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老人全世界最辛苦?(看完我沉默了)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疲於謀生,不得不把孩子的撫養重任託付給自己的父母,而父母老來無事,便心甘情願地承擔下來,甚至樂此不疲。這種隔代教育如此風行,在北上廣地區已佔到半數以上,催生出一代又一代「幼啃族」。
一個中國老人普通的一天01
7個月前,達嬸喜得外孫泡泡,從此將自己生活的重心全部轉移到泡泡身上。
為了照顧年幼的外孫,達叔和達嬸離開住了大半輩子的北京來到石家莊。每天早上不到6點就要起床,泡泡醒來後的哭聲是他們的鬧鐘,從那一刻直到晚上泡泡入睡之前,他們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白天,子女上班後,兩人要輪換著照看孩子,一個圍著孩子轉,另一個忙著買菜、做飯,操持家務。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達嬸為數不多的娛樂活動,是在泡泡睡著後,去QQ遊戲上打一會兒麻將,或者拿手機看女兒幫她下載好的電視劇。
每周,她會出去買兩三次菜,在石家莊生活了近一個月後,她終於找到了離家最近的早市。
02
我想,所有老人都會對這種在陌生城市的生活感到不適應。
從重慶到北京照看孫子的熊大爺指著樓道里一戶戶緊閉的門說:「這裡太大了,到哪都不熟悉。在老家,出門會有鄰居和我打招呼;在這裡,家家都關著門,你不去喊別人,沒有人會理你。」
他向兒子抱怨,說自己像在坐牢。而子女們儘管買了車買了房,卻仍然缺乏安全感。但從農村出來一步步拼搏到現在,他們也已經無法回到老家繼續生活了。
03
瞿阿姨是個樂觀的退休教師,老公還在老家上班,她一個人來北京幫兒子和兒媳婦帶小孩。
她說1歲至3歲是小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期,再辛苦,她也不願意把孩子交給月嫂或者保姆。雖然累,但她覺得這樣的生活充實愉快。
唯一讓她感到躊躇的是老家還有90歲的母親,她想把小孫子帶回老家去,這樣老小都能照顧到,但兒媳堅決不同意孩子離開父母生活,她寧可請月嫂或辭職在家照顧孩子。
子女們為了每月5000元的高額房租和各式各樣的生活開銷而終日在外奔忙,瞿阿姨在陌生的城市裡陪伴著小孫子成長。孩子睡著的時候,她會寫寫日記,只是孩子總是睡不了多一會兒就醒了,於是,她的日記寫了很久也還是那麼幾行……
中國老人或為全世界最辛苦的老人一老一小形影不離,這樣的畫面在中國家庭中越來越普遍。
在北京街頭採訪中,當被問及「您覺得帶孩子是您的負擔嗎?」這一問題時,老人們紛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還是比較高興,我們帶她還有天倫之樂,如果現在不帶了還不習慣
累是肯定有點累,但是過程中還是會有很多快樂的
帶孩子短時間內心情很愉快,但是長時間會很疲勞的
沒有活動了,我本身喜歡畫畫,為了看孩子就放下了
而當被問道「如果不帶孩子,您會怎麼安排您的老年生活?」,老人們也有自己的想法:
那我們就回老家了,我們就願意自己在家裡生活
退休了沒事在家裡溜溜彎,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
夏天涼快的時候打打牌,過兩天還出去旅遊去
享享福,跳跳舞,組織老年人在一起玩一玩
大多數老人在「不帶孩子」的假設下都能夠暢想著清閑自在的晚年生活,計劃著自己的養老方式。但現在,他們卻不得不犧牲全部的時間一心幫兒女帶孩子。
2013年初,一份與隔代教育相關的調查在北京公布,「北京地區有70%左右的孩子在接受隔代教育,上海這一群體則有50%~60%,在廣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佔總數的一半。」
調查還顯示,在我國城鎮有近五成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家長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隨著社會高齡化趨勢的形成,隔代教育現象愈來愈普遍;而在國外,孩子很小就進了幼兒園、託兒所,18歲獨立成人,這種現象幾乎不存在。
一位老人在兒女家帶孫子感言:
是主人吧,說了不算;
是客人吧,啥活都干;
是保姆吧,一分錢不賺,
外搭錢還不算;
是志願者吧,又沒人點贊,
送給看孫子外孫的朋友們。
帶孫子是個好行業!
雖然睡得晩,但是起得早;
雖然不起眼,但是責任大;
雖然不掙錢,但是花得多;
雖然孩子小,但是屁事多。
這就是帶孫子的真實寫照:
少壯不努力,長大帶孫子;
春眠不覺曉,醒來帶孫子;
舉頭望明月,低頭帶孫子;
夜夜思君不見君,
還得埋頭帶孫子;
商女不知亡國恨,
一天到晚帶孫子;
親朋好友如相問,
就說我在帶孫子;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天到晚沒完沒了帶孫子!
一位帶孫老人的覺悟:
帶孫苦,帶孫累,
帶孫還沒辛苦費。
不如參加旅遊隊,
遊山玩水嘗美味,
瀟瀟洒灑夕陽美。
帶娃苦,帶娃累,
子女帶娃這才對。
老人心中若有愧,
可以給些保姆費,
如此則兩全其美。
推薦閱讀:
※寧可犧牲主權和國家利益,也不同意此事,失去了解世界的最後機會
※【十五位父親和他們的世界】碌碌:戶口簿上的過客
※世界十大寶石產地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論世.
※她一跳舞,整個世界就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