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雲深《形意拳十四則》釋秘_禪武山人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天憫人之情。一則這一則是郭先生對形意拳的一個概論。開篇明言:「形意拳有三層道理,有三步功夫,有三種練法。」三層道理是指三種境界,三步功夫是指練功出現的三種現象,在種練法是指超凡入聖的三個階段。先說三層道理: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人有三寶精氣神。先說「精」為何物。這裡所說的精,是指人體內的精微物質。這種精微物質是大氣、食物、水等營養物質合和的精華。它貯存於人體之內,為人的生長、存活提供動力。這是人賴以存活的基礎。氣,這裡的氣不是大氣,也不是呼吸之氣,而是人身的一種機能。人身的一切活動皆以此為動力。神,是指神識、精神,包括思維、反映和其它一切有意識的和潛意識的精神活動和表現。精氣神,構成了人身活動的三大要素。三者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精生氣,氣生神。無精難以產氣,無氣難以生神;神可使氣,氣可攝精。三者既有生理上的相互依賴,又有病理的上的相互影響。人如果能夠按照中國傳統的養生方法正確修鍊,則精氣神可達到高度統一,甚至出現諸多不可思議的現象。如李能然先生的於不知不覺之中發人於無形的現象。如道家所說的身外有身現象,皆是功至化境的修鍊結果,即到了練神還虛的境界了。至於三步功夫,則是習人在修為中出現的三中變化。實際上也三種表現。三種練法是指練功的三個階段。明暗化三勁是練功的三種方法。不練明勁不能練精化氣,不能易骨,不練化勁,不能練氣化神,不練化勁不能練神還虛。郭先生之所以這麼說,是為使學人易於理解,實際上三層道理三步功夫,在種練法,是指大體而言,在練功過程中是不能截然分開的。一節 明勁人要一出生的時候,是沒有疾病的,氣血也最旺盛,想吃便吃,想睡便睡,想哭便哭,純為一派天真。古人認為這是先天用事。但是到了知識一開,靈竅一閉,便是識神用事,氣血開始耗損,損而又損,以致衰老死亡。為使衰返壯,古人發明了許多方法,如五禽戲、八段錦,道家的外丹、內丹術等等,拳術便是其中之一。形意拳中的明勁打法就是使衰返壯之法。至於明勁練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郭先生認為:要達到六陽純全,剛健之至,即拳中上下相了隨,手足相顧,內外如一。至此則明勁之功畢矣。對此步功夫的理解,後輩往往見仁見智。一種觀點認為,明勁轉入暗勁是個自然的轉換過程,而且相當漫長。明勁因為郭先生說過,「剛至極則柔」,所以達不到「剛至極」則要永遠練下去。另一種觀點認為,練到手足齊落時,明勁即結束。因為郭先生說「手足相顧」,即為明勁之終。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明勁打上三四年就可結束。因為明勁不可總打下去,人總是要衰老的,長打明勁會傷身體。筆者認為,這三種觀點都有失偏頗。就第一種觀點而言,由於明勁是一種在強烈意識支配下的行動,只要意識不改變動作永遠也不會改變,不通過意識支配,不會「剛極至柔」的現象;第二種觀點也不可取。「手足齊落」只是明勁的一種要求,另外還有一個要求,就是要達到「內外如一」,這樣才會出現整勁,整勁即明勁也。第三種觀點也有失片面。打拳的功夫是不能以時間來要求的。有的人可能出功夫快一些,有些人可能慢一些,這之中還有很多變數是十分重要的,如學人的悟性,下功夫大小,老師教育得不得法,等等。所以多長時間出現明勁,要因人,因師,因時間長短而異。那麼明勁到底有沒有標準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根據多人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最起碼要達到這麼幾項:一是力全,二是力大,三是力整,四是力速,五是神旺。有這五條足矣。剛開始練拳時,架子不整,力量不足也不順,身體各部分不協調,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架子整了,力量順了,身體也不散亂了,這時就有了明勁的意思。但是這時還不要停手,還要加以鞏固,再練一段時間,等到九要規矩完全掌握了,力量也大了,動作速度也快了,反映也靈敏了,這時就可以轉入暗勁。實踐證明,明勁不可總打下去,因為人是血肉之軀,筋肉、骨骼總有個承受能力。如果從20歲打到到30歲甚至更長時間,身體難以承受,甚至還會出毛病。有許多形意拳大師晚年多患足疾,就與打明勁時間過長有關。再說明勁總打下去而不轉入暗勁,就難出高功夫,後面的境界就無從談起。二節暗勁郭先生對暗勁論述得最為清楚:行拳時「將形氣合住,意如拔絲,如推車輪。後腿催動前腿,步步踏實,意力連綿不斷,腳下無聲」是其要領。但是郭先生在文中用了幾個道家的概念,如大小周天、沐浴、火候等。一涉及這些詞句讀者往往如墜五里霧中。其實郭先生引用的是道家內丹派的一些術語。為便於理解,筆者做些粗淺的解釋。道家修鍊就丹派而言,有外丹、內丹兩大派。外丹派起源較早,大概在秦代就有記載。晉代的葛洪是其代表人物。外丹派認為,將一些礦物質放在鼎爐里經過燒煉,可以結成所謂的「金丹」,人食用之後可長生不老,乃至成仙。在燒煉過程中,火候十分重要。起初要用武火,即大火;丹成之後還要再燒煉一段時間,這時就要用文火,即小火。至於燒煉成的金丹是否對人體健康有益歷來說法不一。有人說這種「金丹」絕對不能服食,人吃後會中毒而死,漢武帝就是吃了這種東西中毒而死的。但是也有人認為,「金丹」不僅對人體無害,而且確實是道家修鍊的一種方法。建國後的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陳攖寧先生就持肯定態度。對這兩種觀點我們先不去管它,只討論術語問題。(此處刪去1200餘字,待有識之士方可傳授)三節 化勁 這一節是練神還虛的境界和洗髓的功夫。這種練法與暗勁有些類似,但區別就在勁力大小與神意的運用上。 化勁比暗勁要小,化勁側重神意。勁力大小讀者容易理解,這裡不多費筆墨,唯在神上,郭先生提出「頑空」一詞,意在使學人注意,以免誤入歧途。 「頑空」一詞道家、佛家修鍊者皆用。何謂「頑空」?在解釋這一詞之前,先介紹一下道佛兩家的修持方法。 就道家內丹派修持方法而言,大體上先從有意念集中於下丹田處,丹田產葯小周天修通即減輕意念,不再意守。然減輕意念不再意守,並非昏昧,而是要求「一靈獨存」。如果昏昧就會進入頑空,於練功不僅無益,而且有害,這樣會使下腹所結之丹氣散亂,甚至前功盡棄。 佛家修鍊一般不講意守,而是講求一個「空」字,但是這個「空」也不是「頑空」,而是神光獨耀。否則也會出現道家修鍊時的有害結果。 就修形意拳化勁而言,也有一個避免「頑空」的問題。方法就是像郭先生講的那樣,既不用力,又非全不用力;既不著意,又非全不著意。用大務不行,不用力也不行。動作要松而不懈,緊而不僵,意念要含蓄,但不昏昧。君不見,用大力者,終生難得真力,不用力者終生亦無所成。這裡形意拳強調的中正,不僅適用於動作,而且適用於神意,學人應仔細玩味,若有所得則登堂入室不難。 另外,化勁階段還有個呼吸問題應予注意。郭先生要求似有似無,即是真息。學人能還達到到這一點?依筆者體驗剛開始時很難達到,而且郭先生也沒說出何種狀態為似有似無。筆者認為,剛開始練拳時有必要把呼吸調整一下,讓其深、細、長、勻。久之成為習慣,此時就可除去調息之意識,其息不待調則自然深、細、長勻。待功夫有成後,其息則愈加深細長勻,最後達到似有似無。二則 這一則重點論述三體式。筆者只講講三體式名稱的由來和意義。 在講三體式之前先講一「三體」。據有關資料考證,「三體」一詞源於北宋道家名流張伯端《悟真篇》中的一首詩:「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一體,三體重生萬物張。」這首詩的意思是:道本虛無,從虛無的道體中生出氣,這一氣便是陰陽未判之混元氣;從混元氣再分為陰陽,此陰陽二氣處於一個矛盾的統一體中,互相依存、生化,又產生一個混元氣。這個新的混元氣再分為新的陰陽二氣,又相互依存、生化。如此生生不息,生出了萬物。「三體」即陰陽相和絪縕化生之體。形意原三體式即由此而來。此一式,正常化為形意拳基本姿勢,也是孕育人體混元之的姿勢,也是技擊的最佳姿勢。 三體式中合中有分,分中有合,不僅非常適合技擊,而且對於盲動 體的先天真力,對於鍛煉人的先天真氣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形意拳歷代名師莫不對此給予極大的重視,莫不從此處下手。 郭先生對站三體式特彆強調單重,其主要原因在於單重靈活、雙重笨滯。初習者往往願意練雙重,因為雙重省力。現在有的教科書也提倡先練雙重後練單重。其不知練慣了雙重,再改單重是非常困難的,而且習慣成自然,雖改為單重,而一交手時又不自覺成了雙重,害處不小。筆者認為,站三體式必站單重,如果腿部難以承受可以站高些,待有了功夫,再壓低,每日堅持一個小時至一個半小時,三四年下去真力自生矣。三則 武術者,苦術也。凡立志習武之人,知心朋友立下恆志,終生以此為業。凡武功有造就之人,必有下數十年苦功之經歷。形意拳為道家即內家之術,尤其如此。郭先生在這一則中告誡學人,形意拳術之道,練之極易又極難。易者,至易至簡;難者,練者厭其簡單或不良於觀,以至半途而廢之,或惡其道理平常,無奇妙之法則,自己好剛勁之氣,身外又務奇異之形,故終身練之不得中和之道。 古人云:大道至簡。唯其簡方為道,繁難之術非道也。但是越簡單的東西越不好掌握。就拿做鉗工和操作電腦相比較吧,前者所用的工具只有台鉗、鋼銼、扁鏟、鋼鋸及測量工具。工作起來也極其簡單,無非是測、鋸、剔、鏟、銼。一看就會,但是要把工作做好卻極難。如果只給你這幾種工具,做出一件機器零件來,你能做好么?電腦擔任程序極其複雜,點錯一處滑鼠就找不到你所要找的東西,但是又極其簡單,你只要記住操作程序按程序操作保准正確無誤。 形意拳和其他拳術相比,顯得非常簡單,核心動作就是「劈、鑽、崩、炮、橫」五個動作,可以說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但是要想練好了,練出功夫來又極難。為什麼?因為形意拳是合於大道的動作,每個動作都是符合人的先天本能的。人經過後天幾十年的真氣耗損,元氣已虧且不說,單就動作而言,經過幾十年的習慣動作,也早已散亂得不成樣子。要把耗損的真氣補充起來,要把幾十年散亂的動作復歸於純真自然,談何容易?郭先生講,形意拳術合於道家金丹之術,如按規矩練下去,久之可脫胎換骨。試想這樣的功夫,沒有堅強的毅力,怎麼能得到呢? 從形意拳的規矩方面來說,也極難掌握。大師們規定九要規矩只是一個原則,可以適用於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但是形意拳所以為形意拳,當然還有自己的特定的規矩。比如說,形意拳要求起「手如銼,落手如鉤」,很多人就理解錯了,片面地去追求所謂的「銼」和「鉤」,打拳時一出手,一回手便前仆後仰;還有的人把形意拳譜中的「氣宜鼓盪」錯誤地理解成鼓努小腹,打了幾年不僅沒打出功夫,反而打得肛門下垂。這算是大規矩出了毛病,至於小規矩出了毛病就更不好改了。比如形意拳經中有「拳護肋,肘護心,出洞入洞緊隨身」的說法。可是沒有得真傳的人往往不注意這一點,他們打的拳在外行看來,雖然很端正、規矩,但是在內行人看來,卻有不可救要的致命之處。因為形意拳的動作非常講究一個「合」字,動作時其肘和小臂要出入緊擦肋板,這是其「合」的一大要領,儘管你外形打得再好看,不如此則練不出整力,不如此則百無一用。所有這些都是形意拳的真訣,也叫關竅。尚雲祥曾苦練多年,功夫還是難以長進,正在他不知所以時,郭先生來到他的家中,要他打一套形意拳看看。郭先生看到尚的拳路後說:「功夫眼有了,但是尚不得關竅。」於是經郭先生點化,尚雲祥的功夫產生了質的飛躍。 要想得形意拳的關竅,關鍵在於明師傳授,傳什麼?一傳內氣的運用。因為形意拳不僅是一門拳術,還是一門氣功,只有練足了內氣,才會產生真力,技擊才有了基礎。二是傳授區別於其他拳術尤其是八卦掌、太極拳的要領。因為八卦所以為八卦,太極所以為太極,形意所以為形意,關鍵還在於其練法、打法有區別,僅僅掌握了「九要」規矩就練形意拳是不夠的。這裡筆者只是原則地講一下,其細微之處,還要另闢專章討論。四則、五則、六則 這三則郭先生是講練形意拳的內在要求,恐學人難於理解故分開論述。筆者又恐學人斷章取義,又將其合在一起講解。學人如能在一分一合中細心揣摩,此三則之精義自能體悟。 (此處刪去3000餘字。因為此處至關緊要,得此法者,指日可登聖程,理解錯誤者,照此法練習會誤入歧途。所以非有大智慧之人或識微言大意者不能悟之)七則 在講完練法之後,必然涉及到用法。郭先生反用法又分三層:一、有形有象之用;二、有名有象無跡之用;三、無形無象無聲無臭之用。 第一種是明勁用法:氣連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攔。此種打法是因明勁已經出現,外形已經整合,氣血已相當充盈,身手沉實而有骨力。所以見胳膊打胳膊,見腿打腿。 第二種打法屬於暗勁打法:氣連心意隨時用,打破身式無遮攔。此種打法已有圓滑、柔韌的勁力,而且有明勁的基礎,所以打得比較隨意,行招走勢似斷而連,招勢已基本脫去。 第三種打法:一言一默,一舉一動,行止坐卧,無處不是打法,以致寂然不支,感而遂通。此時神、意、氣、形已達到高度結合的狀態,拳法進入化境,登上了武學高峰。到此階段所學招勢已全部脫去,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奇中有正,正中有奇;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奇正相生,虛實互補,以致無窮,萬般變化,鬼神莫測。 應該指出的是,這三種打法也不是截然分開的,並不是說明勁打法中就沒有暗勁打法,暗勁打法就沒有化勁打法,只是所佔比例多少而已。 在這裡筆者想多講幾句。形意拳屬於內家拳法,它的胳膊技擊時多不伸直。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不能像其它拳種那樣放長擊遠。然而,形意拳自有它的優勢。其一是底盤穩固;其次是步法靈活;再次是內氣充足,勁力渾厚。所以形意拳技擊時多要示近身。有人認為,對方精神高度緊張,防守高度戒備,近身相當困難。其實只要學人訓練有素,近身並不難。首先神氣要抱住,其次全身要合住,再次要敢於進攻。進攻時,步要近人,意要過人。前腳要踏過對方的後腳;擊打的意識要放在對方的身後。只要做到了上述要求,近身擊人沒有不成功的。拳經云:「拳打三節不見形,如見形影不為能。只要你近了對方的身體,對方自然後退,發手只是一個輔助動作而已。有人說,形意拳家發人,對手不知道怎麼被發出去的就是這個道理。 形意拳的打法和八卦掌、太極拳兩個內家拳也有區別:八卦是避正打斜,形意是足踏中門,手運中線,身佔中位;太極是先化後打,形意是破打兼顧。所以比較起來,形意拳自有本身優勢:打即是破,破即是打,破打同時。這與八卦相比,免了迂迴曲折的彎路,與太極比,省了先化後打的時間。有人說形意拳霸氣十足,是武術中的霸道之拳,這話一點不假。八則 郭先生說,明勁是小學功夫,暗勁是大學之道。小學生入學要練字,僅以練字而言,剛開始要學楷書,要一筆一畫地練,要注意橫平豎直、間架結構。等到按法度練成了,不用老師指導就能把楷書寫好,小學的書法就告一段落。此種書法,不大講究通篇的氣勢,也不大強調筆畫間的連貫,要著單個字體的端正。因此是小學功夫。 這段功夫練成後,就要轉入行書。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練習的。它要求字體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及全篇的氣勢和結構,要求變化多端,氣勢連貫,每個筆畫和每個字之間要有「氣」貫通,要似斷而連。故為大學功夫。 當然,行書功夫完成後,還要往下練,這就是草書的功夫,是謂「神化」。你看懷素、張旭的狂草,神采飛揚,氣勢磅礴,已完全脫去了楷書、行書的章法,但是細看又處處合於法度,只是神韻不同。此時的書法已入化境--隨心所欲的程度。 用書法來比喻練習形意拳非常合適。明勁像寫楷書,一招一式,一式一停,按照規矩練去,待到規矩法度都掌握了,就可轉入暗勁。此時仍閉塞基本的規矩法度,只是招式動作間不再停頓,動作比明勁連貫。在神意的支配下,動作連綿不斷,內氣在動作的導引下如水之翻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四肢百骸在流動的氣血的滋潤下,不斷提純升華。此暗勁練成之後,轉入化勁。此時由於已去掉了後天的拙力和體內的污濁之物,學人的形、氣、神已練得相當清澈、靈敏,身手玲瓏,意氣風發,手之舞,足之蹈,全是一派天然。此時真意出現,真有神遊太虛,得意忘形,逍遙自在之感。當然經過相當長時間的鍛煉學人的外形動作及神氣早已合於規矩,不用再去刻意地規範自己的動作,已進入自然而然的地步了。 老子云:「得其一,萬事畢。」這個「一」就是道,在形意拳來說就是神、意、氣、形高度合一的化勁階段。此階段,當剛則剛,當柔則柔,飛騰變化,脫去形跡招式,歸於虛無,可不感而知,達到神化境界。九則 武術本身有兩個功能,一是強身,一是禦敵。用來強身還好辦,怎麼舒服就怎麼練。如果用來禦敵就不那麼容易了。因為,第一功夫要好,最起碼要用過對手;第二還要有心計,心眼實在是不行的。 如果與不認識的人交手,既不知對方練過什麼拳術,也不知對方功夫大小,一旦交手就難免手忙腳亂,難以適應。 大體而言,對手一般有四種。一是內力差,手法也差;二是內力差,手法奸滑;三是力內好,手法稍差;四是內力好,手法也好。對第一種人只要你訓練有素,可以說不難應付。對第二種人只要功夫好對付其奸滑的手法也不難。對第三種人因為對方功夫好,僅憑手法就很難對付,稍有不慎,可能要吃虧。對第四種人就更難。 拳經云:打法容易固法難。意思是說,打人容易防人難。你先打人,因為對方不知你手從何而出,所以防你就比較困難。相反也是一樣。所以郭先生講了兩條原則:先看對方精神是否虛靈,氣質是否渾厚,身體是否活潑。精神主要反映在人的眼上。有的人目中無光,有的人眼睛定不住神;有的人眼中晶光透亮,有的人眼中神光四射,非常鎮定。前兩種人不可怕,後兩種人要當心。再看對方言談是謙虛還是傲慢。謙虛者說明其心內早有提防,傲慢說明其內心輕敵。將對手的外在表現來一個綜合比較,就可以將其判斷出個大概來。 另外還有對空間的大體估量。兩人交手,不管是誰先動,一定要辨別距離的遠近、寬窄,對自己是有利還是不利。如果兩距離較近,就要乘其不備,裹緊身形貼近對方發手。如果兩人相距較遠,不可直接上步,這樣時間距離都長,對方容易以逸待勞,於己不利。方法是緩緩靠近,捕捉機會下手。 這只是原則性的方法。兩人交手,情況千變萬化,剎那之間,生死立判,不可不慎,更何況還有與多人交手的情況呢。。所以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當剛則剛,當柔則柔,至於高低、長短、遠近、伸縮、橫直、收發等等都要根據當時的情況而隨機應變,不可拘泥。十則 形意拳經有一個小原則是上下結合。頭足要合,手足要合。在外形的導引下,久而久之上部的呼吸與下部的丹田呼吸也就相合了,這時可以打通心腎聯接,丹經上叫做心腎相交、水火既濟。此時內外合一,心火下照腎水,腎水翻騰,自下而上與心火相接,在神意的引導下,腎水化為甘露,復歸於丹田,又在心火的照耀下,蒸騰起來,灌注全身。這種循環往複照注蒸騰,蒸騰照注,身體越來越健壯,精氣越來越充盈。手足相合的結果是神氣相合,進一步使神、意、氣、形相合,於是遠處不合,最後是全身合而為一,一即是道,得道之後,結束了練神還虛過程,聖程就近在咫尺了。「拳與道合,拳術即是道術」,此言不虛也。十一則 形意拳講究的「中正」,人們往往從外形上去理解,卻忽視了另一個方面的「中正」,那就是神意方面的「中正」。 什麼叫做「中正」?按孫祿堂先生的話講,所謂「中正」就是中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形意拳所以稱為形意拳,其練法,其追求的目的一在形一在意。兩個方面不可偏廢。 剛開始練習時,學人可能對意的理解有困難,所以老師在外形方面強調得比較多。但是在練習了一段時間以後,勁打順了,氣血也貫通了,外形也端正了,此時就要側重意的練習。如何練意有個方法問題。用力量打拳,專一追求力量,就會把自身的力量拘住。有的拳家力量好像很大,但是由於他只注重了外形的練習,所以力量只是拙力。這種力量沒有變化,與人交手笨拙得很。 也有一形意拳家,側重練意。他們錯誤地認為,「以意領氣,意到氣到,氣到力到」。其實他們錯誤地理解了意、氣、力的關係。氣者,力之苗也。氣足者力大,氣衰者力弱。無氣者、氣衰者,縱然以意領之也是枉然。古人云:無故造念,短壽促死。要想練成一個有功夫的形意拳家對此不可不慎。 既然專一求氣不好,專一求力也不行,那麼如何練習才能既有力又有氣呢?在此郭先生講得極明:求力必為力所拘,求氣氣必不順,求沉重必為沉重所墜,求輕浮則神氣浮散。練之形式和順自有力,神氣歸於丹田(注意:不是意守丹田。如果照此法練形意拳將終生無所得!)自然身重如山,將神氣合一,化成虛空者,自然身輕如羽。總之不可專求,從容中道而已。這從容中道,就是合於法度、規矩。 還有的人講什麼逆腹式呼吸,用外形導引小周天、大周天,什麼眼神遠望、神遊太虛等等皆非正道。唯一的方法就是恪守中正,合於規矩,如此練下去,沒有不成的。十二則 郭先生在這一則中講的「形意拳有先天之橫,有後天之橫」這句話,讓讀者頗為費解,因此後人對此有不同的理解,其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愚者見愚。筆者在此僅談談自己的看法,作為一家之言,僅供學人參考。 在形意拳中,五拳歸五行,因橫拳屬土,在五臟中屬脾。土在五行中居於中位(其它四行金、水、木、火分居西、北、東、南四位)。因土生萬物,脾主思慮,人在未生之前,父母的思慮一動,一點元陽,與一點元陰相交,成為一點混元之氣,而安於子宮,生人之氣備矣,所以脾屬先天。 就一個人來說,又有先天之動與後天之動的分別。想動未動之時的神意之動為先天之動,想動已動之動的形體之動為後天之動。脾動為橫,前者之「橫」叫做意動,之個名稱是我們勉強為它起的名字,其實沒有形象,所以名為無形。它可以指揮全身各部位的動作,所以郭先生又稱它為「有形之母」。 郭先生說:「外形之拳,一動即名為橫。」筆者以為這句話大體上有三層意思: 首先,橫拳是形意拳諸動作的基礎。因為脾有包裹之作用。中國傳統醫學認為,土生萬物,脾為後天之本,脾有裹攝之能。凡身體衰弱,無故出汗、滲血,或女子月經淋漓不止,中醫皆責之於脾。脾有包裹之作用,而橫拳有包裹之形狀。包裹即為合,而形意拳之「合」字,為其核心要領。「合」即是「裹」。 其次,形意拳所有的動作都受神意,即無形之橫拳的支配。 再次,形意拳中所有的招式都含有「橫拳」。對這層意思的理解,要涉及中醫的五行學說,因此要展開一些,多費些筆墨。 中醫的五行理論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一是五行生剋,二是五行乘侮,三是五行互藏。對於五行生剋,凡是學習形意拳的人都知道,這裡不做解釋;對於五行乘侮,因為本文不涉及此內容,也不費筆墨。這裡單講「五行互藏」 中醫的「五行互藏」理論,起於唐代的大中醫家、著名道士張景岳。他認為,五行當中的任何一行,不僅包含其本身,而且也包含其它四行。比如,金不僅包含自身的金行,而且也包含其它的水、木、火、土四行。中醫理論認為,人得五行之氣而生,人之五臟歸屬五行;五髒的氣化運行是人之生命的延續的核心部分。由此就推演出人體全息理論,即人體任何相對獨立的部分都包含著人體的全部信息。就人眼而言,瞳仁屬腎為水輪;黑睛屬肝為風輪(也稱木輪);白睛屬肺,為金輪;兩眼內外眥屬心為火輪;上下眼胞屬脾為肉輪(也稱土輪)。不僅是眼睛,其它部位也是如此。 而形意拳之五行拳是根據五行理論創造出來的,自然也受五行互藏理論的支配和制約。劈拳屬金,除了包含自身金行的特徵外,也包含鑽拳(屬水)、崩拳(屬木)、炮拳(屬火)、橫拳(屬土)。其它四拳也是如此。 形意拳問世數百年來,所有拳家對五行拳互相生克能夠理解,而對於其中的任何一拳能生克其它四拳僅知運用,而百思不得其解,可能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知之甚少有關。郭先生在四則中只是略微談到了一點,並未詳述。學人如能細細玩味,自然能領悟其中的奧妙。(此則中筆者尚有言猶未盡之意,目前正寫作《五行深意》一文,內容包括:1.五行相,2.五行相剋,3.五行相容,4.五行相乘,5.五行相侮,6.五行殺,7.五行相滅,8.五行相依。共八大內容。不知此八大內容者,論修鍊即是盲修瞎煉,論為人處世者,則如茫茫夜空不則星斗。知此八大內容,以此指導修鍊,指日功成;用以指導為人處世,則可趨吉避凶,從容進退。可有志者可前來交流)十三則 這一則中郭先生用丹道的火候來解釋形意拳的三種練法:明勁用武火,暗勁用文火,化勁火候純全。其實這也僅僅是分階段而言,是一種大體上的區分。僅就某一勁力而言,用多大勁力就是武火,用多大勁力就是文火,用多大勁力就是火候純全?這只是三種勁力比較來說的,明勁肯定要比暗勁大,暗勁肯定要比化勁大,至於大多少,這要憑學人的感覺自己掌握。在實踐中經過反覆摸索,找到了適合的勁力,越打越有精神,越打勁力越飽滿,就算是得法。經過反覆練習,最後將招式化去,自然就合於道了。(此處為全篇點睛之處,故刪去1000字)十四則 此則所引用的河圖、洛書,實乃古人對形意拳一種比附,本來無甚深意,解釋起來又頗費筆墨,因此略去。結束語 郭先生的形意拳十四則,集形意拳理論之大成,歷代形意拳名家,對此心存敬畏,視若拱壁。然而由於其內涵卻博大精深,莫測玄妙,致使許多學人望文興嘆。 無文化基礎者自不必言,有文化基礎者或許能體悟其真意,可惜並無釋意之類的文字問世。尤其到了當代,由於文言成了「天書」,練習者沒有文言基礎,看十四則便成了盲人摸象。即使有文言基礎者,由於其多不懂中國傳統醫學知識和道家的丹功知識,也只能妄加猜測。所以這就形成了多年來形意拳理論多如繁星野草,但有價值的不多的現象。 筆者為透視《十四則》秘意,經過十多年的實踐和理論積累,廣涉醫家、武家(包括形意、八卦、太極、少林等多家武術門派)、道家丹功(包括東、西、南、北、中、漸、頓兩派)、中醫等方面知識;尤其是易經這門博大精深的知識,為研究易經,最終打開形意拳這扇神秘的大門,筆者從沒有文字的遠古的河圖、洛書學起,遍覽易學諸家之書,僅此一項內容用學富五車來形容並不過分。在掌握了上述知識以後終於寫成此文。但是我對這些文字僅敢稱是一家之言,並不代表某一門派的理論,初衷也是為形意拳的發展和弘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做些貢獻。 縱觀目前社會上,練習武術之人,少有功夫達上乘者。為何?皆歷未得武術之真諦耳。先師有云:任是愚夫愚婦,一經指點,立登聖程。指點什麼?就是武術理論中那一點點真諦。作者:形意拳老楊
分享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我的更多文章
推薦閱讀:
※姚承光論意拳文集(1)
※第847期:形意拳基本技法校正(下)
※意拳的擊人要訣
※尚派形意拳之三體式與鷹捉
※秋聲獨賦的【大成拳,意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