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論今話象棋
一.象棋的起源
象棋起源於什麼時候?
象棋起源於什麼地方?
相信每個喜歡象棋的人都想弄明白吧!然而,翻翻我們所能找到的參考書,卻找不到一個「標準答案」。
因為牽扯到目前流行於世界的國際象棋,所以這一問題引起了國際棋史界的重視。總的來說,關於象棋的起源,有「外來說」和「起源於中國」兩種說法。至於外來說,又有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埃及、巴比倫、波斯、希臘、阿拉伯等眾多「源頭」。
經過多年「百家爭鳴」,缺乏有力佐證的諸多象棋「源頭」的假設被一一否定,「倖存」的僅有印度起源說和中國起源說兩種觀點了。
象棋印度起源說,首先由英國人威廉·瓊斯於18世紀提出。20世紀五六十年代,前蘇聯出版的一些國際象棋書譜也認為象棋起源於印度。這種觀點,一度被當時的中國棋界部分研究者所接受。然而,隨著研究工作的進一步深入,人們發現,印度起源說未必就比它的「唯一對手」——中國起源說更令人信服。
持印度起源說的學者認為: 象棋的最早雛形是公元2至4世紀流行於印度的一種棋戲——恰圖蘭卡。據說,這是一種由四個人來下的遊戲,故又稱「四方棋」。這種棋的棋盤是81格,每方各有八個棋子:一個統帥,一個大象,一個戰車,一個騎士,四個步兵。棋子分別擺在棋盤四角的格子里,擲骰子行棋,以吃掉對方全部棋子來區分輸贏。這種「四方棋」使人不能不聯想到一種曾流傳於中國的古老棋戲——六博。六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這裡簡單地介紹一下。六博的棋具由箸(音zhù)、棋、局三部分組成。箸是一根長六分、兩頭尖的箭形的東西,對局時起著相當於骰子的作用。棋是用象牙雕刻的,每方各六個。局就是棋盤,行棋之前二人輪流投箸。六個棋子里有一梟五散,梟相當於象棋里的將、帥,如殺死對方的梟就算獲勝了。
從上面的介紹可知,與四方棋一樣,六博也是使用骰子,擲採行棋。兩者屬於同一類型的比較低級的遊戲棋種。不過,六博是一種「一對一」的兩人遊戲。因此,「土生土長」於中國的六博似乎比恰圖蘭卡(四方棋)更有資格稱為象棋的「鼻祖」。
可以對上述說法提供有力支持的還有一點:那就是在中國古代典籍中,較早提及六博的是《論語》。這說明六博產生的時間不會遲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顯然它的「年齡」要比恰圖蘭卡大得多。
熟悉中西交通史的朋友應該知道,中國與印度兩大文明古國的正式交通是東漢明帝時開始的,那是公元一世紀下半葉的事了。湊巧的是,在中印兩國有了文化交流後,恰圖蘭卡便在印度國內流行了。這種棋戲很有可能是由中國的六博傳入印度後經過演變而形成的。二.象棋的演變和發展關於現行象棋的定型時間,在新千年之前象棋史界已基本達成共識,即確定在北宋晚期。那麼,也就是說,象棋從「源頭」(尚屬假定)——六博,演變、定型的過程應該超過了1000年。但是,2002年3月26日新華網發布的一條「三峽重慶庫區評出2001年十項重要考古發現」中卻披露了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雲南考古研究所考古隊在對重慶市萬州區三峽地區老棺丘墓群一東漢合葬墓進行挖掘時,在墓道中發現了一枚陶制象棋棋子,上面用陰文刻有「俥」字樣。專家認為這枚棋子最遲不晚於三國時期,此前有關象棋的實物發現都是唐宋遺物,這次發現對研究象棋的起源與流布,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不過由於考古發現與文字記載既然不能達到互相印證,而且尚未發現包括棋盤在內的完整棋具實物,那麼這枚棋子我們目前還只能謹慎地視為「孤證」,絕不可武斷地下結論。
略微晚於三國的南北朝時期,六博被象戲取代。後起的象戲取代曾盛行一時的六博,是因為得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提倡。據《北史》記載,天和四年(公元569年)「五月己丑,帝(即周武帝)制《象經》成,集百寮講說」。據說,周武帝的這部《象經》,既是一部棋書,也是一部兵書。但不管怎麼說,也證明這位皇帝對象戲的重視。可惜,《象經》今已失傳,但幾乎與此書同時寫成的王褒《象經序》和庾信《象經賦》卻流傳下來,從中還可推測出象戲的棋盤、棋子的大致情況。象戲的棋盤呈正方形,由縱橫各八道方格組成,分成內外兩層。棋子有金、木、水、火、土,合稱馬;日、月、星,合稱龍。馬居外層,龍居內層。這種棋盤與國際象棋相仿,而棋子因「身份」貴賤不同分居內外又與象棋相似。由此也可見象戲與象棋之間的淵源關係。
唐代中期,象戲進一步向現制象棋靠攏,牛僧孺所著《玄怪錄》一書中,有一篇《岑順》,說汝南人岑順在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的一天晚上,夢見金象國與天那國兩軍交戰,請岑順觀戰。金象國的軍師向其國王彙報作戰計劃:「天馬斜飛度三止,上將橫行系四方。輜車直入無迴翔,六甲次第不乖行。」岑順夢醒後,其家人在屋內發掘出一座古墓,「前有金床戲局,列馬滿枰,皆以金銅成形」,這才知道夢中那位軍師所言,「乃象戲行馬之勢也」。
從這則故事可以知道,寶應年間的象戲已有將、車、馬、卒等兵種,而且車、馬、卒的步法與現在已沒什麼兩樣,而將可以滿盤行走又類似今天國際象棋中的王。這種象戲被稱為「寶應象棋」,至今日本還將它作為象棋的代稱。
牛僧孺對象棋的貢獻還不止留下了這麼一段重要的棋史資料,相傳他還給象棋的兵種增加了一個新成員——炮,使象棋的變化更為豐富。
在北宋初年的織錦上,保留了一個「八八象棋盤」——即64格黑白相間的棋盤(與國際象棋的棋盤完全一樣)。這說明在晚唐、五代時期,象棋的地位至少在某些地區已超越了圍棋,可以作為「棋」的代表與中華四大藝術的另三位成員琴、書、畫並駕齊驅了。
從這隻棋盤,我們也可以推斷出當時的象棋是在格子里活動的。而從其他的史料又可知悉當時的棋子是立體象形的。那麼象棋子從何時由「立體」變成「平面」,從「格」上運行轉變為「點」上運行(換言之,就是棋盤從64格變成今天的形制)呢?目前尚無史料可供查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變革應該是在北宋時期完成的。當這一變革完成並得到社會的承認,現制象棋便告定型了。
唐末至北宋是象棋的重大變革時期,這一時期,幾種不同形制的象棋並存,除了八八象棋外,還有司馬光發明的「七國象戲」,晁補之發明的「廣象戲」和民間流行的「大象戲」、「小象戲」。
最終「小象戲」擊敗了所有的競爭對手,得到廣大棋藝愛好者的認可,這種「小象戲」便是今天婦孺皆知的象棋。 三.宋代象棋發展概況北宋晚期象棋已基本定型。其標誌是北宋時期多副完整象棋子的發現及宋代女詩人李清照(生活於北宋末年、南宋初期)編寫的《打馬圖經》中所附的象棋盤(與今無異)。
南宋紹興年間,洪遵在《譜雙·自序》中寫道:「然弈棋、象戲,家澈戶曉。」從《西湖老人繁勝錄》、吳自牧《夢粱錄》等史料筆記中,我們可以得知,當時在南宋都城臨安的小商店、小攤販處都可以買到象棋棋具。
在象棋定型之前,它已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考驗。眾多棋手通過實踐,已摸索出了棋戰中具有普遍性、規律性的基本戰理。南宋劉克莊的長詩《象弈一首,呈葉潛仲》今猶流傳,原詩說:
「小藝無難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橘中戲,妙不出局外。屹然兩國立,限以大河界。連營凜中權,四壁設堅械。三十二子者,一一具變態。先登如挑敵,分布如備塞。盡銳賈吾勇,持重伺彼怠。或遲如圍莒,或速如入蔡。遠砲勿虛發,冗卒要精汰。負非繇寡少,勝豈擊彊大。昆陽以象奔,陳濤以車敗。匹馬郭令來,一士汲暗在。獻俘將策勛,得雋眾稱快。我欲築壇場,孰可建旗蓋。葉侯天機深,臨陳識向背。縱未及國手,其高亦可對。狃捷敢饒先,諱輸每索再。寧為握節死,安肯屈膝拜。有時橫槊吟,句法尤雄邁。愚慮僅一得,君才乃十倍。霸圖務並弱,兵志貴攻昧。雖然屢克獲,詎可自侈忲。呂蒙能馘羽,衛瓘足縛艾。南師未宜輕,夜半防斫寨。」
詩中「遠砲勿虛發,冗卒要精汰」之類的精闢見解,即使在今天也仍被高水平的專業棋手所引用。
南宋晚期由陳元靚編的一部「日常生活百科全書」《事林廣記》中,收錄了象棋子法(行棋規定)、棋九十分(象棋各子力量計分)、象棋十訣、象棋局名、象棋對局、象棋殘局等內容。
象棋十訣的全文是:一、 不得貪勝,二、 入界宜援(另一版本作「入界宜緩」),三、 攻彼顧我,四、 棄子爭先,五、 舍小就大,六、 逢危須棄,七、 慎勿欲速,八、 動須相應,九、 彼強自保,十、 我弱取和(另一版本作「勢孤取和」)。
至明代,「象棋十訣」竟被圍棋手們奉為行棋準則,遂將此訣的「著作權」授予唐代國手王積薪或宋代國手劉仲甫。「象棋十訣」又成了「圍棋十訣」。後來,還流傳到東瀛日本,得到日本棋聖秀策的青睞。由此可見,「十訣」對於象棋、圍棋的棋手同樣具有指導意義,同時也說明兩棋的棋理頗有相通之處。
《事林廣記》中還有一首棋詩,全文是:「得先得勢勝得子,得子失先卻是輸,車前馬後須相應,炮進應須要輔車。」它與「象棋十訣」一樣,體現了宋代棋手已具有相當的理論造詣。
此外,《事林廣記》中選收的兩個對局譜及六則殘局,均短小精悍,讓我們得以一窺宋代棋手們的棋藝風貌。
由於《事林廣記》存留下來的最早版本已是元代的刻本,所以其中象棋方面的內容或許摻雜了一些元代人的作品,但這些材料之珍貴仍是不容置疑的。因為這已是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象棋譜了(儘管它並不是一本象棋方面的專著)。
宋代的帝王將相中有不少棋迷,這也使象棋進入了上層社會,成為堪與圍棋分庭抗禮的重要棋種。一些當時的國手被召入皇宮擔任「棋待詔」,陪伴帝王下棋。周密在宋亡後撰寫的《武林舊事》中記下了一份「棋待詔」的名單,名單上共有15名棋待詔,象棋棋待詔有10名,另5名是圍棋棋待詔。10名象棋棋待詔中有一位叫沈姑姑的女棋手,這是我國最早也是唯一留下姓氏的象棋女國手。
應該說,南宋時期是象棋活動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 五.明代象棋發展概況元代和明初,象棋活動因統治者的歧視,一度處於低潮。明中葉起,象棋活動又迎來了一個新的高峰期,這一高峰期跨越了明、清兩代,延續近300年。
明代最出名的棋手是李開先(1502-1568),這位以傳奇戲曲《寶劍記》享譽文壇的文學家,自稱「余性好敲棋、編曲,竟日無休」。他的棋藝獨步天下,時人讚譽:只此一藝,可高古今。同時代的國手與他有著不小的差距,有的國手被李讓到三先,甚至饒一馬,仍難免要輸。
李開先留下了很多篇棋詩,尤其是前後《象棋歌》兩首,都是他的精心之作,前者97句628字,後者136句788字,均屬象棋詩歌的「鴻篇巨製」。既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他與對手激戰的精彩場面,也闡述了自己豐富的臨局經驗和體會,對於後人仍富有教益。然而,他卻沒有留下任何對局的記錄,實在是很可惜的。
嘉靖前後,出現了兩部象棋巨著。一部是《夢入神機》,一部是《適情雅趣》。
據明清藏書家的書目記錄,《夢入神機》全書共十卷,至晚清此譜已銷聲匿跡。1949年,此譜的殘本在天津被發現,據這一殘本分析,《夢入神機》全書所收的殘局應在700局左右。僅就局數之多這一點而言,《夢入神機》堪稱古譜之王。
繼《夢入神機》之後,隆慶四年(1570年)刊印的《適情雅趣》(徐芝編,陳學禮校正),兼收殘局和全局。此譜共收殘局550局,這些殘局據說選自《夢入神機》;而全局內容據說選自另一本棋譜《金鵬十八變》。《適情雅趣》被認為是一部古典的「殺法大全」,得到後代棋家的一直推崇。
明代象棋譜中名氣最大的是崇禎五年(1632年)刊印的《橘中秘》。編者朱晉楨,棋藝號稱「無敵」。他總結前人戰術成就,輯成《橘中秘》四卷。其內容雖大多選自《適情雅趣》,但都經過精心整理,在分類和棋譜編寫上都比前譜更上層樓。此譜一、二卷為全局著法,分得先、讓先、饒子三類,著法具有速戰速攻、搏殺激烈的特色。三、四卷載實用殘局137局,詳細剖析各種勝和棋勢。另附《全旨》、《殘局說》兩文及凡例、歌訣等,對象棋戰理進行綜合闡述和分析。
《橘中秘》篇幅不大,但它的實用性顯然超過《夢入神機》、《適情雅趣》等巨著,因而自其問世以後,頗受歡迎。後來屢次被翻刻,成為版本最為繁多的象棋古譜。近現代的不少棋家,又根據各自體會,編寫了多種《橘中秘》校注、改編本,使這部古譜在今天仍擁有極其眾多的讀者。
那麼為什麼把象棋稱為橘中秘呢?唐人牛僧孺的《玄怪錄》收有以下文字:「巴圻人橘園,霜後兩橘大如三斗盆。剖開,有二老叟相對象戲,談笑自若!」這是個具有神秘色彩、流傳已久的傳說。總之,它突出了象棋演繹世事而又不在世事之中的特點,使人感到象棋的超凡脫俗和神秘莫測,唐人素有把象棋和仙人扯在一起的習慣,這就潛在地表現了他們對變化無窮的象棋的崇拜心理。「橘中戲」正是這種崇拜的典型化。五.清代象棋發展概況清朝進入康熙帝統治時期,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這為象棋活動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從康熙至嘉慶年間,湧現出不少技藝高超的知名棋手和質量上乘的棋藝作品。值得慶幸的是,這些棋手的活動事迹和他們的著作,或見諸文獻記載,或得到完整、部分的保存,為我們了解清代象棋活動的軌跡,提供了較多的可靠資料。
康熙年間出過一位圍棋大國手徐星友(約1650-?),他是繼棋聖黃龍士之後的圍棋霸主。其實,徐星友也是一位象棋國手,這就不大為人所知了。
據史料記載,「錢塘徐星友,長於弈(圍棋),尤擅象戲,遨遊燕趙齊魯間,盡敗當地諸名手,有錢塘雙絕之譽雲」。這說明徐星友的象棋水平甚至不低於他在圍棋方面的造詣。另外,他還著有一種「棄馬十八局」的象棋譜,當初曾有人將此譜珍藏起來。但很可惜,這部棋譜沒有像他所著的圍棋名譜《兼山堂弈譜》一樣刻印、流傳下來,為後人留下了一大遺憾。
程蘭如(約1692-?)與梁魏今、范西屏、施定庵並稱雍正、乾隆年間圍棋「四大家」。據李斗撰《揚州畫舫錄》中記載:「程蘭如弈棋不如施(定庵)、范(西屏),而象棋稱國手。」
乾隆中葉,象棋盛行,人才輩出。著名的棋手有九派,其代表人物十一人被譽為江東八俊、河北三傑。他們是:毗陵派(武進周廷梅、陽湖劉之環);吳中派(吳縣趙耕雲、長州宋小屏);武林派(錢塘袁彤士);洪都派(南昌樂子年);江夏派(江夏黃同孚);彝陵派(宜昌湯虛舟);順天派(大興常用禧);大同派(大同閻士奇子年);中州派(開封許塘)。而武進周廷梅則是個中翹楚,他走遍南北各省,擊敗各派名手,稱雄天下,並開創毗陵派。跟隨周廷梅學棋的人多達200多人,真是極一時之盛。
康熙至嘉慶年間,誕生了一批象棋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抄本全局譜《梅花譜》和四大排局譜《心武殘編》、《百局象棋譜》、《竹香齋象戲譜》、《淵深海闊》。
《梅花譜》是康熙年間的棋手王再越所著。王再越家貧,一生坎坷,抑鬱無聊,以象棋消磨歲月。他所著的六卷《梅花譜》,變化細緻深刻,著法精彩。其中八局屏風馬對中炮為全書精華,對象棋開局有所創新,至今這一開局仍屬棋戰布陣的主流,在象棋界影響之深廣,只有明譜《橘中秘》可與之媲美。
排局是指在殘局基礎上經過人工構思編排而成的各種局勢。《事林廣記》中的六則象棋殘局,實際上都是比較初級的排局作品。到明代,排局藝術更上層樓,《適情雅趣》中的大量作品便是代表。而至清代,排局的創作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從嘉慶5年至22年(1800-1817年)的18年間,四大排局名譜相繼問世,象棋排局進入了「豐收期」。
四大名譜中的三部是刻本,他們的影響比那部唯一的抄本《淵深海闊》要大得多。
《心武殘編》是由薛丙編著、吳紹龍校閱的,嘉慶5年(1800年)刊印。共六卷、148局。
《百局象棋譜》編者三樂居士生平不可考,嘉慶六年(1801年)刊印。共八卷、107局。
《竹香齋象戲譜》編者張喬棟。初刊本為兩集、160局,刊印於嘉慶九年(1804年)。後經修訂補充,分三集、196局,於嘉慶22年(1817年)刊印。
《淵深海闊》編者是陳文乾,成書於嘉慶13年(1808年)。共16卷、370局。此譜長期被收藏家秘而不宣,直至20世紀七八十年代才被此譜的收藏者劉國斌先生公開出來,棋界人士終於得睹神秘的《淵》譜全貌。
標誌著清代排局藝術高度水準的代表棋局是「七星聚會」、「蚯蚓降龍」、「野馬操田」、「千里獨行」四大名局。由於這四個排局編排精巧,變化多端,引人入勝,因此長期以來廣泛流行於民間,並經歷代棋手鑽研深化,推陳出新,變化日趨豐富。
然而,從嘉慶以後,達到峰頂的象棋界顯出了頹勢,進入了一段「沉寂期」。這一時期,儘管實戰水平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產生於清末的實戰對局譜《石楊遺局》比乾嘉年間的名手吳紹龍的對局譜《吳紹龍象棋譜》,水平起碼要高出一先),但像《梅花譜》和四大名譜那樣高質量的棋譜,再也不曾一見。也許在這一時期,象棋的競技性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而其藝術性卻被「淡化」了。
六.近代象棋發展概況
近代象棋活動開展得較為活躍的地區是華東、華北、華南,而上海、北京、廣州則分別為以上三大地區的象棋活動中心。
20世紀30年代前期,象棋界曾出現過一點「紅火」的跡象。這是以1930年9月中下旬在香港進行的「華東、華南分區大棋戰」揭開帷幕的。這場「東南棋戰」是中國象棋史上第一次兩大地區間的棋藝對抗賽。華東方面的代表是上海周德裕、林弈仙,華南方面的代表是廣州李慶全、馮敬如。
兩地高手大戰16局,因實力相當,終以平局收場,華南主將李慶全獨保不敗紀錄,被授予「無敵」榮銜。
講到近代的象棋活動,不能不提到謝俠遜先生的貢獻。謝俠遜(1888-1987)不僅棋藝高超,更是一位傑出的象棋活動家,他組織、籌划了華東、華南和華東、華北兩次大型的「區際」棋賽,編輯出版了《象棋譜大全》、《新編象棋譜》、《南洋象棋專集》等卷帙浩繁的棋藝巨著。《象棋譜大全》從1927年初版後至1950年,共印了9次,堪稱一套「暢銷書」。
抗日戰爭爆發以前,各地區的知名棋手還有:華北孟文軒、那健庭,西北彭述聖,華東王浩然、周煥文、邵次明、張錦榮、張觀雲,華中吳松亭、羅天揚,華南鍾珍、曾展鴻等,他們的棋藝在當時均屬一流。八年抗戰結束後,他們中的一些人貧病而死,僥倖活下來的則年事已高,棋藝老化。棋壇上已看不到30年代那樣的熱鬧場面。
新中國誕生後,象棋界出現了振興的契機。這一時期,年富力強的棋手楊官璘、陳松順、何順安、李義庭、王嘉良等先後站到了棋壇的第一線。 七.現代象棋發展概況在全國象棋活動蓬勃發展的形勢下,1956年1月,國家體委宣布將棋類列入體育運動項目,並確定於同年12月在北京舉行全國象棋錦標賽和圍棋、國際象棋表演賽。之所以先舉行象棋的正式比賽,是因為象棋的群眾基礎比較雄厚。這是棋史上的一大創舉。
有幸成為新中國第一位棋類比賽全國冠軍的棋手是廣州楊官璘,他在上世紀50年代前期,已確立了棋壇「第一人」的地位,但畢竟只是一位「無冕棋王」。而首獲全國冠軍,使他成為實至名歸的中國棋王。1957、1959、1962年,楊官璘又三次獲得全國冠軍,開創了象棋史上的「楊官璘時代」。
楊官璘的霸主地位,至上世紀60年代被一位小將所取代,這位小將是上海的胡榮華。1960年,15歲的胡榮華初次參加全國比賽,即獨得團體、個人賽兩枚金牌。此後他一發不可收,至1979年,竟連奪10屆全國象棋個人賽的冠軍(1962年與楊官璘並列第一名),獲得「棋壇十連霸」的美譽。
胡榮華獨霸棋壇的歷史,於上世紀80年代初被湖北柳大華改寫,柳連奪1980、1981年兩屆全國冠軍。此後棋壇出現群雄紛爭的局面,李來群、呂欽、徐天紅、趙國榮、許銀川、陶漢明等青年才俊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先後在全國賽中稱雄。而寶刀不老的胡榮華則在1983、1985、1997、2000年四次從年輕的對手們手中奪回王冠,他已將「最年輕的全國冠軍(15歲)」與「最年長的全國冠軍(55歲)」兩項榮譽集於一身。
從1979年起,增設了全國女子個人賽,廣東黃子君是首屆全國「棋後」得主,而河北女傑胡明共奪得六屆全國冠軍(其中1990-1994年間連得5屆),是女棋手中戰績最突出的一位。
除全國個人賽外,另一項全國性的賽事是全國團體賽,目前廣東男隊12次奪魁,江蘇女隊7次折桂,戰果最為豐碩。
從2003年8月起,創設主客場制的全國象棋甲級聯賽。聯賽在全國各賽場如火如荼地進行,使象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雖然贊助商數易,遇到了諸多困難,但聯賽持續舉辦了6屆,與困難相伴,逐漸發展壯大。6屆聯賽期間,對賽制的改革也作了有益的嘗試,其間有所爭鳴,對於賽制的完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除了全國個人賽、團體賽以外,從1976年起創辦了全國象棋少年賽,這一賽事成為孕育、培養一流高手的「搖籃」,日後奪得全國個人賽冠軍的李來群、於幼華、趙國榮、徐天紅、呂欽、洪智、趙鑫鑫、蔣川等都曾經全國少年賽的戰火淬鍊,最終脫穎而出。
在1959年首屆全運會上,象棋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此後的1975年第三屆、1979年第四屆、1987年第六屆全運會中,象棋仍為正式比賽項目。2000年起,象棋成為全國體育大會比賽項目。2008年起,象棋成為全國智力運動會比賽項目。2007年、2009年兩屆亞洲室內運動會和2010年廣州亞運會,均將象棋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為了讓青年棋手得到更多的比賽機會,從1998年起創辦全國象棋大師冠軍賽(2004年起又增設女子組比賽),規定獲得冠軍、且達到足夠的勝率者可以晉陞特級大師。許多青年棋手通過這個新建的平台鍛煉了棋藝,庄玉庭、萬春林、鄭一泓、陳寒峰、陳麗淳、尤穎欽等都因獲得冠軍且勝率達標,晉陞特級大師;洪智、趙鑫鑫在獲得大師賽冠軍後,提升了信心,都在日後的全國個人賽中折桂,成為象棋「新生代」的佼佼者。從1956年至2001年間36屆全國個人賽共有10位棋手獲得全國冠軍,而在2002年至2011年間10屆全國個人賽則產生了於幼華、洪智、趙鑫鑫、蔣川、孫勇征等5位新冠軍,這說明新世紀的象棋賽場,競爭更加激烈,頂尖棋手群體的厚度明顯增加。
創辦於1997年的「中立杯」快棋賽,每周六上午比賽,並由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作現場直播,成為一檔極受歡迎的節目,比賽期間杯賽組織者共收到觀眾來信兩萬餘封,再次雄辯地證明了象棋具有雄厚的群眾基礎。從1998年至2002年間,又先後舉辦了「紅牛杯」賽、「中視股份杯」賽、「翔龍杯」賽、「派威互動電視」超級排位賽和女子大師賽、「翔龍杯」南北擂台賽等一系列電視快棋賽。每周六上午收看央視五套直播的象棋賽,成了眾多棋迷的雙休日「保留節目」。
進入新世紀以後,中國象棋協會在每年舉辦傳統性的全國團體賽、個人賽、少年賽之外,又創辦了全國象棋等級賽、全國一級棋士賽、全國縣區級象棋賽、全國青年賽、全國幼兒賽等賽事,使得廣大的業餘棋手、青少年棋手得到了更多的參賽機會。
象棋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象棋的未來將是十分美好的……
推薦閱讀:
※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在實戰中哪一種和棋比例高,易於下和,容易下成和局?
※2009楚河漢界象棋棋王爭霸賽江蘇賽區選拔賽對局四則
※中國象棋棋譜口訣歌訣大全(二)
※象棋寶典秘錄---古棋經論
※象棋之樂
TAG:象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