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黃花崗先烈記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在先烈中路,有地鐵直達,因事,在小北出站,沿環市路直走到先烈路,從側門進。
側面叫紅門。是一扇大鐵門,紅漆,弧形門楣上有嵌著「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道」幾個大金字。沒有牌坊,只有對稱的巨型「門柱」,說是大型雕塑也行,像碑又不類碑,像闕不像闕,造型奇特,樣子古樸,一見就知是舊物,感時光之流逝。其實,這「門柱」一般也稱作牌坊,算是牌坊中的特例,只有柱沒有橫樑。
說是墓道,不如說是碑林,或碑廊更準確,道右側一排石碑一字排開,彷彿望不到盡頭。全是後人憑弔、思賢、敬仰之詞:碧血黃花,雖死猶生,自由之魂,自由不死,精神不死,此心此節,崇拜英雄,七十二烈士千古…碑,全為花崗岩,高者過人,素麵無飾,極其簡樸。一塊塊讀去,點劃鐵鉤,字字千鈞,彷彿是無聲吶喊,讓人為之動容。共十六塊,全部立於國民時期,無一例外。進門第一塊最早,立於民國元年(1911),北江同志先鋒隊立,為紀念其隊友,七十二烈士中十八名花縣籍烈士,碑上刻著十八名烈士名字,一江姓,一曾姓,其餘全是徐姓。原本應叫墓而不叫碑,「諸君之碑」中的碑字明顯是改刻的,還可以看出原是墓字,可能為了統一,才改墓為碑。最後一「塊」,是喻倫培墓,方形,樣子頗像佛教中的方塔。四面均有石碑,上刻墓志銘,簡述喻一生經歷和英雄事迹,文中稱喻為喻大將軍。當然,這只是紀念墓,七十二烈士遺體全合葬在一起,沒有分葬的。碑林後是一對龍柱,高3米,柱身為倒卷的青龍,柱底為鯉魚躍龍門,象徵革命先烈為中華民族騰飛而奮鬥的磅礴氣勢,為安南國民黨部1926年獻造。
喻倫培有專「墓」紀念,不光是在起義過程中作戰英勇,胸掛籮筐,全是炸藥,一馬當先,一邊沖邊扔,彈儘力歇被捕,英勇就義;廣州起義所以能發動,他起了很大的作用。起義前夕,同盟會員溫有才刺殺廣州將軍孚琦,官府採取了戒嚴措施,令起義物資槍枝不能如期送達,同時準備參加起義並作為主力的新軍,因即將退役,已被官府繳械,無力參戰,情勢嚴峻,對起義極不利,故領導內部產生分歧,黃興決定取消起義行動。喻倫培和林文先後到黃興住處力爭,黃興大受感動,遂決定如期舉行,等同慷慨赴死。喻是留日學生,因革命需要,專攻化學,鑽研炸藥,是革命者中有名的「炸藥大王」,發明多種製造方法,被稱為「喻氏法」。先後兩次參與同盟會刺殺活動,最後一次就是以汪精衛為首刺殺載灃活動,不幸失敗,汪初捕,喻逃亡香港,繼續革命活動。世人只知汪的「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卻不知喻倫培不遑多讓。黃興考慮到喻倫培是「科技人材」,勸喻不必參加起義,保存有用之身對革命作更大貢獻。,喻倫培是這樣回答:「儲才以備用,今日非有用時耶?且黨人孰非有用之才,倘須人人留為後用,誰與謀今日之事?自顧孱殘之軀,實不逮諸同志遠甚。為革命須流血者,尚可為前驅耳!」。 1912年,孫中山當上臨時大總統,以肇造民國元功追贈喻倫培為「大將軍」, 章太炎為之立傳,楊庶堪撰寫《喻大將軍墓表》,喻培棣撰《追贈大將軍喻公培倫年譜》,其家鄉四川內江修建了喻培倫大將軍祠。現墓碑上的文字,就是《喻大將軍墓表》。
直走通正門墓道,默池默橋首先映入眼帘。整個陵園呈中軸線布局,最前端是正門大牌坊,上刻孫中山手書四個大字:浩氣長存。這四個字用得好,走在陵里確實感覺到有股浩然之氣激蕩心胸,令人慷慨激昂或心潮澎湃。我覺得黃花崗比烈士陵園更加莊嚴肅穆,更具氣場,也許和直觀大氣的中軸線布局有關。烈士陵園布局相對分散不集中,弱了氣場,加上烈士陵園的紀念建築也不如黃花崗的古樸、莊重,顯得稍欠。黃花崗有點像陵,烈士園更像園。默池默橋所以叫默,是設計者把橋設計成拱橋形式,更有意增大拱度,為了防滑,有利行走,橋面不是光滑,而是鑿出密密石陵。上下橋時,因坡度較大,行者會不由自主傾身低頭,彷彿向正前方的烈士墓,躬身默哀般。縱有石棱,還得小心翼翼,慢行緩行,行至橋頂,會自然站定稍息,眺望前面的烈士墓。墓建在崗頂之上,崗雖不高,路也不遠,但見寬敞的石板大墓道在眼前莊嚴直上,最上面露出墓亭亭尖,藍天下如浮在半空,氣派撲人眉宇,肅然成敬之心油然而生。古時皇陵,多有下馬碑,到此文臣下轎,武將下馬,以顯威嚴或權勢。現在沒這麼多講究,但設計者匠心獨運,通過巧妙布置,讓觀者甫進門,就躬身默哀,繼而肅然待立,成功地在觀者心中營造出莊嚴的氛圍。
墓道平緩而上,只有一二處才有石級。墓不並隆然而起,由花崗岩徹成正方錐形的古制方上形式,並非常見的圓拱墳。寬不過十數米,高約米許,周圍以方形矮垣,長石條疊徹,惟四角有立柱,柱頭為圓球。左側前立柱左傾約有二指寬,不知何故,裂口補以水泥。方頂(墓項)上建圓柱小方亭,平檐、金鐘為頂,大致是喻意起義用警世,激勵、喚醒之作用。檐上四邊立山花(三角形檐飾),及鍾半高,飾以青天白日圖案。亭內豎一碑,尖細如劍,正面刻「黃花崗七十二烈土之墓」十個大字。整座墓,以至中軸線所有建築,均取用白色花崗石徹成,雖不如羊脂白玉或漢白玉精美,也多素麵無飾,極為簡樸,然而打磨得光滑平整,潔白如銀,簡樸無飾反增厚重、質樸、沉穩之感,簡潔大方,素樸優美,極具美感。惟一美中不足,是墓碑墓亭,還有後面的紀功坊稍覺矮小,不夠磅礴。
墓後是紀功坊,坊應是牌坊式的建築,除了紀念性質,多充作「門」的功用,紀功坊有點特別,不像牌坊,更不像門,「厚」得像座大「房子」,有點像古城門樓,下開三門------三個深深的門洞。中門有突出方形飄檐,額上12個篆文:「締結民國七十二烈士紀功坊」,章炳麟提。牆上是「浩氣長存」四個大金字,孫中山手筆。左右門道有石級可上坊頂,頂上由七十二塊大青石堆成「山」字牆,大概象徵黃花崗七十二烈土崇高如山,功勛如山吧。山尖屹立著自由女神像,喻意革命目的是建立自由平等之國家的思想。女神兩邊還有獅子和火炬對稱雕像。1912年,林森向海外各方募捐籌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得各方支持,這七十二塊青石,每塊前後兩面都刻著當時國民黨海外各地支部名稱和個人名字,這是紀念他們捐款建設墓園功德紀念牌。所以紀功坊是為了紀念七十二烈士的功勛而建,也有表彰捐贈者的意思。十年而陵園成,章的題詞上,就有民國九年的字樣,也就是1920年。紀功坊的石料不是白色花崗岩,稍帶淺黃或淺紅色,也沒有打磨,表面凸凹不平,如自天岩面,很有立極感。
坊後是記功碑,白色花崗岩刻成,碑頭是雲紋和高浮周白日圖案,結構簡結美觀,正對著紀功坊中間大門。是廣州最大石碑,極之宏偉。碑文記載著建陵始末和烈士英名,有興趣不妨一讀。中軸建築至記功碑而止。墓前拜台左邊是亭,內有碑,上刻七十二烈土姓名籍貫。碑座刻著民國八民春林森監督汪兆銘書石字樣。右有碑,沒有亭,碑刻也不堪佳,不知是否損壞過。在這些碑刻上,我發現有胡漢民,汪精衛,陳炯明等人名字,就是沒看不到黃興題詞,不知是我沒發現,還是真的沒有。
不見黃興題詞的黃花崗總覺得欠了點什麼,孫黃並稱,一文一武同為開國元勛。而且黃花崗起義,是黃興領著120人攻打兩廣總督府。這堪稱是一場冒險,當時環境是已不利起義。開始,是安排好五百同盟黨人,後來加為八百人,分作十路,各有其職,其中有負責攻打總督府,也有負責開城門,放新軍入城參戰。但人算不如天算,新軍被繳械,城外待命的同盟黨人員,直至前一天下午才接到起義命令,趕赴到時起義已失敗,廣州又實行了戒嚴,人員和槍支嚴重不足。在喻林等人堅持下,黃興把十路分作四路,不料,其中三路,因領導者不支持冒險,事前開溜,或領不到武器,三路人馬都沒有參加起義,實際只有黃興那一路120人參加了戰鬥。兩廣總督逃進了水師衙門,黃興分兵兩路追趕,他帶領的一路,遇上進城響應起義的巡防營,為進城方便,巡防隊員臂上有沒纏白布為標誌,起義軍誤以為是清援兵,結果自傷殘殺。儘管起義軍個個英勇,人人無畏,終因敵我懸殊,寡不敵眾,起義失敗。黃興戰爭中受傷,斷二指,改裝趁亂混出城外,才逃出生天。事後有批評說黃興冒險,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白白讓眾多精英送死。黃花崗起義是孫中山等人領導的第十次起義,是廣州第三次,黃興多數參與,可謂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失敗原因大多因準備不足,力量懸殊所至。武昌起義所以起功,參與人數多,還有是一開始就奪得兵器庫,槍支彈藥充足,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黃花崗烈士事略》序文中,孫中山高度評價了黃花崗之役:「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如果,黃花崗真沒有黃興題詞,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黃興是早在1916年在上海病逝,而黃花崗直到1921才建成,那時斯人已逝,葬於岳山下。「無公便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這是章太炎吊黃興的輓聯,誠哉,斯言。「建國」之功,黃興確實至偉,惜乎天不假年。
武昌起義成功,孫中山曾到黃花崗祭悼奠英靈,並在墓畔手植松樹四株,今存一株,在墓之右側。可介紹牌對應位置是一株似已枯死,正努力搶救或準備遷走,砍得只余樹身的老樹,籠著塑料薄膜,看不清是什麼樹。卻意外發現,旁邊竟是潘達微之墓,今有黃花風七十二烈土墓,實賴此君。起義失敗後,起義者的斷肢殘體暴晒街頭,慘不忍睹,清政府指派善堂將遺體埋在大東門的亂葬崗了事。亂葬崗是專埋死刑犯的地方,屍骨成堆,臭氣熏天,故又名臭崗。潘達微是同盟會員,聽聞此事,不顧自身安危,以記者身份四處奔走,出錢出力,欲為犧牲者覓地另葬。其時官府正在搜捕命革黨人,潘此舉無疑有自投羅網的危險,幸好有好友時為兩廣清鄉督辦,在地方上很有勢力和影響的江孔殷支持,又向廣仁善堂董徐樹棠痛陳大義,並自我介紹是該善堂創辦者潘文卿的兒子,徐樹棠大受感動,獻出今黃花崗,作為烈士墓地。4月4日,潘達微和妹夫郭偉泉一起帶人到咨議局(今烈士陵園內)前收屍,拼湊殘肢,得屍七十二具,合葬於黃花崗上。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黃花崗原名紅花崗,潘達微愛菊花,「菊殘猶有傲霜枝」,認為黃花(菊花)比紅花更符合烈士英魂,故改紅花崗為黃花崗。潘達微是廣州棠下街棠東村人,擅畫工詩,師從居廉,曾為記者,29年病逝,孫中山特許其入葬黃花崗。
起初還以為黃花崗,只有七十二烈士墓,潘達微墓只是特例,誰知右邊區域,堪稱英雄冢,全是民國時期在廣東犧牲的英傑長眠之地。計有飛行家葉少毅,飛機製造家馮如,陸軍上將鄧仲元,空軍之父楊仙逸,「共和殉難之第二健將」史堅如,梁國一,王昌,雷蔭棠,謝鐵良,梁沾鴻,韋德,金國治,范鴻泰(越南人),翁飛龍,蘇從山等不下十五人,儘管不知道每個人的經歷和貢獻(有些有墓誌介紹,有的沒有),但想想也知道能入葬黃花崗肯定對革命有功。我留意了一下,多數人的犧牲時間都是二十年代,那時正是孫中山和軍閥作鬥爭時期。老樹參天,在高低錯落的墳墓間,灑下一片清幽。陵墓里還有黃花井,黃花亭,四方池等景點,我一直在找林覺民紀念碑或墓,但沒有,我記得讀書時讀過他的《與妻書》,情深意切,極之感人。我不知道後人有沒有為之潤色,但志士仁人之志,慷慨赴死之心,卻作不得假,若在陵園內,立一碑,書其上,催人淚下,勝似千言萬語。古人云:讀《出師表》而不哭為不忠,讀《陳情表》而不哭為不孝,讀《與妻書》而不為所動者,可謂無情義矣。
離開時,特意從正門,就是想再看一眼,孫中山手書的四個大字:浩氣長存
推薦閱讀:
※[轉載]五行能量
※轉載:中國十大名關
※蔬菜的藥性和禁忌【轉載】
※原創: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萬物是玄關。若需轉載要註明出處
※【轉載】悠悠情思
TAG: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