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民族主義回潮與反全球化影響

盤點去年國際大事,隨著英國「脫歐」公投、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以及歐洲多個國家右翼政黨的支持率不斷上升,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到世界各地民族主義思潮表現得更加明顯。這種現象意味著當前的全球化趨勢有可能出現反覆甚至是倒退,而英國的「脫歐」更是證明了即使是歐盟這樣高度制度化和高度成熟的一體化機構也可能面臨著分裂的命運。

從理論上講,民族主義是以自我民族的利益為基礎而進行的思想或行動。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曾指出,民族實質上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也就是說它被想像為一種在本質上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作為一種政治運動,民族主義主要追求三個目標:第一,一個民族的成員首先應當忠誠於自己所屬的那個民族共同體。第二,這種民族共同體希望成為獨立的國家。第三,這個國家應當只有一個民族組成。就其積極意義而言,民族主義在推動各民族追求民族解放、反對外來壓迫和侵略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消極角度來講,它導致了各民族之間的衝突和民族分裂主義等現象的產生。

當前全球政治中的民族主義則正在演變成民粹主義。同民族主義將整個民族或國家作為認同對象不同,民粹主義將一個民族或國家中的「平民」作為認同的對象。在2016年美國總統競選中,特朗普就充分利用了民眾的民粹主義情緒,如在演講中公開承諾對富人加稅,為中產階級減稅,強調要通過增強中產階級的富有和提高他們的競爭力來「使美國再次強大起來」。

從歷史角度來看,民粹主義是全球化和現代化的產物,但也具有固有的反市場經濟、反現代化和反全球化的傾向。這是因為在全球化和現代化的過程當中會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薄弱的環節,總是會有一部分人成為全球化的「受害者」。這樣就導致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會不斷地發生認同危機、合法化危機乃至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和生態危機等,而在這些危機中其利益受到影響的人就成為民粹主義思潮的積極倡導者。但是當前的民族主義回潮同以往相比,又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徵,具體而言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緊密結合。從特朗普的競選言論中可以看出來,他同時激發了美國民眾民族主義的民粹主義情緒,將二者結合在了一起。如前所述,特朗普充分利用了中產階級對於美國現狀的不滿。他也在競選中公開聲稱要「阻止激進伊斯蘭教的傳播和擴散」、「重建美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以及「以美國的利益為基礎來制定外交政策」等。這些帶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的言論也為他爭取了不少的選票。

第二,反全球化、反地區一體化趨勢明顯。儘管反全球化的聲音一直都沒有停止,但是當前這種趨勢表現得尤為明顯。除英國通過「脫歐」公投、特朗普公開表示在當選總統之後會廢除「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之外,義大利、法國乃至德國等多個歐洲國家的民粹主義政黨也獲得了廣泛的支持,甚至有統計顯示義大利成功脫歐的概率高達60%。

第三,此次民族主義浪潮在民間受到的支持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無論是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還是歐盟各國內部民粹主義的興起,其背後都有廣泛的民意支持。在很多國家,民粹主義已經不再是少數政客的口號,而成為民眾所追求的目標,這背後所蘊含的原因是值得深思的。

以上是此次民族主義思潮的一些主要特點,究其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民族主義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如前所述,民族主義在推動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爭取民族獨立方面有其積極的功能,但是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也會導致很多問題。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指出,民族主義主要具有兩個問題:一是好戰性;二是在多元社會當中無法很好地實現社會整合與團結的功能。或者說,由於民族認同是依賴於諸如歷史、文化、語言乃至血緣等過於具體的紐帶,從而導致它在當今的多元社會當中難以具有包容性。他同時指出,作為現代民族國家形成的基礎的民族認同同時具有現代和前現代的特徵。前現代社會的特點是缺乏理性的反思。民族認同的前現代特點導致了如今出現的很多問題,如在歐美國家不斷出現的對於少數族裔的懷疑和不信任,乃至不同族裔之間的摩擦和衝突。

第二,當前大眾出現了一種「政治覺醒」的趨勢。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認為,隨著社會變得日益複雜,一個參與政治活動、努力爭奪政治權力的階層在社會結構中不斷出現,並且隨著大眾傳播技術革命與文化知識的普及,特別是集聚程度越來越高的城市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增強,他將這一過程稱作「全球政治覺醒」。這一過程往往還伴隨著布熱津斯基所謂的「青年膨脹」,即存在著由大量的年輕人所組成的群體,這些人往往在獲得文化和經濟認同方面困難重重,而傳播技術的革命又會增強他們的「不安分感」。通過大眾傳媒而進行的具有民族性、排外性和煽動性的政治口號往往可以調動這些人的情緒,同時越是能將他們的情緒同特定而又具體的仇恨和感受聯繫起來就越能動員他們。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特朗普那種顯得有些極端甚至是具有煽動性的競選口號可以贏得邊緣化的勞動者乃至對現實充滿了不滿的中產階級的認同和共鳴。

第三,全球化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可否認,全球化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並且推動了貨物、服務、資本乃至於思想、信息和人員的流動,從而促進了全球經濟、貿易和金融業的發展以及社會和文化繁榮,增加了全球的財富總額。但是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導致了「贏家」和「輸家」的出現及兩極分化的加劇。這種分化不僅僅體現在國家之間,也就是說它不僅僅導致了國家之間的權力和財富分配的不均等,也體現在國家內部,即在同一個國家內部不同階層的人員從全球化當中所受到的收益或損失也是不同的。因此,那些在全球化當中利益受損的人往往更容易被民族主義色彩強烈的政治話語所吸引,並且也是全球化最激烈的反對者。例如,特朗普所提出的廢除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口號之所以能夠在美國國內獲得很多人支持,就是因為這些人往往並不能從中受益,甚至其利益有可能受到損害。

第四,全球金融危機和政治動蕩所產生的消極後果。2008年肇始於美國的全球金融危機至今仍餘波未平,例如歐盟仍然陷於經濟衰退的旋渦當中,而這就為民粹主義和排外情緒的興起創造了條件。同時,由於各國的經濟發展前景面臨著不確定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世界銀行於2016年6月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二十國集團(G20)經濟體之間的貿易限制正在不斷增加。與此同時,由於各國經濟持續低迷,導致就業市場難以復甦,從而在社會當中普遍瀰漫著不滿的情緒。另外,由於近年來部分地區(例如西亞北非等地)持續動蕩,產生了一系列影響全球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恐怖主義活動活躍以及難民危機。這一系列事件的發展,都為民族主義的回潮和反全球化的支持提供了契機。對此,我們應該客觀看待並抱以警惕。

(作者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經略書評 | 民主為什麼沒有終結民族主義?
評價熱依扎事件的正確姿勢
漢族和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
關於聯軍搶救清軍傷員及其他
民族主義視域下馬克思主義在近代中國的傳播

TAG:民族 | 民族主義 | 影響 | 反思 | 全球化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