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

7月11日是中國「航海日」。600多年前的這一天,一支龐大的船隊從劉家港出發,開啟向南、向西的遠航,標誌著一個古老民族從陸地邁向海洋的偉大探索,書寫了一部海上拓荒者的史詩—— 鄭和下西洋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170710第六版

作者:王亞楠 靳亮

明代《武備志》收錄的《鄭和航海圖》,這是航海圖的起首。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郵票之鄭和像。

1406年,爪哇島上的居民親眼目睹了一幕讓他們終生難忘的景象:一支由兩百多艘船舶和兩萬多名船員組成的龐大船隊正從茫茫海霧中駛來,雲帆蔽日、浩浩蕩蕩。鄭和,這個註定要名垂中華史冊和人類文明史的人物,就這樣登上了歷史舞台。

鄭和,原名馬和,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於雲南昆陽州(今昆明市晉寧區)的一個穆斯林家庭。父親雖然英年早逝,卻依然在幼年馬和的心中留下了「魁岸奇偉,凜凜可畏」的印象。洪武十四年(1381年),年僅十歲的馬和被遠征雲南的明軍擄走,凈身為宦後被送入朱棣燕王府,成為其「藩邸舊臣」。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御賜其「鄭」姓以彰其戰功,稱「鄭和」,官至四品。自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受朝廷派遣七下西洋,經東南亞、印度洋,到達紅海,遠及非洲東海岸,遍及爪哇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示中國富強」,將我國古代航海事業推至頂峰,構成中華民族大航海史詩中的壯麗詩篇。

雲帆高張

「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于海,危險亦來自於海……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我國船隊戰無不勝,可用之擴大經商,制伏異域,使其不敢覬覦南洋也。」朱元璋稱帝後,蒙古人退出漠南,大明帝國延續著引領世界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十五世紀初,「靖難之役」掀開了王朝新的一頁,朱棣登基伊始即將目光投向海外。到底是出於加強邊防的需要,還是尋找建文帝的政治考量,抑或「教化四夷」等,朱棣的動機我們已經無從探尋,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這個充滿雄心與氣魄的皇帝正緩緩開創一番不朽的事業——派遣鄭和出使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己卯(1405年7月11日),江蘇太倉劉家港熱鬧非凡,沉寂多年的中國南方海岸驟然活躍起來。朱棣任命鄭和為正使,王景弘為副使,「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金幣。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蘇州劉家河泛海至福建,復自福建五虎門揚帆,首達占城,以次遍歷諸番國,宣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從蘇州至福建,到占城(今越南中部)、爪哇(今屬印度尼西亞)、舊港(今蘇門答臘島巨港),再至滿剌加(今馬六甲)、蘇門答臘、錫蘭(今斯里蘭卡)、柯枝(今印度科欽)、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等,歷經兩年的海上航行,鄭和最終在永樂五年(1407年)九月安全回到中國,隨同他一起前來的還有各國派來朝貢的使者。

永樂五年(1407年)十一月,鄭和二下西洋,沿同樣的路線由占城、爪哇到達柯枝、古里,於永樂七年(1409年)夏還。永樂七年(1409年)冬,鄭和率領船隊從劉家港起錨,第三次開始下西洋的旅程。他們由占城出發經滿剌加、蘇門答臘、錫蘭、柯枝,抵達古里,於永樂九年(1411年)六月回國。永樂十一年(1413年)冬,四下西洋,從爪哇到古里,再向西北航行到達忽魯謨斯(今伊朗)、天方(今沙特)等阿拉伯國家,於永樂十三年(1415年)七月回國。永樂十五年(1417年)冬,五下西洋,經泉州,訪占城、爪哇,遠至東非木骨都束(今索馬利亞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馬利亞巴拉韋)等國,於永樂十七年(1419年)七月返。永樂十九年(1421年)秋冬,六下西洋,往榜葛剌(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於永樂二十年(1422年)八月回國。

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宣宗朱瞻基再派花甲之年的鄭和七下西洋,返航中,鄭和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返回南京。

「雲帆高張,晝夜星馳」,七下西洋,28年的春秋歲月,歷經30多個國家,從東海到紅海,從西太平洋到西印度洋,從東南亞、南亞到西亞、東非,兩百多艘大船,航程萬餘里,鄭和率領的這隻龐大船隊標誌著一個古老民族從陸地邁向海洋的偉大探索。

協和萬邦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早於歐洲最早進行大航海的哥倫布87年。鄭和下西洋開展的官方「朝貢貿易」與歐洲探險家航海大發現的海上「稱霸」目標迥然不同。無論是哥倫布,還是達伽馬,抑或麥哲倫,歐洲航海家的地理大發現及隨後的遠洋航海熱潮,無不以巨額財富和暴力為目標和手段,與探險、征服和掠奪相連。

大明王朝幅員遼闊、國力強盛,既不需要在海外謀求土地,也不需要遠涉重洋尋找黃金。秉承「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的詔諭,鄭和完成了一次次遠航,傳播了「以和為貴」「四海一家」的中華文明。下西洋期間,鄭和船隊滿載價值不菲、富有特色、門類齊全的中華寶物,作為商貿貨物和饋贈禮品:「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的定窯白瓷,「紅釉呈乳濁色,勝似霞光雲彩」的鈞窯瓷器;名貴雅緻、絢麗多彩的蘇州宋錦、成都蜀錦;各式金銀器物、木石工藝、冠帶袍服等。通過這種方式,各國親見中國器物之美,競相呈獻珍寶、珍禽、異獸,「忽魯謨斯國進獅子、金錢豹、大西馬。阿丹國進麒麟……木骨都束國進花福祿並獅子。卜剌哇國進千里駱駝並鴕雞。」同時,鄭和船隊的軍容威儀、文明友善也給各國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各國紛紛遣使來朝,「或遣王叔、王弟捧金葉表文朝貢」。據載,永樂、宣德兩朝,亞非諸國共60餘國來朝貢訪問,永樂九年(1411年)滿剌加國王率540餘人使團來訪,永樂十五年(1414年)蘇祿(今菲律賓)國王率340人使團來訪,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東南亞、南亞、東非16國同時派遣1200人使團來華朝貢。萬國來朝,世界絕無僅有。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七次遠洋航行,開闢了貫通西太平洋與印度洋的直達航線,打通了中國與東南亞、南亞、西亞、北非的海上交流要道,建立了一條文明交流航線,使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展至極盛並綿延至今。

歷史傳唱

「絲綢之路」,一個源於西漢、溝通東西方的交通大動脈,既伴隨著中華朝代更替忽隱忽興,也隨著中華文明的崛起逐漸清晰地展現在人類文明地圖上。從21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到600餘年前鄭和七下西洋唱響中華民族海上絲綢之路的華麗樂章,勤勞勇敢的中國人在陸海兩條絲綢之路上的對外交往綿延不絕。600餘年後,「一帶一路」再次重述中華民族的海洋戰略與和平外交方略於世界舞台。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號角再次唱響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和平發展、合作發展、開放包容、共享太平的發展觀和世界觀。海上絲綢之路以點帶線、以線帶面,串起連通東南亞、南亞、西亞、北非、歐洲等各大經濟板塊的市場鏈,發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印度洋的戰略合作經濟帶。通過發揮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資源優勢,建立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分享中國改革發展紅利、探尋經濟增長之道,開創地區新型合作,實現全球發展平衡,推動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拂去歷史的塵埃,磨卻時光的積垢。」600年後的今天,鄭和及其航海壯舉正粲然生輝而受到現實的青睞。在中國謀求和平崛起的今天,勤勞聰慧的中華兒女,善於從歷史中汲取養料和智慧,沿著祖先開拓的絲綢之路繼續高歌猛進,認真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立一個更加美好、永續繁榮、持久和諧的大同世界。


推薦閱讀:

鄭和下西洋與明代瓷器外銷
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下)
鄭和環球航行測繪延伸了一帶一路
鄭和下西洋相關資料
世知東方書店:鄭和七下西洋後為何被叫停?

TAG:鄭和 | 鄭和下西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