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斗數的創作原理完整版~十八飛星與十天干四化(一)

紫微斗數的創作原理(系列一:十八飛星與十天干四化)數據提供:昕聯斗數教室謝昕潤老師 述張峻祥.林品良.曾阿純.李秀蓉 整理前言百合命相廣場網站的『紫微斗數的創作原理』文章系列是透過嚴謹的學術理論,有系統地揭開紫微斗數失傳已久的創作架構,各系列都是紫微斗數史上難得一見的經典文獻,首先推出系列一:十八飛星與十天干四化(以下簡稱本文)。十八飛星的創作與十天干四化的關係乃如骨肉相連般的密不可分,斗數史上類似的文章僅見於本人之著作──斗數四化原理與應用(1999年1月百觀出版社發行),該文堪稱是紫微斗數史上百千年來第一份、也是最完整的資料,發行以來獲致許多斗數研究者的肯定與推崇;而本文是以不同的鋪陳手法來說明其多重面觀,內容側重學術性,非常適合所有紫微斗數研究者以及易學研究者研讀。如果您對於紫微斗數這門學問一直無法透徹,或者是一知半解,那麼,讀通本文,必可打通您的任督二脈,讓您的內力增強數十年。如果您對於紫微斗數的應用已經極為熟稔,那麼,讀通本文,必能強化您應用技巧的深度與廣度。如果您是一位易學研究者,那麼,讀通本文,您會發現紫微斗數是一門充分揉合易學理論的應用學科。內文▼目錄(文章部份).先天八卦的特點.後天八卦的特點.後天八卦配洛書數.八卦納甲.天干取數.河圖.八卦納支.後天八卦將天干、地支、五行、洛書數、河圖數等參數串成一體.化忌的原理.紫微、天府二大星群之由來,以及在命盤中的排列原理.化祿的原理.化權的原理.文曲代破軍化忌,文昌代天梁化忌.化科的原理.左輔、右弼、文曲、文昌之由來,以及在命盤中的排列原理.後記(綜合探討)▼目錄(圖表部份).圖1:先天八卦.圖2:後天八卦.圖3:洛書.圖4:後天八卦配洛書數.圖5:先天八卦納甲.圖6:後天八卦納甲配洛書數.圖7:河圖.圖8:24山.表9:八卦配陰陽五行、配洛書數、納甲、納支、配河圖數.圖10:後天八卦九宮配洛書數與河圖數.圖11:天干、地支、洛書數之對應關係.圖12:化忌.圖13:為洛書數命名.圖14:紫微星群的由來(5→1→6→3→8逆行).圖15:天府星群的由來(5→2→7→4→9順行).圖16:紫微、天府星群的布列.圖17:祿權相生八卦.圖18:祿權相生八卦納甲.圖19:化祿、化權.圖20:化科取自化忌的五個土位-辰土、戍土、丑土、未土、中土.圖21:化科▼先天八卦的特點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如圖1所列為先天八卦,其排列法有一主要的特點:本卦與對卦均為錯卦。所謂錯卦就是由本卦的陽爻變陰爻、或陰爻變陽爻後所得之卦。如震卦

,其初爻為陽爻,二爻及上爻均為陰爻,若將其初爻之陽爻變為陰爻,二爻、上爻之陰爻變為陽爻,則變成巽卦

。參看圖1,若震卦

稱為本卦,則在對角線之巽卦

稱之為對卦,余之乾卦

與坤卦

、兌卦

與艮卦

、離卦

與坎卦

亦是如此。▼圖1:先天八卦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兌

「剛柔相摩,八卦相盪」(易經系傳),剛者為陽,就卦爻而言當屬陽爻,柔者為陰,就卦爻而言則歸陰爻。所謂「剛柔相摩」,就此而言可解為陰陽爻互換之意;所謂「八卦相盪」,就此而言可釋為本卦盪到對卦、或是對卦盪到本卦,而在相盪的同時進行剛柔互換,亦即本(對)卦之陽爻置換成對(本)卦之陰爻,或本(對)卦之陰爻置換成對(本)卦之陽爻。故先天八卦中之「本對」在本質上具有陽陰互換、彼此往來、互通有無之意。▼後天八卦的特點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如圖2所列為後天八卦。後天八卦之排列法有二個特點:一、各本對卦中只有「離

」二卦是為錯卦,余各組如「巽

」、「震

」、「艮

」等均非錯卦,象徵彼此不交易往來;二、四陽卦與四陰卦各自集結。何謂陽卦?「陽卦多陰」(易經系傳),圖2中除乾卦

為三陽爻,為當然陽卦外,另外坎卦

、艮卦

、震卦

均為單陽爻雙陰爻,陰多於陽是為「多陰」,為陽卦,而干、坎、艮、震這四陽卦集結成列地位於後天八卦圖的左下半部;何謂陰卦?「陰卦多陽」(易經系傳),圖2中除坤卦

為三陰爻,為當然陰卦外,另外巽卦

、離卦

、兌卦

均為單陰爻雙陽爻,陽多於陰是為「多陽」,為陰卦,而巽、離、坤、兌這四陰卦集結成列地位於後天八卦圖的右上半部。▼圖2:後天八卦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巽

▼後天八卦配洛書數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後天八卦取數:即一坎數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寄中宮六干是、七兌八艮九離門。據傳述,是由洛書和文王八卦方位相配而來。」(易經的星命與占卜p57、朱文光博士著、老古文化出版。)圖3是洛書數之排列圖,圖4則將洛書數和後天八卦相配。▼圖3:洛書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4    9    23   5    78    1    6▼圖4:後天八卦配洛書數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巽

4離

9坤

2震

35兌

7艮

8坎

1乾

6▼八卦納甲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西漢京房易學的納甲,是以八卦統屬歸納了天乾的十位數。它的固定律例是:干納甲、壬;坤納乙、癸;坎納戊;離納己;艮納丙;震納庚;兌納丁;巽納辛。」(易經的星命與占卜、p90)如果以先天八卦的圖表來表示,它便如圖5的形式。(謝昕潤註:八卦納甲的法則,系古人觀察月亮在天空中的圓缺以及方位的變化後歸納而成,相關的理論證於東漢魏伯陽真人(又稱火龍真人)所著之『參同契』。)▼圖5:先天八卦納甲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兌

丁乾

甲、壬巽

辛離

己坎

戊震

庚坤

乙、癸艮

丙「河洛的象數,自京房以後,所有納甲取數的運用,大體都以後天的八卦取數為標準。」(易經的星命與占卜、p90、p91)如果以圖表來表示,它便如圖6之形式。▼圖6:後天八卦納甲配洛書數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巽

辛4離

己9坤

乙、癸2震

庚35兌

丁7艮

丙8坎

戊1乾

甲、壬6▼天干取數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天干取數「是根據納甲和後天八卦取數而來。按照漢代易學京房納甲之法,干納甲、壬,乾的後天八卦取數為六,所以甲和壬取數為六。坤納乙、癸,坤數二,所以乙和癸取數為二。艮納丙,艮數八,所以丙取數為八。兌納丁,兌數七,所以丁數亦七。坎納戊,坎數一,所以戊取數為一。離納己,離數九,所以己取數九。震納庚,震數三,所以庚取數為三。巽納辛,巽數四,所以辛取數為四。」(易經的星命與占卜、p59)天干取數的對照關係見圖6。▼河圖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孔子對河圖的解說是: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易鑰p186、陳炳元著、博元出版社)河圖之排列方式見圖7。▼圖7:河圖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

「所謂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系指圖內所排列的方位而言,一與六為水,同居於北,二與七為火,同居於南,三與八為木,同居於東,四與九為金,同居於西,五與十為土,相守在中央,各以同類相求,即是五位相得。」(易鑰p186、p187)河圖不但配合先天八卦,同時亦包括了後天八卦,「河圖既然包含了後天八卦,而洛書的八方位置,亦正和先天八卦相符,這才圖書與八卦相通。」(易鑰、p198)▼八卦納支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納支是由地理上所用的二十四山而來。二十四山相傳漢朝時已有,但不知始於何人。根據圖8的二十四山圖,可知坎納子,艮納丑寅,震納卯,巽納辰巳,離納午,坤納未申,兌納酉,干納戌亥。」(易經的星命與占卜、p109)▼圖8:24山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

▼後天八卦將天干、地支、五行、洛書數、河圖數等參數串成一體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將圖2~圖8合併整理得表9▼表9:八卦配陰陽五行、配洛書數、納甲、納支、配河圖數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陰陽八卦五行洛書數天干地支河圖數陽乾

陽金6甲、壬戍、亥9坎

水1戊子1、6艮

陽土8丙丑、寅5震

陽木3庚卯3陰巽

陰木4辛辰、巳8離

火9己午2、7坤

陰土2乙、癸未、申10兌

陰金7丁酉4詳審表9可發現幾個特點:吾人可用後天八卦為媒介,分別與天干、地支、五行、洛書數、河圖數形成特定的對應關係。如乾卦

:納天干甲壬、納地支亥戍、配洛書數6、配五行陽金、配河圖數9;又如兌卦

:納天干丁、納地支酉、配洛書數7、配五行陰金、配河圖數4……等,余之各卦同理應之。而因為乾卦

的媒介,天干甲壬便與地支亥戍、以及洛書數6形成特定的對應關係;因為兌卦

的媒介,天干丁便與地支酉、以及洛書數7形成特定的對應關係……等。 就八卦與十天乾的對應關係而言,四陽卦(干、坎、艮、震)分納五陽干(甲壬、戊、丙、庚);四陰卦(巽、離、坤、兌)分納五陰乾(辛、己、乙癸、丁)。 就八卦與五行的對應關係而言,四陽卦(干、坎、艮、震)分配陽金、水、陽土、陽木;四陰卦(巽、離、坤、兌)分配陰木、火、陰土、陰金。根據這些特點,吾人可將表9中的各卦與各河圖數、各洛書數的對應關係轉化成圖10;另將表9中的各天干與各地支、及各洛書數等三個對應參數轉化成以十二地支為背景的對應圖11,圖11是十天干化忌之雛型。▼圖10:後天八卦九宮配洛書數與河圖數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巽(陰木)洛書數4河圖數8離(火)洛書數9河圖數2、7坤(陰土)洛書數2河圖數10震(陽木)洛書數3河圖數3.洛書數5↙兌(陰金)洛書數7河圖數4艮(陽土)洛書數8河圖數5坎(水)洛書數1河圖數1、6乾(陽金)洛書數6河圖數9▼圖11:天干、地支、洛書數之對應關係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巳←己(9)午乙(2A)未癸(2B)申辛(4)辰5B丁(7)酉庚(3)卯5A壬(6B)戍丙(8)寅丑←戊(1)子甲(6A)亥▼化忌的原理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由圖11可知十天干分入十地支宮位,不過仍應稍做調整:將戊(配洛書數1)自子位移入丑位,將己(配洛書數9)自午位移入巳位,得圖12。▼圖12:化忌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己(9)巳午乙(2A)未癸(2B)申辛(4)辰5B丁(7)酉庚(3)卯5A壬(6B)戍丙(8)寅戊(1)丑子甲(6A)亥斗數創作者將圖12(或表9)之各天干與其所配對之各洛書數的關係定義為『化忌』,依序如下:甲與6A化忌; 乙與2A化忌; 丙與8化忌; 丁與7化忌; 戊與1化忌; 己與9化忌; 庚與3化忌; 辛與4化忌; 壬與6B化忌; 癸與2B化忌。(說明:甲、壬配6,乙、癸配2,乃二干配一數,為分別之故,筆者將甲配以6A,壬配以6B,乙配以2A,癸配以2B代之。)筆者分析當初斗數創作者將圖11調整為圖12並定義其為化忌之原因如下:以後天八卦的觀點而言,圖12中之天干、地支、洛書數對應關係是經由後天八卦納甲、納支、及配洛書數的結果,而後天八卦中各本對卦中,只有「離坎」是為錯卦,余各組如「巽干」、「震兌」、「艮坤」等均非錯卦,象徵本對卦之間不相交易往來,此現象可進一步申論為由本卦所串聯的天干與各對應之洛書數間也是不相交易往來的,所以斗數的創作者將這個現象定義為化忌,是以化忌具有不流通、或劃地自限、或自掃門前雪……等之意。(故,化忌就人而言代表冷漠、隔閡、難以溝通;就財而言代表萎縮、周轉不順;就事業而言代表阻礙難行;就身體健康而言代表違和……) 以河圖數的觀點而言,坎(配河圖數1、6,配五行為水);離(配河圖數2、7,配五行為火),此二卦配河圖數時皆奇、偶各一,就單一卦體來說,坎、離二卦本身即合有陰(偶)陽(奇)中和之意。反觀干(配河圖數9,配五行為陽金)、震(配河圖數3,配五行為陽木)、艮(配河圖數5,配五行為陽土)、坤(配河圖數10,配五行為陰土)、兌(配河圖數4,配五行為陰金)、巽(配河圖數8,配五行為陰木)等六卦若非獨陽便是孤陰,是為陰陽不協調,所以由這六卦所串成一體的天干與配洛書數之對應關係也是不協調的,因此,斗數的創作者將這個現象定義為化忌。 坎卦納戊乾子支,離卦納己干午支,而坎、離就前二論點而言應使戊子及己午成相生之象,不過,斗數創作者在此略作調整,將戊移至丑;將己移至巳(圖11),此舉使得十干不入子、午位(坎、離卦)而入其它不相往來之六卦所納的地支位,既然不相往來,所以,斗數的創作者將這個現象定義為化忌。探討:天干夾帶著「洛書數」落入地支,此「洛書數」即是後來的衍生物—星。斗數創作者將各「洛書數」分別命名如下: 1→天機; 2A→太陰; 2B→貪狼; 3→天同; 4→天梁;(文昌代天梁化忌,詳見文曲代破軍化忌,文昌代天梁化忌) 5A→紫微; 5B→天府; 6A→太陽; 6B→武曲; 7→巨門; 8→廉貞; 9→破軍。(文曲代破軍化忌,詳見文曲代破軍化忌,文昌代天梁化忌)將上述諸星名代入圖12得圖13。▼圖13:為洛書數命名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己9(破軍)巳午乙2A(太陰)未癸2B(貪狼)申辛4(天梁)辰5B(天府)丁7(巨門)酉庚3(天同)卯5A(紫微)壬6B(武曲)戍丙8(廉貞)寅戊1(天機)丑子甲6A(太陽)亥▼紫微、天府二大星群之由來,以及在命盤中的排列原理  ▲回目錄(文章部份 圖表部份)易鑰(p189):「一至十數五居中,所以五為中心……是在中心位置,可上可下亦可東可西,等於把握了重心,所以五是中數亦是心,能使上下四方平衡,身心亦平衡,所以書雲允執厥中,能夠厥中,才可以應變御變,我們必須了解中數的五是象數關鍵之一,亦是善用易者執常御變,通變求常的方法之一。再說五是半數,因為只有五介於生成體用之間,生數得之體始備,成數得之其用始全,所以不論生成體用,都不能離開它,它是陰陽變化的中樞。」若此,將圖12及圖13所列諸洛書數以一水平虛線分隔成上下二部份,位於中宮之數5亦被分割成5A及5B,該圖之洛書數呈下列規則:水平虛線之下半部:自5Α(在中宮)→至1(在丑)→至6Α(在亥)→至6Β(在戌)→至3(在卯)→至8(在寅),這些洛書數形成逆時鐘方向排列的規則性(5→1→6→3→8),而之所以逆時鐘方向排列乃因這些洛書數系對應四個陽卦(干、坎、艮、震),陽象天,「天道逆(左)旋」之故。 水平虛線之上半部:自5Β(在中宮)→至2Α(在未)→至2Β(在申)→至7(在酉)→至4(在辰)→至9(在已),這些洛書數形成順時鐘方向排列的規則性(5→2→7→4→9),而之所以順時鐘方向排列乃因這些洛書數系對應四個陰卦(巽、離、坤、兌),陰象地,「地道順(右)旋」之故
推薦閱讀:

閻連科:神實主義小說的當代創作——中新網
詩詞鑒賞------詩詞創作漫談
周星馳,「我是電影創作人」
從碑帖融合--看趙之謙的創作個性和藝術特色(一)
涵天樓詩法講座·辭賦創作入門

TAG:創作 | 紫微斗數 | 原理 | 紫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