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兒童發展概論 上涌山泉兒童之家
06-22
2017年8月9日第一章 緒論關鍵概念人類發展 兒童發展 認知發展 個性發展 社會性發展 文化性發展 兒童發展階段 嬰兒期 幼兒期 學齡兒童期 少年期 青年期 發展認知神經科學 橫向設計 縱向設計 交叉設計 跨文化研究設計第一節 兒童發展概述一、兒童發展的概念「發展」(狹義)是指個體身體、生理、心理、行為方面的發育、成長、分化、成熟、變化的過程。「發展」(廣義)是指個體身心整體的連續變化過程,不僅是數量的變化,更重要的是質的變化,如軀體各部分比例發生變化,心理方面如只會結構的變化、情緒的變化等。兒童發展主要是指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這一成長階段,它是個體生命全程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一發展變化從生命形成到成熟大體表現為以下特點:一是身心活動從混沌未分化向分化、專門化發展;二是身心活動從不隨意性、被動性向隨意性、主動性發展;三是認知機能從認識客體的直接的外部形象向認識事物的內部本質發展;四是對周圍事物的態度從不穩定向穩定發展;五是由一個自然人、生物人向社會人、文化人的發展。兒童發展既不同於成人發展,更不同於老年發展,在個體發展中有獨特的地位,具有如下的特點:(一)發展的基礎性兒童發展有快有慢,發展中既有量變,又有質變;發展中既有普遍性,又有個體性;然而,所有的這些發展都是為人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二)發展的遞進性兒童發展是各個發展領域整體的、內在關聯的、互相促進的遞進性發展。我們在劃分兒童發展的階段時,1歲以內的兒童是以周為單位,1~3歲兒童是以月為單位,而成人幾年內整體沒有什麼變化,這從側面反映了早期兒童發展和青春期兒童發展是快速遞進性發展,因而也有發展「關鍵期」的稱謂。(三)發展的易感性兒童發展一方面容易朝著積極的方向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容易朝著消極的方向發展。(可從教育和環境來說積極性和消極性)為此發達國家高度重視開端教育。兒童發展可分為四個發展領域:(一)生理髮展——研究軀身尺寸、比例的變化,各種軀體系統功能的變化,大腦與神經系統的變化與發展,身體運動與行為的變化,以及生理健康。(二)認知發展——認知過程與智力的變化包括注意、感知覺、記憶、思維、想像、言語、創造力、問題解決等能力的變化。(三)個性與社會性的發展——情感、情緒的發展,人際認知的發展,自我意識的發展,自我控制與調節的發展,同伴友誼關係的發展,社會行為的發展,道德能力的發展等。(四)文化性發展——文化感知、文化記憶、文化認同、文化思維、文化自覺能力的發展,文化溝通、文化融合能力的發展,文化熏染、文化調適、文化適應能力的發展等。二、兒童發展與人類發展人類發展包括人類種系發展和個體發展。按照達爾文進化論和復演說的觀點,個體發展是人類種系發展的濃縮復演。個體發展是指人的出生到死亡的發展,因而兒童發展是個體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發展的一個分支科學。人類種系的發展是動物種系發展的延續,個體發展是種系發展的濃縮。動物種系進化和發展的歷程可分為四階段:(1)單細胞動物階段 (2)多細胞動物階段(3)脊椎動物階段(4)哺乳動物階段人類發展的標誌:(1)直立行走和手的發展 (2)使用工具和製造工具 (3)在勞動實踐中產生語言。從人類發展總體特點可以看出:動物種系的發展更多地受物質條件的影響和生物規律的支配;而人類的發展在遵循生物規律的基礎上也深受社會因素、文化因素的影響並遵循人類的歷史文化規律。人類群體的特殊社會性和文化性決定了人類生活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統一。社會文化的發展也制約著人類的發展。三、兒童發展階段的劃分(一)年齡階段劃分標準目前依據一定標準劃分人生髮展階段的典型理論,可歸為如下幾類:1. 單純以生物的變化或種系的演化規律來分⑴柏曼(內分泌腺發育優勢劃分:胸腺時期;松果腺時期;性腺時期)⑵弗洛伊德(性本能發展劃分:口唇期;肛門期;前生殖器期;潛伏期;青春期)⑶施太倫(根據復演論劃分:幼兒期;意識的學習期;青年成熟期)2. 以心理特質的變化為依據來分⑴皮亞傑以智慧或認知結構的變化為依據來劃分發展階段:①感知運動智慧階段(0 ~ 1.5、2歲)②前運算智慧階段(1.5、2 ~ 6、7歲)③具體運算智慧階段(6、7歲 ~ 11、12歲)④形式運算智慧階段(11、12歲 ~ 14、15歲)⑵艾里克森(生物、文化和社會三因素結合劃分兒童發展8階段)⑶蘇聯心理學家達維多夫(兒童活動形式的轉變劃分6階段)信息欄:舒特戴森(兒童音樂能力發展的年齡特徵)我國學者根據以上各種劃分標準和我國兒童自身活動的特點,形成了自己的兒童發展階段劃分標準:①新生兒期(出生到一個月)②乳兒期(1歲以內)③嬰兒期(1 ~ 3歲)④幼兒期(3 ~ 6歲)⑤兒童期(6 ~ 12歲)⑥少年期(12、13 ~ 14、15歲)⑦青年期(14、15 ~ 17、18歲)⑧成年期(18歲以後)如果配以我國的學制,則個體的發展階段可分為:①先學前期,即嬰兒期(3歲以前,託兒所)②學前期,即幼兒期(3 ~ 5、6歲,幼兒園)③學齡初期,即學齡兒童期(6、7 ~ 11、12歲,小學)④學齡中期,即少年期(12、13 ~ 14、15歲,初中階段)⑤學齡晚期,即青年期(14、15 ~ 17、18歲,高中階段)(二)兒童發展的年齡特徵兒童發展過程中,既有連續性又有間斷性,所以整個過程就表現出若干連續的階段。兒童發展的年齡特徵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可將兒童發展年齡特徵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兒童心理年齡特徵是指在兒童發展的各個年齡階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特徵,它與兒童生理髮展的年齡階段有關,但不是由年齡決定的。(概念)第二,一定條件下,兒童年齡特徵既相對穩定,同時又可以隨社會生活和教育條件而改變;既不存在一個古今中外統一的、一成不變的、永久性的年齡特徵,也不存在一個絕對不變的年齡特徵,這也就是說年齡特徵既有穩定性又有可變性。穩定性的三個原因:①社會教育條件雖然不斷發展變化,但在一定時間內有其相對穩定性;②兒童掌握知識經驗有一定的順序性,在一般條件下,大多數兒童的發展次序和所需時間是相同的;③生物發展有相對穩定的程序,生物成熟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有一種共同的規律。可變性主要表現兩個方面:①社會教育條件的不斷變化可以引起兒童年齡特徵的變化,但不是立刻就反映出來,要經過一定的時間;②可變化性也指個體差異,即共性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第三,兒童發展由於存在個體差異,使其在年齡特徵上也存在不平衡性。在年齡特徵問題上要正確處理一般與個別、典型性與多樣性的關係。(三)兒童發展各階段的主要特點現就我國學者所劃分的兒童發展的五個階段的主要特點總結如下:①嬰兒期的特點(先學前期,3歲以前,託兒所)嬰兒期是兒童生理髮育和心理發展最迅速的時期,這一時期兒童的神經系統與大腦發育迅速。這一時期嬰兒的學習分三個層次:習慣化、工具性條件反射、言語的掌握。言語的獲得就標誌著嬰兒期的結束。嬰兒期兒童情緒不斷分化,出現了社會性微笑等社會性情感,出現了依戀性社會行為,在遊戲中學會與同伴簡單交往。②幼兒期的特點(學前期,3 ~ 5、6歲,幼兒園)這是兒童身心迅速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兒童的主要矛盾是:渴望獨立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新需要同獨立活動的經驗與能力有限的矛盾。幼兒期兒童的主導活動是遊戲,它是促進幼兒發展的最好形式。這一時期兒童已初步形成了自我意識,能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去認識世界,表達解釋自己的想法願望,接受成人的教育,同時希望有效地影響他人,上述表明,兒童的社會性、文化性得到了初步發展。③學齡兒童期的特點(學齡初期,6、7 ~ 11、12歲,小學)這是兒童發展重要轉折時期。從低齡兒童看,他們還具有明顯的學前兒童的特點,而從高年級兒童看,隨著青春期的來臨,他們又具有少年期的一些特徵雛形,因而學齡兒童期避險了明顯的過渡性。④少年期的特點(學齡中期,12、13 ~ 14、15歲,初中階段)少年期是青春發育時期。這一時期是兒童身體各方面迅速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期。兒童的自我意識高漲、性意識覺醒、反抗心裡突出、情緒表現激烈、人家交往發生顯著變化,思維水平由形象到抽象發生了質的飛躍。⑤青年期的特點(學齡晚期,14、15 ~ 17、18歲,高中階段)青年期的生理與心裡趨於成熟和穩定。經過少年期生理和心理上的劇變,青年期的生理與心理趨於成熟和穩定。青年期以後,人的生理、心理已達到成熟,社會性、文化性發展趨於穩定。四、兒童發展研究與教育(略)(了解 見14頁)兒童發展研究與基礎教育存在密切的關係。第二節 兒童發展研究的歷史與現狀一、兒童發展研究的演變歷程(一)早期社會兒童觀的形成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傑出代表誇美紐斯認為兒童從出生起就自然地傳播有知識、道德和虔誠的種子,教育可以使這些種子發展、成長起來,這就是他著名的「種子論」。洛克認為兒童來到人間時其精神方面猶如一塊白板,想做成什麼就做成什麼,這就是著名的「白板說」。啟蒙主義教育家盧梭更認為人生來沒有邪惡,只有衝動;而本性的最初衝動始終是正確的;他認為兒童從出生就是真正意義的人,兒童具有獨立的存在價值。(二)兒童發展學的早期形態德國生理學家普萊爾是兒童發展學的創始人,於1882年出版《兒童心理》 。此書被公認為一部科學的、系統的兒童發展學著作。兒童發展學正式成為科學就是從1882年普萊爾《兒童心理》的出版算起的。我國最早進行兒童心理研究的是陳鶴琴,最早講授兒童發展心理學課程的也是陳鶴琴。他於1925年出版《兒童心理之研究》一書。陳鶴琴、孫國華(《初生兒的行為研究》)、黃翼、艾偉、肖孝嶸、陸志偉、吳天敏、肖恩承、艾華等我國早期兒童心理發展學家為我國兒童發展學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三)兒童發展學的進一步演變自普萊爾以來,兒童發展科學的演變有以下特點:①研究日益系統規範,最常用的方法是觀察法和實驗法,《兒童心理》就是一部系統觀察的傑作。②兒童發展研究的範圍在擴展。③兒童發展各領域的研究越來越精細化。④兒童發展理論由學派紛爭走向發展理論的微型化。⑤兒童發展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方法論趨向整合。二、兒童發展研究的現狀(略)(了解 見19-22頁)當代兒童發展研究已形成如下熱點研究領域: ①嬰兒發展研究 ②兒童社會性發展研究 ③兒童心理理論研究 ④記憶發展研究⑤語言發展研究 ⑥兒童日常認知研究 ⑦兒童發展認知神經科學 ⑧認知行為遺傳學三、兒童發展研究的新趨向1. 兒童發展研究多層次、多領域的整合趨向(發展問題、研究層次、領域)2. 兒童發展研究理論形態的兩極趨向(宏大理論、微型理論)3. 兒童發展研究方法論的統整趨向(科學主義下實驗室範式和自然主義下生態範式、量化研究和質化研究、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4. 兒童發展研究的實踐轉向(遊戲中、活動中、美術中、音樂中、舞蹈中)5. 兒童發展研究的文化轉向(直接動因:一是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改變兒童生活的文化處境;二是全球化背景下人口大範圍流動對兒童行為方式、文化生活的影響)第三節 兒童發展研究方法不論是質的研究設計還是量的研究設計,兒童發展研究設計主要有傳統的橫向設計、縱向設計、交叉設計和新近興起的跨文化研究設計。我們主要介紹兒童發展研究最常用的方法:觀察法、訪談法、個案研究法、問卷法、測量法、實驗法和文化比較法。一、兒童發展研究設計(略)(了解)(一)橫向設計是指在同一時間內,對不同年齡組被試進行觀察、訪談、測量、實驗,以探究兒童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二)縱向設計又稱追蹤研究,是指在較長的時間內對同一群被試進行定期的觀察、測量、實驗,以探究兒童發展的規律。(三)交叉設計是將橫向設計與縱向設計結合在一起,以更好地探查兒童發展變化的特點與轉折點。(四)跨文化研究設計也稱交叉文化研究設計,是指通過對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兒童進行研究,以探討兒童發展的普遍規律及不同的社會文化條件對兒童發展的影響。二、兒童發展研究的具體方法(一)觀察法觀察法是兒童發展研究較為常見的一種方法,它是指研究者通過感官或一定的儀器設備,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兒童的心理和行為表現的方法。根據觀察條件的不同,可分為自然觀察法和實驗室觀察法。自然觀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環境中觀察個體的行為。通常是指在家庭、學校、幼兒園或遊戲場所對兒童的行為進行觀察並予以記錄。根據研究的目的又可分為:(1)樣本描述法(u內容豐富詳盡、探明影響行為因素,q可靠性差、資料難以量化)(2)時間樣本法(u可觀查資料量化分析,q僅適用經常出現行為、不保證行為完整性)(3)事件樣本法(u保持自然行為完整性、探討影響行為因素,q不易量化)(4)物質評定法(u簡便易行,適用範圍廣)自然觀察法最大優點是它可以使研究者了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而且它可用在缺乏語言表達能力的嬰兒身上。提高觀察研究效度的有效方法是:避免觀察者個人偏見,減少觀察者對兒童的影響,讓兒童處於自然狀態。實驗室觀察是一種經過嚴密設計的觀察,適合於研究在自然情境中很少發生或不被社會所允許的行為,其程序是在兒童面前呈現一個被認為會促進所要研究行為的刺激,然後以不被兒童察覺的方式(單向玻璃或錄像)對兒童進行觀察,看兒童是否會表現出所期待的行為。(二)訪談法訪談法是研究者通過與兒童進行口頭交談,了解和收集有關心理特徵和行為特性的資料的一種方法。訪談法適用於一切具有口頭表達能力的不同文化程度的對象,它的優點是能有針對性的收集研究數據,研究有更大的自由度,可追問或重複。缺點是不適用於年齡太小或不能清楚了解他人說話的兒童。要確保訪談成功,訪談者要做充分的準備。首先,訪問者要對研究計劃有詳細的了解,熟悉訪談內容,了解訪談對象的一些背景材料。其次,帶齊訪談工具,包括所要訪問基本問題的文字說明,記錄用紙筆、錄音機、照相機和攝影機等。再次,訪談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受訪者的態度,因此訪問者要善於營造輕鬆和諧的氣氛,取得受訪者的信任,使其樂於回答提問。又次,訪問者要善於把握方向與主題,使談話始終圍繞討論目的進行,避免脫離主題的漫談。此外,還要針對受訪者的年齡及心理特點巧妙提問,以獲取他們的真實態度和想法。最後,訪問記錄也很重要,這是分析和得出結論的直接依據。記錄方式分為當場記錄和事後記錄兩種。(三)問卷法問卷法與訪談法相似,只不過是將要研究的問題印在紙上,並要求參與者以答卷的方式作答。問卷法就是利用問題表格進行調查的一種方法。通常研究者使用的問卷有兩種形式:開放式問卷和封閉式問卷。開放式問卷只提出問題,要求被試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或看法作答,不做限制。優點是:它是探索性研究最常用的方式,可提供行為的方向、問題的焦點、主要價值觀念等。缺點是資料分散,不易統計。封閉式問卷是根據研究需要,把所有問題及可供選擇的答案全部印在問卷上,被試不可隨意回答,必須按照研究者的設計,在給定的答案中做出選擇。優點是可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資料,省時經濟,所得資料便於統計分析。缺點是,缺乏靈活性,設計難度大。問卷法只適合於書面言語表達能力達到一定程度的被試,不適合學前兒童。一份標準的問卷通常包括指導語、核對項目、問題項目、答案項目四個部分。(四)測量法測量法是運用標準化的測驗量表,按照規定的程序對兒童進行測查,從而研究兒童發展特點和規律的研究方法。測驗量表是兒童發展研究的一種重要研究工具,具有評估、診斷和預測的重要功能。測量法的優點在於測驗量表編製嚴謹科學,便於評分和對結果做統計處理,有現成的常模可直接進行對比研究。缺點是靈活性差,對施測者要求高,被試的成績可能會受練習和受測經驗的影響。測驗可按不同標準分類,其劃分是相對的,可分為:按測驗的功能分:智力測驗、創造力測驗、氣質測驗、成就測驗等。按測驗材料分:文字測驗、非文字測驗。按測驗的對象分:個別測驗、團體測驗。按測驗的時限和難度分:難度測驗、速度測驗。(五)實驗法實驗法是研究者通過有目的地操縱和控制一定的變數以觀測個體反應,進而揭示變數間因果關係的一種研究方法。實驗法可分為實驗室實驗和現場實驗兩種類型。實驗室實驗是在專門的實驗室內,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研究兒童發展的一種方法。優點在於控制嚴密,科學性高,結果記錄客觀準確,便於分析,能夠揭示變數間的因果關係。缺點是樣本數量小,實驗環境過於人工化,生態學效度較低,影響實驗結果推廣。(六)文化比較法文化比較法是針對一個或幾個發展維度,對來自不同文化或亞文化背景的研究對象加以觀察、測量、實驗比較的一種研究方法。文化比較法的方法學意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不同文化間的比較,可以了解人類發展是否存在普遍性規律,防止將一個文化背景下得出的結論過度推廣。二是了解文化因素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文化因素往往導致個體在認知、情緒、行動等方面的差異。第二章 兒童發展的基礎關鍵概念:遺傳 遺傳素質 染色體與DNA 基因 苯丙酮酸尿症 唐氏綜合症 致畸因子 神經元 神經可塑性 突觸 皮層功能重組 突觸可塑性 神經元新生 突觸倒U型發展 發展關鍵期 動作發展規律第一節 遺傳與產前發育遺傳是一種生物現象。遺傳指祖先的生物特性傳遞給後代的現象。人的祖先的生物特性主要是指那些與生俱來的解剖生理特點。如:體態、構造、血型和神經系統等特徵,其中神經系統的結構與機能對幼兒心理發展更具有重要意義。遺傳特性也叫遺傳素質。遺傳素質主要是指那些與生俱來的有機體的構成、形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徵。一、遺傳的物質基礎(一)染色體與DNA細胞是生命的最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每個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構成。在細胞核中還有一些儲存和遺傳信息的線狀結構——染色體。染色體主要是由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組成的,其中DNA含量穩定,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人體細胞里的染色體都是成對存在的,共有23對(46條)染色體。DNA分子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直接或間接地決定一定的遺傳性狀。基因是DNA上的結構單位,也就是具有遺傳效應的功能單位。基因的任務是發送指令到細胞質,用以合成各種類型的蛋白質,而這些蛋白質是形成人類機體各種特徵的生物基礎。(二)遺傳方式生殖是種族繁衍的重要生命活動,也是遺傳物質分離、重組、傳遞和結合的循環過程。成熟的個體能夠產生與自己相似的子代個體,這種功能稱為生殖。(三)遺傳疾病影響兒童正常發展的許多疾病都是遺傳性疾病,主要是由基因缺陷或基因突變引起代謝性缺陷以及染色體數目或形態不正常導致各種發育不正常。(1)苯丙酮尿酸症(PKU):代謝性遺傳疾病,導致兒童永久性智力遲鈍。(2)唐氏綜合症:最常見的染色體變異導致的疾病,又稱為先天愚型、伸舌樣白痴。(3)其他:發生在女性身上的特納氏綜合症(XO),45條染色體(22對+X);發生在男性身上的克萊恩費爾特氏(XXY),47條染色體(22對+XXY)二、產前發育個體生命運動的真正起點是從精子和卵子相結合的那一刻開始的。受精後,兒童發展過程中的最快時期——產前發育就開始了。(一)產前發育的階段個體出生前,在母體內會度過近10個月的時間(約280天)。個體產前的發育過程按其發展特點,可分為三個時期:胚種期(2周)、胚胎期(2-8周末)和胎兒期(9周開始)。(二)影響產前發育的因素(了解見42-43頁)(1)藥物 (2)疾病 (3)輻射 (4)營養 (5)年齡 (6)情緒及狀態(三)分娩(略)(了解 見44-45頁)三、胎教所謂胎教,就是通過調整孕婦身體的內外環境,消除不良刺激對胎兒的影響,並採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積極主動地對胎兒進行訓練和教育,以使胎兒的身心發育更加健康成熟,為其出生後的繼續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的一種教育方法。第二節 大腦發育與神經可塑性一、神經元及其聯結(一)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神經組織包括神經細胞(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神經細胞又稱神經元,是神經系統中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神經元由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組成,突起又分樹突和軸突。神經元具有接受和傳到衝動並整合信息的能力,使其產生感覺和調節其他系統的活動。神經膠質細胞遍佈於神經元胞體和突起之間,數量約為神經元的10倍,神經膠質細胞雖然不參與神經衝動的傳導,但對神經元起著提供營養、支持、修復、保護作用,並參與髓鞘的形成。神經膠質終生保持分裂能力。(二)突觸突觸是神經元之間、神經元和非神經元之間特化的細胞連接結構,又傳遞信息和分析整合的作用。通過突觸進行細胞間的通訊聯繫,可形成複雜的神經通路和網路,實現神經活動。根據神經衝動的傳遞形式,突觸可分為化學突觸和電突觸。化學突觸由突出間隙、突觸前膜和突觸後膜組成。突觸後膜上存在一些特殊的蛋白質結構,稱為受體。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可分出許多末梢突觸小體,它可以與多個神經元的胞體或樹突形成突觸。一個神經元可通過突觸傳遞影響多個神經元的活動;同一個神經元的胞體或樹突也可通過突觸接受多個神經元傳來的信息。二、大腦發育大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人類的大腦是長期進化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意識和思維的器官。人的大腦分左右兩個半球,體積占整個中樞神經系統一半以上,重量佔全部腦重量的60% ~ 70%。大腦皮層的總面積可達2200 ~ 2600 cm2,集中了約1011 ~ 1012個神經細胞,突觸數約為1014 ~ 1015,神經膠質細胞數大約是神經元的10 ~ 50倍。(一)腦中量的增加人的大腦平均重量大約為1400g,新生兒的大腦從胚胎時就開始發育,出生時重量大約為350g,是成人腦重的25%左右。此後第一年腦重的增長最快,第一年末達到50%;兩歲半到3歲時增長到900g,相當於成人腦重的75%;到5歲時,達到90%。研究表明,嬰兒腦重的增加並不是神經細胞大量增加,而主要在於神經細胞結構的複雜化和神經纖維的延伸。(二)大腦皮層的發育大腦皮層是人腦中最大的結構,占腦重的85%,也是最後停止生長的腦結構。因此,它比大腦的其他任何部位對環境性的影響都敏感。大腦皮層的作用在於有意識地控制動作、學習和思維,它是控制和協調行為的重要組織,但在整個大腦的發展過程中它卻是發育最晚的部位。大腦的發展順序是從腦幹到皮層。(見50頁)(三)腦電活動與腦電波腦電波是腦發育的一個重要參數,也是研究兒童發展的中心問題之一。(α、δ、θ)有關研究發現:新生兒的腦電波多為δ波。並且不規則;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腦電波趨於有規律,頻率升高。研究還表明,若以兒童的腦皮質細胞的電活動頻率基本達到α波範圍與θ波基本上消失作為成熟的指標,則兒童大腦各區域的成熟順序是由後往前分別進行的:枕葉-顳葉-頂葉-額葉。(四)腦的反射活動反射是腦的基本活動,是大腦機能發展的重要標誌。新生兒的大腦皮質還未完全成熟,所進行的只是皮質下的一些先天遺傳的無條件反射,一些是對生命有意義的,如吮吸、吞咽、朝向反射等,另一些是特有的,如抓握、驚跳、強直反射等,正常情況下它們在出生後不久都會漸漸消失。如果在該消失的年齡仍然存在,就表明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可能不正常。反之亦然。一個人的生命早在胎兒期就開始了。無條件反射是一種本能活動,實際上是一種生物性活動而不是心理活動。條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動又是心理活動。三、神經可塑性 兒童神經系統發育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受經驗和發育程序交互影響所支配,在宏觀和微觀上都表現出可塑性。(一)不同層次的神經可塑性神經可塑性表現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宏觀腦結構的功能重組,細胞層次神經可塑性以及神經可塑性的分子、基因機制。(1)腦結構的功能重組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組織在發育的過程中逐漸成形,但是大腦具有重組這些功能組織的潛力,並能在經驗的塑造下改變其結構。(2)細胞層次的神經可塑性細胞層次的神經可塑性主要表現在突觸可塑性,包括突觸在形態上和功能上的修飾。①突觸形態上的修飾:神經元超過95%的興奮性突觸在樹突棘上。②突觸功能上的修飾:Hebb指出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繫會因持續的刺激而增強,這一假設因LTP現象的發現而得以證實。③新神經元的生成:過去認為成年哺乳動物大腦皮層神經元的喪失是永久性的,而近年來發現成年哺乳動物腦中仍然保有一群具增生能力並能進一步分化成神經元的前體細胞——神經幹細胞。(3)神經可塑性的基因與分子機制(二)神經可塑性與早期經驗的交互作用(影響因素)(1)神經突觸的倒U形變化與心理發展關鍵期嬰兒在出生時,突觸連接數目相當於成人的1/10;孩子3歲時,突觸連接數目大致是成人的2倍;到了14歲,孩子的突觸連接數目和成人大致相當,這一現象稱為神經突觸的倒U形變化。信息欄:洛侖茲的雁鵝與關鍵期理論,奧地利動物心理學家洛侖茲從對灰色雁鵝的認母行為的研究開始,發現了「印刻現象」。(2)神經可塑性與豐富環境刺激在大腦發育和行為發展之間,存在著一種雙向交互作用。出生前大腦網路中的輸入主要是來自內部的自發活動;而在出生之後,隨著幼兒各種感覺器官的成熟,外界環境刺激的輸入對大腦網路構建所起的作用逐漸增強。豐富環境的刺激和豐富的經驗可以促進神經突觸形成,有利於大腦與行為的雙向建構。第三節 兒童動作發展 兒童動作發展包括軀體和四肢的動作發展,他收到身體的發育,特別是骨骼肌肉的發展順序及神經系統的支配作用的制約,兒童的動作發展不僅對身體有影響,對兒童的智力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一、身體的發育身體的發育是兒童心理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良好的身體素質為人的一生髮展奠定了基礎和方向。(一)身高體重的變化 (二)骨骼肌肉的生長 (三)身體各系統的發育二、動作發展的規律動作發展是個體心理發展的重要方面。如果說兒童身體的發展遵循一定的先後次序,即頭部-頸部-軀幹-四肢,那麼兒童動作的發展也有一定的順序。①從上到下,又稱上下規律,即先會抬頭,然後坐、站立、走路。②由近及遠,即先從靠近軀幹的動作開始,然後出現離軀幹遠的動作。③由粗到細,或是由大到小。先學會大肌肉粗動作,逐漸學會小肌肉精細動作。④由整體到分化。最初動作是全身性、籠統的手舞足蹈後才逐漸分化為局部、精確、專門化的動作。⑤由無意到有意。先出現無意動作然後才逐漸出現有意動作。(這裡指目的性)三、影響動作發展的因素影響兒童動作發展的因素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個系統協調作用的結果(一)影響動作發展的生物學因素影響兒童動作發展的生物學因素有出生缺陷與先天失常、染色體疾病、圍產期因素、神經系統疾病、營養因素、環境毒物等多種因素。(1)基因的因素 (2)中樞神經系統的成熟度 (3)感官經驗的統合(二)影響動作發展的非生物學因素個體成長的物質生活環境、特定的養育觀念和方式等,不僅會對兒童動作的發展速度產生直接影響,也會影響其特定動作的發展水平以及動作發展的順序和傾向。環境的影響既有來自自然環境特徵的,也有來自社會文化和心理環境特點的。信息欄: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格賽爾在經歷了近半個世紀對兒童發展的實驗研究後,發表了著名的「成熟論」,強調生物的自然成熟的因素在兒童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 兒童感知覺、注意的發展關鍵概念:兒童感覺 視覺適應 視敏度 聽力測驗 兒童知覺 深度知覺 面孔偏好 兒童注意 有意注意 無意注意 注意的穩定性 注意的分配能力 注意的轉移能力 注意的廣度第一節 兒童感覺的發展 最新研究揭示了學習的一種形式——適應,即刺激的重複強化了反應。新刺激容易引起注意,但是,隨著更多刺激的重複呈現反應弱化。看來,對熟悉刺激的厭倦提供了了解嬰兒感知覺的通路。一、兒童感覺發展概念兒童感知覺的發展是建立在生理髮展基礎上的身心結合的過程,隨著經驗的豐富而完善,直至發展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平台鞏固下來。 研究兒童感知覺、注意發展時,常用觀察法和實驗法。二、兒童視覺的發展(一)兒童視覺的生理機制視覺對於兒童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種感覺,這個五顏六色的大千世界就是靠眼睛去捕捉的。視覺系統的組成部分主要有眼、視神經、視束、皮層下中樞、視皮層等。我們的眼睛就是將視覺刺激轉化為視覺信息的器官。視覺的適宜刺激是特定光刺激,人的可見光譜在波長380毫微米和780毫微米之間,是全波長中的一小段。(二)兒童視覺適應視覺適應包括暗適應與明適應,它們都是視覺研究的重要內容。暗適應是指低亮度環境的感受性逐步提高的過程。(進入黑暗房間一會後才能看見東西)明適應是指從低亮度環境到高亮度環境,眼睛大約過1分鐘才能適應的過程。(從黑暗處呆久了出來時不能馬上適應外面的強光,要過一會才能睜眼)暗適應過程中,在生理上發生三種並行現象:(1)瞳孔放大,以收入較多的光線(2)網膜上錐體細胞的感光敏度增強,以暫時維持視覺功能。(3)網膜上的桿狀細胞感光敏度迅速增強,取代錐體細胞作用。明適應的歷程正好與暗適應相反:(1)瞳孔縮小,以減少強光進入。(眯眼)(2)網膜上錐體細胞的感光敏度緩慢降低。(3)網膜上的桿狀細胞感光敏度迅速迅速降低。可見,暗適應與明適應實際上是網膜上視覺神經細胞感覺敏度的改變過程。(三)兒童的顏色感覺發展(了解 見68-69頁)研究表明,兒童能否正確命名顏色,主要取決於他們是否掌握顏色的名稱。(四)兒童視覺能力的發展視敏度是衡量視覺發展優劣的指標,是指分辨物體細節和輪廓的能力,也就是人眼正確分辨物體的最小維度。一般情況下,視敏度為1.0是正常的。新生兒的眼睛聚焦能力不強,視敏度也低,新生嬰兒在20英尺處的視力相當於成人在150英尺到290英尺的視力。新生兒雖然看東西的能力不強,卻有著巨大的熱情掃視甚至追蹤外界的物體,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探索能力。嬰兒的視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迅速發展,在出生後的頭幾個月里,視覺系統成熟的很快(1個月大追蹤慢慢移動的物體,3個月大對物體實現焦距);在嬰兒期,視敏度在逐步提高(6個月大視敏度大約為20/100,2歲接近成人)。(五)兒童視覺缺陷(了解 見69-70頁)視覺缺陷發生在兒童早期,由於主訴困難且生理機制不成熟,往往造成治療不及時,帶來更大傷害。(尤其在視覺發展關鍵期,影響深遠)三、兒童聽覺的發展(了解 見70-72頁)(一)兒童聽覺發展概述(二)兒童聽覺障礙四、兒童其他感覺的發展(一)兒童嗅覺和味覺發展(了解 見72-73頁)(二)兒童觸覺發展觸覺是父母與嬰兒之間相互影響的一種基本途徑。嬰兒的嘴唇、手掌、腳掌、前額、眼皮都是非常敏感的部位。由於具備了撫觸條件,良好的觸摸對嬰兒的情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觸覺毫無疑問是嬰兒探索這個神秘世界、探索自身的最重要的手段。多數嬰兒喜歡啃咬自己的小手小腳,直到被自己咬疼了哭了起來。通過這樣的過程,來認識自己的存在和周圍其他物體的存在,這被稱為試探性啃咬現象。觸覺是刺激大腦發育的良好手段。☆撫摸對嬰兒發展的作用,這也是我們提倡母親哺乳的原因之一:第一,刺激嬰兒全身皮膚感官與興奮中樞感受點,刺激神經細胞的形成及其聯繫,逐漸促進小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和智能的成熟。第二,促進嬰兒血液循環,促進運動技能的發展。第三,有助於嬰兒產生安全感,形成正常的活動覺醒周期,為成年後形成獨立個性做準備。第四,促進消化,增加體重。(三)痛覺嬰兒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對痛無所畏懼。第二節 兒童知覺的發展一、兒童知覺發展概述孟昭蘭認為,從特異化神經通道機制的形成來看,首先是感覺發展的專門化與單一化,然後進步到多感覺通道信息特徵的整合與分化。可見,多感覺通道刺激的整合是兒童知覺發展的必要階段,也是思維發展的基礎。(反映個別屬性的是感覺,反映整體屬性的是知覺)二、兒童圖形知覺的發展心理學家多用事物偏好方法來研究嬰兒的形狀知覺。(幾個不同的圖形隨機呈現給剛出生的嬰兒),實驗結論如下:第一,單色刺激與圖案刺激相比,嬰兒偏好後者。第二,隨著年齡的增大,嬰兒偏好的圖案越來越複雜,與直線相比,嬰兒更喜歡曲線;新生兒寧願看到布滿圖案的刺激而不願看單色的刺激。第三,嬰兒早期對圖案的選擇存在對比敏感性原則,即喜歡含有更多醒目的明顯對比的圖案。第四,最初,嬰兒對圖案中的某個單元特徵感興趣,年紀稍大一點,就會對所有組成部分感興趣,並將其綜合為一個整體。第五,嬰兒喜歡看清晰的圖像。美國心理學家R.Fantz的「注視箱」研究與其他一些視覺研究發現:第一,在中等複雜程度以內,複雜程度越高,嬰兒注視時間越長。第二,新生兒對社會性刺激比非社會性刺激注視時間長。第三,以適當速率運動的物體能引起嬰幼兒的注視並使其視覺追隨之。第四,新生兒對物體的某個重要特徵視覺偏好強於對整體的關注。☆幼兒形狀知覺發展的趨勢:幼兒形狀知覺發展的很快,一歲的兒童已經具備了通過殘缺圖形識別物體的能力,幼兒園教師在教學內容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小班:辨別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班:拼合三角形、拼合圓形;大班:認識橢圓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圓柱形。對幼兒來說形狀配對最容易,命名最難。有人認為,4歲是認識漢字的最佳時期。PPT(老師講的)☆形狀知覺的發展特點:(1)幼兒的形態知覺發展的很快(2)3歲左右一般可以辨別圓形、正方形、三角形(3)4歲到4歲半是辨認幾何圖形正確率增長最快的時期(4)5歲能正確辨別各種基本的幾何圖形(5)幼兒叫出圖形名稱比辨認圖形要晚三、兒童深度知覺的發展(實驗 見77-78頁)深度知覺就是對遠近、深淺的知覺,它對於了解環境中各種物體的位置排列從而引導人的運動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家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發明了一種叫做「視覺懸崖」的實驗設備。它由美國心理學家Gibson與Walk首創。四、兒童社會知覺的發展☆ 在兒童社會知覺發展中,嬰兒面孔偏好可以說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與生俱來的社會性。偏好似乎是一個跨種系的現象,具有社會化的意義。心理學家對面孔偏好研究的部分結論如下:第一,新生兒對人的面孔有偏好。第二,在對人臉的注視中,嬰兒對充實的正常面部最為有興趣(包括五官)。第三,在2、3個月後,嬰兒能對不同的面容特徵區分。第四,與嬰兒出生時注意麵部周圍輪廓不同,2個月後的嬰兒會發展到注意人的表情,甚至對錶情作出微笑反應。目前對於嬰兒面孔偏好產生的原因,有幾個主要理論:(見79頁)(1)線性系統模型 (2)右腦優勢模型 (3)CONSPEC和CONLERN理論(4)視覺模塊理論 (5)非特意化識別理論第三節 兒童注意的發展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發展與兒童的生活、遊戲、學習有密切的聯繫。我們常說的注意,往往是和視覺聯繫在一起的,稱為視覺注意。一、兒童注意發展概述注意不是一項單獨孤立的心理過程,它的發展是智力整合發展的保證。生物性定向反射是和注意聯繫在一起的,集中與定向是形成注意的前提也是注意形成的目標。注意是一種伴隨狀態。新生兒已有非條件性的定向反射。(見80-81頁)兒童注意集中與否是有外部表現的,幼兒的外部表現比較明顯,是教師判斷幼兒是否集中注意的重要線索:(1)適應性運動 (2)無關運動的停止 (3)呼吸運動的變化二、注意發展對兒童發展的意義注意分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兒童注意的發展是由無意注意發展為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自覺的,有預定目的的注意,是由第二信號系統支配的,即能夠藉助於詞語而實現。兒童注意的發展,對兒童的成長有著特殊的意義:(一)注意是心理活動的積極維護者,是高質量認知活動的捍衛者注意是兒童遊戲和學習的保證,是任何人不可或缺的能力。注意程度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很大。(二)注意對兒童心理活動發展有功能性意義注意作為一種複雜的心理活動,有一系列功能:(1)選擇功能:通過注意對信息進行選擇,趨向於有意義的、符合主體需要的和與當前活動任務相一致的各種刺激,排除和避免其他無關的、無意義的、有干擾的刺激,將有關信息分離出來,使心理活動的指向性更明確。(2)保持功能:注意是反映的對象保持在意識之中,防止信息的消失,一直到目的達成為止。(3)調節和監督功能:注意控制著整個心理活動朝向一定的目標方向進行,維持心理活動的積極狀態。三、影響兒童注意發展的因素(1)注意力的發展與兒童自身的狀態有密切關係,兒童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是很難集中注意的。(2)營養過量和缺乏都可能由於導致兒童身體不健康而阻礙其注意力的發展。(缺碘、缺鋅、鉛中毒)四、兒童注意品質的特徵(集中性與持久性、穩定性、分配能力、轉移能力、廣度)(一)注意的集中性與持久性兒童注意的集中程度和持久程度在增加,兒童逐漸能將注意集中在與任何目標有關的刺激中來。實驗表明,兒童忽視無關信息的能力是由他們對有無關刺激的卡片進行分類時所需時間長短決定的。(二)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穩定性是指對同一對象或同一活動的注意所能持續的時間。影響兒童注意穩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維持兒童的注意穩定性?我們總結了以下幾點:第一,注意的對象具體形象、生動鮮明。第二,學習活動遊戲化,避免枯燥單調的方式。第三,活動與實際操作結合,鼓勵幼兒參與。第四,保持幼兒良好的身心狀態。第五,注意對象、任務過於複雜或者過於簡單都不利於注意的集中。第六,無關刺激的干擾容易引起兒童的分心。國內學者根據拉特兒童行為問卷、康納量表、兒童行為評定量表等有關內容,列出了大致判斷兒童注意力問題的幾個方面:第一,注意力不集中。第二,注意力短暫。 第三,活動過多。第四,情緒不良或社會適應不良。(三)注意的分配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指同一時間裡,注意指向多個不同的對象。如:老師一邊彈琴,一邊注意班裡的孩子。注意的分配是有條件的:其一,同時並行的兩種活動中必須有一種是熟練的;其二,同時並行的兩種或幾種活動之間如果有聯繫,注意分配就顯得輕鬆很多,如載歌載舞。(四)注意的轉移能力注意的轉移能力即有意識地將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的能力。無意識轉移是注意的分散,而不是注意的轉移能力。(五)注意的廣度注意廣度,即同一時間裡能把握的對象的數量,有時也稱為注意範圍。人們一般用速示器來研究視覺的注意範圍。幼兒的注意廣度比較狹窄。隨著兒童的成長、生活圈子的擴大,其注意廣度會增長。情緒STROOP實驗表明,相對正常被試而言,焦慮個體命名有威望性含義詞的顏色時間較中性詞長,說明焦慮個體比正常個體更容易將注意投放至消極情緒信息上,焦慮個體對負性情緒信息存在注意偏向。五、兒童注意力的培養兒童注意力的培養是潛移默化與練習培訓結合的過程。在培訓中,務必注意幾點:第一,刺激豐富化原則。盡量使刺激組合為一個整體,避免刺激孤立,利用聯覺培養有效的刺激反應。刺激物適度豐富、鮮明。第二,注意訓練與注意發展匹配原則。訓練者最好不要自行更換訓練物,不能操之過急,要因齡施教。第三,形式立體化原則。注意力的培養訓練並不是單純的某種操作或幾次操作就可以完成的,必須是一個全方位的培養模式。 第四,空間滲透式原則。注意力集中是一種好的學習習慣。兒童注意力的養成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第四章 兒童記憶的發展關鍵概念:記憶 定向反射 習慣化 條件反射 再認 回憶 延遲模仿 自傳體記憶 複述 組織 精細加工 元記憶 記憶容量 記憶恢復現象 遺忘規律第一節 嬰兒記憶的發生 記憶就是人腦對過去經驗的識記、保持和恢復的過程。現代信息加工理論認為,記憶是人腦對信息進行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大量研究證明,嬰兒有記憶能力。一、記憶發生的指標心理學家們採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指標。(一)定向反射和習慣化所謂定向反射就是對新異刺激做出反應的傾向。定向反射是當新異刺激出現時主體產生的反應,因此,它也可以作為一種學習指標。因為當刺激多次出現後,主體就不會再產生這樣的變化,或是反應下降,這種定向反應的消失或下降我們稱為「習慣化」。(二)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指主體對條件刺激作出的反應。一般認為,兒童最早建立的自然條件反射是出生第十天左右建立的哺乳反射,也就是嬰兒對哺乳姿勢的再認。☆二、嬰兒記憶的特徵(1)嬰兒時期的記憶主要以無意識記憶為主,他們還不能為特定的目的進行記憶。研究表明,嬰兒不僅很早就存在記憶能力,而且具有相當好的信息保持能力。嬰兒是如何提取信息的?提取信息有兩種形式:再認和回憶。再認是注意到當前刺激是過去曾經歷過的刺激。(如:見到某人就想起曾在哪見過他)回憶是對以消失的刺激產生一個心理表徵的過程。(如:聽到某人名字想起他的模樣)(2)嬰兒記憶的另一重要特徵,也是兒童心理學中的一個經典困惑,即嬰兒期的記憶缺失現象,表現為我們無法保持任何有關嬰兒時期的經驗。第二節 兒童記憶的發展一、自傳體記憶自傳體記憶是一種特殊的情景記憶,指個體在日常生活中對自身經歷事件的記憶,具有不隨意的特點。自傳體記憶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意義)至少反映在兩個方面:(1)對以往事件的經歷有助於兒童預測和期待未來的事件;(2)它還為個體提供了某種時間的的延續感,從而看到過去的自我和現在的自我之間的聯繫,與兒童自我意識的建立密切相關。自傳體記憶的發生與發展是以童年期遺忘的消退為起點的,即童年期遺忘的消退就是自傳體記憶發生髮展的開始。二、記憶策略記憶策略在學步幼兒階段就已經產生了。一般來說,在較小年齡階段,兒童並不是很有意的使用策略來提高記憶的效果,或者可以說,這些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兒童策略。關於兒童記憶策略發展的研究主要針對三種基本策略開展:複述、組織、精細加工。(一)複述學前兒童就已經開始使用複述了,當他們被要求記住一組物體的名稱時,他們會說、看,並減少其他活動,當然,他們表現出的複述過程的持續性是有限的。(二)組織如果在記憶一些內容時,你能將信息結合成為更大的單元,這就是組織策略的使用。(三)精細加工對於不容易進行分類的信息,個體確認或建構記憶項目之間某種意義上的聯繫,這就是精細加工的策略。與其他策略相比,精細加工是一種較遲發展的能力,一般出現在11歲以後。三、兒童記憶的準確性(了解 見99-100頁)(記得對不對)通過研究兒童對犯罪行為的描述,得出結論:年幼兒童,尤其是學前兒童的記憶準確性和詳細程度均不如年長的兒童和成人,而且他們更容易受到暗示。因為他們更容易信任他人,他們會儘力順著問題的引導方向來回答。雖然幼兒不能準確地報告事件,但一般而言,他們更可能出現遺漏的錯誤,而不是添油加醋的錯誤,除非成人有意的暗示,他們極少虛構。四、元記憶弗拉維爾認為元認知是指主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知,元記憶是元認知的一個方面,它具體指兒童關於記憶是什麼,記憶過程是怎樣的,以及什麼因素影響記憶的效果等方面的知識。一般可以將元記憶分為關於記憶的元認知知識、元認知自我監控和元認知自我調節。(一)關於記憶的元認知知識關於記憶的元認知知識,又可分為關於人、任務、策略三個方面的內容。關於人的元認知知識,指兒童對自己和他人作為記憶主體所具有的能力、局限、特質方面的認識。關於任務的元認知知識,即對任務難易程度的認識。關於策略的元認知知識,學前兒童只有初步的策略概念。(二)自我監控與調節記憶者對自己記憶過程的監控和進行相應的調節是提高記憶的好方法。自我監控是將記憶內容、記憶目標相比較,以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自我調節包括計劃、指導和評價自己的記憶活動。自我監控和調節是建立在自我體驗的基礎上的,學前兒童在這方面表現出有限的能力。五、記憶容量記憶容量是指在記憶過程中可供心理過程使用的總的心理工作空間。信息加工理論的一個主要貢獻就是表明人類認知活動在信息加工容量上存在限度。影響記憶容量的因素:(1)神經系統的自然成熟是兒童記憶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2)經驗的增加可導致資源使用效能的增加。一方面是源於關於世界的知識的增多;另一方面是由於技能的熟練化。第三節 記憶規律與兒童學習 記憶是決定兒童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記憶的保持規律保持是記憶者對信息進行儲存和鞏固的過程。信息的保持並不是靜止的,它們早已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質和量。量的變化表現為信息數量的減少,出現遺忘。質的變化表現為記憶內容的簡略、概括,或是詳細、合理,在或者誇張、突出。兒童在記憶的保持過程中有一個特殊的現象,那就是記憶恢復現象,即學習後過幾天測得的保持量比學習後立即測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記憶現象。兒童的記憶恢復現象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巴拉德在1913年發現的。我國有關實驗證明,記憶恢復現象在年幼兒童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關於恢復記憶的原因,人們一般認為不是由於在間隔時間內複習或學習其他有關材料而造成的。而以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的保護性抑制加以解釋。二、記憶的遺忘規律對於識記過的東西不能或者錯誤的再認或回憶的現象稱為遺忘。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對遺忘做了系統的研究。遺忘的發展是不均衡的,先快後慢,在學習停止的短時間內,遺忘特別迅速,後來逐漸緩慢,到了一定時間,幾乎不再遺忘。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影響遺忘的因素:(1)學習過程 (2)學習者對記憶任務的態度 (3)記憶內容的性質、數量信息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是發現記憶遺忘規律的第一人。他經過對自己的測試,得到了一些數據,艾賓浩斯又根據這些數據在坐標中形成的點描繪出了一條曲線,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遺忘規律的曲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三、如何促進兒童有效地學習如何促進兒童更高效能地學習:(一)根據兒童記憶特點促進兒童學習。兒童,尤其是學前兒童,他們是以無意識記為主的。因此在培養孩子記憶能力,叫他記住一些事物的時候,應:①盡量選擇形象、直觀、具體、生動、能引發孩子興趣、吸引孩子注意的對象。②採取一定的方法,對其有意識記行為進行啟發誘導。③適當的結合情境,形象生動地進行記憶。④學習過程的安排應做到動靜交替、勞逸結合。⑤適當教授一些記憶的策略,以加強記憶效果。(二)針對記憶規律促進兒童學習。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科學地組織複習。在安排兒童學習時候應盡量做到在同一時間裡,不要要求他們學習的東西太多。另外,根據我們在前面對遺忘因素的分析,不難看出,在學習前具有良好的情緒狀態,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的建立,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以及達到一定量的學習程度都是兒童有效學習所必須的要素。第五章 兒童想像、思維的發展關鍵概念:兒童想像 兒童無意想像 兒童有意想像 兒童再造想像 兒童創造想像 兒童思維 直觀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 兒童概念的形成 兒童判斷 兒童類比推理 兒童問題解決 兒童元認知第一節 兒童想像的發展想像是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所謂表象是指當事物不在眼前時,能在頭腦中形成對該事物的穩定形象。一、兒童想像發展概述想像是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根據想像有無目的性可分為無意想像和有意想像。根據想像內容形成方式不同,有意想像又包括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無意想像是指無特定目的、不自覺的想像。夢,是無意想像最極端的例子。有意想像是指有一定目的、自覺進行的想像。再造想像是根據語言或如圖畫等非語言描述,在頭腦中形成相應新形象的過程。創造想像是創造新形象的過程,創造想像的內容不僅新穎還具有開創性。想像與其他心理過程一樣,有其自身發展規律和特點:(1)從最初無目的性的無意想像到有意想像(2)從以再造想像為主到出現創造想像的萌芽(3)從想像脫離實際到合乎現實邏輯性二、兒童想像發展的特點一般認為1歲半到2歲左右兒童出現想像的萌芽,但這種想像是一種類似情形的記憶再現或聯想。隨著兒童語言、感知和知識經驗的不斷增加和豐富,兒童想像也得到不斷發展。(一)學前兒童想像發展的基本特點1、學前期兒童有意想像逐漸得到發展,但主要還是無意想像2、學前兒童在再造想像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創造想像幼兒再造想像分出四種不同的類型:①經驗性(佔主要形式) ②情境性 ③願望性 ④擬人性3、想像完全脫離現實到合乎客觀邏輯(二)入學後兒童想像發展的基本特點(略)第二節 兒童思維的發展一、兒童思維發展概述思維是一種心理現象,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間接和概括的主要反映。思維的特徵有:概括性、間接性和邏輯性。(1)概括性是思維的核心特徵,正是因為有了概括性,思維才能認識事物的內在本質和規律。(2)思維的間接性是指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一種間接反映。(3)思維的邏輯性是指思維活動作為一種心理活動和心理現象,其本身不是混亂的、毫無規律的,它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規律性。思維的分類(三個階段):在發展心理學中,根據思維抽象的程度,通常將兒童思維分成直觀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1)直觀行動思維是指直接與物質活動相聯繫的思維,它又叫感知運動(或動作)思維,是思維發展的初級階段,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協調感知和動作。(2)具體形象思維是以表象為材料的思維,是一般形象思維的初級形態,也是思維發展的必經階段。(3)抽象邏輯思維是在實踐活動和感性經驗的基礎上,以抽象概念為形式的思維。它是人類思維的核心形態,分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兩種形式。思維作為一種心理現象,同其他心理現象一樣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和特徵。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個體不斷同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一般認為,兒童思維的發展具有階段性、順序性和年齡特徵等特點。階段性表現在由直觀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三個階段構成。順序性表現在發展順序為直觀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年齡特徵在三種思維相互滲透中表現出來。二、兒童思維發展的特點當兒童開始以表象為基礎,以詞為中介,並形成了對客觀現實初步的、概括的和間接的反映時,思維便開始發生。(一)0-3歲兒童思維發展的基本特點0-3歲是兒童思維發生和萌芽的階段,此時的思維基本上屬於直觀行動思維,思維特點主要是直觀行動性,主要表現在:1、產生了詞的概括在動作發展的過程中,由於語言的出現,兒童的直觀行動概括能力得到逐步發展。但是這種概括一般只限於對事物的感知,並沒有認識到事物的本質。2、存在顯著的年齡特徵皮亞傑。從兩歲到出生稱之為「感知運動階段」,4-9個月,是有目的動作形成時期。9-12月是手段和目的之間的協調時期。因此,3歲前兒童思維發展就表現出強烈的年齡特徵。(二)學前兒童思維發展的特點學前期指3歲-6、7歲這一時期。隨著兒童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的頻繁與深入,兒童思維發展也較前一階段(0-3歲)有了新的特點,主要表現在:1、思維的具體形象性(1)相對具體性:此時兒童還是以具體形象的事物為加工材料,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思維活動,還不能運用概念進行抽象邏輯思維。(2)不可逆性:如問孩子有哥哥嗎,回答有,再問哥哥有弟弟嗎,回答沒有。這就是思維的不可逆性。同時,兒童思維還不具有守恆性。(見皮亞傑守恆實驗)(3)自我中心:此時兒童思維過程中都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也沒有認識到別人會有著和自己不同的觀點。(見皮亞傑「三山問題」實驗)自我中心的另一表現就是擬人性,即兒童表現出一種泛靈論思維,認為任何事物同人一樣具有生命。2、思維的抽象邏輯性開始萌芽抽象邏輯思維是思維發展的最高階段,學前期兒童還不具備這種思維,但是4-5歲兒童已經出現了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三)入學後兒童思維發展的特點(略)第三節 兒童概念的發展概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屬性和特徵的反映。兒童在概括的基礎上,有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掌握以詞為標誌的概念。學前兒童往往呈現出概括不精準、非本質且內容比較貧乏等特點。兒童掌握概念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實物、數、空間和時間、科學概念等。一、實物概念的發展學前兒童對實物概念的掌握,主要體現在跟自己日常生活聯繫密切而且十分常見的一些實物方面。學前兒童往往從感知覺或實物的用途方面概括掌握。學前兒童對實物概念的掌握主要以低層次概念為主。(劉靜和等的研究)學前兒童對事物概念的掌握主要是,能概括出某些比較熟悉的事物非常突出的特徵,尤其是功能性特徵,但並沒有完全地掌握有關實物本質特性的概念。二、數概念的發展數概念是數學中最基礎的知識,也是兒童開始積累數學的感性經驗首先遇到的問題之一。更抽象。林崇德通過實驗研究表明,兒童形成數的概念,經歷了口頭數數→給物說數→按數取物→掌握數概念四個發展階段。(一)口頭數數:3歲,數到10;4歲,20,少數100;5歲,30以上,半數100;6歲,大多100。(二)給物說數:即點數實物後,說出總數。2歲2-3;3歲5以內;5歲能說一致;6歲20以內。(三)按數取物:3歲5以內,拿不對或拿對說錯;4歲10以內,半數點說範圍一致;5歲拿對。(四)掌握屬概念:需要一定過程。如:1-2較快,2-3是前者的一倍(約半年以上)。學前兒童數概念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年齡特徵:①兩三歲幼兒大都處在數量感知階段,對數僅有模糊觀念,有些雖認識幾個數,但多是靠直接感知的。②四五歲幼兒大都進入數概念開始形成階段,能點數數量不多的物體,並說出計算的結果。③六七歲幼兒大都進入數概念基本形成階段,能較順利的一個一個點數較多的物體。第四節 兒童判斷、推理和理解的發展 判斷是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聯繫,是對事物間或事物與它們的特徵間的聯繫的反映。判斷的結果只有一種:肯定概念或否定概念。推理是判斷與判斷間的聯繫,是在已有判斷的基礎上推出新的判斷。對概念進行判斷,對判斷進行推理這些思維活動都必須建立在對事物理解的基礎上。概念、判斷、推理和理解是進行抽象邏輯思維的基本活動。一、判斷的發展判斷有直接判斷和間接判斷兩種。所謂直接判斷即基於對事物的感知特徵進行判斷,不需要複雜的思維加工;間接判斷,是根據事物的本質定義和事物的因果關係進行判斷,它是以抽象形式進行的思維活動。兒童判斷的發展過程是一個由直接判斷向間接判斷不斷發展的過程。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判斷形勢不斷間接化。(從直接感知判斷向間接抽象判斷發展)二是判斷內容逐漸深入。(內容分析,對事物的表面感知所得信息向對事物的本質認識發展)三是判斷依據客觀化。(從以主觀態度為判斷依據向以客觀邏輯為依據發展)四是判斷論據明確化。(從沒有意識到判斷的根據向明確意識到判斷根據發展)從直接判斷向間接判斷的發展過程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1)根據事物的名稱來進行判斷;(2)根據事物的外在屬性進行判斷;(3)根據事物的外在屬性的差異進行判斷;(4)分析和綜合事物的特徵後進行判斷。二、推理的發展(一)最初的傳導推理兒童最初的推理是傳導推理,皮亞傑認為兒童在2歲時就出現了傳導推理。傳導推理是從一些特殊的事例到另一些特殊的事例,這種推理並不具有邏輯性,往往也不符合客觀規律。(二)類比推理類比推理是一種邏輯推理,它是對事物或數量之間關係的發現和應用。一般表示形式為:A:B/C:D。三、理解的發展理解就是指對事物本質的認識。理解是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前提下,用這些已有的知識去認識新的事物、發現新的聯繫。學前時期兒童理解的發展主要呈現以下的特點:1、從對個別事物的理解發展到對事物關係的理解。2、從主要依靠具體形象來理解到主要依靠詞的說明來理解。3、從對事物比較簡單、表面的評價發展到比較複雜、深刻的評價。4、從自我中心的理解發展到比較客觀的理解。第五節 兒童問題解決的發展 思維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一、問題解決的含義與過程所謂問題解決是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標,應用一定認知操作或技能活動,使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問題解決過程大致有四個階段: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和驗證假設。二、兒童問題解決的發展皮亞傑通過客體守恆實驗,認為嬰幼兒問題解決能力還處於知覺水平,兒童通過試誤來完成問題解決。弗拉維爾等認為,兒童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除了常用的一些資源與技能外,主要還涉及四個方面的資源與技能,它們分別是專業知識、元認知、遊戲感和社會支持。兒童問題解決與元認知發展的關係:弗拉維爾認為所謂元認知是指,反映或調節人的認知活動的任一方面的知識或者認知活動,即「對認知的認知」,元認知涉及元認知知識、元認知監測和自我調節三個方面。(元記憶那章知識)兒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思考解決問題,還要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策略進行思考。若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學步幼兒就具有了某種監測問題解決的初始能力。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兒童通過不斷的自我修正錯誤,學習到了什麼樣的策略是有助於問題解決的,而什麼樣的策略是無用的,這些都給將會促進元認知的發展。另一方面,元認知的發展反過來有促進了兒童在問題解決的過程當中採用有利於問題解決的新策略或正確策略,從而促進問題解決的發展。第六章 兒童言語的發展關鍵概念:媽媽語 語音範疇知覺 呀呀語 音位知覺 「fis」現象 發音緊縮現象 語義 辭彙語義 命題語義 快速映射 心理理論 語法 語用 自我中心語言 社會化語言 兒童語言的發展又稱語言獲得,指的是兒童對母語的產生和理解能力的獲得(這裡主要指口頭語言中的說話和聽話能力的獲得)。語言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結構系統,按其結構成分來說,包括語音、語法、語義三個方面。此外,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要使它有效的發揮作用,說者和聽者雙方都必須掌握一些列的技能和規則,這便是語用技能。第一節 兒童言語的發展 語音是口頭語言的物質載體,是由人體發音器官發出的表達一定語言意義的聲音。兒童語音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前言語階段的發展,一是言語階段的發展。語音系統的發生髮展又可以從語音的知覺和語音的產生兩個維度來討論。一、前言語階段的發展前言語階段,一般從嬰兒呱呱墜地開始,到發生第一批真正的詞結束(0-12個月)。(一)語音的知覺1、語音偏好嬰兒喜歡傾聽語言,而尤其喜歡聽「媽媽語」和母親的語言。(1)與一般聲音相比,嬰兒更喜歡傾聽語言(2)與其他的語言形式相比,嬰兒更喜歡傾聽「媽媽語」所謂「媽媽語」,又被稱為「兒向語言」。通常指的是母親指向嬰兒的語言,它具有語速慢、聲音高和音調高度誇張等特徵,並具有強烈的起伏性。(3)與其他人的語言相比,嬰兒更喜歡傾聽自己母親的語言2、範疇知覺(了解)語音知覺表現為間斷性或犯愁性。兒童與生俱來地能夠聽出口語中分屬不同範疇的語音之間的差異。(二)語音的產生早在嬰兒產生第一批單詞之前,他們就開始發出類似語言的聲音。發音都是從最初的哭聲中逐步分化出來,並沿著「單音節音-雙音節音-多音節音-有意義語言」的順序發生和發展。概括為以下發展階段:1、反射性發音嬰兒的哭聲分兩種:分化的和未分化的。1個月內的兒童哭聲是未分化的;1個月後逐漸帶有條件反射性質,出現了分化的哭叫化;5周後開始發生非哭叫聲音。2、呀呀語大約5個月時,嬰兒進入了牙牙學語的階段。嬰兒自第9個月起,呀呀語的出現達到高峰。雖然呀呀語聽起來像語音,並常具有升降調,但它們仍然是無意義的,是不能被理解的。從呀呀語開始,嬰兒的發音呈現兩個相輔相成的過程。一方面,語音擴充,即逐步符合增加母語的聲音。另一方面,兒童在這一階段又呈現出語音緊縮的現象,即逐步淘汰環境中用不著的聲音。呀呀語的作用主要並不在於能具體地發某個音以便以後使用,而是通過呀呀語,學會調節和控制發音器官的活動。這是以後真正語言產生和發展所必需的。二、言語階段的發展(一)語音的知覺1、音位知覺的發生和發展1歲左右,兒童的語音感知開始類似成人。他們逐漸的對那些不能區分意義的語音差異不那麼敏感了,這標誌著他們對語音的感知進入到音位水平。音位是語音中最小的能夠區分意義的語音聚類。在兒童學會辨別不同的音位之後,接著要學習音位組合的規則。2、詞的語音表象的建立一些觀察發現,兒童能夠識別他們自己還不能夠發音的詞,這種現象被成為「fis」現象。(二)語音的產生1、單詞句和雙詞句階段(12-24個月)兒童發音表現出以下兩個特點:(1)發音緊縮現象兒童從「前言語階段」進入到「單詞句階段」時,喪失了發出一切聲音(可以想像出來的或不存在的聲音)的能力,這揭示了兒童在此時一個重要的發音現象:發音緊縮。(2)使用發音策略語言發展早期,兒童發音器官不成熟,他們就要用到一些發音策略。這些策略可分為兩大類:改變與選擇。2、後期的發展(2歲以後)我國研究者,系統考察了漢語2-6歲兒童的發音特點,歸納為以下幾點:(1)兒童的漢語發音是隨年齡的發展而逐步提高的,2.5-4歲是語音發展飛躍期,可持續到4歲半,4-5歲兒童的語音進步最明顯。(2)在兒童的發音中,韻母正確率偏高,只有「o」和「e」易混淆,因為這些音發音部位相同,只是在發音方法上有細緻差別。(3)兒童的語音發展受到方言的影響。南方兒童往往混淆「n,l」,上海方言混淆「h,f」。第二節 兒童語義的發展 兒童語義的發展主要可以劃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辭彙語義的發展,指的是理解句子中各個詞語的意義(如:標誌物體、動作特點的詞);二是命題語義的發展,即理解句子所表達的基本語義關係(如:「物體-方位」語義關係)。一、前言語階段的發展①大約在6個月,兒童已經有話語理解的萌芽。②8、9個月時,嬰兒已開始表現出能聽懂成人的一些話,並作出相應的反應。主要是對情境的反映,詞是無關緊要的。③11個月左右,語詞才逐漸從複合情景中分解出來,作為信號而引起相應的反應,這時兒童才開始真正理解詞的意義。二、單詞句階段的發展(一)辭彙語義從理解層面說,兒童在單詞句階段已經能夠理解很多名詞和動詞。我們將從詞的意義和詞的類型兩方面來闡述兒童產生的第一批詞的特點。1、詞的意義大約在10-13個月,兒童開始發出最初的單詞。在單詞句階段,兒童對這些辭彙的理解是比較籠統的。(1)過度擴充:指的是兒童超越和擴充了詞義的意義範圍。(2)過度縮小:兒童過度縮小詞義。2、詞的類型首先,從抽象和概括的水平來說,兒童最初使用的是那些中等概括水平的詞。(如:狗→動物)其次,從與兒童經驗相聯繫的程度說,兒童最初使用的都是在認知方面和社會交往方面與他們關係最為密切的詞。(如:爸爸,媽媽,抱抱)然而,除了辭彙類型普遍的共性外,不同的兒童在最初詞類的學習上也表現出一些差異。納爾遜根據兒童最初的詞類將兒童分為兩類:「指稱」型兒童、「表達」型兒童。(二)命題語義命題語義指的是理解句子所表達的基本語義關係。這一階段兒童能夠理解的句子有以下幾種:1、呼應句,即呼喚他人或是對他人呼喊的應答。2、述事句,即幼兒對自己發現的事情述說。3、述意句,即幼兒述說自己意願的句子。三、雙詞句階段的發展大約在18個月,兒童的單詞語開始結合為雙詞語。我們把兒童1歲半到2歲半這段時期稱為「雙詞句」階段。如「媽媽鞋」、「媽媽餅餅」等句子。這些話聽起來像我們發電報時所採用的省略語,又稱電報句。(一)辭彙語義在雙詞句階段,兒童在辭彙語義發展上表現出以下特點:1、辭彙數目和種類突飛猛進2、辭彙意義逐漸精確化(二)命題語義兒童說出的大多數雙詞語表達了八中語義關係,它們是:①施事-動作 ②動作-對象 ③施事-對象 ④動作-位置 ⑤實體-位置 ⑥所有者-所有物 ⑦實體-屬性 ⑧指示詞-實體四、後期的發展(一)辭彙語義1、習得新辭彙3-6歲是人的一生中辭彙數量增加最快的時期,其中3歲為第一個高速期,6歲為第二個高速期。2、有順序的掌握各類詞動詞最多,佔38.4%,其次是名詞,佔22.4%。兒童對每一類詞的掌握是有一定順序的。①空間方位詞,幼兒掌握順序為「里、上、下、後、前、外、中、左、右」②時間次序的詞,幼兒掌握順序為「先、後、以前、以後、同時」③動作時態的詞,幼兒掌握順序為「正在、已經、就要」④疑問代詞,幼兒掌握順序為「誰、什麼、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怎樣、為什麼」⑤空間維度形容詞,幼兒掌握順序為「大小、長短、高矮、高低、粗細、厚薄、寬窄、深淺」3、充實詞的意義在辭彙量不斷增加,詞類不斷增加的同時,幼兒對每一個詞本身的含義的理解也逐漸確切和加深了。4、從單義到多義每個詞都可能具有多種含義,而各種含義間可能互不相關。兒童要逐個掌握,然後把原來互不相干的成分組合起來,並根據不同的語境去使用該詞的不同含義。5、學習同音異義詞兒童必須學會根據語境的線索來辨別詞義,否則容易出現張冠李戴的錯誤。同音異義詞的理解要求兒童具有豐富的感知經驗和概念知識,還要有一定的語言能力,能根據語境或句法結果進行推論。6、構建語義網路語義網路的發展反映了兒童對詞與詞之間關係的理解和把握。語義網路在較年幼兒童中已經開始出現,因為兒童總是在不斷地探索他們所經歷的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繫和關係。(二)命題語義八中語義繼續向兩個方向發展:一是將兩種語義關係連接在一起而省略其中共有的一個詞,二是將關係中的一個元素擴展到關係本身。八中語義關係具有很大的組合可能性,廣泛表達各種複雜意義,產生大量的簡單完整句。此外,出現了接賓語等。五、語義發展的機制兒童如何讓把詞和實際所指的事物相對應的呢?經過大量研究,從不同方面得出答案:(一)快速映射在單獨的一次或幾次接觸中,幼兒就能夠快速習得某個單詞全部或部分意思,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快速映射。小至2歲大到11歲的兒童身上存在快速映射的現象,不管是名詞學習,還是形容詞學習,兒童都會出現快速習得的現象。兒童在單詞語義的習得過程中實際上是遵循很多原則的,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整體性原則:成人向幼兒指出並標定一件物體時,嬰兒傾向於把它作為一個整體覺知。2、對比原則:幼兒傾向於使用對比原則,把聽到的新詞看作不同於已經熟悉的詞而去知覺它。3、排除原則:幼兒傾向於把新名稱用於新物體上,而避免用於已熟悉其名稱的物體上。(二)句法線索兒童利用句法也能夠引導其語義的學習。在各種語言中,都存在著大量關於單詞意義的語法線索。(三)社會認知所謂心理理論,是個體為了解釋和預測行為而推測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首先,我們可以看到父母心理理論的作用。其次,除了父母的心理推測能力外,我們還要注意到兒童本身心理理論的作用。第三節 兒童語法的發展 語法由一系列語法單位和有限的語法規則構成,是語言中最為抽象的基礎系統。兒童語法的發展,主要指兒童口語中語句結構的發展。一、單詞句階段的發展 兒童在1歲左右產生第一批真正的詞,而最初這些詞還只是作為具體的人物或動作的標誌。隨後不久出現了含義更為豐富的「單詞話語」。所謂單詞話語,指的是用單個詞來表達成人需要用一個句子才能表達的內容。可以根據兒童不同情境下「詞的選擇」來推測兒童的單詞句具有句法特點。二、雙詞句階段的發展 在雙詞句階段,兒童句子結構的萌芽開始出現。 在語言中剛剛開始將詞加以組合的兒童,已經能夠根據詞序來正確地理解一些簡單句子的含義。三、後期的發展漢語兒童句法的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一)句子長度不斷增加(二)句法結構複雜性不斷提高1、單句的發展2、複合句的發展我國心理學工作者對兒童語言發展的研究發現,幼兒在句法結構方面的發展可概括為:第一,複合句所佔比例隨年齡增高。第二,使用句型增多。第三,語句趨於完善。四、語法發展的機制一些影響兒童語法獲得的因素有:(一)環境因素1、前語言交流遠在產生第一批真正的詞之前,嬰兒已經表現出明顯的交流。在這一階段,成人的許多活動都有助於兒童的語言學習。2、媽媽語有兩個優點:其一,能夠增加嬰兒對語言的興趣;其二,有助於嬰兒進行語音辨別。3、對兒童語言的反饋父母能夠為孩子提供比較精細的語法線索。有時會把孩子不完整的話語擴展為完整的語言。(二)認知因素人們可以利用語義來學習語法方面的知識。(三)生物因素喬姆斯基認為,語言是人類的先天特性,是人的一種「心理官能」。支持生物因素的依據:其一,在生物上,人腦似乎很適宜學習和使用人類的口頭語言。其二,兒童的成熟水平也強烈的影響著兒童語法的獲得。其三,人類語言具有物種普遍性和廣泛性。第四節 兒童語用的發展 語用即對語言的運用。要有效的運用語言,兒童還要掌握很多內容,包括對語言意圖的把握和語言後果的覺察等,人們一般把這種能力稱為語用能力。一、前言語階段的發展兒童前言語交流體現出以下三大特點:(一)交流的目的性(二)交流的指代性(三)交流的約定性前語言階段,嬰兒對約定性的學習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嬰兒對語言的模仿。其二,嬰兒的儀式化行為。二、言語階段的發展在整個兒童階段,兒童語用能力日趨成熟,這表現在以下諸方面(特點):(一)能夠發揮更多的語言功能1、皮亞傑的研究皮亞傑根據觀察把兒童早期的語言能力分為「自我中心語言」和「社會性語言」兩大類。皮亞傑認為,「自我中心語言」是一種「我向」語言,是兒童自己給自己說話,其主要的功能不在於交際;「社會性語言」才是一種「他向」語言,其目的是對聽話者產生一定的影響,包括傳遞信息、批評與嘲笑、祈使與威脅、提問與回答等。社會化語言才是語言交際功能的真正發揮。2、哈里德的研究哈里德把兒童的語言的功能劃分為7種:①工具功能 ②控制功能 ③交流功能 ④表達個體功能 ⑤啟發功能 ⑥想像功能 ⑦表現功能(二)能夠適應於交際對象(三)能夠適應於交際情境(四)能夠保持同一話題第七章 兒童情緒的發展關鍵概念:情緒 基本情緒 高興 社會性微笑 生氣 傷心 害怕 陌生人焦慮 社會情緒 移情自我意識情緒 表情識別 社會參照 情緒線索 情緒原因理解 基於信念的情緒理解 基於願望的情緒理解 情緒結果理解 混合情緒理解 情緒自我調節 情緒調節策略 情緒表現規則情緒是個體對外部事物和內部需要的主觀體驗,它包括生理、表情和體驗等多種成分。要區分另一概念——情感。情緒具有較大的情景性、激動性和暫時性,它隨著情景的改變而改變,而情感則具有較大的穩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對人對事穩定態度的反映。幼兒階段是情緒發展的關鍵時期。第一節 兒童基本情緒的發展兒童基本情緒包括:高興、興趣、驚奇、害怕、生氣、傷心和厭惡等,是人類和其他物種普遍共有的。情緒最初具有兩種普遍的喚起狀態:對愉快刺激的趨向和對不愉快刺激的迴避。一、兒童基本情緒的類別普拉奇克根據情緒的強度、相似性和兩極性,把基本情緒分為8種,即傷心、害怕、驚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和憎恨。伊扎德等用因素分析和邏輯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個情緒分類表,包括9種基本情緒,即興奮、高興、驚奇、傷心、憎惡、生氣、羞恥、害怕和傲慢。他還提出「最大限度辨別面部肌肉運動編碼系統」,這是一套目前世界上廣泛使用的情緒編碼系統。二、兒童基本情緒的表現(一)高興高興,是個體追求並達到所盼望的目的時產生的情緒體驗。高興表現為微笑和出聲的笑。大約6-10周後,人臉可以引發嬰兒微笑,這種微笑被稱為社會性微笑。(二)生氣和傷心生氣是願望不能實現或目標受阻時引起的一種緊張而不愉快的情緒體驗。新生兒對各種不愉快都會做出痛苦反應,這些體驗包括飢餓、打針吃藥、身體不舒服等。傷心是失去自己心愛的對象(人或物)或在自己的理想或願望破滅時所產生的情緒體驗。某種情景中,生氣和傷心可能同時出現。個體主要根據三個方面來區分生氣和傷心。一是根據行為發出者的意圖;二是對消極結果類型的感知;三是目標是否可以修復。(三)害怕害怕是因為受到威脅而產生,並伴隨著逃避願望的情緒。4個月的嬰兒對陌生人也會笑,但7-9個月後,嬰兒見到陌生人就會感到害怕,這種反應被稱為陌生人焦慮。氣質、環境的熟悉性、陌生人的特點、父母是否在場、幼兒與母親的親密程度等因素,都會影響幼兒的這種陌生人焦慮。第二節 兒童社會情緒的發展 社會情緒是人類區別於其他物種的一個顯著特徵。兒童社會化最初的和首要的方面是情緒的社會化。一、兒童社會情緒的類別兒童社會情緒主要分為自我意識情緒、自我預期情緒和依戀性社會情緒三類。自我意識情緒包括自豪、內疚、羞愧等,自我預期情緒包括後悔、嫉妒等,依戀性社會情緒包括愛、移情等。(作用)社會情緒有助於個體了解他人的處境和狀況,併產生共鳴,即移情;也有助於個體適應社會的需要促進其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個體的羞愧、內疚等自我意識情緒也會影響道德判斷、推理和決策等高級認知過程。這些情緒在某種程度上與到的發展相連,所以又被稱為道德情緒。二、兒童主要的社會情緒(一)移情移情在兒童早期發展起來,是兒童觀察他人情緒反應時體驗到的與他人相似的情緒反應。移情主要包括認知和情感兩個成分:認知移情指個體從認知上洞察和理解他人的情緒體驗;情感移情指個體從情感上體驗他人的內部感情。移情是親社會和利他行為的重要激發因素,是道德發展的前提。移情的前提是,兒童理解自身和他人的差異,能夠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移情伴隨著一種消除他人痛苦的他人導向的動機,而對痛苦的消極反應伴隨著一種減輕個人痛苦的自我導向的動機。移情在兒童2歲左右出現。5-6歲的幼兒更多依靠他們的語言來表達移情。自閉症兒童的移情能力較弱。(二)自我意識情緒在社會情景中,個體根據他人對自身或自身行為的評價所產生的情緒被稱為自我意識情緒。自我意識情緒包括對自我的肯定(如實現目標感到自豪)和對自我的否定(如做錯事感到羞愧)。兒童自我意識情緒和成人指導與評價的關係:(1)自我意識情緒在幼兒2歲半左右出現,它是伴隨自我意識的發展而產生的。(2)除了自我意識的發展,幼兒自我意識情緒的出現也需要得到成人的指導。在不同文化中,成人贊同的情緒也有所不同,在西方個體主義文化中,大多數兒童為自我成就趕到自豪。在集體主義文化中,純粹關注個體成就會引發尷尬和自滿。(3)而且,只有成人在場的時候,幼兒才會表現出自我意識情緒。可見,幼兒的自我意識情緒很大程度上受成人評價的影響。如果父母只是不斷的給幼兒價值和表現上的反饋,幼兒傾向於在失敗時感到羞愧。如果父母關注如何改變幼兒的表現,幼兒則會跟多的體驗到一種適度的、更具有適應性的羞愧和內疚。第三節 兒童情緒理解的發展 情緒理解被定義為兒童理解情緒的原因和結果的能力,以及應用這些信息對自我和他人產生合適的情緒反應的能力。一、表情識別尼爾森等提出,表情識別反映齣兒童通過表情推測他人內部心理狀態的能力。隨著聯合注意的發展,嬰兒認識到表情不僅有意義,而且也是對特定客體或事件的反映。一旦建立這種認識後,嬰兒就開始使用社會參照。當遇到不熟悉的情景或陌生的物體時,他們會主動從信任者那裡尋找情緒線索作為行動參照。18個月的嬰兒已經可以把他人的表情當作社會參照,指導自己做出行為反應。社會參照不僅幫助兒童對他人的情緒信息做出反應,而且有助於兒童使用這些信息來知道自己的行為,並找出他人的意圖和偏好。人臉的不同部位對兒童的表情識別起著不同的作用,兒童首先根據嘴巴來識別表情,其次是眼睛,在此是鼻子。一般情況下,兒童指認某種表情的能力比語言命名某種表情的能力強。不同表情識別也存在差異,指認和命名積極情緒的能力優於消極情緒,消極情緒中,害怕是最難識別的表情。二、情緒線索(看看,了解P167) 兒童根據表情、情景、個體等多種線索來推斷情緒。隨著兒童的不斷發展,他們推斷他人情緒的水平越來越高。表情線索與情景線索相匹配有助於幼兒的情緒推斷。不過,面對衝突線索的情景,許多幼兒往往無法正確理解他人的情緒。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這時幼兒更關注衝突線索情景中比較明顯的部分,而忽視其他相關信息。在解釋情緒時,獨特的個體線索也是很重要的。兒童還可以根據年齡、性別等個體線索來理解他人的情緒。三、情緒的原因和結果兒童能夠推斷情緒的原因和結果,並理解的越來越準確複雜。3歲幼兒在解釋原因時更強調外在因素,4歲以上的幼兒能否理解願望和信念等內在狀態對情緒的作用。6歲幼兒的情緒理解已經擺脫了自我中心的限制。幼兒預測他人的情緒時,不僅通過簡單的情緒腳本,同時也考慮願望和信念對情緒的作用。從發展上看,基於信念的情緒理解晚於基於願望的情緒理解出現。兒童也能夠對情緒的結果作出合理預測。4-6歲幼兒認為生氣會使得其他同伴遠離,傷心會得到其他同伴的安慰、陪伴和補償。同時,幼兒還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不同情緒也會產生不同行為反應。四、混合情緒的理解混合情緒理解是指個體認識到同一情景可能會引發同一個體產生兩種不同或矛盾的情緒反應。5-6歲幼兒一般只能描述先後誘發的兩種情緒。7歲兒童只能識別同一性質的情緒,或者同為積極情緒,或者同為消極情緒。11歲兒童才能理解存在一種以上不同性質的情緒同時發生在同一個體的現象。第四節 兒童情緒自我調節的發展 情緒自我調控指的是,為了達到某種目標而使用策略,把自身情緒狀態調節到合適的強度水平。隨著社會性的不斷發展,在某些情景中,為了不傷害他人或者避免消極後果,兒童還學會掩飾自己的情緒,即獲得情緒表現規則。一、兒童情緒調節的策略王莉、陳會昌等考察2歲兒童在實驗室壓力情景中的情緒調節特點,結果發現2歲幼兒已經能夠使用積極活動策略、自我安慰、尋求他人安慰、被動行為、迴避等情緒調節策略。3-4歲的幼兒能夠採用各種策略來調節他們的情緒,他們認為可以通過阻斷感覺輸入、安慰自己、改變行為方向等方式減少消極情緒。艾森伯格等提出了一個兒童的情緒調節模式。預測兒童情緒調節策略,必須評估兩個重要的氣質變數:(1)情緒強度上穩定的個體差異(2)調節過程中穩定的個體差異二、兒童情緒表現的規則根據社會期望調節情緒的能力,我們把這種能力稱為情緒表現規則。情緒表現規則是情緒調節的外部社會化要求。每個社會、每個文化都有約定俗成的情緒表現規則。影響因素有:①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情緒表現規則。②面對不同的在場者,兒童掩飾情緒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情緒掩飾與在場人的熟悉度和地位有關。③性別上,女孩比男孩往往能更多的掩飾自己的消極情緒。第八章 兒童社會性的發展關鍵概念:社會性 社會性發展 依戀 陌生情境技術 安全型依戀 不安全型依戀 內在工作模式 同伴及同伴關係 同伴交往 同伴交往的測量方法 社會測量技術 受歡迎型兒童 被拒絕型兒童 被忽視型兒童 師幼關係 性別角色社會性是作為社會成員的個體為適應社會生活所表現出的各種心理和行為的特徵。社會性發展(有時也稱兒童的社會化)是指兒童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逐漸獨立的掌握社會規範,恰當處理人際關係,妥善自治,從而能客觀地適應社會生活的心理和行為發展過程。兒童社會性的發展,是發展過程和結果的統一。兒童社會性發展的交往經歷,直接取決於交往的對象,包括人、動植物、非生物。第一節 親子關係早期的發展親子關係是指在血緣和共同生活的背景下,父母與子女互動所構成的人際關係。其特點有:第一,生物性和交往性,即強調血緣和交往的基礎作用;第二,互動性,在傳統的注重父母特徵的同時,必須強調子女的如氣質、性別等特徵在親子關係建立中的價值。 第三,依戀性,親子關係表現的是親子之間的關愛、溝通,特別是情感的支持。一、依戀概念的演化及主要的依戀理論(一)依戀概念的演化依戀是人與人之間的長久持續的情感聯結。依戀據有幾個顯著的特徵:1、依戀關係是依戀雙方情感交融的關係,但有一方表現出更為依賴。2、依戀者尋求與依戀對象的身體親近和目光追隨。3、依戀關係可以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4、依戀還具有傳遞性。5、穩定性也是依戀的一個特徵。信息欄:「猴子先生」——哈洛對恆河猴「愛」的研究,實驗證明了愛存在三個變數:觸摸、運動、玩耍。(二)主要的依戀理論1、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弗洛伊德第一個提出,嬰兒和母親的情緒關係為以後的所有關係打下基礎。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哺育在孩子發展的過程,對發展孩子與哺育者之間的關係起著核心作用。2、行為主義學派的理論。行為主義者也強調哺育的作用,但是他們的理由不同。行為主義最著名的依戀觀點是依戀的衝動消退模式,即認為哺育是母嬰關係的核心。3、習性學的依戀理論。這是當今最廣為接受,影響最大的依戀理論。它較深刻的解釋了照料者和嬰兒之間的聯繫。習性學的基本觀點認為:人類的許多行為都是在漫長的生物進化和人類的歷史進程中為保證生存而逐漸得來的,是源自於種系生存和延續行為的進化。鮑比爾,成為了依戀領域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他特別指出哺育餵養並不是形成依戀的基礎,依戀具有強大深刻的生物學基礎。該理論高估了生物習性的影響,相對貶低了人的社會性,尤其是嬰兒的社會認知能力。二、兒童早期依戀的形成和發展(一)兒童早期依戀形成和發展的階段(了解 P183)1、前依戀期(出生-6周) 2、依戀關係建立期(6周-8個月) 3、依戀關係明確期(8個月左右-2歲左右)4、互惠關係的形成期(2歲後)(二)兒童早期依戀的測量方法、類型愛因斯沃斯等人發明的陌生情境技術,通常用來測量1-2歲兒童依戀水平的方法,其實驗也成為研究兒童分離焦慮、陌生焦慮的經典實驗。陌生情境技術是在一系列標準事件的進程中實施的綜合測量方法。愛因斯沃斯把依戀劃分為三大類型、八個小類:①A型:焦慮-迴避型依戀。20%,其人際關係傾向於冷淡、疏遠。A1:尤其對重新見到母親或與母親接觸不感興趣,忽視她的回來;A2:當母親回來時,對接觸表現出一些興趣,但同時還可能轉身走開,或不看母親。②B型:安全型依戀。65%-70%,其人際關係表現出舒適、安全的總體特徵。B1:願意與母親相互作用,但不特別的表現出身體接觸,分離時不太悲傷;B2:母親離開就尋找母親,渴望重聚,分離階段不太悲傷;B3:努力獲得和保持與母親的接觸,分離時非常悲傷;B4:重聚時尤其想接觸母親,好像沉湎其中,一直感到焦慮。③C型:焦慮-反抗型(或拒絕型依戀),10%-15%,其人際關係表現出相互矛盾的特徵。C1:對母親有明顯的矛盾行為,拒絕陌生人,對母親與陌生人都有氣憤的攻擊行為;C2:對母親也有明顯的矛盾行為,但顯得更加被動和退縮。梅因等人又提出一種新的依戀類型:混亂型不安全依戀,也稱D型依戀。三、早期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和發展的影響因素親子之間的關係有多種,對兒童個性社會性發展影響至關重要的類型是良好型和非良好型。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則是與安全的依戀關係的形成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表現為親子之間的和諧、相互的信任支持和理解悅納,其發展一般在最初形成的基礎上較為穩定地延續著、深化著。良好關係的建立和發展深刻地受到父母,特別是母親、兒童以及家庭和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通過依戀關係進而影響親子關係。(影響親子關係的因素)(一)父母親的內在工作情況(父母性格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內在工作模式是一種重建記憶,有很多因素對其產生影響,包括成長經歷中的關係,人格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滿意度。(二)父母親的撫養品質他們從敏感-不敏感、接受-拒絕、合作-干擾、易接近-忽略四個方面評定母親撫養的行為特徵。(三)父母親的缺失、穩定情況對於依戀問題的重視,就是由照料者(尤其是母親)的缺失問題引起的。照料者的穩定性也是影響要素之一。(四)兒童情況兒童的氣質、智力、生理特徵、出生順序等會直接影響依戀關係、親子關係。兒童的氣質特徵往往影響著母親的照看方式。(五)家庭一般情況失業、經濟困難、婚姻失敗會影響父母對其子女照料的質量,父母之間經常吵架、挑剔,會使孩子體驗消極情緒,破壞依戀的安全性。新的同胞弟妹的出生也會影響依戀的安全性。家庭架構(核心家庭、三代人家庭)間不同的教育方式產生的摩擦,也會影響孩子的依戀安全性。(六)文化性因素同種文化背景下依戀類型存在一定的穩定性。在不同文化熏陶下,依戀類型的具體表現比例有所變化。第二節 同伴關係早期的發展同伴是指與兒童相處的,且具有相同或相近社會認知能力的人。同伴關係是指年齡相同或相近的兒童之間的一種共同活動並相互協作的關係,或者主要指同齡兒童或心理發展水平相當的個體之間在交往過程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人際關係。同伴關係分為兩種:垂直關係和水平關係。垂直關係:與有更多知識和權利的父母教師之間建立一種人際關係。其性質是互補性。水平關係:與具有相同社會權利的同伴之間建立的一種關係。其性質是平等和互惠。一、同伴關係的功能關注兒童同伴關係,最早是從社會學研究領域開始的。同伴關係的發展和社會適應的功能主要有:(一)同伴關係是滿足團體歸屬感的重要源泉(兒童有歸屬及尊重和愛的基本需要,滿足途徑多樣)(二)同伴關係是發展社會認知和社會技能的重要基礎(社會認知和社會技能是交往的產物)二、同伴交往的發生髮展①真正意義上的同伴交往一般認為是在出生後的第六個月開始的。②兒童早期(0-2歲)同伴交往的發展以一種固定的程序展開第一階段——「客體中心階段」。這時的兒童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玩具或具體物品上而忽視對方的存在和要求。第二階段——「簡單交往階段」。嬰兒對其周圍的其他同伴都是非常注意的,並經常表現出與同伴身體接觸、相會的對笑或說話,甚至相互地給或取玩具等。第三階段——「互補性交往階段」。這時的兒童出現更多更複雜的社交行為,相互間的模仿已較普遍,嬰兒不僅能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動,還可以與同伴開展需要合作的遊戲。這一階段兒童交往最主要的特徵是同伴之間的社會性遊戲的數量明顯增加。③2-6、7歲的同伴間的交往隨著兒童認知能力、語言技能和社會交往技能等的發展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發生著很大的變化。這一時期兒童接觸的密切程度將其社會性遊戲分為更易把握和區分的5種:(1)互不注意的平行遊戲(簡單的平行遊戲)(2)互相注意的平行遊戲(有視線注意和接觸,無言語或其他社會性交往活動)(3)簡單的社會性遊戲(進行類似的活動,伴有言語交流和身體上的接觸,但彼此間活動沒有關係)(4)互補性的社會性遊戲(自發的共同性活動,有「一起玩」的意識)(5)互補互惠的社會性遊戲(有共同的活動計劃,有彼此言語的邀請和合作)④兒童進入學校之後,與同伴交往的意識和機會大大增加。(3-7歲暫時的遊戲夥伴階段、4-9歲單向幫助階段、6-12歲雙向幫助階段、9-15歲親密的共享階段、12歲以後友誼發展的最高階段)三、早期同伴關係的類型(一)同伴關係的測量(了解)(略)1、觀察法 2、社會(社交)測量技術:自我報告式同伴關係評價技術(1)同伴提名法 (2)同伴評定法(二)早期同伴關係的類型及特徵根據社會接納性對兒童進行描述,一般分為5類:(1)受歡迎的兒童:指那些獲得許多同伴積極提名或評定的兒童;(2)被拒斥的兒童:指那些獲得許多同伴消極提名或評定的兒童;(3)被忽視的兒童:指那些被很少提名(積極與消極)的兒童;(4)一般的兒童:指那些在同伴提名中沒有獲得極端的等級的兒童,同伴接納程度處於一般狀態;(5)矛盾的兒童:指那些被某些同伴積極提名或評定,同時又被另一些同伴消極提名或評定的兒童。我國龐麗娟利用提名法,劃分齣兒童同伴關係的四種類型:受歡迎型、被拒絕型、被忽視型、一般型。學前階段受歡迎型兒童的主要表現特徵有:①有較多的積極、友好行為和很少的消極行為;②性格一般較外向,不易衝動和發脾氣,活潑、愛說話、膽子較大;③掌握使用的社交技能與策略較多,有效性、主動性、獨立性、友好性等均較強。學前階段被拒絕型兒童的主要表現特徵有:①體質強、力氣大,行為表現最為消極、不友好,積極行為很少;②能力較強,聰明,會玩,性格外向、脾氣急躁、容易衝動、過於活潑好動,喜歡交往,在交往中積極主動但又很不善於交往;③對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確評價,並常常是過高估計,對沒有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學前階段被忽視型兒童的主要表現特徵有:①體質弱、力氣小、能力較差;②積極行為與消極行為均較少,性格內向、慢性,好靜、不太活潑,膽小、不愛說話、不愛交往,在交往中缺乏積極主動性且不善交往;③孤獨感較重,對沒有同伴與自己一起玩感到比較難過和不安。四、影響早期同伴接納性的因素影響同伴接納的因素,除了前面分析到的兒童的行為、認知和情感三方面外,還有家長的教養方式、兒童的出生順序、姓名、身體外表等特徵、年齡、認知水平、學業成績、教師的影響等。這裡主要討論以下幾方面(主要是兒童個人方面):(一)面部的吸引力在嬰兒期,兒童就開始顯示出對身體外部特徵,特別是面部特徵的偏好。(二)身體特徵如體型和成熟的速度同樣會對兒童的同伴接納性有所影響。(三)出生順序一般先出生的兒童,權威性較強,好霸道;後出生的兒童,比較隨和。第三節 師幼關係的發展 幼師關係是指師生在教育教學和交往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人際關係。它蘊涵著由明顯的目的性和計劃性而構成的「教育教學關係」。一、師幼關係的特點及價值(一)幼師關係的特點一般的(普遍):①雙向性 ②雙重性 ③差異性特殊的(學前):①遊戲性 ②穩定性和親密性 ③內隱的長久性和外顯的單向性(二)幼師關係的價值只從兒童的角度來介紹幼師關係的價值:1、對兒童的學習和早教中心、幼兒園以及學校的適應發揮著重要作用(兒童與教育機構)2、對兒童社會性,特別是自我的發展具有極大作用(自我認知角度)3、對兒童的親子關係、同伴關係產生一定影響二、師幼關係的類型運用研究者觀察、教師訪談和問卷調查的方法,從師生交往的目的、師生交往的情感性、師生交往的寬容性、交往中教師的發現意識、師生交往的方式等5個維度,將我國幼兒園教師與幼兒的師生關係劃分為四種主要類型:①嚴厲型:表現在師生交往中,教師缺少對幼兒的情感支持,通常比較冷漠,而批評和懲罰較多。②灌輸型:表現為重知識傳授,很少根據幼兒實際情況調整教育活動,教師說的多,兒童做的少。③開放學習型:表現為非常重視幼兒知識的獲得,並鼓勵幼兒自主探究、自我發現。④民主型:表現為更重視幼兒的全面發展,並能充分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三、影響師幼和諧關係建立的主要因素師幼關係主要受相關的人員,如兒童、教師和家長,以及客觀環境、社會文化傳統等因素的影響。(一)兒童自身特徵直接影響其和諧關係兒童自身特徵,包括性別、外貌、氣質特徵、認知水平、人際經驗、行為表現等都直接影響教師的主觀認識及兒童對教師的主觀感受,直接影響這和諧師生關係的建立。(二)教師自身特徵直接影響其和諧關係教師的自身特徵,如教師關於兒童和教育知識的觀念、溝通交流的敏感度、教師的壓力感、教學效能感、自我認識、期望、班級管理風格、受教育程度、教齡等都直接影響師幼關係的和諧。(三)兒童特徵與教師特徵的組合也影響師幼的和諧關係兒童的能力、動機和行為風格與教師的期望等之間存在著一個協調和匹配的問題。(四)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係對師幼和諧關係也產生重要影響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係也常影響教師對待兒童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以及兒童對教師的感受,從而影響師生關係。(五)客觀環境因素的影響幼兒園班級規模、教師與幼兒園人數的比例等客觀環境因素對師生關係也有一定影響。(六)文化性因素的影響我國師生關係受傳統的宗法關係、「師道尊嚴」的影響,至今仍明顯表現出強調兒童服從教師的特徵。第四節 兒童性別角色的發展一、兒童性別角色的發展概述性別角色是指個體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基於生物性性別的不同而產生的品質特徵,包括性別概念、性別角色知識、性別行為模式等三方面。(一)性別概念的發展性別概念是指兒童對自己及他人的性別的認識和穩定性。兒童對自我性別的認同出現於1歲半-2歲,對自我性別的穩定時間為3-4歲;兒童對他人性別的穩定時間是在6-7歲。(二)性別角色知識的發展所謂性別角色知識,是指個體對不同性別行為模式的認識。柯爾伯格從認知發展的角度將個體性別角色早期發展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嬰幼兒期,性別角色發展的任務是獲得性別身份的確認。第二階段:學前期階段(3、4歲起),主要任務是性別角色的獲得。第三階段:學齡初期。開始自我社會化時期。(三)性別行為模式的發展2歲前,男孩和女孩的行為沒有太多的差異。2歲以後,男孩和女孩的性別行為偏向逐漸明顯。首先,2、3歲的兒童就在遊戲材料以及內容的選擇上,表現出差異。其次,兒童遊戲時的同性同伴的選擇,女孩更早些表現出來。(四)兒童性別角色發展的類型化及雙性化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其性別角色的發展最終類型化,即個體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及活動中所獲得的性別角色特徵,一般分為:一致化、交叉化、雙性化、未分化二、影響兒童性別角色發展的因素(一)生物學因素——性激素、大腦功能的單側化等目前人們認識到性激素差異只是導致兒童的活動水平差異、對性別適宜遊戲和玩具的偏好,而不是直接導致成長過程中的最終性別差異。(二)環境因素——父母以及教師等的刻板印象成人從兒童一出生,就傾向於以一種性別刻板的方式來評論嬰兒的身體特徵以及他們的個性特點。伴隨兒童成長,成人以刻板的方式來說明兒童的行為,給他們「性別適宜的」玩具,並認為男孩和女孩應以不同方式撫養。在父母的影響中,似乎父親的作用更為特殊。處於對班集體紀律的維護,全世界的教師更多地強化著兩種性別兒童的「女性化的」而不是「男性化的」行為。第九章 兒童個性的發展關鍵概念:個性 氣質 容易撫育型 撫育困難型 發動緩慢型 性格 抑制型 非抑制型 活潑型專註型 抑制型 均衡型 敏捷型 氣質的穩定性 能力 智力 擬合優度模式 智力三元理論 多元智力理論兒童智力測驗 兒童自我概念 兒童自尊 兒童自我調控個性是一個人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各種心理特徵的總和,反映著一個人的心理面貌和精神面貌。第一節 兒童早期氣質、性格的發展 氣質,是與個體生理特徵,特別是與腦神經活動特徵緊密聯繫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一般認為它是個體最早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徵,是一個人個性和社會性發展的基礎。一、兒童早期氣質類型的測定(一)0-3歲兒童的氣質類型1、容易撫育型-撫育困難型-發動緩慢型2、抑制型-非抑制型(二)3-7歲兒童的氣質類型根據氣質的5個基本維度:情緒性、活動性、反應性、社會性、專註性,將我國3-9歲兒童氣質類型劃分為:①活潑型 ②專註型 ③抑制型 ④均衡型 ⑤敏捷型二、氣質的穩定性及對認知和行為的影響(一)氣質的穩定性及影響因素氣質是腦神經活動多種特性的獨特整合,有著明顯的先天遺傳性,表現出相當的穩定性。但同時,氣質並不是絕對穩定的。這種穩定中的不穩定性,表明了氣質是多種影響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結果。1、遺傳特徵同卵雙胞胎比異卵雙胞胎在大量的氣質特徵方面,表現出更多的共同點、相似性。2、環境特徵共享的環境影響、非共享環境的影響。家庭環境,如家庭壓力、父母的撫養方式、家庭的物理環境、家庭結構等。3、人種和文化特徵中國孩子天生和外國孩子不同,活動量、哭鬧、發聲比較少,唯一沒有差異的行為就是微笑。(二)氣質對認知和行為的影響氣質作為心理活動表現的強度、速度、穩定性和靈活性等方面的動力性質的心理特徵,對兒童認識、社會行為具有相當的影響力。1、氣質與認知表現的關係兒童不同的先天氣質差異各自都有智力發展的優勢。興趣和毅力的氣質特徵與學習和認知行為緊密相關。2、氣質與社會行為的關係氣質對任何年齡段兒童的社會行為都有著重要的預測作用。三、家長養育教室管理方式與兒童氣質的適應托馬斯-切斯提出了「擬合優度模式」來描述氣質和環境因素是怎樣共同作用以產生良好結果的。「擬合優度模式」解釋了不易適應環境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為何會遇到那麼多的行為和心理問題的原因,又為改善親子、師生關係和完善教育管理方式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思路。四、兒童早期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性格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性格是人在實踐活動中,在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兒童性格發展分成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學前期。這一階段是兒童性格的表現、初步形成時期。這時兒童的行為直接依從於具體的生活情景,直接反映外界的影響,還尚未形成穩定的態度,容易塑造,也容易發證改變。第二階段是學齡初期和中期。這時的兒童逐漸形成較為穩定的行為習慣,態度、理智、情緒和意志等特徵也逐漸穩定,性格已較難改造。第三階段是學齡晚期開始,是兒童性格的完成期。此時兒童的行為多受內心態度傾向制約,行為習慣已形成,改造將更加困難。第二節 兒童能力的發展能力是一種心理特徵,是順利實現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徵。能力結構劃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大多數活動所共同需要的能力。特殊能力指為某項專門活動所必須具備的能力。第二類是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的舉止行為而引起的與之類似的活動能力。創造能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第三類是認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認知能力是學習、研究、理解、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操作能力就是操縱、製作和運動的能力。社交能力是指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一、兒童能力發展的一般趨勢(一)操作能力最早表現,並逐步發展(二)身體運動能力不斷發展(三)語言能力在兒童期發展迅速(四)模仿能力迅速發展(五)各種特殊能力逐漸發展二、兒童智力的發展(一)智力定義研究的最新進展智力是兒童認識世界能力的綜合體現,是兒童完成各種活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能力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兒童的心理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因素分析法是研究智力的主要方法。①英國心理學家斯皮爾曼提出智力可以分為「g」因素(一般因素)和「s」因素(特殊因素)。②卡羅爾提出了智力三層理論,最高層是「g」,第二層是「g」下的八類能力,最底層是狹義的能力。③斯騰伯格提出智力三元論,認為智力由三部分組成:①成分子理論 ②經驗子理論 ③環境子理論④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包括①語言②邏輯數學③音樂④空間⑤身體⑥運動⑦人際關係⑧自我體驗(二)兒童智力發展的趨勢從出生到入學前的階段,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布盧姆的兒童智力發展理論曲線,得出學前期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關鍵期。智力除其總體發展呈快速增長的趨勢外,還表現在兒童智力結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發展,其發展趨勢是越來越複雜化、複合化和抽象化。(三)兒童智力測驗智力測驗是按照量表測定個體智力的工具,一般包括標準化的題目和用來對得分進行評定的常模。常用的兒童測驗量表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斯坦福-比納智力量表 ②韋克斯勒兒童智力量表 ③嬰兒智力測試第三節 兒童自我的發展自我是個性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衡量個性成熟水平的標誌,是整合統一個性各個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動個性發展的內部動因。自我是一個由多種成分構成的動力系統,它具有兩個基本特徵:一是區別於他人的「分離感」,即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身體、情感和認知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二是跨時間、跨空間的「穩定的同一感」,即一個人指導自己是長期地持續存在的,不隨環境及自身的變化而否認自己是同一個人。自我是由知、情、意三方面統一構成的高級反映形式。自我認識屬於自我的認知成分,是指個體對自己身心特徵和活動狀態的認知和評價。包括自我觀察、自我概念、自我評價等。自我概念指個體對自己的印象,包括對自己存在的認識,以及對個人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自我體驗屬於自我的情感成分,是指個體對自己所持有的一種態度。自我調控屬於自我的意志成分,是指個體對自己思想、情感和行為的調節和控制。一、兒童自我的產生及發展的一般趨勢(看看 P227)(一)自我的產生兒童自我的產生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我的分化,二是自我再認的出現。(二)自我發展的一般趨勢我國兒童自我發展的趨勢主要表現在:1、自我認知的內容從反映外部的、可觀察的、具體的、有明確參照系統的自我特點到反映內部的、不能直接觀察的、抽象的、參照系統模糊的自我特點。2、兒童自我的結構逐漸分化和層次化,左後形成複雜的、整合的自我結構系統。3、自我的功能逐漸社會化,社會適應性逐漸提高。二、兒童自我概念的發展自我概念指個體對自己的知覺。(一)自我概念發展的歷程1、嬰兒期,嬰兒的自我概念僅僅是對自我映像的再認。2、學前期,學前期兒童自我概念的特點是具體化。3、學齡期,他們能夠逐漸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外部行為、短期行為與長期行為結合起來,從而認識自己身上一些穩定的特點。4、青少年期,在青少年早期,已經能將各種分散的特徵聯繫起來。在青少年中期,已經能夠將看似相悖的觀點系統化。(二)兒童自我概念形成和發展的條件①兒童自我概念發展的首要條件是社會互動。②兒童自我概念發展的另一個條件是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③兒童所處文化的傳統價值和信念對其自我概念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響。三、兒童自尊的發展 自尊是一個個體的價值判斷,它表達了個體對自己所持的態度。(一)自尊發展的大致歷程兒童自尊的結構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兒童自我情感體驗產生在4歲左右,兒童的自尊也隨之出現。在小學階段,兒童自我評價的獨立性和穩定性逐漸增強。初中階段,兒童對自尊的體驗常常趨向極端。進入青春期後的兒童在尋求自我身份的過程中其自尊會受到損害,然而,青春期的孩子一般總會渡過這段「危機期」從而獲得穩定的自我身份。兒童自尊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是也經歷了一些波動。(二)影響兒童自尊發展的因素1、文化文化對兒童自尊的影響很大。社會比較的作用在不同的文化下是不同的。2、父母教養方式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對待兒童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兒童自尊的形成和發展。3、同伴關係①親密的同伴關係有利於建立同伴間的依戀關係和獲得社會支持,有助於緩解社會生活壓力對兒童的消極影響。②大多選擇社會背景和個性特徵相近的兒童作為自己的同伴,有利於建立較為一致的價值觀,促進兒童自尊的穩定性。③受同伴喜歡的兒童,在交往過程中,其自我效能感和歸屬感得到強化,兒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增強,有利於保持自尊的穩定性。4、兒童自身原因兒童自身因素,包括性別、外貌、年齡、個體的控制特點等。四、兒童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的發展自我調節是指在沒有外部指導和監督的情況下,個體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發動和維持的積極的行為過程。自我控制是指個體抑制某種有礙於目標實現的行為過程。自我控制在嬰兒出生後第二年就已出現。科普認為,兒童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的早期發展要經歷五個重要的階段,每個階段的發展變化都是以後更高水平自我控制行為產生的基礎。第一階段為神經生理調節階段。兒童的生理機制保護這兒童免受過強刺激的傷害。第二階段屬於知覺運動調節階段。兒童能夠從事一些自發的動作活動,根據環境變化調節自己的行為。第三階段屬於外部控制階段(1歲左右)。兒童能夠使自己的行為服從控制者的命令。第四階段屬於自我控制階段。大約2歲,兒童自我控制能力逐漸發展起來。第五階段屬於自我調節階段。兒童獲得了自我同一性和連續性的認識,把自己行為與照看者要求相連。第十章 兒童道德的發展關鍵概念:道德 兒童道德認知 兒童道德判斷 兒童道德情感 道德兩難故事法 兒童道德行為攻擊性行為 親社會行為第一節 兒童道德發展概述 道德,是指有社會輿論力量和個人內在信念系統所支持的、據以對人們之間相互關係進行調整的行為規範的總和。一、道德的心理成分較為普遍的觀點將其分成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三種成分。(一)道德認知道德認知是對道德規範中是非、對錯、善惡、美醜等行為準則及其意義的理解和判斷。(二)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隨道德認知而產生的,是有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實現而引起的內心體驗。(三)道德行為道德行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的推動下表現出來的,對他人和社會有道德意義的活動。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行為技能和道德行為習慣。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三種成分並不是彼此孤立、毫無聯繫的,而是相互滲透、相輔相成,共同構成道德的完整結構。它們之間也表現出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的關係。概言之,①道德認知是道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②道德情感是道德行為產生和發展的內在必要條件,對道德行為具有推動作用;③道德行為則是道德品質的綜合表現和檢驗依據。二、道德心理結構的發展特點(一)發展趨勢的循序性和統一性(二)發展水平的差異性(三)發展切入點的多端性第二節 兒童道德認知的發展一、道德認知的理論模型(一)皮亞傑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1、皮亞傑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內容皮亞傑概括齣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3個階段:(1)前道德階段(大約4.5歲之前)。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對規則極少關注或缺乏意識,其行為直接受行為結果的支配,尚不能對行為作出一定的判斷。(2)他律道德階段(大約4、5到8、9歲)。到5歲左右,兒童開始表現出對規則的注意與尊重,他律性道德成為該階段兒童道德認知的核心特徵。(3)自律道德階段(大約9、10歲以後)。到小學中年級,兒童不再盲從權威,開始認識到道德規範的相對性。2、對皮亞傑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簡評皮亞傑的理論描述了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普遍方向。提出的批評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①研究方法問題:對偶故事法 ②皮亞傑的理論未對道德規則與習俗規則進行區分 ③有關權威的推理(二)柯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1、柯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主要內容柯爾伯格使用的是道德兩難故事法,通過具有道德價值觀衝突的故事,讓兒童對主人公是否應該那樣做做出判斷,並解釋原因。確認了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三個水平六個階段:(1)水平1:前習俗水平(大約在學前至小學低中年級):主要著眼於自身的具體結果①階段1:服從與懲罰定向 ② 階段2:樸素的快樂主義與工具定向(2)水平2:習俗水平(大約自小學高年級額開始):習俗的規則與服從性道德,主要滿足社會期望③階段3:好孩子道德 ④ 階段4:權威性與維持社會秩序的道德(3)水平3:後習俗水平(大約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時開始):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則,主要履行自己選擇的道德標準。⑤階段5:契約、個人權利和民主承認的法律道德 ⑥階段6:個體內在良心的道德2、對柯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簡評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豐富和發展了皮亞傑有關道德發展的理論,使人們對兒童道德發展圖景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柯爾伯格在兒童道德判斷方面的研究在國際上影響深遠。提出的批評集中在以下幾方面:①方法問題(道德兩難) ②社會習俗與道德規則的區分問題 ③研究被試性別問題(三)特瑞爾的領域模型其理論要點概括如下:1、兒童的道德推理包含不同領域社會認知:道德領域和社會領域。2、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即能區分道德推理的道德領域和社會領域。3、兒童對道德規則和社會習俗的理解受他們生長環境和個人經驗的影響。二、道德判斷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 道德判斷作為一種認識活動,是個體應用道德觀念或道德知識對行為的是非、好壞和善惡進行評價的過程。 (一)道德判斷的發展1歲兒童還不可能有道德判斷,因此他們也不可能有意做出道德行為。1歲以後,出現道德行為的最初形態。兒童的道德判斷是在兒童掌握語言以後才逐步產生的。在學前初期,兒童的道德判斷帶有很大的具體性、情緒性和受暗示性。到了小學階段,兒童的道德判斷能力進一步發展。到了初中階段,一方面受益於兒童身心發展,總體來說,兒童的道德判斷水平不斷提高;另一方面,道德判斷的發展上,有較大的個體差異。(二)道德判斷發展的影響因素1、個體的認知發展狀況個體進行道德評價和判斷速度快慢、確定程度、內省深思的從容與否,有賴於個體的發展狀況。2、親子交往互動兒童不但從父母那裡習得道德觀念,而且還從親子互動中,特別是父母的養育實踐中「推斷」行為的是非對錯。3、同伴交往哈里斯提出的同伴社會化理論中,特別重視同伴關係對兒童社會化的動因作用。兒童與同伴討論往往會比同成人討論獲益更多。第三節 兒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的發展一、道德情感的發展(一)道德情感內容的發展依戀、同情或移情、羞恥是兒童道德情感發展的主要內容。1、依戀及其發展依戀,指的是個體對另一個特定個體的長久的、持續的情感聯結。依戀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自然依戀到社會依戀、無區別的依戀到有區別的依戀、範圍較小的依戀到範圍較大的依戀的過程。鮑爾貝提出,依戀發展可分為:①前依戀期(出生-6周) ②依戀關係建立期(6周-8個月) ③依戀關係明確期(8個月左右-2歲左右)④互惠關係的形成期(2歲後)2、移情及其發展移情是針對他人處境的一種情感反應。霍夫曼將之定義為「代替性的情感反應」。移情能力的發展具有個體水平、社會水平和綜合水平三個階段。3、羞恥感與罪錯感及其發展在羞恥、罪錯的情緒中,指向自我的評價判斷等認知性成分會促使個體發展自我責任意思、提高社會責任感,從而推動心理成熟。有關罪錯感的發展階段,霍爾曼提出:1歲末,兒童開始有早期形式的罪錯感;2-3歲時,兒童會音未能做出減輕別人痛苦的行為而產生罪錯感;3歲後的兒童則會對自己的錯誤行為和未做什麼的長期後果感到罪錯。(二)道德情感形式的發展(3-6、7歲具體形象思維)1、原倫理狀態道德情感階段(0-1.5或2歲)2、前道德情感階段(1.5或2歲-3、4歲)3、道德情感的他律性或尊奉性階段(4歲-6歲或7歲)二、道德行為的發展(一)道德行為發展的理論: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1、觀察和模仿:兒童習得社會行為的一個重要途徑是觀察榜樣——兒童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為,通過觀察將之以心理表象或符號表徵的形式存儲在大腦中,進而幫助他們對行為的模仿。2、替代強化:兒童可以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和行為結果是受讚許還是懲罰,不必自己直接作出行為並親子體驗其結果,就能夠學習。3、交互決定論:道德行為是通過社會學習而習得或改變的。是內、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二)攻擊性行為及其發展1、攻擊行為的發展攻擊性行為,就其後果而言,通常指導致另一個體受到傷害的行為。學前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呈現出如下發展特點:(1)引起攻擊性行為的原因隨年齡而變化(2)攻擊性行為的形式也隨年齡而不同(3)攻擊性行為發生的頻率隨年齡增長而減少2、攻擊行為的性別差異在生物學和社會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攻擊性行為表現出性別上的差異:首先,在攻擊傾向上,男性的攻擊性普遍比女性強,2歲時就顯現出來了;其次,在攻擊方式上,男孩表現為身體攻擊,女孩表現為言語攻擊;再次,在攻擊對象上,男孩之間的攻擊行為要遠多於女孩之間或異性之間的攻擊行為。3、影響兒童攻擊行為發展的因素(1)家庭因素父母教養方式與家庭情感氣氛是家庭對兒童攻擊性行為的產生影響的兩個主要途徑。冷淡而拒絕的父母其子女很可能發展成充滿敵意和攻擊性的個體。(2)媒體的影響電影、電視、網路、電子遊戲等各種媒體中大量的暴力信息,誘發並助長著兒童的攻擊行為。電視暴力會增加觀看者攻擊行為的發生率。(三)親社會行為及其發展親社會行為,通常指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如:和別人分享東西,幫助他人等。1、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1)1-2歲,嬰兒開始出現分享和移情能力,能對別人的痛苦做出反應,別人難過時他自己也會難過,或者試圖去安慰別人。(2)3-6歲,認知發展處於皮亞傑前運算階段的兒童,因其較為自我中心的特點,他們的親社會傾向通常是以為自我服務為出發點。(3)7-11、12歲,這一時期兒童的認知發展處於具體運算階段,其自我中心的思維減少了,逐漸能夠從別人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問題,同時學會了角色扮演技能,開始把別人的合理需要當作親社會行為的主要依據。(4)青少年期,認知發展處於形式運算的青少年,開始理解並尊重抽象的親社會性規則的意義,他們的行為指向親社會行為接受者的利益,一旦違背親社會性規則,就會產生負疚感和自責。2、親社會行為的性別差異①嬰兒的利他行為傾向並沒有性別差異②雖然女孩確實比男孩更多的表現出同情或擔憂的面部表情,但在說出同情經驗、安撫他人的意願和分享方面,男女之間也沒有性別差異③另外,對於年齡較小的兒童,幫助。安撫對象的性別也會對親社會會行為產生影響。3、影響兒童親社會行為發展的因素(1)觀點採擇觀點採擇常被形象地稱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是區分自己與他人的觀點,並進而根據當前或先前的有關信息對他人的觀點做出準確推斷的能力。是影響兒童親社會行為發展的重要認知因素之一。(2)移情由於通過移情可使個體自願作出親社會行為,因而他是兒童親社會行為的一個重要動機源泉。(3)社會學習觀察和模仿是兒童道德行為發展的重要途徑。父母作為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其言傳身教對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成人在培養兒童親社會行為時,言行一致、身體力行做表率非常重要。第十一章 兒童發展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略)兒童發展認知神經科學對幼兒教育的啟示:1、兒童腦內神經突觸成長程倒U型趨勢。2、兒童神經發展的機能存在關鍵期。3、兒童發展認知神經科學認為神經的各種功能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4、兒童發展認知神經科學將神經的可塑性作為其基本命題。5、兒童發展認知神經科學通過對人的學習與記憶的研究提出了「多功能系統理論」。兒童發展認知神經科學的主要理論:成熟理論、技能學習理論、交互特化作用理論概念:發展狹義:是指個體身體、生理、心理、行為方面的發育、成長、分化、成熟、變化的過程。發展廣義:是指個體身心整體的連續變化過程,不僅是數量的變化,更重要的是質的變化,如軀體各部分比例發生變化,心理方面如只會結構的變化、情緒的變化等。兒童發展:主要是指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這一成長階段,它是個體生命全程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生理髮展:研究軀身尺寸、比例的變化,各種軀體系統功能的變化,大腦與神經系統的變化與發展,身體運動與行為的變化,以及生理健康。認知發展:認知過程與智力的變化包括注意、感知覺、記憶、思維、想像、言語、創造力、問題解決等能力的變化。個性與社會性的發展:情感、情緒的發展,人際認知的發展,自我意識的發展,自我控制與調節的發展,同伴友誼關係的發展,社會行為的發展,道德能力的發展等。文化性發展:文化感知、文化記憶、文化認同、文化思維、文化自覺能力的發展,文化溝通、文化融合能力的發展,文化熏染、文化調適、文化適應能力的發展等。個體發展:是指人的出生到死亡的發展,因而兒童發展是個體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發展的一個分支科學。人類種系的發展:是動物種系發展的延續,個體發展是種系發展的濃縮。橫向設計:是指在同一時間內,對不同年齡組被試進行觀察、訪談、測量、實驗,以探究兒童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縱向設計:又稱追蹤研究,是指在較長的時間內對同一群被試進行定期的觀察、測量、實驗,以探究兒童發展的規律。交叉設計:是將橫向設計與縱向設計結合在一起,以更好地探查兒童發展變化的特點與轉折點。跨文化研究設計:也稱交叉文化研究設計,是指通過對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兒童進行研究,以探討兒童發展的普遍規律及不同的社會文化條件對兒童發展的影響。觀察法:是兒童發展研究較為常見的一種方法,它是指研究者通過感官或一定的儀器設備,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兒童的心理和行為表現的方法。訪談法:是研究者通過與兒童進行口頭交談,了解和收集有關心理特徵和行為特性的資料的一種方法。問卷法:就是利用問題表格進行調查的一種方法。測量法:是運用標準化的測驗量表,按照規定的程序對兒童進行測查,從而研究兒童發展特點和規律的研究方法。實驗法:是研究者通過有目的地操縱和控制一定的變數以觀測個體反應,進而揭示變數間因果關係的一種研究方法。文化比較法:是針對一個或幾個發展維度,對來自不同文化或亞文化背景的研究對象加以觀察、測量、實驗比較的一種研究方法。遺傳:是一種生物現象,指祖先的生物特性傳遞給後代的現象。遺傳素質:主要是指那些與生俱來的有機體的構成、形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徵。神經元(神經細胞) :是神經系統中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突觸:是神經元之間、神經元和非神經元之間特化的細胞連接結構,又傳遞信息和分析整合的作用。暗適應:是指低亮度環境的感受性逐步提高的過程。明適應:是指從低亮度環境到高亮度環境,眼睛大越過1分鐘才能適應的過程。視敏度:是衡量視覺發展優劣的指標,是指分辨物體細節和輪廓的能力,是人眼正確分辨物體的最小維度。深度知覺:就是對遠近、深淺的知覺,它對於了解環境中各種物體的位置排列從而引導人的運動活動,是非常重要的。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發展與兒童的生活、遊戲、學習有密切的聯繫。有意注意:是自覺的,有預定目的的注意,是由第二信號系統支配的,即能夠藉助於詞語而實現。注意的穩定性:是指對同一對象或同一活動的注意所能持續的時間。注意分配能力:指同一時間裡,注意指向多個不同的對象。注意的轉移能力:即有意識地將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的能力。注意廣度:即同一時間裡能把握的對象的數量,有時也稱為注意範圍。記憶:就是人腦對過去經驗的識記、保持和恢復的過程。現代信息加工理論認為,記憶是人腦對信息的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定向反射:就是對新異刺激做出反應的傾向。習慣化:是指定向反應的消失或下降。條件反射:是指主體對條件刺激作出的反應。再認:是注意到當前刺激是過去曾經歷過的刺激。回憶:是對以消失的刺激產生一個心理表徵的過程。自傳體記憶:是一種特殊的情景記憶,指個體在日常生活中對自身經歷事件的記憶,具有不隨意的特點。元記憶:是元認知的一個方面,它具體指兒童關於記憶是什麼,記憶過程是怎樣的,以及什麼因素影響記憶的效果等方面的知識。記憶容量:是指記憶過程中可供心理過程中使用的總的心理工作空間。想像:是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無意想像:是指無特定目的、不自覺的想像。有意想像:是指有一定目的、自覺進行的想像。再造想像:是根據語言或如圖畫等非語言描述,在頭腦中形成相應新形象的過程。創造想像:是創造新形象的過程,創造想像的內容不僅新穎還具有開創性。思維:是一種心理現象,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間接和概括的主要反映。直觀行動思維:是指直接與物質活動相聯繫的思維,它又叫感知運動(或動作)思維,是思維發展的初級階段,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協調感知和動作。具體形象思維:是以表象為材料的思維,是一般形象思維的初級形態,也是思維發展的必經階段。抽象邏輯思維:是在實踐活動和感性經驗的基礎上,以抽象概念為形式的思維。元認知:是指反映或調節人的認知活動的任一方面的知識或者認知活動,即「對認知的認知」。「媽媽語」:又被稱為「兒向語言」,通常指的是母親指向嬰兒的語言,它具有語速慢、聲音高和音調高度誇張等特徵,並具有強烈的起伏性。語音範疇知覺:兒童與生俱來地能夠聽出口語中分屬不同範疇的語音之間的差異。呀呀語:大約5個月時,嬰兒進入了牙牙學語的階段。辭彙語義:指的是理解句子中各個詞語的意義。命題語義:即理解句子所表達的基本語義關係。快速映射:在單獨的一次或幾次接觸中,幼兒就能夠快速習得某個單詞全部或部分意思,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快速映射。心理理論:是個體為了解釋和預測行為而推測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語法:由一系列語法單位和有限的語法規則構成,是語言中最為抽象的基礎系統。語用:即對語言的運用。要有效的運用語言,兒童還要掌握很多內容,包括對語言意圖的把握和語言後果的覺察等,人們一般把這種能力稱為語用能力。自我中心語言:是一種「我向」語言,是兒童自己給自己說話,其主要的功能不在於交際。社會化語言:才是一種「他向」語言,其目的是對聽話者產生一定的影響,包括傳遞信息、批評與嘲笑、祈使與威脅、提問與回答等。情緒:是個體對外部事物和內部需要的主觀體驗,它包括生理、表情和體驗等多種成分。高興:是個體追求並達到所盼望的目的時產生的情緒體驗。社會性微笑:大約6-10周後,人臉可以引發嬰兒微笑,這種微笑被稱為社會性微笑。生氣:是願望不能實現或目標受阻時引起的一種緊張而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傷心:是失去自己心愛的對象(人或物)或在自己的理想或願望破滅時所產生的情緒體驗。害怕:是因為受到威脅而產生,並伴隨著逃避願望的情緒。陌生人焦慮:4個月的嬰兒對陌生人也會笑,但7-9個月後,嬰兒見到陌生人就會感到害怕,這種反應被稱為陌生人焦慮。社會情緒:是人類區別於其他物種的一個顯著特徵。自我意識情緒:在社會情景中,個體根據他人對自身或自身行為的評價所產生的情緒。表情識別:反映齣兒童通過表情推測他人內部心理狀態的能力。社會參照:兒童很早就能通過表情推斷他人情緒,以此作為自己行動的社會參照。情緒線索:兒童根據表情、情景、個體等多種線索來推斷情緒。情緒原因理解: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逐漸能夠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可以對情緒結果做出合理預測。情緒自我調節:指的是為了達到某種目標而使用策略,把自身情緒狀態調節到合適的強度水平。社會性:是作為社會成員的個體為適應社會生活所表現出的各種心理和行為的特徵。社會性發展:(有時也稱兒童的社會化)是指兒童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逐漸獨立的掌握社會規範,恰當處理人際關係,妥善自治,從而能客觀地適應社會生活的心理和行為發展過程。親子關係:是指在血緣和共同生活的背景下,父母與子女互動所構成的人際關係。依戀:是人與人之間的長久持續的情感聯結。陌生情境技術:是在一系列標準事件的進程中實施的綜合測量方法。安全型依戀:65%-70%,其人際關係表現出舒適、安全的總體特徵。焦慮-迴避型依戀:20%,其人際關係傾向於冷淡、疏遠。焦慮-反抗型:(或拒絕型依戀)10%-15%,其人際關係表現出相互矛盾的特徵。同伴:是指與兒童相處的,且具有相同或相近社會認知能力的人。同伴關係:是指年齡相同或相近的兒童之間的一種共同活動並相互協作的關係,或者主要指同齡兒童或心理發展水平相當的個體之間在交往過程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人際關係。同伴交往:經歷著從無到有、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有熟練到不熟練的發生髮展過程。觀察法:即對自然狀態下的兒童的同伴關係進行觀察研究的方法。社會(社交)測量技術:即要求兒童自己主觀來評價對同伴的喜歡程度的方法。同伴提名法:是指在兒童的某一社會群體,讓每個兒童根據所給定的名單或照片進行限定提名。同伴評價法:即要求每個兒童根據具體化的量表對集體內的其他說有同伴進行評定。受歡迎型兒童:指那些獲得許多同伴積極提名或評定的兒童。被拒絕型兒童:指那些獲得許多同伴消極提名或評定的兒童。被忽視型兒童:指那些被很少提名(積極與消極)的兒童。師幼關係:是指師生在教育教學和交往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人際關係。性別角色:是指個體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基於生物性性別的不同而產生的品質特徵。個性:是一個人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各種心理特徵的總和,反映著一個人的心理面貌和精神面貌。氣質:是與個體生理特徵,特別是與腦神經活動特徵緊密聯繫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一般認為它是個體最早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徵,是一個人個性和社會性發展的基礎。性格:是人在實踐活動中,在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能力:是一種心理特徵,是順利實現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徵。智力:是兒童認識世界能力的綜合體現,是兒童完成各種活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能力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兒童的心理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自我:是個性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衡量個性成熟水平的標誌,是整合統一個性各個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動個性發展的內部動因。自我概念:指個體對自己的印象,包括對自己存在的認識,以及對個人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自尊:是一個個體的價值判斷,它表達了個體對自己所持的態度。自我調節:是指在沒有外部指導和監督的情況下,個體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發動和維持的積極的行為過程。自我控制:是指個體抑制某種有礙於目標實現的行為過程。道德:是指有社會輿論力量和個人內在信念系統所支持的、據以對人們之間相互關係進行調整的行為規範的總和。道德認知:是對道德規範中是非、對錯、善惡、美醜等行為準則及其意義的理解和判斷。道德判斷:作為一種認識活動,是個體應用道德觀念或道德知識對行為的是非、好壞和善惡進行評價的過程。道德情感:是伴隨道德認知而產生的,是有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實現而引起的內心體驗。道德兩難故事法:通過具有道德價值觀衝突的故事,讓兒童對主人公是否應該那樣做出判斷,並解釋原因。道德行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的推動下表現出來的,對他人和社會有道德意義的活動。攻擊性行為:就其後果而言,通常指導致另一個體受到傷害的行為。親社會行為:通常指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重點:1、兒童發展的特點:基礎性、遞進性、易感性2、兒童發展的四個領域:生理髮展、認知發展、個性與社會性的發展、文化性發展3、我國兒童發展階段劃分標準:①新生兒期 ②乳兒期 ③嬰兒期 ④幼兒期 ⑤兒童期 ⑥少年期 ⑦青年期 ⑧成年期學制:①先學前期-嬰兒期 ②學前期-幼兒期 ③學齡初期-學齡兒童期 ④學齡中期-少年期 ⑤學齡晚期-青年期4、兒童發展的年齡特徵:①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特徵 ②既有穩定性又有可變性 ③存在不平衡性5、產前發育的階段:胚種期(2周)、胚胎期(2-8周末)、胎兒期(9周開始)6、影響產前發育的因素:(1)藥物 (2)疾病(3)輻射 (4)營養 (5)年齡(6)情緒及狀態7、神經可塑性的三個層次:(1)宏觀腦結構的功能重組(2)細胞層次神經可塑性(3)神經可塑性的分子、基因機制8、影響神經可塑性的因素:(1)神經突觸的倒U形變化與心理發展關鍵期(2)神經可塑性與豐富環境刺激9、身體的發育:(1)身高體重的變化 (2)骨骼肌肉的生長(3)身體各系統的發育10、動作發展的規律:①從上到下 ②由近及遠 ③由粗到細-由大到小 ④由整體到分化 ⑤由無意到有意11、影響動作發展的因素:(1)生物學因素-基因的因素、中樞神經系統的成熟度、感官經驗的統合(2)非生物學因素-物質環境、文化環境、心理環境12、撫摸對嬰兒發展的作用:(1)刺激嬰兒全身皮膚感官與興奮中樞感受點,刺激神經細胞的形成及其聯繫,逐漸促進小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和智能的成熟(2)促進嬰兒血液循環,促進運動技能的發展(3)有助於嬰兒產生安全感,形成正常的活動覺醒周期,為成年後形成獨立個性做準備(4)促進消化,增加體重。13、幼兒形狀知覺發展的趨勢:(1)一歲的兒童已經具備了通過殘缺圖形識別物體的能力(2)小班:辨別圓形、正方形、三角形(3)中班:拼合三角形、拼合圓形(4)大班:認識橢圓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圓柱形。14、嬰兒面孔偏好的意義:(1)新生兒對人的面孔有偏好(2)在對人臉的注視中,嬰兒對充實的正常面部最為有興趣(包括五官)(3)在2、3個月後,嬰兒能對不同的面容特徵區分(4)與嬰兒出生時注意麵部周圍輪廓不同,2個月後的嬰兒會發展到注意人的表情,甚至對錶情作出微笑反應。15、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1)兒童自身的狀態(2)營養過量和缺乏16、兒童注意品質的特徵:(1)集中性與持久性(2)穩定性(3)分配能力(4)轉移能力(5)廣度17、培養兒童注意力的原則:(1)刺激豐富化原則(2)注意訓練與注意發展匹配原則(3)形式立體化原則(4)空間滲透式原則18、嬰兒記憶的特徵:(1)以無意識為主,提取信息形式為再認和回憶(2)嬰兒的記憶缺失現象19、兒童記憶策略發展:複述、組織、精細加工20、元記憶分為:(1)關於記憶的元認知知識-人、任務、策略(2)元認知自我監控和元認知自我調節21、影響記憶容量的因素:(1)神經系統的自然成熟(2)經驗的增加22、影響遺忘的因素:(1)學習過程 (2)學習者對記憶任務的態度(3)記憶內容的性質、數量23、如何促進兒童更高效能地學習:(1)根據兒童記憶特點促進兒童學習(2)針對記憶規律促進兒童學習24、學前兒童想像發展的基本特點:(1)學前期兒童有意想像逐漸得到發展,但主要還是無意想像(2)學前兒童在再造想像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創造想像(3)想像完全脫離現實到合乎客觀邏輯25、幼兒再造想像分出四種不同的類型:①經驗性(佔主要形式) ②情境性 ③願望性 ④擬人性26、思維的特徵有:概括性、間接性和邏輯性27、思維的分類(三個階段):直觀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28、兒童思維的發展的特點:階段性、順序性、年齡特徵29、兒童掌握概念的類型:實物、數、空間和時間、科學概念30、兒童形成數的概念的四個發展階段:口頭數數→給物說數→按數取物→掌握數概念31、學前兒童數概念的發展的年齡特徵:①兩三歲幼兒大都處在數量感知階段,對數僅有模糊觀念,有些雖認識幾個數,但多是靠直接感知的。②四五歲幼兒大都進入數概念開始形成階段,能點數數量不多的物體,並說出計算的結果。③六七歲幼兒大都進入數概念基本形成階段,能較順利的一個一個點數較多的物體。32、兒童判斷發展的特點:(1)判斷形勢不斷間接化(2)判斷內容逐漸深入(3)判斷依據客觀化(4)判斷論據明確化33、兒童理解的發展的特點:(1)從對個別事物的理解發展到對事物關係的理解(2)從主要依靠具體形象來理解到主要依靠詞的說明來理解(3)從對事物比較簡單、表面的評價發展到比較複雜、深刻的評價(4)從自我中心的理解發展到比較客觀的理解34、兒童問題解決與元認知發展的關係:弗拉維爾認為所謂元認知是指,反映或調節人的認知活動的任一方面的知識或者認知活動,即「對認知的認知」,元認知涉及元認知知識、元認知監測和自我調節三個方面。(元記憶那章知識)兒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思考解決問題,還要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策略進行思考。若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學步幼兒就具有了某種監測問題解決的初始能力。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兒童通過不斷的自我修正錯誤,學習到了什麼樣的策略是有助於問題解決的,而什麼樣的策略是無用的,這些都給將會促進元認知的發展。另一方面,元認知的發展反過來有促進了兒童在問題解決的過程當中採用有利於問題解決的新策略或正確策略,從而促進問題解決的發展。35、我國2-6歲兒童漢語的發音特點:(1)兒童的漢語發音是隨年齡的發展而逐步提高的,2.5-4歲是語音發展飛躍期,可持續到4歲半,4-5歲兒童的語音進步最明顯。(2)在兒童的發音中,韻母正確率偏高,只有「o」和「e」易混淆,因為這些音發音部位相同,只是在發音方法上有細緻差別。(3)兒童的語音發展受到方言的影響。南方兒童往往混淆「n,l」,上海方言混淆「h,f」。36、雙詞句階段,兒童在辭彙語義發展的特點:(1)辭彙數目和種類突飛猛進(2)辭彙意義逐漸精確化37、漢語兒童句法的發展的特點:(1)句子長度不斷增加(2)句法結構複雜性不斷提高-①單句的發展②複合句的發展38、影響兒童語法獲得的因素有:(1)環境因素-①前語言交流 ②媽媽語 ③對兒童語言的反饋(2)認知因素(3)生物因素39、兒童前言語交流的特點:(1)交流的目的性(2)交流的指代性(3)交流的約定性40、兒童語用能力:①能夠發揮更多的語言功能 ②能夠適應於交際對象 ③能夠適應於交際情境 ④能夠保持同一話題41、兒童基本情緒:(1)高興(2)生氣和傷心(3)害怕42、兒童社會情緒:(1)自我意識情緒(2)自我預期情緒(3)依戀性社會情緒43、兒童自我意識情緒和成人指導與評價的關係:(1)自我意識情緒在幼兒2歲半左右出現,它是伴隨自我意識的發展而產生的(2)除了自我意識的發展,幼兒自我意識情緒的出現也需要得到成人的指導(3)幼兒的自我意識情緒很大程度上受成人評價的影響44、影響兒童情緒表現規則的因素:(1)不同的文化背景(2)在場人的熟悉度和地位(3)性別45、親子關係的特點:(1)生物性和交往性(2)互動性(3)依戀性46、依戀的特徵:(1)依戀關係是依戀雙方情感交融的關係,但有一方表現出更為依賴(2)依戀者尋求與依戀對象的身體親近和目光追隨(3)依戀關係可以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4)依戀還具有傳遞性(5)穩定性也是依戀的一個特徵47、依戀的理論:(1)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2)行為主義學派的理論(3)習性學的依戀理論48、依戀的類型:A型:焦慮-迴避型依戀 B型:安全型依戀 C型:焦慮-反抗型(或拒絕型依戀)D型:混亂型不安全依戀49、影響親子關係的因素:(1)父母親的內在工作情況(2)父母親的撫養品質(3)父母親的缺失、穩定情況(4)兒童情況(5)家庭一般情況(6)文化性因素50、同伴交往的發生髮展:①真正意義上的同伴交往一般認為是在出生後的第六個月開始的 ②兒童早期(0-2歲)同伴交往的發展以一種固定的程序展開 ③2-6、7歲的同伴間的交往隨著兒童認知能力、語言技能和社會交往技能等的發展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發生著很大的變化 ④兒童進入學校之後,與同伴交往的意識和機會大大增加51、同伴關係的測量方法:(1)觀察法(2)社會(社交)測量技術-①同伴提名法 ②同伴評定法52、兒童同伴關係的類型:受歡迎型、被拒絕型、被忽視型、一般型53、受歡迎型兒童的特徵有:①有較多的積極、友好行為和很少的消極行為;②性格一般較外向,不易衝動和發脾氣,活潑、愛說話、膽子較大;③掌握使用的社交技能與策略較多,有效性、主動性、獨立性、友好性等均較強。54、被拒絕型兒童的特徵有:①體質強、力氣大,行為表現最為消極、不友好,積極行為很少;②能力較強,聰明,會玩,性格外向、脾氣急躁、容易衝動、過於活潑好動,喜歡交往,在交往中積極主動但又很不善於交往;③對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確評價,並常常是過高估計,對沒有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55、被忽視型兒童的特徵有:①體質弱、力氣小、能力較差;②積極行為與消極行為均較少,性格內向、慢性,好靜、不太活潑,膽小、不愛說話、不愛交往,在交往中缺乏積極主動性且不善交往③孤獨感較重,對沒有同伴與自己玩感到難過不安。56、影響同伴接納的因素:兒童的行為、認知和情感;家長的教養方式、兒童的出生順序、姓名、身體外表等特徵、年齡、認知水平、學業成績、教師的影響。(1)面部吸引力(2)身體特徵(3)出生順序57、幼師關係的特點:①遊戲性 ②穩定性和親密性 ③內隱的長久性和外顯的單向性58、幼師關係的價值:(1)對兒童的學習和早教中心、幼兒園以及學校的適應發揮著重要作用(2)對兒童社會性,特別是自我的發展具有極大作用(3)對兒童的親子關係、同伴關係產生一定影響59、師幼關係的類型:①嚴厲型 ②灌輸型 ③開放學習型 ④民主型60、影響師幼和諧關係建立的主要因素:(1)兒童自身特徵(2)教師自身特徵(3)兒童特徵與教師特徵的組合(4)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係(5)客觀環境因素(6)文化性因素61、影響兒童性別角色發展的因素:(1)生物學因素-性激素、大腦功能的單側化等(2)環境因素-父母、教師等的刻板印象62、兒童早期氣質類型:0-3歲兒童的氣質類型-①容易撫育型-撫育困難型-發動緩慢型 ②抑制型-非抑制型3-7歲兒童的氣質類型-①活潑型 ②專註型 ③抑制型 ④均衡型 ⑤敏捷型63、氣質的穩定性的影響因素:(1)遺傳特徵(2)環境特徵(3)人種和文化特徵64、兒童早期性格的形成和發展:(1)學前期(初步形成時期)(2)學齡初期和中期(發展期)(3)學齡晚期(完成期)65、兒童能力發展的趨勢:(1)操作能力最早表現,並逐步發展(2)身體運動能力不斷發展(3)語言能力在兒童期發展迅速(4)模仿能力迅速發展(5)各種特殊能力逐漸發展66、自我概念發展的歷程:(1)嬰兒期(2)學前期(3)學齡期(4)青少年期67、兒童自我概念形成和發展的條件:①兒童自我概念發展的首要條件是社會互動 ②兒童自我概念發展的另一個條件是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 ③兒童所處文化的傳統價值和信念對其自我概念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響68、影響兒童自尊發展的因素:(1)文化(2)父母教養方式(3)同伴關係(4)兒童自身原因69、兒童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的發展:(1)神經生理調節階段(2)知覺運動調節階段(3)外部控制階段(4)自我控制階段(5)自我調節階段70、道德的心理成分: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行為71、道德心理結構的發展特點:(1)發展趨勢的循序性和統一性(2)發展水平的差異性(3)發展切入點的多端性72、道德判斷的發展:(1)1歲兒童還不可能有道德判斷,因此他們也不可能有意做出道德行為(2)1歲以後,出現道德行為的最初形態(3)在學前初期,兒童的道德判斷帶有很大的具體性、情緒性和受暗示性(4)到了小學階段,兒童的道德判斷能力進一步發展(5)到了初中階段,兒童的道德判斷水平不斷提高;有較大的個體差異。73、道德判斷發展的影響因素:(1)個體的認知發展狀況(2)親子交往互動(3)同伴交往74、道德情感形式的發展:(1)原倫理狀態道德情感階段(2)前道德情感階段(3)道德情感的他律性或尊奉性階段75、道德行為發展的理論: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1)觀察和模仿(2)替代強化(3)交互決定論76、攻擊性行為的發展特點:(1)引起攻擊性行為的原因隨年齡而變化(2)攻擊性行為的形式也隨年齡而不同(3)攻擊性行為發生的頻率隨年齡增長而減少77、影響兒童攻擊行為發展的因素:(1)家庭因素(2)媒體的影響78、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四個階段:(1)1-2歲,嬰兒開始出現分享和移情能力,能對別人的痛苦做出反應,別人難過時他自己也會難過,或者試圖去安慰別人。(2)3-6歲,認知發展處於皮亞傑前運算階段的兒童,因其較為自我中心的特點,他們的親社會傾向通常是以為自我服務為出發點。(3)7-11、12歲,這一時期兒童的認知發展處於具體運算階段,其自我中心的思維減少了,逐漸能夠從別人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問題,同時學會了角色扮演技能,開始把別人的合理需要當作親社會行為的主要依據。(4)青少年期,認知發展處於形式運算的青少年,開始理解並尊重抽象的親社會性規則的意義,他們的行為指向親社會行為接受者的利益,一旦違背親社會性規則,就會產生負疚感和自責。79、影響兒童親社會行為發展的因素:(1)觀點採擇(2)移情(3)社會學習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