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干預無法馴服物價這匹野馬-搜狐評論

二季度CPI上漲4.2% 物價上漲壓力加大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形勢課題組昨天發布報告,預計二季度GDP同比增長10.7%左右,物價上升壓力較大,預計CPI和PPI分別上漲4.2%和7%。報告中分析,沿海地區通過提高工資解決「招工難」問題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品價格改革導致水、電、燃氣和成品油價格上漲,這些因素客觀上將加大成本推動型物價上升壓力。【詳細】蒜你狠、豆你玩,玉米花椒棉花齊漲價從今年2月初以來,玉米價格一直維持著穩步上揚的走勢,大連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期貨主力合約從2月初的1850元/噸左右單邊上行,本周一最高達到了 1984元/噸,漲幅達到7%。玉米價格今年以來的暴漲主要是市場預期玉米產量減少。2009年國內玉米產量為1.63億噸,減產290萬噸。為了抑制玉米價格的上漲,昨日東北臨儲玉米競價銷售量從80萬噸提高到100萬噸。【詳細】班主任罰學生款,可以打折隨物價上漲物價上漲不僅體現在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連基本缺乏購買力的高中生也感受到了壓力。媒體披露,四川某高中「創新」性地將學生管理與罰款掛上了鉤,如果學生違反學校紀律,遲到、曠課、早退等都將被罰款,有的班級甚至連考試沒有考好也會罰款。更有意思的是,罰款不僅可以打折,而且還會根據物價水平的上漲而上漲。【詳細】

「中國式」應對和治理物價上漲

物價長期上漲會毀掉老百姓來之不易的生活沒有一個政府會傻到長期容忍物價上漲,歷史上的國民政府和前幾年的辛巴威足以給所有政府以警示。雖然有些呆瓜覺得這也沒什麼大不了,覺得擁有暴力機器的政府應該不怕這個,但只要想想物價把中國百姓從好不容易得到的小康拖回溫飽,群眾會滿意么?高興么?答應么?所以一旦出現較大幅度的物價上漲,進行治理無可非議。不過在具體執行的時候,一哄而上的各部門和地方政府難免不打自己的小九九。那種一聲令下、應者雲集、天下太平從來都只是一種幻想,並不曾在經驗當中出現,真正的軟著陸沒有誰見過。統計局卻說通貨膨脹並不存在物價是老百姓生活中永恆不變的主題,對於幸福的中國百姓來說,在經歷了短暫的金融危機時期之後,物價上漲又捲土重來。儘管統計局和其他政府部門都告訴我們,按照實事求是的統計數據,通貨膨脹並不存在。這事兒不能說他們沒有道理,既有的統計體系與統計方法沒辦法和百姓感受一致已經是一個老大難問題,治理它的難度不亞於治理公款吃喝玩樂。雖然各部門時刻高度重視、積極採取措施,但到目前為止,似乎也沒什麼明顯進展。【詳細】中國的通脹治理,本質是行政行為就拿最近江湖間怨聲載道的農產品價格問題來說,統計局發表的言論和數據又與百姓感受有一些差距了。不過這不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沒有必要跟統計局討論統計數據,這是常識。我們要討論的是,在公眾普遍感受物價壓力大增的時候,誰能夠馴服物價這匹野馬?只是在中國,以《人民銀行法》為履職依據的央行並不具備傳說中的獨立性,它的獨立性僅僅相對其他部委而言,貨幣政策的最終決定權還是在國務院。這說明中國治理物價上漲歸根結底還是一個政府意志問題。中國的通脹治理,本質上還是一種行政行為。儘管現在很多的行政手段都披上了市場的皮,但這並不能掩蓋其計劃手段的實質。

多部門打壓也降不住物價

地方政府希望宏觀調控調到自己的越少越好分稅制下的地方政府更是奉行與鄰為塹的原則,希望宏觀調控調到自己的越少越好,自己的財政收入越多越好。順便提一句,地方政府的收入未必如想像當中那麼依賴房地產,在中國的稅費結構當中,工業企業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很多地方房地產項目不僅不列入招商引資獎勵範圍,反而在一定方面有所限制。地方政府「征地(集體土地)—招商引資—工業園區—城市建設—房地產」這條財政鏈相當複雜,不過這屬於另外一個問題,不再展開。多部門齊抓共管的事情最後總是管不好各有各的小算盤是一種正常現象。拿當前來說,名義上緊握貨幣政策大權的央行最關心的問題可能是防止財政部在《預演算法》修改當中將央行經理國庫這一條改掉,而財政部則希望藉此擺脫那一點僅在理論上存在的被監督。至於宏觀調控,自然是中央怎麼決定就怎麼執行,當然是其他部門利益越損失越好,本部門利益越膨脹越好。不過,多部門齊抓共管的事情往往是管不好,物價問題也一樣。在計劃體制下,中央最終只能通過「砍項目、壓信貸」的方法來管住投資過熱。現在管理物價的核心方法也差不多,能夠管住的項目不核准、不批複,管不住的項目就管信貸。但在經濟增長壓力下,真把這些都強制管住了,估計不僅物價會下來,而且經濟增速也會下來,這種壓力大家都不好受。行政調控短期內立竿見影,只是看起來很美在我們的行政宏觀調控之中,兩種壓力總是交替出現,政府只好不斷的相機決策。智者千慮,尚有一失,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總不是一個長久之計。更何況宏觀調控不比揉面,來回折騰只會使情況越來越嚴重。拜長期行政調控所賜,中國的通脹和通縮周期大幅縮短。如2008年貨幣政策從「從緊」到「寬鬆」,完成了180度的華麗轉身,這或許可以解釋為金融危機影響,但2010年伊始,物價問題急劇升溫,這又怎麼解釋?行政調控短期內立竿見影,看起來很美。不過物價問題如彈簧一樣,每一輪迴都需要加大的力量才能控制,或許2010年我們還可以用老方法控制住。但是假如,僅僅只是假如,我們某一次控制不住了呢?【詳細】
推薦閱讀:

《續資治通鑒》評論(七十)
如果抽老公一巴掌,就給你兩萬,你打不打?網友們的評論亮了!!!
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輕——米蘭昆德拉小說解讀 (評論: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中評論壇:「佔中」從頭到腳都荒唐
《明通鑒》評論(十四)

TAG:行政 | 物價 | 評論 | 干預 | 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