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鍊 (黑白先生)
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在《悲觀論集卷》一本書里說,人在生存必需品未得滿足時,會感到痛苦,會拚命掙扎,生存競爭。可是一旦生存必需品得到滿足,又感到無聊。而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中搖擺。
他總結:「生命就是一團慾望。人生本來是苦的,苦的根源在於各種慾望」。比如,錢多了還想再多,官做大還想更大,房子寬了還想更寬,出了名還想更出名,慾望過多、過強就成了貪病。貪病猶如喝鹽水,越喝越咸,越咸越要喝。當貪的慾望超越人的理性,凌駕生活的所有追求之時,就會成為阻斷快樂的根源!所以,叔本華說,幸福不過是慾望的暫時停止。
有朋友勸我別讀叔本華,說他寫的文字是悲觀主義的,虛無的。好像人家叔本華一輩子苦逼,天天悶悶不樂一樣。在我看來,真正的悲觀主義者都很快樂,因為看透了人生的真相,獲取了人生真正的智慧怎麼可能不開心呢?其實人家的悲觀指的是對世界終極的看法。不是人家的生活態度,更不是人家的精神狀態,真相是,人家叔本華活的比大多數人都爽。
叔本華還曾把人生比作刺繡,人在前半生看到正面,後半生看到背面,背面當然不如正面精緻漂亮,但更有啟迪意義,因為它揭示了線是如何被綉成圖案的奧秘。他說,作為在這天地間生存的人,只有把人生的本質看透了,才能明白生命的真正含義。
翻開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這樣寫道:人的內在空虛就是無聊的真正根源,內心空虛之人無時無刻不在尋求外在刺激,試圖藉助某事某物使他們的精神和情緒活動起來……正是由於內在的空虛,他們才追求五花八門的社交、娛樂和奢侈;而這些東西把許多人引入窮奢極欲,然後以痛苦告終。
叔本華諷刺的說,人們生活的單調和空虛,社交的需要驅使他們走到一起,但各自令人厭憎的品行又驅使他們分開!我怎麼看我怎麼想都是浪費時間!
叔本華把不能獨處的人基本上當成了一種低能。他說,卓越的人必須是孤獨的,一個人在孤獨的時候只能面對自己的內心,而內在強大豐富的人能感受到自己的強大,內在匱乏淺薄的人面對自己貧乏的內心,只能覺得空虛寂寞,這時候只有靠社交來彌補無聊。所以孤獨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修鍊。
叔本華的「生命慾望論」。你說它惡,確實是人間一切壞事的根源,導致犯罪和戰爭。可是,生命本身無非就是慾望啊,否定了慾望,也就否定了生命。
怎麼辦?這裡我們要請出人生中另外兩位重要角色了,一位叫靈魂,另一位叫理性。靈魂是慾望的導師,它引導慾望升華, 於是人類有了藝術、道德、宗教。理性是慾望的管家,它對慾望加以管理,於是人類有了法律、制度等等。
什麼是理性?理性是閱歷,是成熟,是思想,是勇敢,是獨立,是判斷力,是智慧。是哲學。理性的對立面不是感性,而是迷信,迷信是盲從,是自私,是幼稚,是愚昧,是軟弱,是悲劇。可以這樣說,無論迷信什麼都是悲劇。
那麼什麼是理性的人生呢?叔本華說(摘一大段):
「這些人特有的標誌是一種不同於尋常的恬靜心情,不管所發生的事情是令人不快還是令人欣慰(他們都不放在心上);是穩定的情緒和做出決定之後便堅持貫徹(的精神)。事實上這就是理性在這些人心中起著壓倒的作用,也就是說他們偏於抽象而不近於直觀的認識;由此,他們對於生活便有了藉助於概念的,一般在全盤和大體上的認識。理性一勞永逸地將生活的蓋子揭開了,連同眼前一時印象的虛偽性,連同一切事物的變化無常,生命的短促,享受的空虛,幸運的消長以及偶然事故對人大大小小的惡作劇都揭穿了。
因此在他們看來沒有什麼是意外的,凡是在抽象中已知道的,如果一旦個別地成為事實而出現於他們之前,都不能不出其不意地使他們感到驚異,不能使他們他們喪失自制的能力」。
人生的修鍊:其實就是自我不斷獨立的過程,我,先是有獨立的我,才有夫妻、父母、子女、親朋、老闆員工等角色,有了這樣的順序,不容易被原有的符號化的角色的道德標準所束縛,不陷入遵從某種標準而產生情緒,能更加平等的尊重他人的思想和行為,理性的獨立的面對世界。壞處是當你重新審視道德標準,重建標準的時候,會遇到來自各方的障礙,甚至人身攻擊,因為對於大多數的淺溥者來說,由於其思維的局限性,不能認清事物的本來面目....然後,這樣一個不斷和外界鬥爭的過程,就是人生修鍊的過程。
其實朋友也好,夫妻也罷,所有的人都是你生命中的過客而已。所以,真正修鍊的只有你自己,不管你能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它都不會改變。
稻盛和夫在《生命》里說,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著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鍊,使它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處更加高尚。
推薦閱讀:
※聆聽南懷謹先生教誨
※我所了解的顧水如先生(三)
※葉曼先生講《心經》(1)
※南懷瑾老師為魏承思先生《現生說法看佛教》作序
※風水先生欲為兒子改命, 最後才發現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