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十大弟子(續)
佛陀十大弟子之六優婆離
簡介優婆離(梵文轉寫:Upāli)又作優婆利,鄔波離,優波離,憂波利。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持律第一」之稱。
生平優婆離出身於古印度的低下層,是奴隸,雜工,沒有任何人身權利,原為一名理髮師,是佛陀做太子時的宮中理髮師,後和薩迦的王子一起跟隨佛陀出家。因持律精嚴,從來不犯一點小錯,佛陀命他持長僧團的戒律被稱為「持律第一」。
優婆離的一生,是在處理僧團的糾紛。為犯戒的比丘懺摩,向佛陀請問戒律中度過的,堪稱為戒律權威。佛滅後第一結集由優婆離誦出三藏中的律藏。
典籍對他的記載《中阿含經》三十二《優婆離經》:更有一人,本為尼犍外道之弟子。《注維摩經》三曰:「肇曰:優婆離,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也。」《二十唯識述記》下曰:「鄔波離者,此雲近執,親近於王,執王事也,如世說言朝延執事。」《彌勒上生經疏》下曰:「優波離,此雲近執,佛為太子,彼為大臣。親近太子,執事之臣,古人云佛家人,非也。」《凈名疏》五曰:「優波離,此雲上首,有翻化生。」佛陀十大弟子之七須菩提
須菩提(梵文轉寫:Subhuti ),又譯為須浮提、須扶提,意為善現、善吉、空生,古印度拘薩羅國舍衛城長者鳩留之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解空第一」的稱號。佛教敘述
須菩提像須菩提出生婆羅門教家庭。古印度拘薩羅國舍衛城長者鳩留之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恆樂安定、善解空義、志在空寂」著稱,號稱「解空第一」。[1]每次化緣都去有錢人家裡化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相傳即是須菩提與佛陀的對談記錄。《法苑珠林》卷二十五記載釋迦牟尼佛五百弟子中有兩個須菩提,一位出身王室,名叫天須菩提。另一位即善於解空的須菩提。他屢見於般若經典中,此外見於《中阿含經》卷四十三《拘樓瘦無諍經》、《增一阿含經》卷三、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九、《大智度論》卷五十三。空生吉兆尊者誕生的那一天,家中所有的財寶、用具都忽然不見了,全家人都非常的憂心,所以很快的請相師回來卜卦。相師卜卦後,說道:「這是一件可喜的事,你們家所生的是貴子,室中金銀寶物在貴子初生時會一切皆空,這象徵著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為他取名『空生』吧!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將來不會為世間的名聞
空生吉兆利養所束縛,就是為他取名『善吉』也好。」相師的話,安定了全家人的心,從此,尊者的大名,有人稱他「空生」,也有人稱他「善吉」,直到三天以後,尊者家中的財寶和用具,才又恢復原狀。解空第一的尊者,初生的徵兆,真是稀奇萬分,古今難得的事。幼年經歷須菩提幼年的時候,還沒有皈依佛陀以前,對世間的看法以及待人處世,就已與眾不同。他生長在富有的家庭里,父母對他是萬分的愛護,但他從小就不願做金銀財寶的奴隸。父母給他的金錢,也是隨時來隨時去的拿了救濟窮困的人。在路上若遇到衣不蔽體的乞丐,甚至會把身上穿的外衣脫下來布施給人,自己只穿著短衣短褲跑回家。他的父母不是吝惜金錢,但對愛子的作風,常常不能同意,有時就把他叫到身邊,訓誡道:「空生!你這樣的行為真不好,自己的錢,也不問什麼理由,就拿了給人;衣服是自己穿的,你脫給人,光著身體多難看!」須菩提溫和、恭敬的向父母回答道:「我不知道什麼原因,在我心中,覺得世間上一切都與我息息相關,一切人好像和我同一個身體。人是赤裸裸的生下來,為什麼赤裸裸的就不好呢?把自己的東西給人,人和我有什麼不同呢?」他的父母聽完須菩提的話後,不高興的說道:「你這孩子真古怪,自己有錢不知道用,自己有衣不知道穿,反而說出那些莫名其妙的道理,也不怕人家笑。從今以後,你若再不改,索性把你關在家中,不讓你出去!」但須菩提仍然不改他樂善好施的天性,父母就把他關在家中,這正是須菩提的幸運,之後他每天待在家中閱讀思維當時印度宗教和哲學的書籍,使他對人生的問題,有了更進一層的覺悟,他常常自豪的對父母說:「宇宙中一切森羅萬象,好像都映現在我心中,可是,我的心中又像空無所有似的。假若世上沒有大智大覺的聖人,誰也不夠資格來和我討論解脫者的心境,誰也不明白我心中的世界。」年輕的須菩提,父母聽了他的豪語,再想到他初生時家中一切皆空的奇事,奇人奇話,父母心中也不禁對愛子暗暗稱奇。歸投佛陀有一次,佛陀在須菩提的故鄉布教,鄉人紛紛傳說,說佛陀是一切智人,論到智慧,世間上沒有人能夠和佛陀相比。這樣的議論早就傳到須菩提的耳中,而且,他的父母跟隨鄉人,都皈依了佛陀。須菩提家中,一向信仰傳統的婆羅門教,現在父母為什麼跟隨鄉人輕易的改宗呢?這時,輪到須菩提覺得他的父母奇怪了。有一天,須菩提的父親向他說道:「空生,你常常自以為很有智慧,已經了解到人生的真理,但你和佛陀相比就差得太多。佛陀不但有大智慧,而且有大慈悲和大神通,自從佛陀來到本地,全鄉的人差不多都皈依佛陀。還想恭請佛陀到家中供養,希望你在佛陀面前,能息下狂妄的心。」
歸投佛陀須菩提心中很不服氣,他回答道:「你們眼中的佛陀,自是一切智人,但在我眼中,也許就很平凡了。」須菩提雖然這麼說,但佛陀究竟是怎麼樣的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感動力?在須菩提一向平靜的心湖中,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他等不及佛陀到他家中受供時再見佛陀,他想,萬一佛陀很忙,不能來怎麼辦?所以在這一天的夜晚,須菩提便偷偷的先去看看佛陀的樣子。夜晚涼風習習,一輪上弦的月亮彎彎的高掛在空中,星星在閃爍,好像竊笑著好奇的須菩提。須菩提獨自走到佛陀說法的地方,佛陀正坐在高高的法座上說法,四周亮著火把,下面跪著的是千萬聽眾,呀!佛陀的身後好像還放出光明!這不像是人間的人,這相貌太圓滿了,太莊嚴了,佛陀應化的身相,實在超過須菩提的想像之外。大地是寧靜的,千萬的聽眾都屏氣凝神,不敢有聲,這時只有佛陀的法音在宣流著。佛陀說:「世間是不應該相爭的,本來就沒有人我的分別,大家合起來就是一體。」「一切法都是從因緣和合而生的,沒有一項東西能獨立存在。我和一切法既是互相依賴生存,施慈悲恩惠給眾生,看起來像是為人,其實對自己有著莫大的利益!」佛陀的法音非常的慈和,佛陀說的道理令須菩提很感動。須菩提擠在大眾中,偷偷的向佛陀合掌,表示敬意。佛陀說法以後,回到信眾準備的靜室中休息,須菩提徘徊在門口,他想會見佛陀,但又沒有勇氣。佛陀像是知道須菩提的心意,站在門口問道:「你是誰呀!到我房中來坐,我和你談談!」「我是須菩提,希望佛陀收我做出家的弟子!」「呵!須菩提就是你,我早就聽說你是村中最聰明的青年。很好,真正聰明的人,對佛法也才能真正的信受奉行。你父母知道嗎?」佛陀慈悲親切的問。「我想我父母知道一定會很歡喜,我很榮幸得到佛陀做我的老師。」佛陀很喜歡須菩提,從此須菩提成為佛陀僧團中傑出的弟子。
修行歷程乞富不乞貧須菩提出家以後,過著三衣一缽的生活,每天上午到街坊上托缽乞食,下午就跟隨佛陀聽教參禪。比丘們每日出外托缽乞食,總是遵照佛陀的法則,次第行乞,一個個,一排排,無論人家施捨與否,都必須經過。可是須菩提過乞食的生活,總和大眾不同,一離開精舍,他就與大眾分道而行,總是一個人威儀齊整,行止安詳的去找乞食的對象。諸比丘起初對須菩提沒有留心,但日子一久,發覺須菩提的行動有些奇怪。大家一注意,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原來,須菩提乞食行化,總愛到富有人家裡,見到房屋矮小,或是知道經濟窮困的人家,他決不去托缽。無論多遠的路途,他都要趕到富貴的人家去,否則,他寧可餓著肚子不行乞。有一次,在毗舍離的國境內,有一位比丘在路上向須菩提取笑道:「窮在眼前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其實毗舍離的都城都是殷商富戶,不知尊者今天看得起哪一家?」須菩提聽後,向那位比丘看了一看,然後解釋道:「大德!我不是看不起窮人,或許真正同情貧窮者的就是我哩!的確,我是發願只向富者行乞,不向窮人托缽,這是我的苦心,還請道友原諒。」「尊者乞富不乞貧,每天營養充分,難怪尊者身體這麼健壯!」「大德!請你不要這麼說!」須菩提溫和的詳細說明他乞富不乞貧的原因道:「我向富人行乞,決不是為了貪圖美味珍餚,如果好吃,也不須出家學道。為什麼我不到窮人的家裡托缽?因為窮苦人家,自己的生活都難以維持,哪裡還有多餘的飲食供養我們?即使他們願意發心,也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們沒有糧食救濟他們,哪能再去增加他們的負擔?反之,向富人乞食,區區一餐之施,在富者毫無所謂。我所以乞富不乞貧,就是為了這個原因。」須菩提把他的看法表明以後,那位取笑須菩提的比丘,才無話可說。在僧團中和須菩提有相反作風的人,是大迦葉尊者,須菩提是乞富不乞貧,而大迦葉是乞貧不乞富。須菩提很不解大迦葉的用心,有一次閑談時就問他道:「尊者大迦葉!你乞食的態度和我正好相反,我很無禮的請求你告訴我是什麼原因?」「尊者須菩提!」大迦葉解釋道:「我們是出家的沙門,守道行法,這就是人間的福田,我們受人間的供養,是給他們增長福慧的機會。我向貧窮者乞食,讓他們種福田,免除他們將來的窮困,富人們的福多,我們何必錦上添花?」大迦葉尊者的話,一方面像是為自己解釋,一方面又像是向乞富的須菩提說教。須菩提聽後,點點頭,他不強人同己,說道:「乞富、乞貧,都是為了利益眾生,尊者!佛法里方便有多門,我們可以各行其道,其實這都是佛陀的教法。」須菩提和大迦葉乞食的作風,成為強烈的對比,他們的說話和乞食的態度,給佛陀知道以後,對兩個人都不贊成,曾呵斥他們心不均平,都不合乞食法。真正的乞食法,是不擇貧富,不分穢凈,嚴肅威儀,次第行乞。大迦葉比較固執,苦行的色彩非常濃厚,他是從來不願捨棄苦行,可是須菩提,對於佛陀的指示百依百順,以後就自己修正了乞富不乞貧的態度,他對佛陀的教示,都是感恩的接受。般若會上涕淚悲泣須菩提在佛陀的僧團中,修道聞法,非常熱心。尤其是四處十六會的般若法會,須菩提如不去其他的地方教化,從不缺席。
有一次,佛陀在祇園精舍預備講說《金剛般若》的時候,千百位弟子從城中托缽乞食回來,都次第的圍繞在佛陀四周,佛陀先是閉目靜坐,沒有人敢提出問題向佛陀發問。這時,須菩提了解到佛陀的心意,便從大眾中站立起來,披搭著露出右肩的袈裟,向佛陀頂禮後,恭敬的問道:「佛陀!弟子們都知道佛陀是最善於愛護我們的,但是對於善男信女如何安住於菩提心?以及紛擾的妄念,如何才能降伏?懇求佛陀慈悲,為大眾宣說!」對須菩提的發問,佛陀很歡喜,稱讚他了解與會大眾的根機。佛陀回答說:「如何安住於菩提心,不受妄念的紛擾,就是在布施時,要行無相布施;在度生時,要行無我度生,就照這樣安住,照這樣降心!」「無相布施,無我度生」,須菩提深深了解到這樣的道理和義趣,他感激佛陀的法恩,歡喜得涕淚悲泣,他長跪在佛陀座前說道:「佛陀!自從我做人以來,如此甚深微妙的法理,還是第一次聽到。從此,我、法的二執,再也不能纏繞我;我、人、眾生、壽者的四相,再也不能束縛我。離一切執著,才能見到空理;離一切名相才能見到人生。我今天已體會佛陀的心意,像是真正認識了自己。」須菩提尊者開悟了,從此被稱為解空的第一人。迎接佛陀第一人須菩提尊者體證了空理,很會宣揚空理,他的一切行住坐卧,也最能表現空理。有一次,佛陀忽然外出,不在僧團內,佛陀所有的四眾弟子,到處尋找,都不知道佛陀的去處。後來天眼第一的阿那律,以天眼觀察,知道佛陀到忉利天為聖母摩耶夫人說法,大概要三個月的時間才回來。阿那律把這個消息告訴大家,大家都非常的思念,每個弟子對佛陀都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感。三個月很快過去了,佛陀重臨人間,當佛陀還沒有到達僧團的時候,知道的弟子都爭先恐後出去迎接,那時須菩提正在靈鷲山的窟中縫衣,他聽到傳報佛陀下降人間的消息,隨即站起來想放下手中的衣服前去迎接,正在這時,他心中一動,又再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心中想道:「我現在去奉迎佛陀的聖駕,是為了什麼呢?佛陀的真身,不是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可見,我現在去迎接佛陀,把佛陀的法身當做地水火風四大的和合,這是沒有真實的認識諸法空性,不認識諸法的空性,就見不到佛陀的法身,因為佛陀的法身,諸法的空性,是沒有造作主,也沒有所造作,要想見到佛陀,則一定先要了解五蘊四大是無常的,明白所有的一切是空寂的,知道森羅萬象的諸法是無我的。沒有我,也沒有人;沒有作,也沒有所作。一切法是空寂的,法性是無處不遍的,佛陀的法身是無處不在的,我皈依奉行佛陀的教法,我已體證到諸法的空理,不應該為事相所迷。」須菩提有了這樣的認識,就沒有再去迎接佛陀,他很安然的坐下來繼續縫補衣服。佛陀的歸來,像天大的喜事,僧團中到處充滿了喜氣洋洋,大家都想先去拜接佛陀,那時,在比丘尼中有一位神足第一的蓮華色,第一個搶先迎接到佛陀,她對佛陀一邊頂禮一邊說道:「佛陀!弟子蓮華色第一個先來迎接佛陀的聖駕,請佛陀接受弟子的拜見!」
須菩提祖師佛陀微笑著,慈和的說:「蓮華色!你不能說是第一位來迎接我的人!」蓮華色非常驚奇,看看左右,大迦葉等長老才從身後趕來。蓮華色以懷疑的口吻問道:「佛陀!弟子敢問,在蓮華色以前,是誰已迎接到佛陀呢?」佛陀笑著,看看很多弟子都趕上來,像是回答蓮華色,又像是告訴大家道:「你們很好,很遠的趕來迎接我,但是第一個迎接我的是須菩提,須菩提這時在耆闍崛山的石窟中觀察諸法的空性,他才是真正迎接見到我的人。見法的人,才能第一個見到佛陀,第一個迎接佛陀。」蓮華色比丘尼和諸弟子,經佛陀這麼一說,才知道在佛陀的教法中,是對宇宙人生真理的體會,大家都慚愧的覺得還不及須菩提尊者。經過佛陀特別的讚歎,須菩提的美名盛德,在僧團中更是受人尊敬了。文學形象在《西遊記》中又出一同名人物,收孫悟空為徒,傳授他七十二般變化和長生不老的法門。他被描寫為一個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神仙形象:
央視版《西遊記》中的菩提祖師法力高深,弟子眾多,教化廣泛。山野之民,均受其教化。他不僅渡人向道,也教一些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方法給廣大的民眾。深得一方民眾的尊敬。《景德傳燈錄· 百丈大智禪師》:「於是創意別立禪居,凡具道眼有可尊之德者,號曰長老,如西域道高臘長,呼須菩提等之謂也。」。西遊記中的菩提老祖並不是須菩提,菩提老祖和須菩提是兩個不同的人物,首先來說,西遊記裡面的菩提老祖是一個道教人物,他的打扮,手拿拂塵,頭戴紫金冠,修鍊的地方名字叫斜月三星洞,一看上去就是道教的人物。而作為釋迦的徒弟,應該屬於佛教中的人物。延伸讀物:觀世音菩薩成道日慈悲消病咒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佛陀的一生如來諸佛十尊號 佛陀十大弟子: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迦旃延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阿尼律陀 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優婆離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須菩提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摩訶迦葉釋迦牟尼佛的獨生子一羅睺羅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目犍連 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阿難陀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富樓那佛陀十大弟子之八阿尼律陀
阿那律(梵文轉寫:Aniruddha),又譯為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盧豆,阿樓駄,阿泥嚕多、阿泥律陀。意譯為無滅、如意、無障、無貪、隨順義人、不爭有無、無滅如意、如意無貪。迦毗羅衛城之釋氏,佛之從弟。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天眼第一」之稱。
生平據《佛本行集經》卷十一、十九和《大智度論》卷三等記載,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即佛陀的叔父甘露飯王之子,佛陀成道以後曾回家阿尼律陀佩服堂兄的道行,於是跟隨佛陀出家,以「天眼第一」著稱。雖然阿尼律陀是天眼第一的大神通,可是他本人卻是個盲人,《楞嚴經》說他出家之初,貪眠不起,被佛陀呵斥他像個畜生貪睡。阿尼律陀受此刺激,下狠心連續七天不眠,凈不幸失明。但得了天眼通的神通,是佛門的千里眼,他的千里眼能見十方地域,達到能見世界如見核桃的境界。
理論正是天眼阿尼律陀對世界看得太清楚,太明白了,所以他是最心平氣和的羅漢,跟誰都合得來,他還悟出證道的方法,他認為:道是從少欲、知足、寂靜、正念、正定、精進、正慧、無戲論八法而得到的。
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九迦旃延
迦旃延(梵文轉寫:Kātyāyana),又譯為迦多衍那,迦底耶夜那,迦氎延,為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論議第一」為人所尊崇。
姓名音義迦旃延為婆羅門姓十姓之一。譯曰剪剃種,扇繩,好肩等。以姓為名。生平迦旃延生於西印度阿盤提國,為其國王師婆羅門之子,奉國王之命,前往邀請釋迦牟尼,至其國說法。見到釋迦牟尼之後,他決心出家,證阿羅漢果之後回國傳布佛法,使佛教傳播到西印度地區。
著作說一切有部所傳的《施設論》和大眾部所傳的《蜫勒論》(別譯《鞞勒論》,今譯《藏論》)被認為是他的著作。
和他有關的典籍記載《慧琳音義》二十七曰:「摩訶迦旃延,摩訶迦多衍那,此雲大剪剔種男。剪剔,婆羅門姓也。」嘉祥《維摩經疏》二曰:「迦旃延即其姓,此雲好肩。」《不思議境界經》上曰:「迦底耶夜那(舊名迦旃延者)。」《法華文句》一下曰:「摩訶迦旃延,此翻為文飾,亦肩乘。人云:字誤,應言扇繩,亦好肩,亦名柯羅。柯羅,此翻思勝,皆從姓為名。」同記曰:「言文飾者,善贊詠故。言扇繩者,若作肩乘。二字並誤。以其生時父已亡世,此兒礙母不得再嫁,如扇繫繩。」《慧苑音義》下曰:「迦旃,一宗之姓氏也。延,此雲胤也。言此尊者是彼種族之後胤耳。」《法華玄贊》一曰:「梵雲摩訶迦多衍那,雲迦旃延,亦訛也。大般若雲大迦多衍那,此雲大剪剃種男。剪剃種者,是婆羅門姓也。」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十舍利弗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梵文:Sariputra 的音譯。或譯作鶖鷺子、舍利子。
號稱「智慧第一」。初從六師外道的刪闍那毗羅胝子出家,後因聽到馬勝比丘說因緣所生法的偈頌,改學佛法。由於他持戒多聞,敏捷智慧,善講佛法,因此很快成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這裡所說的舍利子並不是佛經中經常提及的舍利子生平佛陀十大弟子中,有「智慧第一」美譽的舍利弗,出身婆羅門家庭,父親是當時很有名的論師,母親懷胎時就有異於常人的智慧,據說這是受胎兒的影響。舍利弗八歲的時候便升上論師寶座,語驚四座,受到諸大論師的佩服及國王的讚歎歡喜。舍利弗因為受到阿說示威儀的感化,從聽聞「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緣起道理,間接知道了佛陀,因此與好友目犍連相約,共同率領二百五十名弟子,一同到竹林精舍皈投佛陀座下。北方憍薩羅國舍衛城中的須達長者,到南方親睹佛陀聖顏,受感召而皈依佛陀,並發心率先在北方建立精舍,奉獻給佛陀,普灑甘露法水。這時,舍利弗奉派前往監督工程的進行,並降伏外道,順利完成只園精舍的建築。舍利弗是最受佛陀信任的首座弟子,佛陀成道後第一次回到祖國迦毘羅衛城的時候,羅睺羅要出家,佛陀就叫他拜舍利弗為親教師,受沙彌戒。舍利弗並受佛陀的囑託,經常關照僧團中年少的比丘和沙彌。舍利弗更負起僧團和合的重責大任,有一次,僧團弟子中有少數信仰不堅定的人,因為受提婆達多的威脅利誘而動搖心志,變節離開僧團。舍利弗挺身而出,教誡這些變節的人,令他們心生懺悔,重新回到僧團中。因此,舍利弗在僧團中備受尊敬。佛陀在祗園精舍的時候,因憐憫眾生漂泊生死大海之苦,輪迴在六道中沒有一個幸福快樂的歸宿,佛陀悟出得救的法門,又怕小根小機的人不能信受,最後決定以大智的舍利弗一定知道極樂國土的莊嚴和清凈,一定能接受阿彌陀佛的信仰,而做為當機眾,宣講極樂佛國的凈土法門。這就是《佛說阿彌陀經》的講說因緣。佛陀在毘舍離城附近竹芳村的森林中說法後,告訴大家一個驚人的消息,就是佛陀三個月後要進入涅槃。當舍利弗聽說佛陀即將入滅,特地來到毘舍離,向佛陀請求先佛進入涅盤,並得到允許,向大眾做最後的贈言,隨後回到自己的故鄉迦羅臂拏迦村莊,告別老母,安住禪定,右脅而卧,進入涅盤。舍利弗舍利日本的鎌倉寺最著名的就是曾經供奉有鑒真法師帶來的舍利佛尊者完整的牙齒舍利。後來隨時間,舍利佛尊者舍利不知去向,現在僅存當年素描圖
。軼事典故舍利弗在佛陀的弟子中是首座的弟子,大智大慧,神力超群,他對佛陀的教示,從來沒有生過反感。佛陀在弟子中最信任的就是舍利弗,佛陀成道後第一次回到祖國迦毗羅城的時候,羅睺羅要出家,佛陀就叫他拜舍利弗為親教師,跟舍利弗受沙彌戒。有一次,舍利弗領沙彌羅睺羅托缽乞食回來,佛陀見到羅睺羅的面色不好看,知道他心中一定有不平之氣,佛陀就把他叫到身旁,問他心中有什麼感到不滿的事。少年的羅睺羅,低著頭像不好意思,但又像不平地說道:「佛陀!我是沙彌,我不應該說長老的過失,但不說沒有人知道我們沙彌的處境。」「是什麼事?你快點講!」「佛陀,上座和中座的比丘,帶著我們到外面去托缽乞食,信眾們給他們的供養,都是上等的美味,而我們初學的沙彌,信眾們在米飯中總用胡麻渣,和野菜摻合起來布施給我們。人的身體,對於飲食,是不分年齡和戒行,都有同樣的需要。我們的長老們在他們的受用之外,沒有慈悲地顧到我們,讓信眾對於供養,生起分別的心。」「這樣的事情不要你說,你就是一點小事都不能忍。」「佛陀!請您慈悲不要責怪我們,吃了胡麻油和酥酪,才能增長力氣,身體健康,才能安心精進修行,但我們現在每日吃些胡麻渣和野菜,營養不足,老感到身體睏倦,常常不能專心一意地修持。」佛陀聽羅睺羅這麼一說,知道這是事實,但佛陀仍教訓道:「羅睺羅!你離開王宮,到我的僧團中來,是不是為了受好的供養呢?」「不是!佛陀!我們加入僧團是為了學道修行的。」「那麼,你還要說些什麼呢?如果想到我們是在修行時,能夠受到信施的一麻一麥的供養,應該就要感到滿足了。你去修行要緊,不要老是挂念吃的問題。」佛陀雖然是這樣教訓羅睺羅,但佛陀知道信眾對沙門這樣分別地供養,心中很不以為然。佛陀叫羅睺羅去後,又再把舍利弗叫來,佛陀慈祥地對舍利弗問道:「舍利弗!你今天受了不凈食,你知道嗎?」舍利弗一聽大驚,趕快把當日所受的飲食從肚中吐出來,他對佛陀稟告道:「佛陀,自從我皈依您以來,我就依著佛陀的乞食法而去行化,我不敢不依佛陀的乞食法,而行乞不凈食。」佛陀明白舍利弗的心,解釋道:「舍利弗!你個人的行乞,我知道完全是依照我的法制而行,但是六和敬的僧團,不是光顧自己的。法制應該平等,利益也應均衡,尤其做長老的要愛護關懷年小的比丘和沙彌。乞食時要注意到他們。」佛陀這麼說,舍利弗一點不平之氣都沒有,他對佛陀教法,都是感恩的接受。
《佛說阿彌陀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希羅、離婆多、周利盤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喬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陀,如是等諸大弟子。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循,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天雨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絨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複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三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只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阿彌陀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裨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只說。』『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門+眾)裨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凈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悉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凈土陀羅尼(即往生咒)(三遍)南無阿彌多婆夜,多他伽多夜,多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多,悉耽婆毗,阿彌利多,毗迦蘭帝,阿彌利多,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延伸讀物:觀世音菩薩成道日慈悲消病咒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佛陀的一生如來諸佛十尊號 佛陀十大弟子: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迦旃延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阿尼律陀 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優婆離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須菩提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摩訶迦葉釋迦牟尼佛的獨生子一羅睺羅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目犍連 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阿難陀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富樓那
推薦閱讀:
※涅盤十大特性
※十大裝逼男人
※十大經典陀飛輪手錶排行榜,誰才是真正的表中之王?|陀飛輪|手錶|機芯
※戰功赫赫天下無敵 盤點中國歷史上三十大名將【20】
※辛涼解表十大名方,不可不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