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讓寶寶獨自睡覺的技巧(圖)

讓寶寶獨自睡覺的技巧(圖)

獨自睡覺,無論多小

  3歲之前分床睡眠的好處:

  ●克服心理障礙:分床睡眠有助於孩子面對常見的恐懼心理(如怕黑、怕怪物、不敢獨睡等等),讓孩子逐漸養成勇敢、不怕困難、不依賴他人等良好品質,並學會從父母之外的其他途徑獲得安全感。

  ●養成良好睡眠習慣:分床睡眠,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的「私人空間」都變得更大,睡眠質量和睡眠時間也更有保障。

  ●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分床睡眠可使孩子逐漸明白自己已經「長大了」,並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可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孩子對其他的行為規範也更易接受。

  嬰兒期

  具備條件的家庭可以在寶寶出生前,就布置好色彩斑斕的嬰兒房,從一降生就培養寶寶單獨睡的習慣。剛出生的寶寶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習慣,所以習慣的培養比較容易。但新爸媽可能會對單獨睡的寶寶很不放心、也不忍心,寶寶的單獨睡計劃也許因這種原因半途而廢。所以,想讓寶寶單獨睡,新爸媽首先要戰勝自己。

  媽媽技巧:經常讓寶寶聽到你的聲音

  安全感是寶寶自己睡的前提。4~6個月的嬰兒,已經開始對周圍環境有所響應,從這時開始,對父母的離去或獨自一人會產生緊張的情緒。這時,無論父母在家裡的哪一處,都要讓寶寶聽見你的聲音,讓他知道你就在附近;對寶寶的情緒反應隨時做出響應,只要讓寶寶有充分的安全感,他就會樂於單獨睡自己的小床。如果媽媽為方便餵奶,並且減輕夜間育兒的麻煩和孩子的恐懼,父母可以先把寶寶的小床放在大人的卧室,觀察一段時間,感覺沒問題了,再讓寶寶睡自己的房間。

  低幼期

  2~3歲的寶寶能把自己和別人區分開來,自我意識開始一天天壯大,能夠初步地照顧自己,很多事喜歡自己來,做什麼事情都很投入、很認真,最不喜歡別人插手他的「工作」。這恰是培養孩子從行為到心理獨立的好時機,最好能讓寶寶「獨霸」一張床,讓寶寶順利擺脫對父母或者照顧者的依賴。

  一般而言,最好在孩子3歲之前與父母分床睡眠。因為孩子到3歲左右時已經能分清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有了最初的性別意識,心理處於一個重要發育階段。如果長時間與父母同床睡覺,有可能影響孩子的發展,可能滋生戀母或戀父情結,導致孩子日後缺乏自愛、自律,甚至形成性識別障礙。

  媽媽技巧:給寶寶布置一個他喜歡的「窩」

  如果寶寶有單獨的房間,最好把房間裝點得色彩斑斕、童趣溫馨,牆上貼一些寶寶的照片和他喜歡的動畫人物。

  媽媽更可以在小床及其周圍獨具匠心,比如把小床布置成小船、軍艦、大汽車或胖胖熊等有趣的形狀,周圍掛上卡通小動物、小玩具、漂亮的貼畫等做裝飾,再把寶寶平時喜歡的玩具擺在床邊,告訴他,小動物是他的保護神。必要時可以給寶寶一個能抱著的毛絨玩具,也可以給寶寶講故事或輕拍寶寶進行誘導睡眠,使寶寶有安全感後能安靜入睡。

  中幼期

  3~5歲這個時期的寶寶非常在意語言和感情的交流,常常會在入睡前黏著爸爸媽媽,還會試圖「賴」在爸爸媽媽的大床上,不會心甘情願、高高興興地獨自去自己的房間和小床。有時甚至需要爸爸媽媽軟硬兼施。

  媽媽技巧:睡前故事加晚安

  和寶寶分床的最初階段,父母在寶寶睡前多陪他一會兒,講些好聽的故事或讀孩子喜歡的書,也可和寶寶一起聽配樂童話故事,或放一段輕鬆、優美的音樂。之後,平靜地和寶寶互道晚安,再和寶寶一起向娃娃、玩具、寵物說晚安。這樣的儀式,將讓寶寶有更多的安全感,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在愉快的氛圍中,使寶寶心情放鬆,產生想睡覺的感覺。

  大幼期

  寶寶5~6歲的時候,性格特徵已顯出端倪,自立和自理的本領都大大增加。順應他的個性,適時地加以鼓勵、引導,寶寶頭腦中的獨立意識就能發揮出來,做起事來像個小大人,有時候他甚至可以做得比大人還好。這時候父母完全可以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寶寶在自己的小房間獨自睡了,最起碼也該睡自己的小床。如果這時候還不放手,仍讓孩子和父母睡,他會很自然地把這種「依賴」看成必然。

  媽媽技巧:變換小床位置增加新鮮感

  可以帶寶寶到已分床睡覺的親戚朋友家串門,在徵得同意後,參觀小主人的床,爸爸媽媽有意識地當著寶寶的面詢問小主人跟誰睡,並作出驚喜的樣子說:「你真行!一個人睡一張床,像個大孩子了。」順便也可以誇誇小床柔軟、漂亮。

  這時候,孩子會因羨慕覺得「我也應該有自己的床」,並希望在小朋友面前表現一下自己也長大了的樣子,父母則可趁熱打鐵鼓勵孩子單獨睡一張小床。還可尊重寶寶的願望,不斷變換小床的布置,讓孩子總是充滿新鮮感。

  寶寶心理

  孩子不願獨睡主要存在以下三種心理因素:

  孤獨心理:孩子與父母同睡眠時,睡前可以說話、聽故事,早上睜開眼睛就可以看見父母的笑臉、傾聽溫柔的話、向父母撒嬌,覺得很踏實、很開心。單獨睡眠時自然會感到一定程度的孤單。

  依戀心理:孩子從小在母親懷裡長大,況且一直與父母同床睡眠,在每天的肌膚接觸、愛撫中,孩子容易產生依戀心理,自然不願意分床睡眠。

  恐懼心理:這是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內心體驗,如害怕妖怪、噩夢和親人死亡等;夜裡大人不在身邊時這種體驗尤為強烈。

  家長可就此對孩子進行個性化的引導。如:對於容易恐懼的孩子,家長應允許他將恐懼流露出來,使他懂得:隨著他的成長恐懼感是會消失的;對於有依戀心理的孩子,家長可盡量讓童床挨著父母的床,把童床靠近父母床一側的欄杆放低,讓孩子感到父母就在身邊;對於容易孤獨的孩子,入睡前可多加愛撫、多陪一會兒,講些故事讓他愉快入夢,夜間常去照料,讓寶寶不感到孤單。

  特別注意

  1.讓孩子獨睡時,注意床離地面不要太高,在床上加護欄、降低床的高度等防止孩子跌下床摔傷;確保孩子萬一不慎掉到地上也沒有危險。若擔心孩子蹬被子,可給他挑選合適的睡衣,並隨氣溫變化選擇不同厚度的被子。在分床的最初階段,孩子如怕黑,可在床邊安個夜燈,待他逐漸適應後再關上。

  2.剛與父母分床睡眠的孩子,比較容易出現反覆現象。如:父母費了很多工夫才把孩子安頓好,可一轉身孩子又跑到父母的床上來了,或者半夜醒來時偷偷溜到父母的大床上賴著不走。遇到這種情況時,父母千萬不能心軟,要不就會前功盡棄。明智的家長應耐心地把孩子勸回童床上,並多說些鼓勵的話,實在不行時,可陪孩子重新入睡後再離開。

  3.如果孩子接受獨睡,應當適時鼓勵。此外,爸爸媽媽還應當靈活機動,當孩子遇到生病等挫折時,可以讓孩子跟大人睡上一宿半宿,從而撫慰他們「受傷」的心靈。


推薦閱讀:

清《咸豐通寶寶福一百》精黃銅鑄厚重大錢
芝士媽媽:寶寶眼睛最容易出現的10個問題,醫生教你化解
寶寶抱被
寶寶和媽媽的帽子----喜歡 收藏了
寶寶不聽話怎麼辦?

TAG:寶寶 | 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