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需繼續簡化和系統改革,而非廢簡復繁

漢字簡化以來,關於漢字簡繁體爭論很多,有人提倡廢除簡化字、回歸繁體字,認為簡體字替代繁體字影響了中國文化的傳承,大陸應該與經濟發達的港澳台和海外僑胞保持一致,統一使用繁體字。

支持簡體字的認為簡體字歷來就有,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漢字一直在演變沒有一成不變,簡化字是俗體字、手頭字的集合,共產黨簡化漢字是順應民心,廢簡復繁複古已不可能,但其理由還沒說到點子上。我支持簡化漢字,理由如下:

1、文字首要功能是溝通工具,工具就要簡便實用。簡化和改進工具天經地義,簡比繁更得人心。工具使用起來不簡單不方便,要麼被改進要麼被淘汰。筆記本電腦替代台式電腦,超輕薄手機代替大磚頭手機,流線型汽車代替馬車……原來的服裝、傢具、建築等到現代都變得簡單實用了,連人與人交往的禮儀都大大簡化了。

簡單實用是人類共同的追求,簡化字替代繁體字是深得人心的。繁體字費筆、費眼、費時、費神,繁體字要多寫多少筆畫劃、浪費多少時間?廢簡復繁怎麼會得人心?

繁體字除了不得人心,也不符合國際潮流,對比世界各國的語言文字,只有繁體漢字筆畫最多,老外學習漢語普遍嫌漢字(包括沒有簡化的漢字)的筆畫太多,記不住而書寫困難,遠沒有英西俄葡阿印法德等字母語言文字書寫簡潔。

2、文化傳承是文字工具的次要功能,文化傳承重在精神而非形式。為了傳承古代文化,我們為什麼不用石器而用鐵器?為什麼不用馬車而用汽車?為什麼不寫信而用手機?文化本身是通過實體和形式來體現精神和價值,實體和形式變了文化也變了。

化繁就簡是人類長久以來的共同追求,不管古代和現代,為什麼中國古代形成了那麼多繁體字,這主要是皇權專制者利用繁瑣的文字來阻隔平民百姓,在文化上形成自己的特權,而近代社會是平民覺醒的時代,平等自由民主的文化表現就是簡單易用,文字也要如此,簡體字就是順應了廣大底層百姓的簡明實用的文化要求。

難道寫篆書就有文化,寫簡體字就沒有繁體字有文化?文化要傳承也要創新,墨守陳規死抱古董又有何作為呢?文化傳承不在於傳承形式,而在於傳承靈魂和價值觀。不能為了幾個學究研究的方便而否定大批百姓溝通的方便。

簡體字與繁體字對比:

廳讓變觀靈體權勸幾聽歡雙顯邊機業藝議戲戀護衛歸關響識壞嚴擊懷歷億雜舊廳讓變觀靈體權勸幾聽歡雙顯邊機業藝議戲戀護衛歸關響識壞嚴擊懷曆億雜舊

禮證么興應萬與續繼樂燈驚聯松還對頭干轉難懼舉價論嘆慶導環點為電無辦總禮證麼興應萬與續繼樂燈驚聯松還對頭幹轉難懼舉價論歎慶導環點為電無辦總

學離攔劃擔盡濟個會開里從發當實鬧塊農戰職傳區親風傷獨舉斷廢隊擋賣專撥學離攔劃擔盡濟個會開裏從發當實鬧塊農戰職傳區親風傷獨舉斷廢隊擋賣專撥

不覺得簡體字的看起來更美嗎?

拆字解字的名讖文化不會因為簡化漢字而中斷,簡體字也可以拆字解字,形式變了但內在方法和精神沒變,文字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通用符號,必然有它的用意,拆字解字任何符號都可以。

反對簡化字往往含沙射影反對共襠磚制,抨擊「黨文化」的仇恨鬥爭對傳統「和」文化的破壞。共產黨推行簡化字是依靠了專制權力,秦始皇統一文字也是依靠大一統的專制權力,國民黨1935年推行簡化字就缺乏共產黨的威權,文化古董們一鬧就收回了。

文化古董反對簡化字,但絕大部分老百姓不一定反對,老百姓喜歡簡便實用,不像文化古董那樣掉書袋,共產黨簡化漢字是順應民心,1956年推行簡化字也沒有遇到什麼反對和阻力。

其實簡化字與專制是兩回事,專制有弊也有利,有些重大的改革和統一工程,弱勢和民主政府沒有魄力辦到,而專制或強勢政府才能實現。秦始皇雖然殘暴,但他統一度量衡和貨幣沒有人不說好,共產黨簡化文字、推廣普通話方便了國人的交流有什麼不好?

客觀地說,共產黨造孽是多,但簡化漢字和推廣漢語拼音和普通話卻是難得的功績。真要恢復繁體字放棄簡化字,反對的人一定會把瞎嚷嚷的老古董和小古董淹沒,為什麼?簡體字雖不完美,但比難看又不方便繁體字要好得多。

3、港澳台同胞會被簡化字同化,兩岸統一後會繼續簡化漢字,13億大陸人使用簡體字已經60多年,現在想要大陸改成繁體字已不可能。倒是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港澳台地區反而慢慢被簡體字同化,因為:

第一是胳膊扭不過大腿,13億大陸人使用簡化字,使用繁體字的才0.3億,使用繁體字的同胞才2.3%連胳膊都不是,怎麼廢簡復繁?

第二大陸經濟崛起影響力日增,大陸也會民主富強,和港台差距越來越小,港澳台和海外華僑也遲早被大陸同化,也樂於使用簡體字。老百姓才不管虛幻的文化傳承,只要使用起來方便。

那些反對簡化字的港澳台同胞只不過把簡化字當槍使反對黨國專政的滲透罷了,如果徹底拋開政治的原因(最好大陸也走向民主的情況下)對港澳台各界同胞做個調查,樂於使用簡體字的一定多於使用繁體字的。

簡化字是一個的半拉子工程,需要進行系統的簡化

簡化字是一個沒有改完的半拉子工程,還有大量漢字沒簡化,比如:癌霸臂鞭傍薄藏餐讖篝媾灌罐嚎壕壑瀚糊蝴徽醬犟舅夔籟癩瀨隆窿鷺磷粼嶙鱗麟戮轆麓霾髦耄懋篾濮攀磐譬贏嬴瀛撬覷衢顴闕闋瓤嚷攘壤襄鑲睿蕤畲歙麝孀髓榫懈蟹邂褻誓嗜噬癬魍薇巍齷馨罅噱薰霪櫻纓鸚嚶罌贗焉蔫嫣蜒魘黝黝鼴驟鬃纂攥遵樽鱒……

這些漢字的結構不是上中下,左中右,就是左右結構再套上下結構,筆畫臃腫重複,非常有必要簡化。

毛時代的漢字簡化不系統也不徹底可以理解,那時候電腦和互聯網沒有興起,能把簡化成功其功績媲美秦始皇統一文字和度量衡,只是漢字的簡化與改革不應該停止,應該像c、java等編程語言一樣不斷推出新版本。

漢字簡化字不系統不徹底表現在:

1、不是從簡化形旁和部首入手,保持形旁和聲旁的統一,把很多筆畫多的聲旁變成筆畫少偏旁導致聲旁混亂: 鄧-鄧燈-燈,這兩字不如把「登」字簡化,再簡化「鄧、燈」兩字,還有權-權、勸-勸就不如權-栓(栓和拴不應該發成shuan,而應該變成「木閂」和「扌閂」)、勸-「口全」。

很多字原來部首一致,簡化過後變得不一致,如「瀘」、「爐」分別被簡化為「瀘」、「爐」,有點奇怪。而「讓」變成了「讓」,但「嚷」、「壤」、「攘」、「禳」等同樣的繁體字都沒有被簡化。「僅」被簡化「僅」,而「謹、瑾、槿、覲、饉」卻沒有簡化。

有些字簡化的很粗暴,用「又」旁簡化的字不少,例如:雞(雞)、漢(漢)、歡(歡)、僅(僅)、權(權)、鳳(鳳)、鄧(鄧)、戲(戲)、樹(樹)、對(對)、轟(轟)……「又」部替代既沒有形旁的表義,又沒有聲旁表音,這種簡化只為減少筆畫缺乏依據,應該糾正過來。

有些字「多繁合一簡」的合併過了頭,造成部分漢字的意義臃腫且不相干,這種合併過頭的錯誤已經糾正過來,例如:干:幹gān燥(乾燥)、乾gàn活兒(幹活兒)、幹gān涉(干涉);面:面條(麵條)、表麵(表面);系:關係xì(關係)、繫jì鞋帶(系鞋帶);臟:髒zāng水(髒水)、內臟zàng(內臟)。

2、沒有改革漢字的造字法,幹掉多音字和轉音字,古人造字並非沒有缺點,漢字造字的六書---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其中轉注和假借兩種造字法就是一種偷懶,造成了大量多音字和轉音字。

什麼是轉音字?字的讀音與其聲旁讀音不相符合的字就是轉音字,比如:以「每mei」為聲旁的字就出現了5個:hai海、hui悔誨晦、ru侮、min敏、mei霉梅酶莓,只有這四個字「mei霉梅酶莓」的音節與「每mei」相同,其它的都是轉音字。

這種混亂的讀音如何不讓人學的累,讀別字不是常事嗎?多音字和轉音字極大的削弱了漢字的表音功能,提高了漢語學習的難度,缺乏規律靠死記硬背的語言不是好語言。

要恢復聲旁的表音功能,必須廢除轉注和假借兩種偷懶的造字法。消滅多音字和轉音字,盡最大可能做到一字一音。

3、沒有對形近字進行改革,反而形成了新的形近字,比如:廣廠(廣廠)、厲歷(厲曆)、風鳳(風鳳)、歸舊(歸舊)、撥拔(撥拔)。

字形越相近,越不易辨認,閱讀效率越低。漢字本身的形近字就不少,比如:土士、己已巳、千干、王壬玉、夭天、兔免、未末、戎戍戌、侯候、辯辨辮瓣、團閉困閑、屍戶、刁刀、今令、競竟、斤廳、艮良、尤龍、母毋毌、么幺、日曰、友犮發、耍要、住隹、商啇、予矛、匕七、余佘、咎昝……

什麼是優秀的語言?優秀的語言是語音豐富、文字規整,表達簡明清晰、信息容量大的語言。比較世界各大語言,漢語恰恰具有以上優勢,但漢語也有自己的劣勢,就是漢字的潛規則太多,漢字讀音和表義規則破壞的太厲害。

簡化字改革實際是漢語的再造工程,在互聯網興起的時代,漢語要發揮自己的語音豐富、字形規整、構字豐富、表達簡明、響亮的優勢,必須對破壞漢字規律的各種潛規則進行改革。目前漢字是世界公認最難學的語言,學好漢字主要靠死記硬背,這大大阻礙了漢語的國際化速度。

漢字不能僅僅只表意,得全面藉助形聲字的聲旁來表音,讓漢字讀音變得有規律。把漢字讀音、字形和意義結合起來的系統改革才能真正讓漢字好學又好用,這隻能等到大陸與港澳台民主統一,全民形成共識後才能進行。


推薦閱讀:

日本孩子起名「現代化」:寫漢字,讀英語
北大校長究竟有沒有讀錯?
為什麼古代漢字從右至左豎著寫?什麼時候改成了從左到右橫著寫?
書目與網站推薦
論漢字再簡化

TAG:漢字 | 改革 | 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