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及主要洞窟簡介
06-22
龍門石窟南北長約1公里,現存石窟1300多個,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餘品,佛塔50餘座,佛像97000餘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建於北魏時期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藥方洞以及建於唐代的潛溪寺、看經寺、萬佛洞、奉先寺、大萬伍佛洞等。北魏開鑿的石窟全部集中在西山,唐代開鑿的石窟則分散在西山和東山。 奉先寺 原名大盧舍那像窟,南北35米,東西39米,置9米寬的三道台階,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露天佛龕,開鑿於唐代武則天時期,先後耗時四年,據說武則天還捐錢二萬貫,傳說盧舍那大佛是以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該窟是最具代表性的唐窟,顯示了盛唐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高17.14米的主佛盧舍那佛坐像便端坐石窟正中,端莊大度、淳厚安祥的神情氣度無不透著盛唐的從容與大度。整個洞窟的雕塑群是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無論是主佛還是兩旁侍立的弟子像、菩薩像、天王像、力士像,無一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金剛力士是難得的珍品,造形粗獷豪放,雄健有力,其逼人的氣勢令人過目難忘。 賓陽三洞 包括賓陽南洞、中洞和北洞三個洞窟,是龍門石窟中最典型的三個洞窟。賓陽中洞為三洞之冠,歷時24年,用工80多萬,整個洞窟雕刻完整,富麗堂皇,正壁雕主佛釋迦牟尼坐像及二弟子、二菩薩,南北壁均一立佛二菩薩。佛、菩薩體態修長,表情溫和,神采飄逸,有明顯西域藝術痕迹,是北魏晚期風行的「秀骨輕像」的典型代表。地面刻蓮花圖案裝飾,示意蓮花寶池,窟頂飛天仙子的刻畫也十分傳神。賓陽南洞是北魏開鑿,隋代完成。主佛阿彌陀佛面部豐潤,唇厚,衣紋自然,流暢。改洞造像上續北魏剛健雄偉,下開唐代生動活潑,屬於過度時期的風格。賓陽北洞始鑿於北魏時期,唐朝初年完成,主尊為阿彌陀佛,火焰紋背光繁雜而生動。洞口兩側"龍頭"柱礎與大同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土的柱礎造型風格相同。屬北魏完成之作品。 古陽洞 利用天然溶洞擴鑿而成,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洞窟,也是龍門西山南端保存最完整的一個洞窟。洞中主佛形象清秀,左右二菩薩莊嚴文靜,南北高11米的壁面上層層列龕多為隨孝文帝征戰將領發願所造。除了佛龕造像外,該洞中的精品包括浮雕組畫與造像題記,浮雕組畫詳細記載了釋迦摩尼的傳奇故事,而那些記錄造像者姓名、造像年月及緣由的造像題記,是研究北魏書法和雕刻藝術的珍貴資料,魏體書法最有代表性的「龍門二十品」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另一品在慈香窟),尤其是北壁的《始平公造像記》開創了北魏方筆的風格,為「龍門二十品」中的第一珍品。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這裡絕對是個留戀忘返的「寶窟」。 萬佛洞 位於賓陽洞南側的一座唐窟,因為洞內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而得名。進入該窟簡直是進入了佛的世界,很多佛像僅一寸,或幾厘米高。南壁上有一座觀音像,臉龐圓潤,體態豐盈,微扭身軀,曲線優美,既含蓄又端莊,為龍門造像中之精品。 蓮花洞 北魏孝昌年間(525——527年)所造,進窟抬頭便能看到一朵異常精美的大蓮花――蓮花洞是因此而得名的,圍繞著蓮花的飛天線條簡潔優美。南壁上方有高僅2厘米的小千佛,刻工精細,造型生動,觀之忽有忽無,亦真亦幻。 藥方洞因洞口兩側刻有140個中醫藥方而得名。洞窟頂部雕刻有北齊時代的三重大蓮花,外繞四伎樂天,正壁有五尊像及獅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