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味中藥煮湯喝,降血壓不複發

穩定降血壓,治好不反彈的湯藥

【組成】

茯苓四兩(12克),桂枝三兩(9克),白朮二兩(6克),炙甘草二兩(6克)。

【功用】

溫化痰飲,健脾利濕。

【主治】

中陽不足之痰飲病。症見胸脅支飲,目眩心悸,或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弦滑。現代用於心腦血管病之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心衰、心律失常等。

【方葯解釋】

方中以茯苓為君,健脾滲濕,祛痰化飲。以桂枝為臣,溫陽化氣,既可溫陽以化飲,又能化氣以利水,且兼平沖降逆;與茯苓配伍,一利一溫,對於水飲滯留而偏寒者,實有溫化滲利之妙。白朮健脾燥濕,助脾運化,使脾陽健旺,水濕自除。使以甘草益氣和中,共收飲去脾和,濕不復聚之功。

【藥理研究】

茯苓有顯著利尿作用,對離體蛙心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加速心率;桂枝有顯著利尿作用;桂皮醛有中樞性及末梢性擴張血管作用;白朮利尿作用顯著而持久,並可促進電解質(特別是鈉)的排泄;甘草能對抗乙醯膽鹼,增強腎上腺素的強心作用。上述藥物的利尿作用,能促進水濕排出,減輕心臟負擔。

【臨床治驗】

1、治療冠心病:應用本方加味治療冠心病心絞痛16例,結果顯效10例,有效5例,無效1例。

2、治療高血壓:本方治療1例16年高血壓患者,加遠志、附片治療後,血壓基本穩定,半年未見複發。

3、治療心肌病:治療病毒性心肌炎、肥厚性心肌病,以肉桂代桂枝.獲滿意療效。

4、抗心衰:本方與生脈散或炙甘草湯合用,治療96例長期服用洋地黃無效、全身乏力及服用洋地黃後有不良反應者,心衰總有效率為77%。

5、抗心律失常:本方加味治療冠心病早搏治療房顫及心動過緩。

【醫家論方】

1、《名醫方論·卷一》:《靈樞》謂心胞絡之脈動,則病胸脅支滿者,謂痰飲積於心胞,其病則必若是目眩者,痰飲阻其胸中之陽.不能布水精於上也茯苓治痰飲,伐腎邪,滲水道,故用以為君;桂枝通陽氣,和營衛,開經絡,痰水得溫則行,故以為臣;白朮治風眩,燥痰水,除脹滿,故以佐茯苓然中滿者勿食甘,此用甘草者何也?蓋桂枝之辛,得甘則佐其發散,復益土以治水;且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滿。本草曰:甘草能下氣,除煩滿,故用之也。夫短氣有微飲,此水飲停蓄,呼吸不利而然也。《金匱》並出二方,妙義益彰。呼氣之短,用苓桂術甘湯之輕清以通其陽,陽化氣則小便能出矣;吸氣之短,用腎氣九之重降以通其陰,腎氣通則關門自利矣。

2、《金鏡內台方議·卷之六》:用茯苓為君,白朮為臣,以溫其不足之陽。經曰:陽不足者,補之以甘是也。以桂枝為佐,以散里之逆氣,以甘草為使,而行陽氣,且緩中也。

3、痰飲,陰邪也,為有形。以形礙虛則滿;以陰昌陽則眩。苓、桂、術、甘溫中祛濕,治痰飲之良劑,是即所謂溫葯也。蓋痰飲為結邪,溫則易散,內屬脾胃,溫則能運耳。(《金匱要略心典·卷中》)

4、凡因中陽虧虛、脾運失調、飲停濕滯所致的喘咳、眩暈、泄瀉、短氣、心悸、水腫、帶下、目疾、寒濕痹及濕滯成痿諸證,皆可用苓桂術甘湯治之。

5、雖然方中茯苓、白朮有健脾利濕之能,但方中的桂枝卻是補心火以生脾土之用。


推薦閱讀:

山楂泡水喝可以降血壓嗎
想不到,這9種食物竟能幫助你降血壓,一用一個準!
夏日飲花茶解暑又生津 夏枯草茶清肝火降血壓
蜂蜜泡一寶,比燕窩補100倍!,補腎健腦降血壓!還不快收藏~
它能降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很少有人知道

TAG:中藥 | 血壓 | 降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