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經賞析

關雎

國風·周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注釋欣賞】

這是詩人對河邊採摘荇菜的美麗姑娘的戀歌。關關:水鳥叫聲。雎(音居)鳩:水鳥,一名王雎,狀類鳧鷖,生有定偶,常並游。洲:河中沙洲。窈窕:美心為窈,美狀為窕。淑:善,好。逑(通仇):配偶。 參差:長短不齊。荇(音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開黃色花,嫩葉可食。流:順水之流而取之也。 寤(音務):睡醒。寐(音妹):睡眠。思:語助。服:思念。悠:憂思貌。輾:半轉。反側:反身,側身。琴:五弦或七弦樂器。瑟:二十五弦樂器。友:交好。芼(音帽):有選擇之意。鍾:金屬打擊樂器。鼓:皮革打擊樂器。

【譯文】  關關鳴叫的水鳥,  棲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麗的姑娘,  好男兒的好配偶。  長短不齊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麗的姑娘,  醒來做夢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  醒來做夢長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  翻來覆去難入眠。  長短不齊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麗的姑娘,  彈琴鼓瑟親近她。  長短不齊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挑選。  善良美麗的姑娘,  敲鐘擊鼓取悅她。[編輯本段]【簡介】  《關雎》出自《詩經?國風?周南》,是《詩經》的首篇,它是反映一個青年對一位容貌美麗姑娘的愛慕和追求,寫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像求而得之的喜悅。它是我國愛情詩之祖。不僅反映的是令人喜聞樂見的愛情題材,還具有獨到的藝術特色。關雎:篇名它是從詩篇中第一句中摘取來的。《詩經》的篇名都是這樣產生的。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編輯本段]【注釋】  雎(jū)鳩(jīu):水鳥名,即魚鷹。傳說它們情意專一  逑:(雔)之借字,(雔),雙鳥之意  荇菜:水草名  寤(wù):睡醒,寐:睡眠  寤寐:日日夜夜  [1]:音帽,有選擇之意  興也。關關,雌雄相應之和聲也。關雎,水鳥,一名王雎,狀類鳧鷺,今江淮間有之,生有定偶爾不相亂,偶常並游而不相狎,故毛傳以為摯而有別,列女傳以為人未嘗見其乘居而匹處者,蓋其性然也。河,北方流水之通名。洲,水中可居之地也。窈窕,幽閑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稱,蓋指文王之妃大姒未處子時而言也。君子,則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毛傳云:摯字與至通,言其情意深至也。――朱熹注  關關,毛傳:「和聲也:」雎鳩,魚鷹:牛運震曰:「只『關關』二字,分明寫出兩鳩來。先聲後地,有情。若作『河洲雎鳩,其鳴關關』,意味便短。」  用字:  通假:君子好逑(仇) 寤寐思服(伏)  異體:左右芼(覒)之  毛傳:「窈窕,幽閑也。淑,善。」《九歌·山鬼》「子慕予兮善窈窕」,王逸註:「窈窕,好貌。」  君子,朱東潤曰:「據毛詩序,君子之作凡六篇,君子或以為大夫之美稱,或以為卿、大夫、士之總稱,或以為有盛德之稱,或以為婦人稱其丈夫之詞。」「就《詩》論《詩》,則君子二字,可以上賅天子、諸侯,下賅卿、大夫、士。」「盛德之說,則為引申之義,大夫之稱,自為妻舉其夫社會地位而言。」逑,毛傳:「匹也。」按好逑,猶言嘉耦。  荇,毛傳曰「接余」,其他異名尚有不少,李時珍雲「俗呼荇絲菜,池人謂之莕公須,淮人謂之靨子菜,江東謂之金蓮子」,等等。龍膽科,多年生草本,並根連水底,葉浮水上。自古供食用。陸璣曰:「其白莖以苦酒(按即醋)浸之,肥美可案酒。」近人陸文郁說:「河北安新近白洋淀一帶舊有鬻者,稱黃花兒菜,以莖及葉柄為小束,食時以水淘取其皮,醋油拌之,頗爽口。」  流,毛傳:「求也。」用《爾雅·釋言》文。朱熹曰:「順水之流而取之也。」  思,語助詞。服,毛傳:「思之也。」《莊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郭象註:「『服』者,思存之謂也。」  朱熹曰:「悠,長也。」按悠哉悠哉,思念之深長也。  芼(mào),毛傳:「擇也。」  鐘鼓,金奏也,是盛禮用樂。王國維曰:「金奏之樂,天子諸侯用鐘鼓;大夫士,鼓而已。」按此詩言「鐘鼓樂之」,乃作身份語。由兩周墓葬中樂器和禮器的組合情況來看,金石之樂的使用,的確等級分明,即便所謂「禮崩樂壞」的東周時期也不例外。中原地區虢、鄭、三晉和周的墓葬,已發掘兩千餘座,出土編鐘、編磬者,止限於個別葬制規格很高的墓,約佔總數百分之一。從青銅樂鐘的製作要求來看,這也是必然—— 非「有力者」,實不能為。而這一切,與詩中所反映的社會風貌,恰相一致。[編輯本段]【結構】  從古以來,《關雎》就有兩種分章的方式。一種是每四句為一章,全詩共五章。另一種是分為三章,第一章四句,第二、第三章各八句。從文義看,我傾向於第二種分法。第一章是總述,態度比較客觀;第二、三章則從男主人公方面落筆,先說他在未得淑女時思念之苦,連覺也睡不著;然後再說他求得淑女與之成婚以後,他將千方百計同她魚水和諧,使她心情歡樂舒暢。如果說第二章近於現實主義的描寫,那麼第三章便帶有浪漫主義情調,抒情主人公乃為愛情獲得成功的美好前景而陶醉了。[編輯本段]【藝術特點】  此詩言切而意婉,尤其是第三章,男主人公對所思女子真是設想得體貼入微,關懷備至。第一章「窈窕淑女」二句,直往直來,連個小彎兒也不拐。但從第二章起,細節描寫增多了,小夥子由於「寤寐思服」,徹夜翻來覆去,睡不踏實,這確是真情流露。越睡不安穩,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戀愛時總是好往樂觀處想,於是他想到將來結婚時場面多麼熱鬧,婚後感情多麼融洽和諧,生活多麼美滿幸福。這一切遐想,都是從「悠哉悠哉,展轉反側」的失眠中幻化出來的。雖說是主觀的一廂情願,卻並非可望而不可即。後來的劇作家代劇中人立言,說「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反嫌說得太露;而《關雎》的作者卻以豐富而圓滿的想像來填充眼前無可排遣的相思,這真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了。難得的是這乃屬於典型的東方式的、我國傳統的正常戀愛觀,即他所盼望的是同淑女成為夫婦(用「好逑」字樣可證),而不僅僅是做為情侶(這同《鄭風》里的作品就不同了!),這固然有封建統治階級的烙印,卻也體現了漢民族的傳統特色。  「興」是現實主義的技巧,是不錯的。這首詩即河洲之物而起興,顯見為民間產物;采荇尤見出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可能是女性)。我們對於采荇不免陌生,但採蓮蓬、采藕、采菱的生活我們能體會。先是順流而取,再則採到手,再則煮熟了端上來。表示雖然一件小小事情也不容易做(正是勞動的真精神),這就象徵了君子求淑女的心情與周折。等到生米煮成熟飯,正是「鐘鼓樂之」的時候了,意味該多麼深長!同時這種工作是眼前事實,並非虛擬幻想,一面寫實一面又象徵,此所以為比興之正格,這才是中國詩的長處。后妃固然主德,但后妃哪裡夢見「采荇」的樂趣,也未必看得見「雎鳩」的比翼雙飛。不過采詩入樂,「太師」的眼光總算夠好的。可惜古人不懂得「向人民學習」罷了。(小如按:此段文字乃轉摘自我的一份劫後殘存的講稿中,當時是把先生的意思做為自己的話寫下來的,因此可能與原文略有出入,讀者鑒之。)  這詩的主要表現手法是興寄,《毛傳》云:「興也。」什麼是「興」?孔穎達的解釋最得要領,他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 『興』辭也。」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託。這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手法。如此詩以雎鳩之「摯而有別」,興淑女應配君子;以荇菜流動無方,興淑女之難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興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等。這種手法的優點在於寄託深遠,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餘的效果。  這首詩還採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用這類詞兒修飾動作,如「輾轉反側」;摹擬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無不活潑逼真,聲情並茂。劉師培《論文雜記》云:「上古之時,……謠諺之音,多循天籟之自然,其所以能諧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韻,二由語句之間多用疊韻雙聲之字。」此詩雖非句各叶韻,但對雙聲疊韻連綿字的運用,卻保持了古代詩歌淳樸自然的風格。  用韻方面,這詩採取偶句入韻的方式。這種偶韻式支配著兩千多年來我國古典詩歌諧韻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換韻,又有虛字腳「之」字不入韻,而以虛字的前一字為韻。這種在用韻方面的參差變化,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和音樂美。  本詩中每一章的韻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句押韻的句尾韻:鳩、洲、逑)  注意:後兩句實際是一句判斷句。但後人多斷章取義,使後句獨立成句。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隔句押韻的句中韻:流、求)  流:順流而取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句句押韻的句尾韻:得、服、側)  服:亦想也。 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的聯綿詞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隔句押韻的句中韻:采、友)  參差——雙聲聯綿詞 友:親愛。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隔句押韻的句中韻:芼、樂)  窈窕——疊韻聯綿詞 樂:使之樂。  對《關雎》,我們應當從詩義和音樂兩方面去理解。就詩義而言,它是「民俗歌謠」,所寫的男女愛情是作為民俗反映出來的。相傳古人在仲春之月有會合男女的習俗。《周禮·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萬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關雎》所詠未必就是這段史事的記實,但這段史實卻有助於我們了解古代男女相會、互相愛慕並希望成婚的心理狀態和風俗習尚。文學作品描寫的對象是社會生活,對社會風俗習尚的描寫能更真實地再現社會生活,使社會生活融匯於社會風習的畫面中,從而就更有真實感。《關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戀情作為社會風俗習尚描寫出來的。就樂調而言,全詩重章疊句都是為了合樂而形成的。鄭樵《通志·樂略·正聲序論》云:「凡律其辭,則謂之詩,聲其詩,則謂之歌,作詩未有不歌者也。」鄭樵特彆強調聲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氣的詩歌,往往都可以歌唱,並且重視聲調的和諧。《關雎》重章疊句的運用,說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們口中的詩歌。當然,《關雎》是把表達詩義和疾徐聲調結合起來,以聲調傳達詩義。鄭玄《詩譜序》云:「《虞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然則詩之道,放於此乎?」[編輯本段]【寫作背景】  《詩》國詩歌總集,它收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代約五百年間305篇詩歌。  《詩》國古代詩歌巨豐富源頭,國文學史重。  《詩》包括風、雅、頌,反映勞民被壓迫、削剝,表達勞民奴隸反抗,少寫愛情。取之於民眾,淺顯易懂而又不失人生的真諦。  《關雎》首愛情抒情詩,久流傳民間;很好的顯現了當時年輕人表達愛意的方式。

推薦閱讀:

琴曲賞析|平沙落雁之廣陵平沙
《六壬金口訣》微言妙象賞析
《阿q正傳》賞析
經典賞析 上京力作——《春秋二胥》安平 傅希如
屈原《九章》賞析

TAG:詩經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