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許倬云:回望辛亥百年,文化革新亟待開始

許倬云:回望辛亥百年,文化革新亟待開始2010年10月08日 10:05鳳凰網專稿【大 中 小】【列印】 共有評論0條

許倬云:歷史學家,有「台灣改革開放的幕後推手」之稱。江蘇無錫人,1949年赴台,畢業於台大歷史系,後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人文學科博士學位。先後被聘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夏威夷大學講座教授、杜克大學講座教授、匹茲堡大學史學系退休名譽教授等職。

採訪人:陳書娣

被稱為中國台灣歷史學界耆宿的許倬雲,有「台灣改革開放的幕後推手」之稱。鳳凰網找到正在美國講學的他,在與鳳凰網探討辛亥革命的過程中,他提出要「整理一套自己的關於辛亥革命的系統理論。」

他說,儒家文化與皇朝實力、清末變法的崩潰是辛亥革命的大背景,「辛亥革命只是一顆大樹在完全蛀空的時候,風吹草動都會將大樹吹倒。」

關於孫中山,許倬雲說,孫中山「無論在文化上,或是社會上,他都是一個邊緣人,離精英和核心都很遙遠」。也因此,「孫中山先生沒有任何包袱,可以提出革命的理論,而且一生不斷的修改自己的革命理論。」

但是,許倬雲認為三民主義中忽視了農村的重要性,生於江蘇無錫長於台灣學於美國的許倬雲,自然而然地拿台灣農業來舉例,他說,不管是大陸還是台灣,農村正在被工業佔有,「海峽兩岸都有都市過度發展的臃腫病,也都逐漸呈現農業用地的不足,最後會導致糧食的不足,在全世界都糧食不夠的時候,中國人到何處買糧?」

許倬雲由辛亥革命本身引申到了對現代農業以及文化的回歸思考。他說,在多元的變化世界中,過去堅持的一些價值觀今天已經逐漸衰微,「我們必須要依靠以」人類「和」人「本身,作為建構起點的普世價值觀念。」關於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許倬雲與歷史學家章開沅有著共同理念,他說,「中國文化的傳統價值,是以人的"心""性",為基礎的文化體系。我們已經經過了兩次政治革命,但是,文化的革新,可以說還沒有開始。也許這才是我們真正要承擔的重要任務。」,最後,許倬雲強調說,紀念辛亥只是一個回顧,整頓自己才是開拓未來的重要契機。

辛亥革命大背景是清朝被蛀空、變法不暢

我們必須要先考慮到為什麼在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有這麼一場大革命的背景,終結了幾千年的帝制,也同樣終結了幾千年來中國文化的獨特性。法國大革命,終結了歐洲的封建制度,也終結了教會神學的獨佔文化,法國大革命的背景是在封建制度本身無法應付興起的社會經濟,宗教革命也已經將神學的獨霸切斷了。

回顧中國幾千年發展,儒家文化從漢代發展到相當完整的地步,一路走來也吸收了佛教和中亞一些其他宗教的因素,構成一個龐大複雜的思想體系,也影響到中國人幾千年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到了宋代,理學出現,訂下了一套相當固定的規格,再加上儒家知識份子被科舉制度和文官制度的影響,和皇權的庇護,結合為一個互相依靠的共同體,中國幾千年來的儒家文化系統,實際是走向了僵化。明代晚期,陽明之學興起,要回到個人自己的心性,爭回個人的自主權,但是,清代的考證之學,又將義理的探討擱在一邊,儒學終究失去了活力。

另一方面,清人入關,以武力征服了中國,中國的統治結構,有主奴之分,莫此為甚。清代的統治機構,在康熙時代,國土極度擴張,也極度的消耗了滿清的實力。乾隆號稱極盛,實際上是強弩之末。文官制度,也已經敗壞。中國的經濟,在明代曾經因為大洋航道的開通,吸納了大量新大陸的財富,但是,經過清代的大量耗費,而生產方式又沒有改變,到了鴉片戰爭前夕,中國長期出口的順差已經轉成逆差。因此,清代國力,到嘉道以後不斷的走下坡路,經不起鴉片戰爭以後一連串的失敗。無論從文化的活力和皇朝的實力,中國都已經走到疲憊衰退的情況,已經躲不開最後的崩潰。清朝像一顆大樹,完全被蛀空了,辛亥革命的風吹草動就將這顆大樹吹倒了。

清末的變法,一直走不順暢,起頭是不願變,後來是打了折扣的變,最後只是想模仿日本明治維新的變,從頭到尾,沒有人討論過中國種種特殊的情況,該如何的變。從滿清本身的統治階層和科舉制度出身的文化精英,我們都看不見有能夠真正規劃變法,貫徹君主立憲的領導者。曾國藩和李鴻章等人,以及八國聯軍以後東南督撫,都拘於儒家的君臣名分,都不敢出頭敦促朝廷變法。以致於最後,武昌城內的新軍,倉促起義,竟終結了幾千年的皇權。

孫中山在革命中有獨特地位

孫中山先生在整個革命運動中,確實有其獨特的地位。無論在文化上,或是社會上,他都是一個邊緣人,離精英和核心都很遙遠。也因此,孫中山先生沒有任何包袱,可以提出革命的理論,而且一生不斷的修改自己的革命理論。

他最初是簡單的種族革命,驅逐韃虜,後來又加上「平均地權」,加上一些經濟革命的訴求。他想動員的會黨力量,其實是華南沿海以農村為基地,延伸了海外華僑社區的民間組織。十次革命,都只是在沿海小地方,做一些小規模的嘗試。如果一直這麼做,這些微弱的力量撼動不了滿清的皇朝。

武昌起義的新軍,是黃興領導的華興會滲透,而武漢又是長江中游樞紐之地,才能一舉成功。長江流域的會黨,是以城市和交通路線上的「底」「邊」群眾作為基礎的團體,華興會的群眾性格和華南和海外的洪門相比,是屬於城市而不是農村的。

1930年後中國知識分子才接續辛亥革命後續動作

辛亥以後,東南各省立刻響應,帶頭的都是各省剛成立的議會領袖,這些人其實就是東南各地的地方士紳,東南沿海的城市文化對他們已有重大影響,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也已經逐漸轉移到城市之中.可是,他們並沒有掌握軍事力量,而且他們一直寄望於立憲,在革命的陣容中,他們至多只是配角而已。

袁世凱領導的北洋政權,是以武裝力量維護了前朝的既得利益階層,從清朝晚年的捐官之風,和「官督商辦」的制度,許多舊日社會上層掌握的資源,轉變成新的政治權力和財富,在皇朝的廢墟上,主宰了中國的命運。

辛亥革命之後,二三十年內,中國基本上只在緩慢的走向現代。要等到1930年以後,一些受西方教育的知識分子和新興城市裡面的中產階級,逐漸成長為中國的主導階層,中國才有「五四」新文化運動和北伐以後新政權的建設。在那段時期,中國的知識分子和社會大眾,不斷的辯論中國該走的方向和發展的模式,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自由主義,國家主義等等理論,都是大家討論的課題。這一段時候才是直接接續辛亥革命的後續動作。

南京政府完全忽視農村特色與需求

從有了新興的城市以後,中國現代化的建設工作,實際上是以城市文化為基礎,也以城市的知識分子和教育制度,推動現代經濟,逐漸組合為以個人為基礎的現代社會。

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偏安時期,逐漸形成了一套相當完整的理論。「三民主義」是以美國的民主政治模式,加上社會主義的理想,和民族主義的堅持,合為一體,又配上中國傳統文官制度的考試,與諫官制度的監察權,作為新政權的結構理論。

在南京中央政府,是依仗城市知識分子和城市經濟為基礎的政權。這一個政府,最嚴重的缺陷,是以西方的模式,完全忽略農村的特色和需求。因此,那十年的工作,農村是拋在後面,統治者疏離了農村,農村的建設極為有限,城鄉的距離幾乎一面倒的疏遠。

1949是1911的承繼及辯證發展

八年抗戰,中國民窮財盡,疲憊不堪,再加上五年內戰,戰時毀損的城市文化,重創之餘,終於被游擊戰之中茁壯的農村文化打敗了。

1949年以後,中國進入另外一個方向發展,由將近三十年,是以農村文化為主力,改造中國的社會和經濟。

從長遠歷史來看,1911年和1949年兩次革命,是一種辯證式的歷史發展,正反合的三段論,是不是能在最後提升?確實要看目前和往後二三十年的變化,也看我們自己的努力。我盼望1949年和1911年不是斷裂,而是延續,即使是擺動的延續,也要在擺動中獲得經驗,吸取教訓,尋求一步步的提升。

辛亥革命在三地有不同的意義

至於說到辛亥革命在兩岸不同的解釋,在大陸,辛亥只是一個歷史事件,孫中山只是革命的先行者。在台灣,國民政府是南京時代的延續,辛亥的開國,在台灣的觀點看,並沒有終結,孫中山的理想,還有待實現。辛亥革命在台灣本身的歷史上,又是一個不同的意義。1911年,台灣已經屬於日本,然而在台灣的有志之士,故國的革命對於已經淪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還是重大的事件。

1949年到今天,台灣的發展也已經有60年了,「三民主義」的理想還並沒有在台灣實現。在中國分裂的情況下,民族主義怎麼辦?在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下,台灣的社會福利政策,還離理想很遠。在族群衝突的僵局下,民權主義躲不開民粹的干擾,常常淪為爭權奪利的鬧劇。不過,台灣的城鄉距離確實已經縮短,台灣全島幾乎是一個大的都會區;可是,農村終究還是吃了虧。

在大陸,三十年來的建設和發展,又一次,城市在吞滅農村,現在農村的勞力一批批的流入城市,農村的土地一塊塊的被工業佔有,農村也在消失中。台灣和大陸兩個發展的例證,看來都沒有城鄉正反的合,而是犧牲了農村的一面倒。海峽兩岸都有都市過度發展的臃腫病,也都逐漸呈現農業用地的不足,最後會導致糧食的不足,在全世界都糧食不夠的時候,中國人再到何處買糧?當全國都是水泥地的時候,我們可以呼吸的綠色空間在哪裡?

整頓自己才是開拓未來的重要契機

前面說過,滿清晚年,中國文化已經進入僵化狀態,這一弊病使得最近一百年的中國人,只知道模仿:模仿日本,模仿歐洲,模仿美國,模仿蘇聯……最近三十年來確實中國經濟有極大的進步,可是我們捫心自問,我們的工業和建設有多少是自己的創新?

我們種種政策有多少是針對實際的情況,認真的設計,而不是學這個學那個?今天大多數人,既不知道中國文化的價值觀念,也不知道西方文化的價值觀念,大家只是一天天過日子,能賺錢就好。長此以往,我們不就回到原始野蠻人的境界了嗎?辛亥革命是一個政治革命,五四以後對新文化的嚮往,一直是摸摸索索,以模仿為主,而不自己用心。

今天的世界,正面臨同樣的危機,西方文化從宗教革命到啟蒙運動以後,建構的現代文明,正在逐漸衰敗,其主要的問題也是在多元的和變化的世界,過去堅持的一些價值觀念,今天已經逐漸衰微。正在到臨的科技文明和全球化的世界,我們必須要依靠以「人類」和「人」本身,作為建構起點的普世價值觀念。中國文化的傳統價值,是以人的「心」「性」,為基礎的文化體系。我們已經經過了兩次政治革命,但是,文化的革新,可以說還沒有開始。也許這才是我們真正要承擔的重要任務。紀念辛亥只是一個回顧,整頓自己才是開拓未來的重要契機。


推薦閱讀:

【文化】這115個成語,竟都出自這部「不朽之作」!
在現代社會中『暴力』真的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嗎?
修《地方志》有哪些意義,古代修和現代修的意義有哪些異同點?
[i·寧德] 回溯兩宋,尋朱熹印跡,看閩東朱子門人
一千塊能做什麼提升?

TAG:文化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