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注意哪五點?

一、讓孩子對您說心裡話每次家長會,總有一些家長說自己很難同孩子溝通,孩子對他們不是敬而遠之,就是心懷畏懼,即便能夠勉強相處一起,孩子也很少真正袒露心聲。

的確,像這種情況,要想發揮家庭對孩子的良好影響和教育就無從說起了。因此,只有拆除彼此之間的無形隔膜,讓家長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有利於家庭教育發揮功能,才能使學校召開家長會獲得真正的效果。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家長不妨試用以下四把鑰匙:

首先,應該保持童心,和孩子交朋友。眾所周知,當一個人把你當作知心朋友時,就會敞開胸懷,暢所欲言了。而孩子往往表現得更加突出。家長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除了應具備朋友間的真誠、親密、關心等特點之外,關鍵的是要保持童心,這更是消除兩代人心理代溝的重要手段。那麼怎樣付之於實際呢?

1、要關注並參與孩子的興趣與愛好。比如一起看動畫片漫畫書,做遊戲猜謎語,為孩子講故事等。當家長同孩子自然地打成一片時,就會有共同的語言,這樣雙方的交流才會不知不覺地水到渠成。

2、不妨向孩子訴說「心裡話」,袒露自己的內心世界,把自己放在同孩子平等民主的位置上,做個「小大人」,讓孩子感覺家長也像他們一樣,也是有煩惱有心事的,並從中體會到上輩人對他們的信任與重視。日子一久,孩子就會把你當作傾訴的對象了。

3、做孩子的表率。比如要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早鍛煉、做事認真等習慣,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地讓自己先做到,並通過比賽、遊戲等共同活動的方式在情景中感化孩子。「身教重於言教」,這樣做勝過苦口婆心地講解。

其次,要把握愛心,注意尺度。許多事例表明,家長對孩子要求過嚴或者溺愛都會加大兩者之間的距離。前者往往讓孩子畏懼、壓抑、緊張,做事猶豫不決缺乏主見,而後者卻使孩子不聽話、撒嬌、任性、為所欲為、以自我為中心。總之,孩子這些不良性格和不好習慣的養成無不受到家長「愛」的影響,而結果大多使孩子被這種扭曲的「愛」所變形,淹沒。所以,上輩人一定要協調好彼此間對孩子的教育,統一和把握愛的尺度,切不可憑個人的一時性情或喜怒無常,或百般嬌慣,或棍棒相加,一旦上述行為在孩子心中打下烙印,不但損害了家長的形象,而且與家教宗旨背道而馳,傷害了孩子。

再次,要多讚美和鼓勵。林肯說過,每個人都喜歡他人的讚美。其實人性最深切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拿破崙),而孩子尤其需要。這不僅吸引著孩子向你真心靠攏,傾聽你的教誨,還將每時每刻從積極樂觀的一面影響著孩子的生活與成長。卡耐基也曾指出,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讚美和鼓勵。真誠的讚美可以拉近心靈,批評和恥笑卻會拒人於門外,把事情弄糟。「誠於嘉許,寬於稱道」,這是值得每位苦於無法同孩子交流的家長深思。

當然,最後一點就是跟孩子接觸交流要持之以恆。家長切不可以工作忙沒時間等為借口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這樣做往往容易前功盡棄。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只要家長把上述四點納入日常生活中去反覆實踐,相信會有成效的。

二、給孩子一些「劣性刺激」時常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任性、愛哭、膽小怕事、意志薄弱,有些還挑食偏食,長得不是太胖就是太瘦等等。其實這些現象同家長本身及家教有關。

當前,獨生子女相當普遍。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極為寵愛,加上有些家長自身素質問題,對孩子的教育要麼無所適從隨波逐流,要麼一竅不通不聞不問,純粹憑自己的喜好去對待。久而久之勢必造成孩子在獨立性和紀律性方面的教育與訓練極為缺乏。而兒童時期恰是良好習慣和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一旦放縱自流,錯過機會,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一些心理和生理專家建議,應該對孩子施加必要的「劣性刺激」,讓孩子在令人不快或不舒服的外界刺激下得到適當的磨練,以提高對各種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面就談談四種常用的「劣性刺激」。

1、讓孩子體驗飢餓。造成孩子偏食挑食和食慾差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在父母的溺愛下零食不離手,想吃啥就有啥,感受不到飢餓的滋味,吃飯時就沒胃口。俗話說:「欲求小兒安,應忍三分飢與寒。」孩子有了飢餓的體驗,自然就會「飢不擇食」了。所以,適度的飢餓是改變孩子不良飲食習慣的最好辦法。

2、讓孩子嘗到勞累的感覺。孩子之所以好逸惡勞沒有責任心,對父母的辛勤勞作無動於衷,與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上學車接車送,不參加體育鍛煉,與從來沒勞累感有很大的關係。因此父母對孩子不要過分呵護,應該鼓勵和督促孩子干一定的家務勞動和參加各種有益活動,自己事自己做,不要什麼都讓家長去包辦。

3、讓孩子經受困難與挫折。孩子意志薄弱,與他們生活在父母營造的「溫室」里總是一帆風順有關。由於家長為孩子把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孩子就會什麼事都去找家長,一旦離開父母,他們就會變得「不堪一擊」。有遠見的父母應該有意識地為孩子設置一些必須經過努力才能克服的困難和挫折,並給予他以克服困難和戰勝挫折的勇氣和方法。

4、讓孩子挨些批評。孩子固執、好發脾氣,是因為一直處在父母的掌聲中,聽慣了「甜言蜜語」,以至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性格。這就需要對他們進行適度的批評。而對那些學習拔尖,容易驕傲的孩子,在表揚和鼓勵的同時更應不失時機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讓他們體會到失敗和受批評的滋味,化阻力和動力。

三、善待孩子的興趣朋友的孩子剛上二年級,對繪畫特有興趣,畫得如痴如醉,每次學校舉辦畫展也都有他的作品。美術老師時常表揚,說這孩子想像力不錯,用筆用色都很大膽。朋友聽了,不免高興,於是天天關注著孩子的發展。過了兩個月,再碰見朋友時,朋友卻憂心忡忡向我訴苦:孩子不知怎麼了,現在卻害怕畫畫了。

原來兩個月前朋友替孩子報了美術培訓班了。執教老師要求嚴格,訓練更是環環相扣。孩子不但學得手忙腳亂,而且暴露了許多「缺點」。朋友就三番五次地督促,甚至陪著孩子畫,恨不得孩子馬上變成畫家。可是,半個月下來孩子畫起畫來不在再像以往那樣胸有成竹,得心應手了,反而變得猶豫不決,遲疑不定,有時還焦慮不安,乾脆找借口不畫了。

從上述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出,當前家庭教育中依然存在「拔苗助長」的誤區,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抑制了孩子天性的正常發揮。有些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一旦發現孩子有某種興趣就緊抓不放,而社會上的某些培訓班為了迎合家長的這種心理,以求在短期內獲得一些表面效果,討得這些家長的喜歡與承認,往往有意無意造成教學模式的「成人化」。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方法,都違背了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使孩子產生厭倦情緒,甚至畏懼心理。因而朋友孩子繪畫興趣的驟然淡化就不足為怪了。

其實,興趣就好比幼苗,能否開花結果還有待於教育者的正確引導與「護養」,假使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或百般呵護操之過急都會讓幼苗枯萎。我們認為,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中低年級(包括學前教育),只要在任課老師的潛移默化與合理指導下,讓孩子自由發展就可以了,作為家長除了給予必要的物質支持與精神鼓勵之外,無須為孩子過度操心。只有順乎孩子的天性,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才能為將來的進一步發展打好基礎。否則,難免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償失。

四、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位家長對我說,他的孩子在家裡做作業很不專心,不是一邊做一邊看電視,就是作業做幾下,其他東西玩幾下,常常影響了作業的質量。他三番五次地講,可孩子就是屢教不改,不知怎麼辦才好。

其實,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孩子不是與生俱來就是這樣,而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不良環境的潛移默化,逐漸形成壞習慣的。比如大人總是限制孩子的活動時間,時不時督促孩子認真學習,讓他們整天撲在學習上,超時超量地做作業。這樣勢必違背了孩子的年齡特徵,同孩子活潑好動的本性相抵觸,造成孩子精神和體力上的壓力,久而久之就會疲勞煩躁、注意力下降、心不在焉等等。心理學表明,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做作業時出現的三心二意,可以說是一種本能的生理性的「自我防衛」。從中我們應該看出孩子在學習、娛樂、休息上出現了不平衡。假如大人們不能發現這點,不從孩子所處的環境和自身找原因,反而認為孩子有問題不聽話,簡單生硬地加以斥責與懲罰,就會造成惡性循環:孩子越不認真,大人就越嚴格,大人越嚴格,孩子毛病卻越來越多。

筆者認為處理這種事,家長不妨靜下心來,心平氣和地同孩子商量,什麼時候做作業,什麼時候讓孩子干自己喜歡乾的事,共同定出一份合理的作息計劃,這樣孩子心裡就有底了,學習時才能勞逸結合鬆緊有度,而家長和孩子雙方的要求也就容易兌現,從而有助於拉近兩代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家長經過一段時間的監督與適當表揚,孩子自然會養成良好習慣。這無論對孩子的學習還是成長都是極為有益的。

總之,如果家長對孩子缺乏心與心的溝通,只會用強制性的做法,這是不利於教育孩子的,即便孩子暫時服從,也是徒有表面的形式罷了。因為,家長只有同孩子建立起民主和諧的平等關係,真誠地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時,教育才能發揮作用。

五、功夫在「分數」之外期末,發「素質報告單」那天。

我正在辦公室,一位男子進來問:「老師,潘婉語文考了多少分?」

「你是她父親吧?」

他微笑著點點頭。

我翻看了一下期末成績表,說:「65分。」

「怎麼就考65分呀?」他顯得很尷尬。這時,我發現潘婉已經站在父親的身旁,她父親立刻生氣地呵斥道:「這麼差,你怎麼考的?啊!」

潘婉很難為情,但還是微笑著,兩隻手掌在不經意地來回搓著。

我說:「也不能只看這分數,你可能不了解,潘婉這學期真的是進步了,特別是近一兩個月,常舉手回答問題,而且答得很不錯!」

她父親又說:「可她怎麼就考了65分呢?也太少了,記得一二年級時都有八十幾分呢!」

「除了分數,你了解你的孩子嗎?她三年級被我接過來時是怎麼樣,你知道嗎?當時,她時常不寫作業,時常推三阻四找借口,三年級時也考過不及格呢!你只知道一二年級考八十幾分,可這怎麼能和三四年級相比呢?」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唉,也是我太忙了,和她媽媽都在外地做生意,她一直跟奶奶,這些年來也不了解她啊!可是我兒子就厲害多了!」一說到兒子,他就興奮起來:「我兒子也不在我身邊,在親戚家讀二年級,總是考九十幾分,看他也沒什麼做作業,一直就很優秀。潘婉這個做姐姐的和弟弟比起來,相差太大了!」

我說:「孩子總有不一樣的,就連雙胞胎都有差別,有的還相差很大呢,何況潘婉和弟弟生活的環境和接觸的人都不大一樣。你總是盯著弟弟分數上的"優勢』同潘婉進行比較,她肯定有很大的壓力,而且有可能永遠處於劣勢。這學期她進步了些,也改變了些,現在你卻一看見65分就滿臉的怒氣,而不去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品行行為的改變,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潘婉不知何時已經走開了,我能感受到她的難過,我也為她父親的說法和做法感到難過,如果他不改變對女兒的態度,那女兒的點滴進步永遠會被他這種「唯分數」的高要求和不正確的比較所忽略和掩埋,那剛剛有所改變的潘婉很可能因為看不到和享受不到大人的肯定和鼓勵,又會自我放棄而回到原來的樣子。

起先當她被父親埋怨只考了65分時,我看見了她羞愧的表情,那分明就是在自我批評:爸爸,我只考了65分,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已經在努力了,我會繼續努力的……可是,在一年前的三年級時,她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表情,每次沒做作業,要麼找借口,要麼無所謂。當一個孩子有羞恥感時,他的內心就有了改變自己和追求上進的動力,此時,哪怕他的成績沒進步,分數沒提高,我們都應該用寬容和理解的心鼓勵他,撫慰他,耐心等待,給予孩子時間和空間,他才有改變、蛻變的一天。

潘婉的父親被我說了之後,有所感悟。他笑著說,謝謝楊老師,讓您費心了。

我想,改變一個孩子,的確需要家長的配合。如果家長的觀念和做法能順應和支持老師的教育,那孩子改變是很有可能的。否則,老師的努力時常會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當前,多數家長和潘婉父親一樣都有這個共同的「嗜好」——極其重視孩子的考試分數,總是為了「分數」而關注「分數」,有些家長的表現更是讓人覺得分數比孩子還重要,結果使得自己和孩子長期陷在「分數」中滾打、焦慮、徘徊、互相傷害。南宋詩人陸遊曾說過:「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其實,教育的道理也是這樣,如果真的想紮實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成績,那就應該把「關注」的功夫下在「分數」之外,比如關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學習習慣、重視孩子心理煩惱和需求,指導孩子交友和待人處世、培養孩子體育鍛煉的興趣等等。當家長眼中真正有了孩子這個鮮活的人,並讓其身心處於健康成長的狀態時,那分數的提高常常是水到渠成,因為這不過是上述狀態的「附屬品」而已。反之,則捨本逐末,甚至是背道而馳了。


推薦閱讀:

或許是我不夠好的教育
我叫學習委員收一下作業我錯了嗎?
怎麼看5月4日上千教師在衡陽市政府門口討薪?
如何避免因與父母的觀念不同而造成的矛盾和爭吵?
孤獨症系列講座(二)星寶挑食也是行為問題?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 | 教師 | 注意 | 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