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夫差與越王勾踐同時打造不同的利劍
二十八、吳越備戰
越國成了工作動力,夫差勵精圖治,整軍備戰,據史載,夫差為了完成報仇雪恥的大業,終日率領士兵「習戰射」,訓練殺敵本領。
同時,吳國努力積蓄錢糧,充實府庫,製造武器,擴充軍隊,經過兩年多的辛勤工作,吳國不但國力得到恢復,並且還有所增強。
這期間,夫差無疑開始重用伍子胥、孫武、伯嚭等功臣元老,吳軍的實際戰力得到迅速恢復。
吳國在擦槍磨刀準備復仇,這期間的越國呢?年輕的國君勾踐沾沾自喜,一時意氣風發,發誓要重振上古大禹祖業,也做回天下霸主!
敵人備戰我磨刀,越王決定鑄造一柄王者之劍。
當然,這能顯示一種霸氣,可是自古有句:剛不可久、柔不可守――治國決不會因霸氣而長久。
檇李大捷中的大功臣范蠡,深明張馳有道之理,勸諫越王收斂,但越王派給他的活路卻是鑄劍,督造王者之劍的重任落在了治國重臣范蠡肩上。
「王者之劍」歷經三年才得以鑄成,傳說這就是今天出土的「越王勾踐劍」,當真歷經二千五百餘年仍鋒利無比。
同樣的三年,同樣兩位軍事奇才,越國的范蠡為越王鑄劍;齊國的孫武為吳王練兵,按照《孫子兵法》對戰爭的預測理論,將來的戰事結局其實已經確定在了這三年中。
這就是一件事的兩面性:檇李之戰吳國損失了一個國君;越國得到了一個驕王。歷史就是這麼奇特,歷史就是這麼公平,人們所說的蒼天有眼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吳國軍力達到了何種程度?《國語·越語》中做了記載,吳國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十萬以上。
而同時期的越國,注意力著重在了越王自己的佩劍上,兵力據《史記》記載:一次大約能動員五萬左右,三年時間,不同的發展速度,導致了兩國軍事實力的剪刀差,吳軍已倍于越軍!
越王勾踐卻還是沉浸在三年前的輝煌中,聞知吳王夫差日夜操練兵馬,意圖討伐越國以報父仇之後,反而決定先發制人,征討吳國!
范蠡堅決不同意主動開戰,但是,品嘗過勝利滋味的越王心意已決,還是親率舉國之師征討吳國,范蠡未隨軍出征,勾踐撥給了他五千人馬,命其留守越國都城會籍。
經過了三年的各自準備,兩國又要重開戰了,而且是由越國率先出手的戰爭。
這時的越軍也算當時精銳、行動敏捷!可惜的是,他們所面對的是伍子胥、孫武精練三年的虎狼之師!
公元前494年春,勾踐調集大軍,乘船從水上向吳國進發。
吳王夫差則調集了全國精兵10萬人前往抵禦。
兩軍相遇於夫椒,戰場在吳國,熟悉地理方面吳軍肯定優於越軍。
數量上不用說,吳軍倍于越軍。
士氣:越軍變成了「侵略軍」,吳軍在保衛家鄉,而且出於國君喪命于越軍血仇,吳軍無疑又強於越軍。
作戰形式:水戰、陸戰相結合,水戰雙方戰力相當,陸戰吳軍優勢,綜合看,還是有利於吳軍。
越軍所恃唯有一點:三年前曾大勝吳軍,士兵們對獲勝有信心。
但是,去年的皇曆看不得,何況相隔已三年?士別三日還當刮目相看,更何況一別三載?此刻吳軍非當年吳軍,實力早已大變。
勾踐的希望有一點:戰場主將的臨機指揮、隨機應變。但恰恰就是這點唯一的希望,吳軍遠遠強於越軍,一個僅打過一場勝仗的年輕國君,怎能對付三個戰場老油條:伍員、孫武、伯嚭。
更何況,其中還有一位千古兵聖!
這一切,越國並非無人洞察,留守越都的范蠡就預見到了失敗,對長途遠征的越王實在放心不下,越國大軍走後,范蠡獨斷從自己的留守部隊中抽調出了二千人,作為接應部隊開上了前線。
不過,范蠡肯定想不到,這個小小舉措,挽救了越國的亡國之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