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錢幣文化2

-------------貝 幣---------------普遍認為的最早的貨幣是一種由天然海貝加工而成的貝類貨幣。 貨貝出產於印度洋和中國南海沿海和烏礁附近。貝的輸入、主要通過納貢、俘獲、交易三個途徑。但是,這種外來的貨幣材料總是難以滿足需求,特別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交易行用範圍的擴大,海貝不效應用,便出現各種仿製貝:仿貝的材質主要為石、玉、骨、蚌殼等,這類貝幣形體都較小,其長度約1.2厘米至2.4厘米左右。在商代晚期又出現了銅質貨幣,形制也仿海貝形式。銅貝堪稱是我國最早的金屬貨幣了,其中有一種表面包金的銅幣是作為大額貨幣使用的,現存世量極少。蚌貝因一出土就容易損壞,現保存完好的不多。 目前存世的普通天然貝幣大多呈乳白色,表面無光澤,由於天然貝幣出土很多,現基本上沒人作偽。在錢幣交易市場里,一枚天然貝幣的價格約10餘元,石貝、骨貝的價格約20元至40元左右一枚,綠松貝和銅貝的價格要高許多,一些品相上好的銅貝要價上百元甚至更高。 我國貝幣以「環幣」和「紫幣」為主,「環幣」長約26毫米,背部有黃色環紋,所以也稱虎斑幣,占貝幣的絕大多數。為方便使用,大部分貝幣的背部都打磨成孔,以便用繩穿成串。它們潔白光亮,大小劃一,不易腐朽,在遠離大海的地區,這種美麗的貨幣穩定可靠,深受百姓歡迎。

環幣 商周時期,貝幣以「朋」為單位計數。據郭沫若先生考證,「一朋」為十貝。雲南用貝幣始自春秋晚期,止於清初,流通時間超過2000年。據《雲南通志·風俗篇》記載:「昔多用貝,俗名曰巴子,一枚曰庄、四庄曰手、四手曰苗、五苗曰索」參考其它書籍,貝幣計數方法和單位比較接近,1枚曰庄、4枚曰手、16枚為苗、80枚為索、20索為袋。80枚用繩串起來的1 索。與銅錢的貫或緡相似,最為常用。這種以4為進位的計數方法,同海貝來源於波斯灣的阿拉伯人有關,他們習慣以4進位。貝幣的價值在元初為2000枚兌銀1兩,到明初時要8000枚值銀1兩,相當於1枚銅錢兌8枚貝幣,明中葉以後貝幣繼續貶值。中原經濟發達地區,商後期有人製作石貝、木貝、骨貝、蚌貝,補充天然海貝的不足,青銅冶煉技術日漸成熟,又出現了青銅仿貝。仿貝製作並非易事,特別是玉、蚌等材料,劃齒打孔費工費時。銅貝製作不但神形皆似,而且輕薄省料,用今天的標準來看,是運用當時的高科技才能鑄出如此小巧精緻的仿銅貝。 銅貝製作工藝複雜,成本很高,青銅易鏽蝕,出土銅貝數量很少,多數品相不好。還有純金、銀貝就更加稀罕。用泥土燒制的貝幣也稱陶貝,是殉葬使用的冥幣。

骨貝

流金貝

木貝

石或玉貝

陶貝

銅貝

包金青銅貝幣,數量更稀少,多數書籍介紹的實物殘缺不全。包金是中國古老的傳統工藝之一,現代已很少應用,其工藝更少有人知。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介紹比較清楚:「凡包至於金,為人間華美貴重,故人工成箔而後施之。凡金箔每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粘鋪物面,可蓋縱橫三尺。凡造金箔,即成薄片後,包人烏金紙內,竭力揮椎打成……」手工打制的金箔厚度僅幾微米,7厘重的黃金可打造縱橫3尺的金箔,老尺1尺約合現在的7寸,這樣折算1分黃金可制金箔1平方米,1克黃金約可以打制3平方米金箔,這種金箔,吐口氣就能將它吹去。黃金具有非常優越的延展性,一個圓弧形表面,包上金箔後,看不到絲毫的皺褶。包金貝幣無論拱起的表面還是中間齒狀開口,金箔與之吻合得天衣無縫,渾然一體。3000年前的包金貝,至今依然金光璀璨。金箔經不起流通的磨損,所以包金貝不是日常流通的普通貨幣。可能是作為賞賜或者大宗交易時使用的大額貨幣,其流通一定不頻繁,不然,我們就沒有如此眼福了。先秦時候,各地區因不同的自然社會條件和歷史文化背景,從而形成了蟻鼻錢、布幣、刀幣和圜錢,四個各具特色的鑄幣體系。 蟻鼻錢是南方楚國的鑄幣,是直接由貝幣演化而來,是貝幣發展的高級形態。其上多有陰刻鑄就的錢文,所以又被稱為「文字貝」。根據它們的外貌形狀和文字特徵,又被人們稱為「鬼臉錢」和「蟻鼻錢」。 布幣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的黃河流域,源於農具鏟。春秋以後漸漸成為專用通貨。早期的布幣有裝柄的銎(音qióng),即空首,所以稱為空首布。形制接近實用工具,流行於春秋時期,最晚至戰國早期消失。空首布到戰國時逐漸演變為布首扁平,無法裝柄的平首布。平首布是布幣中的先進形制,流行於整個戰國時期。布幣除了可以分成空首、平首兩大類型外,每類中根據首、肩、足部的變化,又可以細分為許多類型。

(銀實首布 春秋戰國時期,鑄於楚國和韓國,呈鏟形,圓銎,平肩,平足,分短型,中型和長型,通長10--15.7cm,重162.7克--188.1克,罕見。) 布幣的發展,經過了兩個重要的階段,就是鏟形階段,這是第一個階段,首空可以納柄,所以稱為空首布。第二個階段,布首已不空,變成平實,所以又叫平首布。到了戰國時期,布幣的形制發生很大的變化,由空首變為平首、由大變小;這時的布大致在可分為四類:尖足布、方足布、圓足布和雜形布。這些布的流通地區不同。 尖足布上都有文字,以兩個字為最多,常常都是地名,如甘丹、武安、晉陽等,尖足布一般在北方的趙國與魏國流通。

春秋戰國小尖足布 方足布是最通行的一種布,形狀比尖足布小,銅質比尖足布堅韌,普通方足布布首有一道紋。 圓足布的種類和數量都少。它的特點是圓肩圓足褲襠。鑄造的地方有晉陽、大陰等。一般圓足布首是沒有豎紋的,而晉陽、離石、大陰鑄的圓足布有兩道豎紋。圓足布以?字布為最多。圓足布有在布首和兩足上各開一個圓孔,所以又叫三孔布。它的背面也有特點。普通圓足布背面多有數目字,而三孔布的背面卻有紀重或紀值的文字。

(無終三孔布 戰國時期,鑄於趙國,流通於三晉等地.背文"十二朱",一般通長5.4cm) 刀幣起源於東方的齊國,後逐漸遍及齊、燕等地。刀幣又稱刀化,是由手工工具刀削演變而來,由刀首、刀身、刀柄、刀環幾部分組成。刀首是劃分刀幣類型的主要依據,可分為針首刀、尖首刀、截首刀、圓首刀和平首刀。齊國是使用刀幣的主要國家,齊刀可分為春秋與戰國兩大時期。春秋時期的一般都較長大,出土很少,價格昂貴,俗稱「齊大刀」。如「齊返邦長法化」、「安陽之法化」等。戰國齊刀主要是「齊法化」和「齊明刀」。燕國刀幣始於戰國早期,流行尖首刀、針首刀,戰國時發展成截首刀與燕明刀。趙、中山等地的刀幣鑄於戰國晚期,以形體較小且直背的直刀為主,如「甘丹、柏人」等。

(戰國齊國"齊建邦法化"背卜六字刀)

(戰國齊國安陽之法化刀)

圜錢形制的由來是古代玉壁或紡織工具紡輪,最早出現在戰國時的三晉地區,最早的圜錢是魏國所鑄的「共」、「垣」、「共屯赤金」等,圜錢主要流行於三晉兩周地區。圜錢是戰國時期最為進步的一種金屬鑄幣形態,它體積小、便於攜帶,鑄造工藝簡單,因此戰國中期以後,各國的鑄幣都有圜形化的趨勢。 它是由紡輪或璧環演變而來,呈圓形圓孔。至戰國中期以後,秦國把圓孔改為方孔。進而,齊、燕地區出現了方孔圓錢。

戰國魏國共屯赤金

東周圈錢

戰國魏國共半斤布

春秋戰國時期1.楚國-----爰金 南方的楚國在貨幣鑄造上獨闢蹊徑,與別國不同,共鑄了四類貨幣:蟻鼻錢、黃金爰金幣、銀布幣、釿布幣。 蟻鼻錢為仿龜形或仿貝形銅質貨幣。主要出土於楚國境內,現為湖南、湖北、河南、江蘇、安徽以及鄰近的山東、陝西等省。它是楚貨幣中最小的貨幣。 楚國的黃金鑄幣共有無文和有文兩大類:有文者分方戳和圓戳二種。出土最多的為安徽省臨泉縣、阜南縣、六安縣、壽縣、五河縣、江蘇的盱眙縣。楚國最主要的黃金鑄幣為爰金,爰金分為兩類。一類為平版,呈長方形或菱形;其中少數平面內凹呈弧形,類似舊式的青瓦;還有一部分四角突出,狀如龜甲。一類圓餅狀,面微凸而背微凹。其含金量基本在90%以上,最高達到99%。 楚國的銀布幣為空首和實首兩類。以往在古書中從未發現有關銀布幣的記載,1974年8月,河南省扶溝古城村出土了十八枚,其中只有一枚空首布,其餘皆為實首布。它為我國現存最早的銀布幣。

楚國的釿布幣有大小兩類,其形狀有別於三晉地區的布幣,特徵是錢體狹長縮腰。大布面文殊布當釿(亦有釋沛錢當釿),背文十貨,意為此一枚大布可當十枚蟻鼻錢使用。小布面文四錢,背文當釿,意為四枚小布當一枚大布。2.越國---戈幣 越國有無貨幣史書無記載,以前亦無出土報導先例。近年在浙江省境內的紹興等地多次出土銅戈器,數量很大,地域均在古越國版圖內。依此分析,這種戈體薄小、輕重懸殊的微型戈不具備實用戈的條件,亦不為冥器,鑒此,此類戈應為越國的貨幣--戈幣。

-------------錢幣與民間習俗-------------婚姻嫁娶 經考證,中國民俗錢幣的起始在西漢時代。這一時期,方孔圓錢的形制已經定型,錢幣廣泛流通,使中國自古就有的佩帶習俗,加入了錢形飾品,成為了民俗錢幣的起源。 與婚嫁書關的民俗錢幣包括:(1)撒帳錢,也稱抓福錢,為結婚典禮後分送賓客之錢。《東京夢華錄》卷5「娶婦」記曰:「新郎新娘行拜禮,拜畢就床,女向左、男向右坐,婦女以金錢采果散擲,謂之撒帳。」〔2)陪嫁錢,也叫壓福錢。用於新娘陪嫁作壓箱錢、包袱錢等。如上海曾報道過一套10枚由清末民間銀梭手工製作的豎台銅錢,其錢正面均為「太平通寶」四字,背面為四字吉語,如」日月同庚」、」和合干年」、「夫婦齊眉」、「百事如意」、「早生貴子「等,面背外緣均刻有纏枝花紋、文字、圖案,象徵婚嫁吉利。。因為此類錢常以」天下太平」、「太平通寶」為錢文,所以義叫「太平錢」。(3)墊床和墜帳錢。男方在布置洞房時,要用錢幣墊床腳,直到另遷新居方可取出。同時在被角和帳門兩角、帳簾四角墜系錢幣,俗稱「角錢」。這除了起墊平和重墜作用外,也有辟邪的意義。所用錢幣,可以是普通銅錢,也可以是特製的體大厚實、帶有吉語錢文的錢幣。 與為數眾多的。夫妻和台」、「琴瑟永倍」、「夫榮子貴」、「妻財子祿」等等反映世俗的錢相對照,有一種極為罕見的「七夕錢」,特別顯得情深義切。所謂「七夕錢」,乃由牛郎和織女天河相會的故事演化而來。據說古時候每逢陰曆七月初七,剛出嫁的女子要回到娘家過夜,以防科班的王母娘娘看到夫妻的同居生活而將其拆散。其錢圖案為牛郎織女隔河相望,並飾有花草祥雲,並鑄「日升月恆」、「同心永遠」等錢文,當為夫妻或情侶別離時相贈以寄情愫之物。

養兒育女 在古代中國,尤其重視子女的養育和子孫的昌盛,「多子多福」,」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早生兒子早得濟」的觀念,滲透到社會各個階層。現在所能見到的民俗錢幣中,有一些就體現了析求多子的意思。如錢文「多子多孫」、「百子干孫「、「五男二女」、「子孫萬代「、「紅梅結子、綠竹生筍(孫)」等等。古人有佩錢求子的習俗,相傳王莽所鑄布泉,女子婚後佩戴,可生男孩。 與生子養育相關的民俗錢幣大體有以下幾類:(1)洗兒錢。為賀人得子時賞賜或饋贈所用。古代習俗,嬰兒出生第三天要進行沐浴,俗稱「洗三」。一些富貴人家還要舉行隆重的「洗兒會」。宋人吳自枚《夢粱錄》育子篇中記述:「至滿月,則外家以彩畫錢或金銀錢雜果,及彩緞珠翠固角兒食物等,送往其家,大展洗兒會。親朋俱集,煎香湯於銀盆內,下洗雜果彩錢等…「尊長以金銀釵攪水,名口「攪盆釵」。來賓亦以金錢銀釵撤於盆中.渭之『添盆』。據《資治通鑒》載:楊貴妃收安祿山為乾兒子,令人用錦緞把他包裹起來,稱是「洗兒』。唐玄宗「自往視之,喜,賜貴紀洗兒金銀錢」,並以洗兒的名義,大擺金錢會。唐王建有詩云;「把子院中初降誕,內人爭乞洗兒錢。」宋朝宮廷中除獎勵功勛外,也用金銀錢作為慶賀婚典的「撒帳」錢、生子滿月的「添盆」錢,賞賜嬪妃、寵臣。」以後這種風氣逐漸流傳到民間,形成多種賀誕習俗。(2)壓歲錢。這與年節賀歲略有不同,是在子女出生周歲時,取銅錢或銀錢,用紅線穿系,掛於頸項,用以驅邪祈福。特別重視的,還要向親鄰討錢,一家一個,用紅線交錯穿入錢孔,編成辮形錢鏈.叫做「百家鎖」,佩在幼兒身上,以防天折並求長命,所以又叫「長命錢」。吉語錢中大量的「長命百歲」、「長命富貴」、「長生保命「、「平安如意」等錢,部屬此類錢。(3)綴飾錢。這裡指綴於幼兒襁褓、衣帽上的錢形飾物,多數為銀片,較薄,打制或縷刻而成,也作祛病消災用。錢文除上文提到的外,還有「天仙送子」、「天降磷兒」、「日月同庚」、「代代榮華」等。據說在西南邊疆地區,這些作為飾物的銀片,遠行或急需時也可隨時取下作貨幣使用。」 生肖錢應當也是與生子有關的民俗錢幣,與上述多種吉語錢一起,用於幼兒級飾、佩戴。但它有自己的起源,即淵源於古代巫術,反映古人的自然崇拜和靈物崇拜,並且有更為廣泛的用途和含意。十二生肖的出現,最早見於睡虎地秦墓竹簡書《日書》。 到唐代,開始把十二生肖鑄於銅鏡和銅錢,特別是生肖錢得到廣泛流行。這類錢大體有如下幾類:(1)十二生肖鑄於一錢,往往並鑄十二地支和八勢圖形、文字等,錢形較大,可能是道士作法的法器;(2)單枚或成套屬相錢,一錢只鑄一種生肖,多數並鑄對應的地支文字,錢形較小,用於佩帶;(3)十二生肖背有龍鳳、花卉、人物、及「本命元神」、「本命星官『、「福德長壽」等字樣,錢形有大有小,大概是本命年或生日時用于贈送、佩戴;(4)十二生肖背有天師、鍾馗驅鬼圖.及道家符文、咒語等,錢形較大,應為道士作法用具,或化緣時作回贈的禮品,有辟邪鎮惡的意思。此外也有一些錢,僅鑄地支文字,沒有十二生肖圖形,樓空雕花,習稱「通花錢」。

[ 此貼被空丶瞳在2010-01-19 21:09重新編輯 ]
推薦閱讀:

元朝的銀錠與錢幣
神宗皇帝來了,也帶來了「宋金剛」——熙寧錢幣
2018年新加坡伯明翰拍賣精品一刀平五千.金錯刀壹組品鑒
古錢幣基礎知識第一講——錢幣的穿*
靖康恥 及 靖康錢幣

TAG:中國 | 文化 | 古代 | 錢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