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學】特定穴的應用
五輸穴是十二經脈分布在肘、膝關節以下的井、滎、輸、經、合穴的總稱。共60個。其分布規律是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按井、滎、輸、經、合穴的順序)。
五輸穴的最早記載見於《靈樞·九針十二原》:「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
五行屬性:陰井木,陽井金。
1.主治作用
《難經·六十八難》:「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滎俞治外經,合治內腑。」
2.臨床應用
主要是子母補瀉取穴法。
(1)本經子母補瀉取穴法:肺經實證(金)——瀉其子(水)——陰經井穴為木,合穴為水,故取肺經合穴尺澤。
(2)他經子母補瀉取穴法:肺經實證(金)——瀉其子經的屬於水的子穴——子經為腎經,子穴為腎經的合穴即陰谷。
俞募穴的內容與應用1.俞穴
是臟腑經氣輸注於背腰部的腧穴,又稱「背俞穴」。它們均排列於膀胱經的第一側線上,共計12個。
2.募穴
是臟腑經氣匯聚於胸腹部的腧穴,又稱「腹募穴」。
俞為陽,是陰病行陽的重要場所;募為陰,是陽病行陰的重要場所。
3.應用
(1)臨床通過觀察、觸及俞募穴處的異常變化來診斷疾病。
(2)利用針刺、艾灸作用於俞募穴來治療相應臟腑疾病,常俞募配伍應用(前後配穴法)。
(3)俞募穴單獨應用還可治療與臟腑相聯屬的組織器官所發生的病證,如肝俞治目疾。
原絡穴的內容與應用原穴:「原」本源、原氣之意,原穴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經脈在四肢各有一個原穴,故曰「十二原」。
絡穴:絡脈從經脈分出的部位各有一個腧穴叫絡穴。
原絡配穴法(主客原絡配穴法):屬表裡配穴法的一種,指本經原穴與其相表裡經的絡穴相互配合應用的一種配穴方法。如肺經先病,取其原穴「太淵」,稱為主;大腸經後病,取其絡穴「偏歷」,稱為客。
八脈交會穴的內容與應用八脈交會穴指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之氣相交會的八個腧穴。
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絡亦通。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
應用:主治奇經病證。按一定原則配伍,可以治療兩脈相合部位的病證。
八會穴的內容與應用八會穴指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的精氣聚會的八個腧穴。
臟會——章門;腑會——中脘;氣會——膻中;血會——膈俞;筋會——陽陵泉;脈會——太淵;骨會——大杼;髓會——絕骨(懸鐘)。
應用:用於治療相應的臟腑組織病證,治療某些熱病。
郄穴的內容與應用「郄」,空隙,是各經經氣深聚的部位。
十二經脈及陰陽蹺、維脈各1個,共計16個,多分布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
應用:陰經郄穴多治血證,陽經郄穴多治急性痛證。與八會穴配合應用,稱「郄會配穴」,如肺病咳血,取孔最與膈俞。
下合穴的內容與應用下合穴指手足三陽六腑之氣下合於足三陽經的六個腧穴。
胃——足三里;大腸——上巨虛;小腸——下巨虛(足陽明);膽——陽陵泉(足少陽);膀胱——委中;三焦——委陽(足太陽)。
應用:合治內腑。
交會穴的內容與應用交會穴指兩經或兩經以上的經脈相交或會合處的腧穴。
內容:《針灸甲乙經》。
應用:具有治療本經和交會經病證的作用,如三陰交穴。
推薦閱讀:
※針灸素難要旨
※【針海拾遺】針灸入門選穴之病因選穴
※中醫針灸穴位歌訣大全
※頸椎病概述及治療介紹
※針灸治療——糖尿病
TAG: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