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見證:21世紀基督徒裝備100課——第85課 中年的家庭

第85課 中年的家庭
  經文:撒下十一1-十九7 前 言  與家庭生活周期的其他階段相比較之下,中年時期似乎是較容易出狀況的一個階段,以致在整個家庭生活周期中享有中年「危機」之盛名。在這期間,子女多在青少年階段且相繼離家求學或就業。他們在詢問「我是誰?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的一生該如何活得有價值?」等關乎自我認同(self-identity)的根本問題。他們也在挑戰、省思並整合來自父母、教會和學校等權威所灌輸給他們的價值觀。因此,他們實在需要家人給他們相當的空間、時間、愛心與耐心來陪他們走過人生中這一段辛苦但精彩的一程。  在此同時,許多中年人像回到青春期一般,也在重新思考自我的認同。隨著子女的相繼成年離家和父母的衰老,夫妻的關係也需要隨著調整。中年夫妻多在教會、社區、工作單位與家庭生活(包括教養子女與照顧父母)中肩負主要的責任,這使最基本的夫妻關係容易受到忽略。由於父母和青少年子女都處於一種危機狀態,打從結婚以來,夫妻在各個角色互動的結果,持續而重大地影響當前的婚姻與家庭關係。這使中年階段極易成為整個家庭生活周期中婚姻關係最低迷的一個階段,外遇與離婚的機會也相對地增大。  大衛可以說是整個以色列史的中心,在舊約中,除了大衛所作的許多詩篇之外,在《撒母耳記上、下》和《歷代志上》裡面,用了大約六十章的篇幅來描寫從年輕到老年的大衛及其婚姻與家庭生活。 大衛與拔示巴(參撒下十一至十二章)  話說主前一0一一年,大衛三十歲的時候,在希伯侖登基為以色列王,在那七年半之內生下了暗嫩、押沙龍和他瑪等孩子。主前一00四年,大衛選都耶路撒冷。在這前後,大衛並未順從律法不許君王加增妻妾的定規(參申十七17),隨從當時列國諸王的作風,立了許多后妃(參撒上十八27,二十五43;撒下三2-5,五13)。等到大衛大約五十歲(992BC),正當國勢強盛、有權有閑時,與拔示巴犯了淫亂的罪(參撒下十一章)。那本是列王出征打仗的時候,他沒有親征而選擇留在後方的宮中。當一般人忙碌工作的時候,他選擇睡懶覺直到黃昏才起床。當他在王宮的平頂上散步而意外窺見貌美的拔示巴正在沐浴,心動固然難免,本該就此打住,他竟選擇進一步打聽那婦人是誰。在得知拔示巴的父親就是他的親信謀士亞希多弗的兒子,三十勇士之一的以連(參撒下二十三34;撒下十五34;代上二十七33),而她的丈夫是三十勇士中的另一位,正在前線打仗的烏利亞(參撒下十一3)之後,大衛仍忍不住把她接來與她同房。等到得知拔示巴有了身孕,大衛再進一步用諸般計謀使烏利亞死於非命。顯然這並非大衛一時的行為軟弱,而是許多年來順從情慾、靈命逐漸鬆懈的結果,以致如滾雪球般,一連犯了十誡中「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不可姦淫」、「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和「不可殺人」的規定。  此時暗嫩、押沙龍和他瑪應已是十幾歲的青少年。大約再過五年(987BC),他瑪被暗嫩強暴,再兩年後,押沙龍謀殺暗嫩,且流亡國外達三年之久。顯然當大衛犯罪的時候,他幾個在希伯侖生的孩子至少都已經是十幾歲的青少年了。大衛侵犯有夫之婦,借刀殺人,奪人之妻且企圖掩飾。犯了罪之後,神藉著先知拿單指摘他,大衛誠心悔改,蒙神赦免而不致於死。然而拔示巴為他所生的孩子卻死了,不但如此,大衛這些年齡較大的孩子,心靈上也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大衛和他的孩子:暗嫩、押沙龍與他瑪  《撒母耳記下》第十三章記載大衛的長子暗嫩戀慕他年輕貌美的同父異母妹妹他瑪,為她憂急成病,並且設計強暴了她。事發之後,暗嫩變愛成恨,用極粗魯的方式把他瑪驅趕出門。他瑪為此極其哀痛地把灰塵撒在頭上,撕裂象徵待嫁公主的高貴身分的綵衣,因著被棄絕而以手抱頭,一面行走,一面號啕大哭。他瑪的親哥哥押沙龍,一看到他瑪的情景,直覺地就猜是暗嫩侵犯了她。顯然問題早有預警,只是沒有人把它放在心上。事發以後,押沙龍的反應(參撒下十三20)是典型的壓抑否認,勸他瑪不要作聲,不要將這事放在心上。為什麼呢?因為他是哥哥,家醜不可外揚。然而從此以後,押沙龍就不曾再和暗嫩說過一句話,卻懷恨在心(參撒下十三22)。大衛呢?聖經說:「王聽見這事,就甚發怒。」(撒下十三21)除此之外,他卻沒有對暗嫩採取任何行動,也沒有對他瑪有任何的安慰。他能說什麼呢?他自己豈不也曾搶奪別人的妻子,犯了姦淫的罪嗎?表面上看來,這件事就好象未曾發生過似的。然而他瑪終其一生孤孤單單地住在押沙龍的家裡,沒有出嫁、也沒有孩子,這在當時的社會,簡直就像人間地獄一般。  時間似乎絲毫沒有沖淡這件事的嚴重性。雖然早有徵兆顯示押沙龍有意殺害暗嫩(參撒下十三32),只是大衛和其家人或臣僕對此潛在的危險,仍是避而不談。「直接而清楚的溝通」在一些不健康的家庭,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在謀殺事件之前,押沙龍原曾有意藉著剪羊毛的歡樂節期、全家團聚的時候,為他瑪討個公道(參撒下十三23、24)。但當大衛堅決不去以後,押沙龍決定自己親自為他瑪報仇,把暗嫩殺害,潛逃國外,投奔他的外祖父。大衛則為他的長子(也就是王位繼承者)暗嫩之死天天悲哀。換言之,當初的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倒比以前更加嚴重。押沙龍則因父親的消極逃避、推卸責任,而成了家門不幸的代罪羔羊(參撒下十三28、29)。  從《撒母耳記下》第十三章三十七至十四章三節以及十四章二十一至二十四節的記載,我們看到一個許多家庭都有的矛盾現象:押沙龍逃亡了三年之久,大衛切切思念押沙龍,但卻毫無行動,等到臣僕向他進言後,他才同意讓押沙龍回來。押沙龍回來以後,大衛卻又拒絕見他的面。這豈不也正是我們許多華人家庭「愛你在心只是口難開」的現象。我們老是傳達相互矛盾的信息……有一些丈夫,知道自己犯了錯,於是洗碗、切水果、倒垃圾、割草,上班到一半,打電話回家問「你好嗎」……什麼都做,但就是開不了口說聲:「對不起,我錯了!」然而當太太繼續地生他的氣時,他又反過來怪太太過於嚴苛,不肯饒恕人。  顯然大衛仍然沒有正視過去的問題並且予以解決。押沙龍從國外流亡回來,命是保住了,可是心中的痛苦,甚至苦毒卻是有增無減。他的妹妹被強暴而毀了一生,如今和他住在一起;他雖然替妹妹報了仇,卻成了殺死親兄弟的兇手;三年的流亡生活固然不好受,但回國後兩年,父王仍然拒絕見他,這種無言的、無盡的懲罰,更使他的心靈飽受煎熬。對他而言,被放逐或被處死,都比這種長期的冷漠好受一些(參撒下十四32)。押沙龍想盡辦法,包括放火燒押約的田,最後終於見到了大衛。大衛仍是在被動的情況下和押沙龍見了面,一見面他就忍不住親情涌流,饒恕了押沙龍,並且和他親嘴。這離他們父子兩人上回面對面的時間,已經五年,離她媽被強暴也已經七年了。  俗話說:「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許多做兒女的由於長期受到父母的漠視,可能有意無意間做一些壞事,為的只是想得到父母的注意。一般而言,一個人很難離群索居,卻需要被人注意、關心、接納與肯定。不需要多,主要有就夠了。顯然,家人、父母對我們的注意和接納更加重要。如果做父母的長期不理那個乖乖安靜的孩子,那麼他必然會像押沙龍一樣,火燒良田來引起注意。  累積了七年的創傷與痛苦,在大衛與押沙龍擁抱與親嘴的時候,他們的關係有了一個轉機,但這一點都不表示過去的問題已經完全解決了。《撒母耳記下》第十五章提到押沙龍叛變篡位的過程。他顯然是借題發揮,把自己在家庭中的經歷投射在大衛與百姓的關係上,怪罪王沒有派代表聽百姓的申訴,也沒有秉公行義(參撒下十五3、4)。這豈不正是他自己對大衛王處理暗嫩強暴她媽這件事件的親身經驗和感受嗎?押沙龍叛變的結果,造成大衛的狼狽逃亡,最後大衛重整軍隊,反擊押沙龍,此時的大衛心中對押沙龍仍然有愛,特別吩咐部署要寬待押沙龍。當前方傳來大捷的消息時,大衛所關心的卻是:「少年人押沙龍平安不平安」?(撒下十八29)  等到大衛得知押沙龍被殺的消息(參撒下十八33),心裡傷慟(he was shaken),上城門去哀哭,一面走一面說:「我兒押沙龍啊!我兒,我兒押沙龍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龍啊!「我兒,我兒!」從前方戰勝歸來的軍兵聽說王為押沙龍悲哀哭泣,得勝的歡樂也成了悲哀,像敗陣逃跑慚愧的民一般,而大衛王則仍在那裡蒙著臉大哭說:「我兒押沙龍啊!押沙龍,我兒,我兒!」對百姓而言,大衛王的反應好像是:「可以死的沒有死,不該死的反倒死了!」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差點就全部棄他而去(參撒下十九1-8)。白髮人送黑髮人乃是人間一件悲慘的事,上述這段經文大概是聖經當中最令人傷痛的描述之一。 一般中年家庭常見的現象與應對之道  整體而言,大衛是一個與神親近、敬拜神、順服神,合神心意的人,然而他一生最大的敗筆就是他在中年時期犯了淫亂罪。其結果深深影響了暗嫩、押沙龍和她媽這些孩子。我們看到了一些中年問題家庭較常見的現象:  一、外遇  不和諧的婚姻易導致外遇,但偶爾少數人在中年階段時,卻因外遇而帶來婚姻的危機。一旦外遇事件浮上檯面之後,當先了解各人目前對婚姻的感覺、委身以及尋求幫助的意願。太低者,很難再持續下去。以下是夫妻尋求複合的一些原則:(一)   一方面當事人應當擔起全部的責任。配偶則避免不斷地責怪外遇的配偶,一味定罪,無補於事。(二)   需要時間,急不得。在這過程中,雙方可能需要保持適度的距離和獨處的時間。(三)   不做太簡單的二分法:傷害者、被害者;好人、壞人。(四)   配偶有權知道事情的真相。但不斷地重複相同的問題或細節,無補於事。若把第三者講的太好,配偶會嫉妒、自疑;若把第三者描述的太差,配偶會不相信,而導致更多的問題。配偶當知道問題的關鍵不在第三者,而在他們夫妻之間。(五)   配偶會變得較多疑,可說是一種常態。恰當的懷疑,有助於配偶採取主動和預防的措施。但過度的懷疑,會產生極強烈的反效果。(六)   必須能夠饒恕,能多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受傷者的追問應適可而止,而肇事者也應選擇留在婚姻當中,否則他們的關係沒有前途。(七)   不要只集中在外遇這件事上,在客觀地了解導致外遇的過程之後,夫妻應逐漸轉移焦點於夫妻的戶主模式以及個人在婚姻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八)   將焦點分散在兩人身上,而不只專攻一人。也就是說,為了要解決問題,雙方都需要有所改變。(九)   重建對婚姻關係的信心。這一步很難,也很慢。配偶可能會有苦毒,「當事人」中止了關係以後,會若有所失,且有罪惡感。(十)   先在日常家務事上一起同工,然後才逐漸恢復身心靈的親密關係。(十一)   配偶的終極目標:為自己負責,自我檢討改進,做一個身心靈更成熟的人。從一個角度來說,當事人是否悔改、婚姻是否和好,已成次要。  二、隱藏問題、溝通不良  大衛在拔示巴事件中,想盡辦法隱藏問題、推卸責任。因著人的軟弱,夫妻之間和親子之間,有些過去的事情,不知道也罷。有些偶然發生的事情,不要太追究,讓它過去算了。有時太多問題同時出現,我們也只能選擇地去處理,不要每一筆賬都算。但是當一個人經常避著家人,言語閃爍、行蹤鬼祟,看不該看的、做不該做的、去不該去的……你知道這個家庭是出了問題。家庭中不能碰的禁忌可能包括家人賺錢來源不正當、家人之中有人酗酒、吸毒或犯罪下獄、父親在外面和別的女人生了孩子、母親是別人的小老婆、家人為躲債而逃避他鄉等。這些問題,家人可能不說、不談,甚至不知道,但已經根本影響家人之間彼此的關係和角色的扮演。  就溝通而言,大衛和他三個孩子之間,可能他瑪算是最健康的了。在被強暴前,她試著和暗嫩溝通講理,被強暴以後,她抱頭蒙灰、撕衣大哭,尋求幫助。暗嫩則在出了問題之後,不肯聽話,選擇把她趕出去,然後關門上拴(參撒下十三16、17)。押沙龍很恨暗嫩,表面裝得若無其事,好歹一句話也不說,心中卻已定意(NIV:expressed intension)要把他殺了(參撒下十三22、32)。大衛在面臨如此大的危機時,他除了非常生氣以外,就是逃避現實,毫不回應(參撒下十三21、23-27)。值得一提的是,聖經記載大衛犯了淫亂罪之後,「耶和甚不喜悅……差遣(先知)拿單去見大衛……」(撒下十以27-十二1)  一對夫妻為了妻子返鄉探親時該住娘家還是婆家的問題雙方爭執不下,結果丈夫因著生活中另一件小事而借題發揮,長達三個月之久拒絕與妻子說話。妻子極愴痛地說:「一年也只有十二個月而已」。有一個姊妹對丈夫的冷漠有感而發地說:「我寧可丈夫和我吵架,這樣至少還承認我的存在,把我當人看待」。還有一個家庭中的獨子功課不佳,假期回來,父親看到他像陌生人似的,連打一聲招呼也沒有。結果這個兒子大學念了許多年,老是不畢業,其間還加入了類似狂熱教派(cult)的組織。  雖然夫妻與親子之間偶然發生的小問題,不談也罷,幫對方補補破洞也就過去了。但若事態嚴重或一再發生,就當竭力避免冷戰,總需要效法亞伯拉罕待羅得的榜樣,願意談,也願意聽,如果不是現在,也許今晚;如果今天不行,明、後天總該可以。  三、教養不當、界限不清  暗嫩居然敢幹犯律法(參出二十14;申二十一13F;士二十章),逾越家庭倫理的界限,侵犯自己同父異母的姊妹,而且在侵犯之後,絲毫沒有受到任何的訓誡或懲罰。管教暗嫩原本應是大衛的事,只因大衛沒有採取任何管教的行動,導致押沙龍逾越兄弟的界限,子代父職,對暗嫩處以極刑。一般而言,王子理當是最效忠國王,是國王的親信,然而押沙龍可能是因為怨恨父親對他的漠視、不肯聽訟,對妹妹不能秉公判斷,心中極度不滿,因此陰謀叛變,企圖奪權。有人以為可能押沙龍有野心作王,才會藉機暗殺暗嫩並陰謀叛變,然而押沙龍縱使有稱王的野心,但這絕不是他殺兄叛父的主因。  (一) 管教不當:大衛對子女管教的方式近乎溺愛、放縱和忽略,對孩子沒有期望、沒有要求,也沒有管教。是因為大衛日理萬機,太忙了而忽略了孩子嗎?是因為暗嫩是長子,大衛太溺愛他了嗎?還是因為大衛本身犯了淫亂的罪,失去了管教暗嫩犯強暴罪的資格、也使押沙龍日後竟敢公然與大衛的十名妃嬪親近呢(參撒下十六20-23)?等到後來亞多尼雅為自己造勢成王位接班人時(參王上一5),聖經說:「他父親素來沒有使他憂悶說,你是作什麼呢?」(王上一6)也就是說大衛從來不曾干涉他、管教他的意思。  作父母的可能忙工作、忙應酬,甚至忙事奉到一個地步,除了供孩子吃住、受教育、給他零用錢外,對孩子的學業、朋友、信仰和興趣等都一無所知。小心孩子也會用火燒良田來引起父母的注意。有的把頭髮剪得奇形怪狀;有的偷用父母的信用卡打電話給色情營業站,一個月就花了好幾百元美金;有的濫交朋友、徹夜不歸;有的耳朵、鼻子、舌頭、胸部甚至肚臍都穿了好幾個洞!從某種角度而言,這些可能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一時的迷失,但也很可能是孩子缺乏父母的關愛或家中有其他嚴重問題的徵兆。  有一個家庭,父母都忙著工作,沒有空關心孩子。父親比較嚴肅寡言,只要求把書念好。他的四個孩子中,有一個很內向的女兒,在中學時候,父親答應她如果考上某一所大學,就買一部新車給她。結果,這個女兒很爭氣地考上了這所大學。但卻在父母親買車子給她之前不久,離家出走,到很遙遠的一個城市去投靠一個她在網際網路上認識,但從未見面的男人。事情發生以後,父親連夜趕路,帶著許多平常女兒愛吃、慣用的東西去看她,怕她受苦,也希望她可以回心轉意。在這種情況下,任何父母可以做的事,他都做了,然而卻已經太遲了。女兒的心早已離開了這個家。  (二)界限不清:管教子女基本上是父母的事。父母可能婚姻不和諧,遂把情感轉移到某一個孩子身上;父母親也可能偏愛或溺愛孩子到一個地步,讓孩子騎到頭上去。兒女要什麼,父母不一定馬上給,但只要哭,只要鬧,只要纏個不停,遲早他們所要的都能到手。電話愛打到幾點就打到幾點,晚上出門要什麼時候回來就什麼時候回來,平時孩子愛看什麼電視節目,要看多久,父母也都管不著。可以想像的是,當孩子兩三歲的時候,父母如果讓他當小皇帝,等他到了十幾歲以後,難免會變成小暴君。 結 語  如果大衛平日對子女有期望——嚴守律法,有管教——賞罰分明,有溝通——直接明確,有關愛——肯定饒恕,相信哥哥強暴妹妹、弟弟殺死哥哥、兒子背叛爸爸的可能性必然會大大地縮小。一個有問題的家庭,難免會危機不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時間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像癌細胞一般到處蔓延、擴散。  大衛不是生下來就是一個屬靈的超級巨星,他的原生家庭有美好的屬靈傳承,也有黑暗而不可見人的一面。他的兄長極為優秀,以致排行老幺的他受到忽略漠視。原先他所從事的職業是個牧羊人,在當時可說是相當普遍。此外,他還有作詩、彈琴、唱歌的嗜好。嚴格說,在他一生當中,他不是個完美的丈夫,更不是一個完美的父親。他的家庭生活是他最大的弱點。從他的失敗,我們學到兩個很重要的功課——面對問題、溝通良好、界限明確、管教得當。  大衛是一個合神心意得人,不是因為他是個屬靈超級巨星,而是雖然他和常人一樣,有軟弱、有跌倒,但他總是願意回頭,定睛在神身上,求饒恕、真悔改、肯受教、得恩典、受幫助,專心一意地順服神。感謝主,不管今天一個人的婚姻與家庭的光景如何,大衛的經歷激勵我們回到神的面前,相信神的恩典總是夠我們用,萬事誠然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問題研討  年輕的約瑟和馬利亞夫婦曾經歷居無定所、不白冤屈和生命的危險,試用「積極傾聽」的溝通模式在小組中演練夫妻對話,自由分享個人的相關經歷。  一、培養高度的同理心(Empathy)  參照第八十二課「婚姻的藍圖」討論問題中,培養高度同理心的原則,分享下列的問題:  (一)在青少年期間我經歷到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二)在青少年期間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  (三)在青少年期間我最懷念的是什麼?  (四)我自己有沒有什麼所謂「中年危機」的現象?我是如何走過來的?  (五)在與青少年子女的關係上,我最滿意的一點是什麼?  (六)在與青少年子女的關係上,我覺得比較辛苦的一點是什麼?  二、中年危機  (一)就中年階段而言,我們夫妻在*   照顧父母這方面調適得……我覺得……因為……*   養育子女這方面調適得……我覺得……因為……*   夫妻關係這方面調適得……我覺得……因為……*   身體健康這方面調適得……我覺得……因為……*   信仰事奉這方面調適得……我覺得……因為……*   工作壓力這方面調適得……我覺得……因為……  (二)大衛的「拔士巴事件」讓我們看到他的靈性早在受試探之前已經相當鬆懈軟弱,而當試探來到之後,似乎毫無招架之力,且越陷越深,直到犯下禍延子孫的滔天大罪。如果歷史可以重演,而你是大衛,你會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三)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十章十二至十三節提醒我們:「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個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你曾遇到哪些試探,如何靠主得勝?  (四)大衛犯罪以後,神差遣先知拿單去面質他,大衛沒有否認,也沒有惱羞成怒,反倒立即承認「我得罪了耶和華了」(撒下十二13)。這如何能應用在我的家庭與教會生活當中?  三、教養青少年子女  (一)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如何與我溝通?如何對我表示關愛?如何管教我?我的家庭有哪些明說和沒有明說的家規?這一切如何影響到我現今與子女的關係?  (二)當前我們夫妻在教養(青少年)子女這方面,我認為我們配合得比較好的一點是……我覺得……  (三)當前我們夫妻在教養(青少年)子女這方面,我覺得我們有需要溝通調適的一點是……我知道你的好用意是……  四、親子溝通——感覺的世界(注)  請父母與青少年子女先開口輪流讀完下列的短文,接著各自完成下列諸句子,然後按積極傾聽的原則彼此輪流分享:  在感覺的世界裡有熱愛、有激情;有喜樂、有憂傷;有興奮、有無聊;有憤怒、有痛苦。我的感覺乃是我對周遭所發生事物的自發性反應,也受到我對這些事物的期望與解釋所引發。我的感覺會表達在我的身體裡面,或藉著我的身體表達出來。焦急時,我可能會胃痛或掌心流汗;興奮時,我可能會說話快而大聲;憂傷時,我可能說得又弱又慢;大笑時,我會全身震顫;痛苦時,我會滿眶淚水。即便當我不注意時,我的身體仍然會傳出一些讓別人感受不到的訊息。  在每日生活當中,我都會有各式各樣、強弱不一的感覺。我甚至可能會同時有不同的感覺。而這些感覺又是相互衝突的。我的感覺就如同我的思想或行為等一樣真實而有價值,幫助我深刻了解周遭人、事、物對我的動機。例如,喜樂感助我慶祝並指認出我喜愛的人與物;無聊感促使我換別的事情做;而恐懼感幫助我保護我自己。沒有了感覺,我所過的將會是個缺乏生趣的生活。  然而,我們不少人卻一向被教導得要理性化,要壓抑,要避免或否認憤怒、痛苦或驕傲的感覺。也許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清單,告訴我們哪些是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感覺。有些人似乎已經被訓練得毫無感覺。有些人則有感於內卻不能表達於外。譬如,為了避免衝突,我們就不表達憤怒;為了不讓人覺得我們太柔軟,便壓抑我們對人的熱情;為了不讓人覺得太脆弱,便拒絕表露我們的畏懼。  但如果我想善用感覺,並使它能幫助我對生活的了解,我就必須清楚地意識到它們的高度與深度,並適當地用言語和行動來表達。如果我否認或避開它們,我就無力控制它們,反被它們控制,並破壞我的身體或生活。  當我接受各種不同感覺存在的事實後,我便不用再為自己的感覺辯護或道歉。因著意識到感覺的存在,我便可以自由地決定用各種新舊的方法來表達它們。  在親密的家庭關係里,當夫妻與親子都有能力意識到自己全盤的感覺,適當地表達它們,並彼此接納時,這便大大地增加了彼此間的信任與親密。當然,這也會使任何一方易受到對方的傷害。但相信這個險仍是值得冒的。  (一)在我們的親子關係里,我覺得比較快樂的時刻之一是當……  (二)在我們的親子關係里,我覺得比較憂傷的時刻之一是當……  (三)在我們的親子關係里,我覺得比較生氣的時刻之一是當……  (四)目前我對我們的親子關係最感到滿意的是……  (五)我最害怕的是當……  (六)當你……時,我有深深被愛的感覺。  (七)我對我們未來的關係比較感到憂慮/關切的是……  (八)我最喜歡我自己的是……  (九)我最不喜歡我自己的是……  (十)我最喜歡你的是……  (十一)我最擔心你的是……  (十二)我覺得我們的親子關係較強之處是……  (十三)我覺得我們的親子關係較弱之處是……  (十四)此時當我與你分享這些感覺時,我覺得……  註:  Larry Hlf and William R. Miller, Marriage Enrichment——-Philosophy, Process and Program (Bowie, MD: Robert J. Brady Co·, 1981), p.97-99. 短文內容與溝通問題略有修改,以適合青少年及其父母。  

【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男友說「家裡不同意」提出分手 我該怎麼辦?
內地大腕明星罕見家庭合影
把6歲半和2歲半的兩個孩子單獨留在家裡,這種做法妥當嗎?
做一個有趣的爸爸,是一個家庭的幸福,更是孩子的福氣

TAG:家庭 | 裝備 | 中年 | 基督 | 世紀 | 21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