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西縣天河七夕文化傳承歷史
據2004年版夏日新著《長江流域的歲時節令》載,七夕節起源於天河東西兩岸牽牛、織女兩顆恆星的星神崇拜。古人將這兩顆恆星看作主掌農業與女工的兩位神祗。相傳,牽牛、織女二星神掌管人世間一切,如富、壽、生育等。最早沒有二人相戀或成為夫妻的跡象。記載西周時代文字的《詩經·大東》,也只是僅把牽牛、織女兩顆恆星作為星辰的名字提到。唐《開元占經》中引戰國著名天文學家石申「織女主四帛之事,與扶筐為妃」句,說明一直到戰國時,牛郎與織女的神話還沒有產生。到秦時,在長江流域的鄖陽(鄖縣、鄖西)等地區最早出現了牛郎織女相戀的傳說。
一直到漢代,出現了一批以文選《洛神賦》、班固《西都賦》為代表的記錄牛郎織女兩相慕戀、結為夫婦的作品。在此基礎上,又產生了七夕鵲橋相見的神話。東漢末年,基於星辰崇拜的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節終於形成。這時,民間的乞巧風習開始與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緊密結合,形成了我們今天流傳的天河牛郎織女神話故事和七夕文化。此時的七夕節俗也僅見於長江流域。漢代以後,由長江流域興起的七夕節俗,開始變成了全國性的風習。
記錄牛郎織女的作品還有以下幾種。
晉代宗懷編《荊楚歲時記》載,織女是天帝的外孫女,七月七日夜晚與牽牛在銀河相會。這就是牛郎織女戀愛故事的最初輪廓。
杜牧的《秋夕詩》「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甫的《銀河詩》「牛女年年渡,何曾風波生?」清代王樹德的《天河》:「群山萬壑助謳呤,牽牛天河情更深,細看衣裳飛灑處,站立虹橋忽歸林」等對牛郎織女神話故事進行了描述。
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 記載。為「七夕節」形成於漢代提供了依據。
相傳,牛郎織女相愛的真情感動上天,王母就允許他們在這天見一面,並遣喜鵲相助,在天河上搭成彩虹橋,使一對有情人在鵲橋得以相見。
據同治版《鄖西縣誌》記載,牛郎織女神話故事中的天河原型,就是湖北省鄖西縣境漢水流域的最大支流天河。日本出版的《萬葉集》、《七夕詩詩詞》在「天據2004年版夏日新著《長江流域的歲時節令》載,七夕節起源於天河東西兩岸牽牛、織女兩顆恆星的星神崇拜。古人將這兩顆恆星看作主掌農業與女工的兩位神祗。相傳,牽牛、織女二星神掌管人世間一切,如富、壽、生育等。最早沒有二人相戀或成為夫妻的跡象。記載西周時代文字的《詩經·大東》,也只是僅把牽牛、織女兩顆恆星作為星辰的名字提到。唐《開元占經》中引戰國著名天文學家石申「織女主四帛之事,與扶筐為妃」句,說明一直到戰國時,牛郎與織女的神話還沒有產生。到秦時,在長江流域的鄖陽(鄖縣、鄖西)等地區最早出現了牛郎織女相戀的傳說。
一直到漢代,出現了一批以文選《洛神賦》、班固《西都賦》為代表的記錄牛郎織女兩相慕戀、結為夫婦的作品。在此基礎上,又產生了七夕鵲橋相見的神話。東漢末年,基於星辰崇拜的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節終於形成。這時,民間的乞巧風習開始與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緊密結合,形成了我們今天流傳的天河牛郎織女神話故事和七夕文化。此時的七夕節俗也僅見於長江流域。漢代以後,由長江流域興起的七夕節俗,開始變成了全國性的風習。
記錄牛郎織女的作品還有以下幾種。
晉代宗懷編《荊楚歲時記》載,織女是天帝的外孫女,七月七日夜晚與牽牛在銀河相會。這就是牛郎織女戀愛故事的最初輪廓。
杜牧的《秋夕詩》「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甫的《銀河詩》「牛女年年渡,何曾風波生?」清代王樹德的《天河》:「群山萬壑助謳呤,牽牛天河情更深,細看衣裳飛灑處,站立虹橋忽歸林」等對牛郎織女神話故事進行了描述。
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 記載。為「七夕節」形成於漢代提供了依據。
相傳,牛郎織女相愛的真情感動上天,王母就允許他們在這天見一面,並遣喜鵲相助,在天河上搭成彩虹橋,使一對有情人在鵲橋得以相見。
據同治版《鄖西縣誌》記載,牛郎織女神話故事中的天河原型,就是湖北省鄖西縣境漢水流域的最大支流天河。日本出版的《萬葉集》、《七夕詩詩詞》在「天河的傳說」等文獻中,也採信了這一說法。日本大阪枚方市七夕協會會長鳥居貞義,通過對陝西大荔、湖北老河口、浙江太倉、湖北鄖西等七夕文化資源相對豐富的地方「漢水連天河」傳說的論證和實地踏勘,確定了神話傳說中的天河與民間故事中的天河對應位置,就是鄖西縣境內的「天河」。鳥居貞義說,鄖西很多景觀與七夕的傳說相印證。日本的天河七夕傳說源自中國。
天河是鄖西境內的第三天河流,是漢水流域的最大支流。而漢水又是中國最長的大河長江上游的最大支流。據查,我國河流水系中,除鄖西有天河外,全國其它地方的河流沒有以「天河」命名的。天象中的「銀河」,俗稱「天河」,而鄖西境內的天河在走向上與銀河系中銀河基本一致,所以,在農業社會背景想下產生的「天地人」三神合一的神話故事,及其由此在民間廣泛存在的牽牛、織女星神「圖騰崇拜」余續,在鄖西境內的天河流域,以「天河」為載體,積累了大量的以七夕文化為核心山、崖、河、溪自然資源和廟觀、故事、民歌、信仰等民俗事象人文資源。這些原始、質樸的七夕民俗文化資源,與中國「擇水而居」的居住文化傳統共同作用,使鄖西境內的天河流域成為了中國七夕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
同治版《鄖西縣誌》記載:「天河,源出陝西山陽縣天橋北行八十里至圓澤始入縣界,南流至凌雲寨又東流至南關折而南八十里至布袋口,乃此流南折入流江。」
天河全長69公里,流經鄖西62.7公里。天河東邊是楊家河、歸仙河,西邊是美女河、仙河,正好與天象中天河東西兩邊的某些星座對稱。而天河邊的石公公、石婆婆、玄鼓觀、天池庵等自然、人文景觀,與星象圖呈現出相反的位置,這些現實生活中的客觀存在與天庭銀河系中的 「暗合現象」,使世世代代的鄖西人堅信,天上的銀河就是人間的天河,人間的天河就是鄖西的天河,人間凡世的男女之愛,就應該像牛郎織女那樣,努力衝破天河阻隔。男兒就要像牛郎一樣,勤勞、質樸、執著,女兒就要像織女一樣,智慧、忠貞、節儉、孝順。這種天上人間混為一體的文化淵源,是中國傳統文化俗神信仰(家神)與天神信仰「天人合一」的產物。
每年農曆七月七夕節來臨,居住在鄖西天河流域的人們,就會望著夜空教孩子們指認天上銀河系正東方那一顆特別耀眼明亮的星星織女星,和織女星對面的那一顆同樣耀眼明亮的星星牛郎星。鄖西縣境內人們過「乞巧節」的這一天,婦女們組織開展各種勞動競賽,以在競賽中提高技藝。夜晚,人們來到河邊燃放、漂流河燈,寄託人們對逝去親人的哀思,為家庭、親人祈福。
清同治四年湖北《房縣誌》、清同治五年湖北《鄖縣誌》中都記載了長江流域的鄖陽(鄖縣、鄖西)等漢水上游地區丟針乞巧、豆芽乞巧習俗,看天河、曝衣曝書習俗,吃乞巧果子、吃菱(諧音乞靈,乞巧之意)、吃花瓜(雕花瓜)的七夕節日飲食習俗。
鄖西縣上津鎮至今還保留著在正月初七和七月初七「請七姐」的風俗習慣。正月初七「請七姐」下凡的主要目的是向「七姐」問年景、求財運;七月初七「請七姐」,主要是為姑娘和小媳婦們「乞巧」或占卜婚姻愛情。據上津鎮津城村5組村民75歲的安付雲介紹,織女是王母娘娘的第七個外孫女,被稱作「七姐」或「七姑娘」。傳說「七姐」被王母娘娘召回天宮後,同她的六個姐姐共同掌管著民間的年景收成、婚姻愛情、字墨財運和吉凶禍福等。「請七姐」是一項很神秘、很莊重的民俗活動,設置香案的環境必須清靜整潔,不允許有雞鳴狗吠的聲音干擾。「請七姐」時,由一個懂行的大娘擔任主角,兩個未滿12歲的小姑娘擔任配角。準備工作是在一個籮筐上綁一支筷子,再用紅布蓋住籮筐。待一切就緒後,主角便點燃蠟燭,焚香化裱,叩頭作揖,然後面對香案祈禱: 「正月正,百草青,青草陽,往上升,請七姐,下凡塵,七姐要來早些來,莫在五更半夜來,五更半夜露水大,打濕七姐花繡鞋……」。
鄖西縣境內流傳著二十多個與七夕文化、牛郎織女有關的故事與民歌手抄本。如鄖西天河口的牛郎為嫂子放牛的故事,老牛相助,織女相愛,太白相逼,王母相阻的故事,天河坪的牛郎織女隔河相望,化成石公公和石婆婆的故事,天河沿岸的娘娘山傳說、美女傳說、牛郎山傳說、織女山傳說、天橋(鵲橋)傳說等。鄖西自古就是從長安至漫川、上津、景陽、蘭灘渡口的重要古文化驛道,聞名於世的聖僧出世的故事就發生在景陽,漢民族史詩唱本《創世歌》收集牛郎織女的傳唱故事。經過近幾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發現的牛郎織女唱本中,有貶下凡間、錯傳聖旨、牽牛游圖、花園相會、老牛做媒、牛郎遭難、兄弟分家、牛郎鬧五更、織女綉十針、牛郎織女觀花燈、織女考牛郎、織女懷胎、織女想四季、鵲橋相會等二十多個故事的民歌段子,通過手抄本的形式在歌師手中廣為流傳。據說,這些手抄本從宋代開始,經元代、明清時代到現在,各個時期的抄本都有,並且,手抄本上的牛郎織女故事,一直通過唱喪歌的活態傳承方式,在鄖西縣境內傳唱至今。
推薦閱讀:
※關於語言文字的審查傾向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男和四大丑男是誰?
※秦漢削刀紀——記一位文藝范的秦漢刀匠
※為什麼說何冰是行走的教科書?
※怎樣看待都敏俊和李敏鎬的走紅,這是一種怎樣的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