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朝鮮還有機會嗎?
13日,有消息稱朝鮮已做好了第六次核試驗的準備。巧的是,前一天,朝鮮當局告知在朝外國記者:13日將有「重大事件」。於是,各路人馬心照不宣。
然而,現實骨感又滑稽,所謂的「重大事件」,只是金正恩親自指導的一個居民區項目的落成剪綵。金主席在剪綵現場笑容燦爛依舊。
百餘位外國記者中,多少人戰地夢碎不可知,島叔只知道未來的十幾天,也許會見證奇蹟,也許是災難。
畢竟,朝鮮半島的風聲越來越緊了。
選擇
蒂勒森這次俄羅斯之行一點兒也不輕鬆。
本來他和普京關係還是不錯的,因著之前當美孚石油CEO時的交情,還被普京發過「獎狀」。但是,屁股決定腦袋,坐上美國國務卿的椅子就得代表美國政府,代表總統說話。
一個星期之前,美國發射了59枚導彈把俄羅斯的小弟——敘利亞的巴沙爾給打了。因為敘利亞再次發生化武事件。這件事情看上去跟朝鮮沒有什麼關係,但是美國和俄國都是「世界性」大國。蒂勒森這次去莫斯科,主要是為了給不斷崩盤的美俄關係「止跌」,苦談了兩天只有一個結論:不能讓雙邊關係繼續惡化下去了。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兩國願意成立工作組,這說明啥?蒂勒森這次沒有讓雙邊關係有所起色。
如果金正恩知道這個消息,一定心裡偷著樂。為什麼呢?俄羅斯基本沒有同意蒂勒森所說的「必須去核」的要求。不僅美俄雙邊會晤過程中談論朝鮮並不多,而且俄羅斯的立場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即半島的去核必須是通過談判,半島局勢只能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對於「卡爾·文森號」航母北上,蒂勒森也只是輕描淡寫的回應:只是美國海軍部門的例行調動。
美俄之間談論的最多的還是敘利亞問題,也談到了阿斯塔納的會議,談到了反恐,也有烏克蘭問題。這些構成了俄羅斯的核心利益,也是美俄關係的主要的癥結所在。昨天美國用了「炸彈之母」這一世界上最具有殺傷力的非核武器,「清除」阿富汗境內的IS武裝分子。在反恐的問題上,美俄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分歧,尤其是在阿富汗,美國已經打了十幾年了,還是難以脫身。那麼在朝鮮半島呢,俄羅斯準備當局外人?非也非也,俄羅斯玩的是待價而沽。
雖然俄羅斯的國力大不如從前,但是俄羅斯擁有的的地緣空間使之成為世界政治的重要參與者。如果俄羅斯在西部吃重,就很可能在東部找到一些補償,比如朝鮮半島。而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賭局中,朝核和敘利亞只能二者選其一,特朗普當然不願意同時在敘利亞和朝鮮開戰,甚至一場戰爭都不想要,但是化武和核武都是碰底線的事情,如果美國不做反應,對信譽是個打擊。從目前特朗普發推的內容來看,朝核問題已經成為特朗普的第一優先事項。
對俄羅斯來說,如果放棄巴沙爾政權,也是個丟臉的事情,明年要舉行大選,普京需要維持人氣,唯有硬漢形象才能抵消俄羅斯經濟下滑帶來的衝擊。除非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做出讓步,或者集中精力反恐,否則,俄羅斯在朝核問題上未必能夠配合美國。
區別
海湖莊園會晤剛剛結束四天,中美兩國元首再次通話,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堅持無核化,堅持半島和平與穩定,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同時願意同美方保持溝通協調。而特朗普總統無論在推特還是接受媒體採訪都非常肯定了中美元首會晤的成果,尤其提到,他很喜歡習近平主席,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
特朗普最新關於半島問題的推特也說到,我有充分的信心相信中國會妥善解決朝核問題,如果不能的話,美國及其盟友是可以的。
可以說,中美之間在無核化的問題上是有共識的。但要注意到,雙方在方式還是有區別的,中國希望可以通過和平的方式來解決。今日,外交部長王毅就表示,半島危機局面值得高度警惕,但「危」中有「機」,並強調只要是對話,正式或非正式,一軌或二軌,雙邊或三方、四方,中方都願給予支持。
美國則是將所有選項都擺在了桌子上,如果外交可以實現的話,當然最好不過。如果不能,那就要以非和平的方式去實現。六方會談中的日本和韓國的想法基本被美國給「代表」了。韓國是一個沒有戰時指揮權的國家,尤其是面對朝核的威脅,韓軍更多的是美軍的配合者。日本呢?一直以朝核作為威脅來實現「正常國家」的目標,最近安倍又順勢放言,朝鮮的導彈可以發射毒氣彈。似乎是在給朝鮮半島局勢加點兒料,即便金正恩不搞核武,那化武也是個威脅。如果半島局勢失控,安倍想到的是能不能讓美軍把綁架人質給救回來呢。
對於韓國來說,戰爭才是最糟糕的選項,畢竟首爾就在三八線邊上,對韓國來說,首爾就是朝鮮的人質,未必非要撕票,哪怕有十枚二十枚炮彈落入市區,就會帶來恐慌。當美國提出先發制人的方案時,韓國是在急著滅火的,畢竟急統並不代表武統,尤其是現在朝鮮已經有核武器了,即便在朝鮮國內爆炸,也會帶來巨大的災難。同是作為朝鮮的鄰國,中韓在應對朝核問題上還是有最大共識的,那就是通過非戰爭手段來達到去核的目標。
各方
在去核問題上,中美日韓俄五方雖有共識,但方式迥異。俄羅斯是強勢地主張和平談判手段,說白了就是抑制美國的戰爭衝動。中韓的立場接近以非武力手段實現最好,即便制裁通過聯合國比較穩妥。而日本的態度最暗搓搓,甚至還有點兒火上澆油的性質。美國則是將「所有選項」放在桌子上。
按照集體行動的邏輯,成員越多,越難以達成共識,三個和尚沒水吃。要麼採取激勵手段,要麼採取懲罰手段,唯有如此才能破解集體行動的困境。朝核已經成為「公害」,這是一種懲罰性的激勵機制。美國北緯38度一直監控朝鮮的豐溪里核試驗場,最近的衛星照片顯示,該地區的活動增加,因此,斷言,第六次核試驗可能已經準備就緒。如果朝鮮進行第六次核試驗,那去核,可能就變成美國主導,甚至美國一手完成的事情了。
伐戰還是伐交?現在六方其實都有意進行談判,蒂勒森關於「卡爾·文森號」的表態更多的是淡化這一軍事部署的進攻性意味。而朝鮮恢復外交委員會,至少說明他有意進行接觸或者磋商。如果美朝能夠坐下來談,那戰爭引信就可以暫時拆掉。當然,每一方都不可避免地進行戰爭的準備,可信的外交活動及其承諾都需要實力做後盾。15日,中國六方會談代表武大偉將前往朝鮮,如果朝鮮要在這一時間進行核試驗或者遠程導彈發射,似乎不合情理。比較合理的解釋是,朝鮮可能也願意接受中國的「穿梭」外交。以核武換和平,換生存,在眼下,變得比較可能,也可行了。
今天的朝核問題,核武器提供一顆可以看到未來的水晶球,一旦擁核,對各方都是威脅。而第六次核試驗,將是一個形成壓倒性的輿論共識的加速器。如果金正恩能夠透過這顆水晶球看到未來,他就應該懸崖勒馬。
但是行事無常的他,是不是一個為核生,為核死的人呢?
文/孫興傑
(作者系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副教授、國觀智庫特約研究員)
編輯/夜下長川
推薦閱讀:
※朝鮮行(九)
※她,是那麼的讓人值得回憶,值得體味——一次次不可思議的旅行
※特朗普承諾建新導彈防禦系統用來對付伊朗和朝鮮,你怎麼看?
※平壤結界
※朝鮮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