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四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四 2007-08-09 來源: 點擊:224次

字體 [ 大 中 小] 譯文  佛說:善男子!如來還有隨自意語。如來佛性有二種:一為有,二有無。  所謂有,就是如來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大慈大悲、首楞嚴等無量三昧、金剛等無量三昧、方便等無量三昧、五智印等無量三昧,這些都名之為有。所謂無,就是如來過去一切的善、不善、無記的業因果報、煩惱、五蘊、十二因緣,這些都名之為無。  善男子!此外,如有和無、善與不善、有漏無漏、世間非世間、聖人非聖人、有為無為、實在不實在、寂靜非寂靜、有凈無凈、界非界、煩惱非煩惱、取非取、受記非受記、有非有、三世非三世、時非時、常無常、我無我、樂無樂、凈無凈、色受想行識非色受想行識、內入非內入、外入非外入、十二因緣非十二因緣,這些都名之為如來佛性有無。直至一闡提佛性有無也是如此。  善男子!我雖然說過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但一切眾生都不理解佛這樣所說的隨自意語。善男子!這樣的隨自意語,就是後身菩薩尚且不能理解,更何況聲聞、緣覺和其餘的菩薩?  善男子!我過去在耆闍崛山,和彌勒菩薩共同討論世俗諦,舍利弗等五百位聲聞、對此都不能識知,更何況是出世第一義諦?  善男子!有的佛性,一闡提有,善根人沒有;有的佛性,善根人有,一闡提沒有;有的佛性此二種人都有;有的佛性,此二種人都沒有。  善男子!我的弟子們如果理解了這樣四句話的含義,就不會提出一闡提是定有佛性,還是定無佛性這樣的責難。如果說眾生都有佛性,這叫作如來的隨自意語。  如來這樣的隨自意語,眾生為什麼偏向一方面去理解而不作全面理解呢?善男子!這猶如恆河中有七種眾生。一為常沒於水中,二為暫出又沒,三是出水後就停住,四是出水後普遍觀察四方,五是普遍觀察以後就行走,六是行走以後又停住,七是水中陸地都能行走。  說常沒水中的,就是所謂大魚,因為受了大惡業,身體笨重,處於深水中,因此名為常沒。  暫出又沒,是說這條大魚,因為受了大惡業,身體笨重,但處於淺水中,暫時見到光明,因見到光明所以出水,但因為身體重,又沒入水中。  出水以後就停住的,是抵彌魚,此魚身處汝水中,樂於見到光明,所以出水以後就停住。  遍觀四方的,是所謂魚昔魚,此魚為了求取食物,普遍觀察四方,所以名為遍觀四方。  普遍觀察以後就行走的,是指此魚昔魚,遠遠看見餘物,認為是可食用之物,就很快地追上去,所以稱遍觀已行。  行走以後又停住的,是說該魚昔魚追上以後,既得可口之食,就便停住,所以稱為行已復住。  水中陸地都能行走的,就是龜類。  善男子!如此微妙的大涅盤河,其中也有七種眾生,從第一種常沒水中直至第七種水陸俱行,或入或出。  所為常沒,就是有人聽聞此《大涅盤經》,其中有如來常住,沒有變易,常樂我凈,最終不是畢竟入於涅盤,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闡提人雖然誹謗大乘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但必定將得成就菩提之道。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辟支佛等,必定將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聽了這些說法後,生起不信之心和不信之念,於是便說:此涅盤經典是外道書,不是佛經。此人這時遠離善友,不聽聞正法。雖然有時也聽一點,但不能正確思維。雖然有時也進行思維,但不是思維善法。由於不思維善法,就依惡法潛住而居。  惡法住有六種:一為惡,二為無善,三為污穢法,四為增有,五為惱熱,六為受惡果,就名之為沒。  為什麼稱之為沒?因為沒有善心,經常行惡,不修對治之法即斷滅煩惱,所以名之為沒。  所謂惡,就是聖人呵責,心生怖畏,善人遠離,不利益眾生,這就名之為惡。  所謂無善,就是能生起無量惡的果報,經常為無明所纏繞,樂於與惡人為伴侶,沒有修善的好方法,其心顛倒,常發生錯謬的思想,這就名之為無善。  所謂污法,就是常污身口,污穢清凈的眾生,增長不善之業,遠離善法,這就名之為污法。  所謂增有,如上面所說的惡人、無善之人和污法之人所行之法,能增添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不能修習解脫之法,身、口、意三業不厭惡諸有(煩惱),這就名為增有。  所謂惱熱,此人悉行上面所述的四事,能令身、心二方面都惱熱。遠離寂靜,名為熱;受地獄果報,故名為熱;以煩惱燃燒一切眾生,故名為熱;以煩惱燃燒一切善法,故名為熱。善男子!因為信心、清涼等等,此人都沒有,因此名之為熱。  所謂受惡果,就是此人全部進行以上五事,其死後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  善男子!還有三種惡事也稱為惡果。一是煩惱惡,二是業惡,三是報惡,此即名為受惡果報。  善男子!此人全部具足了以上所述六事,就能斷滅善根,作五逆罪,犯四重禁,誹謗三寶,用僧祇物,並作種種非法之事。由於這些原因,因而沈沒於阿鼻地獄,所受身形極廣大,縱橫八萬四千由旬。此人身、口意三業深重,不能出離地獄。為什麼?因為其心不能生起善法,所以雖然有無量諸佛出世,也是不聞不見。因此名為常沒,如恆河中大魚一樣。  善男子!我雖然也說一闡提等名為常沒,又說常沒不是一闡提,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是正確的呢?譬如有人為了生死之有才修施戒善,這就名為常沒。  善男子!有四種善事會獲得惡果(此指心念動機不純善,雖行善,但卻獲惡果)。哪四種?第一種是為了勝過他人故誦讀經典;第二種是為了名利供養故受持禁戒;第三是為了他的眷屬故進行布施,第四種是為了到非想非非想處故繫念思維。  這四種善事能得惡果報。如果有人修習這樣四種事,名之為沒已還出,出已還沒。為什麼名之為沒?因為樂於三有(三界的生死)。為什麼名之為出?因為見到了光明,光明就是聞戒施定。為什麼名之為還沒?因為增長邪見,生起了憍慢。因此,我在經中說偈:  如果有眾生樂於一切諸有,為了諸有而造作善惡等業;  此人迷失了涅盤之道,就名之為暫出還復滅。  行於黑暗的生死之海,雖然得以解脫雜煩惱;  此人還是要受苦果報,就名之為暫出還復滅。  善男子!好像恆河中大魚一樣,因為見到光明,所以暫得出水,因為其身很重,所以又復沉沒。上面所說的二種人也是如此。  善男子!又有人樂於貪著三界的生死之有,此名之為沒。得聞此《大涅盤經》而生起信心,此名之為出。因為什麼原因才名之為出?因為聽了此經之後,就遠離惡法,修習善法,此即名之為出。此人雖生起信心,但還不圓滿具足。  為什麼信心還不圓滿具足?因為此人雖然相信大般涅盤是常、樂、我、凈,但又說如來之身是無常、無我、無樂、無凈。  這樣如來就有二種涅盤:一是有為,二是無為。  有為涅盤沒有常、樂、我、凈,無為涅盤有常、樂、我、凈。雖然相信佛性是眾生所有,但不一不定一切眾生都有,因此名之為信不具足。  善男子!信有二種:一是信,二是求。如此之人雖然也有信心,但還不能推求,所以名之為信不圓滿具足。  信又有二種:一是從聞而生,二是從思而生。此人信心還祇是從聞而生,不是從自己的思慮而生,所以名之為不圓滿具足。  又有二種信:一是信有佛道,二是信得道之人。此人信心祇是信有佛道,卻都不信有得道之人,因此名之為信不圓滿具足。  信又有二種:一為信正,二為信邪。說有因果,有佛、法、僧三寶,此名為信正。說沒有因果,佛、法、僧三寶性各有異,相信一切邪語如富蘭那等人之說,此名為信邪。此人雖信佛、法、僧三寶,但不相信三寶是同一性相;雖相信因果,但不相信有得果之人。因此名之為信不圓滿具足。此人成就的是不圓滿具足的信心,所受的禁戒也不是圓滿具足的。以何因緣所以稱為不圓滿具足?因為信不具足,故所得禁戒也不具足。  又以何因緣所得禁戒名為不圓滿具足?因為戒有二種:一是威儀戒,二是從戒戒。此人祇是具有威儀等戒,不具有從戒戒(按佛制受持戒行),因此名之為戒不圓滿具足。  又有二種戒:一是作戒,二是無作戒。此人祇具有作戒,不具有無作戒,因此名為戒不圓滿具足。  又有二種戒:一是從身、口得到正命,二是從身、口不得正命。此人從身、口不得正命,因此名為戒不圓滿具足。  又有二種戒:一是求戒,二是舍戒。此人祇是具有為求三界生死之有的果報而持戒,不具有捨棄三界生死之有的果報而真實受持之戒,因此名為戒不圓滿具足。  又有二種戒:一是隨有,二是隨道。此人祇具有隨順諸有而受之戒,不具有隨順佛道而受之戒,因此名為戒不圓滿具足。  又有二種戒:一是善戒,二是惡戒。身、口、意善,名為善戒,學牛戒、狗戒,名為惡戒。此人深信這二種戒都有善果,因此名為戒不圓滿具足。又此人不僅不具有信、戒二事,所修多聞也不圓滿具足。  什麼是聞不具足?就是如來所說的十二部經,祇相信六部,不相信其餘六部,因此名為聞不圓滿具足。又雖能受持此六部經,但不能誦讀,也不能為他人解說,不能得任何利益,因此名為聞不圓滿具足。還有受持這六部經後,是為了論議,為了勝過他人,為了名利供養,為了一切生死之有,因而受持、誦讀、解說,因此也名為聞不圓滿具足。原典  善男子!如來複有隨自意語[注釋:隨自意語:指如來隨自己的意見而說自己所證之一、實等法。]。如來佛性則有二種:一者有,二者無。  有者,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大慈大悲、首楞嚴等無量三昧、金剛等無量三昧、方便等無量三昧、五智印[注釋:五智印:即金剛智印、寶智印、法輪智印、羯磨智印、一切如來法界智印。]等無量三昧,是名為有。無者,所謂如來過去諸善、不善、無記業因果報,煩惱、五陰、十二因緣,是名為無。  善男子!如有無、善不善、有漏無漏[注釋:有漏無漏:即有煩惱和沒有煩惱。]、世間非世間、聖非聖、有為無為、實不實、寂靜非寂靜、靜非靜、界非界、煩惱非煩惱、取非取、受記非受記、有非有、三世非三世、時非時、常無常、我無我、樂無樂、凈無凈、色受想行識非色受想行識、內入[注釋:內入:即內六入、內六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非內入、外入[注釋:外入:即外六入、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六境。]非外入、十二因緣非十二因緣,是名如來佛性有無。乃至一闡提佛性有無,亦復如是。  善男子!我雖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眾生不解佛如是等隨自意語。善男子!如是語者,後身菩薩尚不能解,況於二乘其餘菩薩?  善男子!我往一里耆闍崛山[注釋:耆闍崛山:意譯「鷲頭山」。「靈鷲山」。因山頂似鷲,又山中鷲多,故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為釋迦牟尼佛說法之地。],與彌勒[注釋:彌勒:意譯「慈氏」。佛教稱現住兜率天內院,為一生補處菩薩,將經四千歲(即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繼釋迦牟尼佛之後,為賢劫之第五尊佛。]菩薩共論世諦,舍利弗等五百聲聞於是事中都不識知,何況出世第一義諦?  善男子!或有佛性一闡提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一闡提無,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  善男子!我諸弟子若解如是四句義者,不應難言一闡提人定有佛性、定無佛性。若言眾生悉有佛性,是名如來隨自意語。  如來如是隨自意語,眾生云何一向作解?善男子!如恆河中有七眾生。一者常沒,二者暫出還沒,三者出已則住,四者出已遍觀四方,五者遍觀已行,六者行已復住,七者水陸俱行。  言常沒者,所謂大魚,受大惡業,身重處深,是故常沒。  暫出還沒者,如是大魚,受惡業故,身重處淺,暫見光明,因光故出,重故還沒。  出已住者,謂坻彌魚[注釋:坻彌魚:又稱「坻彌魚」,為大身魚,專門吃食其他小魚者。],身處淺水,樂見光明,故出已住。  遍觀方者,所謂魚昔魚,為求食故,遍觀四方,是故觀方。  觀已行者,謂是魚昔魚,遙見餘物,謂是可食,疾行趣之,故觀已行。  行已復住者,是魚趣已,既得可食,即便停住,故行已復住。  水陸俱行者,即是龜也。  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盤河,其中亦有七種眾生,從初常沒乃至第七或入或出。  所言沒者,有人聞是《大涅盤經》如來常住,無有變易,常樂我凈,終不畢竟入於涅盤,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人、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必當得成善提之道。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辟支佛等,必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聞是語已生不信心,即作是念,作是念已便作是言,是涅盤典即外道書,非是佛經。是人爾時遠離善友,不聞正法。雖時得聞,不能思惟。雖復思惟,不思惟善。不思善故,如惡法住。  惡法住者則有六種:一者惡,二者無善,三者污法,四者增有[注釋:增有:「有」,意謂有生死煩惱。增添生死煩惱,即謂之「增有」。],五者惱熱[注釋:惱熱:即「熱惱」,謂逼於劇苦而身熱心惱之意。],六者受惡果,是名為沒。  何故名沒?無善心故,常行惡故,不修對治[注釋:對治:即斷滅煩惱之意。]故,是名為沒。  所言惡者,聖人呵責故,心生怖畏故,善人遠離故,不益眾生故,是名為惡。  言無善者,能生無量惡果報故,常為無明所纏繞故,樂與惡人為等侶故,無有修善諸方便故,其心顛倒常錯謬故,是名無善。  言污法者,常污身口故,污凈眾生故,增不善業故,遠離善法故,是名污法。  言增有者,如上三人所行之法,能增地獄、畜生、餓鬼,不能修習解脫之法,身口意業不厭諸有,是名增有。  言惱熱者,是人具行如上四事,能令身心二事惱熱。遠離寂靜,則名為熱。受地獄報,故名為熱。燒諸眾生,故名為熱。燒諸善法,故名為熱。善男子!信心、清涼是人不具,是故名熱。  言受惡果者,是人具足行上五事,死墮地獄、餓鬼、畜生。  善男子!有三惡事複名惡果。一者煩惱惡,二者業惡,三者報恩,是名受惡果報。  善男子!是人具足如上六事,能斷善根,作五逆罪,能犯四重,能謗三寶,用僧鬘物,以作種種非法之事。是因緣故,沈沒在於阿鼻地獄,所受身形縱廣八萬四千由旬。是人身口心業重故,不能得出。何以故?其心不能生善法故,雖有無量諸佛出世,不聞不見,是故名常沒,如恆河中大魚。  善男子!我雖復說一闡提等,名為常沒。復有常沒非一闡提,何者是耶?如人為有修施戒善[注釋:為有修施戒善:意思是為了生死煩惱而修習布施、持戒的善法。],是名常沒。  善男子!有四善事獲得惡果。何等為四?一者為勝他故讀誦經典,二者為利養故受持禁戒,三者為他屬故而行布施,四者為於非想非非想處故繫念思惟。  是四善事得惡果報。若人修習如是四事,是名沒已還出、出已還沒。何故名沒?樂三有故。何故名出?以見明故,明者即是聞戒施定。何故還沒?增長邪見,生憍慢故。是故我於經中說偈:  若有眾生樂諸有,為有造作善惡業。  是人迷失涅盤道[注釋:涅盤道:意為超脫生死,證得涅盤之道。],是名暫出還復沒。  行於黑闇生死海,雖得解脫雜煩惱。  是人還受惡果報,是名暫出還復沒。  善男子!如彼大魚,因見光故,暫得出水,其身重故,還復沈沒。如上二人亦復如是。  善男子!或復有人樂著三有,是名為沒。得聞如是《大涅盤經》生於信心,是名為出。何因緣故名之為出?聞是經已,遠離惡法,修習善法,是名為出。是人雖信,亦不具足。  何因緣故,信不具足?是人雖信大般涅盤常樂我凈,言如來身無常、無我、無樂、無凈。  如來則有二種涅盤:一者有為,二者無為。  有為涅盤無常樂我凈,無為涅盤有常樂我凈。雖信佛性是眾生有,不必一切皆悉有之,是故名為信不具足。  善男子!信有二種:一者信、二者求。如是之人雖復有信,不能推求,是故名為信不具足。  信復有二:一從聞生,二從思生。是人信心從聞而生,不從思生,是故名為信不具足。  復有二種:一信有道,二信得者。是人信心唯信有道,都不信有得道之人,是故名為信不具足。  復有二種:一者信正,二者信邪。言有因果、有佛法僧,是名信正。言無因果,三寶性異,信諸邪語富蘭那[注釋:富蘭那:全稱「富蘭那迦葉」,六師外道之一,不信因果報應之說。]等,是名信邪。是人雖信佛法僧寶,不信三寶同一性相。雖信因果,不信得者。是故名為信不具足。是人成就不具足信,所受禁戒亦不具足。何因緣故名不具足?因不具故,所得禁戒亦不具足。  復何因緣名不具足?戒有二種:一威儀戒[注釋:威儀戒:指雖受戒,唯外現威儀,但為名利,欲受人尊敬。],二從戒戒[注釋:從戒戒:指順從佛制,清凈三業,內外相稱,如實受持戒行。]。是人唯具威儀等戒,不具從戒戒,是故名為戒不具足。  復有二種:一者作戒[注釋:作戒:又作「表戒」、「教戒」。謂依諸種表業而受戒。],二者無作戒[注釋:無作戒:又作「無表戒」、「無教戒」。謂已受戒而身得戒體。]。是人唯具作戒,不具無作戒,是故名為戒不具足。  復有二種:一從身口得於正命[注釋:正命:依從正法,清凈身、口意三業,遠離邪惡之謀生方法,如法求得衣、食等生活資助,以維持生命,即謂之「正命」。],二從身口不得正命。是人雖從身口不得正命,是故名為戒不具足。  復有二種:一者求戒[注釋:求戒:指為三有之果報而持戒。],二者舍戒[注釋:舍戒:指舍三有之果報,真實受持戒法者。]。是人唯具求有之戒,不得舍戒,是故名為戒不具足。  復有二種:一者隨有[注釋:隨有:即隨順諸有而受戒。],二者隨道[注釋:隨道:即隨順佛道而受戒。]。是人唯具隨有之戒,不具隨道,是故名為戒不具足。  復有二種:一者善戒[注釋:善戒:亦稱「正戒」。謂隨順世法、佛制,於身、口、意防非止惡。]、二者惡戒[注釋:惡戒:亦稱邪戒,指牛戒、狗戒等邪見之戒法。]。身口意善是名善戒,牛戒、狗戒是名惡戒。是人深信是二種戒俱有善果,是故名為戒不具足。是人不具信戒二事,所修多聞亦不具足。  云何名為聞不具足?如來所說十二部經,唯信六部,不信六部,是故名為聞不具足。雖復受持是六部經,不能讀誦為他解說,無所利益,是故名為聞不具足。又復受是六部經已,為論議故,為勝他故,為利養故,為諸有故,受持、讀誦、解說,是故名為聞不具足。譯文  善男子!我曾於經中說過聞具足之事。什麼是聞具足?就是如有比丘身、口、意都是善的,先是能供養和尚、諸位法師等有德之人。這些法師等對於此人所生起的愛念之心,因而教授他們佛法。此人以至誠之心受持、誦習,受持、誦習以後即獲得智慧。  得到智慧之後,能夠善於思考,如法而行。善於思考以後,就能得到真正的法義,得到真正的法義以後,就身心寂靜。身心寂靜後,就生歡喜之心,由於歡喜之心的因緣,心就得以安定。因為心得到安定,就能得到正知、正見,得到正知正見以後,就在一切諸有中心生厭悔,因為厭悔諸有,就能得到解脫。此人沒有具足以上德行,因此名為聞不具足。  此人不僅不圓滿具足這樣的三事,而且布施也不具足。施有二種:一是財施,二是法施。此人雖然也進行財施,但是為了求諸有才布施。雖然也進行法施,但也不具足。為什麼?因為在說法時還保守一些秘密不完全說出來,怕別人勝過他。因此名為施不具足。  財施和法施各有二種:一為聖人,二為不是聖人。聖人布施以後不求果報,若不是聖人布施以後要求得到果報。聖人法施,乃為了增長佛法,若不是聖人法施,乃為了增長一切諸有。此人為了增長財富而進行財施,為了增長一切諸有而進行法施,因此名為施不具足。  其次,此人受持六部經,見到有受法之人就布施給他們,對於那些不受法的人就不布施給他們,因此名為施不具足。此人不僅不具有以上的四事,而且所修的智慧也不具足。智慧的本性,是能夠分辨事物,此人則不能分辨如來是常還是無常。  如來曾於此《涅盤經》中說:如來就是解脫,解脫就是如來;如來就是涅盤,涅盤就是解脫。此人對於其中的含義不能分辨。又梵行就是如來,如來就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就是解脫,解脫就是涅盤,涅盤就是慈悲喜舍。此人對於其中的含義也不能分辨,因此名為智慧不具足。  又其次,不能分辨佛性。佛性就是如來,如來就是一切不共之法,不共之法就是解脫,解脫就是涅盤,涅盤就是不共之法。此人對於其中的含義不能分辨,因此名為智慧不具足。  又其次,不能分辨四諦苦、集、滅、道。因為不能分辯這四種真諦,就不知聖行,不知聖行就不知如來,不知如來就不知解脫,不知解脫就不知涅盤,因此名為智慧不具足。  此人不具有這樣的五事,於是就有二種法生起,一是增善法,二是增惡法。為什麼名之為增長惡法?因為此人看不到自己的不具足,自稱已經具足而生起執著之心,於同行中自以為最勝,因此親近同意自己的惡友。親近以後,又還聽聞不圓滿具足之法,聽了以後心生歡喜,其心染著,生起憍慢,多行放逸之事。因為放逸,就親近在家人,也樂於聞說在家人之事,遠離清凈出家之法。由此因緣,增長惡法。由於增長惡法,所以身、口、意等起不凈之業;由於三業不凈,就增長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這些名為暫出還沒。  暫出還沒之人,在我們佛法中有誰呢?這就是提婆達多、瞿伽利比丘、惋手比丘、善星比丘、低舍比丘、滿宿比丘、慈地比丘尼、曠野比丘尼、方比丘尼、慢比丘尼、凈潔長者、求有優婆塞、舍勒釋種、象長者、名稱優婆夷、光明優婆夷、難陀優婆夷、軍優婆夷、鈴優婆夷等,所有這些人名為暫出還沒。譬如大魚,見到光明故出,由於身重故沒。  第二種人深知道自己行不具足。因為行不具足,故力求親近善友;親近善友,就樂於聽聞具足之法;聽後樂於信受,受後樂善思考;善於思考後能如法而住,如法而住後即增長善法;增長善法後,就不再沈沒。此名之為住。  這些人在我們佛法中有誰呢?這就是舍利弗、大目犍連、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耶舍等五比丘、阿那律、童子迦葉、摩訶迦葉、十力迦葉、瘦瞿曇彌比丘尼、波吒羅花比丘尼、勝比丘尼、實義比丘尼、意比丘尼、跋陀比丘尼、凈比丘尼、不退轉比丘尼、頻婆娑羅王、郁伽長者、須達多長者、釋摩男、貧須達多、鼠狼長者子、名稱長者、具足長者、師子將軍、優婆離長者、刀長者、無畏優婆夷、善住優婆夷、愛法優婆夷、勇健優婆夷、天得優婆夷、善生優婆夷、具身優婆夷、牛得優婆夷、曠野優婆互、摩訶斯那優婆夷,所有這些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得名為住。  為什麼稱為住?因為經常樂於見到善光明。由於這一因緣,無論是諸佛出世或不出世,這些人都不造惡業,此名之為住。像抵彌魚一樣,樂於見到光明,不沈不沒。這些眾生也是如此。因此我在經中說偈:  如果有人善能分別此義,以至誠之心求證沙門果;  如果能呵責一切諸有,此人就名之為如法住。  如果能供養無量佛,就能在無量世修道;  如果受了世間之樂不放逸,此人就名之為如法住。  親近善友聽受正法,內心善於思維如法而住;  樂見光明修習佛道,就能獲得解脫安穩而住。  善男子!智慧不圓滿具足有五事,此人知道以後,即追求、親近和善友。如此親近善友,就應該觀察此人貪慾、瞋恚、愚痴、思覺等,哪一種種偏多?如果知道此人的貪慾最多,就應該為之說不凈觀法;對瞋恚最多的人,就為這說慈悲之法;對思覺最多的人,就教令數息;對執著我最多的人,就應該為之分析十八界等。  此人聞聽以後,就以至誠的心受持,心中受持後,就如法修行;如法修行以後,依次獲得四念處,觀察身受心法。得到此觀以後,依次再觀察十二因緣。這樣觀察以後,就能依次得到煖法。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一切眾生都有煖法。為什麼?因為如佛所說,三法和合,名為眾生。三法,即一壽、二煖、三識。如果根據這一道理,一切眾生應該先有煖法,為什麼如來這煖法要因善友而生呢?  佛說:善男子!像你所問的煖法,一切眾生直至一闡提全都是有的。現在我在這裡所說的煖法,則是要通過一定的方法,然後才能獲得,是本無今有之法。由此,並非一切眾生都是無有的。因而你現在不應該責難說一切眾生都有煖法。  善男子!這種煖法,是色界之法,不是欲界所有的。如果說一切眾生都有的話,欲界眾生也都應該有。因為欲界眾生沒有,因此應當知道一切眾生不必都有。  善男子!色界雖有,但也不是一切眾生都有。為什麼?因為只有我的弟子有,外道就沒有。由於這個道理,因而一切眾生不必都有。  善男子!一切外道祇是觀六種苦行,我的一切弟子則是具足四諦十六行相。此十六行相,一切眾生不一定都有。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你所說的煖法,為什麼稱為煖?為自性是煖?還是因為其他原因所以是煖?  佛言:善男子!這一煖法,自性是煖,不是由於其他原因才煖。  迦葉菩薩又說:世尊!如來以前說馬師、滿宿等沒有煖法。為什麼?因為他們對於三寶沒有信心,所以沒有煖法。應當知道信心就是煖法。  佛說:善男子!信心本身不是煖法。為什麼?因為是以信心為因而獲得煖法的。善男子!所謂煖法,就是智慧。為什麼?由於觀四諦,所以名之為十六行相,行相就是智慧。善男子!如今所問,是什麼因緣,才名為煖。善男子!煖法,就是八聖道的火相,所以名之為煖。  善男子!譬如鑽木取火,先有煖氣,其次才有火生,最後則有煙出。此無漏道也是如此。煖法,就是十六行相;火,就是須陀洹果;煙,就是修道斷結。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這種煖法,是有法,也是有為法。因為此法果報得色界五蘊,因此名之為有。因為是因緣所生之法,所以又名有為法。既然是有為法,為什麼能成為無漏道相呢?  佛說:善男子!是這樣的,真如你所說。善男子!這個煖法,雖然是有為法、有法,但是又能夠破壞有為法、有法,因此能成為無漏道相。  善男子!譬如人乘馬,又愛牠,又要鞭策牠。煖心也是這樣,愛它所以受生,厭惡它所以要觀行。因此,是然煖法是有法,有為法,但能與那正道作相。得到煖法的人,有七十三種,其中欲界十種。此人對於充滿的一切煩惱,從斷一分到九分。如欲界初禪直至無所有處,也是如此,因而名為七十三種。這些人,得了煖法以後,就不再斷善根,作五逆罪,犯四重禁。此人分為二種,一是遇到善友,二是遇到惡友。  遇到惡友,就是暫出還沒;遇到善友,就是遍觀四方。遍觀四方,就是頂法。此法雖然本性還是五蘊,但亦緣於四諦,因此得名遍觀四方。得到頂法以後,其次就得忍法。此忍法也是這樣,其本性也是五蘊,也緣於四諦。  此人依次得世第一法。此法雖然本性也是五蘊,但也緣於四諦。此人依次得苦法忍。忍的本性是智慧,也緣於一諦。這樣,忍法緣一諦以後,直至見斷煩惱,得須陀洹果,此名第四遍觀四方。四方,就是四諦。原典  善男子!我於經中說聞具足。云何具足?若有比丘身口意善,先能供養和上[注釋:和上:即「和尚」。意譯「親教師」。原為印度對師父的俗稱,佛教用以對僧人的尊稱。]諸師有德之人。是諸師等於是人所生愛念心,以是因緣教授其法。是人至心受持誦習,持誦習已,獲得智慧。  得智慧已,能善思惟,如法而住。善思惟已,則得正義,得正義已,身心寂靜。身心寂已,則生喜心,喜心因緣,心則得定。因得定故,得正知見,正知見已,於諸有中心生厭悔,悔諸有故,能得解脫。是人無有如是等事,是故名為聞不具足。  是人不具如是三事,施亦不具。施有二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是人雖復行於財施,為求有故。雖行法施,亦不具足。何以故?秘不盡說,畏他勝故,是故名為施不具足。  財法二施各有二種:一者聖,二者非聖。聖者,施已不求果報。非聖,施已求於果報。聖者法施,為增長法。非聖法施,為增諸有。如是之人,為增財故,而行財施,為增有故,而行法施,是故名為施不具足。  複次,是人受六部經,見受法者而供給之,不受法者,則不供給,是故名為施不具足。是人不具如上四事,所修智慧亦不具足。智慧之性,性能分別,是人不能分別如來是常無常。  如來於此《涅盤經》中說言:如來即是解脫,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涅盤,涅盤即是解脫;於是義中不能分別。梵行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即是解脫;解脫即是涅盤,涅盤即是慈悲喜舍;於是義中不能分別,是故名為智不具足。  複次,不能分別佛性。佛性即是如來,如來即是一切不共之法[注釋:不共之法:即十八不共法。謂佛的十八種功德法,唯佛獨有,不與三乘共有。即:身無失、口無失、念無失、無異想、無不定心、無不知已舍、欲無減、精進無減、念無減、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智慧知過去世無礙、智慧知未來世無礙、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不共之法即是解脫,解脫即是涅盤;涅盤即是不共之法;於是義中不能分別,是故名為智不具足。  複次,不能分別四諦苦集滅道。不能分別四真諦故,不知聖行;不知聖行故,不知如來;不知如來故,不知解脫;不知解脫故,不知涅盤,是故名為智不具足。  是人不具如是五事,則有二種:一增善法,二增惡法。云何名為增長惡法?是人不見己不具足,自言具足而生著心,於同行中自謂為勝,是故親近同己惡友。既親近已,復得更聞不具足法,聞已心喜,其心染著,起於憍慢,多行放逸。因放逸故,親近在家,亦樂聞說在家之事,遠離清凈出家之法,以是因緣增長惡法。增惡法故,身口意等起不凈業,三業不凈故,增長地獄、畜生、餓鬼,是名暫出還沒。  暫出還沒者,我佛法中其誰是耶?謂提婆達多、瞿伽離[注釋:瞿伽離:意譯牛守、惡時者等。為提婆達多之弟子。]比丘、惋手比丘、善星比丘、低舍比丘、滿宿[注釋:滿宿:音譯弗那跋,六惡比丘之一,為目犍連弟子。]比丘、慈地比丘尼、曠野比丘尼、方比丘尼、慢比丘尼、凈潔長者、求有優婆塞、舍勒釋種、象長者、名稱優婆夷、光明優婆夷、難陀優婆夷、軍優婆夷、鈴優婆夷,如是等人名為暫出還沒。譬如大魚,見明故出,身重故沒。  第二之人深自知見,行不具足,不具足故,求近善友,近善友故,樂咨未聞。聞已樂受,受已樂善思惟,善思惟已,能如法住。如法住故,增長善法,增善法故,終不復沒,是名為住。  我佛法中其誰是耶?謂舍利弗、大目犍連、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耶舍[注釋:耶舍:上座部創始人。釋迦入滅後一百年時,有跋耆族比丘提出十條戒律新主張,耶舍約集七百比丘於吠舍離舉行佛教第二次結集,斷十事為非法,組成上座部。]等五比丘、阿少免樓陀[注釋:阿少免樓陀:即「阿那律」。佛十大弟子之一,為佛之從弟。]、童子迦葉[注釋:童子迦葉:謂其母於妊娠中出家為比丘尼,後生男孩,字童子迦葉,八歲出家,成阿羅漢果。]、摩訶迦葉[注釋:摩訶迦葉:即大迦葉,佛十大弟子之一。王舍城人。為佛教第一次結集的召集人。因少欲知足,常修頭陀行,被稱為「頭陀行第一」。]、十力迦葉[注釋:十力迦葉:五比丘之一,為佛最早的弟子。]、瘦瞿曇彌比丘尼、波吒羅花比丘尼、勝比丘尼、實義比丘尼、意比丘尼、跋陀比丘尼、凈比丘尼、不退轉化比丘尼。頻婆娑羅王[注釋:頻婆娑羅王:佛在世時摩揭陀國國王。深歸佛法,積善甚多,但終為逆子阿闍世王幽囚,證阿那含果而死。]、郁伽[注釋:郁伽:佛在世時舍衛國長者,詣佛所出家,佛曾為之說法。]長者、須達多[注釋:須達多:佛在世時舍衛國給孤獨長者之本名,為祇園精舍之施主。]長者、釋摩男[注釋:釋摩男:五比丘之一,為佛最早的弟子。]、貧須達多、鼠狼長者子、名稱長者、具足長者、師子將軍、優波離[注釋:優波離:亦作優婆離。迦毗羅衛國人,屬首陀羅種姓。佛十大弟子之一。佛教第一次結集時,由他誦出律。因出家後奉持戒律,無所觸犯,被稱為「持律第一」。]長者、刀長者、無畏優婆夷、善住優婆夷、愛法優婆夷、勇健優婆夷、天得優婆夷、善生優婆夷、具身優婆夷、牛得優婆夷、曠野優婆夷、摩訶斯那優婆夷、如是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名為住。  云何為住?常樂者見見善光明故,以是因緣,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等人終不造惡,是名為住。如低彌魚,樂見光明,不沈不沒。如是等眾,亦復如是。是故我於經中說偈:  若人善能分別義,至心求於沙門果[注釋:沙門果:指修沙門行者所得之果。]。  若能呵責一切有,是人名為如法住。  若能供養無量佛,則能無量世修道。  若受世樂不放逸,是人名為如法住。  親近善友聽正法,內善思惟如法住。  樂見光明修習道,獲得解脫安隱住。  善男子!智不具足凡有五事,是人知己,求近善友。如是善友,當觀是人貪慾、瞋恚、愚痴、思覺[注釋:思覺:即思量、覺察的意思。],何者偏多。若知是人貪慾多者,即應為說不凈觀法,瞋恚多者為說慈悲,思覺多者教令數息,著我多者,當為分析十八界等。  是人聞已,至心受持,心受持已,如法修行,如法行已,次第獲得四念處觀身受心法。得是觀已,次第復觀十二因緣,如是觀己,次得煖法[注釋:煖法:原指地、水、火、風四大中「火大」之性。此處指四善根位之煖法,比喻接近見道之火。又指壽、煖、識三法中之煖法,即人的肉體。]。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悉有煖法。何以故?如佛所說,三法[注釋:三法:指壽、煖、識。壽為壽命,即生命;煖為溫暖,指肉體;識為心識,指精神。]和合,名為眾生,一壽、二煖、三識。若從是義,一切眾生應先有煖。云何如來說言煖法因善友生?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有煖法者,一切眾生至一闡提皆悉有之。如我今者所說煖法,要因方便,然後乃得,本無今有。以是義故,非諸眾生一切先有,是故汝今不應難言一切眾生皆有煖法。  善男子!如是煖法,是色法界,非欲界有。若言一切眾生有者,欲界眾生亦皆應有。欲界無故。當知一切不必都有。  善男子!色界雖有,非一切有。何以故?我弟子有,外道則無。以是義故,一切眾生不必都有。  善男子!一切外道唯觀六行[注釋:六行:指印度古代六種苦行外道所修之苦行。即自餓、投淵、赴火、裸形自坐、寂默、持牛狗戒。],我諸弟子具足十六。是十六行[注釋:十六行:即四諦十六行相。為四諦各有四相:苦諦四相是非常、苦、空、非我;集諦四相是因、集、生、緣;滅諦四相是滅、靜、妙、離;道諦四相是道、如、行、出。],一切眾生不必都有。  迦葉菩薩言:世尊!所言煖法,云何名煖?為自性煖?為他故煖?  佛言:善男子!如來先說馬師[注釋:馬師:又稱「馬宿」。六惡比丘之一。]、滿宿無有煖法。何以故?於三寶所無信心故,是故無煖。當知信心即是煖法。  善男子!信非煖法。何以故?因於信心獲得煖故。善男子!夫煖法者,即是智慧。何以故?觀四諦故,是故名為十六行,行即是智。善男子!如汝所問,何因緣故,名為煖者?善男子!夫煖法者,即是八聖道之火相,故名為煖。  善男子!譬如鑽火,先有煖氣,次有火生,後則煙出。是無漏道,亦復如是。煖者,即是十六行也;火者,即是須陀洹果;煙者,即是修道斷結。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是煖法,亦是有法,亦是有為。是法報得色界五陰,是故名有,是因緣故,複名有為。若是有為,云何能為無漏道相?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善男子!如是煖法,雖是有為有法,還能破壞有為有法,是故能為無漏道相。  善男子!如人乘馬,亦愛亦策。煖心亦爾,愛故受生,厭故觀行。是故雖復有法有為,而能與彼正道作相。得煖法人,七十三種,欲界十種。是人具足一切煩惱,從斷一分至於九分,如欲界初禪乃至無所有處,亦復如是,是名七十三種。如是等人,得煖法已,則不復能斷於善根,作五逆罪,犯四重禁。是人二種:一遇善友,二遇惡友。  遇惡友者,暫出還沒,遇善友者,遍觀四方。觀四方者,即是頂法[注釋:頂法:四善根之一。亦稱頂位。在煖法的基礎上,進而智慧增長,達於頂點,名為頂位,亦即頂法。]。是法雖復性是五陰,亦緣四諦,是故得名遍觀四方。得頂法已,次得忍法[注釋:忍法:四善根之一。亦稱忍位。在頂法基礎上,再進而明四諦之理,其心堅住,決定不移,名為忍位,亦即忍法。]。是忍亦爾,性亦五陰,亦緣四諦。  是人次得世第一法[注釋:世第一法:四善根之一。在忍位基礎上,更進而到達有漏智的最終點,在世間有情之中,最為殊勝,故名世第一法。]。是法雖復性是五陰,亦緣四諦。是人次第得苦法忍[注釋:苦法忍:四法忍之一。亦稱苦法智忍。即觀欲界苦諦而正斷其見惑之無間道智。「忍」是「信」的意思。信而不疑之智,故名苦法智忍。]。忍性是慧,緣於一諦。如是忍法緣一諦已,乃至見斷煩惱,得須陀洹果,是名第四遍觀四方。四方者,即是四諦。譯文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佛以前所說,須陀洹人所斷煩惱有如縱廣四十里水,留下來的猶如一根毛髮所沾的水,這裡為什麼說斷滅三結,即一我見、二非因見因、三疑綱,名為須陀洹?  世尊!為什麼名為須陀洹遍觀四方?為什麼名為須陀洹?又為什麼將須陀洹比喻為魚昔魚?  佛說:善男子!須陀洹人雖也能斷無量煩惱,但因為我見、非因見因、疑綱這三結特別重要,所以三結也包括了三切須陀洹人所斷之結。善男子!譬如大王出外巡遊時,雖然有四種軍兵衛護,但是世人祇說大王來、大王去。為什麼?因為世間之人特別重視大王。此三煩惱也是如此。  為什麼名之為重?因為此三煩惱是一切眾生經常所起的,其行相又微細難識,因此名之為重。又此三種結極難斷滅,能成為一切煩惱生起的原因,是戒、定、慧三對治之怨敵。善男子!有些眾生聽說須陀洹能斷這樣無量的煩惱,就生起退卻之心。並這樣說:眾生怎麼能斷這樣多的煩惱?因此如來以善巧的方法說斷三結。  還有如你所問,為何將須陀洹人比喻為觀四方?善男子!須陀洹人觀察四諦能獲得四件事:一為住于堅固道,二為能普遍觀察,三為能如實見,四為能破壞大怨。所謂堅固道,就是此須陀洹所有的五根,任何力量都不能動搖它,因此名為住堅固道。能普遍觀察,就是能普遍呵責內外煩惱。如實見,就是忍智。破壞大怨,就是四顛倒。  如你所問,為何名之為須陀洹。善男子!「須」,名叫無漏;「陀洹」,名為修習。修習無漏,名須陀洹。善男子!還有一種解釋:「須」,名流。流有二種:一是順流,二是逆流。因為是逆流,所以名須陀洹。  迦葉菩薩說:世尊!如果是從這種意義上而說,那為什麼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就不能稱之為須陀洹呢?  佛說:善男子!從須陀洹直至一切諸佛,亦可名之為須陀洹。但如果是斯陀含直至一切諸佛,就不包括須陀洹在內了,怎麼能名之為斯陀含直至佛呢?一切眾生的名稱有二種:一是舊名,二是客名。在凡夫時,有世間的名字,得道以後,又為之立名,名須陀洹。因為是先得之名,所以名須陀洹,而後得之名,即名為斯陀含。此人名須陀洹,也名為斯陀含,直至佛也還是這樣。  善男子!流有二種:一是解脫,二是涅盤。一切聖人都有這二種,也可以名為須陀洹,也可以名為斯陀含,直至佛也如此。  善男子!須陀洹亦名菩薩。為什麼?因為菩薩就是盡智及無生智的聖者,而須陀洹人也是求索這二種智,由此可知須陀洹人也得名為菩薩。  須陀洹人又可以名之為覺。為什麼?因為正覺見道,能斷煩惱,正覺能為因果,正覺有共道及不共道。斯陀含直至阿羅漢也是如此。  善男子!此須陀洹有二種:一為利根,一為鈍根。  鈍根之人,在人道和天道之間需要七次往返,才能獲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此鈍根人又可分為五種,或者六次、或者五次、或者四次、或者三次、或者二次往返於人道和天道之間受生的。利根之人則不然,於現在世就能獲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  善男子!如你所問,為什麼將須陀洹比喻為魚昔魚?善男子!魚昔魚有四種特點:一是骨骼細故很輕,二是有翅膀故很輕,三是樂於見光明,四是銜物堅持不舍。須陀洹也有這四種特點:說骨骼細比喻煩惱極微細,說有翅膀比喻止和觀,樂於見光明比喻見道,銜物堅持不舍比喻聞聽如來說無常、苦、無我、不凈等法堅持不舍。  猶如有魔王化作佛像,而首羅長者見後心生驚懼。魔王見長者心動以後,就對長者說:我以前所說的四種真諦,說法不真實,現在我將為你再說五諦、六蘊、十三入、十九界等。長者聽了以後,就仔細觀察諸法法相,都沒有這個道理,因此堅持其心毫不動搖。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此須陀洹因為先得道,所以名須陀洹,因為得初果,所以名須陀洹。但如果先得道就名須陀洹,那為什麼得苦法忍時就不得名為須陀洹,而名之為向(即漸進須陀洹果)呢?如果以得初果就名須陀洹,那為什麼外道之人先斷煩惱至所有處,修習無漏道得阿那含果,就不能名為須陀洹呢?    佛說:善男子!因為得初果,所以名為須陀洹。正如你所問的,為什麼外道之人先斷煩惱至無所有處,修習無漏道得阿那含果,就不能名為須陀洹呢?善男子!因為得初果,所以名須陀洹,這是由於此人在當時已完全具足了八智及十六行。  迦葉菩薩說:世尊!得阿那含果的人也是這樣的,也能得八智,具足十六行,而為什麼又不能稱之為須陀洹呢?  佛說:善男子!有漏法十六行有二:一是共十六行,二是不共十六行。無漏法十六行也有二種:一是向果,二是得果。八智也是二種:一是向果,二是得果。須陀洹人捨棄了共十六行,得到了不共十六行;捨棄了向果八智,得到了得果八智。阿那含人就不是如此,所以初果名為須陀洹。  善男子!須陀洹人緣於四諦,阿那含人祇是緣於一諦,因此初果名為須陀洹。也正是由於這些原因,所以將須陀人比喻為魚昔魚,遍觀己行。行,就是斯陀含人繫心修道,是為了斷滅貪慾、瞋、痴、憍慢。猶如那魚昔魚一樣,普遍觀察以後,為尋覓食物故行(繫心於修道),行以後身心安住,比喻阿那含得食以後已安住。  此阿那含又有二種:一是現在得阿那含,再進一步修習就可以得阿羅漢果。二是貪著色界、無色界中的寂靜三昧,因為此人不受欲界之身,所以名為阿那含。此阿那含又有五種:一為中般涅盤,二為受身涅盤,三為行般涅盤,四為無行般涅盤,五為上流般涅盤。又有六種阿那含,五種如上所述,再加現在般涅盤。又有七種阿那含,六種如上所述,再加無色界般涅盤。  行般涅盤又有二種:或者受二身,或者受四身。如果是受二身,此名為利根;如果是受四身,此名為鈍根。行般涅盤又有二種:一為精進,沒有自在定;二為懈怠,有自在定。又有二種:一為具有精進和定,二為不具有精進和定。  善男子!欲界、色界的眾生有二種業:一為作業,二為受生業。中般涅盤,祇有作業,沒有受生業,因此於中而般涅盤。捨棄欲界之身,但尚未至色界,因是利根,所以於中涅盤,此即名為中般涅盤。  阿那含人有四種心:一為非學非無學,二為學,三為無學,四為非學非無學。入於涅盤,而為什麼還要名為中般涅盤?善男子!此阿那含四種心中,二種是涅盤,二種不是涅盤,因此名為中般涅盤。受身涅盤又有二種:一是作業,二是生業。此人舍欲界之身,受色界之身,精勤修道,直至盡其壽命,入於涅盤。  迦葉菩薩說:世尊!如果說是盡其壽命才入涅盤,那為什麼名之為受身涅盤?  佛說:善男子!此人受身後,然後乃斷三界煩惱,因此名為受身涅盤。善男子!行般涅盤,因為經常修行佛道,賴有為法的三昧之力,能斷煩惱,入於涅盤,因此名行般涅盤。  無行般涅盤,就是此人一定知道將來要得涅盤,因此不再努力。但因為有為法的三昧之力,壽盡後也得以入於涅盤,因此名無行般涅盤。  上流般涅盤,就是如果有人得到第四禪後,此人因為生起初禪的貪愛之心,所以退生初禪。這有二種流:一是煩惱流,二是道流。因為是道流,所以此人壽終之後生起二禪的貪愛之心,由於生於二禪。直至第四禪,也是如此。  此四禪中又有二種:一是入無色界,二是入五凈居。這二種人,一是樂於三昧,二是樂於智慧。樂於智慧的人入五凈居,樂於三昧的人入無色界。這二種人,第一種人修習第四禪有五個階次的差別,第二種人不修習這五個階次。哪五個階次?即下、中、上、上中、上上。修上上品的人處於無小天,修上中品的人處於善見天,修上品的人處於善可見天,修中品的人處於無熱天,修下品的人處於少廣天。  這二種人,一是樂於論議,二是樂於寂靜。樂於寂靜的人入無色界,樂於論議的人處於五凈居。  又有二種人:一是修熏禪,二是不修熏禪。修熏禪的人進入五凈居,不修熏禪的人生於無色界,壽命終了而般涅盤,此即名為上流般涅盤。如果是想進入無色界,就不能修習四禪的五個階次。如果要修習四禪的五個階次,就能呵責無色界的定。  迦葉菩薩問佛說:世尊!中涅盤人就是利根,如果是利根人,為什麼不在現在就入於涅盤呢?又為什麼在欲界中有中涅盤,色界就沒有?  佛說:善男子!此人在現在世四大羸劣,不能修道。雖也有比丘之四大康健,但沒有房舍、飲食、衣服、卧具、醫藥等等,由於眾緣不具備,因此不得現在涅盤。原典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說,須陀洹人所斷煩惱,猶如縱廣四十里水,其餘在者,如一毛氵帝[注釋:一氵帝:即「一毛滴」。比喻為一根毛髮所沾的水,即極少的意思。],此中云何說斷三結[注釋:三結:即一見結,謂我見;二戒取結,謂行邪戒;三疑結,謂懷疑正理。]名須陀洹?一者我見,二者非因見因,三者疑綱。  世尊!何因緣故名須陀洹遍觀四方?復何因緣名須陀洹?復何因緣說須陀洹喻以魚昔魚?  佛言:善男子!須陀洹人雖復能斷無量煩惱,此三重故,亦攝一切須陀洹人所斷結故。善男子!譬如大王出遊巡時,雖有四兵[注釋:四兵:亦作「四軍」等。為古印度戰場上之四種軍兵。即一象兵,每四人組成一隊,共護象足。二馬兵,每八人組成一隊,共護馬足。三車兵,每十六人組成一隊,共護軍車。四步兵,每三十二人組成一隊,執持兵杖。],世人但言王來王去。何以故?世間重故。是三煩惱[注釋:三煩惱:即指三結。參注(2)。],亦復如是。  何因緣故,名之為重?一切眾生常所起故,微難識故,是故名重。如是三結難可斷故,能為一切煩惱因故,是三對治之怨敵故,謂戒定慧。善男子!有諸眾生聞須陀洹能斷如是無量煩惱,則生退心,便作是言:眾生云何能斷如是無量煩惱?是故如來方便說三。  如汝所問,何因緣故須陀洹人喻觀四方?善男子!須陀洹人觀於四諦獲得四事:一者住堅固道,二者能遍觀察,三者能如實見,四者能壞大怨。堅固道者,是須陀洹所有五根無能動者,是故名為住堅固道。能遍觀者,悉能呵責內外煩惱。如實見者,即是忍智[注釋:忍智:「忍」和「智」的合稱。慧心安住於法,叫做「忍」,於境決斷,叫做「智」。]。壞大怨者,謂四顛倒[注釋:四顛倒:有二種。一指凡夫之四倒,即常顛倒,認無常為有常;樂顛倒,以苦當作樂;我顛倒,認無我為有我;浮顛倒,以不凈為凈。二指二乘之四倒,即無常顛倒,於涅盤之常而計無常;無樂顛倒,於涅盤之樂而計無樂;無我顛倒,於涅盤之我而計無我;無凈顛倒,於涅盤之凈而計無凈。]。  如汝所問,何因緣故名須陀洹者?善男子!須名無漏[注釋:無漏:謂清凈無煩惱的意思。],沱洹名修習,修習無漏,名須陀洹。善男子!復有須者名流,流有二種:一者順流,二者逆流。以逆流故,名須陀洹。  迦葉菩薩言:世尊!若縱是義,何因緣故,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不得名為須陀洹耶?  善男子!從須陀洹乃至諸佛,亦得名為須陀洹。若斯陀含乃至諸佛,無須陀洹,云何得名斯陀含乃至佛?一切眾生名有二種:一者舊,二者客。凡夫之時,有世名字,既得道已,更為立名,名須陀洹。以先得故,名須陀洹。以後得故,名斯陀含。是人亦名須陀洹,亦名斯陀含,乃至佛亦復如是。  善男子!流有二種:一者解脫,二者涅盤。一切聖人皆有是二,亦可得名須陀洹,亦名斯陀含,乃至佛亦復如是。  善男子!須陀洹者,亦名菩薩。何以故?菩薩者,即是盡智[注釋:盡智:聲聞果十智之第九智。即斷盡一切煩惱時所生之自信智。]及無生智[注釋:無生智:聲聞果十智之第十智。即阿羅漢所有之最極智。謂已斷三界之煩惱,證知我身不受生於三界,故名無生智。]。須陀洹人亦復求索如是二智,是故當知須陀洹人得名菩薩。  須陀洹人亦得名覺。何以故?正覺見道,斷煩惱故,正覺因果故,正覺共道及不共道故。斯陀含乃至阿羅漢亦復如是。  善男子!是須陀洹凡有二種:一者利根,二者鈍根。  鈍根之人,人天七返[注釋:人天七返:謂此人於人天之中七返往來受生。]。是鈍根人復有五種,或有六五四三二種[注釋:六五四三二種:謂此人於人天之中,或有六返往來受生,或有五返往來受生,或有四返、三返、二返往來受生者。]。利根之人,現在獲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  善男子!如汝所問,何因緣故須陀洹人喻以魚昔魚?善男子!魚昔魚有四事:一者骨細故輕,二者有翅故輕,三者樂見光明,四者銜物堅持。須沱洹人亦有四事:言骨細者喻煩惱微,言有翅者喻奢摩他毗婆舍那[注釋:奢摩他毗婆舍那:「奢摩他」,意譯為「止」;「毗婆舍那」,意譯為「觀」。兩者合起來即為「止觀」。],樂見光明喻於見道,銜物堅持喻聞如來說無常、苦、無我、不凈堅持不舍。  猶如魔王化作佛像,首羅長者見已心驚,魔見長者其心動已,即語長者:我先所說四真諦者,是說不真,今當為汝更說五諦、六陰、十三人、十九界。長者聞已,尋觀法相,都無此理,是故堅持其心不動。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是須陀洹先得道故,名須陀洹,以初果故,名須陀洹。若先得道名須陀洹者,得苦法忍時,何故不得名須陀洹,乃名為向[注釋:向:即須陀洹向。按有部的見解,苦法智忍是十五心見道中的第一心,屬須陀洹向,祇有第十六心(道類智)為修道位,屬須陀洹果。]?若以初果名須陀洹,外道之人先斷煩惱至無所有處[注釋:無所有處:即無色界四處之第三處。謂修禪定之人,厭患識無邊處,觀所緣皆無所有,思維無所有之相,依此行力所生之處,即名「無所有處」。],修無漏道得阿那含果,何故不名為須陀洹?  善男子!以初果故名須陀洹。如汝所問,外道之人先斷煩惱至無所有處,修無漏道得阿那含,何故不名須陀洹者。善男子!以初果故名須陀洹,是人爾時具足八智[注釋:八智:即證欲界四諦之智,謂之四法智,有苦法智、集法智、滅法智、道法智。證上二界四諦之智,謂之四類智,有苦類智、集類智、滅類智、道類智。合起來稱為八智。]及十六行。  迦葉言:世尊!得阿那含亦復如是,亦得八智,具十六行,何故不得名須陀洹?  善男子!有漏十六行有二種:一者共,二者不共。無漏十六行亦有二種:一者向果[注釋:向果:即向於四果。即須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羅漢向。],二者得果[注釋:得果:指所得四果。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等四果。]。八智亦二:一者向果,二者得果。須陀洹人舍共十六行,得不共十六行;舍向果八智,得得果八智。阿那含人即不如是,是故初果名須沱洹。  善男子!須陀洹人緣於四諦,阿那含人唯緣一諦,是故初果名須陀洹。以是因緣,喻以魚昔魚,遍觀己行。行者即是斯陀含人繫心修道,為斷貪慾、瞋、痴、憍慢。如彼魚昔魚遍觀方已,為食故行,行已復住,喻阿那含得食已住。  是阿那凡有二種:一者現在得阿那含,進修即得阿羅漢果。二者貪著色界、無色界中寂靜三昧[注釋:寂靜三昧:即離煩惱(寂)、絕苦患(靜)之三昧(禪定)。]是人不受欲界身,故名阿那含。是阿那含復有五種:一者中般涅盤,二者受身涅盤,三者行般涅盤,四者無行般涅盤,五者上流般涅盤。復有六種,五種如上,加現在般涅盤。復有七種,六種如上,加無色界般涅盤。  行盤涅盤復有二種:或受二身,或受四身。若受二身是名利根,若受四身是名鈍根。復有二種:一者精進,無自在定[注釋:自在定:又稱「自在三昧」。謂遠離煩惱定之執縛,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二者懈怠,有自在定。復有二種:一者具精進、定,二者不具是二。  善男子!欲、色眾生有二種業:一者作業[注釋:作業:即造作之業。謂思業及由思所起之身、語二業。],二者受生業[注釋:受生業:眾緣和合時受生感果之業。]。中涅盤者,唯有作業,無受生業,是故於中而般涅盤。舍欲界身未至色界,以利根故,於中涅盤,是中涅盤。  阿那含人有四種心:一者非學無學,二者學,三者無學,四者非學非無學。入於涅盤,云何複名中般涅盤?善男子!是阿那含四種心中,二是涅盤,二是非涅盤,是故名為中般涅盤。受身涅盤復有二種:一者作業,二者生業。是人舍欲界身,受色界身,精勤修道,盡其壽命,入於涅盤。  迦葉菩薩言:世尊!若言盡命入涅盤者,云何而言受身涅盤?  佛言:善男子!是人受身,然後乃斷三界煩惱,是故名為受身涅盤。善男子!行般涅盤者,常修行道,有為三昧力故,能斷煩惱入於涅盤,是名行般涅盤。  無行般涅盤者,是人定知當得涅盤,是故懈怠。亦以有為三昧力故,壽盡則得入於涅盤,是名無行般涅盤。  上流般涅盤者,若有人得第四禪已,是人生於初禪愛心,以是因緣,退生初禪。是有二流:一煩惱流,二者道流。以道流故,是人壽盡生二禪愛,以愛因緣,生於二禪。至第四禪,亦復如是。  是四禪中復有二種:一者入無色界,二者入五凈居[注釋:五凈居:又稱「五凈居天」、「五凈居處」。即色界第四禪天中之五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如是二人,一樂三昧,二樂智慧。  樂智慧者入五凈居,樂三昧者入無色界。如是二人,一者修第四禪有五階差,二者不修。云何為五?下、中、上、上中、上上。修上上者處無小天[注釋:無小天:即色究竟天。],修上中者處善見天,修上品者處善可見天[注釋:善可見天:即善現天。],修中品者處無熱天,修下品者處少廣天[注釋:少廣天:即無煩天。]。  如是二人,一樂論議,二樂寂靜。樂寂靜者入無色界,樂論議者處五凈居。  復有二種:一者修熏禪[注釋:熏禪:謂熏習諸禪。指將前一境界進一步熏習純熟,而開拓自在之境地,達到悉皆通利,轉變自在。],二者不修熏禪。修熏禪者入五凈居,不修熏禪者生無色界,盡其壽命而般涅盤,是名上流般涅盤。若欲入於無色界者,即不能修四禪五差。若修四禪五差則能呵責無色界定。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中涅盤者則是利根,若利根者,何不現在入涅盤耶?何故欲界中有中涅盤,色界則無?  佛言:善男子!是人現在四大羸劣,不能修道。雖有比丘四大康健,無有房舍、飲食、衣服、卧具、醫藥,眾緣不具,是故不得現在涅盤。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地藏王菩薩在佛教中的地位如此重要?為什麼地藏王菩薩聖誕日要盡孝道孝順父母!
《廣博佛學論》月光菩薩造
【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十二課講解
地藏菩薩本願經(下)

TAG: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