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灸法的「規範」及用料

定義:

「艾灸是主要在人體相應部位施行相應灸法的一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艾灸(moxibustion):是用艾絨或藥物為主要灸材,點燃後放置在腧穴或病變部位,進行燒灼和熏熨,借其溫熱刺激及藥物作用,溫通氣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

「本規範適用於對各級各類醫院及保健機構艾灸養生保健技術臨床操作的規範管理。指導相關醫師及保健人員正確使用傳統中醫艾灸方法。個人自行進行灸療保健,也可以此作為參照。」

作用和適應範圍:

「艾灸主要通過溫熱刺激經絡穴位達到調節氣血運行、臟腑功能、陰陽平衡的作用。」

「作用:溫經通絡、祛濕散寒;昇陽舉陷、回陽固脫;消瘀散結、拔毒泄熱;預防疾病、保健強身。」

「艾灸對於內科疾病、骨傷科疾病、婦科及兒科疾病,以及各種痛證,感覺、運動功能障礙都有很好的預防保健效果。常灸命門、關元、氣海、中脘、足三里等穴,還可以強身保健。」

注意事項:

「實施艾灸前要全面了解受術者整體狀況,明確診斷,做到有針對性;準備好施術時所需要的器材、用品等;指導受術者採取合適的體位;加強與受術者之間的交流,使其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顧慮。施術過程中施術者要全神貫注,艾灸操作要保持合適的溫度,以受術者感覺舒適為佳,並且認真觀察受術者的反應情況,必要時調整艾灸的角度及距離。施術後受術者宜卧床休息5-10分鐘,不宜馬上進行劇烈運動。」

禁忌:

「禁忌部位:部分在頭面部或重要臟器、大血管附件的穴位,應盡量避免施灸或選擇適宜的灸法,特別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婦少腹部禁灸。」

「禁忌病證:梵谷熱、大量吐血、中風閉證及肝陽上亢頭痛,一般不適宜用灸法。」

「禁忌人群:對於過飽、過勞、過飢、醉酒、大渴、大驚、大恐、大怒者,慎用灸法。」

暈灸及處理:

「暈灸(fainting during moxibustion):受術者在接受艾灸過程中發生暈厥的現象,表現為頭暈,目眩,噁心,嘔吐,心慌,四肢發涼,血壓下降等癥狀,重者出現神志不清,二便失禁,大汗,四肢厥逆,脈微欲絕。」

處理:「立即停止艾灸,讓受術者平卧於空氣流通處,鬆開領口,給予溫白糖水(糖尿病患者慎用)或溫開水,閉目休息即可。對於猝倒神昏者,可以針刺水溝、十宣、中沖、湧泉、百會、氣海、關元、太沖、合谷等穴以急救。」

水泡及處理:

「施灸後皮膚出現紅暈是正常現象,若艾火熱力過強,施灸過重,皮膚易發生水泡。如果水泡較大用消毒針刺破後消毒,防止感染,數日內可痊癒,1個月內局部可能留有色素沉著。」

用料:

在《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操作規範 艾灸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Preven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Moxibustion》沒有專門對用材做出規範,提及的用材有如下幾種:

「將艾絨做成一定大小的圓錐形艾團」(艾炷moxa-cone);

「用艾絨捲成的圓柱形長條,根據艾絨內是否添加其他藥物,一般分為清艾條和葯艾條」(艾條moxa-stick);

「黃豆或棗核大小的艾炷」(直接灸direct moxibustion);

「棉紙」「棉布」和「雷火針」(實按灸);

「長度在1.5寸(0.30mm*40mm)以上的毫針」(溫針灸);

「3-4cm長的燈芯草將一段浸入油中」(燈火灸);

「消毒針」(水泡處理);

*「若要選用化膿灸時,一定要徵得受術者的同意,並在病歷上記錄、簽字。」(根據體質和病情選用合適的灸法)

*「給予溫白糖水(糖尿病者慎用)或溫開水。」(暈灸現象處理)

可以看出,《規範》並沒有對艾灸的器具做出規定,仍有很大「規範」空間。至少有兩點可注意:

  1. 《規範》規範的,可以做。比如「各級各類醫院及保健機構」、「醫師及保健人員」、「個人自行進行灸療保健」都明確了可以開展灸法,又比如「內科疾病、骨傷科疾病、婦科及兒科疾病,以及各種痛證,感覺、運動功能障礙」、「強身保健」都可以使用灸法;

  2. 《規範》規範的不規範的,躲著點。比如禁忌中說「部分在頭面部或重要臟器、大血管附件的」,大血管還相對明確,前面用「部分」修飾,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又比如「高熱、大量吐血」沒有量化指標,和做菜時所謂的「加鹽少許」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此,《規範》仍然給灸法的「藝術范兒」、「美」保留了相當空間,這種「美」的創作當然要承淡安、謝錫亮、田從豁等大家名家來做,其他人尤其是個人自我保健還是先從格式化的開始,先求「工整」。

推薦閱讀:

徐戰成:一部法學教材式的稅收規範性文件
規範《七律》的寫作要求
三種疾病冬病夏治有規範
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全面版
常用非規範性公文

TAG: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