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收入與被動收入:顛覆你的賺錢思維
賺錢的方式也是一種思維方式
公司里月入三萬的白領,與月薪三千的保潔阿姨,你覺得誰比較擔心失業?
正常情況下,肯定是保潔阿姨唄,月薪三千僅僅溫飽,沒了這筆收入,可能生活都成問題。
但如果我告訴你保潔阿姨家裡有兩套拆遷房,每月能收房租一萬多。現在你覺得誰比較擔心失業?
這種情況下,應該就是月入三萬的白領了。
儘管白領的收入比保潔阿姨的工資和房租加在一起還要多,但是不具有可持續性,也就是一旦失業,收入立刻就會降為零,而保潔阿姨儘管工資收入不高,但房租收入可持續,即使失業,每月也還有一萬多塊保底,照樣能過的很滋潤。
所以高收入並不能帶來絕對的安全感。
能夠帶來安全感的應該是你的收入構成。
那什麼樣的收入構成才是良性的呢?
美國國稅局把收入劃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主動收入,被動收入和組合收入。
主動收入是指需要持續付出勞動才能得到的固定收入。我們平日通過工作獲得的收入都是主動收入,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必須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獲得。主動收入也稱「睡前收入」,睡前收入的意思是:你必須主動工作才能有的收入,一睡覺就不會有了。
與主動收入相對應的就是被動收入,所謂被動收入,就是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比如保潔阿姨的房租收入就屬於典型的被動收入。
主動收入最大的特點是要用時間去交換,而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這就決定了主動收入的有限性,不管你的月薪或年薪有多高,只要你的收入全部由主動收入構成,就很難實現財務自由。不但難以實現財務自由,甚至還有一定的風險,因為一旦失去了「用時間換錢」的條件,比如說生病了,勞動技能過時了,行業衰落了,或者面臨國家重大政策調整(如上世紀90年代國企改革引發的下崗潮),都會讓你失去收入來源。
所以我們在努力工作,賺取主動收入的同時,更要著眼於提升被動收入。被動收入其實是一種資產性收入,如銀行理財,房屋租金,股票分紅,投資,專利和知識產權等等。把錢放在銀行,即使你不去理它,24小時也都在賺取利息。
主動收入與被動收入最大的差別就是:你為錢工作,還是錢為你工作。
在這裡我們來聽聽美國著名暢銷書作家、演講家、企業家貝克·哈吉斯為我們講述的《管道的故事》。
很久以前,義大利中部的小山村裡有兩個年輕人——柏波羅和布魯諾。兩人是堂兄弟,都很聰明和勤奮,並且有著勃勃的雄心,渴望能夠成為村裡最富有的人。一天,村裡決定雇兩個人把附近河裡的水運到村廣場的水缸里去,於是就把這份工作交給了柏波羅和布魯諾,村裡的長輩按每桶1分錢的價格給他們付費。
面對同樣的工作內容,兩人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布魯諾選擇每天去提水,因為在他看來,這是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如果每天提100桶水,每桶水1分錢,1天就能賺1元錢。1周後,他就可以買雙新鞋,1個月後,就可以買1頭母牛,6個月後,說不定就能蓋一間新房子。
然而,柏波羅卻有另外的打算:白天他只用一部分時間用來提桶運水,剩餘時間他要用來實現一個偉大的計劃——建造管道,然後用管道將河裡的水直接引到村子裡。柏波羅知道,儘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不僅收入會遠遠低於布魯諾,而且每天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為在像岩石一般硬的土壤中挖一條管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他堅信這些投入最終會帶來可觀的收益和回報。
幾年之後,管道終於完工了。村子裡從此不再需要依賴人去提水就能擁有源源不斷的水源。柏波羅再也不需要去提水了,更重要的是,無論他是否在工作,水都在源源不斷地流入,而流入村子的水越多,流入柏波羅口袋裡的錢也越多。反過來看看布魯諾,他不僅因為管道的出現失去了工作,而且長期的勞累使得他背也駝了,步伐也變慢了。
看完這個故事,你是想當柏波羅還是布魯諾?
《管道的故事》是一則關於財務自由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如何改變我們對於賺錢的思維方式的故事。不論你是想實現財務自由,還是想規避未來的職業風險,這個故事都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即每個人都需要建造屬於自己的管道,且管道越多越好。有意識的去打造多項被動收入,這樣不管經濟形勢如何,不管外界是否動蕩,你都能實現財富增值。
推薦閱讀:
※【儘早理財的8個思維】(20140426)
※清流洗塵 | 思維與智慧在線閱讀
※你那麼多銀行卡密碼都一樣?其實密碼可以都不一樣,也根本不用記。
※如何建立個人的思維體系?
※「問題解決」讓科學思維照亮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