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讀書的N條理由

努力讀書的N條理由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讀過一二百本書。」    人生樂趣千萬種,唯有讀書最幸福。高爾基說:「對於有文化的人,讀書是高尚的享受。」    讀書可以曉古知今,洞察內外;讀書能穿越時空隧道,到達過去、現在和將來。    人生短暫,一切皆為身外物,唯有讀書怡情養性,萬古長青。憂傷時,拿出一本書,踏著字跡鋪成的道路,到知識的海洋中暢遊,把所有的不快拋棄九霄雲外;浮躁時,捧出一本書,和智者對話,與哲人論理,側耳傾聽又細心領悟,金錢、名利與地位便無足掛齒。    讀書可以與上古下今及中外先哲、聖人交流,而且是非常平等的交流。沒有斥責,就連昔日的帝王將相也沒了霸氣。他們只會無聲地接受讀者對他們是非曲折的點評。    常常讀書,讀好書,她將使你消解怨恨、淡泊名利、祛除浮躁,平心靜氣,心氣平和;常常讀書,讀好書,她將使你精神澄凈,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處處是福地,心心是愛心;常常讀書,讀好書,她將使你以善心待人,以善舉待世。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思想有多遠,行動就能走多遠。人在讀書學習中逐漸提高完善個人素質修養,有了正確的思想基礎,就會有明確的行動方向。王爾德曾經感嘆:「如今是這樣一個時代,讀得太多而沒有時間欣賞,寫得太多而沒有時間思考。」    讀書必須要有思想的碰撞,「視通宇宙,思接千載」,思想可以到達千年以前,也可以延伸到千年以後,智慧的光芒穿越時空,照亮我們蒙昧的心靈,我們將從此走向光明和美好。    一個讀書的人是充滿希望的人,一個讀書的民族是充滿希望的民族。    讀書一是為知。讀書就是為了積累知識,增長學問、見識和智慧。英國哲學家培根所說的「知識就是力量」,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讀書二是為己。讀書的過程無疑是自我修鍊提高的過程,就是古人所說的修身正己的過程,以此培養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所以,劉向說「書猶葯也,善讀可以醫愚」;歐陽修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黃庭堅說「三日不讀書,則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梁章矩說「人無書氣,即為粗俗氣,市井氣,而不可列於士大夫之林」;李苦禪詩「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蘇東坡留下「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經典名句。    讀書三是為人。讀書是為了更好地奉獻社會。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領導者》一書中則說:「所有我認識的偉大的領導者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他們都是偉大的讀書者。」為知為己比較容易被常人理解,為人則必須有大胸懷和大抱負。    讀書不為裝點門面。朱光潛說:「讀書並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與其讀十部無關輕重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能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讀書原為自己受用,多讀不能算是榮譽,少讀也不能算是羞恥。少讀如果徹底,必能養成深思熟慮的習慣,涵泳優遊,以至於變化氣質;多讀而不求甚解,則如馳騁十里洋場,雖珍奇滿目,徒惹得心花意亂,空手而歸。世間許多人讀書只為裝點門面,如暴發戶炫耀家私,以多為貴。這在治學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中國人讀書就是為了做人,所謂知書達理。讀書是學知識、明事理的最好途徑,其根本目的就是如何做人,做怎樣的人。中國人讀書做學問無不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最高理想。修身即為做人,是讀書的首要宗旨。讀書人的鼻祖孔子自稱「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主張「一日三省吾身。」用書籍文章充實自己,用知識學問熏陶自己,不斷反省,改正錯誤,修正方向,謹言慎行,獨善其身,然後推己於人,兼善天下,達到「天下歸仁」的理想。讀書不思做人,如蠻牛隻顧拉車,不抬頭看路,與行屍走肉何異?    讀書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善惡之念,存乎一心,縱百轉千回,萬劫不復,猶懷瑾握瑜,抱殘守缺,不越雷池一步,不墜青雲之志。    孟子曰:「吾善養浩然之氣」,他把做人的原則闡述的更加登峰造極。所謂浩然之氣,是一種正氣,一種精神。此正氣有四:「臨淵不驚,臨危不懼;寧死不屈,寧折不彎;可拋頭顱,不失節操;國難當頭能奮然而起,危機時刻敢捨身成仁。此為壯氣。」「把酒臨風,橫槊賦詩;壯心不已,志在千里;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此乃豪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不戀進退,思不慮得失,舉杯邀月,游目聘懷;不求與日月相始終,只見今世之樂無窮。此乃逸氣。」「與天地相應和,與自然相吐納,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見花落水流,能知其旨趣;聽禽鳴天籟,可悟其天真。此為清氣。」此四氣合在一起,就是做人最高境界的浩然正氣,有此浩氣,自可傲立於天地間,必然是「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的大丈夫。如何能夠達到這樣一種境界,唯一途徑就是讀書。    一撇一捺寫個人,一生一世學做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退隱山林,以著書立說自娛,以詩文辭賦娛人。李白仰天長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驚世駭俗之語至今餘音繞梁。這種瀟洒無羈的活法,就是問心無愧,坦坦蕩蕩的做人。曠世文豪蘇軾,一生不阿順取容,不避罪譴,結果改革派不親,保守派不愛,「一肚子不合時宜」,然而讀書有成,文名顯揚天下。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讀書人的風骨和氣節奏出了人生的最強音。為何越是這些身為大學問家的讀書人,在做人方面越單純率真、固執得近乎愚蠢?如果這些讀書人對自己做人的原則稍加曲意迎奉,他們生存的會多麼如魚得水,左右逢源?可他們卻鑽不出這個牛角尖,眼睛裡面揉不進一粒沙子。    時代在變,人在變,而書的本質不變;地老天荒,英雄遲暮,而書卻常讀常新;知識不老,因而書不老,書是永生的快樂源泉,成就夢想的幸福源泉。    「沒有一種娛樂比讀書更低廉,也沒有一種樂趣比讀書更持久。」人要適應社會,了解社會,符合社會,不得不為自己汲取豐富的營養,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書,因為書是你的營養品。我們最缺少的就是這種營養!    讀書可以充實人生。讀書的人,見識不會囿於自身的經歷,通過一本本書,他們可以超越時空,心騖八極,探索未知。博覽群書而知識面廣,不斷學習而文化底蘊深厚,不斷反思而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不斷實踐而創造輝煌。    讀書可以啟迪人生。文以載道,書以致知,讀書可以讓人明理。生活中有些人有著性格缺陷乃至人格缺陷,讀書可以讓他們審視和完善自我。讀書可以讓人放遠眼光,開闊思維,不斷的讓創新的火花迸發,不斷的充實自己的思想,不斷的形成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不斷的去追求更高的理想。讀書識理會讓我們覓得並保持人生應有的快樂。    讀書可以成就人生。讀書可以改變人生,讀書更能成就人生希望。讀書是提高自己綜合素質的一個永恆不變的主旋律。讀專業書,促專業成長;讀心靈書,有陽光心態。書是高明良師,它點亮人生前進之路。與書籍為伴,受益終身。    每年的4月23日,被定為世界讀書日。這說明東西方文化雖有一定的差異,東西方的觀念又是驚人的一致,共認讀書學習是人類最高尚的人品,最高貴的人格。    古往今來多少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子孫再多,斗大的字不識一升,生來一副奴才命。子孫不讀書,等於生就一堆廢物。「一命二運三風水,四行善積德五讀書。」不讀書,就連算命先生也懶得給你掐指頭。子孫不讀書,祖輩能耐再大,縱有田畝千頃,家產萬貫,也就三五十載功夫,與草本同朽,蕩然無存。    一個人不讀書,或讀書甚少,有親不知事,有身不知修,有子不知教,一心鑽到錢眼裡,把銅板看的比臉盆還大,安於固陋,習為狡詐,長此以往,與禽獸無別。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就是讀書的生命所在。因為讀書,生命才春意盎然。讀書能夠認識天地之大小,悟透人生之難易。能夠在讚揚聲中認識自己,痛苦之中昂頭奮進,得寵之時有自知之明,寂寞之時能堅持守望。    毛澤東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他對自己的要求是「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他的讀書目的十分明確,就是「有為人之學,有為國人之學,有為世界人之學。為人之學者,父子夫婦昆弟之道,布帛菽粟之宜也。為國人之學者,明其國歷史、地理、政教、藝俗之學也。為世界人之學者,世界觀,國際學也」。他用自己的人生之路證明了自己的讀書意義,即是為尋找救國救民之真理。    人是有思維有文化的高級動物,這個高級動物應該如何同天、同地、同自己同他人和諧相處,其中學問多多,都在數不盡讀不完的書中。浩瀚的書海,誰都讀不完。讀不完也得讀,讀對你有用的書。不讀,何知蒼天,何知大地,何知人間。不知又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有人說人生只有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昨天是歷史,今天是當下,明天是未來。昨天靠書籍啟蒙,今天靠書籍導航,明天靠書籍開拓。社會進入了信息化,各種色彩讓你眼花瞭亂,各種誘惑讓你坐卧不寧,你也要守住讀書的底線,堅信書籍永遠是最好的文化載體,讀書永遠是最好的學習手段,有書讀的生活才有意義。    讀書的真諦,就是通過讀書使你可以在輕鬆的氣氛中,讀出真理,讀出自己,讀出樂,讀出趣,讀出雅,讀出妙,讀出一個自己的世界。    讀書,讓我們收穫力量,克服困難;讀書,讓我們收穫知識,創造價值;讀書,讓生命更有意義,讓人品更加高尚,讓人生更加精彩。    自古聖人無常師,如果有,那就是書籍。博覽群書輔以學思並重、兼收並蓄,皓首窮經自可學究天人、超凡入聖。    對一個真心喜歡讀書的人來講,讀書決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命的必需。
推薦閱讀:

成功必在努力後
如何在普通二本大學度過充實,有意義的大學生活?
「面相篇」長成這樣都不發?怪你不努力!
不努力的人只有兩種結果

TAG:努力 | 理由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