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門的殊勝
念佛法門,又稱淨土法門,又名蓮宗。又曰淨宗,是以往生極樂淨土為目的的宗派。因為東晉慧遠大師在廬山結白蓮社,取義生西方淨土者皆由蓮花所化生,而極樂國土亦名蓮邦。本宗特別以稱念佛名為主要修行法,藉彌陀本願的他力,祈獲生於西方極樂淨土,故又稱念佛宗。淨土法門的經典依據是「三經一論」,「三經」即佛陀於耆闍崛山所說《無量壽經》、王舍城說《觀無量壽經》、祇樹給孤獨園說《阿彌陀經》等三經。「一論」指佛陀入滅後約九百年,天親所造《往生淨土論》,以及馬鳴、龍樹諸論師贊述以上三經的要義。後來發展為「五經一論」。即《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普賢菩薩行願品〉為「五經」。上來五經對於極樂淨土的讚揚,可謂徹底圓滿、大暢佛懷。「一論」指後來天親菩薩造《優婆提舍往生論》,標出五念法門,揭示修行淨土的大成。以上「五經一論」,為淨土法門構成的要素。此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信,則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極樂世界是樂。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願,則願速出離此苦世界,願速往生彼樂世界。行,則至誠懇切,常念南無阿彌陀佛,時時刻刻,無令暫忘。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閑忙,立一課程。此外,則行、住、坐、臥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時當默念,不宜出聲。宜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難念。若衣冠不整齊,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潔淨處,均須默念。默念功德一樣,出聲於儀式不合。 無論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有聲而旁人不聞),心中默念,均須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裏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聽得清清楚楚。如此,則心不外馳,妄想漸息,佛念漸純。臨命終時,仗承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安養淨土永不退轉,得成佛道。(1)念佛法門發起因緣:念佛法門,又稱淨土法門,又名蓮宗。又曰淨宗。乃是釋迦如來至極悲心,觀機施教,觀察眾生之機,唯此持名念佛一法,最易得度。故無問自說,說出一卷《佛說阿彌陀經》。不假他人發起,即告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自唱極樂依報,彌陀正報,二種名字。此萬世持名念佛從出之大源,乃金口所親宣之妙法也。三根普被,六趣鹹超,其利益有不可思議者焉。(2)念佛就是修行:大凡人之修行與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業分別。若身行惡事,口說惡言,意起惡念,即是不修行。而念佛法門,能令眾生三業清淨,即是修行之法。今試驗之,有一眾生,聞此念佛法門,深信不疑,願生淨土,實行念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字字從心生起,字字從口念出,字字從耳聽入,念得分分明明。一句如是,句句如是,口念心念,心口如一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心中唯有佛,佛外更無心。以此念佛一念,而除一切妄念。妄念既止,則意業清淨,此即是意業修行。口念佛號,不說閑言,古人雲:「少說一句話,多念幾聲佛。」聲聲不離佛號,則口業清淨,此即是口業修行。眾生身業,都為意業所驅使。意業不起念,身業無所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六根都攝,則身業清淨。此即是身業修行。如何說念佛不是修行之法?如上所舉念佛能令三業清淨,可為修行之明證矣。(3)念佛最為穩當:唯有念佛法門,有自他二力可依靠。自力,即自己一心念佛之心力。他力,即阿彌陀佛因地所發四十八願之願力。自力之外,更加他力。但肯老實念佛,無不往生淨土。只要抱定一句佛號,一生持念到底,常為諸佛之所護念,常為佛光之所 含攝。一生即可求生淨土,不至錯入歧路,亦不會中途成魔,及隔生遺忘。(4)念佛殊勝方便:念佛殊勝方便,即是可普攝群機。若智若愚皆有分,是僧是俗總堪修。人不分男女貴賤,處不論寺廟俗家,時不拘閑忙動靜,但肯一心念佛,無論何人,皆得往生;疾超生死,永息輪回,其殊勝為何如也。(5)念佛能消業障:一切眾生,自從無始一念妄動,而有無明。從迷積迷,以曆塵劫。起心動念,多造惡業,能為障礙,即障蔽自己佛性。業障不除,佛性不得現前。故我釋迦如來唱此念佛法門,教人消除業障。經雲:「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何以念一聲佛號,能滅多劫重罪?以發心念佛,即是大智慧現前。譬如一燈光明,能破千年暗室,念佛滅罪,亦複如此。(6)念佛不求少福:世間有人,發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問之曰:「汝精進念佛,所求何事?」則答之曰:「為修來世。」如是之人,就是念頭打錯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門,乃是為著娑婆世界眾生,備受眾苦,逼迫心身,無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離娑婆之苦,得極樂之樂。今念佛不願往生西方,乃願再生人世,享受人間福樂,實為可惜。殊不知人間,萬般都是苦、空、無常、何有真樂?縱得榮華富貴,得受世間財、色、名、食、睡,五欲之樂,此等快樂,都非真樂。(7)念佛能斷煩惱:煩惱之為害甚大,名目雖多不出兩種:一為我執煩惱,二為法執煩惱。一句彌陀如阿伽陀藥,能醫眾病。世間之藥,尚有殊勝功用,以一藥能醫愈眾病。何況萬德佛名,念之豈不成益。餘每當逆境之來,心生煩惱,遂即經行念佛,四步一聲佛號,循環往復,念之數匝,漸覺心地清涼,熱惱自息。又有時事多心擾,更深不能成寐,亦專稱佛號,歷時少頃,即心神安定,便能睡著,無諸夢想。又當寫經之時,一筆一句佛號,精神不散,妄念不起,寫久不覺辛苦。故每教弟子寫經念佛,依教而行者,頗不乏人。因此而念佛進步,能得真實受用,少起煩惱。由是均信念佛是有莫大之功效。人人果能信此念佛一法,專心稱念,無有間斷,念到心空境寂,煩惱自然無自而生。(8)念佛速了生死:念佛法門,雖可橫超三界,速了生死,而於臨命終時,是一最大關頭。果然平日信願深切,淨行成就,或得理一心不亂,或得事一心不亂,自可預知時至,正念昭彰,一切境緣,不能為礙。則其往生也,如入禪定,一彈指頃,托質寶蓮,業卸塵勞,神棲安養,圓證三不退也。(9)念佛具足三學: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輕。乃是最簡單、最圓妙之無上法門,可謂大陀羅尼門,能總一切法,能持無量義。世尊說法四十九年,不出經律論三藏。三藏所詮,即是戒定慧三無漏學。經為定學藏,律為戒學藏,論為慧學藏。一句彌陀名號,一心稱念,即可具足戒定慧三學。念佛何以能具足戒定慧三學?楞嚴經雲:「所謂攝心為戒,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10)念佛普攝群機:念佛法門,對上中下三種根機,無機不攝,有情眾生,具有知覺,但發真心,無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稱念六字洪名,不必廣學諸法。善導大師云:「若要學解:從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諸法,無不當學。若欲學行:當擇具契機之一法,專精緻力,方能速證實益。否則,經劫至劫,尚難出離」。(11)念佛可度眾生:夫念佛法門,以一心念佛,求生淨土,離苦得樂。一往觀之,似屬小乘,但為自利。實際論之,正是大乘,可以利他。何以故?念佛往生,花開見佛,親聞佛法,證無生忍,得身、口、意三輪不思議業,普入塵剎,廣度眾生。而因中厭苦者,正欲拔眾生之苦也,即菩薩之大悲心。因中求樂者,正欲與眾生之樂也,即菩薩之大慈心。何得謂念佛是小乘,而非大乘耶?(12)念佛得成佛道:念佛之人,而得諸佛慈悲之所護念,彌陀願力之所攝持,命終往生,經登不退,任運進修,直至成佛。《彌陀經》雲:「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觀一生補處之句,一經往生。即是最後身,豈不是一生即得成佛耶?此乃約事而言。若約理說:「念佛功深,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心佛圓融,自他無二。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證唯心淨土,見自性彌陀,即成佛道。其圓頓為何如耶?」相對於其他法門來說,念佛還有下面九個殊勝之處:一、字少易念,不若經咒之難持。二、隨地可念,不必定在佛前。三、隨時可念,不論早晚閑忙。四、隨人可念,不分貴賤智愚。五、增長福德。六、消滅重罪。經雲:至心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七、天神恭敬。八、惡鬼遠離。九、臨終往生,必定蒙佛授記。
推薦閱讀:
※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是不是一種明心見性的修行方法?
※學佛學的是不是放下對物的依賴?
※凈土法門:末法時期如何修學佛法與弘護佛法--學佛網
※1.佛法的核心
※地藏菩薩本願經讀起來味道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