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運動八段錦(四)
(六)、脊柱扭轉法
兩腳併攏,自然站立。兩臂松垂於體側,手掌向內,目視前方。兩臂左右外展,上舉劃弧,掌心向上,至頭頂上方時,雙掌合十使勞官穴相貼,然後雙手逐漸下降至胸前,手指始終朝上。
先行豎「8字」
臂向左肩上方仲出,上體也同時向左側傾斜,腰髖部則挺向右側,手按胸前一左上一右上一胸前的順序,圍繞頭部劃「8字」上圈。在手部位於身體中線時,身體均恢復中正立位。接著,雙手伸向左側,上體也向左側傾斜,腰髖部則挺向右側,並逐漸屈膝下蹲,予按胸前→左下→右下→胸前的順序,圍繞膝關節和腹部劃「8字」下圈,在手繞至膝前時,指端逐漸指向前下,方,身體保持中正前傾,膝關節半屈曲下蹲位。當手轉向右側時,上體也向右側傾斜,腰髖部則挺向左側,轉回正位時,指端也指向上方,並逐漸伸膝起立,雙手返回胸前後放下,身體恢復中正直立位。左右各做3個「8字」。
再行橫「∞字」
雙膝併攏稍屈曲,上身向左後扭轉,雙手合十左掌背在上,左肘曲向左後,右前臂緊貼左肋,兩掌按左→後→下→前→上順序向左後劃弧,高度在左髖關節上方。轉至左後時逐漸翻掌使右背向上,向右前上劃弧,同時轉腰完成「∞字」的左側圈。上體繼續向右後扭轉,左掌心向上,曲右肘,左前臂緊貼右肋,在右髖關節高度,兩掌按右一後→下→前→上順序向右後劃弧,兩掌在右後向下旋轉時翻掌,使左掌背在上,同時轉腰,兩掌返回胸前後放下,完成「∞字」右側圈。連做3個完整的「∞字」。
兩掌返回腹前後兩臂伸直,膝關節伸直,身體直立,兩手掌在體前,手指朝向前下方。由外向內在而前劃圈,雙手自然下落,松垂於體側。如圖(18-20)所示
作用機理:維持脊柱內外的平衡,必須依靠椎間盤、關節囊、韌帶、肌肉等軟組織的共同作用,任何部位的損傷,均可影響脊柱的平衡,形成惡性循環。脊柱多方向的扭轉運動,可以使脊椎和軟組織得到均衡的鍛煉,保持脊柱的內外平衡,脊柱的運動,不但使頸腰部得到運動,而且帶動肩、肘、腕、髖、膝、踝等關節的運動,從而加強了脊柱和四肢諸關節的靈活性和關節周圍肌肉的柔軟性和協調性。同時,在肢體運動時,五臟六腑也隨之被動按摩,改善和加強了內髒的功能。
脊柱扭轉法綜合了脊柱的前屈後伸、左右側彎、前後擰轉、上下升降等多變的姿勢,類似於舞蹈動作。身體的左右搖擺,類似於傳統八段錦中的「搖頭擺尾祛心火」。雙「8」字法不僅僅是對脊柱的鍛煉,對五臟六腑的按摩作用也非常明顯,可以起到減肥的作用,使全身協調性更好,動作更加靈活。熊行法因要求身心的放鬆,心無牽掛,如身臨佳境,心曠神怡,心平氣和,可以起到清心降火的作用。
這是一個多方位的脊柱運動和全身關節的運動,要注意脊柱的扭轉和肢體的動作要配合協調。充分體現身體輕鬆、動作自然、姿勢優美、怡然自得的狀態。
(七)、甩手顛腳法
雙足開立與肩同寬。吸氣同時雙足跟抬起,兩臂向前劃弧上舉至頭頂兩側,掌心向前,呼氣時從頭向腳依次放鬆,同時雙手由上向下甩動,雙足跟稍用力下顛,與手的動作協調一致。反覆做36次。
結束時雙手自然下落,松垂於體側,右膝稍屈,將左腳收同,靠近右腳身體保持直立。
這是一個脊柱的上下運動,是針對脊柱的彈性功能而設。脊柱的彈性是依靠椎間盤發揮作用的,椎間盤中央的髓核彈性好,四周的纖維環約束力強,則椎間盤的彈性作用就強,也就可以加強緩震作用,對腦的保護性就好。甩手同時顛腳,產生對整個脊柱的強大刺激,這一主動性刺激是對脊柱彈性較有效的鍛煉。而吸氣時後跟抬起,身體上升,臀部央緊,有提氣升清作用,對防治中氣下陷所至的脫肛、痔瘡、臟器下垂等有一定的療效。
應注意吸氣、踮腳、升身,舉臂及呼氣、顛腳、降身、甩臂要配合協調。初練者動作可以稍輕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