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氣新觀念+細說中醫肺的理論

2014-10-0809:24:44

我的衛氣新觀念+細說中醫肺的理論

我的衛氣新觀念(一)

——我對目前中醫界對衛氣認識的評說

目前我國中醫界對衛氣的認識是承前啟後的,是對古人認知的發展,但是局限性太大,因此認識就必然帶有較大的片面性。歸結起來,現在人們對衛氣的認識,大都是停留在這樣幾個方面:

其一、認識到衛氣和營氣一樣來源於脾胃水谷生化的精華,營者清,衛者濁;營屬陰,衛屬陽;營在脈內,衛在脈外;二氣陰陽相貫在十二經脈循環不休,一天50周。所不同的是營氣白天循環25周,夜晚再循環25周。衛氣則白天只在陽經循行25周,夜晚入陰,周於五臟,也是25周。兩氣在同時循行完50周後在子夜會合,再開始新的一天的循環,永無休止的循環下去等等。此認識,基本來源於《靈樞·營衛生會》一篇經文。

其二、認識到衛氣可溫養肌肉組織,滋潤皮膚和皮下的肌肉和紋理組織等。司開合是指衛氣可調節控制皮膚和皮下組織汗毛孔的打開與關閉,執行汗液等排泄物外排,防止外邪的入侵等。由此總結出衛氣在人體生理上的幾大功能:如溫養功能;防禦功能;調節功能等。此認識,基本來源於《靈樞·本臟》、《靈樞·邪客》。在這幾大功能中,大家一致認為衛外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

其三、認識到衛氣的基本特性,即衛氣為悍氣,其性慓疾滑利,不受脈的約束控制,在脈外循行,同時還散行於四肢、肌肉和皮膚之間。此認識基本源於《素問。痹論》和《靈樞·邪客》等。

其四、在更專業化上認識,有人認識到衛氣的循行有多條路徑,如與營氣同行;白天只循行於六陽經,夜晚周行於五臟;散行於四肢、皮膚和肌肉組織之中。此認識源於《靈樞·營衛生會》、《靈樞·衛氣》和《靈樞·衛氣行》等數篇。

其五、圍繞《營衛生會》中一句話「衛出上焦」或是「衛出下焦」,沿古人足跡爭論不休。

從我接觸到一些有關資料來看,現代我國中醫界,從主流的角度來說,基本上就是如此。在對待衛氣的認識上,人云亦云,以經注經,明知有很多問題不明不白,因而引起爭議,但就是沒有人敢去突破,給我的印象,可以用這樣兩句話來概括:一是食古不化;二是停滯不前。

食古不化

所謂食古不化,是說現代人在通讀《內經》時,並沒有利用現代思維能力水平去進行了深思熟慮地學習與思考,而是沿著古人的足跡照本宣科、浮光掠影、淺嘗輒止,並沒有深入到原文中去理解經文的含義。據現在有人統計,在整個《內經》篇章中,包括《靈樞》和《素問》在內,一共有40餘處提到過衛氣的問題,而且還有專門章節論述衛氣問題。如《靈樞·衛氣》、《靈樞·衛氣行》、《靈樞·營衛生會》等。我在讀一些較重要的原著時,發現古人對衛氣的認識遠不是這樣局限一個小小的範圍,而是有更深的內涵。有些原文也不是現在有些人那樣去理解,僅停留在字面上去理解,沒有從整體上深入進去領略更深的意義。

停止不前。

所謂停止不前,就是認識問題老是停留在一個水平上,沒有跨步前進一步的意思。在我閱讀的一些資料上,有兩篇文章稍有突破之意,其中一篇是周東浩撰寫的《營衛學說的研究回顧與展望》,還有一篇廣州中醫藥大學李建國和王洪琦撰寫的《衛氣學說研究的進展》。以後一篇的突破性更大。在後一篇中,在談到衛氣的功能上有這樣一段概括:「衛氣功能實質是人體對內外環境適應性調節的表現,是陽氣在這方面的整體能力。具體表現在:1、能量的供應和體溫的調節;2、抗禦外邪和對外環境的適應能力;3、通過其循行的節律控制機體寤寐及其相應的各種能力。認為衛氣是在中樞神經的調節下各大功能整合以構成人體對外環境適應的能力的表現,是整體觀在衛氣學說上的反映。」我以為從衛氣的陽剛屬性,又從整體觀來認識衛氣要比僅從「衛」外,防禦的一個方面來認識衛氣的本質要全面得多。但是這種突破會有多少人贊同,恐怕還是一個很大的問號,舊有的成見,傳統的思維的阻力是要想突破的重重障礙。

我最近花一段時間,較為詳盡和細膩地閱讀了數篇與衛氣緊密相關的原著,如《靈樞·營衛生會》、《靈樞·衛氣》和《靈樞·衛氣行》等數篇,我感到頗有收穫,對衛氣漸漸形成了我的一些看法,雖然還不很成熟,但總算是我在學習中醫理論上向前跨進了一步。本篇就算《我的衛氣新觀念》的首篇,以後其它各篇,我會以讀原著心得的形式陸續地發出,歡迎大家指導。

我的衛氣新觀念(二)

————重讀《靈樞·營衛生會》篇心得

(筆者註:重讀是指我在此之先曾寫過一篇讀此原文的心得,那是就文中「衛出上焦」還是下焦所引起的爭論談了個人一點不成熟的意見,現是就整個衛氣來談讀後的感想,望讀者指導,謝謝!)

《靈樞·營衛生會》篇說:「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故曰: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為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卧,命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

我的理解是:

在人體中的氣,主要為營氣和衛氣,它是人體氣運中的最重要的當家氣。它們來源於脾胃所生的體內的精氣,然後通過肺傳達到全身。古人對肺的認識,雖然沒有認識到肺循環和關聯的體循環,但認識到「肺主氣」和「肺朝百脈」,同時也認識到心主血脈,心肺在運氣上是有關聯的。所以由肺將氣通過百脈而傳達到全身是有其一定的理論依據的。由肺將脾胃所生之人體精氣,是由全身相連貫的經脈這一通道而運送的,這和西醫科學判斷到的人體血液循環說是相通的。

所謂「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復而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這段經文告知我們,營衛二氣是通過經脈的內外關係連成為一體的。營作為陰,衛作為陽,二者陰陽相互貫通,同時又是相對封閉式地在體內無休止地循環,並認定營衛二氣以循環50周為一節段,這即人體一天中的生理運動周期,然後營衛二氣大會一次,接著又開始人體生理運動第二天的循環運動周期。營衛二氣在一天中循環50周,包括在其它經文中談到的,營氣白天循行25周,夜晚循行25周,以及衛氣白天循行於陽25周,夜晚循行於陰25周等,包括前面類似這樣的數理邏輯,古人認知有沒有嚴格的科學實驗依據,我們不得而知,對於這些資料,我們只能當作認識中醫理論的參考,現無法說明之。

但是這段經文告知我們,營衛二氣是陰陽矛盾相互為根、相互依存的矛盾體,從中國傳統的氣道文化來理解,我認為是可信的。營衛既是陰陽一對矛盾體,它們在人體氣運中就是不可分割的,這就是說,在人體中沒有絕對孤立存在的營氣運行,同樣也沒有絕對孤立存在的衛氣運行。這就是說,營氣在白天運行25周中就包括有衛氣運行的存在;同樣夜晚營氣運行25周,也同樣有衛氣的存在。對於這一點似乎是好理解的,但是經文中認為衛氣白天行於陽,夜晚行於陰,又如何來理解呢?衛氣白天行於陽,在六陽經中有衛氣的運行,那六陰經難道就沒有?在六陰經中營衛二氣就陰陽分離了嗎?同樣,夜晚行於陰,指衛氣夜行於五臟,哪十二經脈呢?難道在夜晚十二經脈就只有營氣獨立運行,營衛二氣分離了嗎?這樣的認知顯然與上面的理解相悖的,是不符合邏輯事實的。

另外經文說「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我認為不要只理解為「五臟六腑」,而應理解為全身的意思,全身都應受氣。這裡只就五臟六腑而言,五臟六腑皆受氣,就應理解五臟六腑都有營衛二氣的運行。營衛二氣在白天,營氣運行於十二經脈中,同樣也要運行五臟六腑中,營氣在夜晚也是如此。雖然衛氣在白天運行於陽經,但不能完全脫離陰經。同樣也不能完全脫離六腑。在夜晚,衛氣周於五臟,同樣也不能完全脫離六腑。

就這個問題,現在總起來看,營衛二氣作為人體中一種當家的極重要的精氣,它們的存在和運行,絕不是局限於某某區域,而應是全身性的,在以細胞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組織,應該說是無處不在,處處都有的。其道理是:營在脈中,與血液循環息息相關,而人體的血脈流遍全身,當然是指包括經脈在內,同時也包括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膚、肌肉、腠理等等,都有血脈的運行,所以營氣無處不在。而衛氣與營氣互為一體,不可分離,所以衛氣也同樣是無處不在。

那麼《內經》中為什麼要說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氣白天行25周,夜晚行25周。此說給人的感覺,好像營氣只行於經脈之中,與其它五臟六腑等無關。同樣,衛氣之行,白天行於陽經,夜晚行於五臟,這樣說衛氣之行也有較大的局限性,因白天的陰經與夜晚的六腑等,難道就沒有衛氣之運行?按道理營衛二氣的運行應是全身性的,為什麼在《內經》有些篇章中對營衛二氣要作出如此具有限制性的規定?我認為這就是事物的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在營衛二氣中的體現。所謂矛盾的普遍性,就是指營衛二氣在人體生理功能中的基礎性、普遍性,即營衛二氣流經全身的普遍性。而矛盾的特殊性,則是指營衛二氣在人體生理功能中的獨特的表現性。如營氣作為一種濡養物不斷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物質,它當然要在經脈中流遍全身,所以營在脈中就是它特有地位。由此也可以想到,營在脈中流遍全身,當然也包括了五臟六腑。衛在脈外,也是因它獨有的的慓疾滑利的個性所決定。陰主靜,陽主動,衛在外就是它這種好動的陽的屬性決定的,它不可受到經脈的約束。另外,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又是因為它有調節人體生理中寐寤的特有功能所決定,是人體生理活動一動一靜,一張一弛主要調控的需要,衛氣的這種特性,在下面還將要談到。所以說,《內經》中在談營衛二氣循行時,只是從它的特性而言的,與《內經》對營衛二氣總的看法並不矛盾。

關於清濁的問題,營氣和衛氣,它們的屬性有別,即營者為清氣,衛者為濁氣。這裡清濁之分,依清代唐宗海在《中西匯通醫經精義》所言:「清濁以剛柔言,陰氣柔和為清,陽氣剛悍為濁」,是說營氣相對柔和,而衛氣則剛悍。注意,此處的陰陽清濁關係與《內經》的《陰陽應象大論》篇中所說的陽氣清,陰氣為濁是有別的,其區別就在於《陰陽應象大論》中論陰陽二氣的本性是以上下與輕重的差別來分清濁,不能混同。此處所說營衛的清濁關係是指衛陽在人體內,它與營陰之氣相比,它具有動力剛悍之性,而營陰則靜處柔順,為陽剛所支配,呵護。另外,以我之見,還有一個內外差異,即營陰在脈內,衛陽在脈外,這符合陰內陽外,陰內清,陽外濁的特性,這與整個陰陽之氣的上下與輕重關係是不同的。

經文:「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這一段是談晝夜的陰陽關係,營、衛氣在晝夜中有不同的運行規律,並由此而產生的人體一種不同的特有生理功能。其中說日中重陽,夜半重陰,應好理解,中午時陽氣最重,半夜為陰氣最重。這種陰陽交替關係是:日中後,隨著太陽西斜和落,陽氣漸衰,陰氣起動漸強。直到夜間陰氣為主,夜半陰最重,夜半後又陽氣興起,陰氣漸衰,至天明時陽氣興旺,以陽氣為主。所謂」太陰主內,太陽主外」是指營氣之行,始與終都是以太陰肺經為主,因營在內,所以太陰主內。而衛氣運行則是以太陽膀胱經為主,衛在外,所以太陽主外。

營氣分晝夜,循十二經各行25周,晝夜共行50周,而衛氣則晝只行於陽經,夜只行於陰臟,也是各25周,共50周,兩氣在夜半會合,命曰「合陰」。由於夜間陰氣重,陰主靜,所以人體必須休息,所以「萬民皆卧」。這與前面說的「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是同一道理。所謂「氣至」,當然包括營衛二氣,但更主要是指衛氣運行,白天以充足的衛氣只和營氣同行於陽經,陽主動,所以人一天亮就起床,開始人一天的各類活動。到夜晚,主要的衛氣只和營氣同時進入於陰臟,陽入陰,陰主靜,陰主收藏,陽被限制,所以人體的生命活動就必須休息,人到晚上都要睡覺。這就是上面提到過的衛氣有調節人體生理中寐寤的特有功能。

注意!我在談白天衛氣時用了「充足」二字,夜晚的衛氣用了「主要」二字。為什麼這樣說,我的判斷是:人體中的衛氣之行,可能有兩類,一類是一般性的衛氣之行,即在全身不停運行的衛氣;另一類就是特有的衛氣,即分晝夜在不同區域運行的衛氣。人體的機能是相當複雜的,作為一個具有相當能動性的人體,又作為一種具有可動特性的陽剛之氣,它怎麼會只有單一的一種表現呢?複雜一些應是毫無疑義的,這是我的一點不成熟的思考。

關於衛氣的這一調節功能,在《內經》的其它篇章,也有相類似的闡述,只不過這些經文是從睡眠的病理上來闡述的,如失眠症和嗜睡症等。如《靈樞·邪客》云:「今厥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行於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不得入於陰,陰虛,故不瞑。」這段經文是說由於邪氣侵入五臟六腑,造成衛氣不得進入五臟,衛陽獨留於外,造成外陽盛,不能進入五臟就造成內陰陰虛,所以就失眠。再如《靈樞·大惑論》云:「人之多卧者,何氣使然……腸胃大則衛氣留久,皮膚澀,分肉不解則行遲,留於陰也久,其氣不精則欲瞑,故多卧矣」。這是說由於腸胃、皮膚和肌肉等的病理關係,造成衛氣久留於臟器之中,所謂」其氣不精「是指衛氣的陽剛之氣被陰氣所束而無力,由於陰勝於陽,所以才嗜睡。

《靈樞·營衛生會》中說:「黃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氣使然?少壯之人不晝瞑者,何氣使然?岐伯答曰:壯者之氣血盛,其骨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

我的理解是:

這段經文說的是:老年人晚上睡不著或少眠,青壯年人白天可不睡晚上睡是什麼氣在起作用?經文的回答是:營衛之氣的通行是否正常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青壯年人因氣血盛,骨肉滑利健旺,氣道又通暢,所以營衛之氣的通行正常,也因此白天精力旺盛可不眠夜晚眠,這是人體一種正常的生理表現。而老年人氣血衰,骨肉枯痿,氣道又不通,再加上營氣不足,衛氣失常,不能固守,不入陰,營衛失和,營氣衰落,衛陽在體內亂竄,陽氣偏盛,所以老人夜晚易失眠。其中也是衛氣在起主要作用。

《靈樞·營衛生會》中說:「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岐伯答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上焦。黃帝曰:願聞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注於手陽明,上至舌,下注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氣悍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故命曰漏泄。」

我的理解是:

黃帝問「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這裡所指的絕不是問營衛二氣產生於哪裡?源出自於哪裡?而是限於問營衛二氣的循經走向首先出自哪裡?是專談經脈的循行問題,即「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是談營衛二氣循行12經脈的源頭走向問題。因此岐伯答問:「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上焦」。如依此判斷是正確的,那麼此段原文並沒有什麼不對,古今之爭,「衛出上焦」還是「衛出下焦之爭,完全是對經文理解的錯誤。

現在我們接著來對下面經文進行具體分析,經文說:「黃帝曰:願聞三焦之所出」,其意就是在問營衛二氣在三焦中的運行情況,所出所行在哪裡?岐伯的答問首先是從上焦說起,也就是從「衛出於上焦」說起。我們再來細細品味原文就能從中悟出其理。原文中說:「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注於手陽明,上至舌,下注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這一段話中循太陰,注手陽明,下注足陽明等,很明顯說的是營氣走十二經的路徑,後面緊接著說「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等,很明顯說的就是衛氣在脈外同行於營氣的描述。所謂「上焦出於胃上口」等文的描述,在這裡,既是對上焦位置的界定,同時又是對上面所說的「衛出於上焦」的應答,因為營氣的白天和晚上的的各25周都是從上焦的手太陰肺經開始的,所以處於脈外的衛氣循行也應出於上焦。這是這段經文的主要含義。

既然營衛二氣都是從上焦的手太陰肺經開始,哪為什麼開始又說:「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上焦」,道出有別的說法呢?所謂「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上焦」的區別,是因手太陰肺經的所出決定的。眾所周知,手太陰肺經是起於胸部脾胃處,下絡大腸,環循胃的賁門處,上行穿過膈肌至肺,再從氣管和喉嚨部橫出腋下,這就是「營出於中焦」理由。而所謂「衛出於上焦」的原由,是因為營衛二氣都是由脾胃水谷精微所生,但要上傳於肺後才能滋養全身。再如上所言,營衛二氣都循行於十二經脈,十二經脈開始於手太陰肺經,營衛相隨,衛氣也必須從手太肺經開始,所以衛出上焦就是這個原理。另外,《靈樞·決氣》篇中又有這樣的說法:「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按營衛二氣的差異,營氣為血,為陰,衛氣為陽為氣。因此上焦開發出的氣應主要就陽氣或衛氣,這是同樣的道理。

關於」衛出於上焦」一說的正確性,我是從原文的細讀中悟出來的。所以說,此處所說的「衛出於上焦」是正確的,本段談的就是「衛出於上焦」的問題,本就不存在什麼衛出上焦還是下焦等誰是誰非的問題。既於有的版式本存在有「衛出於下焦」的說法,古今都有人認為「衛出於下焦」的論述,這些都是不正確的推論和認知,有的可能是版本上的錯誤,由版本引發的爭議。

這大段話的後面所說:「人有熱,飲食下胃」至最後「故命曰漏泄」。也是講的衛氣所行問題。不過它不是講一個健康人的衛氣所行,而是衛氣失常的一種病態。是因人體受風寒而有熱,衛氣也未完全形成,其食物的生化反應,受熱氣化為汗液,這種汗性的衛陽之氣不固,因腠理的打開,而不守常道,見開而出地排出體外,其病名古人稱為「漏泄」。

《靈樞·營衛生會》中說:「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並胃口,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岐伯答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

我的理解是:

上一段經文,談營衛之氣所行,主要以談衛氣的所行所出為主,而本段經文則是以談營氣的所行所出為主。所謂營出中焦,亦是出自胃上口,然後經上焦之後,來自脾胃的水谷精氣,經過泌糟粕,蒸津液的消化過程後就變成為更精微的物質,再上注入肺,再化成血液循行於十二經脈滋潤全身,名之曰營氣。所謂「中焦亦並胃口」,這是由於十二經脈之首手太陰肺經所決定的。

既於「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為起始的這一段,開初是說血與氣的關係,是異名同類,到了後面就成為血與汗的關係了。因中醫理論認為:汗為心液,心主血脈,因此汗血也同源。《內經·評熱病論》中說:『汗者,精氣也。」,所以汗與氣血都是異名同類的東西。汗是由營血生成的,其原理是:「陽加於陰謂之汗」(《素問·陰陽別論》),就是說是陽作用於陰所產生的。如風邪陽侵入體內產生內熱,或是陰虛產生內熱,這種熱就化血為汗液,再加上營衛失調,衛陽不固,腠理毛孔氣竅失守,汗就自然泄於體外。所以後一段雖然談的是血氣汗等的問題,實質上也是在談營衛問題。

最後談「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這是從人體病理上說與營衛相關的問題,人體血流過多,不可再出汗;或人體流汗過多,同樣也不可再傷耗損血液。這樣可造成亡陰亡陽,亡陰死,亡陽也死,這就是兩死,而不會有亡陰生或是亡陽生的可能。

《靈樞·營衛生會》中說:「黃帝曰:願聞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谷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黃帝曰:人飲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氣悍以清,故後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黃帝曰:善。余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此之謂也。」

我的理解是:

這一段經文主要是闡明下焦在人體生理上的吸收與排泄功能,是談營衛二氣進入下焦後所起到的作用,「所出」就是指的排泄。經文說得比較籠統,我們得以現代已知的消化理念,並結合《內經》中其它地方面有關消化的理念一起來理解。

經文主要說了下焦具有這麼幾個功能,即排泄大小便的排泄功能,這是較為突出的一點,其中又尤其是尿液的排泄。雖不明顯,但也含有下焦中的吸收營養精華的功能,如小腸的泌別清濁的能力,膀胱的氣化和滲入功能。小腸的泌別清濁和膀胱的氣化、滲入功能其動力來源於哪裡?我認為就是來自於上焦的衛氣和中焦的營氣,通過血脈和三焦通道輸送下來的。這營衛二氣在下焦既是下焦生化的動力,同時又是獲取脾胃水谷精化物質的受益者。

既於「人飲酒,┄┄谷未熟而小便獨先」的道理,是因為酒本身就是熟谷之物,已有生化在先的因素,再加上酒水有剽悍滑疾,又有清純單一的個性,所以才有酒生小便獨先的現象發生。這是對人體消化現象中個例的一種解釋。

最後是對三焦生理功能獨有特性的總結:上焦主要是心肺的氣運功能;中焦為脾胃的生化功能;下焦為腎和膀胱(包含腸)的排泄水液等濁物的功能。這三焦各自特有功能的發揮,其實質都是營衛二氣功能在不同人體區域的發揮。

我的衛氣新觀念(三)

————讀《靈樞·衛氣》篇心得

《靈樞·衛氣》:「黃帝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氣內於五臟,而外絡肢節。其浮氣行之際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窮之。然其分別陰陽,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能別陰陽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知候虛實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能知虛實之堅軟者,知補瀉之所在。能知六經標本者,可以無惑於天下。」

我的理解是:

本篇經文是《內經》中專門闡述衛氣原理的重要經文之一。它是列在《靈樞》經之中。在由河北醫學院校釋的《靈樞經校釋》一書中,該書共分為三個節段來校釋的。上面一段為首段,該段是從總的方面並連帶營氣一併來闡述衛氣的基本原理的。

前面說」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行化物者也」,是說營衛二氣產生於哪裡,歸藏於哪裡的問題,同時也是說五臟六腑的不同功能問題。關於五臟六腑的這種特有功能,它不僅在本篇中是如此說,在《靈樞·本臟》中也有同樣的描述。如「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雖然文字敘述略有差異,但基本精神是完全一樣的。這就是說,人的精氣神等,它們來源於六腑的化物,歸藏於五臟。六腑化物,五臟藏精,這是中醫最基本的原理。既於精神叆魄,還有血氣等,這諸多的名詞雖有不同說法,其實它們都是異名同類的東西,具有同一性或統一性。如《素問·八正神明論》所說:「血氣者,人之神。」再如「《靈樞·平人絕谷》中所說:「血脈和利,精神乃居。」血氣和神氣是同一類事物。都可歸納到精氣神的範圍來認識。相對具體的水穀物來說,它們就是具有靈氣的精神。這種具有靈氣的精神,從根子上說,它們就是「一陰一陽謂之道」的陰陽之氣;從中醫學上來說,它們就是營衛二氣。這與《靈樞·營衛生會》中所說的「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是基本一致的。

說到這裡,必須強調的是,衛屬陽,是一種陽剛之氣,它在人體中的地位如何?現在大家公認的是,它只是人體中陽氣中的一種,並沒有認識到它在人體中作為陽氣存在的份量。我從《衛氣》的開始一段經文中就感悟到衛氣和營氣一樣,它們絕不是人體氣運中一般性的氣,而是人體氣運中具有絕對主導地位的氣,是人體氣運中其它諸氣所無可比擬的。經文中說:營衛二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窮之。」注意,「孰能窮之」這句話,就提示我們,二氣在人體運行中含有特別重要的奧秘機理,營氣故然重要,衛氣也同樣重要。為了說明衛氣在人體諸氣中存在的份量,在這裡有必要著重認識一下《素問·生氣通天論》這篇經文。

經文開頭說:「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其意是說,世上萬事萬物都與天之氣相通,天、地、人、物等,都共生一氣,即天氣,相對地氣而言即陽氣,天氣是萬物之根本。對於有生命的人來說,天之氣更是至關重要。所以後面經文接著說:「蒼天之氣清凈,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摶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這段經文之意是說人與天氣之間的關係。如天氣清明潔凈,指天氣很好,則人的精神也舒暢,不會有煩亂糟糕的心情,與之相應的身體如也是這樣,陽光明媚,身體中的衛陽之氣就密固,這樣,縱然外有賊風邪氣也無法加害於身。這是因為人順應天理之故也。所以古代聖賢之人知道修心修體,智通天道而長命百歲。如果不是這樣,不順應天意,人就會得病,如九竅不通,肌肉壅塞,這樣衛氣也渙散不固了,被削弱了,這就叫做自傷身體。

天人合一,人與天的關係是如此,人自身也是如此,人就是小宇宙,人體中的陰陽二氣就是人的生命之本。在陰陽二氣中,其中又以陽氣尤為重要,該經文將人體中的陽氣比作天上的太陽,可見其重要性。經文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常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清代黃元御在注釋這段經文是這樣說的:「人之陽氣,若天之與日,天運常以日為光明,人運當以陽為壽命,此定理也。天之陽曰日,人之陽曰衛」,又說「日夜沉地下,晝升天上,衛氣夜入陰臟,晝出陽經,下則同下,上則同上,是故陽因而上,衛於身外者也。若失其所,不能衛護皮毛,則賊邪感傷,壽命夭折,不能與日同其彰明矣。」我認為黃氏這一注釋很在理,衛氣確實是人體生命中的太陽,營氣就像太陽照耀下的萬物。萬物生長靠太陽,營氣和衛氣,二者都是人體生命中最為重要的元素。

這裡我還要著重闡述一下對「浮氣」的理解問題。在現在人們理解衛氣即「浮氣」,好像「浮氣」就是指浮在體表部分,好像與體內五臟、四肢無關。我的理解不是這樣,經文說:「其氣內於五臟,而外絡肢節」,指的應是營衛二氣。所謂「浮」不只是體表。應是指整個經脈外。眾所周知,人的經脈應是全身性的,作為營氣的氣血,它除了頭髮和指甲類生理組織無血脈外,全身都有血脈在流躺著,所以營衛二氣也應是全身性的,包括五臟在內。所以對「浮氣」在體內五臟、在四肢之中也同樣存在著。「浮」應理解為營內之外,陰之外也,整個身體內外組織之外。

另外經文認為:營衛二氣,它們以陰陽之間的矛盾關係,二者緊密相連,內外相依,又象一條無端如園環的河流一樣,其經水永遠地無窮無盡地流著,使生命充滿活力,永不衰竭,除非營衛二氣的衰竭,營衛失常,產生各類病變。營衛二氣可以這樣說,它們涉及到人的整個生命,應是人的生命之本。由此我想到《素問·生氣通天》中一句話:「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陰氣在內平和穩健,陽氣在外緊密固守,人的精氣神彩就會健康有序不亂,如陰陽不和發生離亂,人的精氣就會衰歇,危及生命。由此可見營衛二氣在人體中的重要性。

最後的幾句話就是談的營衛失常和病變,以及如何治理的問題。經文認為營衛分陰陽、虛實、標本及離合的問題,還有氣的通道中的氣街問題等。經文對這些問題與病變的關係等都一一作了解釋。對此問題我還未有新的認識,所以這裡不想進一步詳談,只是就衛氣問題著重談點個人看法。

衛屬陽,陽是生的力量,是生命的動力,是營陰存在不可分的另一方面。因此陽氣對生命而言它不僅是衛護者,而且是生命發生與發展的動力,是生命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相依的營氣而言,也同樣不只是營氣衛護者,同樣是營氣的發生與發展的動力,是營氣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在這裡使我想起了《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的一句話:「陰在內,陽之守;陽在外,陰之使。」如用這句話來看營衛這對矛盾體,屬陰的營血只所以能在內有序地循行,這是因為有衛陽在外的堅守;反過來說,衛陽在外慓疾滑利地固守,這是因為營血所賦予它的使命,二者是相互為體為用的一對矛盾體,這就是營衛二氣矛盾體在體內存在的本質,也即生命的本質。又由於陽主動,陰主靜,所以生命中的一切力量當然主要來自衛陽。

因此,對於衛陽之「衛」,我們不能僅從字面上去理解,古人對衛氣的認識應有更為強大功能作用,維護身體,具有免疫力等,只是衛氣功能的一個方面,如《靈樞·本臟》中所說:「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它應包含生命體的各個方面。對於這一條經文,我們也不應僅從免疫或衛護等一個方面去理解,而應從整個生命力去理解;對於」司開合」,也不應僅從皮膚和腠理等方面去理解,而應從包括分肉、皮膚在內的整個生命的開合去理解。

對於衛氣功能深入一步進去認識,我們僅從經文中的內容也可悟出。就以「溫分肉」來說,溫即溫養的意思,分肉就是指一塊塊的肌肉組織。中醫認為溫養肌肉,它的營養來自於脾胃的水谷精微物質,而這些精微物質主要就是營衛二氣,它們又是靠脾的運化作用,將它們輸送到各類肌肉組織中的。《素問·平人氣象論》說:「臟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素問·痿論》說:「脾主身之肌肉」,就是指的這個意思。人體的肌肉的生理機能是什麼,用現代生理學的知識來說,它是主運動的,其中包括隨意運動和非隨意運動在內,都是因肌肉自身運動的結果,肌肉是人體動力的裝置組織,同時又是動力發生的源泉所在地。一個人體力所顯現出來的能動力量,改造山河,戰天鬥地,展示自己等,其力量都是肌肉能動力。就此一點,所以衛氣的功能,絕不僅是一個被動的衛護者,而更是一個主動的能動者。我們僅從現實生活中就可看到,一個具有健美肌肉的人和一個瘦骨嶙峋的人相比,其神彩風貌、在遇到自然的風浪襲擊中,就可顯得衛氣對於人來說之可貴。健康人就因為有強大的衛氣做保證而顯得強壯有力;而瘦骨嶙峋者,因皮包骨,缺少肌肉,所以也缺少衛氣力量的保證,因此顯得無奈和虛弱。

營衛二氣,作為一種具有生命力的精氣,它與人體的病變有關,這是必然的。由於《內經》是部醫書,談營衛二氣的病理與醫理也同樣是必然的。在營衛二氣的病理和醫理中,大家比較熟知的就是「營衛氣血辨證」,其中就應是營衛二氣失常所導致的疾病染變狀況。同樣,在病理中,《內經》還認為衛氣的病變關係尤為重要。一個人如有健旺的衛氣之行,他就具備有抗病和治病的自身能力。因此說,人體衛氣不能健運,它是發生一切疾患的重要根源。《靈樞·禁服》說:「審察衛氣為百病母」一說是很有道理的,它與《素問·風論》中說「風為百病之長」是相通的。

因此,對於衛陽來說,風的寒邪與熱邪的入侵都是及不利的。所以在人的養生與鍛煉身體時,都必須注意衛陽的呵護,這一點至關重要。

我的衛氣新觀念(四)

————讀《靈樞·衛氣行》篇心得

《靈樞·衛氣行》:「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衛氣之行,出入之合,何如?岐伯曰: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天周二十八宿營,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為緯度,虛張為經。是故房至畢為陽,昴至心為陰,陽主晝,陰主夜。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臟。」

我的理解是:

這篇經文是專闡述衛氣在一天中在人體中的運行情況,以及與針灸治療的關係。在由河北醫學院校釋的《靈樞·經校釋》一書中,全篇共分為五段。上面列出的為首段。

在該段中,前一大部分是簡要介紹與衛氣行有關的中國天文曆象。其中有兩個重要概念,一個是十二時辰,另一個是二十八宿。所謂十二個時辰是按地支來劃分的,如從卯時到申時六個時辰為白天,從酉時到寅時六個時辰為夜晚。而二十八宿是中國古人利用天上恆星位置觀天象的坐標,同時也是古人認識地上一天之中時間變化的坐標。這二十八宿,它們分布於黃道周圍,列於東西南北四方,每方七個,由此將可見天空劃定為二十八個天區,以此來觀察日月行星的運行狀況和時間的變化狀況。所謂「房至畢為陽」,就是指太陽東升到西落一段時間星宿的位置變化狀況,為白天,同時與十二個時辰中六個時辰相對應;所謂「昴至心為陰」,是說太陽西落到太陽再一次升起前一段時間星宿的位置變化狀況和時間變化狀況,為夜晚,對應的時辰就是另外六個時辰。其中與衛氣行有關的就是白天與夜晚等這些時間變化關係。

經文明確說明,衛氣行在一日一夜中,行於與營衛有關的經脈十二經脈,要行五十周。這運行的五十周中,按我們現在人的共識是:衛氣晝行於陽,是指只行六陽經;夜行於陰,是指只行五陰臟,這樣狹隘的理解對不對?我認為很顯然是錯誤的。在前面對《靈樞·營衛生會》一篇的解讀與理解中,已作了較為詳細的說明,在本篇中再作一些補充。

衛氣白天行於陽是否僅限於六陽經?六陽腑包不包括?五陰臟有沒有衛氣循行?六陰經有沒有衛氣相隨?等等這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從我查閱過的一些資料來看,有人認為包括有六腑在內,我認為這樣的理解是正確的。根據《營衛生會》中已解讀了的觀念來理解,營衛之氣是一對不可分的矛盾體,它們應相隨流遍全身,衛氣白天旺盛,是為適應人白天精力旺盛的需要;適應人白天工作、勞動和生活的需要,所以「陽主晝」,衛陽要加強對六陽經包括六陽腑的循行,並沒有否定其它部分的存在。

夜晚行於陰二十五周,周行於五臟,此句話也只是從主要方面來說的,「夜主陰」,是說夜晚衛氣行於陰。臟為陰,腑為陽。在夜晚,人們主要都在休眠中,從生理上來說,人體的許多生理組織都處於運動的停息狀態,只有呼吸和循環等少數系統還在微微地工作著,即主要在五臟工作著,六腑沒有更重的化物任務,整個身體都處於休息狀態,所以只周行於五臟是自然之事。在五臟中如何運行,在後面篇中有較詳細說明,即入於陰分時,常從足少陰腎經開始入於腎,再到心、肺、肝、脾,再回復到腎為一周。

如上所言,衛氣夜行於陰,周行於五臟,只是從主要方面來說的,從次要方面來看,人體在夜晚卧床休息,但不等於完完全全的休息,百分之百的休息,人體的消化系統、神經系統、運動和感覺系統等仍在一定範圍內工作著,睡眠的知覺和運動等仍然存在著。所以在夜晚衛氣同樣要伴著營氣循行十二經,伴著營氣循行於六腑,再從事物矛盾雙方不可分的角度來看,營衛相隨不可分也應是如此,絕沒有營氣孤立的獨有行為,只不過這方面衛氣量要相對微弱而已,因為夜晚的矛盾主要方面在陰。

《靈樞·衛氣行》曰:「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手太陽,下至手小指之端外側。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足少陽,注小指次指之間。以上循手少陽之分,下至小指次指之間。別者以上至耳前,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間。其散者,從耳下下手陽明,入大指之間,入掌中。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行陰分,複合於目,故為一周。」

我的理解是;

這段經文是較詳細地敘述衛氣加強白天行於陽的基本狀況。所謂「平旦陰盡」是說天剛亮黎明之時,「陰盡」是說衛氣行於陰完結之時,然後開始晝行於陽了。經文說:「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循背下至小指之端。」這一段話是說,衛氣首先是從人的眼睛目內眥睛明穴開始,天亮之時,人的眼睛一睜開,衛氣就上行於頭,沿著足太陽膀胱經的路徑下行至足小指端的至陰穴。所謂「散者」、「別於」,是說衛氣從睛明穴開始,另外還有分散開來,另別行出的幾條路徑,分別行於手太陽小腸經、足少陽膽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等。同時,經文還說在衛氣行完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之後,衛氣就進入足部,進入足心腎經的湧泉穴,就如經文後面說的「出內踝下,行陰分,複合於目,故為一周」。至於「行陰分,複合於目」,這時指衛氣在進入夜晚運行前的一個過度階段的描述,夜晚周於五髒的循行,這裡沒有說明,在下段經文中才有。

這裡需要說明的有兩點:

一是由河北醫學院校釋的《靈樞經校釋》在校釋這段經文時,在按語中有這樣一段說法,認為本篇所述衛氣運行的情況,前後矛盾諸多,其中說到、「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臟」,本意為衛氣行於陽、陰依晝夜而別,又提到『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行陰分,複合於目,故為一周』,也即行於陽的整個一周中,包括了『行陰分』的階段,這顯然與前面的說法不一致。」我認為校釋者在認識此原文上有錯覺,我認為「行陰分」應是衛氣在白天所行的二十五周中,周與周間過度階段,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行陰分。這一點,我在網上看到有人這樣解釋:「此自陽明入足心出內踝者,由足少陰腎經以下行陰分也。少陰之別為蹺脈,蹺脈屬於目內,故複合於目,交於足太陽之睛明穴。此衛氣晝行之序,自足手六陽而終於足少陰經,乃為一周之數也。」因此「行陰分」和「複合於目」並非是指衛氣夜行的部分。因為真正衛氣夜行是周於五臟。衛氣的晝夜循行的有別,其交接點有兩個,一個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睛明穴,另一個是足少陰腎經的湧泉穴。因此「入足心」和「複合於目」,在談衛氣白天循行時是完全可以理解到的,並沒有說法不一致的地方。

二是在這段經文中提到衛氣的散行問題。所謂「散」就是不集中,不專一,有鋪開,瀰漫和分散開來的意思。我認為散行十分符合衛氣的個性,同時也是人體能動生理的需要。現在人們總結出衛氣運行的三種方式,即與營氣在12經中相伴而行;白天與營氣只行於6陽經;還有一個就是散行。從經文看,其實白天行於六陽經也是散行,由此看來,散行應是衛氣運行的一個重要方面。《素問。痹論》:「衛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膛」,其中說到「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膛」等,就包括有大量的散行在內。由此我想到,人為什麼具有很大的應激反應能力,這力量來自於那裡,從中醫的氣論來說,就是衛氣能量的釋放,而這種隨時都可出現的能量釋放,除要靠集中式的主要經脈衛氣作用外,還不可缺少大量的散行衛氣的集中起來的支援。

依我看,這大量的散行衛氣,應分布在中醫經絡學說中的孫絡和浮絡之中(相當於西醫的微循環學說)。我還認為,衛氣的散行絕大部分就如陽光的輻射一樣,瀰漫全身每個可動態的生理組織之中,它們受中樞神經的支配,在一般情況下平穩運行,一旦遇到剌激,就可在中樞的指揮下作出相應的應急反應來。由此看來,從主要方面來認識,營衛二氣,在受中樞神經支配上是有別的,衛氣主要是受大腦皮層高級神經中樞支配的,而營氣為植物神經,或自主神經支配的範圍,二者在這一點上是有區別的。對於這一點,我們還可以做以下進一步地深入認識。

前者,衛氣接受高級神經中樞指揮,這就是人的肢體之所以有力大於牛,氣壯山河的肌理,是人的意識能動的表現。「意為氣之帥」,人的主觀願望想幹什麼,肌體都會從命如流去幹什麼,人體的一切能力的發揮,如生產勞動、競技體育、藝術表現、休閑養生等,這一切行為都是意氣一體運動的有機結合。關於這一點,在《內經》中也有類似描述,如《素問·生氣通天》中說:「陽氣者,煩勞則張」。這句經文雖是從人體病理角度來說人體過於勞動,陽氣也因過於亢盛而外泄傷於身體,但由此也可證明,這是古人對於人體肢體的有意行為與衛氣的運行有關的一種認知。

後者,衛氣受自主神經支配,這是人體生命本能的安排。人體的各種生理機能的反應活動,都是受內外環境剌激而後反饋的結果,是人體生理系統自控的一種能力。從天人感應的學說來看,古人就認識到,一年之中季節性的氣候變化,對衛氣之行就有較大的影響。如《素問·八正神明論》中就談到這方面的問題。其中說:「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的衛氣之行,完全受天氣寒熱的變化而變化。不僅如此,在該篇經文中,古人還認識到衛氣之行還受月亮的盈虧變化的影響。如經文說:「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古人的這種認知,這與我們現代人認識到婦女一月一經期與一月中月亮圓缺的關係是同一個道理。

古人還認識到,衛氣之行不僅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同時也受內部心理因素的影響。如《素問·生氣通天》中說:「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就是說,如果人的情緒失控,過於大怒,則氣血就會逆亂而導致血氣上沖,由此產生一種暈厥的病症。

《靈樞·衛氣行》:「是故日行一舍,人氣行於身一周與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氣行於身三周與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氣行於身五周與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氣行於身七周與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氣行於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氣行於身十周與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氣行於身十二周與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氣二十五周於身有奇分與十分身之二,陽盡於陰,陰受氣矣。其始入於陰,常從足少陰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身行於陰藏一周與十分藏之八,亦如陽行之二十五周,而複合於目。陰陽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二,與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時有早晏者,奇分不盡故也。」

我的理解是:

在這段經文中,前面第一句說「是故日行一舍,人氣行於身一周又十分之八」。所謂「日行一舍」,是說日月等行星在一天中在天空二十八星區中所運行過的一個天區的概念,此所說的是在白天。後面說「人氣行於身一周與十分身之八」,是說日月行星等在白天在划過天空一個星宿的時間,它相等於人氣在人身上運行的時間,即衛氣繞人身運行為一又十分之八身,也即衛氣繞行人身一周後又行十分身之八。經文依這樣日行一舍又一舍的描述方式,經文一直寫到了「日行十四舍」,即太陽在一晝夜中在白天運行的整個狀況。「天人相應」,在這段時間中,人氣之運行在人的身上已行了二十五周身了,不過還有一點零頭,非整數,就是經文所說的「奇分」,即十分身之二。

經文接著說「陽盡於陰,陰受氣矣」。這是說白天已過,進入夜晚了。下面的經文就是描述衛氣在夜晚運行的情況。即經文所說,衛氣入陰後,首行從足少陰腎經開始,然後由腎臟出發,依次運行於心、肺、肝、脾,再回到腎為夜晚衛氣在人身中運行的一周,即《內經》所認定的,衛氣在夜晚主要行於五臟。同樣是如此,衛氣夜晚之行,它和白晝之行一樣是「天人相應」的。所謂」夜行一舍」,同樣是指日月行星等在天空二十八個區域中划過的一個區域,所不同的是指夜晚,是指衛氣周行於五臟之中。與之相同的是,夜晚衛氣在五臟之行也是二十五周。然後,由夜晚進入第二天黎明,衛氣又回到白天的起始點,所謂「複合於目」,就是指衛氣又從眼睛的睛明穴開始新的一天運行。

讀到這裡要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衛氣在夜晚要著重周於五臟?其中有何生理意義?我以為原理有二:其一、從陰陽矛盾根本上說,這是人體為適應自然中陰陽矛盾轉換的需要。日為陽,夜為陰,人體白天要動,夜晚要休息,所以人體白天需要大量陽氣主導,夜晚則需要陰氣主導,這是最根本的原因。其二、從藏象組織的不同生理機能來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靈樞·本藏》,經脈是行氣血、營陰陽,有利筋骨關節運動的,人體的運動少不了大量氣血的支撐,所以在白天衛氣主要要在經脈中運行,而且是在陽經中運行;「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面不能滿也」(《素問·五臟別論》),人體在夜晚主靜,主藏,為身體積蓄能量,需要休養生息,無四肢百骸運動,也無更多的六腑化物運動,所以在夜晚衛氣入臟陰也是人體生理需要所決定的。

最後五句話的意思是說:衛氣在白天人身上的運行(即在陽經中的運行),和衛氣夜晚在五臟中的運行,其周數在二十五周外,都不是整數,而是非整數,即十分身之二和十分臟之二,所以人的起卧才會有早起或晚卧等的區別。

本篇經文的最後兩段,主要說的是衛氣在人體經脈和五臟中相對具體的運行時間段,即在一天中,某個時間段衛氣運行於哪裡?這樣認識的目的是為了針剌治病的需要,如其中經文所說:「謹候其時,病可與期」,「候氣而剌之」等,這就是說,針剌穴位要等到氣運行到某個穴位時,下針才會有治病的療效。

至於後幾段經文,由於在時間認識上,岐伯與伯高的說法有不同,古今之人也未有明確的解釋,我也未完全弄懂,所以這裡就放下不說了。(完)

細說中醫肺的理論(上)

人生一口氣,氣為生命之本,而中醫認為肺主氣,而且主一身之氣,另,又認為心為「君主之官」,而肺為「相傅之官」,由此可知,肺的地位僅次於心,可見肺在生命中的重要地位。通過學習,我將中醫有關肺的理論梳理概括了一下,並細細說來,以供中醫愛好者和有意於氣功養生者們參考。再,我在某些方面還談了個人一點學習心得,與眾不同,可能不完全妥當,也權當研究者們參考。

一、肺的理論概說

有關肺的理論,如從中醫解剖學上說,我從有關古文獻中找出以下數則:

《靈樞?九針論》:「肺者,五臟六腑之蓋」。

《難經?十二難》:「心肺獨居膈上」。

《醫貫》:「喉下為肺,兩葉白瑩,謂之華蓋,以復諸臟。」

《醫宗必讀?改正內景臟腑圖》:「肺葉百瑩,謂之華蓋,以復諸臟。虛如蜂窩,下無透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濁之運化,為人身之橐空格」。

《難經+四十二》:「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

清代王清任:「肺兩頁大面向背,上有四尖向胸,下一小片亦向胸。肺管下分為兩杈,入肺兩葉,每杈分九中杈,每中杈又分九小杈,每小杈長數小杈,枝之盡頭處,並無孔竅……」。

由此知道,解剖學在中醫理論中也有,這已為大家所知曉,只不過中醫的解剖學層次較低些,更為原始,但從解剖的角度來認識肺,也有中醫的獨到之處,而且基本上與西醫的解剖學認識是相符的。

中醫解剖學認為肺和心一樣,其位置處於膈之上,像華蓋一樣將五臟蓋住。肺的構造為左右兩葉,呈瑩白色,內為空虛狀,就如蜂窩樣,也像橐空格(註:橐箭,古代冶煉用以鼓風吹火的裝備,猶今之風箱),其解剖功能就是人的呼吸出入功能。古人還稱了重量,為三斤三兩,最後還發現了肺中氣管,即現代認識到的大小支氣管。在肺的分葉上,古人看來有誤,不是八葉,而是五葉。

中醫所認識的肺,不僅只是解剖學上某一個器官上的肺,而是指以肺器宮為主的一個整體的功能系統的肺,這就是說,肺不是指單一的肺這個器官,而是與身體內外因功能相關有聯繫的一個整體系統,即肺系統。如肺與身體內的皮、毛、鼻竅、鼻涕有關:還與人的情志中的悲傷有關:代表肺的經絡還與大腸經為相互的表裡關係。肺經為里,大腸經屬表。不僅如此,更廣泛一點說,肺還與五臟中的其它臟器有關,如「肺朝百脈」,因此肺就與心脈相通:如肺通調水道,因此肺就與腎臟有關等等,中醫的肺就是這樣一個帶有系統性的整體觀念的肺。

由於中醫肺是這樣一個整體性的系統結構,所以中醫理論對肺的功能的認識也有自已獨到的認識,這就說,肺不僅僅是一個管呼吸的系統,而是具多樣的功能系統,即肺的功能是:肺主氣,主一身的氣:肺能通調水道,參與全身水液的代謝:肺治節,即具有全身生化機能、氣血津液的調節作用。

另外,中醫理論還發現肺有三個獨有的特性,即:宣發、肅降、肺為嬌臟。前二者為肺功能發揮作用的主要生理機制,後者為肺與其它諸臟器相比在適應體內環境的獨有特質。

二、肺主氣,主一身之氣

《素問?六節藏象論》:「肺者,氣之本。」《素問?五臟生成篇》:「諸氣者,皆屬於肺。」所謂「氣之本」,就是指肺是人體氣化中,化生化滅的根本。所謂「諸氣當然是指人體中一身之氣,它包括有呼吸進入體內的自然之氣:脾胃生化的水谷之氣:腎中藏有的先天與後天綜合的真氣:還有五臟六腑之氣等。如從另一角度而言,這就是指宗氣、營氣、衛氣和真元之氣等。

首先說呼吸中的自然之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天氣通於肺」,指的就是人的呼吸問題。古人雖不懂肺循環,但肺可一呼一吸地吐故納新地吸收自然中的真氣是知道的。關於脾胃的水谷之氣是大家所熟悉的,它是通過脾的運化作用而到達肺部的。這水谷之氣與呼吸進入肺的自然之氣,都在肺中,它們在進入肺的前後過程中已形成三種體氣,即營氣、衛氣和宗氣,它們在肺的機能作用下各行其道,進入機體的相關組織中。

這裡我只重點說說宗氣。關於宗氣,在《靈樞》經中有這樣幾則經文:

《靈樞?邪客》中說:「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

《靈樞?五味》中說:「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

《靈樞?剌節真邪》中說:「氣積於胃,以通營衛,各行其道。宗氣留于海,其下者,注於氣街:其上者,走於息道。故厥在於足,宗氣不下,脈中之血,凝而留止。」

《靈樞?邪客》說:「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

從上幾則經文就可看出,宗氣是出於肺,它主要是來自於天地自然的精氣,這精氣除吸入的自然真氣外,當然也包含有進入肺內的人體內的水谷真氣。這種宗氣,不同於營衛二氣,它有自己的存留和出行道路。所謂存留就是指宗氣先積聚於胸中膻中穴處:所謂出行道路就是指它的上行與下行。上行是出喉嚨,走息道,行呼吸的部分:下行是貫心脈,經氣街入足部的部分。所謂「其大數出三入一「,在古今中,對此句的看法不一,根據經文的語意,我認為是:它是指存於胸中的宗氣在人的呼吸運動中,其中有三份宗氣上行入息道被呼出(當然還包括表皮的出入),吸入留下的僅是一份,這一份就是下行到氣街入足跟的部分。另外,呼出的三份宗氣也不是毫無價值的被呼出,而是在呼吸運動中適應一定的生化反應過程中被呼出的,是有價值地呼出。

再從以上有關的經文中,我們還可看出宗氣在人體中的作用不可小視,經文中說它「貫心脈」,「行呼吸」,僅此兩則就可知它與營衛二氣有著同等的價值和密切的關係。清?周學海在《讀書隨筆》中指出:「宗氣者,動氣也。凡呼吸聲音,以及肢體運動,筋骨強弱者,宗氣之功用也。」如用現代科學觀念來認識人體,我認為此說基本上是正確的。

人體的動力來源於哪裡?我認為,首先是心機的搏動,它是自律自動的:其次是助肺呼吸的呼吸肌收縮與舒張的運動,它是受神經呼吸中樞的指令,而這個呼吸中樞也有一定的自律自動性,因為人的呼吸運動一下都不可停頓下來,它和人的心臟搏動一樣,停下來就意味著人的死亡。

人的心跳與呼吸運動,這些都是人體中的物理機械式運動,有了它們的開始,然後才有脾胃的生化運動和整個臟器的新陳代謝和能量代謝的產生,由此才有身體中的化學能和電磁能等的存在。身體中所產生出來的這些能量和力量,如用中醫理論來看,它們就體現在營衛二氣的運行中:同時也體現在宗氣的運行中。營氣是滋養身體的,而衛氣則是衛護身體的,同時也是身體一切肌肉的動力來源。不過,在身體肌肉的動力來源除衛氣外,還有一個不可缺失的就是宗氣的相助,因此宗氣也是人體中一個很重要的支柱性氣體。

就宗氣而言,它的運行,不僅要主導呼吸運動,同時在呼吸中也主導著人的語氣的力量。既於在血脈中,宗氣是與衛氣一道助心脈血行的,由於它的相助,使衛的陽剛之氣,剛性力更強。

關於真元之氣,也即腎氣。它是由腎藏精,腎精化生之氣。它是主人的生殖、生長和發育能力之氣。

那麼肺又是如何主宰這真元之氣的呢?為此,我們必須要看以下幾條經文:

《靈樞?邪客》「宗氣留于海,其下者,注於氣街:其上者,走於息道。故厥在於足,宗氣不下,脈中之血,凝而留止。」

《靈樞?衛氣》:「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腧;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與沖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

所謂「宗氣留于海」,顯然是指「四海」中的氣海(膻中穴),那麼氣街也顯然是指「四街」中的「腹氣有街」和「脛氣有街」,因「四街」,這兩者都是屬於「下者」。而「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與沖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前者,「腹氣有街」,即腹中的氣街,因與背輸穴,和沖脈相關,而背輸穴的12穴中就有腎輸穴和膀胱輸穴,沖脈又與腎經息息相關,所以下行的宗氣必然與腎氣相通。後者為足部的氣街,它與氣街(這裡是指一個穴位即氣沖)、承山穴有關,而氣沖穴為胃陽明經穴位,它與沖脈有關,所以當然也就與腎經有關:而承山穴為膀胱經的穴位,在踝下又有數個腎經的穴位,如太溪、太沖、然谷、湧泉等穴。從上面所羅列出一些關係來看,所以下行到足部的宗氣,就可足以說明它與腎氣是密切相關的。下行的一份宗氣,使腎精之氣得到濡養,更加充足。

為了進一步說明宗氣與腎氣的密切關係,我這裡還舉一個古人養生中一條重要的經驗,這就是莊子所說的:「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所謂真人,就是指古代善於養生之道的聖賢之者,此條談了吃喝、睡眠、思維情志和氣功的養生道理,其中所謂「真人之息以踵」,就是指氣功中深呼吸使氣至足跟的意思,這與宗氣下行的路徑是相符的。


推薦閱讀:

趙汀陽:千年觀念故事
窮人用體力和時間賺錢,富人用觀念賺錢
AECOPD抗菌治療的新觀念
它改變了我的很多觀念,我只後悔太晚讀到它!
觀念念即住 覺妄妄皆真

TAG:中醫 | 觀念 | 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