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會改變對敘利亞問題的態度嗎?
最近,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3日關於敘利亞問題的一番表態引起了輿論的關注。他說,莫斯科「尊重阿盟作出的決定」,準備與阿盟合作尋求和平解決敘利亞危機。CNN評論說,俄羅斯可能正在改變支持巴沙爾的立場。「中東在線」等阿拉伯媒體分析認為,俄羅斯已經為其此前投了否決票感到後悔,對於阿盟的新建議,俄羅斯將會改變立場,支持阿盟有關向敘利亞派遣軍隊的建議。
拉夫羅夫的即時回應體現了俄羅斯外交的反應敏捷,也反映了俄羅斯對局勢進程及應對思路的瞭然於胸。這個表態是建立在俄羅斯對「出兵維和」有自身理解和國際法依據的前提下的。拉夫羅夫表示,派兵進駐敘利亞維和的前提條件應該是「敘利亞方面同意並且交戰雙方停火」。這看起來是尊重阿盟的決定,實質還是堅持了自己的立場。因為,和平解決敘利亞問題,最關鍵的一步應該是雙方停火,在這個問題上阿薩德政府實質並不掌握主動。作為強勢和相對有紀律的一方,政府軍實現立即停火是很容易辦到的。但讓組織鬆散,外部勢力影響複雜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立即停火卻有很大的難度。俄羅斯與其說是順應了阿盟決議,莫若說是在鞏固和平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希望,又將棘手的問題踢回給了對敘利亞局勢過於熱心的其它勢力。隨後,俄羅斯副外長、總統中東問題特別代表米波格丹諾夫發表聲明說,俄外交部不排除俄軍參與聯合國在敘利亞維和任務的可能。顯然,俄主動提到俄軍參與聯合國維和任務問題也有對美盟勢力不放心的考慮。俄軍確保參與維和對一味支持敘反對派的勢力無疑是一種牽制。一些外媒突出了俄羅斯表態的變化因素實際有故意曲解和分化「挺敘」勢力的嫌疑。
就目前情況看,正處回升期的俄羅斯不會輕易放棄曾經做過的戰略努力和樹立聲望的機會,在和平解決敘利亞問題上尋找和凝聚共識是最妥帖的方式。這個表態應該是對中印等的立場有過客觀分析甚至溝通下的反應。另外,它應該能看出阿盟以至歐洲的表面態度還不能完全反應各自的真實願望。就如附文分析海合和土耳其,敘利亞有根本性的變化實際就等於擴大了同伊朗的矛盾,而且拉近了對以色列曾經的遠憂;對以色列來說,敘利亞利比亞化未必就是機會,敘利亞社會出現大動蕩,也會直接和間接衝擊目前有利於自己的巴以平衡。即使對美國來說,雖然有太多利於自己的一面,但轉化成實際的戰略利益難度還很大。所以說,這場大扯動對雙方來說基本上是旗鼓相當的。當然俄中還需做出更大努力,有信心有耐心有協作有包容地為國際秩序帶來一些「新」東西。
附文是對上一篇博文的修改也增加了分析的深度。
敘利亞局勢難有根本性改變
最近有報道說,西方已啟動針對敘問題的「B方案」,英國和卡達的特種兵已潛入敘利亞,而伊朗已經抽調1.5萬名精兵進駐敘利亞的一些關鍵省份,幫助敘利亞平息騷亂。果如此言,美同伊朗「捆縛與反捆縛」已經進入非常危險的境地。試析如下:
影響敘利亞以至伊朗走勢的主要因素中,美盟因素當然是決定性力量。但是,美國諸盟是否有為美全球戰略鋪路的決心還很難說。如土耳其與沙特的因素,兩國作為伊朗的地緣對手和宗教宿敵,抑制伊朗的上升勢頭符合各自的利益。但逼迫伊朗退出敘利亞,兩國將直面以色列的威脅。尤其是一貫以溫和著稱的沙特等海合國家,將不得不在北面對峙伊朗,西面疲於以巴問題,這些阿拉伯富裕國家是否做好了改變生活習慣的準備呢?海合諸國在安全上儘管形成了集體機制,但整體看卻是中近東五強中最弱的,對美國存在的依賴也非常大,美國是否做好了一鼓作氣擊潰伊朗的準備呢?
敘利亞問題海合、土耳其、歐洲的英法意等表現出的態度看,美徹底解決伊朗的可能性增大了不少。但可以看到,沒有諸盟的鼎立支持,美國所做的戰爭準備以及對這場戰爭有意付出的代價還是遠遠不夠的。土耳其也是一個跟伊朗相似,具備大國潛質的戰略國家,自然也會明白兩國未來的唇齒關係。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同美國存在共識,對潛在的美伊對決卻依然持審慎態度。近年來,隨著各自綜合勢力的提高,土耳其反而密切了同伊朗的外交關係,在如應對庫爾德人問題上甚至有一定的默契。伊朗藉助歐佩克等平台密切同沙特關係的渠道也並未堵塞。歐洲的主要國家中除了英國,其它實際都對持久大戰抱恐懼態度。
伊敘處於絕對的弱勢,但也只是基於紙上談兵和國際政治表象的層面。俄羅斯是伊敘最強的外援,已經緩過勁來的俄羅斯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戰略利益和實在利益。其次,敘利亞政府軍對反對派武裝依然保持著比較懸殊的優勢。敘利亞身處中東三大傳統文明博弈的最前沿,戰略區位對大國博弈、地區博弈也有著利比亞無法比擬的影響,軍事蘊積也遠超利比亞。這意味著美盟近期採用利比亞式的「禁飛行動「可能性非常小,派出特戰部隊已經基本否定了這種可能性。但我們看到敘利亞國土不像利比亞那麼寬闊,聚居區不像利比亞那樣狹長,多國力量若鼎力幫助敘反對派建立一個類似班加西那樣的據點非常困難。伊朗在西出到敘利亞的線路上已經有多年經營的基礎,敘利亞問題激化,牽連的絕對不會是有限區域,很難保證是有限規模。
伊敘的犄角之勢和呼應關係是兩國立足的根本。這種關係不僅能相互牽制地區勢力,還可以藉助整體的影響牽制全球。伊朗警告世界,油價有可能突破150便說明問題。儘管有評論認為,伊朗是說大話,但它堅守自己的戰略底線,決心對抗到底的話,一切皆有可能。伊朗即使退出敘利亞,正面同沙特等海合國家的對峙也會愈發緊張。面對大兵壓境也不會無所作為,伊朗的特種作戰能力實際也不弱,看其周邊各國的宗教結構,它有進行特種作戰對抗的很多便利。既伊朗的影響不會僅限于波斯灣,兩伊戰爭和美伊戰爭的教訓使它選擇了相對積極的戰略,也可以說其戰略選擇有綁架世界之嫌。
伊敘決心拖延下去的意圖非常明顯,它們實質賭的是世界經濟對能源動蕩的承受能力。美國卻正希望借伊敘問題鞏固全球領袖的地位,鞏固在意識形態暗戰中取得的成果。這樣的情況貌似削弱的是俄羅斯的戰略利益,但實質卻意味著中印傳統能源供應多來源的戰略嘗試受致命打擊,曠日持久,對歐日等經濟體也會有不良的影響。因而,阿薩德挺過難關的可能性依然很大,為35%;敘利亞「埃及化或葉門化」的可能性55%;敘反對派優勢掌控敘利亞或「利比亞化」的可能性不會超過15%。即使阿薩德下台,伊朗全面退縮,雙方實力的轉化也不會像在利比亞那樣順利。伊敘的有限讓步或成為這場大扯動的轉折。
建議:客觀對待世界發出的聲音,積極對待目前輿論上的極端不利。沒有一個穩定的性格和品格是外交大忌。伊敘問題也是中國向世界展示自己基本文化理念和外交觀的最好機會。中國在積極斡旋的同時應有同美等在在聯大辯論的勇氣。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6324446.html
推薦閱讀:
※別讓「我要是」害了自己
※科技大爆發,改變人類認知與生活
※兔年如何改變運勢
※第九章 改變命運 心想事成
※有一本書叫, 改變心態.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