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智師說 | 杜維明:人文精神與儒家的核心價值(下)

仁愛人

我就介紹一個觀念,就是「仁愛人」,我講這個觀念是要說明:仁愛人和佛教的慈悲和道家的道都可以共提的,但它有它的獨特的價值,這個觀念可以算是儒家最核心的價值,簡單的說明就是在《論語》里這個「仁」字出現了109次,而這些出現以後有一段話值得注意。在孔子的學生之中,最受尊重也最有影響力的,從我們現在來看又沒有錢,又沒有權,甚至生活非常清苦就是顏回,顏回我們值得注意這樣一個人,就是他有豐富的內在資源,他有強烈的要成聖成賢的志向,雖然他一無所有,但他好學,他能夠「三月不違仁」,能夠不遷怒,不二度。所以在孔子一百多次討論到「仁」的時候,顏回也許是最能夠體現孔子對「仁」的價值。

最近我完成了一本書,將來人民大學會出版,就是集中討論這段話,將來大家有一些問題有機會可以參考一下,這句話說來很簡單:「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克服你自己,是修身哲學,能夠回到「禮」,禮就是禮貌世界,這一點很重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我的解釋和其他以前的人解釋不同,對於任何一個人,「仁」就是體現人的全面的光輝,任何一個人只要能夠體現「仁」,天下的「仁」就增加了。科斯講過這句話:「一個人的自由就是所有人自由的先決條件。」一個人能夠行「仁」,做善事做好事,不僅是你,你的家庭,你的社會,整個天下的「仁」都會增加了;一個人要破壞「仁」,整個人類的「仁」就會減少,所以「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這是個關鍵詞,為仁是靠自己,「而由人乎哉」,而不是靠人家。所以顏淵就問:「那怎麼做呢?」孔子的回答:「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也就是視、聽、言、動,都是符合禮。禮不是一種限制人的一種規約,禮就是最合情合理的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基本原則,這就是禮貌的禮,禮貌的「禮」和後面道理的「理」在宋明理學中是通的,所以不要把禮當做吃人的禮教,禮就是我們人與人之間最正常最合情合理的溝通。那麼我們來到這個道場,我們的視、聽、言、動基本上都很自然的就符合禮,因為我們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和我們的行動,都和這個大的環境所代表的價值有密切關係。我在美國的第一篇學術論文是在1968年出版的,就是討論「仁」和「禮」的關係,我在寫那篇文章的時候,我有強烈的意願,就是仁愛的「仁」字有主體性,「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這個意思。另外,《論語》裡面有一句話「我欲仁,斯仁至」,我要「仁」,「仁」就來,這是內在的,那麼就成為每一個人的主體性,人之所以成人就是靠仁愛的「仁」。

但是在語言上我碰到一個問題,大家知道仁愛的「仁」寫法是「從人二」,有個「二」在裡面,所以有很多人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儒家關於「仁」是一個純粹的一個社會性的觀念,一定要「兩個人」才能夠有「仁」,「一個人」沒有「仁」。我一直對這個說法表示懷疑,但是字是這樣寫的怎麼辦呢?有的時候做學問是靠運氣,完全不是你自己的,1993年,郭店出現了一批文物,在文物中仁愛的「仁」的寫法完全不同,上面是身體的「身」,下面是心靈的「心」,身心為仁,大家看圖有很多的例子:

大家看用紅色圈起來的都是這樣,上面是身體的「身」,下面是心靈的「心」。 所以現在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我們的LOGO就是這個字,就是身心為仁,當然是講仁的主體性,這個我想是沒什麼可爭議的,從身心的角度來看「仁」。

為什麼說「仁」在儒家的傳統是一個核心價值?「仁」在儒家的傳統理念中,常常和禮、智、義放在一起,比如說在《論語》裡面,「仁」是靜,「智」是動,仁者愛山,智者愛水;智者樂,仁者壽,這是「仁」和「智」放在一起。還常常把仁和禮放在一起,「仁」就是內在的價值,「禮」是外在世界所體現的內在的價值。也有人把「仁」和「義」放在一起,《孟子》講「亦有仁義而已矣」,講的就是「仁義」,所以「仁」有的時候獨立討論,有的時候和禮、智、義合在一起。在《中庸》里有一個「三達德」,就是「智仁勇」。另外有「四端」,孟子講的「性善」就是「四端」,意思就是每一個人他都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也就是仁、義、禮、智。有一段時間大家認為荀子批評孟子,說孟子講的「五行」荀子很不贊成,但是那時候郭店的文物還沒有出現,我們不知道孟子講五行,所以二三十年代一般國外很多有名學者就把五行當做金、木、水、火、土,所以拚命來了解為什麼孟子和金、木、水、火、土也有關係,所以荀子批評孟子為什麼講五行。現在發現是錯誤的,因為孟子講的五行是五種行為而不是金、木、水、火、土,五種行為所體現的是仁、義、禮、智、聖。到了漢代,從公元前五世紀到漢代經過幾百年的努力,核心價值的出現,所以儒家的核心價值到漢代大家都形成了共識,就是仁、義、禮、智、信,所以我們叫五常。從這方面來看以一個「仁」字突出講,然後「仁」和「智」,「仁」和「禮」,「仁」和「義」,「三達德」就是這個意思。「四端」就是仁、義、禮、智,五行就是仁、義、禮、智、聖,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仁」都出現了,所以把「仁」當做通德,就是整個儒家傳統裡面所講的必要的道德,表示所有其他的價值必須和「仁」的價值配合,假如不能和「仁」的價值配合,那個價值可能會變成非價值,或者是體現價值的力度和範圍不夠。

一般如果把「仁」當做有愛心或者博愛,比如從基督教的角度,在基督教的傳統裡面的愛,甚至愛你的敵人,愛的中間是沒有恨的,愛是一好,沒有惡。但是儒家的「仁」中間是有「好惡」,也就是有價值判斷,如果有些人對我們特別不好,我們第一件事情是要自反,如果經過自反以後發現自己沒有錯,就是他對我們不好,那我們就不能忍受了。因為這個原因儒家走了一條路,就不走「以德報怨」的路,在《論語》有這樣一個對話,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孔子的回應非常有趣:「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所以孔子的建議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人家對我不好我先考慮是不是我的問題,如果不是我的問題,那麼我以直報,也就是正義,送出法律,人家對我好我對人家好,而不說人家對我好壞我一樣對人家好,那種兼愛、博愛的精神和儒家要能夠為仁者、能好人的目的,也要有恨,恨該恨的、不合理的、不平等的,這就是儒家的通德。

中國傳統思考問題的方式

從另一方面講,一方面所有道德要和「仁」的基本精神,「仁」就是同情心或者慈悲或者是惻隱,都要跟它有關係。另外所有價值:義、禮、智、信都能豐富「仁「的內容,所以「仁「的內容是非常寬的。因為這個原因我想介紹一下比較有點哲學意味的,很重要也很容易了解的一些觀念。儒家在思考問題,乃至整個中國傳統在思考問題時,不用一種叫「排斥性的二分法」,「排斥性的二分法」在現代哲學的發展最重要的就是笛卡爾提出來的心和身的分別。後來在中國發展出了唯心、唯物這種觀點,這種二分法就是心和物,是心就不是物,是心靈的就不是物質的,如果是身體的就不是心靈的,如果是主就不是客,如果是人的世界就不是自然的世界。如果人類的話,就和自然有分別;如果是自我的話,就和社會有分別;如果是凡俗的話,的就和神聖有分別。古和今有分別,中和西有分別,理智和信仰有分別(理智和信仰代表西方的兩大傳統,一個希臘的傳統,一個希伯的傳統)。

我希望大家注意一點,這些所有的分法在中國大部分傳統是拒絕的,不是說不了解分的重要性,而是基本上要超越這種「排斥性的二分法」。也就是說,要考慮一個問題不是心和物的分別,而是心中有物,物中有心的問題,而你的身體的修養就是心靈的修養,你的心靈的修養就是使你的身體更加健壯。另外就是自然和社會和諧,湯先生有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就是講身心如何統一,知行如何統一,主客如何統一,這些是深刻的儒家、道家、佛教代表中國思想的一種思路。如果看《大學》這本書,它用的本末、上下、左右、先後分層次,所有這個分法都是相互的,有本有末,如果沒有「末」就像是沒有根枝葉不能生長,有先有後、有上有下、有深有淺。這裡面就牽扯到中國思想方法上的最核心、最關鍵的陰陽觀念。

我向大家介紹一個韓國的、從事於儒學研究的語系主義者,把性別從陰陽里解放出來。我們常常受到批評的陰陽思想是歧視婦女的,陰代表女性,沒有創造性,陰是惡;陽是光明的、是健康的。他們的建議我覺得很好,陰陽就是創造力,陰是凝聚力,厚德載物;陽是自強不息、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載物的凝聚力就是陰,是團結凝聚的力量,陽就是創造的力量。這兩種力量每個人都有,再像陽剛的男人也有陰的一面,再陰柔的女人也有陽的一面。假如你的領導是女性,她就是陽,你就是陰。像你們這樣的年齡做父親/母親的都是陽,你的孩子就陰。可是當你到了我這個年齡,那我就變成了陰,我的孩子就是陽,因為他們有創造力,我要依靠他們。所以這樣看來,在人類社會裡任何一個人都有這兩種力量,這兩種力量之間有交互的消長,之間有矛盾衝突,但又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它要呈現一個辯證的關係。我們非常不喜歡辯證這個觀念,因為辯證本身是暴力,是正反和,把正和反都消除了才有和。我講所謂陰和陽、正和反,它是對話,陰的價值和陽的價值通過對話越來越明顯,越來越突出,男的越來越像男的,女的越來越像女的,而不是誰征服誰的問題。

這裡面牽扯到一個更寬廣的問題,就是個人的了解,我們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都是從定義的方法來了解人的:人是理性動物;馬克思說人是利用工具的動物。這些我們都叫做規約主義,就是把一個複雜的東西簡單化。我的建議是回到中國的老的傳統,對人的了解是全面的了解,人是有感情的,人是屬於政治群體中的一部分的,人一定具有社會性,具有歷史的記憶,人對世界有美學的欣賞。這是我對《六經》做的一個簡單的描述,《六經》所體現的就是人的六個不可分割的面向,《詩經》體現出人是有感情的;《禮記》體現了人是社會的動物;《尚書》體現了人是屬於一個政治團體;《樂經》體現了人是有美學欣賞的可能的;《易經》體現了人是追求永恆價值的;《春秋》體現了人是有歷史記憶的。

有公共性的知識分子

最後我講一下什麼是一個有公共性的知識分子,是一個代表儒商,就是他要走孟子的這條路,他是自覺的物質家,以先覺覺後覺,以先知覺後知,也就是一批「無恆產而有恆心」的人。顏回是最好的代表,所以宋明儒學家常常問:顏子所學之道,他學的是什麼?所樂,他為什麼快樂,因為他有他的內在資源。

第一個資源就是:「仁」,這個每個人都有的,就是你要展現你的善心,展現你的同情,物質講大體和小體,人與禽獸不同在於人是「大體」,大體是和禽獸極小的分別,它是主體的、自得的,但是可以無限擴大。另外,儒家是有社會性的,一個很大錯誤說儒家是重農輕商,真正重農輕商的是法家,因為法家講只有兩種人是有價值的,一種是軍人,一種是農民。法家講「耕戰」,就是經濟和軍事。中國建國以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受法家的影響很大,只有在軍事和經濟上面突出,其他的很多價值不重視。孟子認為,任何一個社會一定要有文人、工人、農民、商人(士農工商)。為什麼也應該有「士」——士君子,就是目前的服務階層,為社會創造價值,同時能夠使得領導階層和一般的人之間互動。他們不是屬於依附於政治。在明末的時候,三個觀念是分開的,一個是「官」,一個是「公」,一個是「私」。在日本,官就是公,但是在中國,從來不把官當做公,官就是朝廷,朝廷如果變成了私慾集團就變成了完全為自己的利益,為宦官、外戚所控制,所以公亦在民間。

我最近到了無錫東林,在六四的時候非常重要,說是動亂也罷、學生運動也罷。當時非常重要的觀念就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一批人就當時東林書院的書生,不是朝廷的官學、不是太學、不是國子監,他們就有這個氣概。所以真正功利的時代,因為孟子的傳統理念,除了主體性以外,人的社會性,就是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就是為了所有百姓的福祉,我們來做知識分子。那麼同時,孟子私淑孔子,它有一個歷史的傳承,孔子之前是周公,周公之前是堯舜禹。所以在孟子的時代,歷史的記憶非常深刻。另外還有超越的一種情感,這是我們現在最缺失的,有一種對天地君親師的敬畏。

除了這些還有一種「未來性」,就像張載所謂的「為萬世開太平」,在這裡我引用一句非洲的諺語:「地球不是祖先遺留給我們的財富;地球是無數子孫依託我們善為保存的資源。」這個觀念就實現了,在中國出現了真正的屬於儒家傳統的經濟,這個經濟不是economic,而是經世濟民。這個經世濟民的觀念要有一種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這種情懷。大家都熟悉程顥,他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仁是一個人類學的觀點,它有宇宙論的觀點,就是人和天地萬物為一體。張載這句話大家也很熟悉:「乾為父,坤為母,余茲藐焉而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皆吾體,天地之帥皆吾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天是我的父親,地是我的母親,我雖然是一個渺小的人,但是在他們之中有一種溫暖的感覺,所以塞在天地的是我的身體,使得天地能夠大化流行(古人把宇宙無時無刻不在按其自身規律運動變化這種現象稱為"大化流行")的是我的本性,天下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天使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伴侶。這個觀念在生態學上面比現在生態學大家認為最突出的一個觀念可能更有意義,這個最突出觀念就是:Nature is not a collection of objects but a communion of subjects(自然不是一個外在的結構體,而是我們的一個同伴)。如果大家再進一步看看王陽明在《大學問》說道:「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萬物和人聯繫在一起,比如看到小孩落井有一種震撼,因為小孩子是人啊;但是如果看到牛被祭祀,感到不忍就把牛換成羊(詳見《孟子·梁惠王上》),那麼你就和牛的感覺融為一體,這種情使得我們和天地萬物聯繫在一起。(完)

(文章根據杜維明教授在三智同學會揭牌儀式活動中主題演講錄音整理。)

【導師簡介】

杜維明 教授

杜維明,中國當代著名學者,現代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當代研究和傳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哈佛大學亞洲中心資深研究員,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國際哲學學會名譽院士(代表中國),北京三智文化書院名譽院長。曾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1981年始任哈佛大學中國歷史和哲學教授,並曾任該校宗教研究委員會主席、東亞語言和文明系主任。1988年獲選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1996-2008年出任哈佛燕京社社長,2008、2013年分別當選國際哲學會聯會(FISP)執行委員、國際哲學學院(IIP)院士。2010年起,任哈佛大學亞洲中心資深研究員。

------關注三智書院--------

推薦閱讀:

馮克利:保守主義的價值長期被低估
新猴票發行10天價漲21倍 80版猴票價值180萬, 沒買到的小夥伴們心疼了嗎
論馬克思剩餘價值學說的科學性和戰鬥性
論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主體和路徑
相親應該相什麼才最有價值

TAG:人文 | 精神 | 價值 | 儒家 | 核心價值 | 人文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