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為群眾辦實事才是最紮實政績
06-22
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逐步加大對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力度,這本來是鞭策官員干實事、提高行政效率的好辦法。
漸漸地,有的領導幹部為了個人升遷,大做表面文章,大搞紙上政績,不惜追求帶血的政績,不但使政績概念「污名化」,更使得工作脫離實際,甚至損害群眾利益,遺禍子孫後代,招致人民群眾極大反感。
表面文章,主要體現為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大行其道。公共建設,不顧實際需要、不顧財政能力,貪大求洋,更可惡的是搞中看不中用的豆腐渣建設。實際工作沒什麼成效,卻忙於整材料、搞評比、拿獎牌。為了應付考察、評比、評獎,堂而皇之搞形式主義,勞民傷財。
紙上政績,社會反映最強烈的是數字注水。統計數據不講科學方法,而是在各種變數上做文章,使得數據不能反映現實。有的統計都懶得做,直接根據長官意志閉門造車。實在不好做假的,就搞偷梁換柱,把難看的主要數據藏起來,揀一點不那麼難看的次要數據報功。
帶血的政績,是指那些表面上看是正的,實際上權衡卻是負的政績。看起來年年高增長,代價卻是環境嚴重污染,幾十年上百年都無法修復,得不償失。有的地方,有的官員,甚至為了政績,肆意侵犯人民法律權利,搞得民怨沸騰。
務實、誠實是基本的為政品質,老老實實為群眾做點事,才是最紮實的政績。當然我們的政績考核標準、官員考核辦法也需要做些改變,讓搞假政績沒效果、沒動力。(評論員 肖純)
(來源:長江日報)
延伸閱讀:
分享到: 0
推薦閱讀:
※醫院學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踐行群眾路線應力避「空談」
※各地群眾齊聚韶山緬懷偉人 慶祝毛主席誕辰123周年
※孟立聯:公共政策應當全面貫徹群眾路線
※為官當以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作為施政導向--觀點--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