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與父母相處不抓狂—成年子女孝敬父母之道

第一部分成年子女與父母相處的相關謊言與真理

01

謊言1——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子女一定要百依百順才是孝順

對父母百依百順才叫孝順,這種「以父母為天」的觀念值得商榷。上帝揀選父母來養育兒女,不是因為父母完美無缺、不會犯錯,而是透過寶貴的親子關係學習愛、接納、舍己,帶來雙方的成長。父母有錯時,成年子女要做的不是定罪、也不是順著父母盡愚孝,而是來到神面前,尋求神真理的依據。

聖經說:「你們做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要孝敬父母」(弗六1~3),「聽從父母」適用於未成年子女,因為仍在父母的保護傘之下,需要透過順服父母的權柄而得到保護。但對於成年已婚子女,因為開始要為自己人生負起全責,與父母的關係也進入不同階段,「孝敬」則成為此階段的親子原則。孝敬一詞英文譯為honor(榮耀), 或respect(尊敬),意指「尊榮父母」,多給予父母讚美、肯定,為他們的恩情和辛勞常常表達感激。此外,不管什麼年齡,如果父母要兒女去做一些明顯不合聖經教導、不合神旨意的事,例如:離婚、墮胎或不法的財務處理等等,我們應當清楚的拒絕,因為此時我們應當順服那更高的權柄-上帝。

聖經也明載,若因持守真理而與父母立場不同,有時也無可避免會暫時產生張力或疏離感(太十35~36),此時我們雖立場堅定但態度仍要溫和尊重,持續愛父母,為他們禱告,相信神會漸漸改變父母的心。與其外在百依百順但卻心懷不滿,不如成為一個倚靠主,生命成熟有智慧的子女,甘心樂意盡孝道,才是神所喜悅的!

02

謊言2:父母的快樂與健康全是我的責任

父母的快樂與健康並不全是子女的責任,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健康與快樂負最大的責任,做子女的不需給自己過大的壓力。縱使不一定能解決父母所有的問題,但真誠的孝敬必然會帶給父母許多安慰。子女若因為各種外在因素,無法滿足父母全部的需要而有錯誤的罪咎感,甚至影響與配偶的關係,那是不正確的反應。神期待我們先為自己負責,管理自己的情感、態度、行為,經營好自己的婚姻、親子關係,不讓父母擔憂,這才是父母最大的喜樂與寬慰。

若是父母過分的依賴或特別期待子女的付出時,我們必須學習如何成熟有智慧的回應和設立健康的界線,在不影響照顧自己家庭的許可範圍內,去探望陪伴他們,跟他們聊聊天,常表達感謝與尊榮,關心他們的生活,幫助他們知道如何照顧自己,鼓勵他們發展興趣和朋友圈,或偶爾安排一起聚餐或出遊。一旦知道父母身體健康出狀況時,我們也應為他們安排就醫及照顧等各方面的需要。

當然,更重要的是帶領他們信主,唯有信靠耶穌基督,才能使父母身心靈的需要得到真正的滿足。為父母代禱,協助他們參與教會肢體生活,或鼓勵他們用禱告將子女孫兒及一切掛慮交託給主,這樣的晚年生活才是最平安喜樂且蒙福的!

03

謊言3:跟父母設立界線是大逆不道的事,我不能說NO

立界線是任何健康人際關係的必要元素,絕非大逆不道。父母用他們的方式愛我們,我們應心存感激並以合宜的方式回報,但不表示我們不能與父母設立界線。因為凡事唯命是從,或任其予取予求,這種關係會使子女感到,事事要為父母負責而承受父母的期待和情緒,反而使子女想逃避父母,彼此關係更容易陷入緊張!此外,若一個人沒有為自己設立界線、不為自己情感獨立負責,將會衍生更多的問題,不僅無法健康成熟的長大成人,甚至殃及配偶或複製如此模式至下一代,形成惡性循環。

聖經教導我們「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太十九5)以及「人人必須擔當自己的擔子。」(加六5)這說明與父母設立界線是應當且合宜的,只要我們常以同理心的態度,多聆聽、了解父母的需要,真誠和氣地與父母分享、溝通,使父母明了我們能做和做不到的,或該做和不該做的,也尊重接納他們可能有的情緒,不因此妥協或感到委屈,才能杜絕苦毒,讓彼此的關係越輕鬆、健康,感情就會更加和樂。總之,認知自己的有限,與父母設立健康的界線,營造幸福美滿的婚姻,才是給父母最佳的禮物,更是尊榮父母的最佳表現!

04

謊言4:爸媽的事應列為我的第一優先

人一旦進入婚姻,配偶就成為我們生命中的第一優先(創二24)。神要我們脫離原生家庭的連結,與配偶一同建立新的連結,共組家庭。聖經也教導我們,已經結婚的人, 在優先次序上,配偶的需要才是我們的第一順位,「娶了妻的,是為世上的事掛慮,想怎樣叫妻子喜悅。已經出嫁的,是為世上的事掛慮,想怎樣叫丈夫喜悅。」(林前七33~34)

然而,視配偶為第一優先和孝順父母並不衝突,孝敬父母是十誡之一,是神所喜悅並蒙祝福的(出二十12)。神希望我們與配偶相愛合一,然後同心一起孝敬雙方的父母,相互合作發揮彼此的長處,愛屋及烏,雙方父母就更加受益。當父母親有事情需要我們的關心與協助時,我們應該先與配偶商量討論,共同決定要如何幫助他們。反之,假如事事以父母的需要或意見為優先,視配偶為次要,或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而長期犧牲自己家庭的需求,夫妻關係必定缺乏親密與相互依賴的基礎。

試想,當配偶感受長期被忽略、自己必須孤獨面對困境,這樣的結果反而得不償失,甚或最後失去婚姻,更讓父母擔憂!因此,按真理而行必蒙福,否則錯誤的優先次序將導致始料未及的後果,不可不慎。

05

謊言5:爸媽年輕時為家庭犧牲,年老時,子女理當滿足父母的一切需要

爸媽年輕時為家庭犧牲、撫養子女,扛起家庭經濟是他們負責任的表現,同時也是子女的好榜樣,值得被尊榮及代代傳承。而「養兒防老」是中國歷代流傳的一種文化,基於父母對未來存著恐懼害怕,把盼望寄托在兒女身上,將導致父母對子女太過依賴而帶來關係的緊張。

當有些父母以過去為家庭犧牲為由,來要求子女滿足自己的需要時,子女最好的回應是:先接納父母的感受,並且肯定父母對家庭的付出,以愛來陪伴父母,聆聽父母的需求,也適時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向父母坦承自己的有限,無法做到完全符合父母的心意,請父母體諒與接納。若是父母還沒信主,也可以趁機幫助父母明白,唯有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可以滿足他們一切所需,讓父母學慣用禱告將自己交在主的手中,並且透過讀神的話語、認識神,來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聖經真理是:唯有上帝才是父母親一切需要的源頭!照聖經的教導來建立與父母的良好關係,是子女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06

謊言6:都是我的錯,沒有和爸媽同住,不能讓他們安享晚年。

成年子女結婚後的首要責任,是離開父母來建立自立的家庭。聖經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二24)建立自立的家庭不是和父母劃清界線,或不孝敬父母,而是指心理上、經濟上及居住環境上的獨立,不再依賴父母。建立獨立的家庭才能孝敬父母,住在一起,反而會因生活細節上的摩擦而孝敬不來。

然而,隨著父母親年歲的增長而身體持續老化,生活自我照顧能力漸變差時,成年子女則應主動承擔照顧父母的責任,為父母的最高益處著想。我們可以與配偶同心尋求孝敬父母,讓父母安享晚年的最佳方式。不要因自己沒有跟父母同住而定罪自己,因為不論是否與父母同住,孝敬尊榮父母,讓他們安享晚年的原則都一樣的:

● 接納父母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

● 時常陪伴、表達關心:常打電話、寫簡訊,探望父母,與父母保持密切的關係,並且讓他們隨時都找得到。

● 把握時機以實際行動向父母表達感恩:陪他們吃飯、送禮物、帶他們出遊、寫感謝卡或公開表達對父母的敬重和感謝。

07

謊言7:爸媽不能換,配偶可以換

以人的認知和傳統思維來說,兒女是從父母生的,有血緣的關係,是「至親的骨肉關係」。然而,按照聖經的真理,夫妻才是「真正的骨肉關係」!因為神用亞當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夏娃,亞當看見就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創二22~25)女人是上帝從男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的,所以夫妻才是密不可分的骨肉關係!

另外,男人女人一旦結婚,就進入上帝對婚姻的計划了。聖經說:「但從起初創造的時候,神造人是造男造女。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可十 6~9)所以神所設立的婚約是「一生一世,至死不離」,是神聖的盟約,只有死亡才能終止婚約!配偶是不能分開或更換的。配偶是神賜給我們最寶貴的禮物,夫妻關係是骨肉之親,優於一切的人倫關係。我們惟有遵照上帝的計劃和藍圖,才能真正經驗到幸福美滿和諧的人生。

08

謊言8:我的配偶和孩子應該像我一樣愛我的爸媽

做兒女的愛自己的父母是天經地義、非常自然的事,但若我們認為配偶和孩子必須和我們一樣愛我們的父母,勉強他們和我們一樣有實際的行動表現時,便會帶給配偶和孩子極大的壓力。而當他們沒有按著我們的期望滿足我們時,我們便又落入掌控、論斷、不滿的情緒中,使他們受傷,感受不到愛與尊重,而使關係進入惡性循 環。

我們應該尊重配偶和孩子的自由意志,他們或許都有自己「愛的語言」,我們必須接納,他們可以擁有和我們不同表達愛的方式,而不是要求他們要照我們的意思做;同時也允許彼此坦然說出自己的想法或作法,而不會受到批判,讓彼此保有不同的愛長輩的方式。讓他們從心裡甘心樂意地付出,不需勉強,這才是真實又美好的關係。若因配偶與孩子達不到我們的期望,以致感到焦慮與壓力,這時應該好好省察自己是否缺乏安全感?是否因為需要靠父母的認同來得到肯定,才要求家人配合演出?這是自己的問題,需要願意成長與改變!

09

謊言9:我有責任要教導父母明白真理,幫助他們成長

當我們看到父母生命中有一些問題時,便認為有責任教導他們;或認為父母必須改變、成長,才能和父母有美好的關係;或者認為父母若不願改變,我們與父母的關係就會受影響。這些想法是將親子關係的鑰匙,交在對方手中,結果就是我們常常被父母的行為態度牽動,容易有情緒,不能在基督里憑信心愛父母。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六3)聖經提到做子女的要孝敬父母,卻沒說子女要去教導父母。當我們想要教導父母時,會讓父母覺得有被輕看、不尊重的感覺!若子女誤把教導父母明白真理當成是自己的責任,會變成難以負荷的重擔,甚至會流於掌控,不但沒有效果,反而破壞親子之間的關係。使人成長的乃是神,不是靠我們所說的道理。真理只能用來要求自己,而不是用來要求別人。因此我們只要學習接納、了解、憐憫和饒恕父母,並為他們禱告。我們若能活出真理,有美好的生命見證,父母一定會被感化而較容易自我察覺與成長。

10

謊言10:只求表面和諧不衝突或逃避不來往,以為關係假以時日會自動變好

父母對子女造成傷害,子女成年之後,想以逃避不來往或僅維持表面和諧來解決問題,其實是不可能的。心中若仍有苦毒惱恨,只會使關係惡化,而不會自然變好的。

要和父母的關係變好,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饒恕父母,把我們的傷帶到上帝面前,內心放棄向父母索求賠償,他們可能永遠無法彌補你的傷害,尋求神的醫治。聖經說:「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可十一25) 只有饒恕才能斷開苦毒和衝突的循環,建立長久和睦的關係。

聖經上說:「若是能行,總要儘力與眾人和睦。」(羅十二18)耶穌要我們追求和睦,只有和好及重修關係才能帶來希望,使我們超越傷害,進而尊榮父母。因此身為子女的,要主動與父母和好,因為神已經先無條件愛了我們,求神賜給我們與父母和好的智慧與勇氣,言語柔和謙卑,把握父母在世光陰,力行神對做兒女要孝敬父母的誡命,讓我們與父母此生都沒有遺憾。

11

謊言11:父母介入,打亂我的生活,我沒有自由,我不應該受這些苦

對父母介入我們生活這件事,感到無力拒絕或改變,只能被動的接受,心中卻充滿苦毒與抱怨,這是因為界線不清楚所造成。會覺得受苦也是因為有受害者情結。與父母要有健康的界線,首先要除去這種受害者情結,其次是學習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我們可以甘心樂意地選擇接待父母,為他們舍己,或者可以以溫柔堅定的態度與父母溝通,表明我們的困擾或困難。也許在溝通的過程中,父母會對我們不高興或失望,但我們一定要學習接納和尊重,允許他們可以有情緒;而不是認為父母應該全然接受我們的想法,不應該不高興。我們也不要一面自責、恐懼、委屈妥協,一面又在心裡怪罪他們,認為問題都是他們造成的。

一個成熟的人是能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即使是年邁的父母也要學習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子女無須承擔父母的情緒,彼此才能有真正的自由與喜樂。當子女持續以基督的愛來愛父母,並示範出健康的人際界線,相信假以時日父母必會體諒並尊重子女的。

12

謊言12:父母都講不聽,這下身體有狀況了,害我麻煩大了

父母身體有些狀況時,我們做兒女的因為愛他們的緣故,會替他們擔心著急,因此嘮叨、干涉他們的決定。但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們必須尊重父母的自由意志,才有健康不越界的關係。如果父母不接受勸告,我們一定要學習接納並尊重他們的選擇,而不是對他們生氣、埋怨,否則就是界線不清楚。雖然我們會擔心、心疼父母因為不聽勸告而受苦,但要學習放手,將父母交託在神的手裡,為他們禱告。就如同我們也希望父母尊重和接納我們的選擇,而不是嘮叨、干涉。

生命的主權不在我們,父母的健康狀況也不是我們能掌控的,我們要明白即便父母身體出現了狀況,神仍然在他們身上掌權,並在他們身上有美好的心意和計劃。而且要相信神必不會把過重的擔子加在我們身上,所以我們不用擔心無力承擔或覺得麻煩大了,我們只需要用基督的愛和關心來陪伴、照顧父母, 在他們的需要上盡我們做兒女的本分和心意,為他們舍己,就是孝敬父母了。

13

謊言13:今天我的婚姻會如此地步,都是公婆害的,常在我和先生之間挑撥離間

上帝設計婚姻,使我們與先生連結成為一體,這是無可取代的關係,沒有人能奪走或破壞我們與配偶的關係,也沒有人能改變我們做妻子的身分與地位。因此婚姻出現問題,我們要學習為自己負責,不怪罪他人。婆婆也許因沒有安全感,在先生面前挑撥離間,但如果我們因受傷而用生氣、憤怒、防衛或自憐來回應婆婆,或害怕婆婆破壞我們的婚姻,我們也就與婆婆一樣沒有安全感、掌控、不成熟,落入惡性循環的關係中,造成彼此對立。我們若明白真理,用正確的態度與婆婆相處,就能化干戈為玉帛。

我們可以在基督里學習謙卑,願意為婆婆舍己,讚美、肯定、尊榮婆婆,給予她安全感,向婆婆表達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和婆婆,謝謝她願意接納我們做她的媳婦。也積極的按照神的法則去經營我們與先生的關係,敬重順服先生,不在先生面前評論斷婆婆,愛先生也愛他的家人,這樣才是有智慧的女人。

第二部分 成年子女與父母相處的問題解答Q&A

01

QA1.爸媽過度敏感,認為自己不被愛、不被需要、沒價值,覺得子女嫌棄他。常自憐,向其他子女、鄰居、親戚告狀說子女不是,我該怎麼辦?

當父母的生命進入空巢期,兒女不再倚賴他們時,父母可能因此感到沒有安全感而引起一些紛爭與混亂。這些都是因為父母親不確定自己的價值。此時我們若能跳脫兒女的角色,從基督的眼光來看父母,就能用正確的態度回應他們,並減少與父母之間的衝突。

通常父母會向別人告狀有兩種可能的原因:第一,期望透過別人的口來告訴兒女,他們心中對兒女的不滿或委屈,希望兒女可以改變。第二,透過訴苦來向人討愛、尋求肯定和安慰。面對父母向他人告狀說子女不是,首先我們要認清我們無法完全滿足父母的期待,也無法為他們的情緒負責,但我們可以在神面前省察,對於父母抱怨的事,我們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果有,我們就為此負責,向父母表達歉意,例如為自己態度不好、口氣不佳等原因請求父母原諒,但不要為自己辯解。

面對有情緒的父母,只需要同理和接納,並肯定他們對兒女的價值,向他們表達感恩、尊榮。我們也需要饒恕父母,因他們和我們一樣不完美,我們可以向上帝支取無條件的愛來愛他們,並學習接納他們對我們的不接納。

02

QA2.爸媽仍把我當孩子照顧,無法放手,總是嘮叨,要我聽他的,該怎麼辦?

父母用全心愛我們、養育我們,使我們漸漸長大成為獨立的人,但他們可能仍舊停留在過去,認為我們還是小孩,所以處處對我們不放心。基本上他們的出發點是愛和關心,我們可以學習不斷的以溫柔堅定的態度來回應父母,讓他們明白我們了解他們的焦慮和愛兒女的心意,謝謝他們的關心,並設立健康的界線,表明我們可以為自己負責,同時尊重和接納他們的感受,而不是用生氣、厭煩的態度回應他們。

我們也在神面前誠實的檢視自己,是否在經濟、情感、生活起居等方面沒有真正獨立,沒有為自己負責任,還需要倚賴父母的幫助,以致讓父母對我們無法放手。若是如此,我們需要改變和成長,成為一個真實為自己負責獨立的人,這樣才能漸漸地讓父母卸下子女還未長大的成見和焦慮。

03

QA3.爸媽生活重心全在成家的我身上,他期待我每天都打電話回家或常回家探望,很依賴我。

兒女結婚成家後,父母若沒有做好心理調整,仍期待兒女來滿足他們的需要,便會造成兒女的困擾和壓力,關係變得緊張,但我們可以用健康的界線來回應。首先我們需要不斷的向父母表達,我們家庭的優先順序,是以自己的配偶和家庭的需要為優先,但並不代表我們不愛或不關心父母。我們也要接納自己是有限的,無法完全滿足父母的要求和期待,因此我們可以溫柔堅定地向他們表達,我們的有限和困難。

如果父母因我們的選擇而感到失望或生氣,認為我們不孝,我們也要學習接納尊重他們的情緒,並找機會不斷的向父母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和感恩,讓他們明白我們的選擇,不表示我們不孝或不愛他們。另外我們也可以在家庭的優先順序下,選擇為父母舍己,甘心樂意回家陪伴他們,打電話關心滿足他們的需要。但無論做什麼選擇都要甘心樂意,不抱怨、不糾結,這樣才能真正與父母建立美好的關係。

04

QA4.爸媽關係不好,經常吵架,讓我很擔憂,常向我訴說另一半的缺點,我要怎樣面對?

當父母不知如何經營婚姻,處理問題時只能用最直覺的本能去反應,彼此的衝突就不可避免了。面對父母之間的衝突、做子女的可以先傾聽,與同理他們,表達你完全了解他們的感受,並且感謝父母在關係不好的情況下,還能夠有愛心的忍耐對方,維持家庭的完整,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其次可以讚美肯定他們對家庭的付出,尊榮父母,使他們的心得安慰、得滿足,往往就能讓抱怨的一方平息情緒。

平心而論,父母的問題應還是得由他們自己面對解決,做子女的應避免將問題往自己身上攬,以致兩面不討好而讓自己很有壓力與罪惡感。我們可以幫助父母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到對方的優點,例如會賺錢養家、會幫忙做家事或很注意健康等特質,協助父母以感恩的心去看待另一半為家庭所做的一切,以促進彼此的和睦甚至互相欣賞對方。此外子女為父母禱告,將父母之間的關係託交在神的手中,由神來掌管,相信就是幫助父母關係最好的辦法了。

05

QA5爸媽干預孫子女的教養,想要帶孫子,要媳婦外出工作。

孩子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和祝福,我們理當有責任親自教養和管理我們的孩子。爸媽的年紀大了,照顧和教養精力旺盛的孩童是一份辛苦吃力的工作,身為父母的我們,不應該把責任轉給年長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如果父母干預孫子女的教養,想要帶孫子,要求媳婦外出工作時,我們可以用堅定、成熟、委婉的態度向父母表達:謝謝爸媽從小愛我們,現在還願意幫助我們,但我們也想效法爸媽這樣無微不至的愛,親自養育小孩。

做兒女的我們也可以設身處地,同理長輩們想要幫忙的好意與擔憂,以成熟負責任的態度和長輩溝通,請他們放心給我們機會,在經濟上學慣用一份薪水過簡約的生活,相信上帝的恩典一定夠用。這樣必能讓長輩安心,放手並給予祝福。

06

QA6爸媽用憤怒的情緒掌控子女,我沒有辦法完全滿足他們的期望,我很有罪咎感!

聖經中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詩一二七3)父母的職分是管家,並非兒女的擁有者。有些父母界線不清楚,習慣用憤怒的情緒掌控子女,希望子女完全滿足他們的期望,要求子女必須為他們的情緒負責。

事實上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我們的父母也是。所以當我們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或要求時,應在我們生命正確的優先次序:首先是神,其次是先生、兒女和父母親的原則下,儘力做好子女的本份;學習傾聽父母,了解他們在意的事,若實在無法完全滿足父母的期望,也要學習尊重他們可能會有的情緒或怒氣,接納他們,不要因此被掌控而產生罪咎感。我們若因罪咎感而勉強自己去滿足父母,容易產生苦毒和抱怨,這是界線不清。一旦自己決定去做了,但又怪罪父母給我們壓力,這樣反而破壞彼此的關係。面對父母生氣健康的態度是:溫和地表達我們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尊重他們會有情緒,但不被其情緒掌控。讓父母學習尊重彼此的界線,就可以增進與父母親的關係。

07

QA7:爸媽強迫我要接受他的一切好意,例如:錢,水果…,我如果沒欣然接受,他就生氣以對。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珍寶,即使孩子都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但在父母的心中仍然是他們牽掛和所珍愛的孩子,所以還是會想要關心我們,盡心儘力給我們他們所有的,用他們想的到的方式來對我們好。當我們拒絕他們好意的時侯,他們可能會覺得被嫌棄、不被重視,就會生氣以對。

所以做子女的,可以學習肯定父母疼愛子女的心意,並尊榮父母為子女設想的一切,懷著感恩的態度欣然接受父母的好意。這樣能讓父母覺得照顧到你,父母的心會大大被安慰及滿足。如果東西太多真的用不上,吃不完或不喜歡,我們可以拿去給需要的人,又或者可以委婉告訴父母親,你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同時謝謝他們的愛,也適時的表明我們對他們的愛。如果真的必須婉拒父母的禮物,父母因此生氣,我們也要學習接受他們的失望情緒,不受傷,不怪罪,不自責。

08

QA8:我的另一半太看重自己的父母,以致忽略我和兒女的需要。

愛,就是全然的接納,先肯定先生的孝順與付出,接納他看重父母勝於妻小的現況,學習與先生一起關心或服事公婆,教導孩子們愛爺爺奶奶,鼓勵全家一起來分擔照顧,讓先生看到妻子真的是愛他所愛,看重他所看重的,假以時日先生必會感激妻子為他及他父母的付出。即使短時間內先生沒有改變,妻子仍當敬重順服先生的決定,定意培養良好夫妻關係,保持溝通管道的暢通;也需要為先生禱告,將他完全交在全能神手中,一旦他明白真理,知道優先順序後,必會有所改變,進而更愛妻子和孩子,滿足妻小的需要,夫妻間的關係也必定會有極大的進展。

做妻子的若是想方設法去阻止先生關心或服事公婆,情況可能適得其反更糟糕,先生會因此生氣,也破壞了夫妻關係。因此只要妻子願意持續作對的事,且是討神喜悅的事,神必會在其中做改變的工作。

09

QA9:與公婆同住,公婆要求媳婦服事大姑小姑,家人也隨意進出房間,沒有隱私,媳婦該怎麼面對?

這真是很讓妻子困擾的情況!首先需要認清結婚後妻子與丈夫是一體的關係,若丈夫不願意搬出婆家獨立居住,妻子一定要願意改變自己過去在娘家或單身時期的生活習慣,來適應新的生活,設身處地體諒婆家因為多了一個人住進來,對他們而言也有需要適應的地方。

請記得一開始時大家都是善意的、都是希望能融洽相處的,只有在彼此猜疑和受傷委屈後,才會累積苦毒惱恨,就容易把每件小事都解讀成侵犯隱私或不公平。饒恕與恩慈是每天的操練,學習溫柔、禮貌、不帶情緒,甚至輕鬆的表達自己的極限和期望是長期的功課。要知道妻子與丈夫的關係永遠是最高優先!向丈夫傾訴對婆家的意見時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與用詞,否則會引起丈夫的反彈而得不償失。妻子與丈夫的關係若能保持親密合一,為他的家人多走一里路、或丈夫反過來體恤你的辛苦,應該都不會是太困難的事了!

10

QA10:婆婆認為媳婦搶走兒子,充滿敵意。在我丈夫面前,說我壞話,影響夫妻關係,我該怎麼辦?

婆婆和媳婦搶兒子,顯示出婆婆內心極大的不安,害怕兒子不再愛他、關心他。有智慧的媳婦會把焦點,優先放在經營夫妻關係上,與丈夫的關係穩固了,婆婆再告狀,先生也能分辨真假。媳婦其次要做的,是饒恕婆婆過去對妳的傷害,也要學習選擇不受傷,這樣就算婆婆沒有改變,你都能繼續喜樂的過日子。還有,一定要主動去關心婆婆,感謝婆婆對妳丈夫的養育之恩,今天妳能擁有丈夫,婆婆有很大的功勞。寫張卡片真誠的謝謝她、尊榮她,甚至公開的在家人面前讀出來,相信必能慢慢得著婆婆的心,妳丈夫也會非常感謝妳!

媳婦也需要從接納、同理的角度,去理解婆婆內心真實的想法和需要,和先生一起滿足婆婆愛的需要。例如:讓先生和婆婆有單獨相處的時間;一起出門時,讓先生多陪伴在婆婆旁邊,噓寒問暖看顧婆婆的需要;媳婦學習說「能夠成為妳的媳婦是多麼榮幸,謝謝妳願意接納我, 妳真是一位好母親和好婆婆…」媳婦也要避免在婆婆面前,夫妻顯出太過親暱的互動,例如:先生替妻子夾菜,夫妻摟摟抱抱等…因為這些親暱的行為,有可能會讓婆婆心裡難受,這樣的同理,相信一定可以對婆媳關係大大加分。

11

QA11:配偶結婚後還是媽寶,遇到問題就找媽媽解決,該怎樣面對?

配偶長期以來與原生家庭所建立的相處模式,是需要時間才能改變;建立獨立自主的家庭,成為一家之主,更是需要時間學習。當我們進入婚姻,就表示願意接納配偶的一切,當然包括他最親愛的母親。

聖經中提及的離開父母,不是指與父母斷絕關係,或拋棄不理會父母,而是指心理層面的不倚賴父母,在居住環境上離開父母,以及金錢體力時間不去利用父母;由夫妻倆共同商量並承擔起責任,才是真正離開父母、獨立自主的家庭。

首先,我們可以營造一個敞開的溝通環境,讓配偶願意說出想法感受,除了接納他,更讚美他的孝順;經常在配偶做對的事上稱讚他,建立配偶的自信心及安全感,就能慢慢培養出夫妻的好感情。另一方面幫助配偶孝順母親,與她有好的互動並建立良好的關係,感恩婆婆的養育之恩,配偶就能感受到妳與他是一體的。求主幫助我們,有智慧跟配偶討論財務規劃及家庭開銷和花費,引導配偶遇到問題勿讓父母長輩擔憂,並表達願意與配偶共同承擔所有困難及責任。最後是接納等候其成長,相信神會帶領他脫離媽寶的角色,而成為真正的一家之主。

12

QA12:與父母(公婆)同住時,信仰、生活習慣、價值觀、教養觀念不同的衝突,如何面對?

上帝創造的每一個人皆有其獨特性,加上時代文化背景,信仰和年齡的差異,所養成的生活習慣、價值觀、教養觀念就會大不同。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中,學習彼此接納尊重差異,不論斷批評是非常必要的。若父母(公婆)的建議或觀念是正確的,我們就謙卑的採納學習,並給予讚美和肯定。若是錯誤的觀念,仍然可以說出我們的感謝,用溫柔堅定的態度來溝通,讓長輩覺得是被尊重與了解,再來婉拒他們的關心或建議。

萬一公婆執意干涉我們的生活或教養方式時,由先生出面溝通處理是會比較恰當。當然與先生建立親密合一的夫妻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夫妻在各方面要達成共識;倘若可行,和先生溝通搬離公婆的家庭,獨立出來建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家庭是最好的。如果必須同住要避免依賴父母,讓父母承擔太多子女的本份,比如照顧孫兒、分擔經濟。這樣父母更難信任,我們有能力承擔家庭責任,而想要介入我們生活的各層面。所以雖同住也要負起該負的責任,才能贏得父母的信任和尊重,建立起健康的界線!

本文出自《與父母相處不抓狂–成年子女孝敬父母之道》小冊,2015年12月,學園傳道會婦女事工出版。來源於基督教今日報。


推薦閱讀:

相處不累的家, ?就嫁了吧
確立關係後應該這樣相處
那些人易與你相處
和諧舞伴相處,送給所有國標舞愛好者....
原創:如何和男人更好的相處

TAG:父母 | 子女 | 相處 | 與父母相處 | 成年 | 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