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現代水墨的回顧與前瞻
香港的現代水墨,經過多年的醞釀發展,已經慢慢成長,更在東方的藝術體系中佔有著一個重要席位;作為標誌性的藝術媒介,它的發展,是否存在著偶發性的機緣,抑或是有著必然性的發展?我們可以就著其發展軌跡,來共同探究內外的因素。在未來的藝術歷程裡,傳統水墨畫及現代水墨的傳承與創新,應如何理解及實踐?
(一)引言
清末民初,中國在文化藝術方面的求變,先後有蔡元培的五育理念,提醒國人「文化運動不要忘了美育」;嶺南三傑:高氏昆仲、陳樹人等倡議之「新國畫」芻議;至於,海歸派之林風眠、徐悲鴻回國後在高等美術教育上的影響,均對中國畫的革新及改進,有著重大的貢獻。
(二)香港初期的中國畫活動
十八世紀下半期,香港只是一個簡樸的漁村,談不上什麼文化藝術,在上層的西方社會,只有跟從西方的中國式的油畫、水彩畫及素描畫。
(三)二十世紀初香港城市漸漸建立,成為遠東重要口岸。
由於與廣東省相連,文化風俗上深受廣東(廣州)影響。
到了二十世紀初20年代,國內政治局勢動盪,而當時的英國殖民地政府,一向對藝術活動採取自由發展的政策,於是
不少活躍於廣東的藝術家避居香港,繼續從事創作。二、三十年代,移居香港的藝術家包括有潘達微、鄧爾雅、黃般若等,他們在港組織國畫研究會,發揚傳統中國繪畫藝術。稍後到港的書畫家有李研山、李鳳公、鄧芬、羅叔重、簡經綸、趙少昂、黃少強、張韶石等,他們大多在港設立畫室,廣收跟進者,在推廣書畫藝術上作出貢獻,培育了不少後來在香港藝壇上發熱發光的中國繪畫的繼承者。
(四)20年代末期及30年代期間,多個美術團體及畫苑相繼成立,較重要的有在日本學藝的畫家鮑少遊所創辦的「麗精美術學校」、吳梅鶴創辦的「香港藝術學校」、劉君任創辦的「萬國藝術專科學校」、周公理創辦的「九龍美術專科學校」,這些美術學校為早期香港美術教育發展奠下基礎。美術團體則除上面提過的國畫研究會香港分會外,還有杜其章創立的「書畫文學社」(1937)、陳福善和麥化仁夫人創立的「香港藝術研究社」(1935)、陳福善、杜格靈、穆時英創立「香港文藝協會」(1935)等。1937年,港督郝德傑倡議籌辦具規模的美術學院,惜未嘗實現。稍後成立的私人畫苑及學校包括有趙少昂創立的「嶺南畫苑」(1939)、靳微天的「百會美術學校」(1937)、區建公的 「建公書法專修學校」、菲籍畫家羅蘭素創辦的「香港繪畫、素描、雕塑藝術學校」等。在 1940年,羅富國教育學院開辦美術課程,而葛量洪師範專科學校則在1951年開辦美術科普通課程。
(五)在50年代及以前這段香港藝術萌芽期中,主要藝術潮流仍以中國書畫為主,來自廣州,有鄧芬、黃般若、李研山、李鳳公、羅叔重、鄧爾雅等,他們從事傳統山水畫創作,亦培育弟子,對香港藝術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嶺畫派創始人高劍父(1879-1951)、陳樹人(1906-1911)常來往香港,造成一定影響,嶺南畫派傳人趙少昂、楊善深則繼續將此派發揚光大;張純初、張韶石父子繼承了「隔山畫派」風格;鮑少遊將東洋繪畫與中國繪畫揉合中國畫法,仍秉承了傳統風格加以變化。(部份資料選自香港藝術概說—香港藝術珍藏協會網頁)
(六)五十年代晚期,香港開始切入新水墨時空。在一九五七年,呂壽琨,鄺耀鼎,白連等成立了香港藝術家協會;一九五八年,呂壽琨,張義,文樓,王無邪,韓志勳,尤紹曾等又成立了現代文學美術協會。
(七)六十年代晚期,進入呂壽琨,劉國松兩雄並峙的時代。
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的呂壽琨先生及中文大學藝術系的劉國松先生的大力推動,在探討現代水墨畫的路途上,形成了兩大派系,無論在畫理或技法上都有所不同;在理論上:對中國傳統「筆墨」的見解,有狹義與廣義之分;在技法上:一派沿著傳統皴法加以設計觀念,力求新的發展,另一派主皴法的革新,由肌理(皴)的創新入手,建立個人風格。香港的現代水墨畫在兩個主流畫派的推動下,曾有個相當蓬勃興旺的發展;七十年代時的香港大會堂展覽廳,幾乎每個月都有一次以上的現代水墨畫展,香港政府藝術館每兩年一屆的當代藝術雙年展,都有大量的現代水墨畫參展,選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現代水墨畫作品。很可惜的是,隨著九七年限的迫近,大量的現代水墨畫家相繼移居海外,香港現代水墨畫壇,又好像沉寂起來。相反,中國大陸的美術界,經劉國松先生回國講學,作品巡迴展覽後,好像春雷驚破,喚醒國內一羣要在畫理及技法上找尋出路的畫家,紛紛投身於現代水墨畫的創作;他們的作品在國內尚未被普遍地肯定及接受,但在香港及台灣的商業畫廊裡,卻有很大的市場。
(八)七十年代,現代水墨畫(新水墨畫)成為香港的藝術新標誌,呂壽琨弟子成立「一畫會」,成員包括王無邪,鄭維國,周綠雲,譚志成,吳耀忠,徐子雄,靳埭強,梁巨廷,潘振華,朱興華,張樹新等;劉國松弟子成立「香港現代水墨畫協會」,成員包括梁棟材,馬桂順,陳成球,劉金芝,李君毅,郭漢深,陳君立,楊國芬等.。
(九)八十年代以後,香港的水墨藝壇出現了各種不同類別或取向的水墨藝術家;傳統一派如嶺南畫派一系畫家繼續積極創作,如何百里、林湖奎、司徒乃鍾;而由70年代受呂壽琨牽起新水墨運動影響的畫家如顧媚、徐子雄、靳埭強、潘振華已成為香港畫壇上的中堅分子,各自演化出不同面目,富於個人特色,如靳埭強的山水畫作,擺脫設計意味;徐子雄近年來將書畫結合成抽象作品;朱興華、梁巨廷亦好水墨畫創作,均為例證。新一輩畫家中,熊海能變化宋元山水畫風貌、馮永基的水墨色彩潑染,描繪抽象香港景緻、吳觀麟以點線變化山水皴法,並擅用噴、染等新技巧,造成特殊視覺效果。此外,在七八十年代,前輩女畫家方召麔以高齡發揮返樸歸真的創作力,達至巔峰期。亦有以拼貼、半浮雕壁畫狀的蔡海鷹;郭孟浩十年如一日從事「青蛙」裝置及混合素材水墨藝術,早已別樹一幟。至於盧玉燕、文鳳儀的水墨裝置藝術是跨媒體的新創作;黃琮瑜早年於中大藝術系習畫,專注現代水墨的探索,在數碼藝術上致力開拓程式編寫。……….
(結語)當代香港水墨正處於一個百川匯河、新舊輝映的局面;水墨藝術家各自找尋表達感情的媒體及技法,發展出不同的藝術面貌;這正是香港學術自由、中西合宜的優點。我們要好好珍惜和利用,一齊將香港打做成為「現代水墨之都」。
陳成球
香港現代水墨畫會會長
推薦閱讀:
※設計史 | 流派與大師--現代主義運動
※記得,我愛你 (現代詩歌)
※化妝師MM的家 90平現代美式設計
※現代家居風水 一劍穿心 退財梯 開口梯 貫通門 退財梯 你得知道!
※常用中藥現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