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葯的種類與選擇
口服降糖葯按照最終作用機制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刺激胰島素分泌的葯,主要有磺脲類和新的胰島素分泌促進劑;第二類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的葯,主要有雙胍類和噻唑二酮類;第三類是通過抑制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來達到降糖目的的葯,主要是a-葡萄糖酐酶抑製劑。細分可分成五小類:
一、磺脲類降糖葯(格列類)。該類葯主要是通過刺激胰島素釋放來起到降糖作用,它同時還可增加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當空腹血糖在9.0以下,餐後血糖在14以下,單用此類藥物就可獲得滿意的血糖控制。該類葯主要用於Ⅱ型糖尿病,對非肥胖型的Ⅱ型糖尿病較為實用。選用此類葯要從短效葯開始,這種葯可以減少低血糖的發生。現在臨床使用的多為第二代磺脲類葯,主要有:
1、格列苯脲(優降糖)。該葯是磺脲類葯中降糖作用最強的,降空腹血糖較餐後血糖明顯。它的主要特點是作用時間長,可達24—48h,因此低血糖發生率較高。
2、格列奇特(達美康)。該葯屬中效磺脲類降糖葯,作用時間12-24h,主要降低餐後血糖。除有降糖作用外,還可降低血小板凝聚,清除過多的自由基,降低膽固醇形成,減輕血管損傷,可能對糖尿病併發症有一定預防和治療作用。
3、格列吡嗪(美吡達、迪沙片、瑞易寧)。該葯為短效磺脲類降糖葯,吸收迅速,半衰期短。可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還可降低甘油三酯。該葯安全性好,很少引起持續性低血糖。格列吡嗪控釋劑(瑞易寧)是經過特殊加工,控制其吸收速度,一日只服藥一次,即可控制全天血糖。
4、格列喹酮(糖適平、糖腎平)。是短效類磺脲類降糖葯,也是目前上市的唯一不是從腎臟排泄的磺脲類降糖葯,主要從肝臟排泄。它較格列吡嗪吸收更快,半衰期更短,低血糖發生率更低。主要降餐後血糖,不升高空腹胰島素水平。安全性好,適合體重偏輕,血糖偏高,年歲較大的患者。
二、雙胍類降糖葯。主要是二甲雙胍。該類葯不直接刺激胰島素的分泌,主要是可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其降糖作用依賴於一定的胰島素濃度,Ⅰ型糖尿病單獨使用無效果。對Ⅱ型糖尿病其降糖作用為中等強度。它是目前可作為胰島素增敏劑的藥物之一,特別適用於肥胖型Ⅱ型糖尿病。它的特點是,適用於有一定胰島素功能的糖尿病患者,有較強的量效關係,對正常血糖無下降作用,單獨使用一般不會引起低血糖,不引起空腹胰島素的增加,輕度降低食慾,有利於控制飲食,能降低體重,降低甘油三酯,單獨使用可顯著降低大血管病變的發病率,對心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該葯主要副作用是乳酸性酸中毒和胃腸道不適。
三、a-葡萄糖酐酶抑製劑。如拜唐蘋。該葯主要是通過抑制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使餐後血糖峰值下降,從而降低餐後血糖,同時也能夠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該葯不僅能夠降低血糖,對改善血壓、血脂指標也有一定的作用。它不影響胰島素分泌,單獨使用不會引起低血糖。Ⅱ型糖尿病早期往往會出現餐後高血糖及下次餐前的低血糖,而a-葡萄糖酐酶抑製劑不僅抑制了餐後高血糖的發生,由於它的吸收延緩作用,也防止了下次餐前低血糖的發生。糖耐量低減的人使用該葯,可以減少和延緩糖尿病的發生,對大血管併發症有預防作用。該葯的副作用主要是有可能造成腹部不適,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四、噻唑二酮類降糖葯。該葯主要通過降低血中遊離脂肪酸的濃度促進糖代謝,來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為新一代胰島素增敏劑。可減少胰島素抵抗,降低空腹及餐後血糖水平。對於代謝綜合症的患者特別實用。主要有曲格列酮、羅格列酮等。前者對肝臟損害較大,限制了其應用,後者減少了肝臟毒性,是很有前途的葯。
五、胰島素釋放促進劑。如瑞格列奈。該葯是一種新葯,主要是促進胰島素釋放,作用迅速,以降低餐後血糖為主。
上述藥物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選擇。對於尚未被確診為糖尿病的糖耐量低減者,如果想要預防發展成糖尿病,可以選擇a-葡萄糖酐酶抑製劑(拜唐蘋),根據不同情況,也可選擇二甲雙胍或噻唑二酮類葯;對糖尿病初期,如果用飲食調控和運動已經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的,則可選擇一種或兩種口服降糖葯,對於肥胖者可選擇二甲雙胍;對於口服降糖葯已經不足以控制血糖者,可採用胰島素治療,可以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葯聯合用藥,也可以單獨用胰島素治療。
發表者:周良軍 山東省中醫院
推薦閱讀:
※選擇中醫微博集之102
※玄關除了裝鞋櫃沒別的選擇嗎?玄關這樣裝最實用!
※壹心理CEO黃偉強:如何做出正確的職業選擇?
※宗薩仁波切 | 佛教的見地與修道 第一節 道的選擇(6)
※如何選擇好的公墓風水
TAG: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