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的異性友誼,是否妄想?
每日一禪
二、純粹的異性友誼,是否是我們的妄想?
孫:談到朋友,不免涉及到異性之間的友誼。網上這樣的討論特別多,我也有這方面的困惑。年輕時候真的相信它的存在,生命越成熟則越懷疑。
林:異性之間的朋友,一種是沒有性的連接而相知的朋友,另一些是帶有性的吸引的朋友。不過吸引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得到,那種發乎情止乎禮儀的相知,也許是生命中最可貴的東西。
孫:真有那種發乎情止乎禮的朋友嗎?
林:在這裡重要的是:可以有而不是一定沒有。我常說「不要把生命說死」,就是要看到生命種種的可能性,不要限在哪個地方。有性的吸引的相知,與沒有性的吸引的相知,都是一種很美的相知。發乎情止乎禮看起來很難,其實不然,許多事物都可以欣賞卻不一定要擁有,對異性也一樣,尤其年齡益長,就越容易感受事物存在就讓它存在,不一定要有人為改變的道理。「他在那裡」,就如此了。更何況,人在「能不擁有」中,也會有另一種超越的成就在。老實說,這件事情之所以難,是因為我們已先認定不可能有純粹的異性朋友在。
孫:不管我們信也好,不信也好,話說回來,我們離不開異性之間的這種關係。因為我們會發現,有些不願和伴侶一方談的話題,我們可以和異性朋友談論。甚至家庭鬧矛盾了,也會對異性朋友說。他們代表你沒有的另一邊思維,正如您在《一個禪者眼中的男女》中所說的:男女相交,是自然之事。
林:朋友,你真想給朋友下個定義,都很困難,何況什麼異性朋友、同性朋友。當我們談論什麼叫純粹的異性朋友時,搞不好就是一種假想的概念。我的意思是說當我們把一個概念提出時,這概念並不代表它對生命有真實意義,也可能是庸人自擾。其實生命有多少可能,朋友間就有多少可能,認定這種可能另外一種就不可能,只會把人性單面化。
要我說,這個問題其實是信則有,不信則無。
孫:為什麼年輕時相信有,現在開始懷疑,是因為經歷了一些事,發現這種關係太過微妙與脆弱,一不小心就斷掉。如您所說的缺乏智慧也可以,因為總覺得相處雙方需求不同,如果一方要求多,另一方又不能給予,麻煩就來了。比如對性的要求。
林:男女相交,當然不排除有慢慢發酵轉化的可能。但我們不能因為有這個變化,就認定對方原來就有這個意思,與你交往的目的不純。佛家談情感,第一個前提是生命意識是處於不斷改變中的,當我們探討一個所謂的純粹時,要問問自己追尋的這種概念上的純粹是不是也是種妄想,是否沒有充分觀照到愛情的緣起性。不理解這個,你就無法理解許多離婚後的男女會變成朋友,那真的是沒有性的吸引了吧!例子還很多。
孫:我還是沒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假設兩人的交往發生需求性的改變,我們又怎樣智慧應對,使它更持久呢?我是說在盡量不傷及對方的感受的前提下。
林:有原則有方法就不叫智慧。智慧永遠是對應於一個事件當下的反應與處理。我的意思是,當我們問有沒有一種純粹的男女友誼並打算很好地維持它時,其實問題的本身就蠻多餘的。因為正是問了這個問題,你就開始起疑,到底有沒有?本來人關係蠻純粹的,一問之後就怪怪的。
孫:是這樣。(笑)
林:其實男女關係就像人與人之間的其它關係一樣,可以有很多種。何況朋友本來就是後天建立的,不像父母、兒女那樣先天,可能性也更多。我們盡可放寬心,一切就看你怎麼選擇。要說智慧也就是選擇的智慧,而非限制的智慧,不必用概念將自己限死。
孫:不過至少在相當一部分人心中,異性友誼純不純粹,還是有個明確界限,那就是性。突破了就變得曖昧,或者說就應該叫情人了。
林:那我們能不能再從另一方面想,有沒有離開性的男女吸引呢?比如過了一定年紀之後,性在生命中比例會越來越低,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還是會有男女之間的相互欣賞存在。可見友誼一定程度是可以跟性做分割的。因為你不能說一個五六十歲的人,當他有一個異性朋友時,真是把對方當同性看待,這個邏輯顯然不成立,對不對?再往寬里說,女性之所以是女性,男性之所以是男性,差別不只是性,它還有一些性別特質,是站在我們這個性別上恰好缺乏的。比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非常多陽剛、粗獷的男性,對於一個弱女子百般呵護,甚至因為愛慕這個異性,惟恐破壞她的美,而不敢與她有任何性關係。再有像文學作品中的鐘樓怪人,他對美女愛絲美拉達的愛,你會認為與性有關嗎?不會嘛!有時候,我們對生命中所沒有的品質的欣羨、嚮往、崇拜與欣賞,都有可能超越性這個層次。
孫:道理我能認同,但又確實覺得,性是一個關口,尤其對於兩個互有好感的年輕男女,跨不跨界,分寸非常難拿。
林:我承認,年輕人的性衝動不容易抑制,也因此可以這樣說,年輕時的純粹友誼不容易突顯出來。年輕時的錯位反而是:當一群子女孩子願意和一個男孩子交往時,是不把他當男人看待的。
孫:(笑)有些女孩子也是啊。你看她和男孩子玩在一起,誰都不會想到什麼是非。這種女孩常被稱為假小子。
林:的確得等生命變得成熟了,彼此相互欣賞的質地才能漸漸顯現出來。但即使這樣說,我還是不希望我們將這個命題看得太嚴肅,因為狹義的愛情在生命中的比例就被放大了。從某種意義上,我們追問這個問題,就像追問世間有沒有絕對永恆的愛情一樣荒謬,因為是在一個本質變化的事情當中追尋一個不變的答案。
孫:那您個人就不被這種問題困擾嗎?
林:我是不想把單純關係複雜化的人,因為人生本來已夠複雜。但我也不反對有些人就此去發展,搞不好還成就一段真摯的愛情,都不一定。這種事沒有答案,只能就個案論個案。
孫:我的朋友曾經想用一句話做他一本書的書名,叫「有些事你把它當事它就是事兒,有些事你不把它當事它就不是事兒」。最後當然沒當成,因為太長了。但意思是好的,我們大多數人活得不放鬆,就是看不開這個,處處起疑。
林:起疑是因為不踏實,想得到終極答案,忽視了事物的變化才是本質。回到佛家說的無常,你就不會較真一些事。佛家講「法如是」,「如是法」,意思是「法就是這樣」,體會了天地無親,就知道事情的本質是什麼,你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面對無常,也就不會追尋所謂的永久與純粹,就不會庸人自擾。
推薦閱讀:
※轉過身你是否還會想起我
※來,大師教你通過手相看子女是否孝順,晚年是否有福!
※八字看你是否適合回家鄉工作
※15張舞者的內幕照片!你是否讀得懂每一張背後的故事?
※當心!這種常見拖把竟能割斷血管!趕緊查查你家是否還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