮著作用。即便是它的作用達到了目的,產生了功效,功成了之後,「道」依然不會顯現自己,它要做到「攻遂身退」。

同時,「道」的「無名」的潛在的特性也正和它對於萬物所起的「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的「佐佑」的作用相一致。

最後,再來考察一下與「道」相關的行為。即,人,或者更確切的說,人君,作為行為主體,對於「道」都能做些什麼。

在「上德不德」、「上士聞道」、「 不出於戶」、「為學者日益」、「使我挈有知也」、「治大國若亨小鮮」、「故曰:為道者非以明民也」、「道沖」、「視之而弗見」、「古之善為道者」、「孔德之容」、「有物昆成」、「以道佐人主」、「道恆無名」等章節中,人們對於「道」能夠做的事,或者說能夠做的關於「道」的事包括(用《老子》的原文來說):失、聞、知、行於、以道蒞天下、為、用、執、葆、唯道是從、法、佐、守。從這些詞語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通過「聞」、「知」等,我們可以知道,《老子》中的「道」是我們能夠感知,能夠了解,能夠傳授的;

2、通過「行於」、「為」、「用」等,我們可以知道,《老子》中的「道」是我們可以掌握、運用的;

3、通過「執」、「葆」、「守」等,我們可以知道,《老子》中的「道」是要求我們堅定不移的葆守執持,以指導我們的行動的;

4、通過「以道蒞天下」、「以道佐人主」等,我們可以知道,《老子》中的「道」是適用於人主治理天下的過程中的;

5、通過「法」,我們可以知道,在人主治理天下的過程中,所取法於的正是「道」;

6、通過「失」,我們可以知道,在《老子》中的「道」,人主一樣會失去它。當人主不能按照「法天地」的原則,當人主不能因循「天之道」生養萬物的規律去從事的時候,人主便失道了。

最後,補充一點,老子所說的所有這些,無論是對「道」的認知還是運用,最終的目的是要落實到「以御今之有」,也就是落實到人主治理天下的過程當中。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老子》中的「道」指的是:

儘管,我們似乎可以將《老子》中的「道」或者說「天之道」賦予哲學上的本始、本源的概念,但是它的這一特性也是為了「人之道」這一政治概念服務的。沒有服務對象的概念是空洞的概念,沒有運用領域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儘管有人沉迷於空中樓閣的形而上學,儘管有人醉心於好高騖遠的所謂哲學層面,但是,請記住,雄鷹飛得高不是為了居高臨下的翱翔而是為了凌空一擊的俯衝。老子之所以不厭其煩的描述「道」,不是為了把「道」作為黑洞讓我們去冥想,而是將「道」作為我們的guiding star 來指引我們的方向。而這,也正是先秦黃老道家的「明天道以喻人事」的理論模式。所以,即便「道」本身未必是一個純粹的政治概念,但是在《老子》中,「道」絕對是一個具有在治人事天的過程當中經世濟民的政治指向的概念。

「天之道」,它的作用集中體現在對萬物的「生之,蓄之,長之,遂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的萬物生長的全過程之中。在此過程中,「道」是「生而弗有也,為而弗恃也,長而弗宰也。」,是「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的。或者簡單點說,「天之道」的「玄德」,「天之道」的最根本、最本源的普施與萬物的德行就是「輔」,就是輔助「萬物之自然」。

進而,通過對「天之道」的體認,老子提出了「人之道」的標準。這裡的「人之道」是指施政為民的人君之道,也就是司馬遷所說的「君人南面之術」。「人之道」在因循「天之道」對於萬物的「利而不害」的原則基礎上,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則就是「為而不爭」。話題稍微扯遠點,由「人之道」的「為而不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首先,老子是讓「為」的,否則,老子不會說「為而不爭」而會說「不為且不爭」,老子的「無為」是不妄為,是因循「天道」而為;其次,老子的「不爭」,不是適用於所有人的「不爭」,而是僅針對君人這一主體所言的「不爭」,是「不與民爭」,是不與民意相爭,是要做到「聖人恆無心以百姓心為心。」的不爭。

在確定了《老子》中的「道」的涵義之後,我們便不難理解為什麼在《老子》中,「道」具有「反、弱」與「無名」這兩個特質了。正因為天之道與大多數沒有依道而為的侯王所奉行的準則是相反的,所以「守弱」——君人侯王將自己放在比民眾弱的位置之上,不凌駕於民眾之上,才是符合「天之道」的「輔」的要求的。也正因為如此,「道」才是通過「無名」,即,在不為人所知、不為人所覺的狀態下,潛在的發揮著作用。

最後,「道」對於我們來說不是虛無縹緲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它是能夠感知,能夠了解,能夠傳授的;它是可以掌握、運用的;它是適用於人主治理天下的過程中的,要求我們堅定不移的葆守執持,以指導我們的行動的;在人主治理天下的過程中,所取法於的正是「道」。

推薦閱讀:

文竹對家居環境作用有哪些?
情人的好處和作用
風水用品大象如何擺放才起招財作用
功夫茶具介紹 功夫茶具配件的作用
奇門神機淺述::──論奇門遁甲八神的作用

TAG:作用 | 含義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