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性總義+買葯辨真假
中藥材料整理
總論
第一章:
1 現存最早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
2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52卷200萬字,收葯1892種,全面總結了我國16世紀以前本草學成就。
第二章:
中藥的產地(概念)
指自然地理環境差別大,中藥材的生產分布的地域性,與其產量、質量有密切關係。如四川的黃連、廣東的
砂仁、雲南的茯苓等是療效好的道地藥材。
第三章:
中藥的炮製目的:
1、 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保證用藥安全
2、 增強藥物的作用,提高臨床療效
3、 改變藥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適應病情需要
4、 改變藥物的某些性狀,便於儲存和製劑
5、 純凈藥材,保證品質和用量準確
6、 矯臭、矯味,便於服用
第五章:
什麼叫四氣:
指藥物的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反映了藥物在影響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方面的作用傾向,
說明了藥物作用性質。
五味的作用:
指辛、甘、酸、苦、咸五種最基本的藥物滋味。
辛:能散、能行、,有發散、行氣、行血等作用。如治表證的麻黃、薄荷。
甘:能補、能和、能緩,即有補虛、和中、調和藥性、緩急止痛作用。如大補元氣的人蔘。
酸:能收、能澀、能生津,即有收斂固澀作用。如山茱萸、五味子澀精、斂汗。
澀:能收斂固澀,與酸味作用相似。如龍骨、牡蠣澀精。
苦:能瀉、能燥。如大黃之通便、蒼朮之燥濕。
咸: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和瀉下作用。如鱉甲軟堅消癥。
淡:能滲、能利,有滲濕、利水作用。如茯苓。
升降浮沉的作用: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指發散,沉表示收斂固藏和泄利二便,升浮屬陽,沉降屬陰。具有昇陽發表、祛風散寒、湧吐開竅等功效的藥物都能上行向外,藥性都是升浮的。具有瀉下清熱利水滲濕、重鎮安神、潛陽熄風、消食導滯、降逆止嘔、收斂固澀、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藥物,能下行向內,藥性都是沉降的。酒炒則升,薑汁炒則散,醋炒則收斂,鹽水炒則下行。
歸經的概念:歸經是藥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藥物作用部位。歸是作用的歸屬,經是臟腑經絡的概稱。掌握歸經有助於提高用藥的準確性。
煎法相關:附子的毒性可以通過兩三個小時以上時間的久煎來達到解掉其毒性的效果。人蔘、艾葉、知母引起中毒反應,跟服用劑量過大或服用時間過長有關。
第六章:
相須:性能功效相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原有療效。如石膏與知母配合,明顯增強清熱瀉火療效。藥物之間是平行關係。
相使: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葯配合同用,而以一葯為主,另一葯為輔,輔葯能增強主葯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芪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茯苓能增強黃芪補氣利水的療效。藥物之間是主輔關係。
第七章:
必考---十八反: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及,藜蘆反人蔘、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
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鬱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蔘畏五靈脂。
第八章:
特殊用法(如 先煎、後下)
先煎:應先入煎30分鐘左右,再納入其他葯同煎。包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久煎去毒的藥物。
後下:縮短煎煮時間。包括易揮發破壞而不耐久煎的藥物、久煎力減之葯。
包煎:細粉類、含澱粉和粘液質較多的藥物、絨毛類藥物、應包煎。
另煎:價格昂貴、臨床需要的藥物另煎。
烊化:熔化或溶化。如膠類藥物。
沖服:一些入水即化或原為汁液性的葯,如芒硝、蜂蜜。
煎湯代水:如 灶心土。
用法(什麼東西要飯前服、什麼東西要飯後服、什麼東西要空腹服等等):
空腹服:清晨空腹時服。峻下逐水葯、攻積導滯葯、驅蟲葯宜空腹服。
飯前服:補虛葯、治療胃腸病的葯宜飯前服。
飯後服:消食健胃藥、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宜飯後服。
睡前服:安神葯宜睡前30分鐘至1小時服,澀精止遺葯在臨睡時服、緩下劑睡前服。
定時服:截瘧葯應在瘧發前2小時服。
不拘時服:病情急險,當不拘時服。
各論 ( 功效!!! )
提示:安胎藥有那些?
杜仲、菟絲子、續斷、桑寄生、黃芩
第一章:
發散風寒葯:
麻黃:辛、苦、溫。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桂枝:辛、甘、溫。 發汗解肌、溫經通脈、通陽化氣。
防風:辛、甘、微溫。 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
白芷:辛、溫。 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
發散風熱葯:
薄荷:辛、涼。 發散風熱、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
牛蒡子:辛、苦、寒; 發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
蟬蛻:甘、寒。 發散風熱、透疹止癢、祛風止痙、退翳明目。
柴胡:苦、辛、微寒。 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清膽截瘧。
提示:那些可以利咽喉,通肺竅的。
薄荷、牛蒡子、蟬蛻。
第二章:
清熱瀉火藥:
石膏:辛、甘、大寒。 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收斂生肌。
知母:苦、甘、寒。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梔子:苦、寒。 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夏枯草:辛、苦、寒。 清肝明目、消腫散結。
清熱燥濕葯:
黃芩:苦、寒。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黃連:苦、寒。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柏:苦、寒。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
清熱解毒藥:
金銀花:甘、寒。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連翹:苦、微寒。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消癰散結。
板藍根:苦、寒。 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蒲公英:苦、甘、寒。 清熱解毒、利濕、消癰。
魚腥草:辛、微寒。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
敗醬草:辛、苦、微寒。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
白頭翁:苦、寒。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清熱涼血葯:
生地:甘、苦、寒。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玄參:甘、苦、寒、咸。 清熱涼血、滋陰解毒。
丹皮:苦、辛、微寒。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赤芍:苦、微寒。 清熱涼血、祛瘀止痛。
清虛熱葯:
青蒿:苦、辛、寒。 清虛熱、涼血、解暑、截瘧。
第三章:瀉下藥
攻下藥:
大黃:苦、寒。 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濕熱。
芒硝:咸、苦、寒。 瀉下、軟堅、清熱。
蘆薈:苦、寒。 瀉下、清肝、殺蟲。
峻下藥:
巴豆:辛、熱、有大毒。 峻下冷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外用蝕瘡。
第四章:祛風濕葯
獨活:辛、苦、溫。 祛風濕、止痹痛、解表。
防己:辛、苦、寒。 祛風濕、止痛、利水消腫。
威靈仙:辛、咸、溫。 祛風濕、通經絡、消痰水、治骨鯁。
木瓜:酸、溫。 舒筋活絡、除濕和胃。
蘄蛇:甘、咸、溫、有毒。 祛風通絡、定驚止痙。
桑寄生:苦、甘、平。 祛風濕、益肝腎、強筋骨、安胎。
第五章:化濕葯
藿香:辛、微溫。 化濕、解暑、止嘔。
佩蘭:辛、平。 化濕、解暑。
蒼朮:辛、苦、溫。 燥濕健脾、祛風濕、發表。
厚朴:苦、辛、溫。 燥濕、行氣、消積、平喘。
第六章:利水滲濕葯
利水消腫藥:
茯苓:甘、淡、平。 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薏苡仁:甘、淡、微寒。 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排膿、除痹。
利尿通淋葯:
車前子:甘、寒。 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滑石:甘、淡、寒。 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祛濕斂瘡。
利濕退黃葯:
茵陳:苦、寒。 清理濕熱、利膽退黃。
金錢草:甘、淡、微寒。 除濕退黃、利尿通淋、解毒消腫。
虎杖:苦、微寒。 利膽退黃、清熱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
第七章:溫里葯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肉桂:辛、甘、熱。 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
乾薑:辛、熱。 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
吳茱萸:辛、苦、熱、有小毒。 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陽止瀉。
提示:附子和肉桂的比較
共點:均性味辛熱,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作用,用治腎陽虛、命門火衰之畏寒肝冷、腰膝冷痛;脾陽不足之腔腹冷痛;胸陽痹阻之胸痹心痛及寒濕痹痛。
異點:附子大熱,功專回陽救逆,為治亡陽證之主葯。
肉桂較附子緩和,以溫補命門火為主,又能引火歸源,善治下元虛冷諸證、虛陽上浮;並善溫通經脈,且能助陽補虛、散寒通脈。
附子和乾薑的比較
共點:均性味辛熱,同具回陽救逆、溫中散寒之功,治亡陽證及脾胃寒證。
異點:附子大熱有毒,回陽救逆之功大於乾薑,為回陽救逆之要葯;峻補元陽、益火消陰,善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或脾腎陽虛、水氣內停,及胸陽痹阻;善散寒止痛。
乾薑 功偏溫中散寒,溫肺化飲,回陽救逆之力不及附子,但可增強附子回陽之功並降低附子毒性。
第八章:理氣葯
陳皮:辛、苦、溫。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枳實:辛、苦、微寒。 破氣消積、化痰除痞。
木香:辛、苦、溫。 行氣、調中、止痛。
沉香:辛、苦、溫。 行氣止痛、降逆止嘔、溫腎納氣。
薤白:辛、苦、溫。 通陽散結、行氣導滯。
第九章:消食葯
山楂:酸、甘、微溫。 消食化積、行氣散瘀。
麥芽:甘、平。 消食和中、回乳消脹。
雞內金:甘、平。 消食健胃、固精止遺、化堅消石。
第十章:驅蟲葯
使君子:甘、溫。 驅蟲消積。
苦楝皮:苦、寒、有毒。 殺蟲、療蘚
檳榔:苦、辛、溫。 驅蟲消積、行氣利水。
第十一章:止血藥
涼血止血藥
地榆:苦、酸、微寒。 涼血止血、解毒斂瘡。
槐花:苦、微寒。 涼血止血、清肝明目。
側柏葉:苦、澀、微寒。 涼血止血、祛痰止咳。
化瘀止血藥
三七:甘、微苦、溫。 化瘀止血、消腫定痛。
蒲黃:甘、平。收斂止血、行血祛瘀。(歸肝、心包經)
茜草:苦、寒。涼血止血、活血祛瘀。(歸肝經)
收斂止血藥
白芨:苦、甘、澀、微寒。 收斂止血、消腫生肌。
仙鶴草:苦、澀、平。 收斂止血、補虛、止痢、殺蟲。
溫經止血藥
艾葉:辛、苦、溫。 溫經止血、散寒止痛、調經安胎、祛濕止癢。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葯
川芎:辛、溫。 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元胡:辛、苦、溫。 行氣、止痛。
鬱金:辛、苦、寒。 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涼血清心、利膽退黃。
丹參:苦、微寒。 活血調經、涼血消癰、清心安神。
紅花:辛、溫。 活血通經、祛瘀止痛。涼血消斑。
桃仁:苦、甘、平。 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
益母草:苦、辛、微寒。 活血祛瘀、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牛膝:苦、酸、甘、平。 活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
雞血藤:苦、甘、溫。 活血補血、舒筋活絡。
莪術:辛、苦、溫。 破血行氣、消積止痛。
三棱:苦、辛、平。 破血行氣、消積止痛。
提示:牛膝與雞血藤的比較
二葯均能活血,有補益作用,皆有苦、甘味。牛膝 帶酸、性平,利關節,補肝腎,利尿,引葯下行。
雞血藤 性溫,善通經絡,活血補血。
莪術與三棱的比較
二葯均具辛苦味。破血行氣消癥,消積止痛。醋制可加強化瘀止痛力。
三棱 性平,破血力大,行氣消積止痛力小
莪術 性溫,行氣、消積止痛力勝,破血力弱;能抗癌。
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葯
溫化寒痰葯
半夏:辛、溫、有毒。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外用消腫止痛。
天南星:苦、辛、溫、有毒。 燥濕化痰、祛風解痙、外用消腫止痛。
白芥子:辛、甘、溫、有毒。 燥濕化痰、祛風止痙、解毒散結止痛。
旋覆花:苦、辛、咸、微溫。 降氣化痰、降逆止嘔。
清化熱痰葯
桔梗:苦、辛、平。 開宣肺氣、祛痰排膿、利咽。
川貝:苦、甘、微寒。 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消腫。
浙貝:苦、寒。 清熱散結、化痰止咳。
瓜蔞:甘、微苦、寒。 清熱化痰、利氣寬胸、散結消癰、潤燥滑腸。
提示:川貝和浙貝的比較
二者性味均苦寒。具化痰止咳、清熱散結作用,善治痰熱咳嗽、瘰癧瘡癰等證。川貝甘潤,善能潤肺止咳,治肺燥及肺虛久咳多用;浙貝苦泄力大,清熱化痰開郁散結力強,外感風熱或痰熱實證咳嗽及痰火、熱毒鬱結的瘰癧、瘡癰等證多用。
止咳平喘葯
苦杏仁:苦、微溫、有小毒。 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百部:甘、苦、微溫。 潤肺止咳、殺蟲滅虱。
桑皮:甘、寒。 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第十四章:安神葯
重鎮安神葯
磁石:咸、寒。 鎮驚安神、平肝潛陽、聰耳明目、納氣定喘。
龍骨:甘、澀、平。 鎮驚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
養心安神葯
酸棗仁:甘、酸、平。 養心益肝、安神、斂汗。
遠志:苦、辛、微溫。 寧心安神、祛痰開竅、消散癰腫。
第十五章:
平肝熄風葯
石決明:咸、寒。 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牡蠣:咸、澀、微寒。 平肝潛陽、軟堅散結、收斂固澀。
赭石:苦、寒。 平肝潛陽、重鎮降逆、涼血止血。
熄風止痙葯
羚羊角:咸、寒。 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清熱解毒。
牛黃:苦、涼。 息風止痙、化痰開竅、清熱解毒。
鉤藤:甘、微寒。 息風止痙、清熱平肝。
天麻:甘、平。 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
地龍:咸、寒。 清熱息風、通絡、平喘、利尿。
第十六章:開竅葯
麝香:辛、溫。 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止痛、催產。
冰片:辛、苦、微寒。 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石菖蒲:辛、苦、溫。 開竅寧神、化濕和胃。
第十七章:補虛葯
補氣葯:
人蔘:甘、微苦、微溫。 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党參:甘、平。 補中益氣、生津、養血。
黃芪:甘、微溫。 補氣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肌。
白朮:苦、甘、溫。 補氣健脾、燥濕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甘草:甘、平。 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性。
補陽葯:
鹿茸:甘、咸、溫。 壯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調沖任、固帶脈、托瘡毒。
巴戟天:甘、辛、微溫。 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祛風濕。
淫羊藿:辛、甘、溫。 溫腎壯陽、強筋骨、祛風濕。
補骨脂:辛、苦、溫。 補腎助陽、固精縮尿、暖脾止瀉、納氣平喘。
肉蓯蓉:甘、咸、溫。 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
蛤蚧:咸、平。 助腎陽、益精血、補肺氣、定喘咳。
菟絲子:甘、溫。 補腎固精、養肝明目、止瀉、安胎。
杜仲:甘、溫。 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續斷:苦、甘、辛、微溫。 補肝腎、強筋骨、止血安胎、療傷續折。
核桃仁:甘、溫。 補腎益肺、納氣定喘、潤腸通便。
補血藥:
當歸:甘、辛、溫。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
熟地:甘、微溫。 補血滋陰、益精填髓。
阿膠:甘、平。 補血、止血、滋陰潤燥。
提示:當歸和熟地的比較
二者性味甘溫,皆能補血,相須為用。熟地溫性不大,甘而膩,補血兼滋陰,善益精填髓,常用於陰虛血虛者;當歸味兼辛,溫性大,善活血調經、止痛、潤腸,常用於血虛夾瘀或血瘀致虛者。
藥性總義+買葯辨真假凡葯酸屬木入肝、苦屬火入心、甘屬土入脾、辛屬金入肺、咸屬水入腎,此五味之義也。凡葯青屬木入肝、赤屬火入心、黃屬土入脾、白屬金入肺、黑屬水入腎,此五色之義也。凡葯酸者能澀能收、苦者能瀉能燥能堅、甘者能補能和能緩、辛者能散能潤能橫行、咸者能下能軟堅、淡者能利竅能滲泄,此五味之用也。凡葯寒、熱、溫、涼,氣也;酸、苦、甘、辛、咸,味也。氣為陽,味為陰。氣濃者陽中之陽,薄者陽中之陰;味濃者陰中之陰,薄者陰中之陽。氣薄則發泄(發散),濃則發熱(溫燥),味濃則泄(降瀉),薄則通(利竅滲濕)。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輕清升浮為陽,重濁沉降為陰。陽氣出上竅,陰味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此陰陽之義也。凡葯輕虛者浮而升,重實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氣薄者降而收(象秋),氣濃者浮而長(象夏),味濃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氣濃味薄者浮而升,味濃氣薄者沉而降,氣味俱濃者能浮能沉,氣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此升降浮沉之義也(李時珍曰∶升者引之以咸寒,則沉而直達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則浮而上至巔頂。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凡葯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則上升,半身以下則下降(以生苗者為根,以入土者為梢。上焦用根,下焦用梢,半身以上用頭,中焦用身,半身以下用梢。雖一葯而根、梢各別,用之或差,服亦罔效)。葯之為枝者達四肢,為皮者達皮膚,為心、為干者內行臟腑。質之輕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腎。中空者發表,內實者攻里。枯燥者入氣分,潤澤者入血分。此上下內外,各以其類相從也。凡葯色青、味酸、氣臊、性屬木者,皆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經(肝與膽相表裡,膽為甲木,肝為乙木);色赤、味苦、氣焦、性屬火者,皆入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經(心與小腸相表裡,小腸為丙火,心為丁火);色黃、味甘、氣香、性屬土者,皆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脾與胃相表裡,胃為戊土,脾為己土);色白、味辛、氣腥、性屬金者,皆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經(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為庚金,肺為辛金);色黑、味咸、氣腐、性屬水者,皆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腎與膀胱相表裡,膀胱為壬水,腎為癸水,凡一臟配一腑,腑皆屬陽,故為甲、丙、戊、庚、壬;臟皆屬陰,故為乙、丁、己、辛、癸也)。 十二經中,惟手厥陰心包、手少陽三焦經無所主,其經通於足厥陰、少陽。厥陰主血,諸葯入肝經血分者,併入心包;少陽主氣,諸葯入膽經氣分者,併入三焦。命門相火,散行於膽、三焦、心包絡,故入命門者,併入三焦。此諸葯入諸經之部分也。 葯有相須者,同類而不可離也(如黃柏、知母、破故紙、胡桃之類);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兩不可合也;相殺者,制彼之毒也,此異同之義也。 肝苦急(血燥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木喜條達),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散為補,以斂為瀉)。心苦緩(緩則散逸),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以咸補之(按∶水能克火,然心以下交於腎為補,取既濟之義也),以甘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舒和),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肺苦氣上逆(火旺克金),急食苦以瀉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堅固則無狂盪之患),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以咸瀉之。此五臟補瀉之義也。 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風屬木,辛為金,金能勝木,故治以辛涼。過辛恐傷真氣,故佐以苦甘,苦勝辛,甘益氣也。木性急,故以甘緩之。木喜條達,故以辛散之)。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發之(水勝火,故治以咸寒。甘勝咸,佐之所以防其過,必甘苦者,防咸之過,而又以瀉熱氣佐實也。熱淫故以酸收之,熱結故以苦發之),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濕為土氣,苦熱皆能燥濕,淡能利竅滲濕,用酸者,木能制土也)。火淫於內,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相火畏火也,故治以咸冷。辛能滋潤,酸能收斂,苦能泄熱,或從其性而升發之也)。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屬金,苦屬火,火能勝金,故治以苦溫。甘能緩,辛能潤,苦能下,故以為佐也)。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土能制水,熱能勝寒,故治以甘熱。苦而辛,亦熱品也。傷寒內熱者,以咸瀉之。內燥者,以辛潤之。苦能瀉熱而堅腎,瀉中有補也)。此六淫主治各有所宜,故藥性宜明而施用貴審也。 人之五臟應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經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又曰∶子能令母實。如腎為肝母,心為肝子,故入肝者,併入腎與心;肝為心母,脾為心子,故入心者,併入肝與脾;心為脾母,肺為脾子,故入脾者,併入心與肺;脾為肺母,腎為肺子,故入肺者,併入脾與腎;肺為腎母,肝為腎子,故入腎者,併入肺與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應之義也。 葯有相須者,同類而不可離也(如黃柏、知母、破故紙、胡桃之類);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兩不可合也;相殺者,制彼之毒也,此異同之義也。 肝苦急(血燥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木喜條達),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散為補,以斂為瀉)。心苦緩(緩則散逸),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以咸補之(按∶水能克火,然心以下交於腎為補,取既濟之義也),以甘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舒和),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肺苦氣上逆(火旺克金),急食苦以瀉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堅固則無狂盪之患),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以咸瀉之。此五臟補瀉之義也。 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風屬木,辛為金,金能勝木,故治以辛涼。過辛恐傷真氣,故佐以苦甘,苦勝辛,甘益氣也。木性急,故以甘緩之。木喜條達,故以辛散之)。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發之(水勝火,故治以咸寒。甘勝咸,佐之所以防其過,必甘苦者,防咸之過,而又以瀉熱氣佐實也。熱淫故以酸收之,熱結故以苦發之),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濕為土氣,苦熱皆能燥濕,淡能利竅滲濕,用酸者,木能制土也)。火淫於內,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相火畏火也,故治以咸冷。辛能滋潤,酸能收斂,苦能泄熱,或從其性而升發之也)。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屬金,苦屬火,火能勝金,故治以苦溫。甘能緩,辛能潤,苦能下,故以為佐也)。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土能制水,熱能勝寒,故治以甘熱。苦而辛,亦熱品也。傷寒內熱者,以咸瀉之。內燥者,以辛潤之。苦能瀉熱而堅腎,瀉中有補也)。此六淫主治各有所宜,故藥性宜明而施用貴審也。 人之五臟應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經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又曰∶子能令母實。如腎為肝母,心為肝子,故入肝者,併入腎與心;肝為心母,脾為心子,故入心者,併入肝與脾;心為脾母,肺為脾子,故入脾者,併入心與肺;脾為肺母,腎為肺子,故入肺者,併入脾與腎;肺為腎母,肝為腎子,故入腎者,併入肺與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應之義也。 酸傷筋(斂則筋縮),辛勝酸;苦傷氣(苦能瀉氣),咸勝苦;甘傷肉,酸勝甘;辛傷皮毛(疏散腠理),苦勝辛;咸傷血(咸能滲泄),甘勝咸。此五行相剋之義也。 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筋得酸,則拘攣收引益甚也。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骨得苦,則陰益甚重而難舉也。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肉得甘,則壅氣臚腫益甚也。辛走氣,氣病毋多食辛,氣得辛,則散而益虛也。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血得咸,則凝澀而口渴也(咸能滲泄津液)。此五病之所禁也。 多食咸,則脈凝泣(澀同)而變色(脈即血也,心合脈,水克水)。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肺合皮毛,火克金)。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肝合筋,爪者筋之餘。為金克木,按肝喜散,故辛能補肝,惟多則為害)。多食酸,則肉胝 而唇揭(脾合肉,其華在唇,水克土,胝音支,皮濃也)。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腎合骨,其華在發,土克水)。此五味之所傷也。 葯之為物,各有形、性、氣、質。其入諸經,有因形相類者(如連翹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睾丸而入腎之類);有因性相從者(如屬木者入肝,屬水者入腎;潤者走血分,燥者入氣分;本天者親上,本地者親下之類);有因氣相求者(如氣香入脾,氣焦入心之類);有因質相同者(如葯之頭入頭,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又如紅花、蘇木,汁似血而入血之類),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 葯有以形名者,人蔘、狗脊之類是也;有以色名者,黃連、黑參之類是也;有以氣名者, 、香薷之類是也;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參之類是也;有以質名者,石膏、石脂、歸身、歸尾之類是也;有以時名者,夏枯、款冬之類是也;有以能名者,何首烏、骨碎補之類是也。 凡葯火制四, 、煨、炙、炒也;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 酒制升提,姜制溫散;入鹽走腎而軟堅,用醋注肝而收斂;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潤枯生血,蜜制甘緩益元;陳壁土製,借土氣以補中州;面裹曲制,抑酷性勿傷上膈;黑豆、甘草湯漬,並解毒致令平和;羊酥、豬脂塗燒,咸滲骨容易脆斷;去穣者免脹,去心者除煩,此制治各有所宜也。 葯之為用,或地道不真,則美惡迥別;或市肆飾偽,則氣味全乖;或收采非時,則良異質;或頭尾誤用,則呼應不靈;或制治不精,則功力大減。用者不察,顧歸咎於葯之罔功。譬之兵不精練,思以蕩寇克敵,適以復眾輿屍也。治療之家,其可忽諸!買葯辨真假
(凡葯必選原枝,看切方妙;若現成切片者,恐真偽高下難辨)醫藥貿易,多在市家辨認未精,差錯難免。諺雲∶「賣葯者雙眸;用藥者隻眼;服藥者盲瞽。」非虛語也。許多欺罔百般巧詐,明者竟叱其非,暗者甘受其侮。本資治病,反致殺人。雖上天責報於冥冥,然倉卒不能察實,或誤歸咎於用藥者之錯,亦常有也。但惻隱皆所固有,市家豈獨無情?皆因人畏價昂貨真,實有眼不識世葯;物賤價廉,反接踵相售,是以偽稀多充,罔顧罪積也。今峻歷遭其禍,目擊心傷。辨真察類,將親所試驗者,略舉數端,考正於後。此誠生死攸關緊要,非比小節尋常。務要考究精詳,辨其形色,察嘗氣味,真偽了明,修制治療,庶免乖違,寧出高價,毋為自欺。 人蔘短壯堅實,圓而光潤力全。今假者遍行,不可不察。但切開有心,味雖甜,收口略苦,津反凋膩,不如真者生津,其色帶呆,余者無二。今人買通賣婆,詐稱鄉宦帶剩;或央親及親詐稱病後遺多,俱當細察。 阿膠真者明徹如冰,味甜,全不焦苦,世上甚少。竟勸勿服假者,或帶綠、或焦苦、或帶臭氣,皆系牛膠墨煎成,損胃傷脾。更有雜用賤葯煎成,或枯燥、或柔、或味香,有砂黑、漆色、帶綠光,俱假。目今時醫,動必用阿膠、秋石等葯。然後設計,借名親友珍藏,代 淡秋石輕鬆入口即烊者真;稍帶硬者,必充。小粉石膏忌服,自製。辨正。 咸秋石雪亮者真。 紫金錠店中亦有真者,但內麝香甚貴,少以加入。須嘗口中香竄,麝入觸鼻者真;香緩者 犀角明亮氣香者真。今多牛角做充,不香或帶氣味可辨。 龍骨紋細、五色、舐竟粘舌者佳。青黑勿用。 膽星必牛臊氣暈,苦異常,黃黑明亮,堅者真。今多用豬膽假造誤人,或枯乾、或黑軟,KT不明潤,可辨。 牛黃要嫩黃、輕虛、重疊可揭,氣息微香,摩指甲竟透者真。 龜膠或黃色帶臭氣者假。麝香味辛,手指捻去松者真;如丸者假。原個要皮薄、帶黃毛少、飽滿而軟真;皮黑濃、硬毛多、味淡者假。 冰片如梅花細瓣輕潔微白,氣甚熏人者真;若質重如砂細碎者假。其片要濃薄不等;若做成光圓者假。 熊膽偽者甚多。但取一粟米大滴入水中若線不散者真。或以米粒大點水中,運轉如飛者良,緩者假也。虎脛骨黃白可服。稍帶黑色乃葯傷,大毒。忌服。要長、帶扁者真;若帶圓,脊駝缺陷不平如三角樣者假。 羚羊角須看角彎中尖細,有掛痕者真;或耳邊聽之集集有聲者良。其疏漫無痕,枯老者假也。 鹿茸要如琥珀色,三、四、五寸長,肉飽滿者力全;太長或枯黑無用,恐是麋茸;太細短又嫩,恐是毛茸。滴乳石必要如雪冬淋糖,長五、六寸,明亮中空,色白者真;若乳突出而不如淋糖長者假。翠膽礬成塊如雞卵大、顏色青碧如琉璃、擊碎縱橫解皆成疊方真。今市多以青礬用醋揉,假充宜辨。 雲母要白澤、作片成層可折、通透輕浮者真。 陽起石要明亮如鷺鷥毛者真。琥珀要如血色熟透,於布下拭吸得芥子者真。 硃砂有以雄黃充入,宜細看。 蛤蚧有花斑起發光亮者真。以四腳蛙充者,當辨。 花蕊石打開有花白斑點者真,無者假。 輕粉明如雪片,粒粒槍KT起者真;色暗粒細,無槍KT者假。 蟾酥舐舌上甜麻揭舌者真;不麻者假。 沉香油潤,切如黃蠟者真;今賣黑色如牛角樣者假,忌用。 母丁香如棗核大者真;如細釘者少效。 木香多有用青木香欺人,宜辨。要堅硬形如枯骨、苦口粘牙者真。青木香細小。蘇合油香只用如膏油赤色無滓、香極芬烈、塗上手背香透手心,或如粘膠者真。 陳皮凡使勿用乳柑皮,皺子皮忌服。今市家多用充入,誤人,不可不辨。真橘皮紋細,色紅而薄,內多筋脈,其味苦辛香為真。柑子皮紋粗,色黃而濃,內多白膜,其味反甜而辛,無效。柚子皮其味甜多辛,少最濃而虛,其紋更粗,色黃,內多膜無筋,性冷害人,忌服。川貝味甜輕鬆者真,質硬味苦者假。 白朮味甜、枝苗極細,根多雖葉有跡方是野術,有效,賣者多種。味淡或苦、枝苗粗大光沃無力,勿服。 地黃皮老瘩疙堅實、菊花心者佳;光潤者土種雖大無效。蘇子假充甚多。需帶青草香氣者真。雲茯苓堅硬,切片光亮玉色者真,白而松者土出無效。羌獨活紫色節密為羌,黃色成塊為獨。黃直如箭桿、柔軟如綿、肉白心黃、味甜者佳。 血竭敲斷如鏡光亮,取摩指甲紅透方妙。川續斷要如雞腳節,節斷皮黃皺者方真。巴戟要中心紫而鮮潔者為真。 乳香透明如滴乳頭者良。有用松香假充,須察。 阿魏切開五色,柔軟者真;太軟如泥者假。 川芎形擇重實潔白為良。油者勿用。 桂枝味辛甜香竄者真,味淡者無用。川連類鷹爪連珠,根毛細密,有菊花黃心者真;若皮色太黃,或毛粗而疏,或頭尾等粗實心者俱忌服。 白豆蔻味辛香入口暈涼真;草蔻充者味不暈涼,可辨。棗仁粒粗胞滿,色紫佳;細扁,色淡者無用。 首烏有做成大者置地中,年余即生成;但皮嫩有筋,可辨。啞片假者甚多。要柔軟必帶青香者真。 附子頂平,肉如鐵色,滋潤者佳。西附子肉乾白大而無力。 三七味甜,以末投豬血中,血化為水者真。漆濕者以物蘸起,細而不斷,斷而急收塗竹木上速干者佳。山茹菇根須多者真;根少者假。 香薷直長香烈者真;細短不香者是土出,食之腹痛,忌用。 藿香味辛香烈者真;不香者假,忌用。懷山藥堅實細白者真;大而空松者假。沙蒺藜黑色粒粗者真;青色粒細者假。 肉桂紫潤味甜、甚辛香烈人者真。今多假者,色紫油潤可觀,切片有細花白點、不甚辛香者忌服。 ----------------渝東玄門弟子云陽子摘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