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富庶的王朝只要做一件事就可以續命,然而它選擇自殺

作者:月小妝

大明王朝末期,內憂外患,獨特的氣候特點,頻發的自然災害以及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和金寇的入侵,讓曾經富庶的帝國大廈搖搖欲傾。

金朝也並非天下無敵,他們對富庶的大明王朝以及中原優越的文化,還是很崇拜,甚至畏懼的,雖然一直在打,但打的想法並不十分堅決,後金屢屢提出可以和談,尤其是皇太極上台後,和談的說法甚囂塵上。袁崇煥的被殺,與跟後金偷偷議和有關。

其實,從寧遠之戰以後至崇禎十六年(1643年)的十幾年間,明與後金在遼西地區基本處於相持階段,他們斷斷續續的打著,又陸陸續續說要談,主要是後金要談,明朝一直不想跟他們談。

說白了,「議和」是後金的備胎,任何一個階段的議和都有其他的解讀,他們把議和掛在嘴邊,是一種政治籌碼,也是退路。

明朝派袁崇煥去處理這件事,明朝雖然不想談,但作為一種靈活的策略,或者說能夠爭取緩衝的那麼一個時間,因為當時明朝在構建一條防線,拖延時間就成為一種必要策略。對於後金而言,努爾哈赤剛死,皇太極忙著鞏固金朝的地位,肯定不想馬上打,而且他要出兵朝鮮,先把後院可能起火的問題解決了。

袁崇煥到了金朝,受到熱烈歡迎,金朝熱情的簡直讓人無所適從,一個多月後,皇太極給袁崇煥一封答書,跟明朝派出的使臣一起抵達寧願,在書信中皇太極指出,希望議和早日進行,不過,皇太極心急火燎的等了一個多月,書信才回來,袁崇煥說,原信中大明國和大滿洲國字樣並寫,不行,重寫。可見明朝當時還把握一定話語權。

袁崇煥那邊徹底沒動靜了,其實袁崇煥的意思,就是明朝的意思,按兵不動,是期待更好的籌碼。

皇太極再次派人給袁崇煥寫了一封信,他提起「七大恨」,說明20年戰爭責任在明朝,明朝欺負後金在先,後金才開始反抗,是迫不得已,還有,明朝承認金是正義的,在道理上,無論大國小國都是平等的。看這態度,還是挺囂張的。

他提出議和具體條件:明方如果要求議和,就要先送交金方黃金10萬兩,白銀100萬兩,緞匹100匹,布(毛青布)1000匹,作為「和好之禮」。雙方和好之後,每年由金方以東珠10顆,貂皮1000張,人蔘1000斤交給明方,明方以黃金l萬兩,白銀10萬兩,緞匹10匹,布匹30萬匹,交給金方,作為雙方的饋送。(《清太宗實錄》)

天聰初年的明金議和活動是兩國歷史上最有希望的一次議和,但同時也是最難達到妥協的一次議和。雙方都在等,又都在爭,可謂勾心鬥角,將心智發揮到極致。

後金軍隊

當時後金提出佔有的遼河東西的土地,劃定疆域以期永久佔領,明朝怎麼可能不奪回失地?明朝當時在遼東戰場暫時失去土地,但是如果發動全國的兵力來打,後金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和運氣是不是能百戰百勝。

後金沒把握,金對明的作戰是以小博大,贏了固然好,輸了連骨頭渣都不會剩下,所以後金提出議和,應該有恐懼,而不僅僅是策略。

對於後金而言,遼河東的土地是好不容易打下的,如果歸還那就是白玩了,人也白死了,他們的處境還不如現在,所以看似很有希望的議和,卻偏偏是最沒希望的議和。這大概就是歷史深處極細微、極不易察覺的詭異的邏輯。

雙方都在議和的時間段內,拚命的為作戰做準備,後金以迅雷之疾控制嘲笑,而明朝正在大凌河那裡趕工,加固城防。

後來寧錦戰役的爆發,讓皇太極看到了明軍不是軟柿子一個,他們還有餘威。皇太極越發著急,一定要迅速打贏戰役。

可能是大明朝運氣不好,明熹宗去世,崇禎帝繼位,政局動蕩,明朝內憂外患,這時,大家都呼喚袁崇煥的復出。皇太極派人弔唁明熹宗的同時,又談到議和,但是明朝不予以理睬。

袁崇煥大力主張復遼,收復失地,因為這算他的一個功績。在當時袁崇煥不知是為了明朝的安定,還是為了功績,他對後金的議和,態度一直曖昧。當時明朝上下忌諱談議和,因為崇禎帝不會同意,即使袁崇煥口頭答應議和,但是這些他都是壓下不報的,大臣們支持議和的,也都是壓下不報。

皇太極對議和進行了很多努力,但是大明上下視而不見,而此時,明清力量逐漸發生變化,清軍幾近逼近關內,而此時,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明朝腹背受敵,十分危險。後金政權日益強大,蒙古東部的歸附,讓他們如虎添翼。皇太極終於不需要議和了,而明朝卻戰也不是,守也不是,十分狼狽。

松山戰役失敗後,洪承疇被清朝勸降,陳新甲當時主戰,看到戰敗又主和,崇禎帝擺出不議和的樣子,對陳新甲大加訓斥,然而他一方面又徵詢內閣的意見,那幫老狐狸都不敢吭聲,生怕議和失敗成了替罪羊。此時皇太極依然答應議和,並且很重視這件事。

明廷所賜敕書的文中稱:

諭兵部陳新甲,據卿部奏,遼瀋有休兵息民之意。中朝未輕信者,亦因以前督撫各官未曾從實奏明。今卿部屢次代陳,力保其出於真心。我國家開誠懷遠,亦不難聽從,以仰體上天好生之仁……(《東華錄》)

皇太極很不高興,這是訓斥孫子的口氣,明朝只當他是一個小小的建州衛,這不是議和,這是教訓。

明朝使臣只好再換敕書,往返耽誤了許多時間。在此期間,清軍連續攻克了松山等地,洪承疇被俘,祖大壽投降。

皇太極回書崇禎帝,答應議和,其條件除雙方通好並互有饋贈外,雙方以寧遠、塔山為界,在適中之地開市通商,相互遣返逃人。信中還特地說了一句:「至我兩國尊卑之分,又何必計較哉!」(《清太宗實錄》)

《清太宗文皇帝實錄·明金議和》文書

由此可見,只要明朝給個態度,皇太極是答應好好說話的。但是明朝就是不想給個態度。

反覆幾次,議和還是失敗了,崇禎帝殺了陳新甲,罷免謝升,要跟清朝死扛到底。

失去議和,固然有崇禎帝性格中反覆無常,不肯承擔的原因,還有大明朝自己固有的精神質地。大明是一個有骨氣的朝代,儘管欠缺了一些運氣和審時度勢的聰明。

他們忌諱議和癥結何在呢?

首先,議和意味著承認遼東被佔領的事實,北宋的前車之鑒告訴大明,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北宋,在歷史上並不算統一的王朝,那麼失去遼東地區這一個自春秋時期,就有漢人居住的地區,對大明朝意味著什麼?大明朝的正統性會打一個很大的折扣,這是他們所不能允許的。

其次,宋朝靖康之恥的陰影,存在於大明朝臣子的心裡,他們不想重蹈覆轍,一想起議和,就想到靖康之恥,這種恥辱他們是不想體驗的,所以人人都忌諱談議和。

第三,這種議和其實很脆弱,在互相盤算,互不讓步的情況下,又沒有中間力量加以制衡,一紙議和很容易被撕毀,宋遼的議和就多次被撕毀。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大明王朝沒有這樣的先例,大明王朝是最有骨氣的王朝。不和親、不議和是大明王朝一直以來的隱形國策,這種信念根植在每個人心裡,牢不可破。

所以這個過程才是如此的煎熬,當信念遭遇現實的攻擊,信念其實很脆弱,沒有幾個人在求生的可能性下會選擇死,而大明做到了,儘管他們很糾結,然而還是固守了國家的底線和操守。

不過,如果大明王朝力挺二十年,以求和的方式拖住後金,後金的戰鬥力下降,大明是有機會延續下去的。因為一個王朝的伊始,軍隊的戰鬥力都是很強的,而後會慢慢下滑。滿清入關後,八旗軍隊的戰鬥力開始下滑,內部開始分裂。

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也不是因為統治的黑暗,而是自然災害引起的,滿清是騎兵,所以剿滅起來得心應手,並不是因為滿清戰鬥力比大明強,如果真是那樣,皇太極就不會一次又一次的請求議和。

所以大明王朝,還真是欠缺了幾分運氣,但勝在有骨氣。


推薦閱讀:

史上最短命的十個王朝,最後一個僅存在4年,卻出過2.5個皇帝!
2016…吳哥的微笑,一個王朝興衰
中國歷代王朝簡介
公認的奸臣,卻撐起了王朝的半邊天,亡國真怪不到他頭上
霧靄黃昏 | 大明王朝日落前的烏飛鳶唳

TAG:選擇 | 自殺 | 王朝 | 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