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齊國怎麼滅亡的?秦國怎樣滅掉齊國?

  君王后輔政,齊國苟安  公元前284年燕、趙、韓、魏、楚五國攻齊,尤其是燕將樂毅橫掃齊國,令齊國差點亡國。之後,齊國一直沒 有復強。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王政命令王賁揮戈南下,攻打東方六國中的最後一個:齊。從姜太公立國開始,齊國就是一等強國。姜太公封於 齊,積極發展工商漁鹽之業,人民多來歸附,又東征西討,平定周邊,遂成大國。後來齊國發生內亂,田常代齊,齊國不姓姜而姓田,國號卻保留下來。到齊桓公稱 霸諸侯時,齊國盛極一時。秦國崛起於西方,齊國與秦國並稱兩強。  齊國的衰落始於燕昭王伐齊,齊國差點亡國。後來田單用火牛陣恢復齊國,但齊國從此衰落下去,再不能與秦國相抗。   燕國伐齊時,齊王被殺,兒子(也就是後來的齊襄王田法章)流亡在莒,給一個名叫太史敫的人當下人。太史敫的女兒看他生得相貌不凡,不似普通人,悄悄拿些 吃的穿的周濟他,私下裡兩人就好上了,於是史書說他們「私通」。時間久了,他才說自己是齊國太子,於是被莒人推戴為齊襄王,為復國樹立了希望。  那個女子當然就做了王后,史家稱為君王后,生兒子建。太史敫說,「沒有正式媒聘,女兒就自己嫁了,這不是我的種,是玷污我的家族」,終身不見君王后。儘管如此,君王后還是沒有缺失做女兒的禮數,所以史書說「君王后賢」。   齊襄王死後,兒子即位,就是齊王建,君王后主持朝政。齊王建是個無能之輩。母親健在時,他依賴母親;母親臨終前,他還死皮賴臉地要母親寫下可以輔佐他的 大臣的名字。君王后是一個女人,難免缺乏遠見,採取了謹慎侍奉秦國、保護齊國平安的謀略,成效果然顯著,齊國40多年無兵災。齊國是平安無事了40年,秦 國卻在這40年間,日夜攻伐趙、韓、魏、燕、楚五國。  齊王建六年,秦、趙在長平決戰,齊國沒有救援,趙國缺糧,向齊國求救,齊國也不給。  齊國的謀臣說:「不支援趙國,這是齊、楚的過失,正好中了秦國的詭計。趙國與齊、楚為唇齒相依,唇亡則齒寒,今日趙國滅亡,明天就輪到齊、楚。因為心疼糧食,就不支援趙國,哪裡是為國家謀利益!」  秦破長平,又圍邯鄲,齊國也沒有派兵支援。趙國就這樣被秦國打垮了。   公元前249年(齊王建十六年),剛毅不屈的君王后逝世,後勝任宰相。秦國迅速展開收買內應的活動,向後勝饋贈大量的黃金、玉器。後勝得了秦國的好處, 就派出大批賓客相繼赴秦。秦國又對他們大肆賄賂,送給金錢、珍寶,讓他們回齊國充當內應。這批人從秦國回來後,就積極地製造親秦的輿論。他們說齊王建應西 去朝秦,以表歸順,又說秦齊是姻親,根本不用備戰抗秦,也不要幫助三晉、燕、楚攻秦。  齊王任用奸臣賓客終亡國  後勝是齊王建任命的,跟君王后無關,所以齊王建是一個昏君。齊王建決定去朝見秦國,這是有辱國格的行為,而且還會被秦國活捉,逼迫齊國投降。  當齊王建來到雍門,掌管門衛的武官(雍門司馬)橫戟擋於馬前,說:「國家立君王,是為了社稷,還是為了君王?」  齊王建說:「為社稷。」  司馬說:「既然是為社稷,大王為什麼要拋棄社稷去秦國?」  齊王建就返回去了。區區一個雍門司馬就有這等膽量見識,可知齊國也不是沒有人才。   即墨大夫聽說此事,也來見齊王說:「齊國地方數千里,甲士數百萬,三晉流亡人士也不少,大王把他們團結起來,編成一支百萬大軍,西越黃河,攻打臨晉關。 楚國大夫不願降秦的也有好幾百人,現在也集中在南城之下,大王也把他們團結起來,編成一支百萬大軍,收復楚國故地,可攻打秦國武關。如此一來,齊可立威, 秦可亡國,那就不只是保衛國家而已了。」齊王建不聽。  即墨大夫仍然以老眼光看待國際形勢,沒有抓住當時的政治核心。三晉、楚、燕的流 亡人士當然是一股力量,但當前的主題已不是收復三晉與燕、楚故地的問題,而是經歷長期混戰之後,中國要不要統一、如何統一、統一於誰手。對於幫三晉、燕、 楚收復故地這種事,齊王建顯然沒有興趣。即墨大夫如果以統一天下來說服齊王建,鼓勵他去建立功勛,超越三皇五帝,也許還能刺激一下他那顆悲觀、沉淪、死寂 的心。  即墨大夫想東攻臨晉,南克武關,雖然從理論上對秦國形成鉗形攻勢,但這個謀略不能執行。以流亡大夫為旗號而臨時編練的軍隊,即 使有百萬之多,也不過是烏合之眾,如何能抵擋秦國的虎狼之師?那是一支百戰百勝的軍隊,還有王翦、王賁、李信、蒙武、蒙恬、蒙毅等老中青搭配的名將班子。  即墨大夫也誇大了事實,齊國沒有辦法編練兩百萬軍隊。不過,即墨大夫所指出的,三晉、燕、楚所殘存的反秦人士是一股強大的、可資團結的力量,確實是一個事實,應該予以重視。秦帝國過早崩潰,就跟沒有安頓好這股殘存的反抗力量有莫大關係。   雍門司馬是一個中級軍官,齊王建因為他一番話就放棄朝秦,即墨大夫的話不太實際,所以他不聽。這表明齊王建不是白痴,不是什麼都不懂,對「民為貴,社稷 次之,君為輕」的儒家思想,多少也知道一些,明白朝秦不妥當,知道抗秦鬥爭不是靠簡單的勇氣就能成功,所以他能被雍門司馬勸阻,而又拒絕即墨大夫。他又是 一個缺乏主見、行事軟弱的君王,耳朵里天天聽著群臣的投降主張,所以決定朝秦;來到雍門,聽雍門司馬這麼一說,有所醒悟,就回去了。如果他身邊不是後勝這 類投降派,而都是像田單那樣的務實、高明、善於用兵的愛國忠臣,或者有雍門司馬的膽量見識也行,齊國就能領導最後的抗秦鬥爭。  由於秦國的拉攏手段,齊國幾乎放棄了所有抗戰準備。  秦始皇二十五年,正當王翦、蒙武深入江南作戰時,王賁、李信率部遠赴遼東,消滅燕國殘部,活捉燕王喜。跟著回師擊代,俘虜代王嘉,趙國殘餘也被消滅。現在只剩齊國獨立於寒秋。  秦始皇二十六年,齊王建與後勝終於知道大禍要臨頭了,趕緊調集軍隊防守齊國西界,與秦國斷交,即司馬遷說的「齊王建與其相後勝,發兵守其西界,不通秦」。可惜他們醒悟得太晚了,也不懂得靈活用兵。  齊國西部、南部均有長城,西接濟水,東至於海,綿延350千米,但北部沒有長城。王賁、李信、蒙恬避開西面的齊國主力,從燕國南部出發,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捲入齊國北部,直插臨淄都城。齊國軍民過慣了平安的生活,突然遇到秦兵,不能做任何抵抗,「民莫敢格者」。  陳馳為朝秦返齊的賓客之一,奉了秦王密令,回來當間諜,乘機誘降齊王建說:「大王還是入秦朝見吧,秦王答應封給您500里土地,您還是大王。」   敵人兵臨城下,齊王建只好投降。秦始皇把他流放到共(今河南輝縣),丟在一片松柏林中,活活餓死。齊國人民怨恨齊王建不早與諸侯合縱抗秦,任用奸臣賓客 而亡國,為此寫了一首歌:「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意思是說,松樹啊,柏樹啊,讓齊王建住到共來的,是他那些賓客啊——諷刺齊王建聽信賓客讒言而 亡國。  至此,秦國走完了削平群雄、統一六國的最後一程。
推薦閱讀:

校園欺凌如何應對?看看專家怎麼說
楊冪的大方臉怎麼又回來了,難道是整容的後遺症?
世界是怎麼在心識中變出來的。【洪師隨緣開示一百二十三】
怎麼做一個孝子?
土命人怎麼讓爛桃花變成正桃花

TAG: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