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詩詞鑒賞

黃庭堅詩詞鑒賞

目錄

1水調歌頭(瑤草一何碧)

2.南鄉子(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

3.念奴嬌(斷虹霽雨,凈秋空)

4.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萬里黔中一漏天)

5.虞美人·宜州見梅作(天涯也有江南信)

6.清平樂(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7.秋思寄子由(黃落山川知晚秋)

8.題樊侯廟(門掩虛堂陰窈窈)

9.登快閣(痴兒了卻公家事)

10.池口風雨留三日(孤城三日風吹雨)

11.次韻梨花(桃花人面各相紅)

12.寄黃幾復(我居北海君南海)

13.次元明韻寄子由(半世交親隨逝水)

14.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

15.題竹石牧牛(並引)(野次小崢嶸)

1.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水調歌頭

黃庭堅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注】①武陵溪:在今湖南常德。此處代指世外桃源。②拂金徽:指彈琴。

1.有詩家評「紅露濕人衣」句中「紅露」一詞貼切恰當.請作簡要分析。

2.下闕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情感?下闕共四句,每一句都有深刻的思想內涵。請任選一句.進行評點賞析。

參考答案

1.一是寫出了花叢中的仙露之晶瑩欲滴;二是間接寫出了桃花叢色彩之美艷奪目。二者互為映襯,相得益彰,突出了環境之美。

2.①寫了詞人超脫世俗的人生觀和孤芳自賞、不肯媚世求榮的品格,體現了詞人超逸絕塵、游於物外的審美理想。

②「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一一詞人以豐富的想像,用「玉石、玉枕、金徽」等高潔不俗的事物表現他的志行高潔,不與世俗合污,也寄予了詞人高潔的人生理想。

「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一一言外之意,是傾慕李白的飄逸曠放,感嘆缺少這樣的人生知音,他不以今人為知音,曲折地表達出他對現實的不滿。

「我為靈芝仙草」兩句一一以比喻和象徵的語言,寫自己的志趣品格:願為超塵的仙草,不作悅人趨時的妾婦(桃花),也不必去為得不到功名利祿而憂愁嘆息。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一一表現詞人徜徉其間的狂態逸情和放浪自得之志,也讓這首詞中的主人公形象高華超逸而又不落塵俗。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南鄉子

黃庭堅

重陽日,宜州城樓宴集,即席作①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台南金絡頭②。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髮簪花不解愁③。

【注】①黃庭堅為仇家構陷,被流放到宜州,只能棲身戍樓,困苦不堪。②戲馬台,南朝宋武帝劉裕在彭城(今徐州)戲馬台歡宴重陽。金絡頭,多為有功武將戰馬頭部的佩飾。③不解愁,就是不知愁,不知道何為愁之意。

1.本詞一開篇,運用了什麼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作簡要分析。(3分)

2.本詞表達了作者複雜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歌分析。(4 分)

參考答案

1.運用了對比手法,詩人將眾將熱議功名與自己悄然獨立,和著笛聲倚樓長歌作了鮮明對比,(1分)突出了詞人耿介孤高的形象(1分),表達了詞人對功名利祿的鄙棄(1分)。(手法1分。作用2分)

①諸將在議論立功封侯,而自己卻悄然獨立,和著笛聲倚樓長歌,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鄙棄。

②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榮辱,都淹沒時光流逝的波濤中。即使是像宋武帝劉裕彭城戲馬台歡宴重陽的盛會,也成為歷史的陳跡而一去不復返了,表達了對人事(盛衰)無常的感慨。

③詞人舉杯勸酒,過去的就讓它過去。詞人興緻勃發,插花於頭,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豁達樂觀)。

3.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念奴嬌

黃庭堅

八月十七日,同諸甥待月。有客孫彥立者,善吹笛,有名酒酌之。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

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注】此詞寫於作者謫居地處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賓)。

1.開頭三句,作者描寫雨後開闊的遠景,用語十分傳神。請從「凈」「染」中任選一詞,作簡要賞析。(2分)

2.上闋詞人是怎樣從主觀上極寫月色之美和自得其樂的騷人雅興的,請作簡要賞析。(4分)

3.下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凈」:化靜為動(以動寫靜),生動地寫出了雨水使天空澄清的動態感。

「染」:化靜為動(以動寫靜),生動地寫出了經雨水洗刷的青山鮮活的生命力。

2.三個問句,一個反問,一個設問,一個一般疑問,整齊中富於變化,表達十分靈動;運用想像、比喻(聯想)等手法,讓嫦娥從寂寞清冷的月宮中走出來,舊典翻新,想像奇特。(每點2分)

3.抒發了作者身處逆境樂觀、曠達、豪邁的情懷。(「身處逆境」「樂觀」「曠達」「豪邁」各1分)

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①

黃庭堅

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②?戲馬台南追兩謝③,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

【注】①此詞為作者在黔州貶所的作品,宋時是邊遠險阻的處所。②華顛謂白首也。③晉時劉裕北征至徐州彭城,九月九日會將佐群僚於戲馬台,賦詩而樂。當時著名詩人謝瞻、謝靈運各賦詩一首。

1.後人在評價這首詞時認為詞的上片首二句讀來比使用「人鮓瓮中危萬死(「人鮓瓮」,長江險灘之一)」的說法來得蘊藉耐味,請對這兩句加以賞析。(5分)

2.全詞結構呈現出一抑三揚的特點,請結合全詞鑒賞。並說說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參考答案

1.上片首二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天氣和居住環境。(1分)「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形象新穎地寫出秋雨連綿不絕、人不堪其苦的情景,突出了黔州貶所環境之險惡。(2分)聯繫「萬里」二字,暗含作者去國懷鄉,身世浮沉的凄涼之情。(2分)這比使用「人鮓瓮中危萬死」的誇張說法來得蘊藉耐味。

2.詞的首二句寫出了貶謫之所環境的惡劣,生活的困苦,前兩句起調低沉,起篇為抑;後三句緊跟重陽佳節天氣放晴,縱酒豪飲,有意外之喜與豪放之情,此為一揚;下片借老翁頭上插花不入俗眼的舉止,寫出自己不服老的氣概,這比前寫縱飲更進一層,詞情再揚,此為二揚;最後三句自己還要騎馬射箭,吟詩填詞,其氣概直追古時的風流人物,更將豪邁氣概表現到極致,此為三揚。(4分,每點1分)全詞結構一抑三揚,筆力豪邁,抒發了作者雖被貶黔州、身居惡劣環境,卻窮且益堅、老當益壯,不屈於命運的擺布的樂觀精神和博大胸懷。(2分)

5.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虞美人·宜州①見梅作

黃庭堅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②。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③。

玉台④弄粉⑤花應妒,飄到眉心住⑥。平生個裡願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⑦。

【注】此詞為黃庭堅被貶至地處西南的邊地宜州後所作。②《太平御覽.時序部》:「宋武帝女壽陽公主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齣花,拂之不去。」

①宜州:今廣西宜山縣一帶。

②梅破知春近:梅花綻破花蕾開放,預示著春天的來臨。

③開遍向陽枝:南枝由於向著太陽,故先開放。

④「玉台」二句:玉台,傳說中天神的居處,也指朝廷的宮室。

⑤弄粉:把梅花的開放比作天宮「弄粉」。

⑥飄到眉心住: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於含章殿下。梅花落於公主額上,成五齣花,拂之不去。詞中意謂由於群花的妒忌,梅花無地可立,只好移到美人的眉心停住,古代婦女化妝時常在眉心點梅花砂痣。

⑦「平生個裡願杯深」兩句:年輕時遇到良辰美景,總是盡興喝酒,可是經十年貶謫之後,再也沒有這種興緻了。個裡,個中、此中。去國,離開朝廷。

1.這首詞寫梅花很有層次,請結合上闋簡要分析。(3分)

2.請簡析下闋「玉台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兩句所運用的表達技巧。(3分)

參考答案

1.作者先邊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著寫夜晚微風中傳來梅花幽香,最後寫早晨梅花開滿枝頭。由「梅破」到「梅香」再到「開遍」,作者很有層次地描寫了梅花。(意思對即可給分,「梅破」「梅香」「開遍」各1分)

2.展開想像,化用壽陽公主的典故以擬人手法表現梅的姿容(意思對即可給分,「想像」「用典」「擬人」。)

參考譯文

在宜州看到梅花開放,知道春天即將來臨。夜盡時,遲遲聞不到梅花的香味,以為梅花還沒有開放;早晨起來,才發現在面南的枝條上已開滿了梅花,真是沒有想到。女子在鏡台前化妝,引起了梅花的羨妒,就飄落在她的眉心上。要在平常見到這種景象,便希望暢懷酣飲;現在就不同了,自從被貶離開汴京,十年來,那種青年人的情懷、興緻已經不存在了。

6.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清平樂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前人在評論這首此時認為,本詞運用了「曲筆」,牽人情思,你同意這一說法嗎?為什麼?

參考答案

同意。因為曲筆,指的就是不拘泥於真實情況的寫法。這首詞巧妙地運用了這種曲筆,可謂是一波三折。春逝去,人寂寞,希望有人知道春之去處,繼而喚它回來同住,詞人以此奇想,表達對春的眷戀,這可稱為一折。無人能告知「春去處」,也就無法喚回,只好去問與春同來同行的黃鸝了,這可稱為第二折。可黃鸝「百囀無人能解」,缺「因風飛過薔薇」,這是第三折。詩人就是這樣曲曲折折,層層深入地把自己對春之留戀眷戀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7.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秋思寄子由

黃庭堅

黃落山川知晚秋,小蟲催女獻功裘。

老松閱世卧雲壑,挽著滄江無萬牛。

【注】①元豐四年(1081),詩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令,很不得意。這時蘇子由(蘇轍)被貶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為監鹽酒稅,兩人相距不遠。詩人因秋而思,觸景生情,有慰勉蘇子由之意。】②小蟲:蟋蟀。③「挽著滄江無萬牛」化用杜甫《古柏行》詩句「大廈如傾要梁棟,萬牛回首丘山重」,意為大廈如若傾倒要有梁棟支撐,古柏重如丘山萬牛也難拉動。

1.請從景與情的角度簡要分析詩歌前兩句。(4分)

2.「老松閱世卧雲壑,挽著滄江無萬牛」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4分)

3.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傳神,說說這樣寫的好處。(4分)

4.在黃庭堅的詩中經常出現「歲寒三友」的形象,結合全詩,賞析本詩中「老松」的形象。(4分)

5.全詩雖只短短四句,卻蘊涵著相當豐富的情感。請簡要分析。(5分)

6.詩的後兩句主要運用了什麼表達技巧?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這兩句借景抒情,借描寫晚秋自然景物的凋落與蟋蟀催促婦女織布趕製裘衣,表現了詩人感嘆時光流逝、才華難展、落魄無依的鬱悶心境。(答「烘托」亦可)

2.為老松飽嘗人間世態,高卧雲壑,只有滄江挽纖的上萬頭牛才能把它拖走,既寄託了詩人拒絕與惡濁的社會現實同流合污的孤傲之情,也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慰勉之意。

3.「催」有「催促」之意,運用擬人的手法(1分)寫出晚秋天涼,促織鳴聲四起,催促婦女織布,趕製裘衣。(1分)今又到了晚秋的季節,光陰徒催人老,(1分)詩人藉此表達自己當年也曾想要干一番事業而至今落魄,一事無成的鬱悶心境(1分)4.在草木凋零、小蟲鳴叫的晚秋時節,唯有一棵老松安卧雲壑,冷眼靜觀,只

有滄江挽纖的萬牛才能把老松拉走。(2分)老松正是看透炎涼世態、不與世俗合污、毅志堅定的詩人形象的象徵。(2分)

5.這首詩抒發了作者落魄無依的鬱悶感受(1分),仕途坎坷多難、功名未遂的感慨(2分),強烈地表達了與惡濁的社會現實格格不入的孤傲之情(1分),也有慰勉蘇子由(蘇轍)之意(1分)。(本小題5分。意思對即可給分。)

6.這兩句運用了比喻、誇張的修辭手法(2分),把自己比做高卧雲壑的老松,還語帶誇張地說只有滄江挽纖的萬牛才能把老松拖走(2分),生動形象、瘦硬蘊藉的語言有力地表達了詩人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2分)。(本小題6分。修辭手法答出比喻即可得2分。其他經得起推敲、合乎情理的賞析亦給相應分。)

8.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題樊侯廟①

黃庭堅

門掩虛堂陰窈窈,風搖枯竹冷蕭蕭。

丘虛余意誰相問,豐沛英魂我欲招。

野老無知惟卜歲,神巫何事苦吹簫。

人歸里社黃雲暮,只有哀蟬伴寂寥。

【注】樊侯,即樊噲,從劉邦起事,戰功顯赫,封舞陽侯。

1.請賞析本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4分)

2.詩歌寫樊侯廟,表達了哪些情感?(3分)

參考答案:

1.詩歌以虛堂、冷風、枯竹、丘虛、黃雲、哀蟬等意象,渲染了一種暗淡、冷寂、凄清的氛圍,營造了一種感傷、凄涼的意境。[4分。意象2分,氛圍1分,意境1分。]

2.①對樊噲英雄業績的讚美;②對英雄功業被遺忘的感嘆;③對世事滄桑的無奈與感傷。[3分。1點1分。]

9.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登快閣

黃庭堅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注】①快閣:在今江西省泰和縣,作者寫此詩時做泰和縣知縣。②痴兒:指作者自己。

③朱弦:琴的代稱。④佳人:知心朋友。

1.詩的頷聯描繪出一幅什麼樣的畫面?請簡要分析。(5分)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多方面的感情,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3.請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3分)

4.請簡要分析尾聯的思想內涵。(3分)

5.有人說這首詩的意旨落腳在「歸」字上,請結合全詩談談哪些地方體現了一個「歸」字。(3分)

6.請說說此詩頷聯和杜甫《登高》詩中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在寫景上的異同點。(3分)

7.黃庭堅為宋代江西詩派開山之祖。江西詩派以杜詩為宗,處處追摹。本詩的頷聯與杜甫《登高》的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都寫到了「落木」、「江」這樣相同的景物,但表達的意境卻不盡相同。試分析其異同。(4分)

8.這首詩的頸聯兩句都是用典的寫法。「朱弦已為佳人絕」用了「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的典故,請說出下半句「青眼聊因美酒橫」用了什麼典故?作者又藉此表達了怎樣的情懷?(3分)

9.律詩的首尾講究回護照應,試分析這首詩的首聯和尾聯是如何照應的。(3分)

參考答案:

1.(5分)頷聯描繪了一幅意境開闊、空曠遼遠,景象蒼茫、明凈的暮秋景色圖。(2分)深秋時節,遠遠近近無數的山脈,落葉飄零,萬木蕭疏,天空顯得特別高遠廣闊;朗朗明月籠罩著清澈的江水,江水映著月光,如同一道白練,皎潔明凈。(3分)(意合即可)

2.(6分)這首詩表達的感情包括:①對公事(官場生活)的厭倦;②對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熱愛;③因世無知己(缺少知音)、懷才不遇而借酒澆愁的苦悶和感慨;④還有辭官還鄉、回歸自然過那種自由自在生活的願望的流露。(答出其中任意三點即可)

3.①本聯寫了登高所見秋景:千山重疊,無邊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或:遠望群山,落木蕭蕭。天空開闊明朗,眺望江水,澄凈江面上的月色皎潔明凈);②寫出了秋景高遠壯闊的特點(或:營造了一種空明闊大的意境);③表現了詩人輕鬆明快的心情(或:表現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悅)。(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4.①這兩句表達了詩人歸隱江湖的志趣,②暗示了詩人願告別爾虞我詐現實社會、追求逍遙自在理想生活的心靈世界。(答出一點,2分;答出兩點,3分。意思對即可。

5.①自稱「痴兒」,稱處理官事為「了卻」,表明詩人厭煩官場事務;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歡欣賞自然風物;③「已」、「聊」表明世無知音,自己已無意仕途;④「弄長笛」、「與白鷗盟」指詩人遠離世俗,過悠閑忘我與世無爭的生活。這些地方都體現了一個「歸」字。(任寫3點記滿分)

6.都是寫登高所見秋景,都寫到山、樹、江水,但黃詩還寫到夜月,寫江水的著眼點不同。杜詩著眼於江水奔流之態,黃詩著眼於江水的明凈;兩聯詩都寫出了秋景的高遠壯闊的特點,但杜詩多了一份沉鬱悲涼。黃詩更顯輕鬆明快。

7.都表現了景物的遼遠和闊大的特點,意境開闊;(1分)但與杜詩的沉鬱頓挫、慷慨悲壯的意境(1分)不同的是,黃詩通過遼遠闊大、空明澄澈的景物表現出一種如釋重負,放達不羈的胸襟。(2分)

8.阮籍,(1分)善為青白眼。(1分)作者藉此表達了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脫和孤傲的情懷。(1分)

9.「萬里歸船」既照應了登上快閣所見的澄江實景,又寫出了作者心中對歸隱而去的冀望;「此心吾與白鷗盟」表達的對人生忘機的超然和洒脫,又很好地詮釋了「痴兒了卻公家事」從煩瑣的案牘中解脫出來的歡快之情。

參考譯文

我這個獃子辦完公事,登上了江西省太和縣的快閣,在這雨後晚晴的餘輝里,倚欄遠眺。遠望無數秋山,所有山上的樹葉都已落盡了,浩瀚的天空此時顯得更加遼遠闊大,一道澄凈如玉的贛江水在快閣亭下淙淙流過,一彎新月,映照在江水中,顯得更加清朗澄澈。由於知心朋友不在,我弄斷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彈奏,只有見到清樽美酒,眼睛裡才流露出喜悅的光輝,象阮籍那樣與美酒做伴,聊以解憂了。什麼時候才能坐在船上,吹弄著悠揚的長笛,回到那遙遠的故鄉?我的這種心情,只能與江上的白鷗去傾訴呵!

10.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池口風雨留三日

黃庭堅

孤城三日風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遠山長雙屬玉①,身閑心苦一舂鋤②。

翁從旁舍來收網,我適臨淵不羨魚。

俯仰之間已陳跡,莫③窗歸子讀殘書。

【注】①雙屬玉:詩中指遠山像屬玉鳥。屬玉鳥: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②舂鋤:指白鷺。③莫:通「暮」。

1.這首詩的首聯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圖景?(3分) 。

2.反用典故或成語,古人稱為「翻案法」。詩人楊萬里說:「翻盡古人公案,最為妙法。」請結合本詩頸聯或尾聯賞析翻案法在詩中的妙處。(5分)

3.下列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詩首聯描繪一座孤城在風雨中已經三日,市井之中的人家只能以菜蔬度日。

B.「水遠」二句寫詩人放眼四顧看見的景象,暗示作者貌似平靜內心卻充滿矛盾。

C.頸聯寫漁翁從屋舍來水邊收拾漁網,恰巧在此的詩人卻因滿懷心事無意觀看。

D.「俯仰」二句寫出詩人心志:既然世事變化無常,還不如到書中去尋找樂趣。

4.在詩文中反用典故成語,將常見的典故成語翻出新意,古人稱為「翻案法」。宋代詩人楊萬里曾說:「翻盡古人公案,最為妙法。」請結合具體詩句,分析作者在本詩中是如何運用「翻案法」的。(4分)

參考答案

1.首聯從扣題入手,描繪出一幅孤城風雨圖:長江邊上,孤城一座,風吹雨打,已經三日。小市人家只能以菜蔬度日。

2.頸聯詩人由網聯想到魚,於是反用「臨淵羨魚,不如遇而結網」的成語,表達了不求仕進、自甘淡泊的心境。這一結語不能不說是一種巧思。此聯將平常的成語翻出新意、顯示出詩人超出流俗的胸襟。尾聯化用王羲之《蘭亭集序》的成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但王羲之的本意是感嘆人生的短暫,不覺悲從中來。而黃庭堅卻反其意用之:世事瞬息萬變,面對無常的人生,還是退出爭名逐利之場,到書中去尋找樂處吧。(頸聯或尾聯只要答出一聯且扣緊題意、言之成理即可)

3.C。

4.漁翁剛從屋舍來水邊收網,這一極偶然的景象卻觸動了詩人對世事的感慨。他由網而聯想到魚,於是反用「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成語(《漢書·董仲舒傳》),這個成語本來比喻只有願望,不去實幹,就無濟於事。作者反用其意,表達了不求仕進、自甘淡泊的心境。黃庭堅此聯從生活瑣事中激發聯想,於尋常事物中獲得妙悟。

11.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次韻梨花

黃庭堅

桃花人面各相紅,不及天然玉作容。

總向風塵塵莫染,輕輕籠月倚牆東。

【注】玉作容:形容梨花潔白如玉。籠月:被月光籠照。

1.這首詩表面讚美了梨花的,實則讚美梨花的品質。

2.詩的第一句是崔護詩「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活用。把「人面桃花」改為「桃花人面」,作者這樣改有什麼好處?

參考答案

1.潔白不被風塵所染的高尚純潔

2.崔護的詩,把「人面」放在前,是用桃花襯托姑娘的美麗。這裡把「桃花」放在前面,是突出桃花的紅艷。從而反襯出了梨花的雪白。

1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寄黃幾復①

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蘄③三折肱④。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詩作於神宗元豐八年,其時詩人監德州(今屬山東)德平鎮。黃幾復:詩人少時好友,時為廣州四會縣令。②四立壁:家徒四壁之意。③蘄:同「祈」,祈求。④三折肱:古有三折肱而為良醫的說法。詩中意思指黃幾復善治國。

1.本詩頷聯被稱為「奇語」,請從它使用的藝術手法中選擇一種簡要賞析。(5分)

2.詩歌最後兩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3. 請結合詩歌的後四句,簡要概括黃幾復的形象特點。(3分)

4.請賞析「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的主要表現手法及思想情感。(4分)

5.本詩的第二聯最為後人所稱道,試從表現手法上簡要賞析。(4分)

6.詩歌最後兩聯從哪幾個方面寫黃幾復的品德和才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7.第二聯採用了什麼手法?是怎樣具體運用的?請簡要分析。(4分)

8.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感情?請簡要回答。(4分)

參考答案

1.①意象密集(意象並列)的手法,巧用六個意象排列出十年間的情景。(1分)②這兩句詩,上句追憶京城相聚之樂,下句抒寫別後相思之深。不用動詞,用「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6個意象,寫出了十年前兩人相會於良辰美景的歡樂和十年來各自飄泊江湖,每逢夜雨,獨對孤燈,互相思念,深宵不寐的凄苦。(3分)③有限的字數構成了豐富的畫面,跨越時空,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想像空間,展現了耐人尋味的藝術韻味。(1分)

或:①使用了對比的手法。(1分)②這兩句詩,上句追憶京城相聚之樂,下句抒寫別後相思之深。「桃李春風」與「江湖夜雨」,這是「樂」與「哀」的對照;「一杯酒」與「十年燈」,這是「一」與「多」的對照。「桃李春風」而共飲「一杯酒」,歡會極其短促。「江湖夜雨」而各對「十年燈」,飄泊極其漫長。(3分)③「桃李春風一杯酒」的明媚歡快與「江湖夜雨十年燈」的凄涼孤獨對比,凸顯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

2.讚揚了黃幾復的廉潔能幹,也表達了對友人處境的不平和擔憂之情。(2分)②「持家四立壁」,作為一縣之長,家中卻徒立四堵牆壁,表現他清正廉潔。「不蘄三折肱」喻指他善「治國」。可惜這樣一個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到白頭的能幹人卻只能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聽猿猴攀藤的哀鳴,得不到重用,只能在邊遠地區作一個小縣令。(4分)

3.黃幾復為官清廉、有傑出的政治才幹卻不得志、好學不倦。(作為縣令,卻家徒四壁,見其清廉;「三折肱」說明他有傑出的政治才能,卻屈居蠻荒之地,見其不得志;「讀書頭已白」見其好學不倦。每點1分。)

4.運用對比(1分):上句追憶好友相聚之樂,「桃李」芳華、「春風」和暖,對酒暢飲;下句抒寫別後的艱辛孤寂,朋友各自流轉漂泊,「夜雨」之下、孤「燈」之旁,盡顯凄涼(1分)。抒寫了自己的寂寞凄涼以及對友人的思念之情。(2分)(或:名詞意象的組合、烘托等手法,能結合詩句分析亦可。)

5.①巧用六個名詞排列出十年間的情景,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想像空間。②寓情於景,「桃李春風」「江湖夜雨」等平常之景寄寓作者的濃濃深情。③「桃李春風一杯酒」的明媚歡快與「江湖夜雨十年燈」的凄涼孤獨對比,凸顯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答出兩點即可)

6.三個方面:為官清廉,富有政治才幹,好學不倦。(2分)情感:讚揚了黃幾復廉潔幹練,也表達了對友人處境的不平和擔憂之情。(2分)

7.對比。十年前與十年後形成時間上的對比;桃李春風中與江湖雨夜中形成環境上的對比;相聚飲酒與孤坐燈下形成行為上的對比;相聚的快樂與離別的孤獨形成情感上的對比。說明:學生沒有答出「對比」,但在分析中含著對比的意思也要給分,如「過去相聚的歡樂,與現在離別的痛苦」。

8.與友人相距遙遠,無法互通音信的傷感與無奈之情;與友人分別日久而產生的思念之情;對友人家境貧寒,但依然保持正直廉潔品格的讚美之情;對友人年老體衰、處於惡劣環境中的挂念與同情。

參考譯文

我住在北方海濱,而你住在南方海濱,欲托鴻雁傳書,它卻飛不過衡陽。當年春風下觀賞桃李共飲美酒,江湖落魄,一別已是十年,常對著孤燈聽著秋雨思念著你。你支撐生計也只有四堵空牆,艱難至此。古人三折肱後便成良醫,我卻但願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如今頭髮已白了罷,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猿猴哀鳴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13.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次元明韻寄子由①

黃庭堅

半世交親隨逝水,幾人圖畫入凌煙?

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銅章行問道,定知石友許忘年。

脊令各有思歸恨,日月相催雪滿顛。

【注】①元明:黃庭堅之兄黃大臨的字。子由:蘇軾之弟蘇轍的字。②凌煙:閣名,在唐代長安太極宮內。③古代居官時,將印帶佩在腰上(漢代規定縣令是銅章墨綬);④石友:交誼堅貞如石的朋友,指子由。⑤脊令,水鳥名,首尾動搖相應。

1.本詩頷聯二句對仗精工,寓情於景,請對此作簡要分析。(4分)

2.作者的情感高潮集中在尾聯,結合全詩,說說你對尾聯的理解並簡要分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①此聯中,春風春雨對江北江南,花對水,經眼對柏天,意思分明。(2分)②這兩句寫春景,具體描寫花開,江漲之景,花開江漲,而懷遠之情見於官外,因以寄託其離別相思之情。(2分)

2.①此句說,你我皆有兄弟之恩,欲歸國不得,只得聽任時光流逝,催生白髮而已。(2分)②詩人意在表明,子由懷念蘇軾,也如自己懷念元明,彼此都不能同家國時常相見恨晚,其「思歸恨」之情深沉而熾烈。(2分)

1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鷓鴣天

黃庭堅

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注】黃庭堅於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貶涪州,後移戒州(令四川宜賓)安置,在蜀地流徒五年余。這首詞做於戎州。這首《鷓鴣天》,就是戎州安置時答蜀士史應之之作。

1.詞中刻畫的主人公是怎樣的形象?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5分)

2.這首詞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6分)

3.試根據詩歌內容分析詩人形象和詩歌主題。

參考答案

1.這是一個狂放不羈,挑戰世俗的謫人形象,也是那個時代不協於俗而懷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形象(2分)。他縱情飲酒,借酒消愁,在風雨中吹笛,醉酒後頭簪花朵,反戴帽子,聽歌觀舞,滿頭白髮卻插滿黃花,這些舉動足見其狂放不羈和對世俗的傲視與挑戰。(3分)

2.(1)抒發了作者心中鬱結的憤懣與不平,對現實政治迫害的不滿、調侃和抗爭(2分);(2)運用人物的動作細節描寫,刻畫出一個放浪不羈的形象,從而襯托內心的抑鬱不平。如「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黃花白髮相牽挽」(2分);(3)直抒胸臆,如「人生莫放酒杯乾」「付與時人冷眼看」等(2分)

3.詩人是一個狂士形象。他在酒中尋樂、在雨中吹笛,酒醉簪花倒帶帽,以自樂自娛、放浪形骸、侮世慢俗的方式來發泄心中鬱結的憤懣與不平,主人公曠達的外表後,隱藏著無盡的辛酸與傷痛。(3分)詩中著意寫詩人酒後的浪漫舉動和醉中狂態,抒發了作者在坎坷的仕途中的苦悶和激憤。最後一句「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菊花傲霜而開,常用以比喻人老而彌堅,故有黃花晚節之稱。這裡說的白髮人牽挽著黃花,明顯地表示自己要有御霜之志,決不同流合污,而且特意要表現給世俗之人看。這自然是對世俗的侮慢,表現出對黑暗、污濁的社會現實的反抗。(4分)

15.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題竹石牧牛(並引)

黃庭堅

子瞻畫叢竹怪石,伯時①增前坡牧兒騎牛,甚有意態,戲詠。

野次②小崢嶸,幽篁相倚綠。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

牛礪角猶可,牛斗殘我竹。

【注】①伯時:宋著名畫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④觳觫:指牛。

1.下列四個選項,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詩是一首題畫詩,是黃庭堅為蘇軾、李公麟合作的竹石牧牛圖題詠,但不限於畫面意象情趣的渲染,而是借題發揮,蘊含深刻的哲理,在題畫詩中別具一格。

B.詩人對詠寫物像的外形特徵作細緻的描摹,用詞精當。如「崢嶸」寫出了怪石的嶙峋特立,「幽」寫出了竹子的氣韻。

C.詩中描寫的物象彼此間有著精妙的聯繫,如石與竹之間著一「倚」字,不僅寫出它們的相鄰相靠,還反映出一種親密無間的情趣。牧童與老牛間著一「御」字,牧童逍遙徜徉的意態,亦恍然如見。

D.本詩為「戲詠」,作者是以一種調侃輕鬆的心態描摹這幅畫,然而全詩在構思上卻很有曲致,蘊含深意,語言清新明麗。

2.這首詩前、後四句分別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5分)

3.這首詩可分為幾個層次?它們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4.你認為這幅「竹石牧牛」圖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麼?有人認為作者在詩中「厚於竹而薄於石」,你對此有什麼看法,請說明。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

1.C(3分)

2.(5分)答:分為兩個層次。前四句為第一層次,分別寫了石、竹、牧童、老牛四個物象,構成一副完整的畫面,傳達寧靜和諧的田園生活氣息;後四句為第二層次,寫了作者由畫中的內容而生髮出的感想。(3分)感情:對畫的喜愛讚美。對畫所描述的田園生活的嚮往喜愛。對磨損石頭和傷殘竹子破壞自然美的痛心。寧靜的田園風光與煩囂的官場角逐,構成鮮明的對比,寄寓自己對現實政治的觀感。

3.示例一:分為兩個層次。前四句為第一層次,分別寫了石、竹、牧童、老牛四個物象,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後四句為第二層次,寫了作者由畫中的內容而生髮出的感想。示例二:可分三層。第一層,寫景,寫郊野美麗可愛的景色。第二層,敘事,寫牧童手執鞭子,騎著老黃牛。第三層,議論,抒發感想,寫作者對這幅畫的感受。

4.第一問:一種自然平和的田園生活。第二問:示例: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實際上作者對石與竹同樣憐愛;因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著一種田園生活,無論是牛角礪石還是牛斗殘竹,都是作者不願意見到的。如答成「作者認為竹、石的寓意是一種堅韌的品格,高尚的節操,作者對竹、石的憐愛表現出他對品節的珍視」也可以。(此題無固定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推薦閱讀:

〖詩詞鑒賞〗唐代詩詞賞析:《李白篇》144首<1-20>
周邦彥《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鑒賞
中華詩詞鑒賞(春、夏、秋、冬、山、水、日、月)
語文教學:古典詩詞鑒賞《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
名太刀鑒賞,滴血封喉,月山刀(貞利)

TAG:詩詞 | 鑒賞 | 黃庭堅 | 詩詞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