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合目的性原理
06-22
合目的性是康德美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而作為先驗的判斷力的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學的核心所在。而對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內涵、特性與影響的剖析與揭釋,可增進對合目的性原理乃至整個康德美學的認識與理解。 一、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內涵 1.目的與合目的性的規定 在康德美學中,目的與目的性等概念都有他特定的規定,在探討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之前,須把這些概念釐定清楚。那麼,什麼是目的呢?康德給出了自己的確切的表徵,他說:「一個關於對象的概念在它同時包含著這個對象的現實性的基礎時叫做目的。」(1)康德把目的分為內在目的與外在目的兩種,外在目的指一物的存在是為了它物,是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適應性。在這裡,康德所謂的「目的」是一種「內在目的」,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概念(本質)中包含著它自己的內在可能性的根據,也就是說,一個事物的形成與發展不取決於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賴於其內在必然性。很顯然,康德的內在目的論,有別於無目的性與外在目的論。 關於什麼是合目的性的問題,康德給出的定義是這樣的,「…而一個物體和諸物的只是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質相一致時,叫做該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2)在康德看來,判斷力的原理,在涉及一般經驗的規律下的自然界活動的形式時,就稱為在自然界的多樣性中的「自然的合目的性」。而自然的合目的性又可分為形式的合目的性和質料的合目的性。顯然,康德作為審美判斷之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指形式的合目的性,它是關於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學表象,而有別於作為關於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邏輯表象的質料的合目的性。 康德進一步闡釋了關於目的與合目的性的思想。就目的而言,例如「人」之所以成為「人」自身,正是基於按照「人」這一概念要求自己,並由此與其它動物區分開來。「人」這個概念本身包含著人的現實性的基礎。無疑,它是自身存在的根據。就合同的性而言,通過此概念可以把自然界的諸經驗規律的多樣性統一起來。例如看見一座山、一條河、一朵花時感到的愉悅及其一致性。 2.合目的性原理的證明 在康德關於美的分析中,合目的性原理被作為奠基於共通感基礎之上的審美的思維形式,它是審美的普遍性的主觀依據。在康德看來,審美判斷作為一種反思判斷,它的先驗原理便是合目的性原理。這正如鮑桑葵所指出的:「在鑒賞判斷中所包含的關係方面,美是一個對象的合目性的形式,只要這個對象能在沒有目的觀念的情況下知覺到。」(3) 進而,康德用演繹法來證明為何需要這一先驗原理。對事物的認識,除了受時間條件的規定外,還要受事物的樣式條件的規定,某物與它物的樣式不同,構成了自然界中事物間的區別,樣式成了某物之所以是某物的原因,而且這原因也是結果。因為,某物的樣式顯示出某物好象是有目的的。單純經驗規律的顯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感受是私人的,趣味無可爭辨。但是,自然的諸經驗規律有無統一性呢?能否在少數原理下把多樣性統一起來呢?這就是康德尋找合目的性原理的驅動力。康德認為,必須設想有這種統一性,因為這是知性的必然要求。他說:「必須為了探究這些經驗的所謂的規律而設置一個先驗原理作為對它們的一切反思的基礎,從而按照它們,一個可認識的自然秩序才是可能的。」(4)因此,就必須設定自然本身有目的,同時自然的形式具有合目的性。 3.合目的性原理與審美和藝術 那麼,合目的性與人的審美情感又有何關係呢?某物具有自然的合目的性,就會使人愉快。為何自然的合目的性能與我們的愉快情緒相聯結呢?康德認為,這是由於一種意圖的達成就導致愉快,而意圖的達成就是把單純經驗規律的多樣性歸結為原理的統一性。他說:「一切意圖的達成都與快樂的情緒相聯結;這意圖的達成有一先驗表象為其條件,象在這裡對於所有反思著的判斷力有一個原理一樣,快樂的情緒也是被一個先驗和對每個人都有效的根據所規定:並且也僅僅是由客體聯繫到認識機能。」(5)當一自然事物的形式,符合了我們頭腦中先驗的關於自然形式合目的性原理,因此,也符合了我們的認識機能的要求,從而使我們在知性力和想像力的和諧產生的表象中,產生愉快的情緒。而引起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學表象的對象就被稱為美,而通過情感對美的對象的判斷則被稱為鑒賞。 康德認為,藝術活動不同於自然活動,藝術活動是基於理性之上的自由創造。康德把合目的性原理作為始終不脫離感性形態去尋求審美的普遍有效性的根據,它不是為自然而設立的,而是為人自己設立的。基於合目的性原理,人們可尋求較為一致的有可能達成共識的共通感,從而為美學及各門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內在特性 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不僅有豐富的內涵,還有其獨特的規定即特質或內在特性,由此對自身加以限定並與先前的諸多的美學理念相區分,從而為審美活動中的判斷力提供基本原理。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內在特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在康德那裡,無目的的合目性之中前後兩個目的的內涵是不一樣的。客觀上,美不是有用的,審美是無利害性的。康德說:「那規定鑒賞判斷的快感是無任何利害關係的。」(6)雖然美感伴隨快感,但它是快感的升華。而主觀上,它又是有目的的,這種目的反映的是主觀的知性力與想像力協調的心意狀態的情感形式,這種情感形式通過一種類比,一種擬人化的思維方式,使得對象始終不脫離表象而體現出合目的性。因此,審美的合目的性僅僅是形式本身同快樂與不快樂的情感的一種關係,而與通常意義上的目的區分開來。美不僅和愉悅性本身也和善相區分,因為在康德看來,愉悅性和善都具有明確的主觀目的。 2.合目的性的主觀性 合目的性的思維方式處於特定的心意機能狀態之中,合目的性是指對象對主體的合目的性。這裡,對象是合目的性的形式,主體則是知性力與想像力協調的情感,通過該情感,主體將諸多個別的自然現象統一於一個先驗的自然整體,從給定的特殊去尋找普遍,從偶然中去尋求法則。康德認為,從方式上來看,審美判斷具有範例的必然性,當然這以人們共同的感覺力為基礎。從量的方面來看,審美對象是個別性的事物,審美判斷是單稱判斷,但卻具有普遍有效性。當然,這種普遍性是主觀的,嚴格說應是主體間的,即一種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心意狀態。通過這種心意狀態,主體以自己的情感來理解自然,這無疑是一種擬人性。 3.無涉理性概念的合目的性 作為審美或鑒賞判斷力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有別於邏輯判斷。康德認為,自在之物作用於感官產生直觀印象,通過先天的直觀形式時間和空間才形成感性表象。審美表象與邏輯表象的一個重要區分在於,後者依概念的目的表象進行判斷,而前者不依概念進行判斷。邏輯判斷不僅是對事物的形式的判斷,而且是對事物作為成果的判斷,它以我們頭腦中先驗地對這事物的目的的概念的表象為依據。合目的性原理,訴諸形式合乎人的諸認識機能的統一性,也即通過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緒來進行,而不涉及概念,進而與邏輯判斷相區分。在這裡,「康德的原則是,沒有抽象的概念,就不可能有客觀的判斷,而美則不牽涉抽象的概念。」(7) 4.先驗性與先天合理性 傳統美學的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陷入了關於美的本性等問題的紛爭之中而不能自拔,康德則另闢蹊徑,在先驗性上花大力氣。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發現了認識能力的先驗原則,在《實踐理性批判》中發現了欲求能力的先驗原則,之後,他又在《判斷力批判》中極力尋找快感與不快感的原則。他認為,在哲學的這三個部分中都應有其先驗原則。審美趣味判斷在現實生活中是一種複雜的經驗現象,其中包括個人審美的、認識的和道德的等多方面的動機,也包括社會的、文化的、傳統的和習俗的各種因素。但康德把這些方面與因素全都懸置起來,從先驗的立場來考察一般意義上審美趣味判斷所涉及的先天的條件和要素。「美感的根源被康德歸結為主體的所謂先天共同感」。(8)同樣,康德用先驗的方法於崇高的分析。「正是通過無利害關係這一概念,康德打破了美學中快感的優越性。」(9)從而奠定了合目的性原理的先天合理性基礎。據此,康德將審美活動與其它人類行動加以區分,「在康德看來,藝術的精神本質源自審美行為與實用行為和食慾行為之間的差別,儘管康德本人偏愛感性直覺。」(10)顯然,這種差別根源於審美活動的先驗性。 三、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影響 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與他的整個美學,在西方美學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與地位,併產生了有益的啟示與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有大的方面涉及一種新的美學思想產生的影響,也有小的方面某種具體理論觀點的影響,有直接的對它貼近時代的影響,也有間接的對20世紀美學發展的影響。」(11) 1.為從自然通達自由提供了依據 康德的《判斷力批判》是康德美學的基本著作,更是康德哲學體系的完成,也是康德整個理性批判事業的總結,沒有它我們很難從整體上理解與把握前兩種批判。把美學與目的論結合在判斷力中是康德的首創。同時,判斷力作為人類高級認識諸能力,它介入了知性與理性之間,雖然不具有自己的立法,但卻有自己的獨特的原理。人的心意機能可分為認識機能、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機能和欲求的機能等三大部分,對於認識機能而言,知性為自然界立法,提供一個關於自然作為現象的理論知識的規律。對於欲求機能,理性按照自由概念規定了它應遵從的先驗規律。而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介於認識機能與欲求機能之間,和判斷力介於知性與理性之間一樣。 正是判斷力使知性與理性之間的過渡成為可能,情感使認識與欲求之間的過渡成為可能。同時,判斷力也是知性與理性的綜合,正如情感是認識與欲求的綜合一樣。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表明美克服了意識中彼此分裂的各種情形,這正如黑格爾所說:「美消除了這種分裂,因為在美里普遍的與特殊的,目的與手段,概念和對象,都是完全互相融貫的。」(12) 康德認為:「人類理性的立法(哲學),有兩大目標,即自然與自由,因而不僅包含自然法則,而且包含道德法則,這兩者開始被表現在兩種不同的體系中,但最終則在唯一的哲學體系中得到表現。」(13)在康德的諸先驗原理中,合目的性原理居於中介地位,起著橋樑作用,聯結著規律性與最終目的。正如康德所說:「判斷力以其自然的合目的性的概念在自然諸概念和自由概念之間提供媒介的概念,它使純粹理論的過渡到純粹實踐的,使從按照前者的規律性過渡到按照後者的最終目的成為可能。因為通過它,最終目的的可能性才被認識,而只有它最終目的才能在自然里以及在它和自然諸規律的諧和里成為現實。」(14)他還說:「審美的合目的性是判斷力在它的自由中的合規律性。」(15)這樣,康德實現了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而藝術包含有自由本性,藝術憑藉合目的性原理,成為從自然通達自由的必由之路。 2.對後世美學的啟迪 許多後世美學家都受過康德合目的性原理與他整個美學思想的影響。費希特受康德啟發,把美的根源看成是導於主體,與康德一樣,也持有天才藝術觀。在謝林的天才藝術觀中也可發現康德的痕迹。席勒把康德的遊戲說改造後並提出了遊戲衝動說,他認為,美是自由觀賞的作品,這一點與康德很相近。叔本華接受了康德美只關涉主體的情感的思想,他同樣把審美活動視為完全不計利害的觀察、與利害無關的觀照,他也認為,審美不包含慾望和概念,它既不是倫理,也不是認識,只是主體與表象的契合。康德合目的性原理中審美不涉利害的觀點對浪漫主義美學、唯美主義產生了重要啟示,並成為其理論依據。 作為新黑格爾主義者,克羅齊從康德那裡吸收了許多思想,他同樣認為,審美和藝術不同於道德,而具有非功利性特徵,審美是無概念的,也是非邏輯的。以反黑格爾美學的面貌出現的人本主義美學與科學主義美學都從康德美學原理中吸取了不少養份。現象學美學家普遍受到康德的影響。杜夫海納認為,美來源於主觀的合目的性,他說:「通過美,自然表現了對我們的好意。正如康德提醒我們的,審美判斷所涉及的目的性可能是一種無目的的、主觀的、形式上的目的性,其現實性存在於我們的主觀能力的關係的內在目的性之中。」(16)薩特也否定了審美的功利性。伽達默爾吸取了康德美學中的主體性思想,但差別在於,康德把鑒賞判斷的根源歸於主體的認識能力與情感,而他把鑒賞視為一種解釋。 3.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 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與他的整個美學也為後世留下了不少的問題,有待解決,而在著力解決這些問題時,後世美學取得了新的發展。康德的無利害關係的思想,遭到了許多人的批判。其實,審美完全無功利也是不可能的,美的社會功利性在自然與社會中體現得突出一些,而在藝術中顯得隱蔽一些。康德把理想美建立在依存美而不是自由美之上,本身就反應了康德在美有無功利性、涉否概念等問題上的矛盾。阿多諾認為:「然而,藝術不會停滯在無利害關係之中,而是在繼續發展。這樣,藝術便以不同的形式再生出內在於無利害關係中的利害關係。」(17) 赫爾德不同意《判斷力批判》中的基本觀點,他反對把美看成無利害的與無概念的。黑格爾不滿足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主觀性特徵,他認為,在康德那裡,普遍性與特殊性、概念與對象、目的與手段等的統一隻能在思想中完成。黑格爾認為,這種統一不僅存在於思想中,也應存在於現實世界中,因而既是主觀的,也是客觀的。 在康德那裡,審美判斷既被設定為一種關於情感的判斷,同時又認為,審美判斷具有普遍有效性。「但是,康德對審美判斷的普遍有效性所進行的這樣一種闡述,卻充滿了無法解決的矛盾。」(18)同時,康德致力於用判斷力去溝通感性與理性等多個二元世界,而到了海德格爾那裡,二元世界得到了超越,他認為,藝術也是理性的,思想也是感性的。海德格爾認為,美是存在的顯現,較之康德又進了一步。隨著現象學與現象學美學等的產生與發展,這些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