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書家毛澤東》介紹

《書家毛澤東》介紹  來源: 時間:2010年12月08日 作者:唐利  編輯:萬泱華 字體:【大 中 小】

唐利 韶山毛澤東圖書館
[摘 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毛澤東這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詩人,以他淵博的知識和博大的胸懷於書法藝術方面同樣創造了極高的成就,他為中國書法留下的珍貴和豐富的知識遺產,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和傳承。

  毛澤東一生留下的墨跡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僅中央檔案館珍藏品即達數萬件,其中解放前的就有9060件。這些珍藏的墨跡中,最早的有1908年毛澤東少年時代的借書條,最晚的有1976年5月的一件批示,前後歷60餘載,卷帙浩繁,既有洋洋數千言的長幅,也有寥寥幾個字的短箋。

  毛澤東的書法作品極受廣大書法愛好者的青睞。目前,正式出版的毛澤東墨跡很多,有《毛澤東書信手跡選》、《毛澤東題詞墨跡選》、《毛澤東手書古詩詞選》、《毛澤東詩詞手跡選》等等,我館收藏已達90餘種之多。

  由王樹庭、王躍等編著,湖南文藝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1997年12月印刷發行,精裝本大16開 《書家毛澤東》,參考各類刊物147種,收錄了毛澤東書法前後60餘年的近900餘件墨跡(最早為1908年前後,最晚為1976年3月2日),許多是當時第一次公開發表,也有不少墨跡是恢復了毛澤東書寫的版式和原貌。從此書中,我們可以一睹毛澤東恣肆雄渾、洒脫無羈的藝術風采,感受他書法中鮮明的個性和創造性。

  毛澤東一生書體、書風、書貌多變,各個時期字體風格迥異。《書家毛澤東》把毛澤東書法墨跡劃分為四個時期進行鑒賞:毛澤東早期墨跡鑒賞(基礎時期)(一九o八年——一九三五年); 毛澤東中期書法鑒賞(追求時期)(一九三六年——一九四九年); 毛澤東後期書法鑒賞(繁富時期)(一九五o年——一九六九年);毛澤東晚年書法管窺(一九七o年——一九七六年)。

  毛澤東早期的書法得力於鐘王,在漢魏、隋碑、章草、晉唐楷書等前人碑帖上皆深得裨益,為自己的書法藝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該書作者對毛澤東早期書法基礎的形成因素,進一步進行了詳細而客觀的分析,認為:既有歷史和現實的因素,也有家庭與學校的因素。其中,家庭因素——父親毛順生由於在一次因山林糾紛和別人的訴訟中敗北,因此立志讓兒子念書通文墨;毛澤東1-8歲寄居在外婆家,外婆家的文化氛圍對毛澤東早期書法基礎的形成,是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要求極嚴的第一師範,是毛澤東早期書法基礎形成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毛澤東曾回憶這段經歷,一往情深地說:「我沒有正式進過大學,也沒有到外國留過學,我讀書最久的地方是湖南第一師範,我的知識,我的學問是在一師打好了基礎。」這當然也包括了毛澤東的書法基礎。

  《書家毛澤東》對毛澤東各個時期的書法藝術的基本特點,參插具體作品,進行了詳細的賞析。

  1950-1969年,進入順耳之年的毛澤東的書法邁進縱情揮灑,抒懷寫意的境界。書中對他60年代的墨跡《沁園春.長沙》如下賞析:

  簡介:長沙,湖南省會,毛澤東早期從事革命活動的中心地。此幅詩墨,是毛澤東於1961年10月16日書就的。

  賞析:六十年代是毛澤東書法鼎盛時期。1961年他的手書可以說是當代書法藝術的神品。這卷書作以草書為主,大部分字是以草書書寫。所以凡字眼處,用筆施墨特別著力。結體也很奇妙。如「寒秋」的一寒一字,寶蓋左側誇張向下,右側緊收,涵蓋四點(或稱聯綿的短橫),猶如秋風掃落葉,飄飄而下的情態。「湘江北去」的「湘」字特別豪放寬鬆,後面的三個字逐個見小,彷彿大江北去的壯觀景象。「盡染」的「盡」字,露鋒起筆,字勢縱長,開張,迅疾飛動,淋漓酣暢,如同一陣暴風驟雨之感。 「自由」二字一筆聯綿,「自」字較小,而「由」字奇大,三條相交弧線環繞,章法不拘,放縱至極,勢不可擋。又如「風華」二字,纖柔圓轉,委婉回蕩,飄逸不羈,字勢變化不測,但筆畫來龍去脈清晰,揮灑有節,筆法有度,筆性純熟,運筆速度之快,給人一種痛快爽利的感覺,書寫效果予讀者以極大的審美享受。最後一句「浪遏飛舟」的「飛」字,寫得也很奇特,一筆左右盤繞寫成,表現出強烈的動態美感。總之,整幅書作,氣貫長虹,勢吞日月。 (賓寒雲)

  網路讚譽《七律.長征》是毛澤東書法作品中絕佳的一幅代表之作,此書如此賞析:

  簡介:毛澤東的長征詩,作於1935年10月,日後留下兩幅墨跡,一幅是1936年前後書寫的,一幅是1962年4月20日書寫的。

  賞析:毛澤東寫詩,只標「詩一首」,從不標「七律」或「七絕」,這是因為他自認為「對於詩還未入門」,「偶而寫過幾句七律,沒有一首是我自己滿意的」。

  1936年前後書寫的這首長征詩,連詩名都未寫。這是他的瘦筆書法。書法的軸線很直,但其軸內卻包含著最大的不直,這是因為他在探索各種形體的審美特徵。其中揚左與揚右分立兩側,探索草體,又受字根的限制,有時縱長,有時側勢,有時又呈圓形。特別是有幾個字已登上狂草的殿堂,如「顏」字,和題名中的「毛澤」二字,不論是線條、結體或者墨色都已經到了盡美的程度。因此,我們認為這幅墨跡有極大的研究價值。

  另一幅是1962年4月20日書寫的,豎式,橫幅手卷型。

  從總體上看,這幅墨跡雄放超逸,遒美至極,再現了當年紅軍長征的雄姿。作者書寫這幅墨跡時,已深得草書之精要,將草書的寫意性發揮得淋漓盡致,筆墨之間,飽含深情,英氣絲毫不減當年。

  作者為盡情表現紅軍氣貫山河,不畏艱險的偉大精神,十分注意墨跡的形體、線條、筆勢等。起首「紅軍」二字用草書體,統帥全篇,字字形神兼備,氣勢衝天。有些字,如「征」字、 「水」字線條柔潤,體勢俊美。有些字,如「閑」字勁道十足,有擎天之力。有些字,如「騰細浪」、「泥丸」等字筆勢連綿,氣韻活潑。有些字,如「過後」二字上頂天,下立地,情意飛揚。

  從分行布白看,整幅墨跡注重局部與整體的和諧統一,疏密得當,對比強烈。從布局看,整幅墨跡波起浪伏,高潮迭起。如「萬」、「騰」、「橋」等字,用狂草重墨書寫,至「過後盡開顏」,情感達到高潮。

  這幅手書,在書寫形式上,充分考慮到了「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那種開闊的場面和氣勢。正文豎書時,每行不超過4字,故從詩詞到落款,計有22行之多。外感上,如超寬銀幕,將那「金沙水拍」的壯觀之景盡收眼底,渲染了「長征」是一首悲壯史詩的浩浩雄氣。(尹曉波)

  毛主席書法師古人而不拘成法,出新意於法度之中,根植傳統,博大精深;推陳出新,獨領風騷,通篇氣勢磅礴,凶狂俊逸,變化跌宕,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和無與倫比的審美特徵。美國人r·特里爾在他所寫的《毛澤東傳》中寫道:「他(指毛澤東),更是一個詩人和藝術家。他的詩詞想像豐富、氣魄宏大、寓意深刻;他的書法汪洋恣肆、任意揮灑、自成妙趣,將他列到中國最傑出的詩人和藝術家行列是毫不遜色的。」

韶山毛澤東圖書館 唐利

推薦閱讀:

周恩來和毛澤東整風以前不是"風雨同舟"?
毛澤東 劉少奇故居
衛士長談毛澤東發火:從不打人只是愛以老子自居吼人
[轉載]八字從頭學——三十五課 毛澤東的八字分析
毛澤東一樣的八字  中

TAG:介紹 | 毛澤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