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第十二則:眾生不惜因果助我累積成佛資糧

這是眾生的慈悲,眾生不惜因果,對我造惡業,是在幫助我累積成佛資糧。


眾生的另一個名字叫:具恩者,因為是令我們生起功德之因;尤其如《入菩薩行論》所教說:「本師牟尼說,生佛勝福田, 常敬生佛者,圓滿達彼岸。成佛所依緣,有情等諸佛,敬佛不敬眾,豈有此言教?」就令成就佛道而言,佛與眾生等同殊勝等同重要,故應等同恭敬對待。

更確切地說,當我們在受苦時,第一念應想到的是:一定是眾生用這種方式來成就我的修行,一定是有什麼特別需要, 一定是用這一種方式來讓我修心的,恩澤真大。

回想起來,原來是眾生的慈悲啊!眾生對我造業,讓我痛苦、傷害我,他等同在造惡業因,他不惜因果對我造惡業的目的——雖然他也有煩惱——實質上是幫我累積成佛資糧。這個意思是說,眾生對你不好的時候,是眾生重視你、成就你的時候,一點也不為過,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眾生是良師、是上師, 是眾生用各種方式來教導我的。一切眾生與境界,其實都是修心的所緣,在此提出幾個重點:

第一、必須定解遇到任何境界,真的是內心相應佛法的良機或契機,譬如掉手機等,便是緣念佛法的契機。

第二、面對境界時,到底是如法心看待或是煩惱心看待呢?一切都是心思模式。

師長曾說一公案,有一康區的師長,他有兩位弟子,有一回這兩位出家弟子自僧院放假回鄉時,師長對兩位弟子準備了冷茶,其中一位弟子心想:「不給熱茶,師長心腸最壞了。」另一弟子則想:「還好,給我們冷茶喝,師長心腸最好了。」這就說明了,即便是相同的事情,當心思模式或所現感受不同的時候,結果所對境的價值就不同;改變成如法的心思模式才是最重要的,這也就是修心轉念的意思。

第三、眾生是在幫助我們,眾生是良師,眾生是上師,眾生用各種方式在教導我們,沒有眾生沒有一切功德——要如此定解改變內心,才會改變一切。

當眾生對你不好的時候,就是眾生重視你、幫助你成就的時候——當然,這是轉念後的想法。現在要我們產生這一部分的心思模式似乎十分困難;試想:當面對指責而蠻橫地不想改變內心,如果只有一句「哼!」字,這種心思模式顯然是和輪迴相應的,怎麼獲得進步呢?基於此,深知自己以三毒為主修品,這樣不僅不退心力,反而必須更加提起心力修行。

誠如所說,境界是道場,六塵在說法,上師與眾生都以各種不同面貌成就你,一切也都是佛之化身,也都是自己的善業、惡業所致,理應深刻定解:不管對方怎麼做,對方一定是用這種方式說明我修行的,對方一定是用這種方式說明我累積資糧的——也許,就是眾生以這種方式告訴我:少關心自己的苦樂, 多關心別人的苦樂;真心關心別人,自己最先獲得利益,這才是離苦得樂的方法——不如是思惟確實就很難說是調心相應了。

譬如對眾生所給予的讚歎與指責,念念不忘,耿耿於懷, 那就會失去累積資糧的機會,內心就不再以思惟佛法為要務了。如果由業果的觀點來說,應想:任何境界都是自己內心的反射、投射,既然如此,那麼就更應希求內心清凈;更進一步,也可以安立我的一切所作都是為了替眾生除障積福而作,這點理應如何結合當下之事呢?譬如吃虧時,就是眾生在幫我消舊業、償還宿債——這種思惟也許是消極的,但仍必須如此作意;更積極的是,當受苦時,就想我是為了去除一切眾生苦而歷經這些痛苦的,這是成佛之道。

如果一直對別人的表面讚揚及批評中傷所苦而念念不忘, 耿耿於懷,就不能依此累積成佛資糧了;遇到眾生所提供的任何境界,容易釋懷與欣然放下是必要的,更何況眾生都一直在以不同的面貌與方式來啟示我、成就我。

例如被栽贓就是消我往昔栽贓別人的宿業,被毀謗就是消我往昔毀謗別人的宿業,而且事實上,既然吃虧是讓我作意佛法,吃虧是一種布施、給予,所以等同累積資糧,這便是「遇到任何境界,真的是內心相應佛法、累積成佛資糧的良機」的一個例證。

此外,必須定解三世因果觀——因為失去是未來得到的因、現在布施是未來受用的因,現在所作一切,影響更深刻的其實是在未來之果,如是不斷地串修思惟,俾令心思模式獲得轉變。

第四、自己正在受苦的意義是幫助眾生消除苦果,幫助別人得到快樂——之所以要這樣轉念,是因為可以轉為調心資糧,可以施樂受苦、可以成為成佛方便。

從這個觀點看,自己正在受苦的意義便是在於幫助眾生去除痛苦,獲得快樂。若有眾生傷害我,而能以正法重新加以定位轉念,那麼我就已積造了離苦得樂的主因;又如《釋量論》說:「方便生彼因,不現彼難宣。」我們越有修行,眾生就越有機會離苦得樂。自己具有調心與離苦得樂的經驗,遇到具足善根的有緣眾生,自然能以四攝隨緣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顯然地,如果能依上述之理思惟轉念,那麼其實受苦是可以轉為成佛之道,受苦也是一種莊嚴、一種修行,可以依此累積功德、獲得安樂,而且也不會和煩惱相應。

推薦閱讀:

念佛成佛的四大竅門
《法華探微》(29)五百阿羅漢授記成佛
遇善緣成善 遇惡緣成惡 遇佛緣成佛
發菩提心是成佛之因

TAG:因果 | 修心 | 成佛 |