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經典作品精選

中國詩歌經典作品精選賞析《詩經》名篇:《伐檀》、《碩鼠》、《氓》、《關雎》、《 無衣》、《 靜女》「楚辭」 屈原:《涉江》、《橘頌》、《離騷》《湘女》「漢魏樂府」1.《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2.《怨歌行》 (漢 班婕妤 )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圓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3.《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曦。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4.《大風歌》(劉邦)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5.《垓下歌》(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6.《秋風辭》(劉徹)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7. 《陌上桑》8.《木蘭辭》9.《短歌行》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燕,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10.《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1.《龜雖壽》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年,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2.《七步詩》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3.《野田黃雀行》曹植 高樹多悲風,海水楊其波。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羅家得雀喜,少年得雀悲。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野田黃雀行》屬樂府《相和歌·瑟調曲》,是曹植的後期作品。

全詩可分三層。「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這第一層兩句借自然景物起興。高大的樹木往往招惹凄厲的巨風,浩瀚的大海常常掀起洶湧的浪濤。這裡托物喻人,「風」「波」二字一方面隱指那些在位的、與己對立的權勢人物,慣於興風作浪,氣勢洶洶,作威作福;一方面,「風」前冠一「悲」字,更渲染了當時自己所處環境的險惡恐怖。此外,一「揚」一「多」,不僅暗示肇事者蓄意製造事端的行為舉動,而且點出這種行為舉動的頻繁。事實也是如此,曹丕即帝位前後,長期把曹植視為爭奪帝位的勁敵。為了稱帝,拉幫結夥,活動頻繁,猜忌懷疑,誣告監視,百般離間植與其他兄弟之間的親密關係。丕即帝位後對植又多次貶爵徙封。更有甚者,曹丕不但蓄謀殘殺了曹彰,且有誅殺曹植的預謀。逼令曹植作百步詩之聞,正是丕對植同室操戈、骨肉相殘的明證。作者多次用「風」來象徵自己的險惡處境。如:「高台多悲風」(《雜詩六首》其一),「何意回飆舉」(其二),「江介多悲風」(其五),「卒遇迴風起」、「驚飆接我出」(《吁嗟篇》)等;又用「轉蓬」、「孤雁」、「遊客子」等物,自喻「十一年而三徙都」的流蕩不定、孤寂凄苦的遭遇。從中可足見曹植在強大殘暴的敵對勢力面前,屢屢變遷、孤立無援、無可奈何的悲涼情狀。

曹植處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中,如同身陷囹圄,既無權力,又無自由,所以發出了「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的慨嘆。詩以「利劍」喻「權柄」。手中沒有權,非但無益於友人,反連累他們。連累了他們卻又不能救助他們,那又可須結交很多朋友害他們遭罪喪命,甚至禍及家人?作者通過反詰語氣更增強了對仇者的憤恨、對友人的負疚、對自己的責備之情。

曹植在政治上是有非凡抱負的,他要「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留金石之功。」(《與楊德祖書》)。然而殘酷的現實完全扼殺了他宏大的志向,他怎麼不感到遺恨不盡、愧對好友呢?這一對反詰句式的慨嘆,包蘊了無比深沉複雜的思想感情,令人深思、耐人咀嚼。下面逼出一個故事證據:「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這裡的反問語氣同樣激人思索。「籬間雀」喻禁錮的自己及遭殺戮的丁氏兄弟等親友,《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云:「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翼、楊修等為之羽翼。太祖於是以罪誅修。」「文帝即位,誅丁儀丁翼。」黃雀弱小,鷂鷹兇猛,這是敵對的兩種勢力的對比。黃雀一見鷂子就嚇得自投羅網,可見曹丕羅織的專制統治勢力如何兇惡宏大。作為毫無權位的曹植,連起碼的人身自由都無保障,串親會友也得不到恩准;已是自身不保,當然也救不了受到迫害的好友。曹植及其親信,在曹丕的高壓政策面前,正象弱小的黃雀一樣,任憑怎樣飛竄,也逃不脫那預謀設置的恢恢羅網啊!這裡隱含了「悲」的因由。(黃雀投羅得救故事,由《國策·楚策四》中事點化而來。)曹植不能自救,也不能救人的根本原因何在?這不正是「利劍不在掌」之故嗎?這樣,五、六句便與三、四句很有機地聯繫了起來,構成了一種內在的因果關係,表達了「權」的重要。作者在其它詩中,也常以「方舟」,等象徵「權力」,反映他對「權」的渴望。

「自投羅」的後果是什麼?「羅家得雀喜,少年得雀悲。」羅家,設置羅網的人。喻迫害者。少年,作者設想的、有權力拯救「黃雀」的勇士。一「悲」一「喜」,鮮明地揭示了「羅家」與「少年」對「黃雀」迥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和情感。

「案《魏略》曰:太子立,欲治丁儀罪,轉儀為右刺奸掾,欲儀自裁。而儀不能,乃對中領軍夏侯尚叩等求哀,尚為涕泣,而不能救。後遂因職事,收付獄殺之。詩中籬間雀,疑即指儀,少年疑即指尚。當儀之求哀於尚;而尚涕泣,猶少年之悲雀也。植為此篇,當在收儀付獄之前,深望尚之能救儀,如少年之救雀也。」(《曹子建詩注》)此說頗為有理。儀遇難時,詩人身處危惡,已無力救助,只有寄情於筆端,幻想出現一個救人急難之少年。

以上從第三句至第八句為第二層,以黃雀投羅,從反面隱喻「權力」對政治集團的重要。在勾心鬥角的封建統治者的鐵腕面前,絕無親情可言。

「拔箭捎羅網,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這最後四句為一層,表達作者對濟難之權的希冀和實現凌雲壯志的憧憬。詩人充滿夢幻地遐想著,有那麼一位英武的少年,見雀投羅,便拔出寶劍來奮力向羅網砍去,黃雀掙脫出來以後,自由輕快地翱翔於藍天,然後飛下來感謝解救他的少年。可見黃雀是知恩報德的。「劍」,照應開頭「利劍」,是權柄的同一語。前一「劍」,從反面實寫,是說無權的弊害;後一「劍」,從正面虛寫,是說有權的功利。一反一正,一虛一實,兩相印證,相反相成。「拔」和「捎」二動詞,描摩出少年的武俠舉動和英雄氣概。從「見」到「悲」,到「拔」到「捎」,系統地寫出了少年見義勇為、拔刀相助、鋤強扶弱的思想和行為之發展過程。一「摩」字,把黃雀得救後飛得如何迅速高遠、觸及長空的情狀表現得十分有力。這是作者凌雲壯志得以實現、獲得自由解放的一種美好願望。這種對未來毫不喪失信心的、情調高昂的結句,一改前面的感傷情緒,使得全詩基調變得明快而不失其積極意義。

曹植的詩,以托物抒懷、設喻言情見長。本篇悲風、海波、利劍、雀鷂、少年諸事的選取,無不針對現實和帶有明確的比喻意義,而且每一事物都各有自己的具體形象。作者通過自己的思想脈絡,層次分明地把這些具體形象聯繫起來,組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以其完整的藝術形象,鮮明地反映了曹魏統治集團內部的尖銳矛盾。《文心雕龍·隱秀》說:「陳思之《黃雀》、公幹之《青松》,格高才勁,而並長於諷諭。」本詩藝術特色正可印證這點。14.《燕歌行》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簡 評  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詩。它敘述了一位女子對丈夫的思念。筆致委婉,語言清麗,感情纏綿。這首詩突出的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的巧妙交融。   詩歌的開頭展示了一幅秋色圖:秋風蕭瑟, 草木零落, 白露為霜,候鳥南飛……。這蕭條的景色牽出思婦的懷人之情,映照出她內心的寂寞;最後幾句以清冷的月色來渲染深閨的寂寞,以牽牛星與織女星的「限河梁」來表現思婦的哀怒,都獲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詩歌在描述思婦的內心活動時,筆法極盡曲折之妙。 比如, 先是寫丈夫「思歸戀故鄉」;繼而設想他為何「淹留寄他方」,遲遲不歸;再轉為寫自己「憂來思君不敢忘」,整日里在相思中過活;苦悶極了,想借琴歌排遣,卻又「短歌微吟不能長」,只好望月興嘆了。如此娓娓敘來,幾經掩抑往複,寫出了這位女子內心不絕如縷的柔情。   這首詩仿柏梁體,句句用韻,於平線的節奏中見搖曳之態。王夫之稱此詩「傾情,傾度,傾聲,古今無兩」,雖是溢美之辭;但此詩實為疊韻歌行之祖,對後世七言歌行的創作有很大影響。 鑒 賞  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燕歌行》是一個樂府題目,屬於《相和歌》中的《平調曲》,它和《齊謳行》、《吳趨行》相類,都是反映各自地區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區音樂特點的曲調。燕(Yān)是西周以至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名,轄地約當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遼寧西南部等一帶地區。這裡是漢族和北部少數民族接界的地帶,秦漢以來經常發生戰爭,因此歷年統治者都要派重兵到這裡戍守,當然那些與此相應的築城、轉輸等各種搖役也就特別多了。拿最近的事實說,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烏桓的戰爭,就發生在這古燕國的北部今遼寧省興城一帶。反映這個地區戰爭徭役之苦的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骨相撐拄」的民歌,到漢代更有了著名的《飲馬長城窟》。曹丕的《燕歌行》從思想內容上說就是對這種文學作品的繼承與發展。郭茂倩《樂府詩集》引《樂府解題》說:「魏文帝『秋風』『別日』二曲言時序遷換,行役不歸,婦人怨曠無所訴也。」又引《樂府廣題》說:「燕,地名也。言良人從役於燕,而為此曲。」這樣來理解作品的內容是正確的。《燕歌行》不見古辭,這個曲調可能就創始於曹丕。這篇作品反映的是秦漢以來四百年間的歷史現象,同時也是他所親處的建安時期的社會現實,表現了作者對下層人民疾苦的關心與同情。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開頭三句寫出了一片深秋的肅殺情景,為女主人公的出場作了準備。這裡的形象有視覺的,有聽覺的,有感覺的,它給人一種空曠、寂寞、衰落的感受。這種景和即將出場的女主人公的內心之情是一致的。這三句雖然還只是寫景,還沒有正面言情,可是我們已經感覺到情滿於紙了。這種借寫秋景以抒離別與懷遠之情的方法,中國是有傳統的。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高臨水兮送將歸。」漢武帝的《秋風辭》說:「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從這裡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燕歌行》與它們思想感情上的連續性,而且還可以看到其中語言辭彙上的直接襲用。但是這些到了曹丕筆下,卻一切又都成為具有他個人獨特思想面貌,獨特藝術風格的東西了。這點我們後面再說。   「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在前面已經描寫過的那個肅殺的秋風秋夜的場景上,我們的女主人公登台了:她愁雲滿面,孤寂而又深情地望著遠方自言自語,她說:你離家已經這樣久了,我思念你思念得柔腸寸斷。我也可以想像得出你每天那種傷心失意的思念故鄉的情景,可是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你這樣長久地留在外面而不回來呢?慊慊(qiānqiān):失意不平的樣子。「慊慊思歸戀故鄉」是女主人公在想像她的丈夫在外面思念故鄉的情景。這種寫法是巧妙的,也是具體、細緻的。一個人思念另一個人,其思想活動總有具體內容,或者回憶過去在一起的時光,或者憧憬日後見面的歡樂,或者關心牽掛對方目下在外邊的生活,想像著他現在正在做什麼,如此等等。這種借寫被思念人的活動以突出思念者感情急切深沉的方法,早在《詩經》中就有,到了宋人柳永筆下更有所謂「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那就更加精采了。這種寫法的好處是翻進一層,使人更加感到曲折、細緻、具體。淹留:久留。「君何淹留寄他方?」這裡有期待,有疑慮,同時也包含著無限的懸心。是什麼原因使你至今還不能回來呢?是因為修築繁忙?是因為戰事緊急?是因為你生病了?受傷了?還是……那簡直更不能想了。看,女主人公的心思多麼沉重啊!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煢煢(qióngqióng):孤單,孤獨寂寞的樣子。不敢:謹虛客氣的說法,實指不能、不會。這三句描寫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生活情景:她獨守空房,整天以思夫為事,常常淚落沾衣。這一方面表現了她生活上的孤苦無依和精神上的寂寞無聊;另一方面又表現了女主人公對她丈夫的無限忠誠與熱愛。她的生活儘管這樣凄涼孤苦,但是她除了想念丈夫,除了盼望著他的早日回歸外,別無任何要求。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援:引,拿過來。清商:東漢以來在民間曲調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樂調,以悲惋凄清為其特色。短歌:調類名,漢樂府有長歌行、短歌行,是根據「歌聲有長短」(《樂府詩集》語)來區分的,大概是長歌多表現慷慨激昂的情懷,短歌多表現低回哀傷的思緒。女主人公在這秋月秋風的夜晚,愁懷難釋,她取過瑤琴想彈一支清商曲,以遙寄自己難以言表的衷情,但是口中吟出的都是急促哀怨的短調,總也唱不成一曲柔曼動聽的長歌。《禮記·樂記》云:「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女主人公寂寞憂傷到了極點,即使她想彈別樣的曲調,又怎麼能彈得成呢?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女主人公傷心凄苦地懷念遠人,她時而臨風浩嘆,時而撫琴低吟,旁徨徙倚,不知過了多久。月光透過簾櫳照在她空蕩蕩的床上,她抬頭仰望碧空,見銀河已經西轉,她這時才知道夜已經很深了。「夜未央」,在這裡有兩層含意,一層是說夜正深沉,我們的女主人公何時才能捱過這凄涼的漫漫長夜啊!另一層是象徵的,是說戰爭和徭役無窮無盡,我們女主人公的這種人生苦難,就如同這漫漫黑夜,還長得很,還看不到個盡頭呢!面對著這沉沉的夜空,仰望著這耿耿的星河,品味著這苦痛的人生,作為一個弱女子,我們的女主人公她又有什麼辦法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這時,她的眼睛忽然落在了銀河兩側的那幾顆亮星上:啊!牛郎織女,我可憐的苦命的夥伴,你們到底有什麼罪過才叫人家把你們這樣地隔斷在銀河兩邊呢?牽牛、織女分別是天鷹和天琴星座的主星,這兩顆星很早以來就被我國古代人民傳說成一對受迫害,不能團聚的夫妻,這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事情。女主人公對牽牛織女所說的這兩句如憤如怨,如惑如痴的話,既是對天上雙星說的,也是對自己說的,同時也是對和自己命運相同的千百萬被迫分離、不能團聚的男男女女們說的。這個聲音是一種強烈的呼籲,是一種悲涼的控訴,是一種憤怒的抗議,它彷彿是響徹了當時的蒼穹,而且在以後近兩千年的封建社會裡年年月月、時時刻刻都還可以聽到它的響亮的回聲。這樣語涉雙關,言有盡而餘味無窮,低回而又響亮的結尾,是十分精採的。   作品表現的思想並不複雜,題材也不算特別新鮮,但是曹丕作為一個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能關心這樣一種涉及千家萬戶的事情,而在詩中寄予了如此深刻的同情,這是很可貴的。在藝術上他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繪得淋漓盡致,她雍容矜重,熾烈而又含蓄,急切而又端莊。作品把寫景抒情、寫人敘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種自言自語,巧妙地融為一體,構成了一種千迴百轉、凄涼哀怨的風格。它的辭藻華美,也襲用了許多前人的東西,但這一切又象是完全出之於無心,而不帶任何雕琢的痕迹。這是《燕歌行》的特點,也是曹丕詩歌區別於建安其他詩人的典型特徵。曹丕是個政治家,但從他的作品中往往看不到其父曹操那種慷慨激揚以天下為己任的氣概,也找不到其弟曹植那種積極上進志欲報效國家的思想。在他那裡總象是有一種訴說不完的凄苦哀怨之情,而且他的言事抒情又常常愛用婦女的口吻,因此明代鍾惺說他的詩「婉孌細秀,有公子氣,有文人氣」(《古詩歸》)。清代陳祚明說他的詩「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動盻無非可憐之緒」(《采菽堂古詩選》)。《燕歌行》可以說是最能代表曹丕這種思想和藝術風格特徵的作品。前人對這兩首詩的評價是很高的,清代吳淇說:「風調極其蒼涼,百十二字,首尾一筆不斷,中間卻具千曲百折,真傑構也。」(《六朝選詩定論》)王夫之說:「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姜齋詩話》) 《燕歌行》二首在七言詩的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這也是我們應該知道的。《詩經》基本是四言體,偶爾也出個七言句子,但為數甚少。《楚辭》是楚歌體,有七言句,但大多數都帶有「兮」字,與七言詩句子的格式韻味不同。漢代樂府中有一部分雜言體,如《戰城南》、《東門行》等,其中有一部分七言句,這些對於七言詩的發展顯然是有促進的,但七言句在那些作品中還不是主體。兩漢四百年間,全篇由七言構成的作品今天被人們提到的有兩首,第一首是漢武帝時的君臣聯句,即所謂《柏梁台詩》。這首詩出於後代小說,漏洞甚多,原不可信,而且生編硬湊,堆砌敷衍,也完全沒有什麼詩味。第二首是張衡的《四愁詩》。詩味很濃,但張衡這四首詩每首的第一句還都帶著一個「兮」字,還拖著一個楚歌的尾巴。因此,真正擺脫了楚歌形式的羈絆,使七言形式宣告獨立的作品就不能不說是曹丕的這兩首《燕歌行》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曹丕學習漢代樂府,學習前人詩歌,在形式上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燕歌行》句句壓韻,而且都是平聲,格調清麗宛轉,這是七言古詩發展的一個階段。晉宋作家模寫七言,還照此繼續走了相當長的一段路。後來又經過南朝鮑照、蕭繹、庾信等人的努力,到唐代盧照鄰、駱賓王那種隔句用韻、平仄相押的鴻篇巨製出現的時候,那時七言古詩就又進入一個更新的發展階段了。可見,曹丕的開創之功是不能掩沒的。15. 贈從弟三首劉楨  【其一】   泛泛東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華葉紛擾溺。   采之薦宗廟,可以羞嘉客。   豈無園中葵?懿此出深澤。   【其二】   亭亭山上松①,瑟瑟谷中風②。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③,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④?松柏有本性。   【其三】   鳳皇集南嶽,徘徊孤竹根。   於心有不厭,奮翅凌紫氛。   豈不常勤苦?羞與黃雀群。   何時當來儀?將須聖明君。[1] 2] 作品鑒賞  讀劉楨的詩,須先了解他的為人。在建安時代,劉楨是一位很有骨氣的文士。據《典略》記載,一次曹丕宴請諸文學,席間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眾人皆伏」,唯獨劉楨「平視」,不肯折節。曹操恨他「不敬」,差點砍了他的腦袋。以這樣的氣骨作詩,其詩自能「挺挺自持」、「高風跨俗」。   《贈從弟三首》,就帶有這樣的氣骨。詩中運用比興之法,分詠蘋藻、松柏、鳳凰三物,以其高潔、堅貞的品性、遠大的懷抱,激勵堂弟,亦以自勉。在古人贈答之作中,堪稱創格。   先看第一首,詠的是「蘋藻」。蘋藻生於幽澗,「託身於清波」,歷來被視為潔物,用於祭、享。此詩詠蘋藻,開筆先敘其託身之處的非同凡俗:「泛泛東流水,磷磷水中石。」「泛泛」敘澗水暢流之狀,「磷磷」寫水中見石之貌。讀者眼前,頓時出現了一派幽涼、清澈的澗流。然後才是蘋藻的「出場」:「蘋藻生其涯,華葉紛擾溺」——在幽澗清流之上,蘋藻出落得花葉繽紛,隨著微波輕輕蕩漾,顯得何其清逸、美好!「采之薦宗廟,可以羞(進)嘉客。」這就是人們用作祭享、進獻貴賓的佳品呵!這兩句寫蘋藻的美好風姿,用的是映襯筆法。讀者可以感覺到,其間正有一股喜悅、讚美之情在汩汩流淌。接著,詩人忽然拄筆而問:「豈無園中葵?」意思是:難道園中的冬葵就不能用嗎?回答是深切的讚歎:「懿(美)此出深澤!」但蘋藻來自深遠的水澤,是更可貴、更能令人讚美的呀!這兩句,用的又是先抑後揚的筆法:前句舉「百菜之主」園葵之珍以壓蘋藻,是為抑;後句贊蘋藻之潔更勝園葵,是為揚。於問答、抑揚之中,愈加顯得蘋藻生於幽澤而高潔脫俗的可貴。以此收束全詩,讀來餘韻裊裊。   再看第二首詠「松柏」。松柏自古以來為人們所稱頌,成為秉性堅貞,不向惡勢力屈服的象徵。孔子當年就曾滿懷敬意地讚美它:「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一首寫法,與詠蘋藻又稍有不同,不是先寫背景,後寫主體,而是開筆便讓山上亭亭之松拔聳而起,展現出一種「突兀撐青穹」的雄偉氣象。然後再用「瑟瑟」谷風加以烘托,寫得極有聲勢。後面兩句為表現松柏的蒼勁,進一步渲染谷風之凜烈:「風聲一何盛,松技一何勁!」前「一何」慨嘆谷風之盛,簡直就要橫掃萬木;後「一何」敘寫松枝之勁,更顯出松柏那「其奈我何」的剛挺難摧。詩人也許覺得,與谷風相抗,還不足以表現松柏的志節,所以接著又加以「冰霜」的進襲:「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前一個「正」字告訴人們,此刻正是滴水成冰、萬木凋零的凄寒嚴冬;後一個「正」字又告訴人們,再看松柏,它卻依舊端然挺立、正氣凜然,不減春日青蒼之色。《禮記》說:「其在人也,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貫四時不改柯易葉。」正可拿來作「端正」的註腳。這兩句描摹冰霜,辭色峻冷;展示松柏,意態從容。松柏的堅貞志節,正顯現於這一鮮明的對照之中。此詩結尾也是冷然一問:「豈不罹凝寒?」意思是:難道它不怕遭受酷寒的侵逼?然後歸結到詩人主意之所在:「松柏有本性。」吐語沉著,戛然收筆。讀者於涵詠之際,恍可見到,那雄偉蒼勁的松柏,還久久矗立在眼前。   第三首詠的是「鳳凰」。鳳凰是傳說中的「神鳥」(《說文》),生長在南方「丹穴山」中。《大戴禮記》說它是「羽蟲」之「長」,所以棲、食也與凡鳥不同:「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詩經·大雅·卷阿》鄭玄箋)。這就是此詩開頭所說的「鳳凰集南嶽,徘徊孤竹根」之意。詩人之歌詠鳳凰,不僅因為它有此神奇的習性,更矚意於它那絕世高蹈的懷抱:「於心有不厭(足),奮翅凌紫氛。」——它根本鄙棄「鳥為食亡」之俗,不滿足於「竹實」之食,而要奮展巨翼,掠過九霄的紫霞,高遠地飛翔。後一句以鳳凰凌空「奮翅」的動態形象,表現它絕世超俗的高遠之志,運筆勁健,富於陽剛之美。讀過莊子《逍遙遊》和宋玉《對楚王問》的人都記得,當鵾鵬、鳳凰「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之際,「學鳩」、鷃鳥之輩曾以其井蛙之見,對它們加以無知的嘲問。宋玉因此有「鳳皇上擊九千里,絕雲霓、負蒼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之語,將這類斗筲之輩一筆罵倒。詩人大約正有感於此,所以接著兩句便借鳳凰之口,對無知之輩的嘲問,作出了聲震雲天的回答:「豈不常勤苦,羞與黃雀群!」意思是說:正是為了不與世俗之輩同流合污,我才不避勤苦、投入搏擊風雲的鬥爭生涯的呵!詩人仰望雲空、激動不已,不禁又悠然神往地追問一句:「那麼,你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歸來?」鳳凰的回答乾脆利落:「將須聖明君」——到了明君臨世的時候,我就將萬里來歸!這四句抒寫鳳凰之志,詩人將其置於「奮翅凌紫氛」之後,便造出了一種高天傳音的雄奇境界。絕世高蹈的鳳鳥,正凌空遠去,萬里雲天卻還隆隆地回蕩著它那高傲的鳴叫,這壯懷是書寫在高天白雲之上的。   陳祚明評論劉楨的詩,用了「翠峰插空,高雲曳壁」的精妙比喻(《采菽堂古詩選》)。《贈從弟三首》確實當得起這樣的讚美。作為詠物詩,這三首對蘋藻、松柏、鳳凰雖然著筆不多,卻都是畫龍點睛,使它們個個風骨棱然。這正是詩人自身高潔之性、堅貞之節、遠大懷抱的寫照。倘若他自身沒有這種「挺挺自持」的氣骨,又何能將這類無情之物鑄造得如此「高風跨俗」、富有生氣!詩人運筆也搖曳多姿、富於變化:詠蘋藻,則映襯抑揚、著色清淡,正適宜表現它的淡泊高潔之性;贊松柏,則辭氣壯盛、筆力遒勁,正可與它的抗風傲霜之節並驅;歌鳳凰,則筆勢宕跌,飄逸多姿,正顯現了鳳凰奮翅高舉的遠大志向和瀟洒身影。僅從詠物這一點看,它們繼承了屈原《橘頌》的創作經驗,又表現了張戒所說「詠物之工,卓然天成」(《歲寒堂詩話》)的妙處。   但從詩人之本意來說,作此三詩,「本不期於詠物」,而在於「贈」人。贈人之作,自漢末蔚然成風,但大多抒寫朋友往還之事、夫婦離聚之情。劉楨之贈從弟,其勖勉、讚美之思,全借「詠物」發之,實在是破了常格。一詩一詠,詩面上看似處處詠物,其精光射處,卻在在都與從弟相關:從弟出身寒門,詩人即以蘋藻之出於幽澗為喻,贊其不墜高潔之性;從弟身罹亂世,詩人即以松柏之抗凝寒為喻,勉其常懷堅貞之節;從弟無意於仕進,詩人又以鳳鳥之高翥為喻,讚美他不與世俗同流之志。三首詠物詩,正是這樣,在「贈從弟」這總題目下融匯成一片,寄託了詩人對從弟的深情勉勵和殷殷期望。「其情真,其味長,其氣勝」,在建安詩人眾多贈人之作中,真可卓然獨立、難與並能了。[16.《歸田園居五首》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賞析   公元405年(東晉安帝義熙元年),陶淵明在江西彭澤做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便聲稱不願「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掛印回家。從此結束了時隱時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終老田園。歸來後,作《歸園田居》詩一組,共五首,描繪田園風光的美好與農村生活的淳樸可愛,抒發歸隱後愉悅的心情。這是第一首。   詩的開頭四句和結尾四句,互相呼應,中間有「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承上啟下,關聯過渡。首尾記敘抒情,中間寫景抒情。整首詩合縫接榫,絲絲入扣,精巧玲瓏,渾如天成。   起首四句,先說個性與既往人生道路的衝突。韻、性,都是指為人品格與精神氣質。所謂「適俗韻」又是什麼呢?無非是逢迎世俗、周旋應酬、鑽營取巧的那種情態、那種本領吧,這是詩人從來就未曾學會的東西。作為一個真誠率直的人,其本性與淳樸的鄉村、寧靜的自然,似乎有一種內在的共通之處,所以「愛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與世不合的性格,為全詩定下一個基調,同時又是一個伏筆,它是詩人進入官場卻終於辭官歸田的根本原因。   下面四句是兩種生活之間的過渡。雖是「誤入塵網」,卻是情性未移。「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兩句集中描寫做官時的心情,從上文轉接下來,語氣順暢,毫無阻隔。因為連用兩個相似的比喻,又是對仗句式,便強化了厭倦舊生活、嚮往新生活的情緒;再從這裡轉接下文:「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就顯得自然妥貼,絲毫不著痕迹了。「守拙」回應「少無適俗韻」——因為不懂得鑽營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無須勉強混跡於俗世;「歸園田」回應「性本愛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開始所寫的衝突,在這裡得到了解決。  從衝突中擺脫出來,心中歡喜,情緒開張,以下八句,便以欣欣之筆,詠唱居所一帶的風光。這裡描寫的一切,是極為平常的。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莊,炊煙;狗吠,雞鳴,正是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詩人筆下,構成了一幅十分恬靜幽美、清新喜人的圖畫。在這畫面上,田園風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無矯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現在我們面前,使人悠然神往。   這從寫景轉下來,是這樣兩句:「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既是做官,總不免有許多自己不願乾的蠢事,許多無聊應酬。如今可是全都擺脫了,在虛靜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閑。不過,最令人愉快的,倒不在這悠閑,而在於從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全詩便以這樣兩句收結:「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環境,又是指順適本性、無所扭曲的生活。這兩句再次同開頭「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相呼應,同時又是點題之筆,揭示出《歸園田居》的主旨。但這一呼應與點題,絲毫不覺勉強。全詩從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寫到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來。這樣的結尾,既是用筆精細,又是順理成章。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賞析] 這是一首燴炙人口的優美的田園詩。這首短詩十分細膩、生動地描寫了詩人對農田勞動生活的體驗。「種豆南山下」與「採菊東籬下」有著同樣的韻律,但韻味各異。採菊是漫不經心的,而種豆則是十分認真的。採菊時不經意地抬頭,見到的是幽幽南山,與詩人當時寧靜適意的心情十分和諧;而豆種下後經意觀察豆苗長勢,看見的是稀疏的豆苗。豆長得不好,顯見種豆人不在行,不過,在陶淵明來說,有這樣的成績也覺滿足了,這是一種詼諧的心境。我們可以想見詩人看著田中的豆苗和雜草時自嘲的微笑。於是他只得起早貪黑地「理荒穢」了。「帶月荷鋤歸」句寫得極為精彩,極富情致:明月高掛天際,月影卻伴著他——荷鋤晚歸的「老農」。辛苦的勞動化作無限的生活樂趣。夾道而生的茂密的草木,沾濕衣裳的露水,都使這勞動的生活增添了生氣。   詩的最後一句,「衣濕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使這首田園詩不止停留在對勞動樂趣的體味上,更進一步點了題。種豆長草也罷,早出晚歸也罷,夕露沾衣也罷,都在所不惜,只要趁了心愿就好。這「願」是什麼呢?就是找到了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它很有些象古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生活。在當時政治上一片黑暗的東晉時代,能有這樣一種自然寧靜的生活是使詩人感到無限欣慰的。   這首詩的「種豆南山下」兩句,可以說是用了典故。《漢書·楊惲傳》:「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傾豆,落而為箕。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但是,陶淵明用典,使人簡直不以為他在用典,這是用典的高明之處。這種用典使典實所包含的內容與作品內容完全融合了。作品既因用典而使詩句的含蘊更為深遠,又不因用典而使詩句失去真淳的情意。這也就是陶詩既清淡而又不失典雅的緣故。 《歸田園居》共五首,作於辭彭澤令歸隱田園的次年(406)。是年, 陶淵明四十二歲。陶二十九歲初仕,始終不得志,幾仕幾隱,自從彭澤棄官歸隱,便再未出仕。這首詩抒寫了詩人歸田後的歡悅心情,描繪了和平怡靜的農村景物,表現了詩人擺脫官場羈絆後的閑情逸趣,從側面批判了現實的污濁和黑暗。是詩人對自由歡樂生活的熱烈追求。

17.《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的《飲酒》組詩共有20首,這組詩並不是酒後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迫害。他在《飲酒》第二十首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可見其用心的良苦。這裡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這首詩以情為主,融情入景,寫出了詩人歸隱田園後生活悠閑自得的心境。這首詩的意境可分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脫塵俗煩擾後的感受,表現了詩人鄙棄官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後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然居住在污濁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車馬喧」,正是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鑽營的各種醜態的寫照。但是,陶淵明「結廬的人境」,並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麼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後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他們沒有糾纏了。這四句,包含著精闢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凈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心遠」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有了「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閑地在籬下採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脫俗!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閑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見」字也用得極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採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麼勝景,致使詩人如此讚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也是詩人無意中看見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詩人擺脫官場束縛,悠然自在,詩人在這裡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從這大自然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了什麼真意呢?是萬物運轉、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嗎?是對遠古純樸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嚮往嗎?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嗎?是直率真摯的品格嗎?詩人都沒有明確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問題,讓讀者去思考,而他則「欲辨己忘言」。如果結合前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來理解,「真意」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汲汲於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當然,這個「真意」的內涵很大,作者沒有全部說出來,也無須說出來,這兩句哲理性的小結給讀者以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想像餘地,令人回味無窮。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敘理,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敘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於情趣,又饒有理趣。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景、情、理交融於一體的名句不用說,就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這樣的句子,雖出語平淡,樸素自然,卻也寄情深長,托意高遠,蘊理雋永,耐人咀嚼,有無窮的理趣和情趣。

18.《擬行路難》鮑照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棄去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評析] 使詩人吃不下、坐不著、拔劍擊柱、嘆息不已的,不正是因為自己有才不能為國家效力,有翼不能在藍天奮飛嗎?結句自寬自解,對門閥制度下「才秀人微」的現象作了不平之鳴,寫得來情橫古今,感慨淋漓。在封建門閥等級制度的桎梏下,或因身世寒微,或因為人正直。曾使多少聖賢、志士困頓終身,壯志難酬。「棄官」以下六句,儘力發揮想像,以還家的樂趣陪襯出行路多艱,仕途多險。語言愈通俗,意思愈高雅;極沉痛的感情,用極詼諧的語調錶現出來,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擬行路難(其四)   鮑照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這首「瀉水置平地」是鮑照《擬行路難》中的第四篇,抒寫詩人在門閥制度重壓下,深感世路艱難激發起的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內容與原題妙合無垠。   詩歌起筆陡然,入手便寫水瀉地面,四方流淌的現象。既沒有波濤萬頃的壯闊場面,也不見澄靜如練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現象里,詩人卻頓悟出了與之相似相通的某種人生哲理。作者運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興手法,那流向「東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會生活中高低貴賤不同處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勢造成的;人的處境,是門第決定的。因此說,這起首兩句,通過瀉水的尋常現象的描寫,形象地揭示出了現實社會裡門閥制度的不合理性。詩人借水「瀉」和「流」的動態描繪,造成了一種令人驚疑的氣勢。正如沈確士(沈德潛)所說:「起手萬端下,如黃河落天走東海也。」如此筆法,正好曲折地表達了詩人由於激憤不平而一瀉無餘的悲憤抑鬱心情。   接下四句,詩人轉向自己的心態剖白。他並沒有直面人間的不平去歌呼吶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論觀點,來解釋社會與人生的錯位現象,並渴望藉此從「行嘆復坐愁」的苦悶之中求得解脫。繼而又以「酌酒以自寬」來慰藉心態失去的平衡。然而,「舉杯銷愁愁更愁」,就連藉以傾吐心中悲憤的《行路難》歌聲,也因「舉杯」如鯁在喉而「斷絕」了。這裡詩人有意迴避了正面訴說自己的悲哀和苦悶,胸中鬱積的塊壘,已無法借酒澆除,他便著筆於如何從悵惘中求得解脫,在煩憂中獲得寬慰了。這口吻,這筆調,反倒愈加透露出那深沉濃重的愁苦悲憤的情感,這就造成了一種含蓄不露,蘊藉深厚的藝術效果。   詩的結尾,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豈無感」,是呵,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面對社會的黑暗,遭遇人間的不平,豈能無動於衷,無所感慨?應當說,此刻詩人心中的憤懣,已鬱積成最大密度,似乎達到了隨時都可能爆炸的程度。不盡情渲瀉,不放聲歌唱,已不足以傾吐滿懷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下面出現的竟是一聲低沉的哀嘆:「吞聲躑躅不敢言!」到了嘴邊的呼喊,卻突然「吞聲」強忍,「躑躅」克制住了。社會政治的黑暗,殘酷無情的統治,窒息著人們的靈魂。不難想見,對於寒微士人的壓抑,已經到了敢怒而不敢言,令人道路以目的地步!人們要呼不能呼,要喊不得喊,只能忍氣吞聲,默默地把憤怒和痛苦強咽到肚裡,該是人間多麼大的不幸呵!作者有著正確的感知,讀者亦有正確的感應。這不幸從何而來,已盡在言外,全可理喻的了。所以,回顧前文,那「人生亦有命」的話題,也只能看作是詩人在忍氣吞氣,無可奈何之下的一句憤激之詞罷了。   從讀者的審美心理角度來說,這首詩托物寓意,比興遙深,而又明白曉暢,使讀者心領神會,從而達到了啟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藝術境界。從作者的表達情感方式來說,全篇構思迂曲婉轉,蘊藉深厚。前人王船山(王夫之)曾評論此詩說:「先破除,後申理,一俯一仰,神情無限。」沈確士(沈德潛)曾說:「妙在不曾說破」。這都準確地指明了本詩的藝術特點。伴隨感情曲折婉轉的流露,五、七言詩句錯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韻腳由「流」、「愁」到「難」、「言」靈活的變換,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詩起伏跌宕的氣勢格調。鍾嶸《詩品》曾批評鮑照「不避危仄,頗傷清雅之調」,豈不知,這恰是鮑照詩作獨具藝術特色之所在。19.《贈王貴陽》吳均 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未見籠雲心,誰知負霜骨!弱桿可催殘,纖莖易凌忽。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 20. 《敕勒川》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唐詩21.《蟬》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22.《詠蟬》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雲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23.《蟬》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2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25.《渡漢江》宋之問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26.《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杜審言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睛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襟。27.《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28,《登幽州台歌》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29.《感遇》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30.《感遇》張九齡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命運唯所遇,循環不可尋。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31.《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32.《回鄉偶書》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33.《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35.《次北固山》五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36.《臨洞庭贈張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37.《過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38.《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39.《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40.《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41.《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42.《竹篁里》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43.《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44.《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45.《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46.《涼州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47。《從軍行》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48.《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49.《長信秋詞》王昌齡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50。《採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51.《閨怨》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52.《芙蓉樓送別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53.《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54.《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55.《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56.《金陵酒肆留別》李白 李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57.《早發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58.《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59.《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60.《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61.《秋浦歌》李白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是秋霜?62.《清平調詞》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63.《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64。《獨坐敬亭山》李白眾 鳥 高 飛 盡,孤 雲 獨 去 閑。相 看 兩 不 厭,只 有 敬 亭 山。65.《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66.《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復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67.《將進酒》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用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68.《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 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69.《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70.《月夜》杜甫 今夜廊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71《水檻遣心二首》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72.《江畔獨步尋花》其一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其二 不是看花即索死,只恐花盡老相催。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葉商量細細開。73.《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74.《贈花卿》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75.《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76.《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77.《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78.《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雙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79.《秋興八首》之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80.《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81.《江漢》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82.《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83.《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84.《秋夕》杜牧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85.《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86.《漫興》腸斷江春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87.《戲為六絕句》子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88.《客至》舍北舍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酌,隔籬呼取盡餘杯。89.《八陣圖》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90.《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春風歸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91.《夢李白二首》之一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山黑。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天使蛟龍得。之二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熟去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92.《不見》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93.《滁州西澗》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94.《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95.《江南曲》李益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96.《寄李儋元錫》韋應物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暗暗獨成眠。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97.《遊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98.《尋隱者不遇》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99.《節婦吟》張籍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事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100.《秋思》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101.《酬朱慶餘》張籍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102.《閨意獻張水部》朱慶餘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103.《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近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104.《行宮》王建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105.《寫情》水紋珍簞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106.《途中見李二》李益 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好風若借低樓便,莫遣青絲掃路塵。107.《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為修道半為君。108.《遣悲懷》元稹 之一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誰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之二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109.《憫農》李紳 之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之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110.《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11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112.《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飛。113.《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114.《漁翁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115.《戲贈看花諸君子》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116.《再游玄都觀》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開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117。《西塞山懷古》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118。《浪淘沙》劉禹錫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寒沙始到金。119。《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120.《竹枝詞》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歌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121.《酬樂天楊州初逢》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122.《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美人首飾侯王印,儘是沙中浪底來。123.《春詞》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梳頭。124.《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去,便引詩情到碧霄。125.《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126《問劉十九》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127《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28.《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129.《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130.《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131.《荊門西下》一夕南風一葉危, 荊門回望夏雲時。人生豈得輕離別, 天意何曾忌  ?骨肉書題安絕徼, 蕙蘭蹊徑失佳期。洞庭湖闊蛟龍惡, 卻羨楊朱泣路歧。132.《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灑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133.《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香微度綉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134.《 無題 》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花,一寸相思一寸灰.135.《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136.《野菊》苦竹園南椒塢邊,微香冉冉淚涓涓。已悲節物同寒雁, 忍委芳心與暮蟬。細路獨來當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雲新苑移花處,不敢霜栽近御筵。137.《安定城樓》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遊。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雛竟未休。138.《流鶯》流鶯飄蕩復參差,渡陌臨流不自持。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風朝露夜陰晴里,萬戶千門開閉時。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139.《寫意》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斷正長吟。人間路有潼江險, 天外山惟玉壘深。日向花間留返照,雲從城上結層陰。 三年已制思鄉淚,更入新年恐不禁。140.《晚晴》深居府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干後,歸飛體更輕。141.《霜月》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142.《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143.《宿駱氏亭寄懷崔雍》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144.《杜司勛》 高樓風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傷春復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勛。145.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146.《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147.《初食筍呈座中》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寸心?.148.《暮秋獨游曲江》荷葉生時春恨生, 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 悵望江頭江水聲。.

149.《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 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150.《花下醉 》 尋芳不覺醉流霞, 依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後, 更持紅燭賞殘花。151.《樂游原.》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152.《憶梅.》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153.《漫成三首》李商隱 不妨何范盡詩家,未解當年重物華。遠把龍山千里雪,將來擬並洛陽花。

李賀《蘇小小墓》 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 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雨吹。《休洗紅》洗多紅色淺。 卿卿騁少年,昨日殷橋見。 封侯早歸來,莫作弦上箭。

李賀《蘇小小墓》 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 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雨吹。《休洗紅》洗多紅色淺。 卿卿騁少年,昨日殷橋見。 封侯早歸來,莫作弦上箭。

標籤:名著導讀 1

沒有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令人震撼的圓珠筆繪畫藝術作品
『針艾作品』新春套裝
硬筆篆書、隸書、魏碑、楷書、行書作品欣賞
西山詩社社刊2017年第17期(總37期)||《詩詞人物》||武立勝作品欣賞
俄羅斯風俗畫作品

TAG:中國 | 詩歌 | 經典 | 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