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事周記:數胎動的那些「坑」
進入孕晚期,數胎動成為了周姑娘每日的必修課。
可就這麼一個用小學數學知識就能搞定的「數數」問題,愣是讓周姑娘踩出了大坑。你別笑,周姑娘跟周圍的大肚婆們一聊,發現這坑還挺常見,不少准媽媽們都掉進去過。
胎動的感覺是怎樣的?「你最近感覺到胎動了吧?」20 周產檢,大夫忽然問了一句。
胎動?什麼是胎動?那麼早就有胎動了?胎動什麼感覺啊?
聽到問題的瞬間,我腦海中不僅沒有出現答案,反而冒出了更多的問號。
「別緊張,如果有也應該是最近剛剛能感受到,就像小魚在肚子里游來游去的。」大夫一邊忙著寫病歷,一邊安慰我。
胎動,就是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起初,寶寶由於體積太小,動作輕微,所以媽媽們很難感受到。但到了孕 18~20 周之間,寶寶的手腳伸展可以觸碰到子宮壁了,這時很多准媽媽就開始感覺到胎動的存在了。
那次產檢結束後,我一直試圖感受一下胎動。不過這真是一個「艱難」的嘗試。
有一次,肚子忽然出現了「咕嚕嚕」的聲音和氣體移動感。哇,這是胎動嗎?最後我發現,這只是吃完飯後正常的腸蠕動……
還有一次,飯後在家溜達,一邊拿著手機一邊踱步,忽然肚子左下角覺得被什麼東西碰了一下。呀,寶寶在踢我呢!一低頭髮現,肚子撞桌角上了。
通常來說,初產婦感覺到胎動的時間會晚於經產婦,而且每個人的個體差異非常大。
我大約到了 24 到 26 周,才終於有了明確的胎動感受。那是某天睡前,我側卧在床上時,肚子從裡面晃動了一下。從那以後,頻繁、劇烈的胎動就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健康正常的准媽媽都不要過於擔心「為什麼自己還沒出現胎動」,更不要擔憂自己會感覺不到胎動。因為這種來自你身體內部的「打招呼」,其獨特的感受足以讓你銘記一生。
怎樣才算「一次」胎動?從孕 28 周開始,大夫要求我數胎動了。
每天在早、中、晚飯後各數 1 次胎動,因為餐後血糖水平較高,寶寶也精神飽滿,拳腳會比較活躍。
數的時候要靜坐或側卧,每次數一小時,再把這三次胎動的次數乘以 4,就得出了 12 小時的胎動總數。
正常健康的情況下,寶寶的胎動次數應該是每小時 3 到 5 次,所以 12 小時應該有 30~40 次,或者更多。
如果 12 小時還不到 10 次,就表明胎兒可能缺氧;若連續 12 小時沒有胎動,就應該立即採取搶救措施。
我當時就表示聽明白了,並且當天回家,飯後就安安靜靜地側卧下來開始數胎動。
不數不知道,一數,問題就來了——怎麼才能算「一次」胎動呢?
尤其是我家這個鬧騰的寶寶,胎動起來的時候,就好像我抓了只貓,套進塑料袋,按在肚子上。寶寶常常是一動起來就是「組合拳」,延續性還特別好,每次我以為他要停下來了,他卻又接著來一陣。
所以,這些斷斷續續的動,應該算一次還是 N 次?真是個令人糾結的問題。
我曾經把寶寶的每一次動彈都當成一次獨立的胎動,結果畫正字畫到手抽筋,數出一小時 70 多次的「高產」胎動來。
田博士告訴我:
從理論上說,發生在 1、2 分鐘內的幾次胎動都可以合併成一次。但具體隔多久才能算單獨的一次,其實可以靈活掌握。
真的要間隔 2 分 15 秒的就算成兩次,而間隔 1 分 59 秒的就要算成同一次嗎?其實數胎動沒那麼死板。
我的體會是:
連續數幾次後你就會掌握寶寶活動的「規律」,算一次還是算多次,只要前後標準統一,就可以了。
如果統一標準下,胎動忽然減少 50% 以上,就應該引起重視。
要注意的是:隨著妊娠周數的增多,胎動也越活躍;但是到了妊娠末期,由於寶寶迅速長大,宮內活動空間減少,所以胎動也會相應變少。
胎動還是打嗝?
大概在孕 30 周,我已經漸漸習慣了胎動的規律和感覺。可忽然有一天,我發現一天中,肚子的右下角總會有那麼一兩次出現輕微的、規律性顫動,大概 2、3 秒一次,抖動幅度比一般胎動要小,持續 5~15 分鐘才會消失。
這是寶寶在抽筋嗎?
我忙不迭查了田博士的各種教科書,可書上都沒有提到這種情況。
「看來真的有點不正常,會不會出問題啊?」我一下緊張起來了。
「哦,別擔心別擔心,這是寶寶在打嗝!」一個孕婦論壇里,好幾個媽媽都淡定地表示自己也曾有過這種經歷,諮詢「前輩」後才知道,這是寶寶打嗝的表現。
你看,數胎動雖然簡單易操作,但有時候也很容易引起人的緊張,因為它和依賴器械的檢查相比,隨意性、主觀性更強,這就對準媽媽的心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我曾遇到過某次一小時內胎動次數明顯減少,平時有 6、7 次的,那次卻只數到了 2、3 次。產科大夫告訴我,這有可能是寶寶在休息,也有可能是媽媽工作累了、餓了、情緒波動、睡眠質量不好了。
再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就讓自己平復心情,然後找個輕鬆的環境側卧下來,再數上一個小時,就又恢復了。
不過,如果胎動依然稀少,那麼就應該求助於醫生了。
當然,胎動也絕對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寶寶一直在不停歇地頻繁胎動,有可能是早期缺氧後發生掙扎的求救信號。如果忽略了,那麼接下去胎動就有可能減少乃至消失,最後結果甚至是胎兒死亡。
有了胎心儀,就不用數胎動了?對於我這樣「坐不住」的人,每天三次,每次一小時,要老老實實坐下或躺下來,安安靜靜感受肚子的「動」向,實在不是件容易事。不是數了半小時沒耐心繼續,就是數了 15 分鐘就睡著了。
一個知心的朋友知道後就送了我一個禮物——胎心儀。這下好了,我只需要每天三次往肚子上塗點果凍膠,再聽聽胎心音,就可以完成任務啦!這看起來比數胎動要方便多了,而且靠譜。
可我真是想得太美了。
天壇醫院婦產科的高輝大夫知道後,指出了錯誤所在:
且不論准媽媽是否能聽對位置、是否會聽。就算聽對了,聽胎心雖然更加直接,但胎兒出現異常時,也是首先表現在胎動上。
往往胎動異常 24~48 小時後,胎心才會表現出問題。
也就是說,等到胎心有問題時再來干預,就晚了。只有關注胎動,才能儘早發現問題,給肚中寶寶爭取足夠的時間。
所以,別看數胎動很有點「小米加步槍」的意思,作用卻能趕上不少「高科技」。
這又一次地提醒了我:
在醫學的領域內,很多時候對身體細心、持久的觀察與體會,要比盲目依賴科技和器械更重要;而從角色轉變的視角來看,從數胎動開始,去用心體會和感受你的下一代,同時又能保障安全,不是也很有意思嗎?
還有疑惑?問題還沒解決?想要更多乾貨?
回到主頁,在對話框中回復任意你所關心的關鍵詞:
周姑娘、胎動、胎心、胎兒窘迫......
海量乾貨等著你!責任編輯:張菁媛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推薦閱讀:
※胎動藏著那麼多秘密,你竟然不會數!
※胎動規律
※胎動可不是寶寶在隨便亂蹬,背後的每一條意義都暖到你
※讀懂寶寶胎動時的語言~
TAG:胎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